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四顯見性無減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二】  

 (精彩節錄)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四顯見性無減


悟顯法師 開示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這是藉由世尊舉手、垂手來顯示我們的常住真心沒有所謂正、倒的問題。只是名字上稱為正、稱為倒。

這時候阿難從座而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他說:世尊如果我的見聞必然不生不滅的話,為什麼世尊說我們迷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這個時候如來就垂金色臂,「輪手下指。」手指指著地下,告訴阿難說:「汝今見我母陀羅手」你看到我的手,是正的?還是倒的?

阿難說:「世間眾生以此為倒」,世間人手指向下面,就是手倒著的。阿難說:「而我不知誰正誰倒。」我不曉得在這當中怎樣算是正、怎樣算是倒。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輪手下指是倒的,「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那怎麼樣叫做正的呢?阿難說如來把手往上指於空,這就叫做正。

所以世間人認為的正倒,手指地板是倒的,指空則名為正。

這段意思是這樣子的。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其實這一段就是藉由手的正倒,顯示佛與眾生沒有差別。只是名字上稱為佛、稱為眾生,實際上佛性並沒有任何差別。所以說「汝身與諸佛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比類發明」就是你去比較。如來的身叫做「正遍知」,眾生的身叫「性顛倒」,你去看「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如來的身叫正遍知,眾生的身叫性顛倒,其實只是名字上講「顛倒」,實際上哪裡有顛倒之相。所以說「名字何處號為顛倒。」

這就是顯示永嘉大師講的「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既不知顛倒所在,也不知無二無別。

所以前面講的,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就是世間人很容易知道。手上指於空名為正,下指於地名為倒,這樣世間人容易知道。可是如果拿這個譬喻來看眾生身跟佛身,那一般人會覺得,這個眾生身是顛倒的,佛身是正覺的。所以佛就教我們觀察:你看這個佛身跟眾生身,名字上說顛倒,那到底哪邊顛倒?差在哪裡呢?這裡它秘密的意思就是:顯示眾生的幻妄身心,當體即是常住真心;眾生的這虛妄色身當體即是如來清淨法身。可是一般大眾沒有辦法知道。

我們看解釋,他說:

阿難聞佛開示觀河之見,生滅中有不生滅,則前面見拳之見,即此見性,信知真性不曾遺失。云何世尊獨許波斯匿王而說我等遺失真性?

原來沒有顛倒,那為什麼說我現在是顛倒行事?所以這裡佛輪手上指下指,講這顛倒其實但是名字而已,也是要顯示這層道理。其實這個時候阿難還沒見性,還是認妄為真。不知道顛倒所在,所以世尊垂手示之。且天然垂手一般人以為是倒,猶是身境本自真常而返生厭離,此二乘、外道之顛倒也!豎臂是倒,反以為正,一般人是這樣子的,這是憨山大師的解釋。豎臂明明是手臂倒過來的,但世間人反以為正,這就是認「生滅無常」而妄計為「常」,這就是凡夫顛倒。

「然我唯是一隻手臂,指空、指地而已,沒有正倒。」所以這是用舉手垂手,首尾相換而妄生分別來做例子,這世間一類之人如此瞻視!

一般我們會認為手指地,這個手是垂下來的,這是倒的,手上指空是正的,世間人認為是手指地是倒的,上指於空是正的,把正倒搞錯了;所以把生滅當作是真常的,把真常的當作是生滅的。這是以手指指地,來顯示這世間人迷惑顛倒所在,也就是講認妄為真。

這段經文其實我在看,它就是所謂的眾生身心「幻化空身即是法身」。那這裡憨山大師他是按照經文內容去講的。所以如來法身與汝等色身其實皆是同一身也!如果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眾生身叫性顛倒,以如來法身安然自在,汝等之身妄計斷常,以此為顛倒!」世尊意要阿難悟色身即是法身,所以憨山大師也要把它講出來。於是就問阿難,「隨汝諦觀汝身、佛身何處名為顛倒?」這個是叫他從色身直接去悟法身。但是阿難及大眾一向迷執,乍聽之下不知道該怎麼起觀,不知道身心顛倒所在。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色法,有十一個。心法,就是四蘊,所謂受想行識,或是講八識。諸緣就是根塵。心所使就是五十一心所法。諸所緣法就是根身器界一切萬法,皆唯心所現。以此而觀,足知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都是真如自性所變現的。

如何但認幻妄身心而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為什麼遺失本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於悟中認迷。這是倒裝句,悟中認迷,實際上悟中沒有迷。

覺迷迷滅,覺不生迷,所以「認悟中迷」這裡解釋講的,他說以本來不迷,因為悟中怎麼可能有迷?但是認妄為真,就是所謂的悟中之迷。這個就是身心顛倒所在。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前面講: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所以於悟中認迷。既然起一念無明,那就「晦昧為空。空晦暗中。」

我們直接看解釋:真如法界當中,一念妄動而成不覺之無明,這無明就蓋覆真性,將靈明廓徹的真空變成頑空,所以叫「晦昧為空」。依此頑空,無明繼續妄動,所以講「無明凝結」,結成什麼呢,變成四大幻妄之色。故云:結暗為色。

要怎麼顯示有「空」?空色相對,就顯出來了。你要說一開始一念不覺無明,而有幻妄之色,也可以。為什麼?你有動就有靜,動靜是相對的,起一念無明是動,那為什麼動?動中就有靜,靜中就有動,所以是相待的。所以說先有出色也可以,先有頑空也沒有問題,因為就是兩個同時對待而現,你總得先說一個。就像說先有見分,還是先有相分。有的經典講的是先生妄見,後生妄相,有的經典是講先有妄相,後有妄見。實際上沒有妄見就沒有妄相;所以色空也是這樣,沒有色,它就沒有空,一樣的道理。

晦昧為空,依此頑空結這四大幻妄之色,故云:「結暗為色」。真心既迷,就轉本有的智光變成妄見,以此妄見對彼幻色,互相對待既久,妄見就摶取少分四大,就是執取四大之少分,和合變成我們現在五蘊身心,所以叫色雜妄想,想相為身。這是按照經文一句一句解釋下來,既然執此妄身,就遺失本有之真心、本有之真性。

所以但認「聚緣內搖昏擾擾相」以為自己的心,這就是所謂的性心失真。聚緣內搖就在你自己心中在打妄想,「內搖」就是意識昏昧,妄想搖動,所以叫「聚緣內搖昏擾擾相」,那一迷廣大之真心,就執著這蕞爾幻妄之身心,所以說「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曾不知此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既然執此幻妄身心以為真實,惑為色身之內,那對外,你就不知道這色身以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

就像井底之蛙一樣,就是住在井底,執此幻妄身心以為真實,你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棄廣大的海水唯認海中一個水泡,所以叫「棄大海而認一漚」。這「漚」就是水泡,這個就是迷惑,且以一漚又把水泡裡面的水,目為整個大海,那就迷得更深了,是故汝等即是迷中倍人,這個就是眾生的問題所在,如我垂手等無差別,所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所以藉由「垂手」比喻作眾生的顛倒。豎手,上指於空名為正,這就是講如來正覺。那顛倒在哪裡?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眾生就是這樣,顛倒所在。

所以說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感應道交難思議!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感應道交難思議!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悟顯法師 開示    (精彩節錄)

實際上,大乘佛法是最切實際的,為什麼?

你看,不光是能夠成佛,我們拿觀世音菩薩來說,觀世音菩薩幫助多少眾生,或是在兵陣當中,在打仗時候;或是遇到大火所燒、大水所漂;有人坐飛機,這飛機要墜機了,念「觀世音菩薩」;有人生病了,這世間的醫藥都沒有效,他念「觀世音菩薩」,這些腫瘤癌症全部都好了。


誰說佛菩薩沒有加持的?怎麼會說大乘對於生活是沒幫助的?這是眾生忘恩負義。你再看看有多少人念「藥師佛」生病痊癒的,不可勝數。


一本《觀音靈感錄》感應的事蹟,那個是有記載的,還有很多沒有被記錄下來的,近代的、古代的都有。


你看讀《金剛經》也有功德,世間的這些事情也都能解決。《金剛經持驗錄》,不光能解決你世間的問題,還能解決你的生死,


《法華經》也有《持驗錄》,這是幾部比較有名的經典,有人為它做《持驗錄》,還有很多不可記數的。


所以現在的人,你要有智慧,你不要人云亦云,人家告訴你:「哎呀!這大乘講的都是空,跟生活沒有相干。」怎麼會沒有相干?你念「觀世音菩薩」,你碰到急難恐怖,立刻就得解脫。


我們看過火燒房子,他那個村子裡面的房子全燒了,他念「觀世音菩薩」,他家的房子沒事。


毛惕園居士他的太太坐飛機,這飛機要墜毀了,她教整台飛機的人念「觀世音菩薩」。以前是那種高翼機,就是兩個螺旋槳的,飛機有分高翼、中翼、低翼,高翼機一般是兩個引擎,一個引擎壞掉不能發動了,那麼只有墜毀的命運,正、副機長全部慌亂,大家就念「觀世音菩薩」,莫名其妙的這架飛機自動降落了,那時候沒有現代化的導航降落系統,這是民國初年的時候。下來以後檢修飛機,這些維修飛機的技師講:「不可思議!這個引擎根本就壞掉了,為什麼又突然能夠啟動?」這個都是學大乘的利益。


大乘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你念「觀世音菩薩」,現世的惡業可以消滅,現世的急難恐怖可以立刻解決,來生還能往生淨土。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念佛是正信,要能夠轉相教授。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多一人吃素,社會多一分祥和,少一分戾氣。

2021年1月8日 星期五

楞嚴經玄義 【辨體】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玄義

悟顯法師 講述

玄義......

二、辨體:

這部經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體」就是這部經的「體性」,它是以什麼為自體,也就是說以什麼為它的根本。小乘是以「生滅六識」為染淨的根本,大乘是以「不生不滅真如自性」為它的根本。這是講這部經它是依止什麼而說的,所以叫「本經的體性」。

也可以反過來看,就是:「他要說什麼」。在經文裡面就會說到他要講的內容。我們看這部經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性,這不是隨隨便便我們認為它是什麼體,它就是什麼體,必須要有經文作印證。我們看到經文裡面講:「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這是其中一句經文,就是說:眾生不知道生滅去來本如來藏,都是常住妙明不動周圓的。「常住真心」是經文裡面講到的,也就是這部經它要講的,它依的體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以為自體,這是它的根本;還有:「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在五陰的章句裡面有講到,乃至包括講六入的最前面、十二處的最前面、十八界的最前面都有這一句,「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乃至「七大」,都有講到「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都有,乃至如來藏中不屬因緣,不屬自然,所謂「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是經文裡面說到的,就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作為自體,都是要了解這回事而已。

經文裡面又講到:「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包括到後面的「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就是告訴我們:「識」與「覺」皆性皆真。這是在「識大」裡面講到的,包括「七大」文中講到的「性空真色。性色真空。」「性風真空。性空真風。」又說到「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這經文裡面不斷地講到如來藏,也指示如來藏。可想而知,這部經它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

什麼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包括《楞嚴經》它要發起修行,乃至你要成佛,你用的二十五種圓通都不會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這二十五圓通都一樣。眾生迷,是迷如來藏妙真如性;悟,也是悟如來藏妙真如性,一直圍繞在「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重點上,所以這就是本經的體性,就是所要講的最根本的。還有,我們要知道:這部經是依如來藏妙真如體性而說的,包括破外道、破邪見、破五十陰魔,也都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為自體而破的。包括:楞嚴神咒、秘法,都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而起修的,所以說:十方如來持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十方如來依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這些都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為自體所起的作用,「覺明分析微細魔事」,解釋七趣升沈,眾生的十習因、六交報,「詰其根本。」都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為自體。你迷了就有十習因、六交報,就有所謂的七趣升沈,就有五十五個菩薩位次。如果覺悟了,就是所謂「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也就沒有所謂的五十五位菩薩這樣的修行次第,沒有六道輪迴了,因為當下頓脫。所以無論是頓漸,都不離如來藏妙真如性,無論是覺迷,也不離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這部經一切處、一切時不會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是根本。智者大師講的「一心三觀」,也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首楞嚴三昧,它也不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就是它的體性,你依它來起修,那就是《楞嚴經》講的「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這個就是沒有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是以它為自體。所以《楞嚴經》中在在處處都是指歸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是重中之重。也因此知道這部經它所要闡述的,包括後面明宗、論用,你之所以能知道怎麼修,修是以一心三觀,你講這個論用,你講這部經的教,不管是判在哪一時,都不會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乃至如來一代時教,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本經的體性。

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學佛要懂得隨順佛法,方便救護一切眾生。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吃素放生廣修眾善,迴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令心清淨最快的方式,就是念阿彌陀佛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佛教的慈悲救濟  (精彩節錄)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悟顯法師 開示

 

佛法教我們做一切事要能夠離相,這才是真正的無緣;心不向外攀緣,沒有內外之相,沒有自他二相,這才稱之為「無緣」。

 

能悟這個無緣,你就曉得一切法是同體,所以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他的大慈大悲沒有任何的限度,好人他也幫,壞人他也幫,他幫壞人,就是讓他做壞事不能成就,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加持的;幫好人就是讓他的好事能夠成就、能利益大眾,所謂「一智同緣普救護。種種苦難皆消滅。」

 

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是建立在哪裡?「一智同緣」,就是依著本性,依著真心,而起作用,故名「一智」,而此「一智」一切眾生都有,故名同緣。

 

所以普遍地救護眾生,才能夠種種苦難皆消滅,才能夠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所以你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稱名應念得加持,隨你稱觀世音菩薩名號,立刻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幫助,為什麼?還是一智同緣。

 

學佛人要懂得佛法裡面講的「慈悲救濟」的意思。你要學,你要學觀世音菩薩,這才是真正的悲濟眾生,而觀世音菩薩自身用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以耳根圓通入三摩地,稱之為耳門圓照三昧,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他念念不循聲流轉,不見動靜二相,不見能所二相,所以能夠現十四種施無畏力,三十二應入國土身,這都是真正修行而來的真實功德,不光自利,而且能夠利他,所以這是大慈大悲的展現。


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三顯見性無遷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二】  

 (精彩節錄)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三顯見性無遷


悟顯法師 開示 


我們看到《楞嚴經》的第二卷。

其實在第一卷的末後,以蕅益大師的科判來說的話,就已經算是進入了「十番顯見」。

所以我們現在是在「十番顯見」當中。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這個時候阿難跟大眾聽到前面佛講的開示,「身心泰然」是身心輕安泰然。

這個「念」有懺悔的意思。懺悔無始來失卻本心,這個「失」實際上是迷失,而不是真的沒有了。它是講迷失本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所以妄認緣塵分別影事。把六塵緣影當作是自己能分別的真心,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認妄為真」。把這生滅的意識當作是真的。「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這失乳兒是講就像一個嬰兒他沒有母乳可以喝;沒有母乳可以喝又是嬰兒,那可能會死亡。如今,就像這失乳嬰兒忽然遇到了他的母親,得飲母乳,自然就不至於餓死。

「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阿難合掌禮佛,說:希望如來顯示出身心,到底哪裡是真、那裡是妄。以及現前什麼是生滅?什麼是不生不滅?發明生滅之性與發明不生滅性。所以叫「二發明性」,這意思是這樣子。實際上生滅與不生滅同一心性,所以說「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這是後面經文說的,也可以說是佛法所要說的。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這是講波斯匿王之前先學外道,沒有學佛。

「迦旃延」這是外道的姓。名「迦羅鳩馱。」他認為什麼呢,計一切法亦有亦無。那還有一個外道叫「刪闍夜毗羅胝子。」毗羅胝是她母親的號,所以叫毗羅胝子,「子」就是跟他媽媽姓的。在當時天竺有很多這種,要麼是從母親的姓、要麼是從父親的姓。還有一種就是父母,父親的姓跟母親的姓合起來用。

這個外道計諸法自然。所以西域外道雖多,而所立的無外乎「斷見跟常見」所以叫「斷見外道」或是「常見外道」。他們不管怎麼講都離不開斷見跟常見,這種就是外道。他不可能理解心性、理解諸法實相。所以現代有人說:「我要學佛,我要先學世間法、學外道法」。這完全錯誤,是邪知邪見。

所以波斯匿王他沒有學佛以前,他是先學外道。所以他會認為說此身死後斷滅。所以他說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跟迦旃延還有毗羅胝子學習,都說這個身死後斷滅,就叫「涅槃」。涅槃就是「圓寂」的意思。他說「我雖值佛。今猶狐疑。」我雖然現在學佛了,可是以前的邪知邪見存在心中,現在聽佛你這樣講,講「不生不滅。」我還是懷疑,我還是搞不清楚狀況。那麼「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我們對諸法實相的道理,對心性的不生不滅的道理,我們應該怎麼來了解,「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這是說大家都希望能夠聽聞。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佛言。如是。

這一段就是世尊要為我們開示外道的斷見顛倒,要破外道見。

這裡釋迦牟尼佛就問波斯匿王,他說:你這身現在在這裡,我現在問你,佛說:「汝此肉身」,你這個肉身,是跟金剛一樣常住不朽?還是會變壞?「金剛」是我們講這個世間上最堅固的物質。波斯匿王他就回答說:「我今此身終從變滅」!波斯匿王說他這個色身終究是會壞掉的。佛就反問波斯匿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你都還沒消失、還沒死,你怎麼知道你這個色身就一定會衰敗。

那波斯匿王回答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我現在雖然身體還沒消滅,可是「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就是他現前念頭不斷的變化,沒有安住之處。「如火成灰」,如火燒木頭燒成灰燼,它不是一下子燒成灰,它是漸漸燒成灰,所以叫漸漸銷殞。就是我們人慢慢地一點一點地「變老」,體力、身體機能慢慢地衰亡。所以叫「殞亡不息」。就是這樣觀察、推論下來,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世尊為他印可,所以說「佛言。如是。」

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

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

那佛就再問:「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大王你現在已經變老,你現在的顏貌、你的氣色,跟你小時候,有什麼差別?」波斯匿王就回答說:我小時候皮膚是非常好的。所以說「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到青年的時候,就是我們講的年輕人血氣方剛。「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到他現在已經六十,年紀這麼大,就感覺自己老了。「形色枯悴。」看起來也不像以前那樣年輕了,精神也不是像年輕的時候那麼好,血氣充滿;頭髮也白了、臉皮也皺了,也知道自己將死,這個就是無常觀。讓你看人會老,會生老病死,所以說「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跟年輕的時候怎麼能比。

「佛說: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佛說:大王,照你這麼講,你不是一下子就變老的。而是慢慢、慢慢地衰老。

波斯匿王回答世尊,他說:「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就是在這個期間,有微細的變化,我沒有辦法非常清楚地去知道,但是「寒暑遷流。」每年有冬天有夏天,就這樣子過了幾十年,在寒暑遷流中我變衰老了,所以說「漸至於此」。「何以故。」為什麼?「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二十歲的時候比十歲還要老。

這一段這樣講很好!因為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很年輕:「我二十歲,我比三十歲時年輕」,你不能這樣看,你要倒回去看。我二十歲的時候比十九歲老,我二十歲的時候,我比十歲還老。

所以波斯匿王有他的善根。他說:我年二十是年少,已經比十歲的時候還老,「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三十歲的又比二十歲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他現在六十二歲,回想五十歲的時候,還是很強壯的。

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殞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

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

這裡波斯匿王講他自己的觀察。

他說: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殞落。」「密移」就是它慢慢地在變化,秘秘地在變化,從年輕一直到老,所以說「雖此殞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也許是十年一變,他當初是這樣想,那如果再仔細一點想,「其變寧唯一紀二紀。」不一定是十年、十二年,再看也許是一年,「實為年變。」又不是一年,可能每個月都有變化。再看仔細,不是只有每個月有變化,每天都有變化。那這「每天」怎麼來?實際上不離剎那。再「沈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沒有辦法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所以人一生下來就往死亡前進,這是沒有辦法停的。

波斯匿王他說他觀察到自己這樣子變化,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所以他知道「我身終究將會死掉。」

這下面就是要破除他認為「死後斷滅」,這種錯誤的觀點,其實認為身死了以後就沒有了,這是包括現代人也都會有的錯誤的「斷滅見」,也算是邪見。

「佛告大王」,世尊就問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你觀察到這變化遷改不停,於是你知道你終究是會死亡的。那「亦於滅時」,在這個生滅變化當中,你知道你身中有不生不滅?「汝知身中有不滅耶。」這個就是佛法。一般大家所認知的世間法是沒有辦法知道的,外道也沒有辦法知道的。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他說自己是完全不曉得。「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佛說:我現在就直接告訴你什麼叫做「不生不滅」,這在禪宗講也算直指人心。

世尊問波斯匿王幾個問題:「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你什麼時候知道有這條恆河?這恆河它是我們西藏的雅魯藏布江的下遊,就是恆河水。大王你什麼時候知道這條恆河?波斯匿王回答說「我生三歲」,三歲的時候他就有印象,他媽媽帶他去拜耆婆天,「耆婆天」就是長生天。經過恆河,那時候就知道這條是恆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佛就問他:「大王。如汝所說。」二十歲的時候比十歲還衰老,這已經算是很好的覺悟,但還是不知道眾生身中佛性不生不滅,他只觀到這色身衰敗;觀到他這個心,念念遷變,但是他不知道在變化當中,有所謂的不生不滅。

那麼這裡講,「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為什麼會到六十歲?就是每天這樣子過日子,生滅不停,變老了。「則汝三歲見此河時。」佛說:你三歲的時候,知道這條恆河。到你十三歲的時候,這河水如何?

波斯匿王回答說:一樣。「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這裡佛為什麼問他看恆河水?佛藉由外相,就是山、河,這種較不容易有變化的東西來顯示,它是幾十年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讓波斯匿王反觀「見性不滅」;讓他反觀能見之性,不因年紀長幼,而有所遷變,不會隨著這色身消滅。

所以波斯匿王回答:跟三歲時無差異,到現在六十二歲,恆河還是那個樣子。

後面這個重點就來了。

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前面佛問他:你什麼時候看到這個恆河?他說:三歲的時候看到。這問答至「波斯匿王他回答,說直到六十二歲的時候,恆河還是恆河。」是佛藉由外在的環境,不容易改變的山、河,長時期的存在,來讓他反觀,顯「觀河之見」。

這一段佛說:「汝今自傷髮白面皺」,你在這裡感嘆頭髮白了、皮膚也皺了。比小時候確實是變老了。

這裡佛告訴他什麼叫不生不滅性。佛說「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前面是讓他比較,三歲時看的恆河到六十二歲看的恆河,有沒有差別?他說「沒有差」。佛這裡再叫他反觀,你三歲時候的觀河之見,到你現在看恆河,有沒有年紀大或年紀小的差別?

這波斯匿王很厲害,他能反觀,他說:沒有差別。佛言:大王,你現在雖然變老,而能見的這個見精,從來沒有改變。「性未曾皺」,就是沒有變老。眼睛是拿來顯色,你頂多就是眼顯色的能力比較衰弱一點,但是能見的性並沒有衰弱。

這裡還要回到前面經文去,因為前面有講,如果說是眼能有見,那一個人在暗室中突然開燈,因為燈而能有見,那應該叫做「燈見」,不能叫「眼見」。所以說燈只是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因為波斯匿王是從開頭聽到現在,所以他知道,於是他說「不會改變」。為什麼?因為前面已經顯示過了,你頂多是髮白面皺,頂多是眼睛顯色的能力衰了,但是見精不曾衰老。所以說「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會衰老的它就會變化,就像你的眼根、你的耳根,它會變壞、變老,所以年紀大了會有重聽,眼睛看不到,這個是有改變。那「不皺非變。」不會改變的是什麼?就是這裡講的見精,「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終究是壞滅的,是會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不變的見精,也可以講「能見之性」,從來沒有生滅過,「云何於中受汝生死。」你在這當中雖然有生死,它不受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末伽梨就是外道,佛就跟波斯匿王說:你就不要再存這種外道的斷滅見了。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王聽了之後,知道身後捨生趣生。他的心從來不隨色身生而生,色身滅而滅,也就是不隨生滅。即使這色身衰老了,它也沒有所謂生死的問題。這一念常住真心也沒有生死的問題,不是斷滅的。「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大家聽了就知道身中有不生滅性。這裡講的是破外道的斷見。

阿難希望佛就現前身心,拈出不生滅性,可是這個道理不容易講,所以藉波斯匿王來為大眾開示。從三歲觀河以至於老,形骸雖變,而見水之見性不曾改變。即此不變之性即是真性也!以此足以證明,變者受滅,不變之性不會隨著生死。不會隨著這個色身而遷謝,所以說「真性常存」。怎麼還引彼末伽梨等外道所說?因為這些外道認為死後斷滅,什麼都沒有了,他就叫涅槃,這是錯誤的。

「如何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死後斷滅?」大王你不要再認為外道的斷滅見是正確的,外道的斷滅見是錯的。

「真常之性即就此身於是乎顯矣!」意思就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就在這裡直接為我們顯現出來。從波斯匿王這個問答,顯示身中有不生滅性。王聞此言,信知身死不入斷滅。

以上是破外道斷見。

楞嚴經玄義 【釋名】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玄義

悟顯法師 講述

玄義

我們按照天台宗的五重玄義來說明,「玄義」就是講《楞嚴經》大綱,以及楞嚴最精要的重點,所以叫「玄義」。裡面包括這部經的體性,這部經修學的方法,還有這部經他是由哪些人翻譯的?從哪裡來的?以及修學這部經有哪些作用,也就是說你學了以後會得到什麼好處,我們叫「方便力用」。

如來的一代時教按天台宗講的分為「五時八教」,這玄義還會說明這部經在如來一代時教裡面,它是屬於哪一個時期說的,這樣我們就很清楚這部經的「教相」,就知道如來的用意是在接引哪些根器的人,這就是「判教相」,就能知道這部經到底圓不圓融,是不是究竟了義的經典,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學佛經,對於教相要認識,如果不認識教相,那就是盲修瞎練。像有一些講世間孝道的、神通的、鬼神感應的、氣功養生的……等等,他也說他講的是佛法,這就是他對經教不明了;講清楚一點,就是他對教相沒搞清楚,以至於把「不了義法」當作「了義法」,這就是因為對教相不認識。不光對一部經的教相不認識,對部部經的教相也都不認識,對如來一代時教的教相也不認識,所以說「判教相」也是非常地重要,總的來說這五重玄義每一個都是重點。

 

五重玄義:第一個釋名,第二個是辨體,第三個明宗,第四個論用,第五個判教相。

一、釋名:

就是解釋經名。

這《楞嚴經》它最早是從龍宮裡面傳出來的。

現在有的人他的福報不是很夠,業障重,思想不夠廣大,你跟他講從前的人心淨,有禪定有神通道力,他就是不相信,他非得眼見為憑,以自己所知所見的當作基準,實際上他的眼睛能看的非常有限,隔張紙就看不見了,如果不信聖言量,只用自己淺小的見聞作判斷,那他人生會有許多遺憾的,因為真正的寶藏,凡夫肉眼,是無法理解的,所以必須透過祖師大德,諸佛菩薩的開示才能開悟。

那麼我們根據祖師大德說,這《楞嚴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默背出來的。

此經在當時候的印度將其視為國寶,後來是般剌密諦大師歷經三次偷渡,才成功傳到廣州制止寺,也就是現在的光孝寺,是在光孝寺那裡翻譯的,我們看經題。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也有人叫它《首楞嚴經》,正確應該叫做《大佛頂經》。我們一般通俗稱作《楞嚴經》。

經題一般按常規來講,分「通題」跟「別題」,「通題」就是「經」這一個字,「別題」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憨山大師講,他說這個經題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首楞嚴」,「首楞嚴」翻作中文叫「一切事究竟堅固」,是真心本性的異名而已,並不是有其他玄妙的東西,就是眾生心性的異名。

因為其體不變猶如金剛,依此金剛不壞之心發起三觀,為《楞嚴經》的一大宗旨。當初智者大師作「大乘止觀」,也就是「摩訶止觀」,來闡明一心三觀的旨趣。當時候就有梵僧,告訴大師,跟他講,你的一心三觀,跟我們天竺國寶《楞嚴經》的義趣是一模一樣的。

智者大師希望看到《楞嚴經》,就在天台山築拜經臺,拜了十八年,但一直到最後也都沒看到。後來由般剌密諦大師把它傳過來,你要說是「偷渡」也是正確的,因為印度是不讓傳的。

經題最重要的,在於「首楞嚴」三個字,眾生迷也就是迷首楞嚴,悟也是悟首楞嚴,要依之修行而得成佛,也是依首楞嚴。所以,從迷到悟,都是不會離開首楞嚴。

「大佛頂」,這「大」是讚歎,「佛頂」就代表頂法,自性具有「體、相、用」,三者皆稱為大。周遍無際稱為大,無礙稱為大,含容稱為大,攝入稱為大,義趣大致就是這樣。

「佛頂」就是讚其為頂法,也就是如來的教法當中最為殊勝的,稱為「佛頂」。此經所說的一心,就是這個「首楞嚴」,能作如來的密因,因為如來依此而成佛,能為菩薩萬行之司南。所以說「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如來依它而修證,是了義中的了義。「菩薩萬行」是依首楞嚴,「如來密因」也是依首楞嚴。說為「密因」,因為它非是眼見,非青黃赤白大小方圓。而能顯現青黃赤白大小方圓,所以稱為密因。

這個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大致上的義趣。「經」具有貫、攝、常、法,至少四個義趣。

那總的來說,如來的頂法不離心。一切的作用不離一心,這個「萬行」,菩薩萬行就是講不離一心,修行的了義,不能離開真如自性,所以眾生無始劫來迷此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用諸妄想,但是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這就是眾生迷惑顛倒的本因!

迷一心以後,那就像「演若達多」一樣,迷頭認影,以為自己失去本頭。反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為什麼叫「愛鏡中頭」?就是指自己自心現的這個幻象。因為鏡中頭眉目可見,自己卻看不到自己,於是瞋責己頭不見己面目。雖然迷於幻象當中,但也是不離他本來面目。

所以「演若達多」就是很明確地代表眾生迷失真性以後所產生的問題。你要返本還源,就必須得知道迷悟的根本。眾生是在迷什麼?悟是在悟什麼?是怎麼迷的?《楞嚴經》上講「覺明空昧。相待成搖。」就是一念無明妄想「認妄為真」。「想相為塵。識情為垢。」這個世界熾然成立,所以說「能所相待」。

什麼「能所相待」?因為一般人他認為這世界它是個物質的,實際上佛在經上講「唯心所現」,若只有物質,沒有能了知的心,物質無法成立。所以說迷此一心後,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不斷地對立,不斷地發生種種妄想。所以在自己心法當中,就有「受、想、行、識」這四陰纏縛,再與色法相結合,摶取少分四大,就有眾生的根身,根身而外的四大,就是山河國土大地。所以總的來說,一切的色相是自心中的「相分」,一切的心法是自心中的「見分」,能夠了此者,名為「證自證分」,也就是《楞嚴經》常講的「見精」,識精圓明,「識精」本來就圓明。

「見精」就是唯識宗講的「自證分」,祖師講自證分還不算是圓滿清淨的佛性,它必須到《楞嚴經》第二卷,文殊菩薩舉月之喻,但一月真,中間更無是月非月,經文說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這個時候才徹底顯示出真如自性,這就是眾生迷妄的根源,也是覺悟的根源。

經題上面「首楞嚴」翻作中文,叫「一切事究竟堅固」。那麼經題上稱「大佛頂」顯示三個,所謂「大」者就是心體廣博包含,極法界量,大而無外,體絕名言,所以叫做「大」。沒有辦法言說。能夠包太虛、包法界,所以叫「大」。也可以說是心性,它本具有的含容的功能。「佛頂」者這是以譬喻來表示相大,因為佛的頂是不可見。所以說「無見頂相」,也是最尊無上之頂,所以,以「佛頂」來顯示自性的相大,用佛頂來比喻廣大無礙之心,無相而不可見,所以叫做「相大」。這是佛頂的意思,所以叫「大佛頂」。

有人說這部經應叫《大佛頂經》,不能叫《楞嚴經》,實際上這樣說也是可以的。因為它主要是要說明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一般叫《楞嚴經》是我們習慣的一個叫法,方便的一個講法。

再看「如來密因」等者,「如來密因」這是顯示「用大」,所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這是顯示「用大」,為什麼叫用大?就是作用。前面是相,再來「大」是「體」,體相作用三大,謂一切諸佛乘此一心,以躋佛果究竟無餘。究竟無餘故云「了義」。「如來密因」講的是「用大」,一切諸佛乘此一心,依一心而證果,圓滿無餘。所以稱為「了義」,稱為「如來密因修證了義」,這是自性之用。你迷惑是迷此真性,覺悟也是悟此真性。所以叫「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就是你依真如自性而得開悟。一切菩薩乘此一心到如來地,所以叫「菩薩萬行」。以上「此一心」具上面的體相用三大之義。以此作為《楞嚴經》的總名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這「經題」它有分「通題」跟「別題」,「通題」我們講過很多遍,所以直接帶過去。

這部《楞嚴經》還有一個別名,什麼別名?就是《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它有一別名。印度翻作中文叫做「月邦」,當時候印度有五個,是西域的一個大國,那蘭陀翻成中文叫「施無厭」,是一個龍的名字。在《西域記》裡面有記載「菴沒羅國」有池,池中有龍名「施無厭」,也就是說這隻龍的名字叫「那蘭陀」。這座寺院跟施無厭池很近,所以叫那蘭陀寺,《那蘭陀大道場經》。「大道場」者:西域諸寺獨此最大,五天竺國王都供奉,集性相二宗的大德沙門都居住在這裡,在這裡修行,包括玄奘大師到西域,跟從戒賢論師學習唯識宗也是在那蘭陀大道場寺。

什麼叫「灌頂部」?「灌頂部」就是華嚴界中有五方佛,所說之法各有一部,中央是毗盧遮那佛為主,所說之法名為灌頂部,以顯此經通為報佛所說,所以此經以此為名。既標《那蘭陀大道場經》,則集者可知,這部經不是一時而說,它可能就像我們講經,就是一個會,楞嚴會,因為阿難是一個發起的因緣,這分幾次把這主題給講完,今天講一些,明天再講一些,所以叫「非一時之說」,應該是沒有隔很久,都在圍繞楞嚴的首楞嚴三昧這主題來講。這是講另外的一個經名。按《長水疏》裡面存有經題,從經名裡面可以看出,這部經不是一時而說,這樣解釋也是可以講得通的。

阿難是一個因緣發起,「齋畢旋歸。」佛陀回到精舍,大家跟著到佛陀的精舍去,「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這部經講了一些時候,就不是只有一次講完,是分好幾次,這樣解釋也可以。

再來看「人題」:

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於廣州制止道場譯

般剌密諦大師,他是天竺人,經由三次偷渡,最後一次《楞嚴經》藏在手臂裡面,再偷渡到我國的廣州,一樣是走現在講的「海上絲綢之路」,就這樣坐船過來,在廣州那裡翻譯的。

這廣州制止道場就是現在廣州的光孝寺。因為「天竺」有分為五天竺,那它是在中間,所以稱「中天竺」。天竺也叫「乾竺」也叫「身毒」,那也叫「印度」或者叫「膝前」,都是一樣的意思。那「般剌密諦」翻作中文叫「極量」,是翻譯《楞嚴經》這一部大經的這位大師他的名字。

此經是印度所貴重的,就像他們的國寶一樣,是嚴禁出境的,就是不讓人家傳出來。般剌密諦三藏大師經歷三次偷渡,最後一次把《楞嚴經》藏在手臂當中,就是把手剖開把經藏進去,然後偷渡到今天的廣州。所以這部經是在廣州的光孝寺翻譯的,光孝寺也是六祖慧能大師開悟的地方,那麼古代廣州光孝寺也是翻譯經典的處所,是在南方的一個譯經大寺院,所以說在那裡翻譯。

再來看另外一個,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烏萇」翻作中文叫做「苑」,這是他們國家的名稱。這國家的國王有一位他也是學佛,後來也是往生淨土。彌伽釋迦,此云「能降伏」。那麼什麼叫「譯語」?就是翻梵文為中文,也就是把當時候印度的梵文,轉譯為華語,也就是我們的中文,所以叫「譯語」。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羅浮是山名,在我國廣東省,為名山之一;南樓寺是大師所住之處。「證譯」就是於音字之中,參詳校正。

大師久習經論,也通達梵語,經文翻譯過後,經大師證明,可謂盡美盡善。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省門下省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在憨山大師的《楞嚴經通議》裡講的,唐神龍元年乙丑五月二十三日,剛好宰相房融被貶官,知南銓事在廣州,那般剌密諦三藏剛好在制止寺翻譯,所以就請房融宰相來筆授,在佛門一直以來有些人認為房融宰相,當時到廣州的時間記載有出入,因此而偏執的認為,《楞嚴經》是偽經,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只是記載有出入,並非無所依憑,你就偏執地認為《楞嚴經》是偽經,完全不管內容,實際上佛門高僧大德有修有證,依實相法印,印定此經確實是佛所說,所以判斷一經的真偽,要用實相法印,不能用個人的偏執,就像我們中國家喻戶曉的木蘭詩,到目前為止連作者都找不到,但是你不能否定,木蘭詩它的內容還是講述忠孝節義,是有教育意義的,如果因為找不到作者,你就否定木蘭詩內容,那不就像個愚人一樣,《楞嚴經》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是記載有出入,你就偏執的毀謗,完全不看裡面的內容,豈不大錯特錯,再者就是有看不懂的人,認為《楞嚴經》是偽經,那這種人,實在是善根淺薄,真所謂愚人著相,智者見性,沒有智慧的人著在文字相上不解其意,有善根的人,不要說遇到《楞嚴經》這麼圓滿的經典了,哪怕是蟲鳴鳥叫,他都能開悟,所以善根不夠,多生毀謗,要想入大乘,只能等待來生看看業障消了沒,看有沒機會遇到好的因緣了,好的善知識教導他了,還有人想像力豐富過頭,説《楞嚴經》是房融僞造的,要我説呀!房融要是有這麼聰明,有楞嚴的智慧,當初就會去出家了,早就成佛解脫了,不會搞到被貶官了,所以這些人就是胡思亂想,真是拿他們沒辦法,所以呀!業障中的眾生,自己看不懂佛經不知道要懺悔,還要毀謗經典,毀謗諸佛如來,真是又愚癡又可悲。

房融宰相,「菩薩戒弟子」是他的法銜,因為一般做官有官銜,受法有法銜,那麼他是受了菩薩戒的弟子。所以戒經上講:「欲受國王位時。乃至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

「前正議大夫同中書省門下省」,正議大夫大概是唐朝四品的官,同中書省門下省平章事,這是他能夠參贊的政務,參加議政,就相當現在的中央政治局的委員,「正議大夫」就是像魏徵一樣的工作,就是能夠向皇帝勸諫。

清河房融筆授。

其實去看一下,當時候神龍年間的時候,中書省門下省已經改為「鳳閣鸞台」,所以應該是要寫「鳳閣鸞台」才是準確。好,沒有關係,知道即可,這不是我們學佛的重點。

筆授就是潤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