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始終心要



目 錄
始終心要
始終心要講解
 緣起
 介紹作者
 正文

始終心要
荊溪湛然尊者
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
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悲夫。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
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
然茲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
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然此三諦性之自爾。迷茲三諦轉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
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理非次第。大綱如此。綱目可尋矣。
始終心要講解
悟顯法師講述
緣起:
講《始終心要》的目的在於讓想要深入了解佛法的大眾,有個入手之處,因為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確實如祖師大德所說,非是初心能入,意思是:不是初學者所能契入。
初發心學佛的人,沒有辦法一下子就了解佛法或獲得其中的要義,因此在學佛的過程中,總是東磕西碰,起起伏伏。有的人或是去學禪,可是卻迷失本宗,不得見性;或是去學淨宗,而不知是心是佛的道理;或學經教,著於文字上,變成入海算沙;去修學密宗,又貪著於神通上;學習持戒,又執於戒相,而不懂何謂戒體,墮於枝末。
本來佛門中這些法門都能幫大家出離生死輪迴,後來,反而變成大家了生死最大的障礙。現在還有更慘的,學佛學成只知做世間善法,或只講人間孝順,以幫父母洗腳為能事……,追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佛門中太多教眼未明,不達佛經宗旨的人。
那麼在這麼多部佛經中,學佛要從哪裡開始?又該怎麼下手呢?現在就為大家細細說明:
佛門之所以稱為宗教,是因為宗門與教下。「宗門」是指禪宗,從初祖達摩祖師起,至六祖以後,又分為五宗,各別是:臨濟、曹洞、雲門、法眼、溈仰宗。「教下」又分為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三論宗。至於行門,那真是千差萬別。近百年來的學佛人,幾乎沒有辦法得到修學佛法的宗旨,於是就道聽塗說、盲修瞎練。中國的聖人講:「道聽而塗說者,德之棄也。」因此就不能契入佛法講的性德。
現代人講經研教,幾乎以天台宗為主,雖然少部分也有以華嚴宗的,但是華嚴宗是以「十門開啟」做判教,每一門都具十玄,較難以入手。而今人的註解,又大部分不足以做為參考。所以這裡選擇有修有證的古德,天台宗荊溪湛然尊者的《始終心要》來做引導。
《始終心要》主要是告訴大家,佛法始終是以心為要,若迷此常住真心,學教者不能得力,學什麼宗派也都不能成就。修淨土也沒有辦法成佛,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一樣是要花開見佛悟無生,這也就是見性,只是現在先不說。其實都是要見性的,因為成佛的根本在於明心。祖師講:一切法門明心為要。所以徹始徹終都是以心為本,縱然眾生在迷,仍舊是以心為本。
凡夫有始有終,認妄為真,有無明、有生有滅,有所終止,所以有始有終。二乘有始無終,知道一切法生滅,他開始覺悟,想求得菩提涅槃,但這菩提涅槃墮於空寂虛無中,所以無終。菩薩是無始有終,雖了一切法即是幻化,從心所現,但是捨空、有兩邊,取中道佛性,有所住止,所以說「有終」。只有如來是無始無終,若論「圓教」則不妨有始、無始,俱有、無終。這是天台宗講的:「藏、通、別、圓」四教,從凡夫、小乘、菩薩到佛,這四教始終都不離心。凡夫迷失自心,認「六塵緣影」為我;二乘以「生空」之理為心,謂眾生為五蘊假和合,無有實體,是因緣所生法,當下即空。以「生空」之理為我,為住著;菩薩捨卻空有,取但中佛性,所以菩薩依「中道」為我;如來雙遮雙照空有,不以我為我,證法性真我,這就是始終都不離自性。
講座中會附帶講一些佛學名相,名相無非是讓大家能夠識得佛教的教義宗旨。不要執名相而廢宗旨,也不要執宗旨而昧名相,這是開《始終心要》講座的主要目的,對於想學佛的人會有很大的幫助。佛法大海就像《楞嚴經》中所講:「譬如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華屋就是現在講的豪宅,也就是說,天王送給你一幢豪宅。當然,天王所送的豪宅,比世間現在的豪宅更殊勝了,它裡面的主體結構都是七寶所成,而不是鋼筋水泥。你雖然得到了這座豪宅,可是找不到門,無法進入。就好像大家都知道佛法的尊貴、成佛的殊勝,但是卻不曉得下手處在哪?即使經典擺在眼前也看不懂。所以要藉由經教,來悟得佛教的宗旨。
達摩祖師將佛法傳到中國來,並告訴學人,若是沒辦法直下體悟自心,那就要「藉教悟宗」。就是藉由經教來悟到佛教所說的宗旨。佛教的宗旨不講心外之法,講的是眾生本具的佛性,也就是人人現前用的這心。雖然大家觀察心念,好像是有生有滅,實際上,那是因為只見到它的生滅相。像小乘人教人修的「內觀」,所用的方法,也只看到心的生滅相,並沒有見到真性。大乘佛法是教學佛人見不生不滅性,這不生不滅性就是真性,正是眾生天天都在用的。即使你當下在聽經聞法,還是它在作用。這裡很清楚的告訴你,六根六塵確實本如來藏,本自清淨不受汙染。汙染之體是虛妄的,無明沒有根本,只要識達無明本空,真性自然顯現。
可是佛教不光只是講教理,更講求實際修行。那要如何才能識得無明本空?答案是—必須要透過戒、定、慧的熏修,也就是要透過持戒、透過修定,進而發起般若智慧。將從來的錯認給轉變、放捨掉,這樣才能見到真如佛性。大家也能夠了解,修學佛法要從哪裡下手。
介紹作者:
荊溪湛然尊者。荊溪是地名,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常州宜興縣,湛然是他的法號,俗姓戚,家中世代都學儒,只有他根器特別好,他知道儒家不行,所以他十七歲時棄儒從佛,投金華方岩禪師,學天台宗的《摩訶止觀》。二十歲跟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大師學習,在天台教下修行十餘年,盡得天台教觀宗旨。三十八歲出家,七十二歲往生,僧臘是三十四年,對於天台宗的中興貢獻非常大。
修行學佛不是只看看書查查資料、抄抄文章、打打妄想而已。祖師大德的修行就是現代人講的「實驗」,要真正去落實修行、去打坐、起觀門,對治煩惱習氣。所以荊溪尊者是用天台大乘止觀在修行,天台宗所教的是圓融的一心三觀。荊溪尊者七十二歲坐化,他是肉身不壞,也就是現代人講的全身舍利,是天台宗很了不起的大師。天台智者大師往生以後,章安大師再傳到左溪玄朗大師,天台宗越傳越沒落,待到荊溪尊者這一代,又把天台宗中興起來,使天台宗圓融三觀的旨意盛極一時。
尊者行教化於浙江省一帶,徒弟中得法者三十多人,就連日本的天台宗都是由他會下的徒弟道邃禪師及行滿禪師,因教導日本的天台宗祖師最澄大師而傳去日本的。這因緣是最澄大師來到中國,在浙江寧波一帶(就是明州)上岸,到天台山去學法,這時候荊溪湛然尊者已經圓寂了,但是他的徒弟道邃跟行滿二位大師還在,最澄大師就向他們學習天台圓融一心三觀。而將天台宗傳到日本,就是現在的比叡山天台宗。所以日本的天台宗也是依中國的祖師而建立,所以連荊溪尊者的徒孫成就也非常大。
以上是簡介荊溪湛然尊者的生平,天台宗確實是從他手上中興起來的,加「尊者」是表恭敬的意思,他在世的時候,人家尊稱他,或是後世學人尊稱他,都可以稱為尊者。講祖師大德的道號,是讓大家對大師生起恭敬心,對於佛法能夠生起難遭遇想。尊者註釋《天台三大部》,一生的著述豐厚,有《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法華文句記》三十卷、《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等等,包括《始終心要》,都是他的大作,都載入《大藏經》。
正文:
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
這句話非常直接了當地說出來,三諦是指「真、俗、中」三諦。三諦是眾生天然的性德。這三諦所要表達的就是眾生本具天然的性德。這「諦」不是審諦,而是諦實的意思,是事實真相。三諦確確實實是眾生天然的性德。
不光是祖師大德所證,也是人人本自具足,說是「天然」,就是不假修成,「不假」是不必透過的意思。在淨宗叫理一心不亂;在禪宗叫真如佛性;在教下叫如來藏;在戒律叫無作戒體;約真妄而說叫真如;就生活環境來說如同虛空,不假造作,都是天然的性德,只是名詞不同。真心本性是離一切名相,又遍在一切名相當中。但這些名相文字又沒有辦法把真心本性講得圓滿。只是就相用上強立名字,像是真如實際在教理上叫第一義;在修行上叫理一心不亂;在果德上叫做佛果;在智慧用上叫妙觀察智、叫成所作智、叫平等性智、叫大圓鏡智。其實所說的都是真性。這真性就是天然的性德,是不用修就本來清淨。就像常舉例的—陰天時,天上的太陽被雲霧所遮蔽,可是在遮蔽的當下,太陽還是依然發光發熱。待雲散天晴,它仍舊如此。「雲散」就是比喻無明斷了。佛性顯現作用就像如此,所以說是天然,自然而然的。如祖師所講:不假外求。
所以,修行是修斷自己真心當中本無的煩惱,證得本有的佛性。這「本」字很重要,現在人學佛不了自心,整天東西求覓,向這位和尚求、向經典求,向作持上去求,「作持」就是有所造作,包括修法或是持戒。或是著於修五戒十善、或是念佛或是持咒,總是不了佛性常住,不見真如本性。時時尋枝摘葉,日日盲修瞎練,就是因為不了天然之性德。
此處所說的「天然」不是與「因緣和合」相對。儒家不懂佛性,雖也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但始終找不出什麼是天命,總覺得有一物在做主宰。但是佛教所講的佛性不是如此,《華嚴經》講:「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佛性就是法性,遍入一切世出世間,所以說眾生常用而不知。但是外道認為在這色身之外,或在某一處,總有個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的神,以為是「冥諦」或叫做「神我」、或是叫「上帝」、或是「無極」。眾生總是心外求,認為有一物生萬法。但是,問說:「無極在哪裡?」又找不到,或說:「冥諦在哪裡?」外道又會講:「非有非無」,所以總是見不到真如佛性,見不到常住真心。所以眾生總執這心外之物,以為自然,或生斷滅見,或生常住見。一般凡夫總存斷、常二見,或撥無因果。其實,這世間是因緣和合,但是這因緣性空。
佛教講的性德是有因有果,但是因果即空。也就是本文後面說的:「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有因有果、有事有理。一旦造惡業,定會受惡報,修善一定會得好報,修行一定會成佛,這是必然的道理。但是這當中的主宰,不是鬼神、不是天神、不是閻羅王。這主宰就是自己,因為果報是「從心所現」,也就是從人人真心本性所顯現。真心本性本無染也無淨,就看是受什麼樣的法熏習,如果它受無明的熏習,它就法爾成染,變作三界六道輪迴。若自心妄取,入於其中,即受生死,虛受輪轉、虛受果報。
《楞嚴經》講:「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所以只要不取一切相,自然離幻。經中又講:「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這「男女」通指這世間的一切相,不單指男女相,萬法原都是真心本性幻現出來的。如《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一切諸佛也是自心所現的,十方法界眾生也是自心所現的。《楞嚴經》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心不在別處,就是人人現在正在使用的。當下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心本性顯現的。不可說真心本性是「一」,也不可說是「多」,譬如八個人同時看著天空中的月亮,各往八個方向而去,(這八個人就比喻作芸芸眾生),每個人看到的月亮都是全分的。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大家學佛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絕對能成佛,不要妄自菲薄,整天打妄想,覺得自己業障很重。在大乘佛法裡告訴我們,業障是如幻如化,不是實有的,這點要能夠體認到。若認為自己不行,就會一向造業,但也不可認為佛性本自天成而不用修行。像現在有一些學淨土宗的人,誤認為憑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能夠接引他,所以自己不必太精進,甚至可以不用修。那些人說是學善導大師的,可是大家看善導大師是怎麼用功的?善導大師三十年不暫睡眠,善導大師三十年沒有睡覺,每次用功非到力竭,絕不休息,常常一跪就是一整天,念佛念到昏倒為止,善導大師是這樣精勤努力的。那些人不了解,根本誤解善導大師,更誤解淨土法門,以為偷懶、因循苟且還能夠蒙佛接引帶業往生。照他們那樣說,是有損淨土宗本宗教義的,那些出家人真是枉披袈裟、枉受大戒。所以,學佛人不可以認為佛性一向清淨,就可以不用修行,那根本是迷失宗旨,不了真如佛性。
中諦者。統一切法。
「中」就是真如佛性,這「統」字,就是能現能變的意思,統攝萬法故名中諦。「統攝」是指包括一切染淨之法,佛性都能現、能變。所以《華嚴經》講:「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佛性有海印炳現的作用,能現一切同類、一切異類,這些世界、這些眾生都是從心所現。所以說,離開真心,沒有任何一物可以顯現諸法。因為眾生體會不到這境界,所以祖師用了一個比喻:每個人都做過夢,知道夢是從心所現。這世間如同夢中的境界,夢中有染有淨,有好夢有惡夢。所現的境界—山河、國土、大地、人、事、物……,而能現的就是自己的心。再比照現實情況來看,的確就是如此,一切皆從心所現。
有小乘的論師問:「怎麼可以把夢中的境界比喻作現實?」祖師大德回答說:「是一樣的。當你作夢時,有沒有夢見過恐怖境界?」答:「有。」祖師再問:「那你醒來時是不是嚇了一身汗?」他說:「對。」祖師說:「這就可以證明了。因為夢是從心變現出來的,由你的心影響到了你的身體。」從這點來看,一個人心情好的時候,看起來臉色都非常好。如果是擔驚受怕的時候,臉色就非常地差,而生氣的時候就面紅耳赤,所以都是從心所現。每個人的業不同、喜好不同,所以人人穿著打扮不一樣,喜歡的東西不一樣,好樂不同,吃的東西不同,家庭環境擺設各不同,所喜歡的風格也不同,呈現出來的景象都不同,也都是從人人自己的心所現的,這就可以證明「萬法唯心」。
真諦者。泯一切法。
真心當中具三諦,這三諦理實際上是同一時起作用的。中諦是講真心,包羅萬象,有能現的作用。真諦的「真」就是真實,是講一切法當體空寂了不可得,所現的相用是空的,所以說「泯一切法」。《中觀論》講:「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所生,能生之因是虛妄的,所生之果也是虛妄的,當中的「緣」也是從果反推因而有的,所以也是不實,這是大乘空義,一空一切空。
俗諦者。立一切法。
真心是能現的心體,這當中能變現差別作用,但所現之法當體是空,卻不離真心。就像夢中的境界,一總是虛妄的,不是實有的,但它卻是自己真心圓滿的呈現,當體即空,這叫中諦理。真諦是泯絕諸法,俗諦是假立諸法。「俗諦」就是在世俗上看得到的、用得到的、聽得到的、見得到的,世間的道理,無論有道理、沒道理、正確的道理、錯誤的道理、偏激的道理等等,這都是世俗的,稱為俗諦。「真諦」是講:無論是對、錯、染、淨,是偏激的、是客觀的、是主觀的,一切的相,好的物質、不好的物質等等的,它的當下體是空寂,所以教大家不要執著。但又怕眾生墮空,才說明是從心顯相,又怕你空假不能融會,又再說個中諦,所以叫三諦之理,它是同時的,而非次第。
這法界、世間萬象在正呈現時,其現象的當下是空的,是心所現的,而且還空有同時顯現。所以,世界的形成並沒有先後,它是能所相待一時頓現,這「一時」就是最初迷惑之時,而不是公元幾年或公元前幾年。心念起時,心無初相(沒有最初的時間相),只是勉強立個名詞叫「一時」。雖說是無明幻起之時,但這無明也不是真實存在。因為眾生總是想要有個答案,所以諸佛如來、祖師大德、大菩薩就給個答案。佛法就是這樣掃除眾生的執著處,眾生遇到事情的時候,心中總是不服氣,想要問個前因後果、問個來由。若在這一生找不到因素,他就要問前世,所以很多披著袈裟的人不講佛法,而在講「前世今生」。原因就是有市場需求,投大眾所好,如此生計才維持得下去。如果眾生都知道萬法皆空,能夠直契真諦之理,能夠了真心本性,自然沒有這些問題。無論境界是好的也好、是壞的也好,知道總是虛妄,全是從心所現,那當下就解脫了。哪還需要去問:「這個人對我好,是什麼原因?那個人對我不好,又是什麼原因?」根本不用問原因。明明就是心裡執著放不下,才總是想要找個理由安撫自己,又騙自己說:「這樣以後才不會又跟他結了惡緣。」其實是自己心裡面捨不得、愛戀心放不下。總想有段美好的姻緣,才又找了很多藉口當理由,來築起自己心中這一座愛欲的城池。這都是不了解「天然之性德」的緣故。《楞嚴經》說得沒錯,「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大家一定要趕快從這裡回過頭來。當面對境界的時候,一旦起心動念,就依經中說的:「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這「一機」就是一念迴光。馬上從男女相當中抽拔、跳脫出來,不要再貪著了。這「男女」就代表世間一切對待、好壞境界。現在人與人的關係,不光是三角關係,而是好幾個角,亂七八糟,全在自身業力而做不得主,學佛就是要在此時、此處反觀自性,趕快跳脫出來。自性也就是性具三諦之理。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真、俗、中這三諦,一即是三,沒有前後差別。所以說法界是一念心一時頓現,含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這萬法就於一心中顯現。如經典所講:「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全都是一法所現的。
自此就曉得世界是怎麼來的。若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全都是戲論。因為眾生看到的現象,是已經顯相後的相續相、轉變相,所以就認為一定是從蛋裡孵出雞,或一定是從雞生出蛋。
龍樹菩薩講:「眾生無明。」所以眾生在業力相續的當下,見不到佛性,只能見到相續的現象。因此就誤認為相續的現象,就是最原始的。龍樹菩薩立了「一切法無生」的論,意思是說:不管是什麼,最開始的就是「無生」。這道理沒有人能破,所以大家不要再對世間人事妄生煩惱了。
有些人自作聰明,問:「無生怎麼生?」那就又「有生」了。在臨濟宗若亂問無生怎麼生?這是要吃棒子的。臨濟宗有八棒,亂問一通或亂答一通,就給罰棒,以打除你的邪知邪見,就怕你有著處。所以本文講:「非前後也。」這三諦之理沒有前後,是「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是性具的,不是造作而來。
前面一大段,都是在講眾生真心本性的三個作用,也可以說是分三大段來分析真心本性,但這三個,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前後次序問題、沒有差別,缺一不可。就像摩醯首羅天王的眼睛,他有三個眼睛,排成一個三角形,之前講過,伊字三點,就是一個三角形的三角關係,沒有辦法捨離,所以它一生出就如同法界,一現就頓現,三諦之理不可分開,真性當中本就具有,只因眾生迷惑顛倒,著相了所以見不到,此文便是告訴大家,眾生的佛性是本具,不是造作而有。
悲夫。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
「悲夫」是感歎詞,是悲哀感歎的意思。感歎這三德秘藏不顯現,三德秘藏是指法身、般若、解脫。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三德秘藏不顯?見不到三諦之理?是因為三惑之所覆蓋。眾生修德無功,所以性德顯不出來。
必須修行有功,性德才能現前。「三惑」是見思、塵沙、無明這三惑。三惑蓋覆住真性,就像太陽被烏雲蓋覆住,並不是真的沒了太陽,也不是除掉烏雲後,多了一個太陽。一般人都認為煩惱滅了,除掉無明,真性就生出來,實際上不是。天空本有太陽,無明就像天空的烏雲,烏雲散去,太陽就在那裡發光發熱,不是因為沒了烏雲,天空才冒出一顆新的太陽。意思就是說,不是離開你的煩惱之外,另外還有一個佛性。祖師講:在纏真如、在纏佛性。說佛性清淨光明被無明蓋覆住,其實「佛性在纏」是方便說,就佛性體上、相上、用上,實際上並沒有被纏縛。所以文中講:「三惑之所覆」。「覆」是覆蓋,被蓋覆住而並不是真的消失了。
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
三惑把自性的德用蓋覆住,無明惑障礙眾生,所以見不到佛性、見不到法性。當對三諦理迷惑以後,眾生見一切差別相,就生心起分別,因此時時在分別、好壞、染淨、取著、安立名相等等,所有境界、事情全部都來了。總是見相生心,念念起煩惱、起塵沙惑。因為眾生的分別非常地多,所以用「塵沙」這名詞來形容,如同灰塵、如同沙,多到數不清。「塵沙障乎化導」,眾生本來能有大智慧,對一切境界,對一切差別的境緣,都不起煩惱。但現在不是,已到佛門裡來,還是有不順自己意,或跟自己見解相左的,甚至遇見跟自己師父講的不一樣,也不依止佛陀四依法,就說其他人有問題、知見不對,這是天天在增長塵沙惑。《華嚴經》云:「受一非餘。魔所攝持。」這種人整天在佛門裡面起塵沙惑,總在分別,跟其他道場不能相容。到佛堂去,總認為念佛時一定要跨多大步,不能小半步;一定要念六字,不能念四字;不然就不如法,認為念佛時的「阿」字要念「ㄜ」,不能念「ㄚ」;事事都有意見、都有問題,那就是塵沙惑。還認為只能學淨土法門,其他法門都不要學,其他法門都不行,這也是塵沙惑。仍是執一非餘,魔所攝持。像這種人沒有辦法廣學法門,利益眾生。吉祥雲比丘,也就是海雲比丘,他跟善財童子講,無量的法門,我只了解淨土這一門,其餘無量功德海,非我智慧所能知。這表示他也還在學,但他並沒有排斥其他法門。所以絕不能夠只學這一門,這是增長塵沙惑。因此說:「塵沙障乎化導」,「障」是障礙。這樣就沒有辦法利益一切眾生,你會跟眾生格格不入。
接著再來是講:「見思阻乎空寂」,「見思」是指見思煩惱,大家如果去查佛學名相,就會看到「三諦、九品、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品思惑,見思二惑,總共分三界九地,見煩惱」等等的名相。講那麼多,其實見思惑就是「見相生心」,也就是認境界為實有,就叫見思。見相的意思是講眼睛見色相、耳朵聞音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感觸。現代人喜歡穿質感好、舒服的好衣服;喜歡聞好香,例如:香水、香花;喜歡吃美食;喜歡看好色。接觸了、見了以後就生執著,一心想要、想占有、想控制,這就是見思惑。念佛的人也一樣,不老實念,整天想要見佛,真見佛以後好歡喜,在那裡動念生心。或念佛得了一點輕安,就在那裡歡喜,不能停止……,這是見思惑。之後又到處跟人家炫耀,或是認為自己有什麼往生淨土的名單,能夠幫人家印證,說誰能或不能往生,這些都是見思惑。或是一念佛,就有人來跟他講話,他總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在自己所貪愛的境界上起執著,這就是見思惑。文中說:「見思會阻乎空寂」,心不空,就會被境界所轉,被轉了,當然沒有辦法學法門,所以有塵沙惑,塵沙惑再蓋覆上來,就更見不到佛性,見不到當初一念無明起處。看不破無明,怎麼能見性?
所以說:「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已經在學佛,更要看看自己是不是日用平常,天天、時時在造上面略舉的那些業?是不是在增長塵沙煩惱?是不是在增長見思煩惱?總在見相生心?即使是在道場,還認為這個人跟我比較好,這個人比較有修,那個人沒修,在那裡有意無意地拉攏,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把道場給分化掉,這都是見思煩惱。或喜歡神通、喜歡感應,這些統統都是見思煩惱。好樂境界,見相生心,見了以後再思,心中起貪瞋癡,這見是邪見、偏見、我執我見。現在的人不曉得這道理,幾乎都是用我執我見、偏見、邪見來參禪。那些喜歡喝茶的,叫茶禪;愛攝影的、著相的、愛拍照的,就辦攝影禪;愛吃的,叫嘴「饞」……,依喜好而有的各式禪,統統都是見思煩惱,說好聽是叫接眾,問題是你接進來的人是想要學佛的嗎?更重要的是,你懂佛法嗎?摻雜自己的貪欲及喜好在佛法中,再包裝精美,再印個「佛」字、「禪」字,隨順眾生習氣,教人打打妄想,以吸引人潮,其實連你自己都搞錯佛法,你接眾生進來能給對方法嗎?真相是—統統不能見性。
然茲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這三惑是體上的虛妄,不是真如佛性實有這三惑,所以《楞嚴經》講:「悟非生迷。」真心本性是覺悟,不會生出迷惑。又說:「迷本無根。」這「迷」是沒有根由的。就像你在一個地方,你迷路走失了,再回想這「迷」是從哪裡來?如果知道路,自然就不會迷。可是突然迷路了,這迷從哪來?是這路讓你迷了?如果路能迷人,那每個人到這裡都應該迷,當地人也會迷。如果你知道路就不會迷,所以「悟非生迷。」由此可知「迷本無根」,迷是沒有根本。所以大乘法講得直接、講得穩妥、講得恰到好處。能了解「正在作用的當下,當體即空」這個道理,就知道眾生的煩惱是可以斷掉的。不要以為如來的德用才是真常、才是不生不滅;而眾生的妄想分別是生滅的,其實眾生作用的當下也是不生不滅,所以說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惑是真如體上之虛妄。
學佛要「解行相應」才行。因此三諦理很重要。三諦理不光講所謂的清淨是虛妄,包括染汙也都是虛妄,染、淨都不可得。所以真諦理是講一真一切真,一空一切空,也就是假中俱空的道理。這三個,舉一即三,舉三即一。
三惑,就如同家裡的窗子髒了有灰塵,三觀如同布,是用來清潔,所擦掉的是窗子上的灰塵,並不是把玻璃消除掉,這玻璃就比喻作真心本性。佛性從古到今,沒有任何的生滅變異,所以說三惑是體上的虛妄。如同眼睛,眼有赤眚,也就是眼睛有毛病,見到燈光當中現出了五色的圓影。實際上,燈上根本沒有影子,只是眾生妄見而已,真心本性亦復如是。因迷失本有的般若智照,所以於法性體上,妄見有山河國土大地、有地、水、火、風、空五大、有五陰、有五色等等的這些現象,但這些其實都是虛妄的,法性體上本來無一物,沒有這些染汙、沒有這些塵勞。所以佛在經上比喻,眾生因為眼睛有毛病,所以才於燈光上見有五色重疊。也就是見到燈光中,有圓影相出現。眾生也像這樣,失去本有的般若智照,誤以為有物可見,有法可明,認為「無所明,則無明覺」。因而誤認為必然有所可明,一起念就墮到無明當中。「無明」就是對於法性不明,所以妄分有「自他二相」、有「能所二相」,此都是真如體上之虛妄。實際上,眾生心即是佛。
「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這句是《華嚴經》講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很感歎地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意思是說,眾生跟佛完全一樣,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蓋覆住本具的般若智慧而無法證。經中接著又講:「若離妄想,則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所以只要大家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本有的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自然現前。這是世尊感歎眾生在自心當中虛受輪轉、虛受苦報。所以大家不要認為三界六道輪迴是真有,其實是虛妄的。只是做了一場大夢,猶如南柯一夢,在裡面看到有生老病死種種苦受、有輪迴、有自己這根身器界、有我、有我的家人,又將一切境界誤執為實有。其實,這一切統統都是自己妄心變現的,並不是實法,只是眾生著在裡面,所以沒有辦法迴光返照。
「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
眾生跟佛就像覺跟迷、病跟藥。眾生在迷,所以說要覺悟;生了病才說要吃藥,沒有病,就不用藥了;因為是眾生,所以教你要成佛,這一切染淨、對待,統統都是假名而已。甚至包括娑婆、極樂、此方、他方,也都是假名而立。所以對極樂世界也不作真實想。《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裡講的「如來」是真如佛性,也就是天真佛。但是一般人沒有辦法直下見性,所以淨土宗有異方便,假立名字、假立莊嚴的現象,教大家念佛,讓眾生因名號而達真如佛性之體,也就是從相上會歸自性。由彌陀名號及極樂世界莊嚴的相上,來悟得佛性,這是種善巧方便。但如果著在這相上,也一樣不能見性。所以說:「莫作真實想。」不要覺得自己業障深重,也不要覺得諸佛如來高不可攀,釋迦牟尼佛講眾生都能成佛,這話絕對真實。所以每位學大乘的人,都會有絕對的成就。尤其在末法,若選用淨土修持的方式,真正依教奉行,老實念佛,一定能夠上品上生,這是真的,絕對不虛假。
千萬不要想:我學佛,是要學做人。若要學做人就不用來佛門裡學,要搞懂,入佛門就是要學佛而已。有人不懂佛法,不知道學佛要做什麼,就把「學佛」說成是學做人,實際上「學佛」這兩個字很簡單,就是學作佛,這裡面沒有任何意思是要大家學做人。「生佛」是假名,作佛尚且不可得,何況是做人、做眾生。人只是輪迴生死的凡夫,根本不用學,而且大家現在都已經得了人身,需要的是進步,是要作佛。如果勉強說要照次第修,現在這次第已經達到了,不必再守著原來的境界,原地踏步浪費生命,應該要提升才對。佛教傳到中國來,就是要教眾生修行成道,所以不要曲解學佛的目的。
「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
世間人所謂的聰明只是世智辯聰,不算智慧。因為不知道萬法無生,因此所擁有的世智辯聰僅是我執我見、只是我相,都帶著私心,徒然增益邪心罷了,並不是利益眾生的心。縱然看似利益眾生,其中也帶有眾生相,沒有辦法做到三輪體空。表相上好像是行菩薩行,但根本就沒有菩薩的內學、實質,只是學菩薩的表相。菩薩的內學是—知道一切法無生。菩薩證得一切法無生,有很深很深的定力,所以菩薩是「無我」在做世間事,確確實實是利益眾生,沒有任何的自私自利。所以說菩薩用的是平等智慧。這平等智慧雖然大家都有,可是在接觸境緣時,眾生就是會起心分別,只要一分別「這是我的家人、這是我的小孩,……」,心裡就要罣礙了。所以當自己在起分別、起罣礙的時候,就要想想,為什麼對別人家的小孩不會罣礙?為什麼別人先生的事,自己不會在意?就這麼一反觀就知道,自己已經掉在妄想、分別當中,這時候就要趕緊捨掉執著,提起正念,自然就能跳脫。失去的,不要再想去挽回什麼,因為凡事有它的因緣,世間事總是生起滅去。境界現前時,是要看透、看破它,而不是死執去盯著它,盯著它沒有用,必須看破它才能放得下。當然也不是看著它生滅,因為看著它生滅,只是能所相對的情況,還是心隨境轉。要能夠看破它。那自然就「也無能、也無所」,當下就超脫了。
現在的人講經,因為他自己不懂,總在關鍵處講錯,錯教你去看著生滅的現相。看著它是毫無意義的。應該在這生滅變化相當中去看破它,識得真相,見得佛性,而不是跟它相對,相對是以心照境,這是修禪的禪病、更是修行的大病。煩惱來時要趕快用功,趕快斷除掉,就好像看到怨賊追趕、猛獸要吃你、要你的性命一樣,必須趕快跳脫,所以叫「立地成佛」。就是當下將「能、所」捨掉,馬上成佛的意思。平等慧中確實無自、無他,也沒有所謂的冤懟與親家,所以在迴向的時候,要迴向冤親平等。什麼叫冤親平等?世間人總希望對自己不好的人,能對自己好,已經對自己好的人,可以更好……。總想順自己意!這是一般人認為的冤親平等。但真正的佛法不是這樣的,而是「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修行人要能夠這樣迴向,才是迴向佛性、迴向真如實際。一般人每天做早晚課迴向都是帶愛欲心,看看我的仇人,能不能對我好一點?我喜歡的人,能不能再更喜歡我一點、對我更好。所以你念佛修行、你做早課、做晚課、你用功,帶的都是染汙心,並不是真信切願,不是真捨卻。所以不是真的一切不管,單提一句佛號,也沒把十方法界拋向腦後,心中志求淨土、志求無上道,所以可以肯定,大家在迴向時絕對沒有平等智慧,所以要了解怎麼迴向才如法。
「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
眾生的想法並不真實,所以稱之為妄。因為眾生整天就是在打妄想,事情還沒有來,就先打妄想,說好聽一點叫未雨綢繆,實際上是提心吊膽、牽腸掛肚、擔驚受怕。整天就活在自己妄心變現的境界裡,就像一個人作夢,又迷在自己的夢境當中,這是非常可憐的事情,總是在「自心取自心」,因此無法見性。
「莫之能返也。」
意思是說:一旦迷在境界當中,就沒有辦法回頭了。前面一大段是解釋迷悟的根本。「迷」是迷失了真如佛性;「悟」是要悟得這真如佛性是本有,而妄想本空。所以這篇文稱之為《始終心要》,始從覺悟,終至成佛,始終不離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始覺就是開始覺悟,始覺所悟的真心跟本覺完全一樣,也就是究竟覺,知道自己有「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在這當中沒有見思、塵沙、無明這三惑。
接下來要講的是方法:
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
眾生累劫活在妄想裡,想要回頭出輪迴,絕不是像世間人去發個願,做些世間事,有一點恆心、有一點毅力、肯經營,再加上自己的福報,就能做得好,這是世間法。
修行這件事,除了道理要正確,也必須要用對方法。現在外面教人學佛,說要學《弟子規》作根本的,大家一看就知道跟經典講的不一樣。學教下的,經典中教「空假中三觀」。學淨土宗的教「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依照佛經來看,這些方法才是正確的。外面甚至有些法師講:「沒有學《弟子規》,這一生學佛都是空的。」這是佛門中人的世間心不死,只為了推廣自己的想法,就講這些不實的話,教本想要出輪迴的人去學人天乘,還在佛門修持上隨便亂安次第。修學淨土宗講的是頓超,不立次第。要知道,在念佛的這念心,就是佛,只要保持念念相續,不間斷,煩惱自然就斷,這是頓超的法門,不用次第修。何況拿世間法作佛法基礎的那種次第,根本是錯誤的次第,表示那些人對佛法完全不理解。推世間法的人,他也會說:「我也有次第,也有樓梯。」可是他那是通向別棟樓的,不是佛門這可達究竟的通道。大乘佛法也有次第、也有頓超,所以大家選擇電梯直達摩天樓頂。那些搞錯的人也說自己有基礎,但他蓋的是民宅,佛法蓋的是豪宅,圓滿究竟。佛在經上常常比喻,學大乘的就像住華屋(豪宅),學人天乘,那只是一般的民房,三界無安,一個颱風、一個地震,馬上就毀滅了。豪宅不一樣,不怕颱風、不怕地震、玻璃都是防彈的,不怕槍彈,有的底下還有掩體,這是比喻不怕那些邪魔外道的入侵。學大乘更有保全,保全是指護法善神護持,《楞嚴經》中說到,有十萬金剛密跡擁護學大乘的學人,不光是金剛力士擁護、龍天護持,十方諸佛及所有的菩薩,都擁護你。《阿彌陀經》上講念阿彌陀佛的眾生,「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念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都保護你、都擁護你。連佛都擁護,那這些菩薩、諸天善神,一定守護你,而且《無量壽經》上講得非常清楚,念佛人是如來的第一弟子。要是換成念《弟子規》、《感應篇》、《了凡四訓》,那是沒有護法神保佑的。
接著是講:「由是立乎三觀。」三觀是指空、假、中三觀,用三觀破除三惑,也就是「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以證三智。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然後成就三德是—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所以修行方法要用對,若使用錯誤的方法,是沒有辦法開啟本性具足的三德秘藏,完全沒有辦法顯現,因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佛教雖然告訴你一切法是虛妄,但是於因果上是次第歷然,所以要是懂因果,就會曉得,學習世間法,想用世間法作為學佛的基礎,是永遠沒有辦法長成菩提樹的。因為那不是菩提樹的種子。必須是菩提樹的種子,才能長成菩提樹。現在熏習大乘佛法,就是給自己心中本具的菩提種子澆水,所以叫「法水滋潤」。你方法用對了,菩提種子自然發芽,自然長成大樹開花結果,而且能覆蔭一切,《八大人覺經》講:「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所以修行方法要正確。這裡教大家三觀,用三觀才能破三惑。很多學淨土的同修就要懷疑了,那念這阿彌陀佛聖號沒有三觀,怎麼辦?別擔心,等一下會跟大家解釋,其實是有關係的。所謂「一句彌陀空假中」,這當中是有它的密意的。所以天台宗的祖師各各都求生淨土。
接著下面講: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這裡講修空觀,前面說:「見思阻乎空寂。」所以要修空觀才能破見思。見思就是見思煩惱,見相生心,見到現象就喜歡、討厭……,在這當中生起愛著,喜歡的就想要占有,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有」就是見思。不用講三界九地的見惑、思惑一堆名相,就只告訴大家,一旦見相生心,就是見思煩惱。因為心不空,所以教你起空觀,它能夠破見思惑,了達一切諸法「當體即空」。這四個字很重要,「當體即空」跟小乘的析空觀不一樣。小乘的析空觀只是分析,這是什麼物質聚合而成,透過分析,然後說它會變化所以不實,這叫滅色故空,小乘的空觀是這樣的。現在外面有很多地方都說他也是修禪的,但他教的是分析法,用析法入空,這是小乘的觀法,並不是大乘。大乘是體空觀,直接從一切相的本體上去下手。一切相上的本體是真如佛性,真如佛性無有一物,就像真心,大家的心可以顯現夢境,但是心畢竟不是夢,所現的境界相,也都是當體虛妄,所以叫「體空觀」,這是大乘的空觀。大家要記住。如果去學禪,他必須教你這種空觀,才有一點點跟禪搭上關係。為什麼說「一點點」?因為禪宗直指人心。連臨濟宗的手段也都是多餘的,像什麼「三玄三要,有主有賓……」,這些都是繞圈子。禪宗千七百則公案,就是千七百則葛藤,就像藤蔓一樣,連過來、繞過去,要是能直悟本心,這就是禪。達摩祖師傳的禪法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他跟神光慧可大師講:「將心來,於汝安。」意思是把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大師一迴光返照,發現覓心了不可得, 當下這一念妄心放捨掉、空了,找不到這不安的心。達摩大師講:「與汝安心竟。」心安好了。這就是禪宗的安心法門。
禪宗是講直指人心,可是在現代不行了,許多道場說自己是禪宗,可是只教一些天台的教觀,拿天台宗的《教觀綱宗》講三觀。偏偏第一個空觀,馬上講錯,禪宗、天台宗都是大乘,他們把體空觀變成析空觀。祖師講「析空」是拙度,「體空」是巧度。學大乘是要從體空下手,直接從本體上放捨掉,這是三觀的第一個。懂的人不要說這只是通教,現在慢慢一個一個分析,最後再做合會,大家就知道什麼叫一心三觀。
因為體空,所以見相時這念能生、能著的心也空了,此時見思惑破了,「證一切智成般若德」。一切智就是:能看破一切法當體即空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智慧,一旦得到了就叫般若德。當對一切境界相再也不生心動念。
再來就是:
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
這是修假觀。假觀是能破塵沙惑。文中說:「塵沙障乎化導」,因為有分別心,以致沒有辦法廣學法門度生。眾生不知道心生萬法,一切法有即非有,而復不妨非有而有,這是假觀。雖達空觀卻不住於空,能出假用,所以有無量的法門、無量的方便善巧,用來破除自己的塵沙分別,所證得的是道種智。「道種智」就是了達一切法從心所現的智慧。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一切法,相上是假立,性上是真如,體是空寂。生活中對一切法能夠了別,雖然使用,但再也不迷惑了,這是假觀。
最後是中觀:
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前面講:「無明翳乎法性。」中觀把無明破掉,就見到法身了,所謂「中觀」就是統攝空、假。前面一開始就講:「中諦者。統一切法。」所以中觀能破無明。雙遮雙照中道,空有俱遮、空有俱照,空跟假是俱遮俱照,「遮」是泯除的意思。「照」是起用、顯現的意思。這是明宗,所謂「俱遮俱照」,是說遮、照是同時,意思是空跟有(假)同時顯現沒有障礙,空跟假同時顯現,不妨同時空寂。空也不著空,假也當體即空,所以兩者互融無礙,這就是真心本性,這就是「中道觀」;不著假有,也不著空,也不是離開空、假,另有個中,這中觀能夠破無明。
當在一切法當中見到真性,破了無明惑,證得的是一切種智。再合前面一切智跟道種智,就都具足了。此時見一切法即心自性。無有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成就「法身德」。所謂「法身」不是有個身體叫做法身,「法」就是一切諸法。一切諸法的根本、本體叫做法身,無論此界或他方,亦復如是。有些人不懂這道理,誆騙初學說:「我上課時請某某法師的法身過來。」一聽就知道沒有學過佛法義理,這說話被人笑了。《華嚴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沒有分是這一尊佛的法身或那一尊佛的法身,還是這個人的法身或那個人的法身。法身平等平等,這是法身德。
 最後做合會: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這三惑三觀三智三德,是同一體性。如果是修通教的如幻觀,通教只知法體空而已。現在外面教的天台宗幾乎都是別教的「次第三觀」,先觀空,再從「空」出「假」,而後入中道實相,這次第是先空後假再中。天台宗本宗所教的是「一心三觀」。所謂一心三觀,就像眾生的妄心,一念心當中具有「生、住、異」這三相。生、住、異是說眾生的心念會生起、會住持、會變異,也就是念頭會動。真心本性具空、假、中三觀,能顯現所謂的中諦理、真諦理、俗諦理。以一心三觀,「照」為能觀、照一境三諦,這就叫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成就如如不思議性。這才是真正的天台宗一心三觀。此一心不是別人的心,就是你的心,從你現前這一念心發起,開始回頭,了達自性當中具此三觀。一心三觀見一切相,能見一境三諦理,就是如如智照如如理,三觀是如如智,也就是真如本性的智慧,所以「三惑三觀三智三德」不屬各別,而是同時具足。所以《華嚴經》講:「同時具足相應門。」同時具足,總攝諸法,同一體性。在覺、迷分上分析的時候,分為三惑三智三德。在修行位上,就講個三觀,也有三止,止跟觀是一樣的,只是入手處有點不同。「觀」是察照,是立法觀察,「止」是當下止息,直接契合。
所以天台宗講的大乘止觀,並不是建立在小乘上。這點大家要清楚,不要又說要學次第法,從小乘學上來,那是越學越遠。前面講過小乘止觀是析空觀,只是為你分析,人是怎麼來的?只是由皮膚、毛髮、爪齒,內有五臟六腑……,告訴大家身體是怎麼聚合的;如果還貪著,就說要做九想觀,觀身體是臭穢不淨的,教你起厭離心……,再來繼續深入,它是次第的,而且是著相的。大乘不一樣,大乘一開始就說體是空的。一般人乍聽之下,沒有入手處,總是想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再做什麼。學大乘佛法方便直捷之處就在此—就一念迴光當下頓脫。只要你常常熏習。
這裡講的「三觀三智三德」,是一起就頓起,是同時。不屬各別,不屬於異時,「異」就是差別。三惑的反面就是三觀三智三德。要是迷了,三智三德三觀就轉成三惑,但這些統統都是「天然之理具諸法故」,都是真心本性具足的。所以迷失了真性,就會現六道輪迴;悟得真性,會成就佛道。成就佛道以後,因為有般若智,所以就不會再迷了。就像在礦中之金,一旦把雜質除掉了,金再也不會變回礦了。《楞嚴經》云:「如木成灰。不重為木。」用火燒木頭,燒成了灰,就再也不會變成木頭。所以,成佛以後不會再迷,因為有般若德、有解脫德,也證得了法身。跟大家講三德,就是因為大家都有這德行,絕不會再迷了。不能只有三觀三智,還要證得這三德。這些都是「天然之性德」。
下文說:
然此三諦性之自爾。迷茲三諦轉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
這真、俗、中三諦,「性之自爾」是本性如此,法爾天成,不假修證,只是大家日用平常迷在境界相上,不能觀察到。其實這境界相還不是別人讓你迷,而是你自己迷了。眾生就是如此,全是自己幻現出來的境界,讓自己迷惑在其中,迷三諦理變三惑。所以要破惑,就要藉由空、假、中三觀,藉由修行來轉變。若修一心三觀,破見思惑的時候,就順帶破了塵沙、無明。帶破就是分破。要是次第修的話,就只破見思,沒有破塵沙,這是因為在修的時候運心不同,導致效用不同。教大家學大乘了義、修一心三觀就是這原因,不繞遠路,最適合眾生修學。不然等到大家把次第的意思搞懂了,壽命也到頭了。大乘佛法殊勝就是修大乘很快、很直捷,所證的完全一樣,既然都能成佛,目的一樣,那又何必承擔風險?直接學一乘了義就好了,大乘速度最快、方法最巧妙、智慧最高,所以祖師大德為眾生判「化法四教」—藏、通、別、圓。目的就是教學人修別教、修圓教,教大家學大乘。假設沒有辦法修大乘的一心三觀,那可以方便一下,修次第三觀。除此之外,其他的,一總都不用學了。連佛法尚且不必,何況那些說要去學世間法的,那些人所教的就跟佛講的、跟祖師講的相違背了。
所以接著說:
「惑破藉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
它在修持破煩惱的時候,它是分破,破了見思煩惱就帶破塵沙、無明。見思斷盡,破塵沙煩惱的時候就再分破無明。實際上,到最後是一起捨棄掉,全部脫落。它在對治見思的時候,後面就順便把塵沙惑跟無明惑給解決掉,現代人叫附加價值。大乘佛法是殊勝的,所以一定要提倡。像禪宗,就是用大乘的修行方式,成就才能這麼快,頓脫身心世界。前面說:迷了三諦就轉成三惑,想要惑破就要用三觀,三觀修成了,就證得三智。三智所招感的就是德行,也就是三德—法身、般若、解脫。有了解脫德,就不會再受三界六道,乃至四聖法界的煩惱及無明所束縛。法身、般若、解脫這三個並沒有次第,只是祖師大德方便與三觀搭配。
空觀一樣可以證法身,假觀也可以成般若德,這三個是一體的,就是在相上叫般若;在作用上叫解脫;在體上叫做法身,實際上是一體,沒有差別,不是說先證這個,之後再證那個,在一心三觀裡,就是這樣子。
下面說的:
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理非次第。大綱如此。綱目可尋矣。
從因至果,就從修空觀,到證得了三德,開啟了三智,這從因至果不屬於漸修,此處所講的跟祖師大德完全一樣,並沒有次第。這句「說之次第」講得非常好。意思是:雖然講起來像有次第,實際上「理非次第」,其中的道理並無次第。就像大家進到精舍裡,一眼望去,一目了然。可是在敘述時,你會說:先看到精舍第一排的椅子,再來是第二排的椅子,漸次往內述說。但實際上在看的時候,一眼望去就見到全部,一樣的意思,所以文中說:「說之次第。」在敘述怎麼修的時候,好像有個順序,從空觀,再講假觀,最後講到中觀,從般若德到解脫德講到法身德,實際上「理非次第」。佛教的宗旨,修行的大綱,大致是如此。
就觀心上說的。念佛具足一心三觀,因為念佛的時候,知道世間虛妄不實,即是空觀;在平常日用生活當中,口念佛,雖見相卻不生心,也就是心不隨著境界轉,了知生即無生,這是假觀;念佛的時候,心與本佛相契,即是中觀,本佛就是法性。
再從持念一句彌陀聖號上說,也具空、假、中,念佛的時候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是空觀成就;佛號歷然、句句佛號分明,這是假觀成就;唯是一心,更無他佛為自己所念,既無能念之心,也無所念之佛,中觀成就。這是就法門上講一心三觀,所以它與淨土宗是有關係的。
即使是唯識宗、華嚴宗,它的修行也不會離開這三觀,雖有開合的不同,但是核心的原理絕對一樣,證得的都是佛性。有些不懂的人會覺得,祖師大德互相在批評,實際上,祖師是在救後面的學人,是指出學天台的學人毛病、學華嚴的學人毛病、學禪宗的學人毛病,並不是華嚴宗的祖師詆毀天台宗,或華嚴宗的祖師詆毀唯識宗。自古華嚴宗跟唯識宗向來爭論不斷,所以後面對法通達的祖師在救學人,並不是祖師不了解,就像《無量壽經》講的、阿難尊者說的:「我於此法。實無所惑。但為將來眾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是為了幫助眾生才來問,讓大家能夠回頭,不要落於自己修行的窠臼當中,這真是祖師的大慈大悲。
這次用《始終心要》這篇讓大家了解,佛法教理是講什麼。目的是要大家了達教理,不是看教義,若看教義,它屬天台宗。現在的人不懂教理,去看教義,天台宗跟淨土宗,就會互相不融合。若看教理,每一宗派都一樣。講《始終心要》就是要讓大家了解什麼是教理?了解教理以後,要如何修行?修行的次第又要從哪裡入手?讓大家有個方法可以依循。雖然大乘確實門風高峻,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但是如來有異方便,給眾生方便建立這些次第。雖然說有次第,但「理非次第」。
了解了佛法在講什麼、在修什麼,就不會盲修瞎練,大家就不會去學一些外道。明明教的是在心外取法,他也說他是禪、什麼開心禪、某某心靈禪、某某動禪、某某太極禪……,有的其實只教教打坐、調息、養身,也說那是禪。一堆辦佛學講座的單位,台上的人翻開經典,明明所說的都是在毀謗經典、質疑佛菩薩、祖師,更以自己的世間情見,揣測佛菩薩、祖師行事的境界,他也說自己在講經說法,根本是邊講經邊謗法,連他都不曉得自己講錯。若不懂得佛教真正的義理,到處隨意聽了以後,無形中就中了他的毒,毒氣深入心,接著不自覺就會跟著毀謗大乘、毀謗經典。
學了《始終心要》,修學淨土宗的人,才知道原來佛教是在講什麼,不會變成淨土宗只有念阿彌陀佛,對於其他的佛教道理,全部都沒有辦法了解,甚至毀謗。若這樣,當自己的煩惱習氣天天在增長,卻沒有辦法覺察,即使整天念佛,也是天天增長無明、增長毛病習氣。了解這篇的義理也可以讓修學戒律的、修學密宗的……行人,都能夠了達佛法的宗旨,不會著在相上、不會著在神通感應上,也讓世間人知道萬法唯心、萬法皆空,不要見相生心,不要著相迷惑。所以對於佛門中修學任何宗派、或不學佛的世間人都有好處。
常常讀誦荊溪湛然尊者的《始終心要》,就能知道佛教的核心,抓到佛法修學的綱領。現在佛門裡面,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使用的手段五花八門。聽了這座經,當再遇到時,就能揀別。當對方講如何修行,你就可以對照,看是不是跟這篇文裡面所說的義理相同,如果相同,肯定是正知正見,可以依止。如果跟經典、跟《始終心要》講的道理不同的話,那就不能依止。
如果有人教你修行,道理講對,但在關鍵處講錯、入手處用錯,那就不行。現在有的是嘴上說要修行,但做的都是世間事。還有說要用世間事來成就佛法,更把做善事當作菩薩道,菩薩無我相,那些做善事的人有這功夫嗎?不願努力修行的人還說:「人成就佛成。」這是錯誤的,還亂說:「人成就佛成,就是真現實。」這樣胡說,等到真正的現實—生死輪迴出現的時候,大家就走投無路了。不要說是太虛大師說的,太虛大師有這境界,你可沒有這境界。還是老實用功修行吧!
這一篇對學佛人修學非常地重要,也非常地簡要,確實是文約而義豐,智者當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