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人情敗道心


人情敗道心

悟顯法師 開示

我手上這邊有一個問題,是人家來問我的。他說請問法師:我有一個多年的好朋友,他有學佛也有去受戒,可是現在退轉了,常常打電話給我,又講很多是非,對於這種人我不想得罪他,那我應該怎麼應對?懇請法師開示。



在這事情上,你要出離,你不能人情;佛弟子見到人家毀謗三寶,如三百鉾刺心,有萬分之痛!如果勸諫他,他不聽,那即使是你再好的朋友,你都應當遠離。因為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不得與外道惡人乃至破戒之人、毀謗三寶的人共同居止、共同往來,這一點你自己就要清楚。凡是破壞三寶的、毀謗三寶的,這種人就不應該再往來,你能迴避,你就要迴避,要求佛菩薩加持。有時候這也是佛菩薩給你一個考試,看看你自己會不會人情、會不會隨順世間。因為如果一個人常常跟你講這些是非,那眾生沒有定力、沒有慧力,很容易受他影響。也許你現在不會退心,但是將來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那他之前在你阿賴耶識種的種子,就會起現行,你就會胡思亂想,甚至認為他之前講的話,就是你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所以你也就跟著退轉,跟著毀謗正法、毀謗三寶、毀壞道場。所以我們要是遇到這種惡人、這種謗三寶的、破戒的,你都要趕快跟他遠離,因為你不是大菩薩,你不是真正有修證的人。如果你是有修證的,我相信你也不會來問我這樣一個問題,你應該很清楚怎麼處理。

你會問這樣的問題,就表示你沒有功夫,所以我勸你趕緊遠離這種人,這種人見到如見冤賊,好像看到賊一樣、看到強盜一樣,好像看到猛獸一樣,他要吞了你,把你的法身慧命都給吃掉;如避火坑,看到了大火坑趕快閃避;如避巨溺,海嘯來了,要把你淹沒了,你趕快逃跑。所以這些都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何去對待這些人。除非你道力夠,你有修證,你是大菩薩再來,你才能善巧化度,才能行同事之行。如果沒有,你自己腳跟不穩,沒有修、沒有證,你就會受他影響,自己也跟著退轉,甚至自己在無形當中受其擺布、受其控制,自己都不知道。所以這一點,是很多學佛人的問題,有時候你的朋友,或是你的家親眷屬,他也會毀謗正法,你就要知道這個人不是善知識,不是真正想學佛的。他也許會講一些好像是佛法的用詞,講一些因果、善、好人、有德,用了一些名詞,或是世俗善法的名詞,無外乎他就是人情,他要綁住你;他要勾起你心中的情欲,讓你忘失佛陀的教誡,這都是外道惡人慣用的手段。

我們在末法,要受持大乘菩薩戒,你肯受持,你就不會被這些邪見、惡人所影響,久而久之,這些人自然就遠離你了,因為他覺得他影響不了你,他也不會過來障礙你修道。所以你自己就要知道,即使是再好的朋友,甚至是家親眷屬,這些都是障道因緣。

你看黃檗禪師,他媽媽不讓他出家,他也是跑去出家;虛雲老和尚,他的父親一定要他結婚,一次就要他娶兩個老婆,他就是不願意,最後他也是離開他原有居住的地方,跑到道場去修道,這是祖師大德給修道人做的模範。你看像釋迦牟尼佛也是,他的父親是國王,擁有全天下最大的財富與權力,他可以控制他兒子,希望他兒子所到之處都是歡樂的,但是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被迷惑,最後還是選擇出家修行。所以我們看到這些諸佛如來、祖師大德這樣做給我們看,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自己心裡面是有道心的,是有定力的,你一定會做出正確的判斷,會遠離這些邪見、惡人,因為你知道他是在影響你,他在擾亂你的清淨心,他在擾亂你的功夫,甚至他不希望你學佛。這種人,我們剛講有時候是你的朋友,有時候是你的父母,甚至有時候就是你的妻子或是先生,這些人你都要敬而遠之。因為他不會希望你出三界,只要他看到佛教有什麼不好,他就趕快拿來告訴你、拿來跟你講,讓你退道心,那你自己要趕快迴避,不要聽、不要看。如果是你的朋友,打電話去騷擾你、影響你,跟你人情來、人情去,你自己就要趕快把電話掛掉。所以學佛的人要具有正知正見,尤其是受了菩薩戒;沒有受菩薩戒的人也要這樣做,這樣子你才能夠少掉障道的因緣。

以上是我教大家的方法,你自己也要有這一方面的覺悟。要知道這是佛菩薩給你考試,看看你自己有沒有定力,你有沒有真正想學佛,真正想出離三界。有一些人這一關沒考過,拿了零分或是沒有及格,他就退轉了,那就變成形像上在學佛、形像上穿搭縵衣、形像上持戒,但是心裡都還是跟這個毀謗正法的人在那裡往來。

我講這一番話,為什麼這樣講?就好像你們家的小孩,他出去遇到了壞朋友、不好的同學,你是不是希望他能夠不要跟他往來,跟這些惡友斷絕關係,我是用這個心在告訴大家。你看到這些人,或是你的朋友,或是你的親戚,他毀謗正法,你自己要知道,就好像你的小孩,在外面遇到了壞朋友一樣,你當然希望他不要與你的孩子往來,那你自己,亦復如是。你要識得他,知道這個人,他對你修行沒有幫助、對你成道沒有幫助,猶如這個不好的朋友、不好的孩子一樣。你自己要當佛陀的弟子,就不要與這些人往來,就要趕緊與這些人把關係給斷掉,免得你不能成道。當然我不是要你回去搞離婚、搞斷絕父子關係,你們不要聽錯了,只是說心裡不要有這一層罣礙,心裡不要有這一分攀緣,你自己就要清楚。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吃飯的正確心態




吃飯的正確心態

悟顯法師 開示

佛在戒律裡面教導行人,就是要學佛的人、想成道的人,教我們飲食的時候,要食存五觀。這五觀我們之前有講過,可是沒有講得很詳細,今天再來給大家複習。




第一個就是「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你在吃飯、在飲食的時候,你要考慮到、要想到,你現前的飲食是怎麼來的,尤其是在道場,這些都是十方的信施,來這裡供養大眾。所以你要生感恩的心,生起求道的心。要知道這些米飯、菜葉都是來自十方的供養。我們吃的東西,有生產的這些農夫,以及一些採收的人員,你都要去想到,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是非常辛苦的。所以每一粒米飯,你都要吃乾淨、都要吃完,不可以浪費。

「量彼來處」,就是我們剛講的這一層的意思;「計功多少」,你要想想你自己在修行上有多少功德,剛才所說的也包含在裡面;人家製作得辛苦,齋堂、大寮,他們煮飯、煮菜。還有一個,就是你自己修行,你有多少的功夫、多少的功德,能受人供養?不光是在道場,你自己在家裡的時候也應當如此。你現在吃的、用的、穿的都是你過去生當中累積下來的福報,如果你浪費,那就損福,這福報損完,那就沒有了。所以不可以因為是自己家裡的東西,是自己賺錢買的,你就浪費,這都是要在平常當中,點點滴滴你要能夠提起觀照,讓自己警覺。這是第一個「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第二個:「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你自己有沒有功夫?三際心你了了沒有啊?這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三心未了,信施難消。所以「忖己德行」,忖就是思量,你好好思量一下,你自己有多少的德行來吃這一碗飯,包括你在家的時候也是如此。「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全就是圓滿;缺就是有缺陷,還沒有達到圓滿。大眾基本上都是有所欠缺,所以還不堪受供養。所以在用十方的這些食物的時候,你自己就要能夠警惕自己,要發心、要學道。

第三個:「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防心離過,你在吃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迷在色聲香味觸法當中。在生活上也是一樣,你不要迷在色聲香味觸法,要防心離過,不要起貪念─貪的念頭,所以叫「防心離過,貪等為宗。」你在生活上也是如此,不可以看好吃的,你就要多吃;好玩的,你就想貪玩;能賺錢的、能牟取暴利的,你就貪得無厭,都是如此。這是第三個「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第四個:「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什麼把飯當作藥啊?其實現代的人,天天都在吃藥,吃什麼藥呢?吃這個「止餓病」的藥。這個人肚子饑餓,在佛法裡面看,它是一種病。因為真心本性不受一切供養、不受一切飲食,一切法皆不受,連不受亦不受。所以沒有所謂「消」與「不消」的問題,但是眾生迷本自心,所以需要飲食來滋養這個色身。因為你認妄為真,迷四大以為自體,所以從此不見法身本性,需要飲食來滋養。這個色身是拿來修道的、拿來修心的,現在有餓病,把吃飯食當作藥,所以稱為「藥石」。把它當作藥、把它當作針;這石就是以前的針,就是針灸的針。把它當作是治療餓病的一個良方,所以不應當起貪,更應當勇猛精進。

第五個:「為成道故,方受此食。」這一句做總結。吃飯的原因、穿衣的原因,目的不是要吃得好、穿得華貴,這些都沒有用處。吃得健康、穿得整齊,這樣就可以。什麼叫健康?你們一想到健康,開始這個補品、那個補品、生機飲食、斷食……統統來了。很多人想說:我斷食是修道。他不是要修道,他是想要貪著這個色身。所以佛法講的同樣的事情,但是意義不同。世間人貪著色身,所以他要斷食;佛法叫你「防心離過」,所以叫你斷食、叫你日中一食,去除你對物質的欲望。而這個色身就是要拿來修道的,拿來修行的。所以我們是「為成道故,方受此食。」這是出家人、在家四眾同修,都應當注意的。

你是為了成道才吃飯的,不是為了貪瞋癡來吃飯的。所以為什麼我要大家統統都是素食,不光是我要求的,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要求大眾的,要大家一定要吃素,任何人不可以更改,不可以投機取巧。為什麼?因為你要成佛,你是要行菩薩道,修菩薩道。你要成佛,必然要經過菩薩這個過程;沒有先成菩薩,你要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你必須得素食,這也是菩薩戒裡面規定的。裡面有講:「不食肉戒,食肉得無量罪。」所以要求所有的佛弟子不可以吃肉,這點大家都要清楚,不能投機取巧。

這是第五個:「為成道故,方受此食。」我們穿衣吃飯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成道、為了修行,為了這件事情,我們才穿衣吃飯。所以衣服你不要好樂這些名牌;飲食你不要多求、不要貪美味,這些都是障道的因緣。你能夠放得下,你的道業就又更增進了一分,這一點大家要知道。以上是教大家吃飯的時候要「食存五觀」,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誡,希望大家能夠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