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印光大師法語】35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精彩節錄)


印光大師 開示:
二 誡信願真切

甲、示真信切願......


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為了生死,則生死之苦,自生厭心;西方之樂,自生欣心。如此則信願二法,當念圓具。再加以至誠懇切,如子憶母而念,則佛力、法力、自心信願功德力,三法圓彰。猶如杲日當空,縱有濃霜層冰,不久即化。(正)復徐彥如軼如書


憶佛念佛│念佛圓通章講記(18)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精彩節錄)


憶佛念佛│念佛圓通章講記(18)

悟顯法師 講述......


下面看經文,這段是念佛法門很重要的地方: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一旦眾生的心現在能憶佛念佛,「憶佛」就是心裡想佛、心裡有佛,「念佛」就是持名念佛。這就是我們淨土宗常用的標語,「憶佛念佛」都寫成標語,「憶佛念佛」就是提醒學人:你心中,你的身語意要有佛法,要有阿彌陀佛,要念阿彌陀佛,要想佛。

所以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講這一生,「當來」是講來生,「必定見佛」,意思是你一定能往生。

所以有些念佛的人講:「哎呀,我要是只有念阿彌陀佛,我沒有做一些世間的五戒十善,那我不能往生淨土,將來可能見不了佛……。」有這錯誤觀念的,這一句經文就可以將他的這種擔心破掉了。

你看外面有人說:「你學淨土,你沒有學《弟子規》就沒有基礎」這個話就說錯了,因為經文講得很清楚,「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肯定的。其實很簡單,《楞嚴經》是照妖鏡,你拿這淨土宗的《心經》,來對照現代出家人講的淨土法門,那誰是正知正見,誰是邪見,就很清楚了。所以「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當來」就是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現前」就是現在你能得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必定見佛」,這「見佛」有兩種:一個是見形像、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另外一個,是見自性佛,也就是圓滿成佛。

下面看經文: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去佛不遠。」「不遠」就是沒有離開,眾生即佛,你就是佛,佛就是你,所以叫「去佛不遠。」所以「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而且「去佛不遠」,這「見佛」就是見性;明心見性才叫「去佛不遠」,你念佛與佛相應,十萬億程不隔塵。念佛念到「能所雙忘」的時候、「能所銷融」的時候,即見性,這才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然你還有拿個念珠在那裡念,還有個「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還有一個「我念佛是先怎麼念、後怎麼念……」,這都是還有造作、有能所;念佛念到後來是「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打成一片,不墮能所當中。所謂「不起造作」,這才叫「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時候就明心見性了。

所以,有人問:「念佛要念到什麼時候?」就是要念到「不假方便」之時,就是離開一切能所相待,這時就是功夫到家了。所以說這部經是淨土宗的《心經》,把淨宗修行的方法講得很清楚,修行的道理也講得很明白,而且還舉了個譬喻:如母憶子,如子憶母,如同二人相憶一樣。這把淨宗用功的道理、方法講得很清楚。

恭祝 伽藍菩薩聖誕│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伽藍菩薩聖誕-農曆五月十三


伽藍贊

伽藍主者   合寺威靈 
欽承佛敕共輸誠 
擁護法王城
為翰為屏    梵剎永安寧


恭祝  伽藍菩薩聖誕│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悟顯法師 開示

 

佛教我們住阿蘭若,怎麼住啊?心裡懂得把這些障道因緣捨掉,這就叫做住阿蘭若,再能熏習大乘佛法,就叫以大圓覺為我伽藍,伽藍就是清淨的道場,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所以講的勿犯道禁,不要只想到五戒十善、菩薩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而是要想到廣義的,你這個解經、你這個理解才會深廣,才不會死在句下。

 

你就想到哪一些事情是障道的,你自己的哪些行為是散漫的,是隨便的,這些都是障道,都要捨掉,都要懂得放下,這個才叫勿犯道禁。

 

不然你以為你讀個經,半月半月誦戒,我看你是半月半月破戒一次,為什麼呢?六祖慧能大師講「愚者口誦,智者心行。」平常就在用功啊,愚人才在那裡只有口誦。

 

我不是說誦戒等於愚人,是說你誦戒不修行叫愚人,愚癡則暗鈍,暗鈍則不屬「光明金剛寶戒」,所以說半月半月破戒一次,你要曉得不是只有誦戒。

 

誦戒很好,但是你更要懂得平常就要去做,平常就要去行,二六時中,所謂二六時中就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應緣接物,所謂應緣接物就是你在生活上,你在人事當中,你看到人家散漫、你看到人家造業,我們不造業,人家怎麼樣,人家的事情。

 

人家說你跟不上時代跟不上流行,現在的時代跟流行,是流行到地獄去,死了以後多墮三惡道,這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親口所說,末法的眾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那人道再下面就是畜生餓鬼地獄,所以說失人身,必墮三塗,如大地土,《無量壽經》裡面講的:「惑道者眾。悟道者少。各懷殺毒。惡氣冥冥。」所以你要跟這種流行,你最後就會被這個大火所燒,所以佛說:「五惡五痛五燒。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這五燒五痛,久後轉劇,如佛經法,無得犯也,教我們要如教奉行,依止經典。

 

所以你要看廣義,你不能只有想到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一個作為引導,但是呢,更要廣開解義味,你才能夠修行。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 講座 258集  (精彩節錄)






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

【印光大師法語】34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精彩節錄)


印光大師 開示:
二 誡信願真切

甲、示真信切願......


彌陀為我發願立行,以期成佛。我違彌陀行願,以故長劫恆淪六道,永作眾生。了知彌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彌陀心中之眾生。心既是一,而凡聖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為真信。從此信心上,發決定往生之願,行決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淨宗法界,一生取辦。一超直入如來地,如母子相會,永樂天常矣。(正)復永嘉某居士書八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念佛圓通章講記(17)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精彩節錄)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念佛圓通章講記(17)

悟顯法師 講述......


再來看下面經文: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是說:兩個人互相憶念對方,憶念至深,如是乃至從這一生到下生,就如同「形影」,像形體與影子不相分離。縱然人沒在一起,這心念是相互感應的。這也是講佛跟眾生,像「眾生憶佛,佛憶眾生」的時候,「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就像常與佛同在一樣。「不相乖異」,就是沒有分開。



我們看下面這例子,這個比喻就更好懂了。

經文講: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這個譬喻又更清楚了,它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就像母親憶念小孩一樣。你們有小孩的人就知道,什麼是「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那如果這個小孩不聽話,逃家了、離家了,佛就像家裡的老媽媽一樣倚門空望,佛在極樂世界倚門空望,希望眾生求生淨土,就像《無量壽經》講的:「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這就是佛在憶念眾生。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這是阿彌陀佛的願,他就像這裡講的「如母憶子。」可是眾生呢,沒把佛當一回事,甚至還覺得念阿彌陀佛是顛倒,念阿彌陀佛不平安。你看眾生愚癡到這種程度,所以說「雖憶何為。」佛菩薩大慈大悲沒有用,就像你的母親再慈悲,也拿你沒辦法;清涼國師臨終的時候交代:「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後之子。」這「大明」就比喻作智慧,智慧再高,你不願意與智慧為伍,「長夜之昏」不能破,「昏」就是昏昧,眾生的昏昧愚癡顛倒破不了。一個母親再慈悲,她也會有往生的時候,「難保身後之子」。你如果不聽話,不聽他教你的佛法,教你的正知正見,那他就算再慈悲,希望保你一生,他終究也有死亡的時候。


阿彌陀佛亦復如是,神通再廣大,眾生不想學,他也拿你沒辦法,逼你學也沒有用,就像我們常會考試、考背經……,實際上只是增上緣而已,你不想背,你根本沒有心在道業上面、在佛法上,這些考試、這些背誦都是虛設而已,你也考得過,但只是應付應付而已。所以說「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但是因為曾给你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给你種了善根。我們眾生就如同浪子一樣,在外頭流浪,流浪於哪裡呢?流浪於三界六道,流浪於六塵聲色之中,猶如流浪的小孩,從來不知返本還源,現在遇到佛法了,善根起來了,知道要回頭了。


當有一天這個小孩浪子回頭,「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小孩想著母親,就像母親想小孩一樣,那就「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像曾子一樣,曾子很孝順,曾子人在外面,他媽媽要找他,她情急之下自己咬破自己的手指頭,曾子心忽然痛了一下,他就知道他媽媽有事情,他就趕緊回去。這「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這是講已經出生後。


以佛法來講,曾子這是母子業綁得很重,一般是說母親跟小孩是母子連心的,你們女眾在懷胎的時候,是兩個心臟在運作,一個是小孩的心臟,一個是自己的心臟,所以你看有些出了意外的孕婦,按照常理來說,原本是一個心臟在運作,這個人會死亡,但是因為她懷胎,她有兩個心臟,她上面自己的心臟停了,下面這個小孩的心臟還在動,是可以幫助她的,所以基本上,「母子連心」這個理是沒有錯的,這是講醫學。眾生如果回頭,「子若憶母如母憶時。」那麼就「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45)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禪與教。無兩樣。

「禪」不是盤起腿來,閉上眼睛,叫做禪。
如果盤起腿、閉上眼睛,收攝六根,將散亂不堪的念頭,收攝起來,不讓它放逸,這只是攝心,並非是禪。
即使做到心如止水,也只是「止於靜」的世間功夫。
達摩大師說:「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所以叢林禪堂坐禪時,大眾用功,努力於善惡不思,便是在如是用功。
但要警覺,不得墮入昏沉、掉舉、無記中。
在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因病與藥而已。
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思」,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們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後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屍的是誰」,有的是「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後來多用「看念佛的是誰」或是「看念經的是誰」其實都一樣。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所以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
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
由此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性即是心,「反聞聞自性」,即是反觀觀自心,「圓照清淨覺相」,清淨覺相即是心。照即觀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觀佛,觀佛即是觀心。所以說「看話頭」,或者是說「看念佛是誰」,就是觀心,即是觀照自心清淨覺體,即是觀照自性佛。
心即性,即覺,即佛,無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無往無來,就是本來現成的清淨法身佛。
行人都攝六根,從一念始生之處看去,照顧此一話頭,看到離念的清淨自心,再綿綿密密,寂而照之,直下五蘊皆空,身心俱寂,了無一事。從此晝夜六時,行住坐臥,如如不動,日久功深,見性成佛,自然苦厄度盡。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汙染,實見自性的面目。汙染就是妄想執著,自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為諸佛眾生所同具,無二無別,若離了妄想執著,就證得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則就是眾生。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兩句話是參禪的先決條件。
如果不做到,參禪不但不成功,連入門都不可能。
因為萬緣纏繞,念念生滅,哪能參禪!
參禪成就,那就是時時禪,所以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以下舉幾則祖師公案─
明朝末年的紫柏尊者─達觀大師,因參話頭,使得頭、面都紅腫。有一天吃早粥時,專致用功,心不在焉,一失手,將粥碗掉落在地上跌碎了。此時他忽然大悟。
這是參禪用功的一個例子。
今人參禪一曝十寒的態度,恐怕一輩子都不會有成就。
還有一位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別號懶安,是百丈懷海禪師之法嗣,俗姓陳。幼年出家,後在鳳棲寺受具足戒。受業於黃檗山(今福建福清縣境內),學習律乘。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深感所學不得力。於是四處雲遊。在前往洪州的路上,大安禪師碰到一位老人家指點他往南昌,說:當有所得。
於是,大安禪師便前往洪州百丈山,參禮百丈懷海禪師。
剛開始參禮百丈禪師,大安禪師便問:「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百丈禪師說:「大似騎牛覓牛。」(就像騎牛找牛)
大安禪師又問:「識得後如何?」
百丈禪師道:「如人騎牛至家。」
大安禪師再問:「未審始終如何保任?」(不知道如何保任)
百丈禪師道:「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
(就像牧牛人,拿著鞭看著,不讓牠踩壞人莊稼)
大安禪師由此領悟佛旨,安心住山,再不向外馳求了。
後遵百丈禪師之命,前往大溈山輔助靈佑禪師,開創溈山,充當典座。
在大溈山住山期間克盡職守,為眾所敬。後到福州怡山,教化閩中。
曾有一次,大安禪師在陞座、說法的時候,對座下群眾說:「你們來找我,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假如是想成佛,你們自己本來就是佛,何必擔佛覓佛,像渴鹿追陽燄,何時才能相應!只要你們沒有這許多顛倒攀緣心、沒有妄想惡覺、垢穢染淨的眾生心,那就是初心正覺佛,還要向何處去尋覓呢?」
過去我在溈山禪師座下三十年,雖吃著溈山飯,拉著溈山的屎,但不學溈山禪。(大家別誤會,這裡可不是世間人認為的吃裡扒外喔!而是說明大安禪師的用功法)
我用功的方式是:
「看著一頭水牯牛。如果牠的頭才從路上轉到人家草叢,我便把牠鼻頭拽轉回來。如果牠才犯人苗稼,立刻拿鞭子撻下去調伏牠,這樣調伏的時間久了。雖也曾遭到批評。但我仍堅持我的做法,現在也是個露地白牛,終日露炯炯的,趕也趕不去。」
這牛的比喻,正是大安禪師用功的方法,而不是一般盤腿靜坐的通途方法。
禪宗大德們在開示中,有個譬喻:「用功夫,如貓看老鼠一息都不能鬆懈。」這譬喻就是教我們如何用功。
今人照顧話頭就是要時時勤做功夫,這樣便可以得個入處。
像南嶽懷讓禪師初參六祖慧能大師的時候,六祖問:「什麼處來?」曰:「嵩山來。」
六祖又問:「什麼物?恁麼來?」懷讓禪師無語……。
經過八年,忽然有所悟,乃白六祖說:「某甲有個會處!」
六祖說:「怎麼生會?」懷讓禪師說:「說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說:「還可修證嗎?」
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
六祖說:「即此不染汙,乃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我亦如是。」
所謂禪宗,非用思量、想像而能得入,也就是「見性」想入禪宗,必須達到絕思絕議,「絕」是斷絕,真能所兩忘,方識得何謂禪,而不是用思想、動念頭。
四祖道信大師曾開示牛頭山法融禪師說:「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缺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愁慮。
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惡,不作諸善。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
這才是禪。
其次,再講到「禪與教」的「教」。教是言教。
是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當中,所講的說法、開示、語句,總稱為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化。
內容包括了:
方便接引入佛門的小乘法,大乘入佛的菩薩法,諸佛境界的一乘法。
如果能依教奉行,可以不再輪迴三界六道,還可以圓成佛道。
這就是講「教」的部分,雖然有時會在部分不了義經中看到佛陀教來請法的世間人一些世間法,但那不是世尊應化世間的主要目的,所以佛在《涅槃經》的四依法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唐朝圭峰宗密大師說:「教為佛口,禪為佛心。」
教猶如指路標,藉由文字的敘述來讓學佛人知道該如何修行,以及修行的過程及證入境界。禪是直指,非關文字,後來使用的方便見性證入的手法則稱為「禪法」。
教下雖透過經典,但解行不可偏廢,定慧也須相資。
因為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修證佛法的三無漏學,三者相輔相成。
之所以說「教與禪無兩樣」是因為「教與禪」只是契入佛性的手段方法不同,最終證入的境界是相同的。
所謂「殊途同歸」即是此意!

什麼是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念佛圓通章講記(16)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精彩節錄)


什麼是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念佛圓通章講記(16)

悟顯法師 講述......


經文: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這裡舉了一個譬喻:有兩個人,一個人專憶(在想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則專忘(完全沒有把他當回事),「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或是相逢在一起,或是沒有相逢,或是見到,或是沒有見到。

這前一個人就比喻作如來,另外一個人就比喻作眾生,如來時時刻刻憶念眾生,所以說「一專為憶」,但是眾生呢,時時忘記自性,忘失菩提,所以叫「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這是說如來常見眾生,無時無刻攝受眾生;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這表示什麼?表示菩薩時時刻刻攝照眾生、觀察眾生,所以才能夠感應遍滿大千。「千處祈求千處應」,剛好對應「千手千眼」,表示他也時時在觀察眾生、時時在護念眾生,眾生有需要,他就觀察得到,他這個「手」就代表他能幫助你。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諸佛如來常見眾生、常憶念眾生,而眾生呢?我們就講佛門的例子:比如說,眾生雖然看到佛法,可是你叫他吃素,他就覺得「哎呀,學佛要吃素,好難。」這個就是「有看到等於沒看到」,雖學了大乘,但不夠精進,或是想學大乘,沒學到,變成外道,這種就是「不逢」,雖逢而不逢。

所以,諸佛如來常憶念眾生,但是眾生沒把他當回事;真如自性眾生本具,這是如同「一人專憶」,但是眾生向外攀緣,如同「一人專忘」,所以,常忘者名為「不逢」;專憶者名為「逢」。

下面,「或見非見」也是一樣,諸佛如來常見眾生,而眾生見到佛等於沒見到,看到經等於沒看到,你叫他讀經他也不想讀,你看我們之前講到的《楞嚴經》、《無量壽經》,就如同國寶一樣,這麼珍貴的東西擺在他面前,他沒有當一回事,他只是把它當成書籍或是佛教的東西,完全不知道這是法寶。

我們稱為「法寶」,為什麼?因為佛法可以讓你了生死,出三界,能明心見性,成佛,這真是寶啊。你看《學佛行儀》有教,都要求,凡是經典,你這雜物不可以放在經典上頭,經典一定要置於高處,對經典要恭敬,持經時不可向人作禮,作禮就是問訊;為什麼說經典置放的位置都是相當重要,這就是表示你重視佛法。

你看像我們道場在印書,不是隨隨便便的,我們有專門校對的人,而且這些人都是這樣子漸次培養起來的,你能做一校,做了一段時間,看你程度可以,再拿二校給你校,二校可以後,才會拿三校給你校,這也包括我講經的內容,我講經的講記檔以及你們在校對的這些書,就是這樣來的。

我們都是整個精舍一個小組,大家來發心。你想要發心,你佛法的程度就會慢慢提升,因為你在做法布施。那大家發心了,我們印經,這書的材質也是要講究的,你看,外面有的書,印沒幾年就黃掉了、長霉了,我們對書的材質要求,要比一般的更好一點,為什麼?就是我們重視法寶。

你不能把精裝書印成像平裝的,精裝書印得一點都不精緻,平裝書印得跟垃圾一樣,人家看了就不會生歡喜心。我們重視法寶,所以我們要求自己,印佛經、印佛法,既然要印,就要印得讓人家看了生歡喜心,至少要有一定的水準;你這書不可以有破損,因為有時候在裁切時會破損,我們都會要求他:你不要給我們趕時間出書,你書破損,我們會一本一本給你退回去,我們按一本一本來算錢,跟我們合作過的廠商都很清楚,你就知道我們是講品質的,不是追求速度,速度效率我們也有,我們的校稿是很有體制的,在互相溝通間,彼此溝通的語言都有,當一本稿子拿回來,你看上面的標籤顏色,就大概知道這本書有哪些問題,你不用一個一個翻開標籤去看是什麼問題,我們標籤有不同顏色作問題的分類。因為我們重視佛法,我們想把它做好,若仍有沒做好的地方,我們會盡力把它改好。

所以,佛法在你眼前,你不把它當回事,不認為是你需要的東西,這就叫「非見」,等於沒看到。你聽了以後,看了以後,你不得受用也等於沒聽到、等於沒看到,所謂「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你活了一百歲,年紀這麼大了,若你不解佛法,你不解佛法講的自性之因緣,不生不滅為因,成就不生不滅果,這你都不解,那「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所以這「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它這一句總共八個字,它的意思很廣,我們就只大概這樣講一下。

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

悟顯法師 拜願開示(3-2):一歷眼根永為道種 (明徹居士複講 粵語版)

 


修行解脫之道-拜願開示(三)

一歷眼根永為道種

悟顯法師 講述


能在佛門裡面聽到正法,都是多生多劫累積的善根,不是一時、一世就能夠遇到,能遇得到正法都是從小地方開始接觸,或是剛開始時看到佛像、或是看到出家人的形象、或是看到四字、六字佛號,是這樣慢慢累積善根來的。所以能夠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我們是身在福中,不知自己福報確實很大,尤其「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既然說萬德,就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思議的,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在佛佛平等的境界裡面,釋迦牟尼佛行差別智,為我們揀別出來,告訴我們念佛號的功德,念哪一尊佛最殊勝恰當,就是念阿彌陀佛。古來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誦經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要跟眾生結緣,最好的話就是見面時念一聲阿彌陀佛,聽到「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名號,無論是毀謗或是讚歎,這一生或是來生都會得無比的利益。幫螞蟻、蟑螂、昆蟲,念個佛號,牠們來生就不墮惡道,或是看到小動物死了,給牠念佛迴向,牠們得人身、生天的都有!眾生聽聞到佛號,心裡面就種一顆金剛種子,這一生也許不定何時會來學佛,也許極樂世界就多了一尊佛,娑婆就少了一位輪迴眾生,這真是無比大的利益,所有利益中再也沒有比成佛還要殊勝的,而成佛法門裡最殊勝的就是念佛法門,既簡單又方便,收到的效益又非常大,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現在也許沒有感覺,那是因為心太粗了,整天都浸在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裡打轉,所以你感覺不到念佛稱名的功德,實際上念佛確實能夠消我們的業障,能夠把業習給念掉,眾生見聞一定會得利益,或是現世或是遠因。要知道全世界有六十幾億人口,能學佛又能聽聞佛號的確實不多,真是少之又少,今天在道場能念佛一個小時,都是百千萬劫累積的善根,自己要慶幸能有這樣的善根,也要幫助眾生來聽聞佛號、聽聞淨土法門,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脫生死,而佛法就是了生脫死的方法。眾生是活在自己變現出來的妄境界裡生死輪轉,所以佛說為「可憐愍者」。佛說用這句佛號可以最快出輪迴,真是一超直入,永脫輪迴,在凡夫分上雖業障重,藉由淨土法門就這樣十念一念,就能超脫,永遠脫離煩惱。聽聞到佛號即使不信,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有一願「聞名得福願」,聽聞佛名或是看到佛號,都能得無量的福報,而此人的福報不光只是世間的福報,或是來生生為梵侶,會修行、會成就,或是會得遇正法,得值佛世,所以讓眾生能夠聽經聞法,相當重要。

道場這次有做T恤,要跟大眾結緣,希望你們能夠常常穿,走到哪兒都穿著它,都能得利益,不光只是你看到的眾生,連鬼神看到都歡喜你。有些鬼有神通,有些沒有,有神通的他可能知道你有念佛,不敢害你,沒有神通的你要讓他知道我有在念佛,那看到你就歡喜,你的冤親債主看到你,瞋恨心會稍微少一點,知道你有心在悔改,你有心在做功德,會放過你,說實話這比超度還有用,你穿著佛號的衣服,比做任何超度的法會都來得殊勝,都來得慶快直捷,直接就跟你的冤親債主解冤釋結,直接跟眾生結無上法緣,無上法緣就是成佛!你用出世間第一殊勝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跟他結緣,這就是無上法緣,殊勝的功德。幫助眾生學佛、幫助眾生聽聞正法很重要,也是佛弟子應該要做的。希望正法能夠久住,眾生能夠一生成就。

大勢至菩薩因地怎麼修行│念佛圓通章講記(15)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精彩節錄)


 大勢至菩薩因地怎麼修行│念佛圓通章講記(15)

悟顯法師 講述......


請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我們直接看第一段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是第一小段,前面是二十三位菩薩講他們於因地修學,各得的圓通法門,這裡是繼彌勒菩薩之後,「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從座而起禮佛,「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為什麼稱為「法王子」?一般講「法王真子」就表示他已見性,所以才稱為「法王子」。最少是圓教的初住菩薩,這才算是法王子。

那麼能夠像大勢至菩薩那樣子稱「法王子」的,最嚴格的標準,稱「法王子」他是受灌頂位,就像太子要繼承王位一樣受灌頂位。《無量壽經》講的「升灌頂階。授菩提記。」多半都在十地以上,「灌頂位」的菩薩又叫「受職位」,所以才稱為法王子。

像你們在唱「爐香讚」裡的「菩薩摩訶薩」,這「菩薩」還有大菩薩,這「菩薩」就是指一般的三賢位菩薩,大菩薩多半是十地以上的菩薩,所以叫「摩訶薩」。「大勢至法王子」按照現在來看,算是入了「受職位」的菩薩,也就是像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教導極樂世界的清淨海會大眾,也算是候補佛。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這「同倫五十二菩薩」就是跟他同類的,包括從初發心,所謂「圓教初信位」一直到「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到「十地」這樣有五十個位次,「十地」以上還有兩個,一個是「等覺」,一個是「妙覺」,所以是五十二菩薩。「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一般算菩薩五十二位次,多半這一段大家都是這麼看。

那麼「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下面經文: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前面世尊跟大眾講:你們因地到底是怎麼修行的?如何獲得圓通本根的?你們每個人說來聽聽。所以大勢至法王子這裡就講了:「我憶往昔恆河沙劫。」就是他憶念過去很久很久的時候,這「劫」,以前也講過了,就是時間的單位。這劫數是一條恆河的沙,恆河裡的細沙,每一沙算一劫。那時有一尊佛出世,名「無量光」,無量光佛;總共相繼有十二尊佛出世,「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那麼這一段經文,拿到《無量壽經》來看,你看第十二品的時候,就會講到,這是阿彌陀佛另外的別號。阿彌陀佛又叫「無量光佛」,又叫「超日月光佛」,又叫「不思議光佛」,前面講的「安穩光」、「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等等的。這是佛另外的十二別號之一。

有的祖師就會把它合會在一起,說是一佛。那實際上,我們直接看經文上就說是「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既然有所謂一尊佛又一尊佛,就顯示這「十二如來」,不是指一佛而多號。教導大勢至菩薩的是「超日月光佛」。

總結來說:這十二尊佛跟淨土宗是有關係的,但你不能說是阿彌陀佛的十二個號。所以,按經文來看,這是最直接、是最客觀的。

這「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既然說有「十二尊」,那就不是指一尊佛有十二個號,你們這樣聽得懂嗎?那麼「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所以大勢至菩薩他是學有傳承的,他不是自己發明一個法門叫淨土法門、叫念佛法門,他是有佛來教他的,這佛叫做「超日月光佛」,是超日月光佛教他的,教他念佛三昧。

之前我們講到,有人說「大勢至菩薩是淨土宗的法界初祖」等等的,那觀世音菩薩比大勢至菩薩更先學淨土法門,因為觀世音菩薩成佛在先,用功在先。因此他們這樣看就不一定客觀,不過那也無所謂,因為這個不是我們修行的重點,重點是人家已經圓滿成就了。

只是我們看到在佛門裡面,尤其是近代的人,其實很忌諱的一點,就是常常把人家封為祖師以抬高自己,或說人家是菩薩再來,其實有時候只是讚歎。你看,像玄奘大師,他也會讚歎李世民,就像有些人會讚歎我們國家主席習近平,他會這樣讚歎他如同菩薩。這是「如同」並不是說他的身分「就是」,這是讚歎。

我們有聽到一些法師他會去讚歎,但有些讚歎只是讚歎而已,並不是去印證。在佛門裡面很忌諱用這種方式去印證人家是祖師,說哪一個人是祖師、哪一個人是佛菩薩再來。為什麼這些人要這樣講?他就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故意講:「你看,他是祖師,是我認可的,我認可他有修的。」這種不好。

祖師大德不用你來認可,人家本來就很有修,人家本來就很有德。或是隨口就說「哪一個人是佛菩薩再來,哪一個人是阿羅漢再來」,這個在佛門都是禁止的,《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

這是剛好講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順便講一下,《楞嚴經五十陰魔》裡面就有講到,這種人他著魔以後,他會去講哪一個人是佛再來,又或預言災難等等的,說什麼時候有災難、會發生什麼事等等,講這些事情,動惑人心,讓人家心裡惶恐不安,這個就是妖魔鬼怪。

或是說:哪一個人是佛、哪一個人是菩薩,這都是在〈五十陰魔〉裡面講妖魔鬼怪的一個作為。又說什麼「你家庭沒有搞好不能成佛」等等之類的,這種都是著魔了。這在〈五十陰魔〉裡面都有講到,「諸魔弟子,淫淫相傳。」所以說大勢至菩薩,我們就是尊稱他為大勢至菩薩,你不用去不斷地用種種的方式,去說他是「法界初祖」,其實不用這樣講,他就是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侍者,這樣就可以了。

佛門其實很忌諱故意尊封人家為什麼菩薩、什麼祖師,不要這樣搞。一般我們佛門的傳承,祖師都是用印證的,像禪宗的祖師他在傳,他都是印證的。所以是一個有修證的人,他去印證這個人他的功夫跟層次。不是用推舉的、票選的,用這種「選舉」選出祖師來;或是說自己的徒眾很多,徒眾覺得自己的師父也是祖師了,就把祖師的名頭往他身上一掛,這個不行。

你去看有一些道場,他的徒眾很多,就會把他自己的師父尊為祖師,這種不行。或是這個出家人或在家人,好像有一點小功夫,他就開始說「哪一個人是佛再來」、「哪一個人是菩薩再來」,就幫人家印證,這類全都不行。

但有一種是像我們會去讚歎,哪一個人的德行很好,猶如佛菩薩再來,這個純是讚歎而已,並不是印證,所以這一點你要搞清楚,你沒有搞得很清楚,這佛門就烏煙瘴氣了。就像印光大師,他教人:「看別人都是佛菩薩,只有我自己一人是凡夫。」難道你看他是佛,他就變佛了嗎?沒有啊。那有人就亂了套,不會學,人家是講存心,他卻把狗也當佛菩薩了,請牠上桌了,請牠跟僧人一起吃飯,亂七八糟地亂了套了。佛門講的是「平等當中它有次第」,它有它嚴謹的規矩在,這個才是正確的。

再來是「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勢至菩薩說這一尊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這顯示他有傳承。「念佛三昧」這「三昧」翻作中文叫「正受」,是以念佛的方式達到「正受」。

「念佛」有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跟「持名念佛」。

首先講「實相念佛」,如果說「實相」則通一切法門,包括禪、教、密、律、淨都可以,「實相念佛」是通一切法門的。蕅益大師講「唯念自佛」就是「實相念佛」。

那麼一般在我們淨土宗講的是「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淨土宗講的「觀想」、「觀像」還有「持名」,特別是講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尤其是我們在用的這「持名」的方法就有很多,你看:能夠大聲念佛、小聲念佛、默念、金剛持、呼吸念,連你走路都可以念,或是盡一口氣念十聲等等的方法,這些都算是念佛的方法。

重點我們之前講過,是在於「存心」,你存什麼心來念佛?你是要存「了生死」的心,這個心要先發在那裡才來念佛,這樣念佛才有用啊。不然有的人念佛他是為求平安、求富貴,說實話,你縱然再富貴,你也沒有那個命可以花。

修行人念佛就是要「求生淨土」,是為「了生死」,你要痛念這生死輪轉的可悲,要深厭塵勞煩惱,舉起一聲阿彌陀佛的名號,打斷種種的妄想;也就是將你所有的想頭,不管好的、壞的,全部用一句佛號掃過去。所謂「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我們念佛這樣念,出娑婆就得到正受。

所以你看往生淨土的人一定是「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就是正受,所以念佛必然是要一心的。你現在散心在那裡念佛,這樣念佛達不到效果。念阿彌陀佛就是要全心全意專注地念,這樣子來用功,念念覺悟,這是講事相上的持名。

實際上,一切時處都可以念佛,佛者「覺」也。你心念覺不覺?生活中心迷了,認境為實有,「取相分別」掉在境界裡面,起「貪瞋癡慢疑」種種惡見煩惱,這就不叫念佛。所以真會用功的人,走路吃飯穿衣睡覺,行住坐臥都是念佛法門,這是廣義的來說;心念覺悟、心不住相、心不取相。這個「心」就是你現在在用的這個心,你只要不取相不分別,你的八識五十一心所,當下就轉成真如,這是簡單講一下念佛法門。

所以一切時處要與經典相應,你不能只誦戒而不持戒,只持戒相而不了戒性,這個不行。你不能只讀經,而不知道經所要表達的義趣;你知道表達的義趣,而不能只是「知道」而已,還要能契入,心裡要能放得下,這個才叫做念佛跟念經。

「持咒」也是一樣,咒為什麼有咒力?有些人他跟我講:你們佛教的那個經文好深哦。我說:奇怪,怎麼會深呢?他說:一遍讀下來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我說:你讀了哪些?他就念大悲咒給我聽。我說:這個東西它本身就沒意思,它是一些鬼神天神的名號,有些咒語它真的是沒意思。我說這個東西,它是鬼神的話或是鬼神的名號顯示出來的,所以你去解它的意思沒有用啊,咒語不是要你解義,念咒語是要你無心。

你看看我們讀經,你在讀經時你還會冒出意思出來,那你的心還是有悟,無論你解了什麼,或你體會到什麼,實際上都是心有所取,心有所得。所以你看,為什麼講有些人參禪,一個禪七打下來,最後寫了一篇心得,長長地五千個字、一萬個字,你就知道他這個禪七報廢了,浪費七天時間。你在這七天裡面應該「不取相不分別」,人家祖師用功,進了禪堂打了三個月的禪七下來,每天這樣用功,吃飯時心不在焉,「食不知其味」,就是吃飯的時候不知飯食的味道,縱然誦經念咒,心也毫不取著,三個月下來,你問他大殿的佛像長什麼樣子,他根本不知道,這樣用功才有相應處。

你一個禪七打下來,或一個佛七打下來,最後寫了一堆心得,還能得獎,你看看這個道場是不是要完蛋了!那要是我來主七,你就慘了,哪有那麼多事呢?你這所有的「心得」,都應該要付之一炬,燒了它。所以達摩祖師講:眾生為什麼叫做「眾生」?就是因為有心,有「心」就取相分別,你一取相分別,你就落文字語言。

五祖弘忍禪師講:「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你妄念不生,這「我所」心:「我」與「我所」才能滅。你念佛,佛七也是一樣,佛七還開示,那個是活動辦到後來,講個話,讓你們調劑一下,實際上真正的佛七根本不用開示,也沒什麼好講的,講的都是廢話,沒有用啊,還要開示什麼!來「打佛七」就是來了生死、來用功的。不管你見佛、你沒見佛,那個都不是重點。

所以「念咒」在於無心,這個咒語你念一遍下來,字句分明,身心不亂,那這就與心性相應,與咒的咒力相應。「咒」是什麼?「咒」是佛與菩薩於禪定中將他的心化作符號表現出來。這我是聽元音老人講的,是密宗有大成就的上師講的。心無形相,透過咒語來表現。所以為什麼說念咒秘密與心相應,為什麼這句「阿彌陀佛」這麼厲害、這麼相應,因為它既是佛號也是咒語,所以歷代有多少人都是念佛成就的。

念佛念到後來,你是萬緣放下的,你是一心不亂的,一心不亂就是你心無妄想,就是《心經》講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就是「一心」。所以你在用功,無論是在打佛七也好,打禪七也好,有的人打觀音七,七天中都念觀世音菩薩;有的人打「大悲七」,七天都念大悲咒,念下來重點是你要心清淨,心無罣礙。

一般打佛七,第一天去還在適應,第二天慢慢開始進入狀況,……到第六天就開始打妄想,亂七八糟地想:明天就要出堂、明天就要解七啦,不知和尚有什麼開示,回去我還有什麼事情要先處理、要後處理,……這妄想全來了,這樣你就得不到念佛三昧。

打七是要「克期取證」,所以你打完七,你就寫了一大篇心得,這個沒有用,表示你這七天都在浪費時間,白磕頭了,白念了,為什麼?因為你在用功的時候都在攀緣:你在看看這個道場是用多大的木魚啊,法師唱的梵唄好聽不好聽等等的;很多人都說:「我去某某道場回來,那裡的梵唄好莊嚴,我打了七天的七……。」我們聽了都笑一笑;你用功就用功,你還管它莊不莊嚴啊?那個是常住法師該管的事情,不是你該管的事情,你用功就用功了。

所以我說你打佛七,你真正要用功,其實用我的方式是可以的。你在家裡把電話關掉,把電視關掉,「電話」包括室內電話及手機,你都把它關掉。即使沒有人護持你也沒有關係,反正你就準備一些簡單的東西:饅頭、包子啊,你可以從念一天的佛,或念兩天的佛開始,這樣開始,念到七天,這樣用功沒有人吵你,或是幾個人也可以。這個效果肯定比你去參加佛七法會那個效果還要好,我不是說人家的佛七不行,但是我講的這個方式,你可以去用用看,這個效果相當不錯,沒有人吵你,你也不用管幾點起板、幾點安板,看到誰、見到誰,你都不用管,你都不會看到,你就在你家裡面,你就在你房間裡面;或是有三、五好友,有同參道友有清淨的地方,大家約了到清淨的地方去,或是到山上,或是到人煙比較稀少的地方,這樣用功,這是可以的。

所以有些人說他要去住山,我說你住過山嗎?你住不住得?我們且不要說山上沒有人,山上有時候有野豬、有蛇、有這些野生動物,嚇都把你嚇死啊。為什麼有些人住山他要養鴨子?有些人沒住過山,我是住過的,你不要說沒有人你能住,沒有人但它還有其他東西,有時山上的野豬會跑來,跟你要東西吃,或來你住的地方給你四處亂轉,你看會不會恐怖。

因為有些人他想要住山,但他想得太天真。像在台灣你住山,你碰到颱風天你定力要是不夠,這強風就好像在你頭上,或雷雨天,雷就好像要打在你頭上一樣,你嚇都嚇死了,你還住山啊!尤其這高山,台灣的山平均算高的,你住山上你在用功,我們台灣到下午有這種午後雷陣雨,這個雷就好像要劈在你頭上,離你非常地近,那個雷打下去,整個屋頂都會震動的。所以有些人,他是因為在市區待久了,覺得煩悶,想找個地方靜一靜,想到佛門有一個詞叫「住山」,聽說不錯,想去住住看……。所以你要用功前,你要先想好,要做好心理準備,不是說不行,但是不能搞得一廂情願,用功也沒用功到,去那裡都在打混,那也不行。「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念佛是能得三昧。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印光大師法語】33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精彩節錄)


印光大師 開示:
二 誡信願真切

甲、示真信切願......


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

婆娑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

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諦思自知,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第八五陰熾盛苦,乃現在起心動念,及動作云為,乃未來得苦之因。因果牽連,相續不斷;從劫至劫,莫能解脫。

五陰者,即色、受、想、行、識也。色,即所感業報之身;受、想、行、識,即觸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於六塵境,起惑造業;如火熾然,不能止息,故名熾盛也。

又陰者,蓋覆義,音義與蔭同。由此五法,蓋覆真性,不能顯現。如濃雲蔽日,雖杲日光輝,了無所損;而由雲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斷惑業,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顯現,亦復如是。

此第八苦,乃一切諸苦之本。修道之人,禪定力深,於六塵境界,了無執著,不起憎愛;從此加功用行,進證無生,則惑業淨盡,斬斷生死根本矣。

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實難。故須專修淨業,求生極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蓮花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音,隨己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舍,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諦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

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喻。深信佛言,了無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見,妄生猜度,謂淨土種種不思議勝妙莊嚴,皆屬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實境。若有此種邪知謬見,便失往生淨土實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正)與陳錫周書



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五重玄義│念佛圓通章講記(14)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精彩節錄)


五重玄義│念佛圓通章講記(14)

悟顯法師 講述......


這「五重玄義」等於是概要,甚至部頭大一點的經典,這五重玄義就是佛學概論,所以你們現在外面看的佛學概論,我看了有些近代人寫的那些佛學概論,都胡說八道。根本講不出宗旨,又說佛有講過這個,又說佛有講過那個,說哪一個宗講了什麼,哪一個宗講了什麼,那些其實都是枝枝葉葉。


所以你看我們藉由「五重玄義」很簡單的五個科目: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相,我們簡單地這樣子講一下,你就大概知道這一部經是要講什麼,佛法是在講什麼,佛法的宗旨是什麼。


像你們真要了解佛法、佛學概論,你就去看清涼國師的《華嚴玄談》,《華嚴經疏鈔》前面玄義的部分,我們就稱為《華嚴玄談》,或是賢首國師的也可以,他的《探玄記》,這都是佛學概論,講得很清楚,講得很好,不會像現代的人,講了半天都變成知見。


祖師大德在解經,一定先講「玄義」,從這「玄義」裡面,你可以快速去掌握這部經的宗旨跟綱領,也可以掌握佛法的宗旨跟綱領,佛學概論就在這「玄義」裡面。所以你看我們講《無量壽經》也是講「玄義」,《法華經》也講了「玄義」,講長或講短而已,但是都按照這個規矩來講,你才能夠真正了解。


因為現在的人他聽經不聽「玄義」,不聽「玄義」,你就不知道佛經是要講什麼。你一下直接到經文裡面看,你就成了「入海算沙」。


這「玄義」你仔細這樣子看下來,發現它有利於初學,也有利於老修。多半是老同修喜歡看,他覺得這個可以統整;初學者你看了會有概念,你知道裡面的五時八教,你知道天台宗的「藏通別圓」、華嚴宗的「小始終頓圓」,你就能辨別這部經到底是屬於什麼時的,屬於什麼樣的教化方式,講得圓不圓頓,它接引的根器,是接引哪些人,玄義都講得很清楚,這就是「玄義」的重要性。


以及看了這部經,能得到什麼樣的受用?你看這部《楞嚴》,是「離愛得脫」為用。這一部經是依什麼來講?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它是以什麼為宗?圓通妙定為宗。這都講得很清楚,所以你看「玄義」有這個好處。這〈圓通章〉的玄義同時也是簡單的《楞嚴經》玄義,我們就講到這裡。

五重玄義─判教 (5)│念佛圓通章講記(13)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精彩節錄)


五重玄義─判教(5)│念佛圓通章講記(13)

悟顯法師 講述......


再來看最後的:「判教」。

「判教」一般按天台宗講的「五時八教」,但是這一部經遍在「五時」當中,你沒有辦法定判在哪一時。它既具有阿含時的內容,又具有方等時的內容,乃至有華嚴時的內容,都有,所以祖師大德說不能定判,因為它是一個,我們現在講的:「共通科目」。

但是在「教相」裡面,還是可以找得出它到底是要講些什麼,還是找得出來,它是「正呵藏教」,「呵」就是呵斥的意思,主要是呵斥小乘,「旁呵通、別二教」,同時告訴你:通、別二教不是真正究竟。

所以你看像二十五圓通裡面,剛開始有從「通教」入手的,有從「別教」入手的,但都不究竟,到最後歸於「圓教」,歸於圓融的,所以說是要「獨明圓教」,為的是要顯示「圓教」。所以蕅益大師講的「判教」就相當地圓滿。因為它沒有辦法去定判這是五時八教的哪一時,它不屬於阿含時,也不會屬於方等時,它不能定判在哪一時,但是它是通的。這是我再大概講一下,這一部經的「名題」。

你能知道: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相,那你就能夠知道這一部經的大意。知道「無邊」名為「大」,「不可見」名為「佛頂」,「眾生本具」名為「如來密因」,「正知正見」為「修證了義」,「一切無著」名「菩薩萬行」,「圓修圓證」稱為「首楞嚴」,「無說無示」則名為「經」。你能了解這個經題,你就知道佛法是在說什麼,這部經是在說什麼,我是簡單地把它講出來。

要是你要用祖師大德的那套解法:「大」具三義,謂「大、多、勝」;什麼名「大」?「大」者名「法身德」,亦可名「般若德」,亦可名「解脫德」,配三德密藏等等的這樣解釋,那你們直接去看古德的著述就可以,我們講經就大概這樣講一下,這樣跟大家解釋你就懂了。

【芒種】樂於睡眠的二十種過失

 



芒種】 20220606日  農曆五月初八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芒種農人處處忙。彌陀一句未曾忘。
年豐霉雨抽苗早。歲稔和風吐穗芒。
耕種耘田終是苦。秋收冬熟聊安康。
娑婆歲歲皆勞力。淨土時時最吉祥。




【芒種】樂於睡眠的二十種過失

悟顯法師 開示



所以講的這個懈怠,在念佛上、在布施上、在持戒上、在忍辱上、在精進上,在禪定、在般若上,都有懈怠的問題,都要去對治,在五戒十善上都有。


你要知道這懈怠,能生一切惡法,能夠讓你善法減退,就白法消退、惡法增長。就像你念佛,你看你在那邊打瞌睡昏沉,《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講的睡眠二十種過失,裡面很科學、很醫學,你看現在的醫學叫人家睡八個小時,那是錯的,那不會養生的人、不會修行的人講的。

 

你睡得多、睡超過,你的皮膚會不好,你的腦筋就愚鈍、愚癡,見善不能隨喜,惡法增長,種種的過患有二十種啊,你們可以去看,你看到這個,你再對照自己是不是有這些問題,釋迦牟尼佛太了解了,所以講睡眠有二十種過失。

 

你看你念佛的時候你在睡覺,或是你平常多睡,你想說按照醫生講的,醫生講的那個話不能聽啊,叫你多睡,是叫你多昏沉、多懈怠、多業障、多煩惱,還有很多啊,很多問題出生。

 

睡眠,它屬於無記法,無記法就是說,你身體適當的睡眠是可以進道的,因為它無記就沒有善、沒有惡,所以適當地調適可以進道。

 

但是不適當的、貪睡、昏睡,你看現在鬧鐘、手錶,都有貪睡功能,這個就要注意了,就要小心了,這都造成懈怠、怠惰。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 講座 第292集 (精彩節錄)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樂於睡眠的二十種過失

一者 懈怠懶惰。

二者 身體沉重。

三者 顏色憔悴。

四者 增諸疾病。

五者 火界羸弱。

六者 食不消化。

七者 體生瘡皰。

八者 不勤修習。

九者 增長愚癡。

十者 智慧羸劣。

十一者 皮膚闇濁。

十二者 非人不敬。

十三者 為行愚鈍。

十四者 煩惱纏縛。

十五者 隨眠覆心。

十六者 不樂善法。

十七者 白法減損。

十八者 行下劣行。

十九者 憎嫌精進。

二十者 為人輕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