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16)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釋迦佛生......
接著:
學無學。得授記。
的第一個「學」指:有學聲聞。
前面講過,聲聞人修行的過程,之前有講過:三資糧加上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的七賢位。
小乘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的四聖位。阿羅漢又稱為「無學」。
在未能證到第四果阿羅漢果的前三位聖人,都是屬於有學聲聞的位置。
聲聞人,既證到四果阿羅漢,就叫做「無學」,接著「得授記」:「記」是記別。
釋迦牟尼佛,對於有學、無學等,根機已經成熟的聲聞弟子,分別地授與成佛之「記」。
「記」就是將他們成佛的劫數、國名、佛名、壽命等等,一一地說出來。......16




布施是福報的根源



布施是福報的根源

悟顯法師   開示:

 三種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這布施其實就是人福報的來源。你看看這世間同樣都是人,《楞嚴經》講的:「同分妄見」跟「別業妄見」。什麼叫同分妄見?別業妄見?很簡單地來說,同樣都是一樣的物種,以人來說,每一個人的生活不一樣,環境不一樣,所以在同中有異,異中又有同,產生了「同分妄見」跟「別業妄見」,那一總都是虛妄,所以稱為妄見。

 

講三種布施,你看看人的福報不同,有的人生活好過;有的人要經過相當地努力,還不一定能夠有收穫。你到坊間書店去、到網路上去搜尋,有很多致富,幫助你發財、管理錢財,或是怎麼做生意的方法,其實那些都只是方法而已。

 

佛門講的最根本的還是要有福報,而這個福報靠你自己來修,從你的存心開始,從你付諸實際的行動,護持正法、印送佛經,這樣子來修,累積自己的福報,布施自己的錢財,奉獻自己的愛心,救人於苦難,救人於急難,這個都是修福。

 

所以說有些人,為什麼他的生活好過,你看看多半富有的人,都是過去生在佛門裡面修大福,護持大乘佛法,這個是肯定的,因為只有世尊、只有諸佛如來,才有這麼大的福慧,能夠讓眾生有這樣的福可以修。所以修福、布施,這是你財富的來源,是你福報的來源。

 

一個人如果不肯真正布施不求回報,他這個心量越來越小,路越走越窄,人緣越來越差,他的福不會顯現,為什麼?因為他整天想的都是自己,自己要吃、要喝、要穿、自己的家人,他的心量是小的,活在自己這麼一點點的小福當中。所以我勸同修自己要放開來,要真正來護持正法,內財、外財俱施,這「施」就是幫助佛法,幫助正法來流通,護持正法、印送經典。

 

錢啊,大多數人來說不好賺,正是因為不好賺,不要亂花,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對於眾生有利益的地方,而且你護持佛法,這是對於眾生有究竟利益;你印經、你護持正法道場,你供養三寶、供養如法的出家人,這是把錢用在正確的地方,你這樣做才會有福,而且還會消業。

 

你在佛門裡面布施,三種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都得到。自己出錢又能出力,這是內財外財俱施俱捨,自己心也清淨,也是修菩薩六度萬行,將自己的所得,不容易的所得,在佛法當中修無上的福慧。所以有智慧的人,他選擇在佛門裡面修福,甚至我跟同修們講的,你賺錢不要為你自己賺,不要為你的家人賺,要為護持正法來發心,我賺這個錢是為了護持佛法,那你就是有福,為什麼?你有發心,佛菩薩有福,你發心為了護持正法,佛菩薩會加持你;可是你個人的業不一定好,家人的業不一定好,你為他們在做,為他們在操勞,那你只會更累而已。

 

所以我們佛弟子就要知道,我是為了護持正法,我是為了流通正法,我來做這個生意,我來做這個工作,我是為了修行而來,因為要有道糧、要有資財,相對夠用的資財,我這樣子來做。

 

在這個世間,一個真正的學佛人,他念念是為佛教、為眾生,不是為了自己能夠過上好的日子,或是有好的生活,他不是這樣想的,他是希望佛法可以傳播得更遠更廣,他用這個心來佛門護持,他這個福報越修越大,不光福報大,智慧也大,因為是大乘佛法,開發眾生本具的般若智慧,福慧雙修就在你的發心當中,就在你的平常用心當中。


所以你看看世間有很多這種教人家怎麼發財、怎麼做生意的這些說法、做法,說實話,如果他們講的真的有用的話,那應該每一個人都是富翁,這個天下沒有窮人。事實上,跟他們講的用哪一些方法、哪一些做法,不一定能夠幫助你脫離現前的問題,反而是透過修福,護持三寶、護持正法,這才能轉你的業,加上修行,你這個業才能轉。

 

所以你要知道,布施是你福報的來源,這是一個人有福的根本,你能內外俱捨,這個有福,而且心裡沒有煩惱,這個是最自在的。

 

有的人錢賺很多,但是煩惱特別多,比一般人煩惱還要多,這種人生沒有意義,有賺錢的命,沒有花錢的命,我相信這種人不在少數。所以跟同修們講,希望你們能夠了解這一層道理,不要迷信這世間一些理財的方式。

 


一個人沒有福,佛在經上講「執金成礫」,什麼叫執金成礫呢?你給他黃金,它馬上變成石頭;有福之人「執礫成金」,你給他石頭,它會變成黃金,為什麼?這個人有福啊,福至心靈。沒有福,你給他再好的方法,他聽不進去,還會聽錯,還會使用錯誤。我們在這裡不是否定這世間的這些理財的方式,也不是否定這些正確的做法,而是要告訴你,它的根源從哪裡來。

 

有些人很節省,節省到後來,一個意外,把他省的錢全部都付諸東流,這就是他的福不夠,所以他的生活不好過,日子比人家辛苦。


世尊在經典上告訴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會有貧窮與富貴的一個原因,在於有沒有福,有沒有智慧,沒有福沒有慧,這個就是最根本貧窮。

 

你要有福,即使給你石頭,也可以變成黃金;沒有福,送給你再多的錢財,你都會把它花完,都會變成一貧如洗的人。所以世尊告訴我們布施修福,這個是真道理,是轉變命運的一個道理。希望大家能夠建立正知正見,並且努力來做,努力來修。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毋得貪求 │念佛開示15–1

毋得貪求
悟顯法師   開示:

古大德說:「勸君學道莫貪求,人若無心道合頭,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相信大家都聽過這一首偈頌。一開始,勸我們學佛不貪求,這個貪求的定義很廣,我們且不說高深的,就講你不要貪世間法,這就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甚至不願意做的事情。

那麼,有貪必然有瞋,你貪世間,認為要人家尊重你、恭敬你,總是有得不到的時候,那你就會瞋恨;你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那就會起煩惱。所以教我們學道不貪著世間,不貪求,要一切時處無心。黃檗禪師說的,你學佛法,一切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這四個字。無求,你就不生心,即心不生;無著,你心就不滅,也不住著涅槃上,不生不滅就是佛,你就成佛了。

眾生的問題從無始劫以來一念無明,一念貪明之心,什麼叫「貪明」?這「明」不是名聞利養,而是認為有物為我所見,有東西與我相對,這一念心就是貪明之心,這就是貪求心,進而迷失本性,染四大,少分的四大,作為自己的色身,而後起諸妄想,愛保貪重,起妄念認為這色身實是我,念念執著這虛妄的色身。有所執必然要有所滋養,所謂發業以後就有潤身,那有所滋養,你就要殺生害命,就要辛苦地去工作賺錢,來保持你這個色身的存在。這講得很枝末,所以徹頭徹尾就一念貪,眾生就為了這一念貪,貪這個虛妄的我存在,要人家恭敬你,要人家尊重你,要人家讚歎你,所以總是沒有辦法解脫。



祖師講:「勸君學道莫貪求」,「貪求」這兩個字,雖然講得少,但是講到重點上,就是從最根本的一念無明之心。這無明沒有體狀,只是你對心性迷失了,所以認為有我、有所,有我所,才會導致現在輪迴的狀況。祖師告訴我們學道不貪求,最重要的不貪求世間法,對於佛法的境界也不住著,那真的是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住妄想境,你就不加了知,於無了知時也不辨真實。這才是真正的學道、學佛,什麼宗派都一樣,就是除你這一念攀緣心,除你這一念貪求心。所以這個貪求不光只是你對於一件事情的貪求,一件事情的在意,這都還太粗;講到最根本,就是你的攀緣心,就是一念邪淫之心,邪淫心就是攀取心。所以為什麼說修行要斷淫欲,這淫欲不光只是指事相上的,就是你心中這一念攀緣,這在菩薩戒裡面都有講過。

那麼,到了無心的時候,那才是與道相應,所謂無心是沒有這個攀緣心。怎麼沒有呢?在《楞嚴經》上,佛告訴我們要怎麼斷,怎麼斷無明呢?其實不難,釋迦牟尼佛取劫波羅巾,把它打成六個結,問阿難:「我想要把這六個結解開,應當怎麼來解?」佛就把巾往右甩,問阿難:「這樣能解嗎?」再往左甩,問阿難:「這樣能解嗎?」阿難都回答:「不能解。」佛就問他:「那到底怎麼把這六個結打開?」阿難回答:「當於結心,解即分散。」從這個結的中心把這六個結打開。相信解開繩結大家都會,但是解開心結大家就不會了。

所以這貪明之心、一念妄想之心,從哪裡解呢?真的有結心可得嗎?真的有妄心可得嗎?你識得它空,自然就解了。祖師講:「但得本,莫愁末。」這個妄想攀緣的心它的根本是沒有。所以《楞嚴經》告訴我們:「識迷無因。則妄無所依。從來不迷。欲何為滅。」你從來沒有迷惑顛倒這件事情,你的攀取、你的貪求心、你的無明,它從根本給你破掉。所以人若無心道合頭,識得這一念妄心本無,那就與道相應了。唯有無心方體無心之道,你真的識得妄想本空,無明非有,「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也沒有道給你做主,就是《圓覺經》講:「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你真的無心也不把無心當真,這才是真正把煩惱斷掉,修行要這樣修。

淨土宗用念佛的方式,一切時處無心,就是讓你離開這一念貪求之心,實際上也無貪求之心給你,也無佛心給你證,《心經》說的:「無智亦無得。」所以入手處不同,但是結果一樣。

修行你要抓得到根本。《楞嚴經》說的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根本;一個是菩提涅槃。生死根本就是這一念無明,無明再給它看下去,那根本就沒有。所以《楞嚴經》用的這個「解六結、證三空」,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比喻,你怎麼解結,你的煩惱結使怎麼解?當於結心,解即分散。從根本下去,那結沒有心,只是虛妄和合而已,如同交蘆,兩支蘆葦交會在一起,中間畢竟虛妄;所以你的妄想、你的貪求,你的我執、我見、我相,從根本以來不生。既然不生,欲何為滅?所以從煩惱直接見性,煩惱即菩提,這就是不生不滅。

修行你要識得妄想不生,既然不生,那你要它滅,滅到哪裡去?你現在覺察妄想生起,這已經掉到煩惱裡面,應當返照,識得它不生,既然不生,就沒有所謂的滅處,當下直接見性。這是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的這一首偈子,教我們怎麼修行。這通所有宗派,所有宗派都一樣,教你學個無心而已。

淨土宗也是教你學無心,夏蓮居老居士講,你要把習氣除掉,佛才會現前,極樂世界才會現前。這極樂世界不是心外有個極樂,就是你心清淨顯現的。功夫如果不純熟,心如果不清淨,還是被貪瞋癡這個境界帶著走;那極樂世界雖然常現前,但是你不認識,縱然現前,你也只是取相分別而已,見不了性,那何況是根本不會現前。

我們念佛的人自己要知道,修行要除掉這一念貪求的心;不光是你貪求世間等等的這些妄想、煩惱,不管你碰到什麼樣的境界,都是這一念貪求心在作怪。所以我們修行要把它除掉,怎麼除?識得它空,識得不為冤;識得它空,你再來念佛,真的是一帆風順。

很多人沒有辦法識煩惱本空,沒有辦法認識煩惱本空,所以「以心除心,以法除法」,總是認為我用念佛,我用石頭來壓草,沒想到草的力量比石頭還大,所以念了幾十年了,轉不過來;甚至你天天聽講經,也沒有辦法轉,就是你不識得,你要跟自己講,不要害怕。眾生的根器,尤其在末法,有時候有點下劣,總認為明明煩惱是有,為什麼佛說它空?不是應當用一個方法來把它除掉嗎?這是小乘的說法;大乘的告訴你體空,就如同你作夢,夢中的境界再真實畢竟是夢。所以永嘉大師說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些罪福、損益本自寂滅,所以說無罪福,無損益,都是寂滅之性,這是大乘。

淨土宗也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你要會用常住真心,你要能夠把妄想給看破。你看不破,縱然你念佛,你到後來,想要把煩惱斷掉,你沒有辦法斷。為什麼?因為你心裡面認為還是有煩惱,就這一念有,所以煩惱存在。若識得它空,煩惱當下消滅。所謂任運自處,自然就斷掉了,不用刻意起心來除斷煩惱。那真的是「無智亦無得」,也無修證,也無取證者,這個就稱之為佛出世。這一生即一生成佛,從煩惱當中成佛。我不是教你起煩惱能成佛,是識得煩惱本空,這才能成佛。你識得它空,你就不會跟著它跑了。所以祖師這首偈很重要─「勸君學道莫貪求,人若無心道合頭,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也休。」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15)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釋迦佛生......
下文又說:
開顯圓。法華會。
這是五時說教中的第五時:法華、涅槃時。
「法華」是《妙法蓮華經》的簡稱。就是佛門中有名的「成佛的法華」。
《法華經》有三種譯本:
第一、西晉惠帝時,竺法護尊者的譯本,名《正法華經》有十卷。
第二、後秦弘治年間,龜茲沙門鳩摩羅什譯者,七卷。
第三、隋朝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譯者,是八卷,經名也是《妙法蓮華經》。
「會」是集會的意思。「法華時」跟「法華會」是同一個意思。
所謂「開顯圓」
《法華經》的內容是開權顯實,或開三顯一、權是「權巧」;實是「真實」。三乘是權,一乘是實。一乘就是佛乘。
釋迦牟尼佛出世本來是欲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唯有成佛,眾生才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而《法華經》就是令眾生成佛的經。
然而若以一般次第法修學,成佛又豈是那麼容易!必須要經過長時期的勤苦修行,甚至對於自己的頭、目、腦、髓,都無所吝惜。這對一般心量狹小、目光短淺的凡夫而言,對菩薩只有驚歎佩服的份了!
《法華經》方便品上,釋迦牟尼佛自己嘆息說: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又曰:「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讀過《法華經》中這幾句經文,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因為眾生的愚鈍,不得已才將一乘的成佛之道,遵循過去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將一乘法分別為方便三乘的佛法。
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也就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這裡要看清楚,三乘其中並沒有人天乘。
世尊說《法華經》的時候已經七十幾歲了。
聲聞弟子們,經過了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那許多佛法的熏習,根機已經成熟,所以在法華會上,佛明白地告訴弟子們,過去說的三乘佛法,只是權巧方便虛設的。
現在是時候應該告訴大家一乘成佛之道了。因此,《法華經》是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的教法。
「開顯圓」的「圓」是圓滿具足的意思。
一乘成佛之教,是因圓果滿的意思,所以叫「圓」。......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