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共業與別業

 



共業與別業

悟顯法師 開示:

佛在《楞嚴經》上講,眾生有共業與別業。佛經上的用詞比較生澀一點,它叫做「同分妄見」跟「別業妄見」,其實就是我們講的共業與別業,「同分」就稱之為「共」,就是共業;別業妄見就是指我們常說的別業。

 

我們學佛「深信因果」,你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你發心受戒是因,得戒是果;你熏習佛法,熏習般若是因,開般若智慧是果。你常在佛門裡面熏修,你就不與世間人共業,雖然跟世間的人相處,但是每個人的業不同,因為你學佛。

 


一般人不曉得什麼叫「共業」,共業就是共同的,比如說在台灣,大家共感的一個業報住在這裡,但每個人所遇到的境界不同。我再縮小一點,你同樣一個娘胎出生,你跟你的兄弟姐妹是共一個父母,這叫「共業」;跟你父母有共同的業,但是每個人的思想不同、遭遇不同,這就叫做「別業」。所以為什麼我們勸你要學佛,就是讓你在這共業當中有別業;為什麼勸你吃素,也是讓你在這當中不與眾生共殺業。所以你看同樣的一台飛機掉下來,有些人死,有些人活,這就是在共業當中有別業。同樣遇到災難,有人被火燒死、有人活下來,這就是他平常,或是他過去生累積下來的福報,所以在共業當中,他能夠跳脫得出來。

 

一切眾生在這生死當中輪迴不息,所以你修學佛法,就能夠超越輪迴;這個世界的眾生受刀兵劫,你能夠吃素,你就能遠離刀兵劫的災害,甚至遠離病痛,這都是在共業當中產生出的別業。所以這共別二業,我今天跟你們這樣講,算是相當清楚,但是為什麼我們一開頭引《楞嚴經》,《楞嚴經》講得更清楚,它叫「同分妄見」跟「別業妄見」,不管是共業跟別業都叫妄見,都是妄見,一總是虛妄的。

 

在同一個共業下,你不要執著,你要知道它是假的;在別業的狀況下,你也不要在意,因為一總都是妄見,「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這個世間是虛幻的,但是是真心本性所顯現的,所以不管你現在是共業還是別業,你就要了達都是幻化、都不真實,這個跟你講共別二業才達到究竟。世間人不懂,他與眾生共殺業、共盜業、共淫業,聽到我們這樣講,他想要別業,有別於世間人,但是真正佛法講到究竟,不管是共業、別業都是虛妄的。因為你害怕受果報,所以你修了善,你斷了葷食,你想來吃素;或是你想要有美好的身相,你拿花來供佛;你想開大智慧,你印經布施,但在這當中你的心都是有所著、有所求。你依因果而修,當然功不唐捐,但是更要做到無智亦無得,你要識得這些現象、這些受用,一總是虛妄的,那你真正就從生死當中跳脫出來。

 

我們佛門要跟你講的,《楞嚴經》要告訴你的,不管你是共業還是別業,一總都是妄見,所以教你不住相修善、不住相持戒、不住相布施、不住相行六度萬行,教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心裡有貪著有想要,這就是共業,這就造業了,這就認法為實有,不管你是掉在共業還是別業當中,都是生死輪迴,一樣都出不去。所以佛教我們要放下,不好的要放下;好的心裡也不在意、也不執著,這個是修學大乘佛法。那這樣是不是空呢?告訴你一切的因果現象「無生」,有即非有,你心裡沒有了,那就不妨「非有而有」,所謂「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你心裡面真的沒有這些東西,你是不住於空。那麼修善,你吃素還是照樣有吃素的好處,還是照樣有成佛的果報。所謂「功不唐捐」,就不妨非有而有,你心裡真的沒有這些住著,是心無病,不是沒有事相上的因果,不是沒有事相上的共別二業,這才是符合大乘了義。

 

如果你心空了、不住著了,你就認為什麼都沒有了,因果也沒了,現象也沒有了,那你就變成二乘,叫「斷滅空」。大乘佛法不如是,大乘佛法非有而有,有即非有,叫「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所以同樣地,你心空無住,你就能跳脫共別二業;你有所住著,那是你自己的別業妄見。為什麼叫「妄見」?妄見當下還是空的,你縱然在作夢,縱然隨著這個世間也同感共別二業,都是落在妄見當中,它的體還是空的,心還是無所染著,還是清淨的,法也不會變成實有的,只是因為妄見而已。

 

所以佛講的「同分妄見」跟「別業妄見」,它有兩重意思,一個是叫你跳脫出來;一個是告訴你,你縱然再執著,它還是空的,它還是虛幻的,並不是實有的。所以這個道理非常清楚,《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住著在有為上,還是如夢幻泡影,不管你現在「業」是共業還是別業,都是夢幻泡影,所以教你能夠跳脫出來。跟你說「跳脫」是因為眾生溺水,才說要上岸,實際上這個水只是你的幻想而已,從來沒掉到河裡面去,你只是在岸上在那裡打妄想,所以妄有溺水的覺受,妄有三界六道輪迴的覺受,並不是真的。

 

佛門講「因果」講得很深,不是世間善惡有為造作的這種因果。世間人認為造善得福,造惡受報,但是佛法講的比它更完全,甚至告訴你造善不一定馬上得善報,造惡業不一定馬上受惡報,為什麼?看他這一生臨終,什麼樣的業習起現行,牽引著他去受報,或是他過去生積福積得很大,這一生他的惡報不會現前;有的人做善事,這一生很善,可是他過去生的惡業很重,這一生做再多的善事,善報不會現前。所以為什麼我們可以給你肯定,《了凡四訓》裡面的那個袁了凡,他怎麼轉業的?肯定是念準提神咒轉業的,不然以世間人要以自力來轉他過去生的惡業,轉他的命數他轉不了,這一生做再多的善事,他未必能轉,所以雲谷禪師教他的是念準提神咒,但是即使他轉過來了,還是在輪迴。

 

所以我說你不如學憨山大師,憨山大師同樣遇到雲谷禪師,參一句「念佛的是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功德無量啊,是真正大善知識饒益有情,命終的時候坐化肉身不壞,現在這肉身供俸在廣東韶關的南華寺,全身舍利啊。憨山大師很感謝雲谷禪師教他參禪、教他出離,那你要學憨山大師,不要學袁了凡,那個人沒有用,不算是真正了脫生死的,是個大凡夫,沒有向上的心,沒有超脫三界六道的志向,學他也是枉然,到後來你也是跟個凡夫一樣三界六道輪迴。那你既然要三界六道輪迴,你就不用來佛門了,佛門不教三界六道輪迴的法,佛教一乘法,教最上乘法,「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連二乘尚且都不跟你說,何況是世間輪迴法。所以我們佛門講因果、講共業與別業,講得非常地清楚,最後還告訴你「共別二業一總虛妄」,都是眾生自心的妄見而已,並不是實有的。所以這一點大家要清楚,要知道怎麼修行,除了因果要了解,更要知道這因果的當下是虛妄的,要知道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這是真正佛法的道理,跟你講不生不滅。如果沒聽清楚的,回去再仔細聽。


有價值的人生

 


有價值的人生


悟顯法師  開示:




你要想到我們這一生,人生如幻,能夠遇到佛法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這人生大家都過得很苦,你能夠遇到佛法,那是不幸中的大幸;不然人生處處多有不如意處,多有恐慌之處,你現在遇到佛法,這是不幸中的大幸。



你要想到讓後面的人也能夠得到佛法的甘露,得到佛光的照耀,這個叫發長遠心,為佛教為眾生作長遠的打算,不要為自己。

 

我們自己這一生臨終壽命盡了,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沒有別的去處,沒有別的想法,你活在這個世間一天,你有能力你有福報,要為佛教為眾生,奉獻出你的力量,奉獻出你的財富,內財外財,奉獻出你的人脈,這個人生才有價值。



【處暑】有價值的人生

 



【處暑】 202008月22日  農曆七月初四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處暑寒來道易生。六時佛號更虔誠。
蟬聲唧唧鳥聲噪。山自蒼蒼水自清。
時至理彰忘我見。圓融解脫了凡情。
西方淨土名為樂。但念彌陀緊步行。


【處暑】有價值的人生

悟顯法師  開示:




你要想到我們這一生,人生如幻,能夠遇到佛法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這人生大家都過得很苦,你能夠遇到佛法,那是不幸中的大幸;不然人生處處多有不如意處,多有恐慌之處,你現在遇到佛法,這是不幸中的大幸。

 

你要想到讓後面的人也能夠得到佛法的甘露,得到佛光的照耀,這個叫發長遠心,為佛教為眾生作長遠的打算,不要為自己。

 

我們自己這一生臨終壽命盡了,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沒有別的去處,沒有別的想法,你活在這個世間一天,你有能力你有福報,要為佛教為眾生,奉獻出你的力量,奉獻出你的財富,內財外財,奉獻出你的人脈,這個人生才有價值。


節錄自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255集: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一句彌陀攝萬德

 

一句彌陀攝萬德

悟顯法師    開示:

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面,他寫了一首偈子,他說:「曾修止觀禮天台。枯坐經年解未開。那知三觀三摩地。都自一心一句來。」這首偈頌寫得非常地好。他說他曾經修天台止觀,所以「曾修止觀禮天台」,用功了許久,「枯坐經年解未開」,不能開圓解,後來得遇淨土法門,才知道天台的三觀三摩地,所說的「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觀,所說的正受三昧,都自一心一句來,都從這句「阿彌陀佛」可以得到。這是在勸我們念佛,勸學教的人回頭,不是說天台不能成就,那是得不到要領,抓不到重點,一切的經教講的是「一心」,所以他說「都自一心一句來」。

 

此一心你要怎麼得到?唯有念佛才能得到,這是能夠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一心的方法,就是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念佛就具足一心三觀,念佛心裡不著一物即是「空觀」,知法寂滅即是「空觀」。一句彌陀圓攝萬德即是「假觀」,能斷無量的煩惱就是萬德。你不用想說慳貪用布施來對治,懈怠用精進來對治,一句佛號統統幫你解決,所以叫能攝萬德,能含萬德,你心不起煩惱了,自然就萬德具足,這叫萬德洪名。本來是佛,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原無二心,故名「中觀」。 所以講的「三觀三摩地,都從一心一句來」,這是他念佛工夫到家,真正得力處。

 


所以學佛人,不能只在文字上作解;你聽經不能只在音聲上分別,否則縱然你聽我們講大乘,你也是愚法聲聞教,這話你要聽清楚,我們所說的是大乘佛法,但是你著音聲語言,以聲而得悟者,名為「愚法聲聞教」,從音聲而得悟不是真悟,佛在《楞嚴經》上講的,他告訴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沒有得到諸法實相,沒有得見諸法實相,所以循聲流轉,這個就是小乘,循聲流轉、循色流轉都是小乘。為什麼說是小乘?凡夫一向著色,所以循聲循色;二乘也著色,認色為實有,所以滅色入空,還是循色,所得的空,色滅而有,把這個煩惱給滅盡了,得了一個涅槃,仍舊不是究竟的。

 

所以聽聞大乘佛法,要能夠修行起觀照,要能夠用功,特別是末法淨土宗,你要能夠念佛,要能夠放下。從前放不下的,你現在要放下,怎麼放下?佛號提起來,自然就放下,一切不管自然就放下,心中還存有一毫思量、計度,計度就是算計,在那裡打妄想,這個就沒有放下,你就不能得三摩地,念佛沒辦法得到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不是指「事一心」,事一心還不夠透徹,講的是「理一心」不亂,能所銷亡,念到這個工夫,就是祖師大德講的「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 禪宗祖師講的「盡大地之沙門一隻眼」,這個是真正念佛工夫得力了。

 

夏蓮居老居士這首偈子,提醒我們,也展示了他念佛的工夫,真正達到一心不亂,他知道他從前就是入海算沙,就是在名相上分別,跟永嘉大師早年一樣,你們讀證道歌,永嘉大師講的「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都是在佛門外打轉,所以修行要實修,什麼叫實修,不是認法為實有,不是實有「行」可修,你修行的那些方法念佛、起觀、念咒,這是因病予藥,到後來是藥到病除,藥病俱亡,要識得煩惱性空,你要識得,你要認可它,所以跟你講實修,「實際修行」不是實有涅槃可得,實有菩提可證,實有煩惱可滅。你要是認為實有菩提可得,實有煩惱可滅,那你就變成聲聞乘、二乘,那就不是究竟。所以《心經》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是大菩薩。

 

那怎麼樣叫無所得呢?依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智慧不從外來,但是你現在迷了,藉由經教來熏習,能識得諸法實相,見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個就是般若智。我們學佛要有這樣的智慧,你才能夠真正放下,不然只是事相上放下。

 

很多人都是事相上放下,事相上放固然不容易,但是心地要真的乾淨,不能只在表面上做工夫。所以為什麼教你持戒,持心地戒,持光明金剛寶戒,這心地戒就是般若智慧,擁有般若智慧你就得菩薩無作戒體,你能觀照諸法實相,觀照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個就是無作戒體,你得到了,你就能觀。所以佛說法,有時候跟你講戒,有時候說教,有時候教你念佛,其實方法不同,原理是一個,沒有任何的差別。

 

所以你念佛是一個方法,也有人只念「名字佛」,為什麼?著阿彌陀佛就叫名字佛;有人不念,那叫「理即佛」,理即大家都有,大家都有佛性;只持佛名不知實義,名字即佛,念的是名字佛;能夠深觀諸法實相,知道佛與我是同一體性,這「觀行即」;再來能夠漸次向上斷除煩惱,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能斷見思煩惱就是「相似即佛」;能斷塵沙煩惱就是「分證即佛」;能斷根本無明煩惱就是「究竟即佛」。天台家的六即佛拿來淨土宗看,你就這麼看。

 

所以現在很多淨土宗 的人,學的是名字即佛,只持名字,每天念阿彌陀佛,在名相上打轉,並沒有發願求生淨土,放不下這個世間,名字佛啊,他知道淨土,也曉得極樂世界很殊勝,但是放不下,這就符合天台宗講的「名字即佛」。知道圓教的道理,當然我們是把他抬高了一點,知道淨土宗的道理,淨土宗當然就是圓教,可是實際上他還是解得不夠透,只知圓教的名言、圓教的名相,沒有真正發心修行。所以學佛、學淨土、學任何的宗派都一樣,不能只作「名字即佛」,要從「觀行即」開始下手,要真正放下。

 

所以你就知道夏蓮居老居士的經驗,「曾修止觀禮天台,枯坐經年解未開。」修行找不到重點,在那裡枯坐、打坐、坐禪、黑山裡坐,「那知三觀三摩地,都自一心一句來」直到他遇到淨土法門,他才曉得這三止三觀一切的經教,一切的三摩地,都從一心。

 

這心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一句就是彌陀名號,從彌陀名號證入佛性,就自然得一切的三昧,就自然圓修三觀。所謂圓修也不是起一個修心來讓你修,實際上本自現成,只是修除心中本無的煩惱而已,是本性光明顯現。

 

夏蓮居老居士的這首偈子,給我們開示,勸勉我們同修,勸勉我們學淨土的學人老實念佛、老實安住,要好好修行,不要只在名字上打轉、名相上打轉,甚至現在有的連名字他都不學了,以為學世間法就能夠成佛了。連佛法的名字,你尚且搞不懂,你癡心妄想學世間法要成就,那是做不到的,根本就是因果不相符。

 

你要成佛,你要學佛法,不是學凡夫,不是學做人。做人,是該有你的本分事,你做哪一行像哪一行,要掌握住你這一行的技巧,掌握住你這一行的職業道德,這就是做人;學佛,學釋迦牟尼佛,學阿彌陀佛,學十方諸佛。所以你們受戒,十方諸佛給你作「尊證師」,為什麼叫尊證師?證明你受戒,為什麼他能證明呢?他有德行,他是你學習的樣子,所以叫「尊證」。尊證師除了證明你受戒,還提醒你他是你的尊證,是你的榜樣,你要尊重恭敬向他學習。所以有很多的義趣存在,你們要仔細去體會。


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心量要大

 


心量要大

悟顯法師  開示:

阿彌陀佛什麼用心?「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所以心量要大,這個仁慈博愛不是只有世間的仁慈博愛,你要想到去度眾生,想要幫助眾生來學習佛法,想要幫助眾生來學習淨土,學習一乘了義,你要有這樣的心願、有這樣的心量,要有這樣的悲願,每一個人都要發。

 


我們常講弘揚正法不是只有出家人的事情,是每一個學佛人的事情,你都要發這個大願來度眾生來學佛,特別是這些知見不正的,或是一些想學佛而誤入歧途的,你要可憐他,他沒有福報,他沒有智慧,所以才沒有遇到正法。你不要想說哎呀我自己福報夠我遇到正法了,這個你就是雖然學大乘但是你是小乘心,沒有心要利益眾生,沒有心要幫助眾生。

 

所以這裡講仁慈博愛,為什麼用這麼世俗的語言來跟大家解釋,就像一個世間的偉人他想到的是一個國家,他想到的是一個民族,民族的興衰,這個就是仁慈博愛;我們佛弟子想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是佛弟子應盡的仁慈博愛,應有的仁慈博愛。

 

你們念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就是仁慈博愛,不是只愛一個人,不是只愛一個國家,不是只愛一個民族,而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他都願意度,這個就發大願,仁慈博愛。


諸法皆空 唯心所現

 

諸法皆空 唯心所現

悟顯法師 開示:

 

所以你就要想到說,要懂得放下、懂得布施,不要覺得自己沒有空,時間很多,你有沒有拿來善用,再者時間是虛妄的,當體即空,你有沒有拿來熏習佛法,有沒有拿來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是要這樣子來用。

 

佛告訴我們諸法皆空,唯心所現,當體即空,但是不屬於斷空,二乘人不懂,他以為是斷空,所以他沒有利生的功能。

 


我們大乘人知道諸法皆空,但是我們從空出假,能夠起妙用,就是知道這世間的錢財、生命都是虛妄的,終歸幻滅,但是我們利用現在的這個色身,利用這個幻滅的這些物質,我們來建道場,我們來印佛書、印佛經、印祖師大德,我們來護持正法,這個就叫從空出假。天台宗講的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叫中道第一義,是這樣子來奉行的。

 


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素的好- 59 清涼甘露】



清涼甘露


材料:
鳳梨400公克蘋果1/4奇異果1/4顆、百香果1顆、金桔2顆、檸檬1/2甜橙1/4顆、錫蘭紅茶茶包1

調味料:
麥芽糖1~2大匙、三味糖180公克話梅1

作法:

1.首先做鳳梨醬:

(1)把鳳梨去心,切成大約0.4公分的薄片,放入鍋中加入180公克的糖,再擠入1/2顆檸檬汁,以中火煮滾,滾後攪拌一下撈出浮沫,轉小火再煮40~50分鐘,請注意過程中要不時攪拌,時間將至時加入麥芽糖並攪拌至完全融化。

(2)火,加蓋再悶10分鐘。鳳梨醬完成,放涼備用。

2.接著準備水果:

甜橙切塊、金桔切半、奇異果對半切片、蘋果對半切片、百香果切開挖出果肉。

3.在雪克杯倒入250毫升的熱水,放入茶包泡3分鐘。

4.最後調製水果茶:

(1)先於容器內加入70公克的鳳梨醬,再擠入2顆金桔,加入1顆話梅、1顆百香果果肉、1/4顆甜橙果肉、1/4顆奇異果切片以及1/4顆蘋果切片。

(2)在雪克杯中加入適量冰塊冷卻茶湯,倒進裝好水果的容器中。種類豐富且香氣又有層次的天然水果茶完成。

 

備註:

1.鳳梨果醬手續雖然繁複但是用途非常廣,建議一多做一點,放涼後裝到高溫消毒過的乾燥容器,也可以做成果醬茶及氣泡飲。

2.錫蘭紅茶也可改為青茶等香氣較為清爽的茶葉。

3.水果建議使用新鮮水果,越新鮮越好吃。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著相行善非菩薩行

 


著相行善非菩薩行

悟顯法師  開示

佛在經上講,我們學佛人,你要成佛要行菩薩道。這菩薩道,我們之前在講經當中,都有跟大家談過,今天不妨再來給大家說一說。

 

很多人認為,做做好事這個叫菩薩道,或是到道場來做個義工這叫菩薩道,實際上這都只是表面的。不是說好事不能做、義工不能做,但是你要知道,什麼叫「菩薩道」?祖師告訴我們,你真正修行這個叫菩薩道;斷除煩惱習氣,你來用功,這個是菩薩道,也就是說你有出離心。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是五濁惡世,這個世界終究會幻滅,有成、住、壞、空,你要能夠知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你要有這樣的覺悟,發心出離。

 

修淨土的人求生淨土,其他的法門各各安住,所以這個是行菩薩道,修行才是菩薩道,其餘的你隨分隨力而做,或是做善、或是做義工,但是只有真正了生脫死,這一樁事情才能夠算是真正的菩薩行,才是利益眾生的大行大德,不然都是人天小善而已,人天小善這一生命盡了,你這一生壽命終盡的時候,未必會得好報,為什麼叫未必呢?有人做善得好報,但是也有人這一生做善得惡報,為什麼做善會得惡報?在他臨終的這個心念,因為臨終你的心散亂,斷氣以後一般人沒有戒定慧的工夫,第六意識失去了主宰的能力,唯識宗講的叫「亂心位」,他的心沒有辦法主宰,所以阿賴耶識的這個種子散亂,俱時頓現他這一生的善惡,我是講少的,實際上還包括前生的,隨他的習氣強弱轉生受生。


所以《八識規矩頌》講的「引滿能招業力牽」,隨你這一生的造作,臨終的時候,你造善造惡,隨它的力量去輪迴。而這個造善造惡就關係到你的習氣,關係到你有沒有戒定慧,有戒定慧的人,戒定慧成就了,他能夠隨意往生十方國土,那一般普通的凡夫,他有修善,可是修善當中起惡念,夾雜著這些不善在裡面,夾雜著自己的利益在裡面,夾雜著自己的情見在裡面,那就不一定能夠感得來生的善報。所以還不如你直接念佛求生淨土。

 

《那先比丘經》,那先比丘告訴彌蘭樓王:世間人造善,為什麼臨終還會墮落?他舉了個比喻,這個比喻我們也有跟大家說過,就好像一個小石頭,遇水即沉,念佛之人縱然有惡業,惡業再重,如同大石這麼重的惡業,但是因為乘佛威神,就好像把這個大石頭放到船上去,得度彼岸。


所以真正念佛能夠超生死,真正修行能夠出三界,這個叫菩薩道,而且這個菩薩道,菩薩翻作中文,叫做「覺有情」,自己覺悟,令有情眾生都能覺悟,都能夠了生脫死,這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也就是佛教最可貴之處。為什麼稱為法寶,為什麼你萬劫難逢,因為你學佛可以了生死,這個生死大事,福不能救,你縱然做善做得再好,還是人天福報。人天福報,永嘉大師告訴我們「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就像你射箭,往虛空射,等到力量用盡的時候會直接下墜,來生感得的是不如意的果報。佛在經上講「三世怨」,這一生修福,來生享福,後世墮落。


所以真正行菩薩道就是老實念佛,老實用功,斷除煩惱習氣,這是對於你這一生最有幫助的一件事情。遇到正法,隨分隨力來護持,成就自己也成就眾生,這個就是菩薩行。我不跟你講要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我只是先告訴你什麼叫菩薩行的一個心態,總的來說就是「出離心」。


有出離心才叫覺悟,沒有出離心,所有的行為都只是著相的善法而已。這個著相的善法,來生你不一定能夠享受得到它所帶來的善報,甚至你的煩惱習氣沒有降伏,你來生感招的是惡報。

 

你看比如說有一些動物,牠為什麼福報很大,甚至有的動物比人還有錢,繼承了幾億的美金,甚至繼承了這個世間這些名分,這些動物都是過去生在佛門修的,或是做了很多世間的好事,但是他以為這樣就夠了,以為他這樣就是菩薩了,心裡的煩惱習氣並沒有降伏,所以他的果報在三惡道享受。

 

你們再看有一些廟宇開得很大,福報很大,那裡面的鬼神,都是之前做善事,所以這一生墮在鬼神道,他還想做善事,想要救濟眾生,這是他過去生留下來的,也就是說他過去生是個善人,但是心中的習氣,貪瞋癡沒有除掉,沒有降伏,所以這一生墮落在惡道。所以你不能把做善事,幫助眾生,你就認為是菩薩行。菩薩要有菩薩的用心,就是出離心,用這個出離心,這個出離心也可以說是菩提心,也可以說是般若,來行六度,那你所做所為,或是布施、或是持戒、或是忍辱、或是禪定、或是精進,都算是菩薩道,這是順行,乃至逆行,貪瞋癡殺盜淫也是菩薩道,這是逆行的菩薩。你看像佛在世的時候有很多菩薩,示現逆行的,重點就是他能夠有出離心,能夠覺悟,這個叫菩薩行。

 

我們道場講的是一乘佛法,所以順行會告訴你,逆行也會跟你講,你們不要驚怪,不要生毀謗心,只有你們程度不夠,沒有佛菩薩境界不夠的,你對佛菩薩的境界不了解,不要生毀謗,菩薩有分順行跟逆行,這個你要清楚。

 

正常來說,順行的菩薩發出離心,真正想出離、想覺悟、想作佛,這個才叫做我們佛門裡面的菩薩道,其餘的名為外道,因為心外求法,心裡的貪瞋癡,心裡的這些妄想煩惱沒有降伏,這些行為就不能算是菩薩行。

 

學佛修行的重點要降伏煩惱習氣,這煩惱習氣無量無邊,所以你每天都要用功,念念不中斷,時時不中斷,在在處處你都能夠用功修行,能夠老實念佛,那這個煩惱習氣才能除掉,除掉以後,光明的本性才能夠現前。實際上說真心本性是光明的,只是一個讚歎形容而已,心要真的清淨了,也沒有什麼放光,也沒有什麼動地的,清淨了它就清淨了,我們只是一個形容詞,你不要想說要見光、看到光,這個心才叫清淨,只能說你用功的時候見到光,這個是瑞相,有好消息,但是真正我們的真心本性,它也不屬光,你看這菩薩戒裡面講,非青黃赤白黑,非大小方圓。所以不要一聽到光你就著相,認為這心有光會放光,出好幾種顏色,那是形容而已。

 

以上所謂的菩薩道、菩薩行,再跟大家說明,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它的要領,掌握修行的原則。

 


為何要結好緣

 


為何要結好緣

悟顯法師 開示:

 

現代有一些道場在教一些什麼家庭相處之道,我們看到了,覺得那個都是隨便說說,很多時候那些方法只是安慰安慰人而已,並不是真正能解決問題。

 

所以佛法教我們,要懂得放下你的我執、放下你的我相就像現在外遇的多,有些出家人就教你怎麼讓先生不要外遇,你打扮得漂亮一點、多關心兩句。

 

人跟人之間是緣的問題,緣不好你打扮得再好看,人家說你做作、說你醜人多作怪;緣好不用刻意打扮,人家就覺得對你有好的印象,你做什麼事情,人家很樂意幫你的忙。所以為什麼說要結好緣、要修福

 


怎麼結好緣呢?生活上你的言語造作、行為當中,你不要跟人家起衝突;即使人家有錯,你緩緩地講、緩緩地說,這個就是結好緣。

 

常以佛法教化他,常以正法、善法教化他;如果這個人不善教化,你自己就要迴避。這個無論是好緣還是惡緣,就都不要再結,先迴避。因為你還在修行,你還在用功,先顧自己的道業,道業有成再來講度眾生。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往生誦經專用

 

稱佛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㝹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
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3遍或21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唎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阿彌陀佛(四字)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大慈菩薩發願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

威德無窮極。我今大歸依。懺悔三業罪。

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願同念佛人。

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

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三皈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悟顯法師念佛念咒  影音連結

阿彌陀佛 四字四音念佛    (助念)


悟顯法師念往生咒 (快板)

悟顯法師念往生咒 (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