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宗鏡錄 卷六─7

 



宗鏡錄卷六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以心為宗。禪門正脈。且心是名。以何為體。


答。近代已來。今時學者。多執文背旨。昧體認名。認名忘體之人。豈窮實地。徇文迷旨之者。何契道原。則心是名。以知為體。此是靈知。性自神解。不同妄識。仗緣託境。作意而知。又不同太虛空廓。斷滅無知。故肇論云。般若無知者。無有取相之知也。常人皆謂般若是智。智則有知也。若有知。則有取著。若有取著。則不契無生。今明般若真智。無相無緣。雖鑒真諦。而不取相。故云無知也。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矣。又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者哉。只此知性。自無知矣。不待忘也。以此真知。不落有無之境。是以諸佛有祕密祕密之教。祖師有默傳密付之宗。唯親省而相應。非言詮之表示。若明宗之者。了然不昧。寂爾常知。昭昭而溢目騰輝。何假神通之顯現。晃晃而無塵不透。豈勞妙辯之敷揚。為不達者。垂方便門。令依此知。無幽不盡。

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9)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密宗

善無畏。至長安。

經文上說的「善無畏」大師,是傳密宗東來的第一人。善無畏大師是中印度人,是教主世尊的同族、甘露飯王的後裔、烏荼國佛手王的王子。十三歲登王位。因胞兄弟們造反,以兵征服而後,讓位、出家。歷盡艱苦,展轉而至於那爛陀寺,親近達摩鞠多尊者。鞠多尊者賞識善無畏大師緘默,乃為之灌頂,授以密法,為天人師。此後的神跡甚多。
善無畏大師來「至」中國「長安」,是唐朝玄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大師未來之前,玄宗即夢與聖僧促膝談話。醒來以後,認為神奇,於是畫夢中聖僧形像於殿角。及至善無畏大師到來,觀其形儀,其與夢中所見相似。從此以後,備受朝野尊敬。
度人無數,開元二十三年圓寂。

唐一行。受真傳。

善無畏大師既然來到長安,受到皇帝的尊崇,而一行禪師因聞善無畏大師的大名,也來到長安。於是親近大師而接「受」他密宗的教誨。歷時既久,盡得到了善無畏三藏的「真傳」。
善無畏三藏,因獲得了這一位有力的高足,就著手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由一行禪師筆授記錄。密宗稱之為《大日經》。

作疏釋。大日經。

後來一行禪師又為了解「釋」《大日經》,「作疏」二十卷,又為疏文作釋文十四卷,有六十萬言之多。而疏文、釋文的內容,多半是善無畏三藏口授的要義。一行禪師將它纂集成文的。

真言教。始得明。

真言宗也可以稱為「真言教」。
依這一門的修行法則叫做「宗」,再以之傳授他人,名之為「教」。
為什麼名「真言教」呢?這和前面的真言宗一樣的講法。
「始得明」的「明」字在這裡是傳流的意思。
密宗的教義與修法,從此「始得」傳流下來。
因為配合《大日經》的經字,所以說「明」而不說傳。

金剛智。及不空。接踵來。廣流通。

金剛智大師是另一位密宗的祖師,音譯「跋日羅菩提」。是印度密教付法第五祖,十歲就在那爛陀寺出家。十五歲前往西天竺,住四年,學《法稱論》,然後返回那爛陀寺。
大師三十一歲時前往南印度,當時龍樹菩薩的弟子龍智菩薩年事已高,金剛智大師在而後的七年時間裡,依止龍智菩薩學習了《金剛頂瑜伽經》、《毗盧遮那總持陀羅尼法門》等大乘經典,以及各種五明論著,並受五部灌頂,顯密通達。
辭別龍智師父後,金剛智大師回到中印度。由於南印度大旱,應其王邀請,金剛智大師前去請雨。
而後國王為金剛智大師專門建造寺院。三年後,金剛智大師前往師子國瞻禮聖跡。回來後,準備前往東土。
國王派人護送金剛智大師,並帶上了許多的經典梵夾,以及許多珍寶。從海路經師子國、佛誓、裸人等二十餘國,歷經艱險,歷時三年,開元七年(七一九年)終於到達廣州海面,節度使派數百船隻前來迎接並且護航。次年初,到達東都洛陽開元七年該年為善無畏大師東來後之三年。翌年,師入洛陽,進謁玄宗,被迎入大慈恩寺,不久移居薦福寺。隨後,大師在所住寺院設大曼荼羅灌頂壇,化度四眾,一時國王大臣百官無不皈依大師門下。
大智及大慧二禪師還有不空三藏、沙門一行等人亦皆於大師門下學法。
開元十一年,大師開始從事翻譯,首先在資聖寺譯出《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及《七俱胝陀羅尼》,後又譯出八部十一卷的密教經典。
除從事密教經典之翻譯外,並同時傳授灌頂之密法。二十四年隨駕入長安,於二十九年欲歸本國,後因病示寂於洛陽廣福寺,享年七十一。
門弟子另有一行大師、慧超大師、義福大師、圓照大師承傳其法脈。
接著介紹另一位密宗的祖師:不空三藏大師。
不空譯為阿目佉跋折羅,意譯為不空金剛。
不空大師是南天竺師子國人,自幼聰穎異常,十四歲時,在闍婆國依止金剛智大師。而後跟隨金剛智大師來到洛陽。剛滿二十的不空大師,於廣福寺依「說一切有部」律儀受具足戒。
由於大師才華出眾,通曉多種語言,金剛智大師譯經時,常請不空三藏作譯語,協助翻譯。
學習聲論,通常要十二年時間,但大師六個月就完成。背誦文殊願,一般人需半年,而大師僅用幾天時間。
不空三藏希望學習瑜伽五部三密法,但求了三年,金剛智大師始終沒有傳,於是準備遠赴天竺求法,後來金剛智大師觀察夢兆後,知道不空三藏是真法器,很快就將五部灌頂、護摩阿闍黎教法、大日經悉地儀軌、諸佛頂部諸多真言儀軌等,悉數教授無餘。
後來不空大師到了錫蘭,錫蘭王派人迎接,有許多衛隊,在路旁保護。國王看見不空三藏,行個頭面接足禮,請在宮中供養七日,把黃金斛盛著香水,國王親自替他洗浴,又輪到太子和后妃,也照著國王的禮節去做。
不空金剛後來得見普賢阿闍梨(四祖龍智菩薩),向阿闍梨奉上「金寶錦繡」,請求開十八會金剛頂瑜伽法門,以及毗盧遮那大悲胎藏,建立壇場,並且准許他的弟子,同受五部灌頂。
不空三藏從此以後,學無常師,求得經論五百多部,所有密印、儀形、色像、壇法、標幟、文義、性相,無不盡得其底蘊。
有一天,國王舉行調象戲,各各只有登高遠望,沒有人敢走近大象的身旁,只有不空金剛,口誦佛眼真言,手結大印住於慈悲三昧中,當路站著,那些狂象數頭,走了幾步便自行跌倒,舉國人民,莫不認為奇異。
天寶年間,西蕃五個國家,聯合出兵侵犯長安城,唐軍無法抵禦,玄宗詔請不空三藏入宮,不空三藏捧著香爐,誦念「仁王護國陀羅尼咒」,只念十四遍,忽見神將五百員,手執兵器,到殿前來,玄宗驚問不空三藏,不空三藏說:「這是毗沙門天的王子。」
這時毗沙門天王子說:「我是北方天王第二子獨健,領兵往救長安去!」於是不空三藏請皇上急速設備食品,食了便去。
到了四月二十日,長安有奏摺送來,奏摺說:「二月十一日,長安城的東北三十多里處,雲霧之間,有很高大的神兵,鼓角喧鳴,山崩地震,西蕃五國的軍隊,看見了大驚,他們的主將嘆著說:「中國有聖人,我們攻不進去的!」同時西蕃營中,有金色鼠,把弓弦盡行咬斷。又城北門樓,有光明天王,怒目看著西蕃的主將,於是蕃兵自行潰退。
玄宗看了奏文,向不空三藏道謝,並且下令各處城樓,都要設立天王像,各處州郡,都要建設一座天王殿,天王殿就是由那個時候才有的。
天寶十五年夏天,大師奉詔回京,住於大興善寺,那時肅宗皇帝常派人代求密法。在肅宗乾元年間:請入宮中,建立道場,為皇帝授以轉輪王位,以七寶灌頂。在上元末年,肅宗有病,為他誦念大隨求真言,只念七遍,病就好了。
永泰九年六月十一日,封為肅國公,食邑三千戶,大師屢次上表辭讓,代宗皇帝都沒答應。
弟子們皆來向大師恭賀,可是不空三藏卻告誡弟子說:「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心態,白月月圓時,將是我涅槃的時候,想不到我臨終時,還要披上世俗的名位啊!」
在十二月的某一天深夜裡,大師叫弟子趙遷拿筆硯來,說:「我要寫一本涅槃荼毗的儀軌,讓你們後代的弟子,依此儀軌為圓寂者送終。」趙遷知道話中有玄機,一再的禮拜請求能久住世間,慈悲度眾,大師只是笑一笑,卻沒有答應他。
自此,從春天到夏天,大師便停止用食及睡眠,終日宣揚妙法,並教誨弟子:「你們對於法,應生起無上稀有的信心,比身體、生命還要重視它,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容易做到。想我往日,為求大法,冒著生命的危險,歷盡千辛萬苦,跋涉十餘萬里,你們應當了解其中的深意,加緊精進修行,千萬不要『為利以辱身,為名而喪道』,這是我臨終前,要忠告你們的,切記!切記啊!」
在大師臨終的前幾天,已有諸相顯示,很多弟子夢到:千仞高的寶幢,無緣無故卻摧破倒壞;文殊菩薩的新閣樓,忽然崩壞、倒塌,聲音振響雲霄;五股金剛杵飛到天空中,而不見蹤影;大興善寺後面的池水都乾涸了,庭園的花朵都變色了,這些都是聖人要離去的前兆。
大師於永泰九年六月十五日午時,沐浴香水,更換新衣,面向北方,頭朝東方,右脅而臥,住於大印身定中便圓寂了,享年七十。僧臘五十。圓寂後,肉身容貌依舊,色澤明亮,此法力之加被也。
僧弟子惠朗,繼承灌頂之法位。代宗皇帝看到大師遺容,哀傷不已,輟朝三日。
七月六日,在塔前,實施荼毗大禮,瞻拜的人,不計其數。荼毗火滅後,得舍利子數百顆,頂骨火燒不壞,於其中有一粒舍利,半隱半現。當日,皇帝下詔,謚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和尚,以尊其德。
以上介紹的兩位大師與善無畏大師三人史稱「開元三大士」,是我們中國密教的祖師。

灌頂法。不輕授。

所謂「灌頂」是印度的國王在立太子的時候,必須盛大的儀式,在舉行儀式的時候,國王要以四海之水,灌灑王子的頭頂,象徵著將四海之大的統治責任,交付與下一代。
經過了這個儀式以後,王子一變而為太子。
密宗灌頂的儀式,正由此而來,但意義卻更重大。
什麼意義呢?密宗的灌頂是毗盧遮那如來五種智慧注入受灌頂者的心,以後就是法王之子。顯宗十住菩薩中的初住名灌頂住,也和此意相同,然而去聖時遙。金剛智、不空三藏大師而後,一傳再傳,也就如牛乳加水一樣,水愈多而乳味愈淡。真正密宗的大師,對於灌頂、授法,「不輕」易為人「授」受了。

非法器。轉獲咎。

因為末法時代,人根陋劣。如果「非」是「法器」而隨便授與的話,會掀風作浪,欺世盜名,反而使佛法遭到毀謗。所以說:「轉獲咎」。

立禁令。自明始。秘密宗。敕停止。

從上面的公案知道,密宗極為殊勝,明朝的皇帝,也非常了解這一點,他們心中害怕有人修密法,顯神通奪其皇位,會影響明朝政權,所以就下令禁止密宗的修行,所以說「立禁令。自明始。秘密宗。敕停止。」

為什麼要放下 │拜願開示16–9

 


修行解脫之道─拜願開示(十六)


為什麼要放下

悟顯法師 講述

我們在講經裡面常常勸大家要放下,不要執著世間。很多人也許心裡面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特別是初學的,想說日子過得好好的,家庭幸福美滿,沒事何必放下?為什麼要放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或是你心裡有這樣的一個執著,那就表示你對這個世間沒看破,所以轉不過來,正要放下的時候,心裡面就有妄念出現。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就好像虛空的華一樣,畢竟虛妄。這個世間我們用二乘析空觀來看,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又有哪一樣是常恆存在?縱然受樂,樂是壞苦,苦是苦苦;有禪定境界,你縱然在禪定當中,也有行苦所在。苦苦、壞苦、行苦,所以一切法都苦,畢竟無有真實的快樂,為什麼你不看清楚呢?這個是小乘裡面告訴我們的。

那麼大乘告訴你,一切諸佛世界猶如虛空華,猶如夢幻泡影,就像你在作夢,夢中的境界再好再壞,都只是夢幻泡影而已,不是真的實有境界可得,乃至有能得的心。沒有所得的境,也沒有能得的心,所以告訴你如夢幻泡影,就像夢幻一樣,就像水中的氣泡一樣。

為什麼佛教我們要放下?其實說到底也無物可放,因為如夢幻泡影,既然無物可放,又有何物可執呢!這就是佛教我們要放下的原因,因為本來虛妄。你執為實有,所以在你心裡面,你現在這個妄想心當中,就產生了一種虛妄的覺受,有我、有人、有法,有種種的境界,而這個虛妄的覺受,不但迷惑你,你不斷被自己欺騙,所以為了自己的覺受造貪瞋癡,受三塗輪迴的苦報,乃至生天得禪定,這些都是輪迴,都是虛妄相想而已。

《楞嚴經》講的「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唯識經論裡面說的「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你現在看到的境界,就是你的識心變現的,沒有其他,沒有另外一個來變現這個娑婆世界,變現三塗。但是能變的這一念心,歸其根本與佛無二,究極相用,當體即空,你何必執夢幻空華以為實有。所以為什麼在《信心銘》裡面,祖師大德告訴我們說:「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幻空華。何勞把捉。」這一切法如夢幻空華,所以你不用去在意,不用去執著,你要放下,你要真正能放,你要觀察得到。

有一些人他的慧解力很強,你跟他講,他一下懂了,可是境界來了,他放不下,為什麼?沒有定力。我們淨土宗講的,念佛念得不夠,念得太少,所以境界來的時候,你轉不過來,你被境界轉。雖然知道境界是虛妄的,可是你沒有辦法跳脫出來,沒有辦法了知這個境界即心自性,所以被境界所轉,放不下。就像阿難一樣,阿難尊者非常的多聞,什麼都聽,對於佛的經典他都能記憶,但是遭了摩登伽女的先梵天咒,差一點破戒。回來見到世尊,他跟世尊講,他說自己在受摩登伽難的時候,心雖明了,力不自由。心地雖然明白,但是做不得主,這個就是念佛太少,用功太少,所以釋迦牟尼佛開示:「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你修行,你學佛不好好用功,你只是多聞而已,那沒有用。所以你就曉得,為什麼有人知道道理,可是放不下,他轉不過來,甚至在轉的時候他會問,為什麼要放下?這就是被習氣給蒙蔽了,你的正法眼完全消失,被習氣給遮住了,所以看不開來。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告訴你為什麼要放下,這個世間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猶如電光火石,猶如早晨的朝露,雖然好像有,但是馬上就消失了。如同作夢,夢中好像有這個境界,好像有這些人事,但是你醒來的時候,並無一法可得。所以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既然當體虛妄,無物可放,你又有何物可執。所以在無所放當中,給你講放下,給你講解脫,這個就是大乘。

我們告訴你要放下,不是真的有物可放,而是你在無物當中執有一物,所以教你放下,這就是要放下的原因。眾生就是可憐這一點,本來沒有六道輪迴,就是自心取著自心相;本來沒有虛幻之法,因為你取相,心性因為你這一念妄取,所以它就顯現諸相讓你來攀緣。當然眾生一攀,就迷在境界裡面,所謂「一迷為心,這一念迷心一起,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所以你就不知這個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都是妙明真心中物。」所以不能解脫啊!

以上我們講的,是告訴你為什麼要放下,因為你本來清淨,本來是佛;現在暫時迷惑顛倒,所以教你學佛,教你聽聞經典,教你念佛,教你持咒,把虛妄的煩惱給斷除,把錯誤的知見給轉過來,那你就真正復本心源,究竟清淨。




2022年8月4日 星期四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8)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三論宗

三論宗。傳最古。秦羅什。來茲土。

「三論宗」的三部論典,《中論》、《百論》、《十二門論》。
「傳最古」是指時間上說,「傳」到中國來,它是「最古」的。「最古」,就是最早。那麼,它是什麼時候傳來的呢?「秦羅什,來茲土。」這就是說,三論是姚秦時候,羅什法師來到中國,就將它翻譯出來了。「茲土」,就是指中國。
「羅什」法師完整的名字,是鳩摩羅什婆,譯成中文,叫「童壽」,言其童年而有老人之德學也。父親名叫鳩摩炎,原本是天竺國人,不願意做官,喜歡修行,於是度過蔥嶺而跑到龜茲。
龜茲王喜愛他的風神俊朗,尊他為國師,逼他還俗並且將他的妹妹嫁給他。說起龜茲國王的妹妹耆婆,眼光極高,她拒絕了好多鄰國國王的婚聘,但是她一見到鳩摩炎,就非常歡喜,答應哥哥的話,嫁給鳩摩炎。後來就懷了羅什。她原來就有過目不忘的聰明,自從懷了羅什之後,原本不會印度話的她,不但會了,居然還會梵語,變得神悟超群。
龜茲國都有一間雀梨大寺,高僧大德很多。羅什法師的母親常常率領王族貴女、德行高尼,到寺裡去設供、聽法。羅什法師出生以後不久,又生了第二個兒子,名叫弗沙提婆。有一天什母聽完法,路途上經過一所荒塚,看到那些枯骨雜亂、縱橫,於是使她生起身為苦本的心理來。
回宮以後,以絕食來要求她丈夫、哥哥允許她出家。原本有障礙,直餓到離死不遠,她的哥哥和丈夫才允許了她。
什母既如所願,馬上落髮受戒,精修禪法,證得了初果的果位。羅什法師在七歲時,有一天,她就帶著鳩摩羅什到一間寺廟裡拜佛。到了廟裡,看見在佛前有一個很大的鼎,看見這個鼎很好玩,沒有加以思索,不費力的就把鼎拿起來,頂到頭上;他忽然一想:「咦!我是個小孩,我怎麼可以頂得了這麼重的一個鼎呢?」他心裡這麼一想,瞬間這個鼎就重起來了,他即刻嚇了一跳!就拿不住這個鼎,就掉到地上了。
這一玩,他就明白,一切都是心裡分別的緣故,就有輕有重。
羅什法師極聰明。他能一天讀熟一千個偈子,每偈有三十二字,共有三萬二千字。
據羅什法師傳上說,他誦的是《阿毗曇論》。讀完了以後,老師為他講解,他又能聞一知十而通達法的玄奧。因為什母是長公主的身分,又證了初果,信佛的教徒把她奉若神明,難以自在修行,後來他們母子二人只好到北天竺的罽賓國。
這時候羅什法師已經九歲了。在罽賓國遇到名法師槃頭達多,羅什法師就跟他學習《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四百萬言。槃頭達多是罽賓王的弟弟。他常在國王面前稱譽羅什大師的智慧,國王有點不信,於是召集許多外道論師,在王宮裡開辯論大會。那些外道首領欺侮他年輕,出言很不禮貌,羅什法師辯才無礙使得外道們啞口無言,慚愧折服。罽賓國王這才表示驚異,馬上送很豐厚供養給他,還派專人為他灑掃、伺候。
羅什法師在十二歲時,他母親將他帶回龜茲。許多國家,皆以厚禮來聘請,但什母都置之不理。在回到龜茲的途中,路經月氏國的北山,遇到一位阿羅漢。這位阿羅漢對羅什法師非常驚異,對他母親說:「此兒,汝須好好照顧!如果到三十五歲不破戒,當大興佛法,度人無數。後來沙勒王又請他講《轉法輪經》,龜茲王引以為榮,遣使送禮,與沙勒國王修好。
當時有所謂莎車王子、參軍王子者兄弟二人,一名須利耶跋陀,一名須耶利蘇摩,捨國出家而為沙門。這兩位王子才伎絕倫,專以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為事業。羅什法師尊以為師,跟他們學習《中論》、《百論》。什師這時候方才覺悟到大乘佛法才是究竟,所以棄小乘學大乘。
遠近的賢德,請什師開講方等經典,分辨諸法皆空、無我、陰、界、入,假名非實。在會的聽眾,莫不歎未曾有,什師二十歲滿足,乃受戒於王宮,更從卑摩羅叉學《十頌律》。
這時候他母親忽然向龜茲王白純告辭,想到天竺國去,並跟什師說:「方等經,將賴你的力量,弘傳到東土。但於汝自身不利,奈何?」什師說:「菩薩之道,在自利、利他。若能使大化流傳,眾生得益,即使身當爐鑊,亦在所不惜。」於是什師便留在龜茲。
秦王堅建元十三年,太史令啟奏說,有星見於外國分野,當有異人入輔中國。秦王說:「我聽說,龜茲有羅什大師,是現在的智人。」於是派大將呂光,率軍七萬人,伐龜茲,取羅什。呂光去了以後,苻堅因伐東晉失敗而亡國,呂光打敗了龜茲,得到羅什大師。回到了關外的涼州,聽說苻堅國破身亡,就在涼州立國稱王。
後秦的姚萇死了,姚興即位。在弘始三年,才想起呂光迎請羅什的事。於是又派兵攻打涼國。其時呂光已死,呂隆當國。經不起後秦的壓力,舉國投降。羅什法師於弘始三年十二月才到了長安。姚興奉若聖賢,把他供養在逍遙園,組織譯經院,召集遠近的佛教高僧大德,如僧肇大師、僧叡大師等八百餘人,協助他譯經的工作。而三論宗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就是這時候譯出來的。東漢、三國到姚秦,佛法傳到中國,時間還不太久,翻譯過來的經論也不算多,所以說:「三論宗。傳最古。」

真空義。為第一。群弟子。競傳習。

這四句中的第一、二兩句,是三論宗的要義。「真空」所謂真空就是揀別它不是斷滅空,不是滅色入空,不是以空為有,也就是「緣生性空」,所以說「真空義。為第一。」
「群弟子。競傳習。」者:羅什門下,如道生、道融、僧肇、僧叡等諸大德,皆聰明博法之士,親近羅什大師學習三論。

曰中論。曰百論。十二門。為三論。

「論」是三藏中的一藏。「論」是辨析諸法的性相。
《中論》、《十二門論》,都是龍樹菩薩造的。《百論》是提婆菩薩造。

唐吉藏。施大功。三論疏。傳海東。

「吉藏」法師為《中論》作疏文十卷、《百論疏》三卷、《十二門論疏》三卷。
「施大功」者:此三論的疏有四十萬言。書寫四十萬字的著述,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三論疏,對於了解三論有極大的幫助。隋、唐的時候,韓國名為高麗。高麗國不斷地有比丘來中國求法。而高麗在中國東三省之東,一海之隔,所以「三論疏」,就「傳」到「海東」了。

法藏釋。十二門。宗致記。至今存。

「法藏」是唐朝武則天當時候的人,諱「法藏」,號賢首。他曾作《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以解釋「十二門論」。《十二門論宗致義記》這部書,「至今」還收「存」在藏經中。
依僧叡法師《中論》序文裡說:「《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祛內以流滯,《大智》釋論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所謂「治外以閑邪」者:「治外」,對治外道也。閑者,息也。也就是,治服外道,息滅的邪執。「《中論》祛內以流滯」者:「祛」,除也。「內」指佛教內的小乘。「流」者,流通。流水假如遇到石頭、土堆,水就滯塞不通。《中論》可以祛除小乘人的法執。《中論》等於做的一套疏濬工作。至於《十二門論》,是十二重觀門,而此觀門多觀法空,所以名為精詣,也就是,有很精深的造詣。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唯心所現 唯識所變 │拜願開示16–8

 


唯心所現 唯識所變

悟顯法師    開示

我們在菩薩戒講座裡面,有跟大家談到,持戒最究竟的修持方式,就是永明延壽大師講的「無所持而具戒。」現在一般的人,對於字面上可能會有不理解的地方,依文解義,那就三世佛冤。看到「無所持」,他就以為不要持戒、不要修行,就可以成佛了,就是具戒了。就會用《六祖壇經》講的「心平何勞持戒」,但是重點是你心平了嗎?所以看經研教不能依文解義。教我們「無所持」,無所持是什麼?無所著啊,持者,著也。著在戒相上,不叫持戒;偏於理上,也不叫持戒,要理事圓融這才叫持戒。

教我們「無所持」,在世間不起殺心,不持於殺,即名不殺;不持於盜,即名不盜;不持於愛染,就是即名不淫。所以教我們的「無所持」正是持戒,正是具戒之時。所以為什麼我們講,你心要無染著,要不攀緣、不打妄想、不起妄念、不著相、不住有為、不住無為,這才真的叫做「持菩薩戒」。從此你能了達本性清淨光明,無有絲毫染著,不從心外而得,那就稱之為「具戒」。

通途的人他不能了解,所以只在戒相上,不了解戒性,所謂戒性就是性戒的意思,性戒就是「光明金剛寶戒」,你能了達,才能真正做到於一切法而無所著,那才算是祖師教我們的真正的持戒用功。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所有的法門都名為持戒,念佛法門亦復如是。所以教你持戒念佛,念佛持戒;持戒參禪,參禪持戒,學教念咒亦復如是。

要知道這個戒之體,即是眾生的真如佛性,所謂「無作戒體」就是實相戒體,不從心外而得,不因造作而得,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現在跟你講,雖然你了達本自具足,但是總是對境生心,在自己妄想的境界當中打轉,被境界轉,被妄念轉,所以雖然是你本具,可是你不明。為什麼我們講的,所有的法門,你都要明心見性才是究竟。持戒亦復如是,持到究竟就無所持。跟你講布施,則無所捨,沒有心外法,哪有能捨所捨。教你精進,真正精進不起身心相,所謂「修進了無所起,習忍達無所傷。」念念法法都是銷歸自性,教你見性不著相,所以稱為「大圓滿覺」。

什麼叫「大圓滿覺」?就是你見相不著相,知道相由心生,這心不是別人的心,就是你的常住真心。世間人講相由心生,他沒找到根本,他以為是自己現前的這個妄心在那裡生相,實際上能現一切相的,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實際上心跟識,一個是體,一個是作用,體跟用完全相同。就像冰,它的本質是濕潤的,它的相用在圓則圓,在方則方;在圓杯的時候它是圓相,在方杯的時候呈現的是方相,但是它的性是濕潤的。眾生業識妄起,則有海嘯,則有種種的波浪。如果眾生心平不取相、不分別,那麼海天一映,海跟天是完全打成一片。所以我們學佛還是那句老話,要得到根本,你要找到根本,心是一切法的根本,萬法唯心。你要了解什麼是真心本性,你就不會依著文字作解,甚至曲解經典,曲解文字的意思。所以希望這一句話,祖師開示的好話,你要能正確地使用,不要聽到「無所持」,就以為不要持戒了,不要修行了。你就以為起貪瞋癡就是佛性的作用,按照理來說沒有錯,貪瞋癡也是佛性的作用,但是它作用感現的境界就是三惡道,因為三惡道也是佛性的作用啊。

你要是起戒定慧,顯現的就是實報莊嚴土,所安住的就是常寂光土。因為戒定慧能斷三毒,能去貪瞋癡,貪瞋癡去掉了,真心本性朗然顯現。所以對於經典,對於祖師大德的開示,你要能夠深解義趣,如果你不能解,那是宿世業力所致,你要多禮佛求懺悔;懺悔過去生毀謗正法、障礙正法、破塔、破僧種種的這些惡業,那麼這些惡業經由你懺悔,逐漸消除以後,你對於經典才能夠明了,對於佛法才能夠通達,你就不會依文解義。







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7)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慈恩宗......

《釋教三字經》上又說:

成唯識。作述記。

「成唯識」是指唯識宗的一部論。《成唯識論》,此論一出,而唯識之義,乃得成立。
「唯識」也是一部書的名,原來只有三十個頌。五個字一句,四句成一頌。因此,名為《唯識三十頌》。在唯識宗的理論講起來,「一切唯有識」,所以叫「唯識」。
成唯識原來只是三十個頌,三十頌的作者是天親菩薩。
那麼,《唯識三十頌》怎麼會變為《成唯識論》呢?
這又要講到窺基大師了。天親菩薩作成《唯識三十頌》,未經多久,就圓寂了。頌文,五四字一句,太簡略了。不加解釋,一般人是無法了解的。解釋頌文的文字叫做釋文。天親菩薩作成頌文,既未加解釋,圓寂以後,是懂得唯識的行者們,各抒己見,紛紛為《唯識三十頌》作釋文。據《唯識述記》上的記載,先後共有十大論師。
那十大論師是護法論師、德慧論師、安慧論師、親勝論師、難陀論師、淨月論師、火辯論師、勝友論師、勝月論師、智月論師。那麼,《唯識三十頌》的釋論,便有十部之多。
奘師統統把它取回來了,而且一一皆譯成華文。參預這一工作的,連窺基大師,計有四人。工作既完,窺基大師向玄奘大師提出一個建議,窺基大師說:「十師的譯文,各有各的專長,都是馳名於五印度的傑作,但是初學無法一次完全學習。何況現在的人,智慧微薄,師父如果需要學人的話,學人想將十本釋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另成一本,用以便利今後的學人。」
玄奘大師經過了一番考慮而後,答應他的要求。一部《成唯識論》,就是這樣產生。
窺基大師讚歎《成唯識論》,說:「此論也,括眾經之秘,包群聖之旨。何滯不融,無幽不燭。仰之不極,俯之不測;遠之無智,近之有識。信巨夜之銀輝,昏旦之金鏡矣!」
然而所謂「成唯識」者,基大師自己說:「三十本論,名為唯識。藉此成彼,名成唯識。」
意思就是說,三十個頌就是講唯識的。使唯識的道理成立,而通常皆以釋文為論,所以名《成唯識論》。
「作述記」者:基大師雖然取十家之長,以釋《唯識三十頌》,但釋文還是深奧、難懂,所以又作一部《唯識述記》來解釋釋文。

破邪宗。伸正義。

這裡的「邪宗」指的是小乘佛教和外道教。
三論、唯識,都含有「自立破他」的作用。
例如:二十唯識側重於破他。
三十唯識,則既然成立唯識,同時又旨在破他。
所以文上的「破邪宗」就是破他,「伸正義」就是顯示正法義趣。

有現量。有比量。

「現量」是:由無分別智直接照了諸法的自體,一點錯誤都沒有,叫做「現量」。
「比量」的定義是:「藉眾相而觀於義。」意思是,憑著這一事物而比知彼一事物。
例如:隔牆見煙,比知道有火;隔牆見角,比知道有牛。這叫做「比量」。

究竟依。聖教量。

唯識的教理,都是由於歷代聖賢的現量、比量而來,但論其「究竟」,還是
「依」於世尊的「聖教量」。
世尊的言教名為「聖言量」,又稱「聖教」。「量」是,量度的意思。

遍計執。依他性。

唯識宗講「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這三性。
經云:「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這裡邊的緣還包括了一個「因」字在內,也就是,一切萬法,皆是因緣和合而生。
因、緣的定義是:親能生起為因,疏能助長為緣。
諸如:一顆稻子是親因,水、土、陽光、空氣、為助緣。
人是以業識為親因,父、母、衣、食等等為助緣。
佛門裡有句肯定語:「凡能生他者,必從他生。」在唯識宗就叫「依他」起「性」。這裡的「他」,就是因緣。
什麼叫做「遍計執」?
普「遍」地「計」較、「執」著,叫「遍計執」。
意思是說,萬事萬物,皆是從因緣而起,無一實法可得。而眾生們,偏偏在這些事物上,分人、分我。
說來說去,都由於眾生的一個「執」字在作怪,本來非有而執為有,本來無生而執為生滅。所以叫「遍計執性」。

二者離。圓成證。

只要遠離了「遍計」和「依他」的兩種「執」著,就可以「證」到「圓成」實。
圓成實性就是真如佛性。
真如、圓成實,只是一體而異名。
假如要勉強作一解釋的話,那就是:無法不具,名為「圓」,因為它是諸法的法性;諸法依之而成,叫「成」;它的本身不是虛無,所以叫「實」。
至於真如的「真」,是不虛妄;「如」是不變異。意義是相通的,所以說,一體而異名,實際上!說離也不是真有法可離,有煩惱可破,因為煩惱本無自性,當體即空。

此一宗。號慈恩。

此一法相宗另有一稱,叫「慈恩宗」。它所以被號稱慈恩宗的原因是:
創立此宗的玄奘大師及傳承此宗的窺基大師,他們師徒二人都是駐錫在大慈恩寺。因寺名而為宗名,所以叫慈恩宗。

先談相。後顯真。

至於「先談相。後顯真。」的「相」是法相,「真」就是法性。
「相」是事,性是真性,也就是理。
要使學者悟達法性,得先讓人知道,諸法都是依他緣而生,並無實在的自體性。
因此,理論打破普遍妄計諸法為實有的執著,從而契悟到圓滿成就的真如實性。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法相宗雖處處廣談法相,實際上其目的仍是以悟達法性真理為依歸。
所以這結尾的兩句話,就道出了本宗目的之所在。就知道唯識宗依華嚴五教來看是屬於圓頓教,華嚴末後「彌勒樓閣」便知「圓成」不離依他、遍計。所以三十頌說的好,圓成實性與依他及遍計,非異非不異,非異則同於彼,非不異則異於彼,所以說常遠離前性。

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依教奉行的標準 │拜願開示16–7

 


修行解脫之道─拜願開示(十六)


依教奉行的標準

悟顯法師 講述

我們常常會聽到「依教奉行」這句話。依教奉行大家直接的認知,一般是對於自己的和尚,或是對於善知識的教導,來做奉行佛法的事情。奉行佛法這個是如法的,但是重點在於「依教」,這個「教」不光只是他對你的教導,更重要的是這個教導要依佛經典,這個才叫「依教奉行」。

經教有十二分教,就像你們在經典上看到的,未曾有、本生、本事、祇夜、伽陀等等的,一共有十二個大類,佛經總說不出這十二類,所以稱為「十二分教」,也就是一部大藏經。所以凡是教導你依教奉行,你就要想到他所說的話,是不是跟佛經上講的相應。再者,經典要依了義經典,不依不了義經典,了義經典你要依它的義趣,不能依它的語言、文字。有些人解經死在句下,只依文字,那這個不行,你要能夠不依文字,要能夠依義趣。你還要再做到一點,要依智不依識,智就是般若,文字所說的無外乎就是般若智慧,講的就是無生之理,講經說法依此而說,大眾聽經聞法依此而學,所以叫做「依教奉行」。

如果這個人,無論他是在家或是出家,或是學了很久,或是初學,他所說的法與四依法不相應,與經教不相應,那不能依。不管他再有名氣,或是能言善道,或是能顯神通,能飛天能遁地,乃至能夠知道你的事情,統統都不可以依,因為他所說的不是「教」,不是佛教、不是經教。所以教你「依教奉行」,你要知道這個教是什麼?那你對於佛經要去了解,要去深入經藏,你要讀經,要聽經才能知道什麼是教。很多人在這四個字上,被這些邪師外道束縛住了,總是不能放下自己心中的見解、自己心中的妄想,人家就拿著這四個字,教你要依教奉行,教你要尊師重道。但是在佛門裡面,教你「依教奉行」是講經教,講佛經。「尊師」是以本師釋迦牟尼佛;「重道」是菩提道,不是世間道、不是人道、不是聲聞道,也不是天道,而是菩薩道。你要知道即使菩薩道都還不圓滿,我們學的是佛道、成佛之道,所以叫「尊師重道」。不是人天、凡小─凡夫小乘,這不是真正的至道之法。佛教我們要孝順至道之法,要懂得尊師重道,「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道」就是成佛之道、菩提之道,這叫尊師重道。

如果這個人教你的是依著經典,依著一實相印,那麼你如教奉行,這個叫尊師重道,這個叫依教修行。而不是只是你心中的欲望,只是你心中的偶像,那這個就叫「依人不依法」,這是外道,這個不是佛教。所以同修們一定要很清楚,因為這些外道邪師,總會拿著世間的這些人情,講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教你要尊重他,教你要恭敬他、要供養他、要跟他學,實際上他所說的並不是佛法。所以我們自己發心要成佛,要了生脫死,你可以依經典。經典看不懂,可以依祖師大德,這些祖師大德很多都是坐脫立亡,都是有大成就,而且他的見地、他的知見非常地純正,絕對不墮空,也不住有。不墮空不著二乘,不住有不落生死,生死者凡夫也。不墮凡夫,不墮二乘,這是不墮空有,住大涅槃,這是祖師大德他的境界。你依祖師大德教導你的,你會有大成就,只要你肯學、肯發心,你想把業障消掉,一定能夠成就。

所以佛教講的依教修行、依教奉行,是教你依著佛經,不是依個人的見解、個人的看法,那些都屬於偏見、見取見,甚至是邪見,都是不正見,不能具一切功德,都不是「正定聚」,都是所謂的不定聚或是邪定聚。你修行要依「正定聚」而住,依正法而住,依正知正見而住。依正法而修就能幫你聚一切功德,聚就是所謂的將功德聚合在一起,名為「正定聚」,所以依教修行很重要。尊師重道要重的是菩提道,重的是成佛道;尊師這個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如來,這是師,這才是佛教最根本的,所以我們稱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教我們在這個世間,你會遇到有這個善知識,有那個善知識,但是最根本的依止是本師。不管什麼善知識,有種種方便,所說的一定要與佛所說的相應,所以稱為「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在提醒我們何者是你的老師,何者是你真正的和尚。

所以受戒的時候,得戒和尚是誰?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真正的得戒和尚,要有這種正知正見才算如法,你學佛才不會走偏、不會迷信、不會盲從。希望大家能夠建立這樣正確的觀念,不要受這些邪見的汙染,受這些世俗言語的束縛。你要知道佛教同樣講尊師重道,同樣講依教修行,但是它的定義,我們今天已經很詳細地跟你說明,尊師是本師,重道是菩提,這道是菩提,依教是依十二分教、依大藏經,不是依個人的言語行為或是他的愛好,這個一定要清楚。

因為現在末法,迷信的人太多,藉由宗教貪圖利養的人更多,講的一些仁義道德,實際上他不是要你行仁義,他是要你捐錢給他。仁義道德只是他獲利的工具而已,他不是真的要教你成佛,因為他那裡根本沒有成佛的方法,所以總是講一些世間話,拿一些世間書給你看;講一些人道,講一些世俗法,做一些世俗人情的事情,都是增長情欲,增長愛見分別。所以你要有慧眼,能夠洞明、能夠徹見,一眼就要覷破,要把他看穿,你就不會受這些汙染,這個就是真正有護法神護持你。

護法神,你不要想說在你身邊跟了幾個拿著寶劍的,拿著鐵鎚的、大槌的、大刀的,那個叫護法神,不是的。是你有「正知正見」,這就是你的護法善神。不要向心外求法,自己心中有正見,這個就是護法善神。所以要知道你向心外求,你就好鬼神去了,好神通去了,那還是不能解脫,不能有正知正見。佛教我們不從外求,佛法講的「經」是內學,稱為「內典」,內典就是要你明心見性,不向外求,希望大家能夠建立這個正確的觀念。




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6)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慈恩宗......

文上又說:
歸長安。傳窺基。
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寺聽《瑜伽師地論》三遍、《順正理論》、《顯揚論》、《對法論》各一遍、《因明論》、《聲明論》、《集量論》各二遍、《中論》、《百論》各三遍。至於《俱舍論》、《大毗婆沙論》、六足論、《阿毗曇論》等,在迦濕彌羅諸國雖已學過,也趁這機會,咨決所疑。大師住在那爛陀寺,先後達五年之久。拜辭了戒賢論師,又遍禮各處聖跡,至唐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長安屬陝西省,是唐朝的都城。
「傳窺基」者:「窺基」大師是奘師唯一能「傳」其法統的門人,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他母親夢月輪落在掌上,她把它吞下肚子裡去了,因而懷了孕。出生後的氣度,與常兒不同,自然不必說了。
玄奘大師一日獨行於長安郊區,在阡陌之中,遇到一個青年,生得眉清目秀,風神俊朗,舉動闊略。奘師訪得是尉遲敬宗的兒子、鄂國公尉遲敬德的姪兒。奘師心裡想:「倘得此子出家,則法門有託。」因而趨訪他的父親。他的父親說:「這孩子粗悍得很,恐不堪教誨!」奘師說:「此子器度非凡,非將軍不生,非玄奘不識。」尉遲敬宗答應了,窺基大師本人卻嚴厲地拒絕。經奘師再三慰勉,方才抗聲說:「你要我出家,除非依我三件事。」「那三件事呢?你說呀!」基師說:「一、我要有女人;二、我不斷肉食;三、不持過午不食的戒。」玄奘大師完全答應他。於是裝了三車子的女人和魚肉,跟隨奘師去出家。當時長安的人皆呼窺基大師為三車和尚。
通因明。善三支。
首先介紹「因明」是什麼。因明是佛教論理學的名詞,因明的名詞,又怎麼講呢?
因明者,由我提出主要的「因」由,使對方「明」白我所建立的理論。
但是在立論的形式上,有許許多多條件。我依因明立論的形式、條件,而無一點過失的話,既可以成立自宗。也可以攻破他人有過失的立論。
假如我所有的立論含有過失,也會受到他人的問難而完全推翻。
第二、介紹因明學的來由。
古人說:「因明本為佛說,文廣義散,備在眾經。」也就是說,我們要懂得因明學,在讀經的時候留心,才可以看得出。
《菩薩地持經》上說: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因明為五明之一。是破邪論。安正道的利器。
在我們這個世界初成的時候,有一位生而具有大智慧的人,名叫「足目」,初創: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
經世親菩薩、陳那菩薩兩位論師的改進,在商羯羅主再加修正,才成為完整而專門的一項學問。
第三、介紹因明論不同的書本和作者、翻譯、疏解因明的人物。
《大藏經》中因明論有兩本:
一、陳那論師所造,名《因明正理門論》,玄奘、義淨二大師,皆有譯本;二、商羯羅主造,名《因明入正理論》,玄奘大師譯,窺基大師為之作疏。
學習唯識宗,非通因明不可。所以學習因明學的人,多宗奉《因明入正理論》,而以《因明大疏》為參考。
第四才講到「善三支」的「三支」。
「三支」是指:宗、因、喻。
我們舉個例子:諸如萬事萬物,無一而不是無常的。
聲音,也是萬物之一,當然也是無常的。但是印度外道中有所謂「聲論師」,他們的教義主張,聲是常的。
於是佛教徒就運用因明法則,立三支比量來破斥他的謬論。
那三支比量是:聲是無常(宗),所作性故(因),同喻如瓶,異喻如空(喻)。
宗中的「聲」和「無常」,前者叫「前陳」或者「有法」,後者叫「後陳」或者「法」。也就是,前陳法的「聲」中要含有後陳法的「無常」。前後陳二法,要立敵雙方皆承認,實有其法。等到前後陳當中加上一個有決定性的字,如「聲」與「無常」之間加上一個「是」,叫做不相離性。因為「是」的加進,則「聲是無常」而不是「常」,則敵者的聲論師不許了。那麼,怎麼辦呢?立者的佛教徒,則再舉出正確的「因」由來:我所以斷定聲是無常者,由於它是「所作性故」啊!「所作」者,聲音皆是因造作而有。也就是,一切聲音的發出,都是有條件的。即使是風聲、雨聲、雷聲,不都是因氣候的關係嗎?而且風聲由風而有。風不就是聲?雷、雨也是如此。誰曾聽到某一種聲音,自古至今響個不停的?假如敵方仍然不服輸的話,我再舉出正反兩面的譬喻來。所以說:「同喻如瓶」,這是正面的譬喻。瓶,無論用泥土、木、石或金屬物作原料,皆必須假借人工,所以,泥土、木、石或金屬物的製成品一經捶擊、火燒,馬上皆變成瓦礫或廢銅爛鐵。這不是所作無常,是什麼?立者還有反面的譬喻呢!異喻如空,空無一物,所以叫虛空。既然無物,則非所作。非所作,當然不是無常。這樣,敵者就無話可說了。
然而立量必須要離過。
假如三支中任何一支有過,就不是真能立,而是似能立。
似能立不能生敵者之智,那便是勞而無功。
那麼,有多少過呢?宗中有九過;因中有十四過;同異喻,各有五過;三支中共有三十三過。
第五,奘師譯完了《瑜伽師地論》,馬上個別地為窺基大師講解。不料,西明寺的圓測法師賄通守門的人,讓他進入奘師住所的間壁盜聽。聽完了以後,馬上在西明寺掛牌通告,宣講《瑜伽師地論》。窺基大師聽到這消息,很不愉快。奘師安慰他說:「彼不善因明,不能盡瑜伽的底源。」於是單獨地將因明學傳授給窺基大師。窺基大師天賦地智慧,深通因明以後,馬上作大疏來解釋。千百年來,解因明的人還沒有能勝過他,所以《釋教三字經》上說,他「通因明。善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