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悟顯法師 開示:普賢行


你念佛你的心是佛,你的心不隨生滅那就是念念相續,無有疲厭、無有間斷,三業清淨,就是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念佛,萬緣放下就是禮敬諸佛,

稱佛名號就是稱讚如來,

心無所著就是廣修供養,

能滅重罪就是懺悔業障,

以及後面等等的,常隨佛學 、請轉法輪,

乃至恆順眾生、普皆迴向,所以念佛就是普賢行,

不會有絲毫的偏差,為什麼呢?

都「稱性」的緣故,這點大家要曉得。




悟顯法師 開示:普皆迴向~無盡的行願 節錄



「普皆迴向」,這是普賢行第十個,也是圓滿。「迴向」是把這些功德迴向菩提,迴向西方極樂世界,迴向無上佛道。「迴」就是收回的意思,迴己所學,向菩提、向無上佛道。
所以普賢菩薩行願品最後一首偈:「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所以十大願王,前面九個直到後面第十個,都迴向淨土,大家都念過這首偈,「無量光佛」就是阿彌陀佛!讀過《無量壽經》就知道,
阿彌陀佛亦號無量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有十二個名號,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佛的名號就代表他的功德,不是像眾生在取綽號,以為他的綽號也叫無量光,也叫無量壽,不是的,那是他的功德,跟綽號不一樣,綽號是隨便叫的,這跟世間法不一樣。將所修的功德、用這勝福來迴向佛道。

無邊勝福:因為「稱性」所以心量廣大,福也是無邊的!那自然就成佛。......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常隨佛學~無盡的行願 節錄



大家常自稱學人或後學,可是碰到境界的時候,碰到跟你想法不一樣的時候,「學人」就變「羅剎」了,就沒有隨順佛的教學。一旦講到煩惱習氣深重之處,譬如說:你情愛深重,講到你,心裡就生瞋恨了,受不了了……,諸如此類。這就沒有常隨佛學,
這裡的佛學不是指文字。也有人常隨佛學,但他的佛學是文字佛學,去念一所什麼學院,這只是文字佛學。絕不是十大願王所講的,這樣學最多只是個文字學人,知解宗徒。
佛者覺也,隨順覺悟之學。心要能覺悟,
心如果我執現前,我相現前,邪知邪見現前,那這是常常在迷而不覺。讀經聽講常依文解義,尋枝摘葉,那是常常在迷,不是常隨佛學。
所以要能夠清楚,不要以為讀個經,聽點講經,這就算常隨佛學了,那只是事相上。讀經重要在能解義,解義以後要能落實、能夠轉變,不是叫別人轉,而是自己轉。......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恆順眾生~無盡的行願 節錄



應該怎麼來恆順眾生,這要有高度的智慧,普賢行是稱性的,是從性起用,如果順他可以幫助他道業增長,幫助他善法增長、幫助他利益眾生,那可以恆順,這才是真恆順。
還要隨順眾生的根器來教化、來調伏,還要隨順眾生現在的日常生活習性,來使他接觸佛法,像現在就適合用網路弘法,大家幾乎都會上網,這就叫恆順眾生。不是眾生來這裡不守規矩,跟你抱怨兩句,你就:「好吧,恆順你吧」!心想:沒辦法,誰叫你有出錢。這就是眾生在恆順眾生,不是菩薩恆順眾生,
要清楚其中差別。千萬不要自己恆順自己的欲望習氣,那就真是恆順眾生了。心裡不想來道場、不想念佛、不想共修,想要懈怠、想要跟同學、朋友在一起講講是非,這就真變成眾生了,所以要有智慧,懂得怎麼恆順。......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請佛住世~無盡的行願 節錄


請佛住世非常的重要。你真正的修行,把煩惱給伏住、煩惱給斷掉,這才是請佛。
善知識就跟佛一樣,請他住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勸請善知識講經典,作為弟子的則依教奉行,這才是真正的住世。
但是,不管善知識再有能力,這色身總是會壞,所以真正的住世是把善知識所教的記住,運用在這世間日用平常當中,「世」就是世間,請佛住世。把佛菩薩教我們的東西記起來、背起來,平常的時候用功,遇到境界的時候,在事緣上去運用,這叫請佛住世。
你在運用的時候,就是如來的法身,如來的法身就是你,你就是如來。
為什麼說眾生即佛,佛即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為你落實了佛法,運用佛法,自然你就是佛。不用向外求佛,你自己就是,這道理要清楚。
不要認為那色身肉體是善知識,不是的,他所教的法才是善知識。「法」亙古亙今,不會改變,你能記取、能落實。......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請轉法輪~無盡的行願 節錄



真正能講經的人,無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人,都可以去護持,只要他講的是正法,依的是經典,所說的是實相之理。只要不謗大乘,修小乘的也可以護持,這是修自己的平等心。
如果碰到毀謗正法的,你不要理他,你知道自己要往什麼地方去,要怎麼樣修行。剛才所講的請轉法輪是對外,對自己,法輪也要轉,把自己錯誤知見給輾碎,
使佛法常在身口意當中運行,這就叫請轉法輪。再講得更貼切,佛所說法就是講眾生本來的面目、本來的心行,本應當如是表現,
口不造惡、身不貪欲、意不亂思,所謂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一切諸有情,這都是眾生本來的樣子。以般若智照一切法皆空,正念觀知畢竟空,無益苦行當遠離。這都是眾生本來的樣子、本來的心行,自己能夠展現出來,就叫請轉法輪。......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法文法語




Le discours du Dharma du Vén. Wuxian

Les bouddhistes doivent savoir la cause et l'effet, s'abstenir de tuer les êtres vivants, et libérer les animaux captifs. Certainement, il nous faut devenir végétarien.


悟顯法師  開示:

學佛人要曉得因果、要戒殺、要放生,自己一定要吃素。






悟顯法師 開示:隨喜功德~無盡的行願 節錄



佛性遍滿十方沒有任何的障礙,沒有任何的高下跟冤懟。

所以知道《普賢十大願王》,是從佛性起作用,那麼就應當隨喜一切眾生的功德,乃至眾生有一點點善心,都要隨喜。即使他是惡人、他是毀謗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障礙你的人,或是找你麻煩的人,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善心,都要懂得隨喜。即使那麼一點善行,你都要方便成就他。

「方便成就」就是幫助他把事情做圓滿。用你的智慧,用你的才藝,去成就別人的好事,這就是隨喜功德。
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沒有辦法隨喜,那就口頭上讚歎他,或是宣揚他的好處,那麼你的功德就跟他所做的功德完全一樣。可是如果你毀謗他、障礙他,那在他修的功德中,你得到的是業障,他修到的功德有多大,你得到的業障就有多大。所以是功德或業障就在眾生這一念心。
你一念隨喜眾生的心,隨喜人家善行的心,那你得的是功德,你的心量自然就廣大。......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懺悔業障~無盡的行願 節錄



「罪從心起將心懺」,要知道這心在哪裡,千萬不要認妄為真,當把這妄心空掉的時候,「心若空時罪亦亡」,瞭解了實相,知道這妄心不可得,化空它,造罪的根源就沒有了。
要不隨順造罪的根,剛開始很勉強,甚至習氣現前的時候,也只能將它暫停一下而已,不到一分鐘,馬上習氣又起現行,這瞋心、貪心習氣難伏。所以貪、瞋、癡、慢、疑,叫「五鈍使」。「鈍」是「難除」的意思,「五鈍使」習氣重。「五利使」比較容易斷掉,「知見」好除,錯誤的知見藉由聽經可以轉,
但是業習要透過修行,不斷的磨練它,它才能除掉,知道業性本空,知道無明本空,知道眾生心本來清淨,知道這在打妄想的不是我的真心。知道了還出不來,就提起佛號,
不隨順它,它當下就銷亡,最後,佛號功夫到,見性了,連這方便也捨掉,那就真叫「打開本來」,這是實修功夫的過程,不是紙上談兵,修行是來真的,不是閒話說一場。
「心若空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那把這造罪的根除掉了,這下心也亡了,罪也滅了,能造的心滅掉了,所造的罪當然就空了,這才叫做真正的「懺悔業障」。......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廣修供養~無盡的行願 節錄



大家要能夠流通正法,這才能與普賢菩薩相應,與西方淨土相應。要設法把阿彌陀佛的名號送到十方,所謂名號就包含著他講經的內容,也包含釋迦牟尼佛講經的內容,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幫助佛法流通,想辦法送到十方去,這才是真正的廣修供養。......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稱讚如來~無盡的行願 節錄




「稱讚如來」,是要稱讚佛性、稱讚性德、稱讚法性。該怎麼稱讚?嘴巴稱讚只是其中一項。還要講法,身要奉持佛法,隨順法性、隨順佛性,這才叫稱讚。「稱」是稱揚,「讚」是讚歎,是禮讚的意思。所以是身口意三業要皈敬佛性。

《菩薩梵網經》講:「常生佛性孝順心」,這孝順心是從佛性來的,行為要跟佛性相應,這就是稱讚如來,

不要違背了佛性。佛性是不著相、不取相,這才是隨順佛性、才是稱讚如來。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中如說修行供養為最,這出自於《普賢行願品》,

教大家怎樣稱讚如來。若有眾生對於佛法沒有信心、沒有道心,就要幫助他生起道心,他想要佛法,你能給他。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等等,這才是真正的稱讚如來。......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法文法語



Le discours du Dharma du Vén. Wuxian

Dans le vihara, il est important de comprendre comment on abandonne l'attachement et toutes nos pensées obstinées. Afin de bien se débarrasser de nos mauvaises habitudes et de la peine, on doit suivre la voie du Bouddha.


悟顯法師  開示:

到道場是要把「我」放下,銷落煩惱習氣,放下我執我見,向佛菩薩學習,向無生中會去。




悟顯法師 開示:禮敬諸佛~無盡的行願 節錄



每個眾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應當成佛,所以要介紹對方來接觸道場、來學佛,把他的佛性開發出來,這才是真正的禮敬。真正的修行人遇到眾生就會勸他來學佛。遇到動物就方便給牠授三皈依,有人說:三皈依一定要法師才能授,不是的,有碰到就隨緣幫牠授,所以要懂得怎樣才是禮敬諸佛,不是一直在事相上磕頭、禮拜、作揖……,禮敬諸佛的心法,在於能夠知道心性廣容,自性如同虛空,包容一切、不著一切,從這裡做出發點,這樣的禮敬才叫徹底。......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願行如何不中斷



一般人發的願不能相續,就是在於你有所求。有求皆苦!《心經》講:「無智亦無得」。連般若智慧尚且不可得,何況是世間有相、有漏之法,甚至是生滅變異之法,那怎麼可得!
普賢菩薩知道這個道理,「普」的意思就是「體性周遍、體性空寂」!這體性就是我們的心性,就像虛空一樣,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包容就是自性的體狀,自性就像虛空,無所不遍、無所不包。但在包容的當下不執著,這就是「德無不周」叫做「賢」。你一執著這是我的:我的老婆、我的孩子、我的先生、我的房產、我的汽車、我的產業……,那就執著、就迷惑顛倒了。
普賢菩薩知一切法的體是空的,緣生性空,從這裡發十大願,真正的發願。所以他的願不會退,他能夠成就一生補處!
如同經典講:「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要想能夠證入佛的境界,心要空!所行要與真心本性相契合才是!
要是著一法,認為法是有,那你的願就會中斷,你就不是普賢,你的行就不能稱為德行,你的德就不周、不普。
德為什麼能周、能普?就是因為它隨順性德、隨順本性。




#無盡的行願—普賢十大願王:http://goo.gl/DIqFuP












悟顯法師 開示:學佛首重知見


祖師大德對於學人開示首重的是你的知見正不正,「知見」就是你對於你修學的目的瞭不瞭解,之後才來談修行。如果不瞭解,那修行就很困難,很難成就。
有一首偈子比喻得很好,「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瞎子騎著瞎馬,晚上走到懸崖邊,那種狀況你看危不危險?所以我們要是沒有道眼,只是自己去想自己揣測,就是剛講那首偈的情形。修行就像在懸崖邊,非常的危險,一不小心一個失足,那就萬劫不復。
所以,念佛可以成就。但是要知道什麽是佛,什麽當念,什麽當捨。


心沒有取捨,當念;心有取捨,當捨。這才是清淨,是覺悟。

悟顯法師 開示:念佛為什麼不得力

念佛成佛

在古道場有五堂功課,有一支香是慧命香,這一支香念佛是大眾都要到,它的意義就是把你這一天所有的作務,所有的事情通身放下,就只一心一意在念佛堂裡面或禪堂裡,修習止觀或一心念佛,這是幫助大眾增長你的定力跟慧力,也是護持住眾的慧命。

在淨宗道場一般都把念佛當作是修定的方法。這種修定的方法有佛力加持,所以得定特別的容易,也不容易遭到邪魔來侵擾,其他的方式在經典都屬於自力。

那有定以後,還要發慧,所以要聽經聞法,尤其是聽《無量壽經》、淨土五經,才能夠知道修學淨土,念這句佛號是要做什麼用的,這就是發慧,可以幫助我們看破放下。

現代的人多數喜歡聽經,卻不喜歡念佛,喜歡趕熱鬧做法會,卻不喜歡靜下心來修行,這都是「有慧無定」,只有慧沒有定力。念佛時心靜不下來,因為一坐下來,心就很亂很亂。可是在聽經時他以為他聽懂,但實際上他一知半解,聽到的只是表相而已。

像我們常講的要「看破放下」,什麼叫看破?在《圓覺經》中講:「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這個身本就不屬於我,這個身在經典上講,由地水火風組成的。
「地」是堅硬的,「水」是溼潤的,「火」就是體內的暖氣,「風」就是流動、是動相。這四大沒有和合,因為地屬於堅固、堅礙;風屬於流動,而堅固跟流動的,就是經典上講的「通」跟「塞」,通、塞相互抵消,火跟水也相互抵消,那還有四大嗎?所以叫「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所以不能執這個身是我,這是看破第一層,要從這裡會相歸性,才入一真法界。

如果對這個世間沒有看破,或是你說你九十九分都看破,只有一分沒看破,那問題就應該出在這一分上,這一念執著的心沒有破掉。那在事相上任你千般造作,仍舊是沒有放下,還是執著「法」是有的、「念頭」是有的,尤其念佛的人不能成就,就是在你念這句阿彌陀佛時,認為有佛可念,有法可得,所以沒有辦法契入一心,學淨土宗要知道阿彌陀佛這一念,不屬有念,不屬無念,你要執著得個佛念,是沒有辦法契入的,因為你心中有一物、甚至多物了。


如果捨掉了世間法,心中又得了個「佛法」成為知見,成為談柄,那這就是祖師大德講的「不老實」,就是所謂的「偷心未死」,所以世出世法都要放下。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圓覺經-電子書籤




●掃一下QRcode !送你一本電子書

《圓覺經》全名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是在初唐時,由 佛陀多羅大師在洛陽白馬寺譯出。 所謂「圓覺」即常住真心,即佛性。經中由十二位大菩薩代眾生祈請佛開示。此經以悟後正修,直指心要,頓超覺地為宗,乃觀心最簡明切要法門,由理證事,知全行圓,一圓頓大乘了義之經,如來為最上乘者說,處處照顧後末世眾生之修圓頓大乘者,從知未來眾生,未嘗無大根器人,非凡夫境界所可測知,慎勿輕彼後學,或自暴自棄也。經中分三大段:一明悟因地法行,二修持方法,三除諸禪病,於理則反覆闡明,於法則逐門指示,非具有善根福德因緣者,無福聞此經也。此經的註解有: 圭峰宗密大師的《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圓覺經略疏》、《圓覺經略疏鈔》 憨山大師的《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王驤陸居士 的《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抉隱 …...等。

●將電子書籤圖片存在手機裡面,就可以與家人朋友掃碼分享,
走到哪都能流通佛法,廣結法緣,能送好書與人
敬請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
如何快速使用電子書籤
以下有簡易教學:

電子書籤使用教學  Android      iPhone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悟顯法師 法文法語



Le discours du Dharma du Vén. Wuxian

Nous récitons le nom du Bouddha pour rappeler notre propre nature de bouddha. Mais aujourd'hui, nous ne le comprenons pas et nous perdons la conscience pure lors de la récitation. C'est pourquoi nous devons suivre l'enseignement du Bouddha pour le réaliser.

悟顯法師 開示:

念佛就是念自本心,念自己本來的樣子。我們現在嘴巴念佛,心裡卻沒有這一層感受,那就是迷失本來,所以要藉由經教來瞭解。



觀音大士像讚~ 省庵法師 語錄



大士法身  非男非女  身尚非身  復何所倚
以慈悲力  頂現化佛  以禪觀力  手執如意
示現威德  身乘怒猊  折攝並運  慈忍雙垂
普告佛子  不應取相  菩薩是汝  非畫非像
又復應知  自他不二  能如是觀  真不思議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悟顯法師 開示: 遇到毀謗該怎麼做

弘護正法

有同修問說:「法師,請問什麼叫做『默擯』」?

「默擯」-默就是語默的「默」;「擯」呢就是摒除的意思。在佛門裡面,世尊於入滅前教誡:如果碰到惡行的比丘,或是行為不良的學佛人,應該要怎麼樣來對待;我們佛弟子生在末法,是會碰到很多這樣的狀況。那麼,做為一個學佛人,應該要怎麼樣來使用佛陀教我們的方法?我們在此做個説明。
「默」呢,對自己個人來說,也就是:「心不要起心動念,不要見人家的過失,不要講人家的是非」。這是在自修上面。還有就是:「心不要隨他轉」。你的六根都不要隨順他人不好的行為,不要受影響,這個是「默」的意思。在個人分上、自修上是這樣。那麼,如果是利益眾生、為眾生,那你就要「擯」。

「擯」-這個字是念擯(ㄅㄧㄣˋ)。擯就是摒除他,請他離開,或是你自己離開,不再跟他學。所以這個「擯」用起來就要很善巧。譬如說遇到有學佛的同修,受到邪知邪見的汙染,為了要幫助他,就要使用「擯」,就是摒除他的邪見。要把正知正見告訴他,使他心中沒有這些邪念,或是錯誤的知見、錯誤的做法。所以「默擯」,在末法的現代,如果會使用,真的可以幫助很多眾生。

那如果不會使用呢?只知道「語默」,或是只知道「擯」,這兩個你只會用一種,而且也不懂觀機,不知道何時該默,何時該擯,那麼就沒有辦法幫助眾生。

「擯」,主要是用在利益眾生分上。大家看,像在佛教的道場,從前就有這些規矩,如果是惡行重大的,常住會請他離開道場,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只要他擾眾,影響大眾,或是破壞學風、道風。譬如說這個地方是修淨土的,你到裡面來卻跟人家講:「哎呀!淨土有多麼不好啊,有多不好......」;像這個都是破壞道場的學風、道風。那麼,道場管學風、道風的糾察,就會請這個破壞大眾的人離開。或是惡行重大,像是在道場喝酒、吃肉,或是偷常住錢的這些......;或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道場都會請他離開。

以前古道場也有保安啊,有一些出家人,是負責保安的工作,你要是違犯、侵損常住,就會將你「亂棒打出」,就是用棍子把你轟出山門,再也不歡迎你。不但將你趕出山門喔,同時通告其他附近的寺院,不要讓你掛單,不讓你再去別的地方擾亂其他的大眾。以前的道場是這樣。那麼,現在呢?現在也有,是由佛教會公布他的身分證字號,以及所有的資料 ,讓大家認識他、知道他…知道這個人行為不善,行為不檢點,破壞佛門。這是在佛教裡面護教的一個機制。


那麼,我們佛弟子,見到有人毀謗三寶,障礙正法流通,或是有邪知邪見,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你可以善言開導他、跟他說,或是為佛教做澄清。像現在很多世間人,常常有意無意毀謗佛教,或是謗大乘,或是謗小乘,或是小乘謗大乘,或是外道謗佛法,諸如此類......等等的,或是其他的宗派互相毀謗。身為一個佛弟子,要有正知正見,要勸他不要毀謗,不要自食惡果,也要挺身替三寶維護形象。這個都是使用摒除的方法-也就是摒除眾生心中的邪見,還有邪念、邪思。這個方式你要是會用,就能夠幫助佛教,幫助眾生得聞正法。在從前古德也都是使用這種方式,他自己有修證,但是看到人家毀謗佛法、毀謗正法,或是知見錯誤,必然挺身而出衛護正法,不容毀佛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