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正法眼】- 學佛實修3

學佛實修


悟顯法師   開示:

學佛修行的重點不是在於世間的孝順,那是每個世間人都應該做的,跟修不修行這件事沒有相干。有的人沒有父母,他也是一樣修行,一樣有成就,乃至五逆十惡都可以。

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願力,每一願都接引眾生,除非你不信、不學。如果父母沒有成就,也不用太擔心,不必整天罣礙,因為每個人因緣不同。只要學光目女、婆羅門女,自己用功、成就,再迴向給他們、幫助他們就好。

所謂「親得離塵垢」,這樣子就算是「子道已成就」。「子道」就是孝道的意思。想修行,「發菩提心」是很重要的,不能馬馬虎虎。

所謂「發菩提心」就是發心覺悟,不是心裡面貪著這個世間,一聽有人在提倡《弟子規》,終於給自己的貪愛找一個藉口,可以下台了。名正言順可以去貪愛,看世間是怎麼愛,怎麼輪迴的,終於法師幫你找到藉口了,就拿著雞毛當令箭,用這種不了義法為己解,這種行為心態在佛門是不被允許的。 

這種修學方式叫自欺,就是自己騙自己。你如果是出家人,對外穿著僧伽黎,到外面受人家供養,那是欺人,那就不得了。出家人這件衣叫「福田衣」,怎麼叫福田呢? 明心見性叫福田。沒有見性哪來的福田?再講次一等的,即使沒有見性,也要有道心,沒有道心哪有福報?如果身為在家人自己欺騙自己,還妄圖修行有成就,那是不可能。


👉讀全文: #大乘定香精舍部落格 :  https://goo.gl/qyGtQv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正法眼】- 學佛實修2

學佛實修

悟顯法師   開示:



還是要再強調,能不能出三界跟你孝不孝順父母沒有關係

有人說修行十大要素,第一個是「孝養父母」。這跟佛教一點關係都沒有。佛教所講的法是化導胎、卵、濕、化,四類的眾生,因為這世間的眾生不出這四種。

「胎」就是一般哺乳類的動物;「卵」就像雞、鴨類……是卵生;「濕」就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所生出來的;「化」包括天人,還有地獄的眾生。這是所謂胎、卵、濕、化。

有些人,出生下來是沒有父母的,像天上的天人是化生,他沒有父母,無所謂「孝順」這件事,那他學佛能不能成就?當然也是可以成就。地獄的眾生也沒有父母生他,全是自業所感召的,他一念迴光同樣能成就。人道的眾生,像孤兒沒有父母,他修行一樣成就。

所以,修行能不能成跟孝不孝順是兩回事。原本孝順父母就是人人應該做的,不需要牽扯到修行裡來。修行就好好修行,萬緣放下,沒有那麼多世間的情見、世間的想法。會將修行與孝順扯一起的,寫這種文章、說這種話的人,本身就是世間情見放不下、家庭放不下、愛情放不下的人,還妄談要出三界。

大藏經當中,沒有祖師大德說:修行第一要先做到世間的孝養父母。如果這樣講,根本就是在毀謗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是離開父親,偷跑到王宮以外的地方去出家修行的,難道這些人是在說釋迦牟尼佛不孝嗎?

現在很多佛門中的附佛外道,就像當時印度的外道一樣,混淆視聽,錯導學佛人觀念,這情形在《大方便佛報恩經》裡就有,「薩遮尼乾」這外道,到處宣揚釋迦牟尼佛不孝順,他說世尊出生後,剋死他媽媽,然後又氣死他爸爸……林林總總,外道就拿著這點毀謗佛教,存心壞亂佛門。

佛法傳到現在這麼多年了,還是有人對於佛門修行跟世間法分辨不清楚,這就是弘揚正法的人太少了。祖師大德通宗通教,所以在接引眾生時,當他看到世間人還沒有學佛的根本,就會跟他講俗話,俗話就是:「要信因果、孝順父母」,就像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禪師,禪師看了凡就知道他善根不夠,所以教他守五戒、十善、持準提咒。其實了凡先生本來想要跟雲谷禪師出家,雲谷大師是高僧,有能力觀機,看他世間心太重,出了家反而壞了佛門,就教他修點善、持點咒。這是對沒有學佛善根的人,給他種點小善根,慢慢有點小福報之後,他才能夠漸漸相信佛法,進而修學佛法。

祖師在度眾生時,遇到俗人時,他講的就是世間法,真可以說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是這樣子度世間人。如果祖師遇到想學佛的人,像雲谷大師遇到憨山大師,憨山大師去雲谷大師會下打禪七,雲谷禪師把憨山大師叫進方丈室,特別為他開示,他教憨山大師參「念佛的是誰」,因為受持雲谷大師的開示,一生了脫生死、明心見性。

憨山大師是想成就的人,了凡先生不是,雲谷大師他知道,了凡只是講客套話,不是真的想出家、要成就,所以就給他世間法。真想要成就,就要學憨山大師,這一生才能夠成就。......

👉讀全文: #大乘定香精舍部落格 :  https://goo.gl/qyGtQv


【正法眼】-學佛實修1


學佛實修

法寶簡介

學佛要解行相應,具正法眼,方能以正見破除邪見,於學佛路上才不會盲修瞎練。

佛經上講「三昧」,就是能伏煩惱,大乘定香精舍為建立學佛人修行的正確知見及具備端嚴的律儀,特舉辦「一行三昧」學佛實修課程,內容有經典的講述、有念佛,還有教導如何調息、如何攝心、如何靜坐的方法,帶給大家真實的利益。

此書是 「學佛實修課程」 每堂課圓滿後, 悟顯法師對同修的開示,再由義工們打字、校稿整理出書,是學佛人最佳的實修寶典。
~~~~~~~~~~~~~~~~~~~~~~~~~~~~~~~~~~~~~~~~~~~~~~~~~~
【正法眼】- 學佛實修1
學習佛法想要有正知正見,在解門上,就要看《楞嚴經》,了解所謂「佛法」是要讓你明心見性的,有這樣的正知正見,無論在佛門中修學什麼宗派法門,絕對都可以成就。在行門上,就要靠「三昧」。

正見能破邪見,三昧能伏煩惱。佛門裡無量三昧分四類:一是「常行三昧」,一是「常坐三昧」,一是「半行半坐三昧」,一是「非行非坐三昧」。

一行三昧是屬於常坐三昧。也就是九十天為一期,處於靜室當中,就是打坐念佛九十天,一樣是不睡眠,跟般舟三昧類似,但是般舟三昧它是屬於站著的,就是常行三昧,它是站著的,也是九十天一期,一樣是在念佛,但是它是用經行念佛、用站的,又叫做「佛立三昧」。

《四十華嚴》一開始叫「別峰三昧」,它有很多種名稱。這些修行的方式都能剋期取證。還有兩種:「半行半坐三昧」也就是一般道場共修或是佛七在用的,以七天為一期,有繞佛、有靜坐、有拜佛,就是「半行半坐」。還有一種是「非行非坐」,懈怠的人一定想:「非行非坐」也可以成就三昧,也可以有工夫嗎?這「非行非坐三昧」不是你所想像的,既不念佛、也不持戒、也不觀心,這就不叫三昧了,那叫散亂,或叫放逸。

所謂「非行非坐」是不定形式,沒有一定坐著,也沒有一定站著,也就是在你日用平常當中自己就要做到「守本真心」,自己要用功。

這四種三昧也就是用功的方法,一般人常用的就是「半行半坐」三昧。平常你沒有到佛堂來,隨時在用功的時候,所修的就是「非行非坐」三昧,學佛人是要這樣用功修行。到佛堂來所修的是一行三昧,或是佛立三昧,或是半行半坐三昧。在佛堂以外,沒有一定的形式,所修的就是非行非坐三昧。所以,時時刻刻在在處處,佛號都要保持住。

有很多同修喜歡靜坐,在靜坐當中要怎樣快速得力是有方法的。一般人靜坐,靜到後來只有數數而已,就是數一到十,有人數一到五。數來數去總是悶在裡面,沒有真正把煩惱降伏住,所做的只是壓抑煩惱,心就墮於覺觀當中,數息就是「覺觀」。在覺觀當中常常落斷滅,變成著空。所以精舍不採用這樣的方式。

一樣教你靜坐,但是教你將數息改成念佛。念佛時有十方諸佛加持,有龍天善神護佑,屬於自力他力,二力並進法門。自力就是你自己,他力就是佛力加持。佛力加持你,你就能夠快速地消除業障、消除煩惱,進而「明心見性」。所以教你打坐、教你念佛,再配合《八大人覺經》,讓你發出離心。

👉閱讀全文: #大乘定香精舍部落格 :  https://goo.gl/qyGtQv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心經白話述義】10 ─ 生活中常有擔心的人事,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得大自在
悟顯法師    講述
凡夫在日用平常當中,沒有般若智慧,事情一來就著在事情上;因為不知道色跟心是一如的,所以就妄有五蘊對待;要是知道是一如的話,那五蘊就是真如佛性的妙用。所以現前的苦惱就是因為五蘊不空,這「空」不是指的沒有,而是不被它綁住,要是都沒有那就成斷滅了;雖不斷滅卻不實在,如天空彩虹,有即非有,好像有彩虹,但是這彩虹是虛妄的。眾生會迷惑顛倒就是認這虛妄的彩虹為實有,打妄想那彩虹怎麼來。諸佛菩薩有智慧,知道彩虹是無生的,沒有來處沒有去處,這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閱讀全文:大乘定香精舍電子書
https://goo.gl/6hoADB

影音開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上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下集
https://goo.gl/CVxjYZ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金剛決疑】11

金剛決疑


金剛決疑
明 曹溪沙門憨山釋德清 撰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解﹞此破著相之疑,示以離相妙行也。然菩薩布施,專為求福。若求福之心著相,則福不大。故世尊權指離相之福更大,使其安心。然著相布施,局於有相,而眾生之相,一微塵耳。縱能獲福,其福幾何!今若正施眾生時,不見有施者、受者,亦不見有所施之物,如此三輪皆空,無相可住。不住相之福,其福不可思議矣。故以虛空喻之。


👉閱讀全文: #大乘定香精舍部落格 : https://goo.gl/kdA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