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明身與觸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十二處本如來藏 ─ 明身與觸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

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是會「觸處」。就是這裡講的十二處本是如來藏性。

佛問阿難說:你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這個「摩」,是你感覺到有東西來摸觸你的頭,那這是手在感覺還是頭在感覺?「此摩所知。誰為能觸。」是誰在觸碰你?是手?還是頭?如果是手,那頭就無知,云何成觸。如果是頭,「手則無用」,頭就自己能感覺到觸摸的感覺,那就不用手來摸,所以說云何名觸。如果兩個都有,也有手也有頭,那你就兩個知。「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要成觸必須一個是能、一個是所,如果兩個是一體,那就沒有辦法分能所。既然是一體,那「觸則無成」。意思是說:你要成觸,一定要有一個能觸、一個所觸。所以佛用兩邊:一個頭一個手來破。

所以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如果是二體,那你這「觸」在哪裡?在「能」則不是「所」,在所則不是能,那你這個觸在手這邊,那就不是在頭那裡,在頭那裡就不在手這裡,不管誰作能所都一樣。所以在能則非所,在所則非能。

那不應虛空與汝成觸,跟虛空是完全沒有關係,所以說「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是會觸處,從觸來為我們說明。以手摩頭而為身之觸也!如果觸在手,這頭就不知道,如果觸在頭,則不待手觸;若頭、手皆有觸,則有二知,那就有二身;若頭、手是一,那就不能成觸;因為沒有「能、所」。如果頭、手是二,觸則無定,那頭跟手是二體的話,觸就無定。這是祖師講的。是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二俱虛妄,畢竟無體。

所以從這一體、二體,來為我們說明當體即空,本是如來藏矣。

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

明嘗與味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十二處本如來藏 ─ 明嘗與味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

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是講舌跟味兩處,然後佛把它破掉。

佛說:「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就是講「去托缽」,有時候托到酥酪醍醐,名為上味。「上味」就是特別好的,這些都是乳製品的精華,是提煉過的。「於意云何」,此味從哪裡來,是生於空中還是生於食中、還是生於舌中?

佛說:「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如果這個味道是從你舌頭而生的話,你口中只有一舌,這舌已經成為酥味了,

那遇到黑石蜜,「黑石蜜」就是黑糖。「應不推移」是:應該不會改變。因為舌已經是酥味,永遠都是酥味,就沒有辦法嘗到黑糖的味道。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如果不能變移,那就不能知道各種味道,不要說是黑石蜜,各種味道你也沒有辦法嚐到。

那如果能變移,「舌非多體」,因為你只有一舌,這體既然已經是酥味了,「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你要多味,你認為這味道生於你的舌頭,那你只有一個舌頭,如果味變移,是多味的話,這舌不屬於多體,你只有一個舌頭,云何多味一舌之知。所以說這味道不生於你的舌頭。這是防他轉計。嘗味必然要有舌來嘗,才能顯出嘗的功能。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

如果說這味道是生於食中,要怎麼證明,必然要有意識去了別食物中的味道。能嘗的是舌頭,而食物是屬於所嘗,既然屬於所嘗,它沒有意識,所以說「食非有識」,它怎麼能夠知道它自己是什麼味道?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假設這食物有意識,有意識那就是它知,別人的意識跟你沒有關係,「何預於汝。名味之知。」嘗味道的這功能跟你沒有關係。

「若生於空。」若說是生於虛空,那就更清楚了,「汝噉虛空當作何味」,虛空如果作鹹味,既然能鹹你的舌頭,你的臉也會感覺是鹹的,那麼「則此界人。同於海魚。」這世間人就跟海魚一樣,「既常受鹹。了不知淡。」既然常受於鹹,那就不知道淡味是什麼樣子,「若不識淡。亦不覺鹹。」鹹淡是對立的,淡性不能識,當然鹹也不能知,那則無所知,你怎麼能夠說你嘗得到味道,所以說「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所以說他去分析,你能嚐到酥酪醍醐這味道,這味是生於舌中,還是生於空中,生於食中?都沒有生處,所以不屬因緣,既然不屬因緣,更不可能屬於自然,為什麼?如果是自然的話,自然就是不定的意思,不用嘗它就會亂生。因為它還是得去嘗才知道這個味道。那你認為真的去嘗,就有這個味道嗎?他會告訴你「俱無處所」。這可不是兩個顛來倒去,這是當你認為是因緣生,他破你因緣,當你認為是自然,他就告訴你每一個都沒有出生之因,怎麼會自然而生,又自然而生就亂生,你不用嘗它也有味,舌會自己生味,那這個世間就矯亂了,所以說「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是從味道來辨別,這味如果生於舌頭,那麼一舌不能知多味。若生於食,食自知,跟舌頭沒有關係。若生於虛空,與根、塵沒有關係,云何名為知味性。所以「是知二皆無體則本如來藏」。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明嗅與香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十二處本如來藏 ─ 明嗅與香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

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若生於木。則此香質。應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個是用栴檀香舉例子。

有種非常好的栴檀香,叫做牛頭栴檀,點上一銖,四十里內能同時聞到。

在《博物志》記載:在漢武帝的時候,西域進貢沉香,依我們漢朝當時的制度來說,香一定是要好香,而且要滿一斤他才收。但當時使者只進貢了四枚,結果漢武帝他就沒有收,這些朝貢的西域使者,因為他沒有辦法帶走,所以他就掛在宮門上,結果香還沒燒,皇宮裡面都聞到香氣,既然皇宮裡面都聞到,漢武帝他也聞到,他說:奇怪,這是什麼味道,就去找,找到了,說怎麼有這個香,一查就是當時候那個使者他掛在宮門上面,這西域進貢的香,沒有燃香就香起來。後來武帝時長安鬧瘟疫,就有漢朝的博士,請奏漢武帝,他說應該燃香一枚,漢武帝就答應了。那個時候漢朝皇宮是在未央宮,就是現在西安未央區一帶,一燃,當時整個長安城都聞到這栴檀的香氣,這是在《博物志》上有記載的。那時候長安的瘟疫就消除。長安是漢朝首都所在,所以他用上這麼好的香去除瘟疫。

因為現代人福報淺,沒有碰過這麼好的香,所以聽到說「燃香四十里內(以前古代的里),同時聞氣」,他會覺得:怎麼可能。現在點水沉香,很少聞到這麼好的香。

這裡佛告訴阿難說:汝又嗅此爐中的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根據《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漢代一銖約為0.65克),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就是:此香是生於栴檀木,還是生於汝鼻,還是生於虛空當中。所以說「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佛說:「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如果你一定認為這香是從鼻而生的,應該鼻中就能出香,既然鼻能出香,那它就算是栴檀,就不是你的鼻,何況鼻非栴檀,既然非是栴檀,那就不可能出香,所以說「云何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既然說你是聞香之人,這香應該從鼻而入。若鼻中出香,那就不叫聞,「聞」就不成立,這香如果生於虛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為什麼要藉著去點燃它才會生香。

如果生於香木,則此香應爇成煙。你去點燃,那香木有煙氣出來,「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如果說是有香,煙塵上來,鼻子去聞,所以聞到香,這是一般人的認知是這樣。那麼佛在這裡講,為什麼其煙剛開始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就都聞到,「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這香的粉塵,燃燒後要傳出去,還得一段時間,可是它一點燃,煙剛騰空的時候,整個室羅筏城都聞得到,所以才問說這個香真的是從木頭而來嗎?如果說是木頭而來,才剛點燃的時候,四十里內都能聞得到。你要說是煙塵在傳播香氣,那並不全對的。「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那就知道不屬於因緣不屬於自然,「香無定在,聞根本空,二皆無體本如來藏矣!」

為什麼它這裡是用香作例子,而不是用一般的東西?因為一般的東西它沒有像栴檀一樣那麼大的力量,能以香氣去傳播,一般人會認為:我現在聞到的味道一定是從這東西來的。這裡舉栴檀木這個香,所以他說大家都同時可以聞到。一樣的,你要是說香塵亦然,香塵到你的鼻子、到大家的鼻子,現場的人就把它的味道吸掉了,它也是有限的,為什麼說四十里之外,這麼遠的地方同時都聞到。最後總結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嗅跟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所以是這個道理。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31)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成實宗
以下簡單介紹:
一、成實宗:
「成實」是一部論的名字。這部論是訶梨跋摩尊者造的。
《成實論》有十六卷、二百零二品之多。
是姚秦時候鳩摩羅什法師譯成中文的。
《成實論》的注解很多,現在一部都不存在了。
訶梨跋摩譯成中文叫「獅子鎧」。
他是在佛滅度後九百年左右出世。原是外道,後來一方面研究大乘。
後來又取小乘諸部之長,解釋三藏,而著述《成實論》。

成實宗。六代盛。
成實宗最興盛的時期,是在「六代」。六代就是六朝。
漢朝以後的三國,統一於司馬氏的晉朝,晉朝第二代的皇帝是晉惠帝。
因歷史戰亂變遷,於是移到江南,建都在現在的南京。是為東晉。
晉朝第一位皇帝是元帝。
從三國時候的吳及東晉數起,經過宋、齊、梁、陳,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六朝,又叫做六代,統統都是建都在金陵(南京)。
怎麼知道成實宗在六朝的時候最興盛?

高僧傳。可為證。
因為有《高僧傳》這部書可以作為證明。
高僧傳有兩部比較出名:
一、梁《高僧傳》十四卷,是南朝梁代的慧皎法師作;二、《續高僧傳》三十卷,是唐朝道宣律師撰的。
顧名思義,《高僧傳》是記載歷代高僧自行化他的事跡。
因此,成實宗的興盛可以在《高僧傳》事跡中找出來。......31

更多法喜      大乘定香精舍部落格


戒殺放生文圖說 ─ 定數可回 (30)

 



蓮池大師  戒殺放生文圖說




定數可回

袁柳莊善於觀人相貌,判斷吉凶禍福,非常靈驗。朝廷某官,攜帶一幼子來求相命,袁柳莊仔細觀察,判斷該小孩,決定夭折,某官甚為憂慮。

後來遇見一位道人,對某官說:「大人何必憂慮?世間惟有廣作陰德,可以挽回定數,但作陰德的機緣也不易得,不如放生,因為放生,隨時隨地皆可去作。」於是某官,便立願放生。力行數年,又遇道人說:「如此作法,善業不廣,不足以改造命運。」某官聽後,更盡力救放物命,只要有益於生靈的種種善舉,無不捐款推廣流通,由此保救物命,不可計數。後來其子,竟然平安無恙。袁柳莊得知,也感到驚奇,因此晚年相命,每勸人行善,得以改造命數。

按:自古以來,由於放生轉短命為長壽者,不勝枚舉。因為能施於物命,獲得生全者,上天必然賜以壽命,這是自然的道理。不僅如此,倘若人能時時以慈心推及物類,自己做到戒殺放生,又廣勸他人也能戒殺放生,便能求子得子,求富貴得富貴,推極而說,凡有所求,無不如願以償。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吉神佑之,福祿隨之。」也如文昌帝君陰之所說的「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明聽與聲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十二處本如來藏 ─ 明聽與聲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跟前面一個是一樣的,是從音聲與耳根來互相對破。

佛問阿難說:你再聽此祇陀林中,要吃飯的時候擊鼓。

集眾的時候就要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這是在佛門裡面常聽到的,我們中國佛教寺院在吃飯的時候,也是要擊鼓的。佛問阿難:「於意云何?」你覺得如何?你聽到的這個音聲,是聲塵來你耳邊,還是你耳朵到聲塵那個地方去?「若復此聲來於耳邊」,佛說:如果是音聲來耳邊的話,「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我到室羅筏城去乞食,那祇陀林就沒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此聲必到阿難耳,目連、迦葉不會同時聽到。何況這僧團裡有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聽聞鐘聲,就同來食處。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果是你的耳朵到音聲那邊,「如我歸住祇陀林」,就像我回到祇陀林,「在室羅城則無有我」,那我就不在室羅筏城。

如果是音聲來耳邊,就像他在室羅筏城乞食,祇陀林則無有我,如果是耳往聲處,就他回來到祇陀林中,室羅城就沒有世尊的人影。

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你聽到鼓聲的時候,因為是鐘鼓齊鳴,你聽鼓聲的時候,耳朵既然已經到鼓聲的地方,那這鐘聲同時在敲,你就不應該再聽到,何況你還同時聽到象馬牛羊種種音聲作響。所以說「耳根往彼聲邊」這個認知是錯的。

這一段是這樣。

後面要防他轉計說:我聽音聲沒有往來,「若無來往。亦復無聞。」若沒來往,那就沒有聞。為什麼?因為耳根要對的就是聲塵,如果沒有聽到聲塵,那就不能成就「聽聞」的這個功能,你就不算聽聞,所以說「亦復無聞」。

所以「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不屬因緣不屬自然。「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說聲不來耳邊,耳不往聲所,是則音聲、聞性兩個皆悉寂滅,而妄生分別;二妄無體則本如來藏矣!

為什麼講「而妄生分別」,「而妄生分別」就是你誤以為,真的實有音聲、真的實有耳聞,所以說「妄生分別」,佛就用這兩處:是「聲來耳邊,還是耳往聲處」,兩處都是虛妄,在虛妄當中認為實有,那就是妄生分別。所以音聲、聞性其體寂然,所以本如來藏矣。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明色與見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十二處本如來藏 ─ 明色與見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接著看十二處。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接著講十二處。為什麼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佛說:阿難,你且看此祇陀樹林以及泉池,於意云何,你之所以能看到泉池,為是色生眼見,還是眼生色相。

「十二處」,先從「色」來分析,再來從「眼」來分析,你之所以能眼睛見到色塵,這個情況是怎麼來的?是因為有外色相的緣故,產生你的眼見?還是你眼根能生出色相?

一般講根、塵、識,「根、塵、識」就是眼根攀緣色塵產生意識,用意識來了別。他這裡講十二處,十二處就包括有:眼跟色,耳跟聲,嗅跟香,舌跟味,身跟觸,意跟法。六根對六塵加起來共是十二處。它互相對破,所以佛問說:是色生眼見,還是眼生色相?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如果是眼根生色相,見到「空」的時候,「空」不是色,色性應該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既然色相消除,一切色都沒有了,既沒有色相,那誰來明了這「空」?所以說「誰明空質」。

「空亦如是」,如果是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這個「見」即銷亡。剛才是眼根生色相,這裡是「色生眼見」。「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顯發一切都無,誰明空色。他這是兩邊對破。

所以他先問:是色生眼見還是眼生色相?如果是眼根生色相者,那見到空的時候,空不是色,色性應銷。這裡解釋完了以後,佛問:還是色塵生眼見?若是色塵生眼見,那觀空的時候,空不是色,「見」應該立即銷亡,那既然見銷亡了,又是誰明空色。所以說「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就是徵明十二處,不屬因緣,不屬自然。這剛開始是從色塵以對眼根,根、塵十二處都是虛妄。他說:古來有一些講經的人認為這十二處是在「破色」,實際上並不是,這是說明「色」與「見」二處皆虛妄,不是只在破「色」。

所以佛問:你說是「色生眼見」還是「眼生色相」,如果是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如果是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那色塵生眼見是觀空非色,眼根生色相者是見空非色,這兩處都是虛妄,所以今皆無體則本如來藏。這個是第一個。後面都是這樣子,從色相眼見,這樣互相對破,乃至後面的耳根跟聲塵也是互相對破。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意入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意入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剛是講「身入」,再來下面講「意入」,也就是六根裡面最後一個。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個是會歸「意入」。一般講睡眠,「眠則為忘。寤則為憶。」「寤」就是醒來的時候,就能記憶。這裡先解釋幾個名詞,所謂的「隨身開合」,這裡祖師引莊子講的「其寐形交,其覺形開」,什麼叫「寐」?「寐」就是睡著了,「覺」就是醒來。道家講:睡著時魂跟氣相交,「氣」就是魄,「魂」跟氣相交,所以叫「魂魄」,一般人講叫「氣魄」,要是能真正睡著的話,神氣相交,第二天精神可以飽滿,如果沒有睡好,神氣沒有相交,那就不行。其「覺」也形開,一覺睡醒了,那就像花一樣打開了,神氣充沛,它們神氣相交的一夜,睡夠了,形態充滿了氣與神,就像花開了一樣,所以叫「開合」。剛才講的「開合」。從根而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這裡是先解釋什麼叫開合。


那麼憶則為「生」,忘則為「滅」。生法暫停叫「住」,住不久留曰「異」,所以叫「生住異滅」。「吸習中歸」就是:吸撮此生、住、異、滅為內法塵,前面的耳塞有聲、急畜鼻有冷觸、舌舐吻有苦甜、手相摩有冷暖,則知塵非外來,意顯根、塵、識三個是唯識所變,且「意」吸生滅為塵,豈有實法哉?這裡「意根」對「法塵」它是屬於生滅,所以叫「生住異滅。吸習中歸。」它對的就是「法塵」。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者」,謂見聞等五根往外順流,緣五塵境,今天不緣外境,內緣五塵謝落的影子,生滅不停,所以叫「見聞逆流」,以生滅法塵但歸於「意」地,就是意根,而八識本體非見聞所及,所以叫「流不及地」,所以你這意根沒有辦法反見到八識的本體,這叫做「流不及地」。那什麼叫「知覺性」呢?就是統收六根但云「見聞覺知」而已。這些都是這一段比較關鍵的詞。


佛說:「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這個人累的時候,「勞倦則眠」。睡熟了,睡好了他就醒來了,「睡熟便寤」。「覽塵斯憶」,他去回想他五塵謝落的影子,叫「覽塵」,他去回想,想這法塵叫做「憶」。那一旦忘記了、想不起來了,就叫「失憶」,叫做忘,就是「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這個就是「生住異滅」。前面解釋了什麼叫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什麼叫「吸習中歸」?「吸」就是去攀緣這個生住異滅的內法塵,所以叫吸習中歸。「不相踰越」,就這念頭生、念頭住、念頭異、念頭滅,叫不相踰越,這個稱為意知根,所以為什麼講這個根、塵、識三唯識所變,就是這樣,你攀緣的這法塵,其實也不離你前面所對的色聲香味觸它謝落下來的影子,「影子」我們可以講是它記錄下來的印象、訊息,總是為你心所攀緣。唯識宗講得很好,它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這就是說「唯識所現」、「唯識所變」,一樣的意思。識它能現,識它能變,「變」就是變化的意思,都不離唯識。「兼意與勞」,這個意與勞,「勞」就是剛講的「吸習中歸」,去攀緣這生住異滅,其實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顯示出你這意根,它能去想,「集知居中。吸撮內塵。」「吸撮內塵」就是剛才說的:接受內緣五塵謝落的影子,所以叫「吸撮內塵」。「見聞逆流」,見聞五根一般是外流,今天不緣外,內緣五塵,所以叫做見聞逆流。「流不及地」,什麼叫流不及地,就是意根能夠攀緣五塵謝落的影子,屬於意地,但不能夠反見八識的本體。所以八識的本體非見聞所及,所以叫「流不及地」。


「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這覺知性離開「寤寐生滅」二塵那就沒有自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不從寤寐而來,也不屬生滅而有,不於根出,非從空生。你這意想覺知之根,不從根出,不從空生,也不從寤寐而來,為什麼?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寤」是醒著,「寐」就是昏寐,睡著了。寐現前的時候,將何為寐。


「必生時而有,滅即同無」,這個覺知性,生的時候而有,滅相現前的時候,它又消滅,所以說「滅即同無。令誰受滅。」那誰知道這個念頭是滅掉的,因為生滅是相對的,是生則非滅,是滅則非生。


若這個覺知性是從「滅」而有,「生即滅無」,當「生住異滅」的這個「生」現前的時候,因這個覺知性是從滅而有,而滅跟生是對待的,滅則非是生,既從滅而有,則意根覺知的能力,也應該消滅,所以叫「生即滅無」,「誰知生者」,那又是誰知道念頭生呢。


如果從「根」而出,從意根而出,那寤寐二相隨身開合,什麼叫「隨身開合」,因為這寤寐二相,剛才講的:記得起來、記不起來,醒來跟睡著,是隨著你這個色身而有變化,所以叫「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這個覺知就如同虛空華一樣,畢竟無性,若從空而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這虛空自己能夠覺知,「覺知」就是記憶、回憶、能夠忘、能夠寤、能夠寐;寤、寐就是能夠醒來,還能夠睡著。若從空生,那是虛空自己的事情。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所以說「意」不從因緣而來。你說是從寤來,還是從寐來,還是從生、住、異、滅而來?那從憶而來?還是從忘而來?都不是,所以不屬因緣。


難道是自然而來?若是自然的話,那就無因亂生,無因而有,你會一下憶、一下忘,一下生、一下滅,就顛倒矯亂。所以不屬於因緣,也不屬於自然。


戒殺放生文圖說 ─ 沙彌救蟻得高壽 (29)

 



蓮池大師  戒殺放生文圖說



沙彌救蟻得高壽

佛在世時,有一比丘已證道果,得六神通,知道隨侍身邊的小沙彌,再過七天,性命將盡。因此命沙彌回家探省母親,並吩咐他說:「八天以後再回來」其目的就是要他命終在家中。

小沙彌在家度過了八天,就回到師父的身邊,比丘覺得很奇怪,於是入定觀察究竟。原來沙彌在回家途中,看見螞蟻穴被水浸入,千萬螞蟻被困水中,將要淹死,沙彌頓發一念慈心,隨即脫下袈裟堵住水流,並以竹作橋救渡,萬千螞蟻因而得免溺死。由此功德,轉短壽而成長壽。後來沙彌活到八十高壽,並證羅漢果,永離六道輪迴之苦。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身入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身入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它這「六入」破除的方式基本上是差不多。

什麼叫「身入」?就是這身根,它有覺觸,「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冷熱相涉,如果冷勢多,這個熱的就會變成冷的,「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果熱的力量比較強,那冷的就會變熱。「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合覺之觸」就是這裡講的冷手觸熱手,熱手觸冷手,冷熱互觸,叫「合覺之觸」顯於離知,「離知」就是有合有離,離開則無知,合則有知,所以叫「離合」。「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就是說一下合、一下離,「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所謂「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為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你兩手碰在一起是「合」,兩手分開就叫「離」。「涉勢若成」特別是這裡講的,就是冷勢多,熱者從冷,熱功勝,冷者成熱,這是冷熱互相交涉,所以叫「涉勢若成」,產生出虛妄的勞觸。這個身觸怎麼顯示出來?為什麼前面講,一下合一下離,因為「合」你就有覺知,「離」就沒有覺知,一般講的身根,它顯示出它的觸覺、感觸,必須是有東西來合,它才有;離開,它就沒有。它這裡先告訴我們什麼叫離?什麼叫合?這離合二相,就像冷熱相涉一樣,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包括身、觸,都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才產生出我們身根的妄覺,「吸此塵象。名知覺性。」「吸此塵象」就是有離合這二種妄塵,顯示出我們身根的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還包括違順,「違順」,「違」就是不舒服的,「順」就是順心的、舒服的感觸,我們用一塊很粗的布,就像一般洗碗用的菜瓜布在你身上摩擦,相比跟你用柔順的布,那是不一樣的,就會產生有「離合違順」這四種現象,所以說「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佛說:如是阿難,當知這個「覺」不從離合而來,也不從違順而有,不從身根而出,更不從虛空而有,為什麼?如果合時來,合的時候顯示出覺觸,離的時候就滅,那你怎麼知道有東西離開、拿走,所以說「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若從違背你身觸的時候而生,當順你身觸來的時候,那云何知順,或是云何知違,一樣的意思。因為違順是對立的,離開了違,那馬上就是順,離開了順,馬上就是違,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若從身根而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這身根不屬離合違順四相,你這身知元無自性,覺不從身根而來,所以說「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則虛空它自己知覺,所以叫「空自知覺」,「何關汝入。」那是空它的覺知,跟你這身入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說「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所以知道:不屬「因緣」,因緣就包括離合。那「非因緣」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什麼,是隨機的,它沒有透過因緣,它就是隨機、無端顯現出你的觸覺,那變成當沒有東西來的時候,它也有觸覺。那就叫「妄覺」,這個人就顛倒狂亂了。若你說是自然生的,「自然生」那就是無因而起。

若你說它不屬自然,說它是因緣生,「因緣生」就有離合違順四相,所以它不屬因緣。所以說「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個是講身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