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 ( 18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  ( 18 )

悟顯法師 講述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第十二願)

這是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這一願非常地好。我們在這娑婆世界修行這麼久,就是因為心永遠沒有辦法清淨,諸根不能寂靜,所以雖修行,修一修,一隔陰、一入胎,馬上就忘記了。中國民間講你喝了孟婆湯啊!那碗湯誰喝的呢?你自己喝的,你見相生心,《楞嚴經》講「見明色發明見想成。同想成愛,異見成憎。」

 你就是這麼來投胎的,你在中陰身的時候與自己的父母有緣,你就會看到光明,這光明不是很刺眼,但是有光。因為你是處於一片黑暗,你看到有光,你就循著這個光走,看到父母行淫欲之色(也就是現象)顯現出來,這叫「見明色發」。因明而見所以叫「明見」,見了以後,自己心中的欲想顯現出來,「明見想成,......,同想成愛」,喜歡父親的變為女眾,喜歡母親的變為男眾,「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這就是眾生怎麼來的,這答案全世界的婦產科都不知道,你找那些婦產科的權威,他也絕對不了解這層道理,這是釋迦牟尼佛真正成佛了,他告訴我們的。他知道中陰身是怎麼入胎、怎麼來投胎的,現在的科學、現在的醫學都沒有辦法了解,即使是在中國古代,中醫很厲害,他們知道入胎的時候,有個陽體在身上,所以基本上女眾受孕的時候,有兩個心臟,她身體會發熱,因為她有陽氣進入,中醫也只知道這樣子而已。但是,怎麼來的?不曉得,醫學看到的都是結果。但是一切過程釋迦牟尼佛看得很清楚:你是怎麼來投胎的,或你從哪裡來......,禪宗祖師常會問「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父母未生前,意思是:你還沒輪迴的時候,你是何面目?祖師不是要你回答「中陰身」喔,是要你反觀沒起心動念時,而不是要你去想、去找,若墮於思索就全違背祖師的一番慈悲接引了!

 這裡是講眾生怎麼樣來投胎、來受生的,就是因為諸根不寂靜啊!六根對六塵,接觸到境界,你就見相生心、起心動念,生出愛憎、取捨,有我相、有人相、......,《金剛經》講的「四相俱生」,四相都出現了。

 常說六根都在躁動,實際上六根真的有浮躁嗎?沒有!這六根就像攝影機的鏡頭一樣,它只是負責拍攝而已,一旦拍攝進來,是後面的在分別,是你這一念妄心在分別,也就是第六意識在分別。第六意識能出生前五識,它推動前五識到五根上去做分別,第六意識它分別法塵,也就是前五識在前五根所感受到的謝落下來的影子。

 所以小乘只講六識,他不懂什麼叫第七識、第八識,所以阿羅漢縱然斷除煩惱了,他以為他自己斷除,其實他是滅一切見聞覺知,他獨緣什麼?第八意識的「相分」為涅槃寂靜的境界,他以為他真得涅槃!這也就是玄沙師備禪師講的「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愚癡的人搞錯了。所以賢首大師判小乘為「愚法聲聞教」,連小乘都沒有智慧,那一般凡夫那就更不用說了,他連阿羅漢的程度都沒有達到。就是他錯認第八意識的相分為「涅槃寂靜」,所以《楞嚴經》講:「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即使他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聽,他裡面緣的還是法塵,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所以你要搞清楚大乘跟小乘的差異啊!大乘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前五識它能互相共用,沒有問題,因為它是同一心的,它變成佛性的作用---「成所作」。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意識為「平等性智」,也就是轉「八識成四智」。這是大乘它幫你轉過來,「轉識成智」,不是「捨識用根」喔!以前有祖師大德講是「捨識用根」,那是錯的,你把「識」捨了,你的「根」也沒有了,很簡單,「根、塵、識」三個缺一不可。所以蕅益大師講交光大師的《楞嚴正脈疏》不能看,甚至斥為「邪說誤人,遺害後世」。所以現在很多學《楞嚴正脈疏》的,學到「捨識用根」捨到後來,識也沒捨,根也用不上,其實他是抓不到修行的重點。但蕅益大師他了解,他用天台宗「一心三觀」來解釋《楞嚴經》。所以你要真正了解《楞嚴經》,我推薦你看蕅益大師的《楞嚴經文句》,如果你看不懂,那再推薦一位現代的法師,海仁老和尚的《楞嚴經講義》,不是圓瑛法師的,是海仁老和尚的。他是我們現代的首楞嚴王,人已經不在了,他就是專學蕅益大師的《楞嚴經文句》,你想要當他的徒弟,這整本《楞嚴經文句》都要會背。《楞嚴經》背起來都不簡單,連《文句》他都要你背,這只是一個基礎而已、一個門檻而已,所以他要求相當地嚴格。所以你不要走「捨識用根」的路子,因為你把識捨掉了,那你等於是直接否定彌勒菩薩講的「識心圓明」。因此你可以肯定,交光大師在解釋《楞嚴經》確實有他的盲點、有他的疑惑之處,這是蕅益大師為我們指出來的。這裡講的「諸根寂靜。」「根」就是講六根。其實六根根本也沒事,就是後面那個第六意識心在分別、在打妄想的。它很厲害,連睡覺作夢,你能在夢中感受到境界就是第六意識。「第七意識」它很笨,它就是執著這個色身為「我」,對內執著第八意識的「相分」為我,就是執著這個色身是我。第六意識很厲害,《八識規矩頌》云:「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講的就是它。它能夠驅動你的身體,它能夠講話、能夠想、思考......六根對六塵本來沒事,就是它在使壞。那第六意識的問題怎麼解決呢?你就緣佛法。所以「所緣境」很重要,佛法教你以第六意識來念佛,心想佛,那你意根就攝住了,眼看佛像,你的眼就不攀緣,耳聽佛號,耳根就不亂聽了。這是講怎麼修行,裡面還有微細的分別,這裡就不多說。這是淨土宗所教修行的原理原則,就是用你現在的六識心,這六識心是妄心,但是透過念佛,它可以「轉識成智」。所以歸根結底「識」也沒好壞,就看你所接觸的、所緣的是什麼。不要講得這麼文言,所謂「緣」就是「接觸」。你接觸世間法,你就變世間人;你接觸世間人,你就變成一個凡夫,所以我不教你看了凡四訓,因為袁了凡徹底是個世間人!我教你看經典,我教你看祖師大德的開示、著作,是有它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的心沒有主宰,只是隨你「所緣」的境而轉,雖然你有佛性,但是若你緣的是世間法,你一樣沒有辦法成就。

 就像如意寶珠,你如果只知道這顆珠子它是如意寶珠,但是它掉到爛泥巴裡面去,你如果不把它拿起來,用甘露法水把它洗乾淨了,它始終沒有辦法恢復原來的樣子。眾生修行亦復如是,如果你還繼續熏習世間法,繼續跟這些世間人在那裡起世間意,就好像你雖知道你是一顆如意寶珠,但是你不把爛泥清洗乾淨,你還把它砸回去爛泥巴裡面,那始終沒有辦法清淨。所以《起信論》講:「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眾生的心就如同大摩尼寶珠一樣,所以要教你修行、教你用止觀,才能夠把它外面的垢穢給除掉。宗密圭峰大師說:「知冰是水,猶賴湯汁以銷融」。你雖知道冰即是水,但是呢,你還是要用熱湯才能把它化掉。「悟妄即真」,知道妄想當下就是真如,「尚須藉佛慧而熏煉也。」所以還是要藉由佛陀的智慧來熏習,這點很重要。


這裡所說的「諸根」,不是指你的「根」有問題,也不是「識」有問題,而是你所緣的東西、所緣的對象、事情有問題,所以《觀經》教你想極樂世界。現在外面有一些法師叫你看地獄變相圖,看了以後,我保證你下地獄。為什麼?因為唯識經論講到「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你意識現在所緣的,就是你意識所現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所以,你心裡想地獄,你的心,它就現地獄。這就是「識所緣,唯識所現」。你心想淨土,它就顯現淨土。所以為什麼唯識宗的人他也修學淨土,因為他知道唯識所現,所以淨土法門是一切宗派的歸宿。你修行就要找對方法,要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這個「想」才是正確的,這個「思惟」才是正思惟,這是修淨土宗的理論。

 經文講「諸根寂靜」就是要告訴我們,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你的這些妄想、煩惱、習氣不會再起現行了,真正住於正定之聚,「正定之聚」就是成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因為你已經遠離分別。眾生就是因為不能「遠離分別」,當然,「不能遠離」是一個原因,其實,「不想遠離」是主要原因。因為眾生迷惑得太久,太習慣了,迷失本性太久,不想遠離,所以你叫他要修行,他沒辦法,一旦聽經他就打瞌睡,要念佛他就昏沉、打妄想,沒有一絲毫遠離心、出離心,聽到人家講世間法,他就很樂意聽,就趕快研究,看怎麼樣做,先生能聽話一點、小孩能聽話一點,整天看電視、看報紙、看哪個專家說些什麼。其實那些所謂的專家,他們自己都在業力裡面出不來,你去聽他講,你就跟他同業。他都還被業力所拘束住,沒有出離,那你說他怎麼能夠幫你解脫?

 沒有想要遠離煩惱的心、沒有出離的心,這就是佛教講的「道心不夠」。雖然學佛,整天都是在打混,雖有做早晚課誦、讀經,功課有交,但自己的心念沒有一絲毫轉變,沒有一絲毫想修、想要用功。所以為什麼講:沒有絲毫遠離之心。大家要覺悟、要去反省、檢點,要趕緊放下。世間法要放下,不要再執著了,你大富大貴又如何?你功成名就又如何?總是免不了一死啊!死以後去哪?沒有人知道。臨死前擔驚受怕,得失心全部顯現,你說這境界有多痛苦?你不要告訴我你放得下,因為那是不可能的。很多人說:「法師,沒有關係,我到時候一定放得下」。那我就只能笑一笑了,笑什麼呢?笑他很愚癡,哪有現在放不下,以後能放得下的道理啊?他不認識他自己,他不知道他自己有多執著,他不曉得他自己有多業障。你現在不逐漸地修行、逐漸地放下,還以為自己是六祖慧能大師,聽到佛法就能放下?到臨終能一念頓脫了?即使如此,那還「次」六祖一大截,六祖是一聽佛法,他就放下了。

說將來要放下的,都是生死凡夫說的話,所以沒有生一絲毫遠離之心。《四十二章經》講:「牢獄有釋散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如果你坐牢呢,早晚有一天可以放出來。縱然死了,也是可以出來。死在牢裡面,他也是把你送出來。可是你的家親眷屬、妻子、兒子、女兒,沒有一絲毫遠離之念。你要是被這些感情,被這些冤親債主束縛。這裡說的冤親債主不是死的,是活的,那些活冤親他纏住你;給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來軟的,跟你愛情、愛別;沒有你不行,非要你照顧他;我看你怎麼放下。沒道心,他們就來硬的,障礙你修行。如果你有道心;他們就來軟的,又哭、又吵、又鬧。你現在都捨不得,你將來怎麼捨得?這是修行人嚴重的問題。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有在學佛、有在用功、有在精進、有在發心護持三寶、供養道場,送米、送錢,印經、布施......都有做。不光有護持三寶,世間好事他也做。但是他沒有做到一件事情──就是「放下」。沒有一念要遠離六道輪迴。所以為什麼祖師大德告訴我們:出離心最重要。你有出離心,你就會修行;你有出離心,佛力就加持得上,你就能遇到正法。就怕你遇到正法,不願意出離。所以你現在就要學啊,往生到極樂世界,「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而且決定成就無上佛道,叫「定成正覺願」啊!「若不決定成等正覺」,這「若」就是假設,假設不成正覺的話,不證大涅槃的話,那我就不取正覺。那也就是一定成正覺,一定正定聚。這正定聚就是什麼?「定聚」有三: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這些後面會講。「正定聚」就是以正確的方法修行成就無上佛道。正定聚,「聚」就是聚集,以正確的方法集一切功德法。其他兩個應該可知。所以這一願,你發願你想往生淨土,阿彌陀佛就幫你成就無上佛道,所以往生淨土一定成佛。這是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 講座 第146 (精彩節錄)

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宗鏡錄 卷七─2

 




宗鏡錄卷七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古德問云。各性而住。似如小乘。執諸法各有自性。又何異納衣梵志言。一切眾生其性各異。

答。為破去來。明無去來。所以據體言之。故云各性而住。非決定義。則以無性而為性。不同外道二乘。執有決定自性。從此向彼。若不執有定性去來。亦不說各性而住。故論云。言往不必往。閑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謂往耳。又劉湛注云。莊子藏山。仲尼臨川者。莊子意明前山非後山。夫子意明前水非後水。半夜有力負之而趨者。即生住異滅四時。念念遷流不停也。是以若心外取法。妄夢所見。情謂去來。則念念輪迴。心隨境轉。尚不覺無常粗相。焉能悟不遷之密旨乎。若能見法是心。隨緣了性。無一法從外而入。無一法從內而生。無一法和合而有。無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則尚不見一微毫住相。寧觀萬法去來。斯乃徹底明宗。透峰見性。心心常合道。念念不違宗。去住同時。古今一貫。故法華經云。我觀久遠。猶若今日。維摩經云。法無去來。常不住故。若了此無所住之真心。不變異之妙性。方究竟明不遷矣。已上論中。所引內外之經典。借世相之古今。寄明不遷。同入真實。是以時因法立。法自本無。所依之法體猶空。能依之古今奚有。若假方隅而辯法。因指見月而無妨。或徇方便而迷真。執解違宗而反誤。故信心銘云。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第二。依火燄起滅喻中之義。同前。初唯燄者。謂燄起滅。有其二義。一前燄謝滅。引起後燄。後燄無體而能知前。前燄已滅。復無所知。是故各各皆不相知。二前燄若未滅。亦依前引無體。故無能知。後燄未至。故無所知。是故彼亦各不相知。妄法亦爾。剎那生滅。不能自立。謂已滅未生。無物可知。生已則滅。無體可知。是故皆無所有也。斯則流金礫石而不熱也。二依所依者。謂彼火燄。即由於此無體無用不相知故。而有起滅虛妄之相。是則攬非有而為有也。妄法亦爾。依此無所依之真理。方是妄法。是亦非有為有也。三唯所依者。推起滅之燄。體用俱無。無燄之理。挺然顯現。是則無妄法之有。有妄法之無。湛然顯現。遂令緣起之相。相無不盡。無性之理。理無不現。又火依薪有。薪是可然。火即是然。以然因可然。則然無體。可然因然。則可然無體。又前燄已滅。後燄未生。中間無住。如一念之上。即有三時。已滅為已生。未生為未生。生已即減是生時。故淨名經云。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經云。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三時無體。無可相知也。第三。依風有動作。喻妄用依真起。三義同前。一唯動者。離所動之物。風之動相了不可得。無可相知。妄法亦爾。離所依真體不可得故。無可相知。斯則旋嵐偃嶽而常靜也。二依所依者。謂風不能自動。要依物現動。動無自體可以知物。物不自動。隨風無體。不能知風。法中能依妄法。要依真立。無體知真。真隨妄隱。無相知妄。三唯所依者。謂風鼓於物。動唯物動。風相皆盡。無可相知。妄法作用。自本性空。唯所依真。挺然顯現。是故妄法全盡而不滅。真性全隱而恆露。能所熏等。法本自爾。思之可見。第四。依地有任持者。喻妄為真所持。三義同前。初地界因依。有二種義。一約自類。二約異類。前中。從金剛際。上至地面。皆上依下。下持上。展轉因依而得安住。然上能依。皆離所無體而能知下。然下能持。皆亦離所無體可令知上。又上上能依。徹至於下。無下可相知。下下能持。徹至於上。無上可相知。是故若依若持。相無不盡。所現妄法。當知亦爾。必粗依細。謂苦報依於業。業依無明造。無明依所造。展轉無體。無物可相知。斯則厚載萬物而不仁也。肇公亦曰。乾坤倒覆。無謂不靜也。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云。譬如大地。荷四重任。而無疲厭也。不仁者。不恃仁德也。猶如草狗。豈有吠守之能。故云唯道無心。萬物圓備矣。二約異類者。如經云。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準此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如來藏。如來藏。無所依。是故若離如來藏。餘諸妄法各互相依。無體能相知。是則妄法無不皆盡。二依所依者。地界正由各無自性。而得存立。向若有體。則不相依。不相依故。不得有法。是故攬此無性。以成彼法。法合可知。三唯所依者。謂攬無性成彼法者。是則彼法無不皆盡。而未曾不滅。唯無性理而獨現前。又既不相知。何緣種種。答。此有四因。一由妄分別。二諸識熏習。三由無性不相知。四真如隨緣。然此四因。但是一致。謂由妄分別為緣。令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有。諸識熏習。展轉無窮。若達妄原。成淨緣起。前所疑云。為是種種。為是一性。今答云。常種種。常一性。又難云。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壞俗諦。今答云。此二互相成立。豈當相乖。性非事外。曾何乖於種種。種種性空。曾何乖於一性。由無性故有。一性能成種種。緣生故空。種種能成一性。是以緣起之法。總有四義。一緣生故有。即妄心分別有。及諸識熏習是也。二緣生故空。即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也。三無性故有。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四無性故空。即一切空無性也。復次性有二義。一有。二空。又二義。一不變。二隨緣。以有義。故說二空所顯。即法性本無生也。以空義。故說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即各不相知。以有義。故說不變。以空義。故說隨緣。此二不二。隨緣即是不變。不變故能隨緣。若唯不變性。何預於法。若但隨緣。豈稱真性。又若性離於法。則成斷滅。法離於性。則本無今有。又法若即性。性常應常。性若即法。法滅應滅。此二相成。非常非斷。此二相奪。非有非空。為中道義。經頌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以眼等八識為能所熏。展轉為因而常流轉。無別我人。故云而無能轉者。是以舉體性空。方成流轉。即此八識各無體性。故無實我法而為其主。向若有性。不可熏變。安得流轉。故知趣生同異。受報妍媸。皆由識種。悉依於心。如流依水。似火依薪。續續無知。新新不住。善趣惡趣。即是總報。由業熏心。受所受報。如水漂流不斷。雖然流轉。而無轉者。故云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釋論云。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漂溺有情。令不出離。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楞伽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唯識論云。恆轉如瀑流。起信論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等。又以虛妄中有其二義。一虛轉。二無轉。故常種種。常一性也。虛轉故。俗不異真而俗相立。無轉故。真不異俗而真體存。故互不相違也。法性本無生者。法性者。法謂差別依正等法。性謂彼法所依體性。即法之性。故名為法性。又性以不變為義。即此可軌。亦名為法。此則性即法。故名為法性。此二義。並約不變釋也。又即一切法各無性。故名為法性。即隨緣之性。法即性也。本無生者。本有二義。一約不變。本謂原本。本來不生。隨緣故生。二約隨緣。有此法來。本自不生。非待滅無。即示現生時本不生。故云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則妄心分別。情計謂有。然有即不有。故云一切空無性。常有常空。是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又約相待相奪。釋不相知。言相待者。業無識種。不親辦體。識無業種。不招苦樂。既互相待。則各無自性。言相奪者。以業奪因。唯由業招。故因如虛空。以因奪緣。則唯心為體。故業如虛空。互奪獨立。亦不能相知。互奪兩亡。無可相知。又以無生。故不相知。以緣奪因。故不自生。以因奪緣。故不他生。因緣合辯。相待無性。故不共生。互奪雙亡。無因豈生。以此不生。類於不知。居然易了。即以因為。自以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互有尚不相知。互無豈能相知耳。故知諸法相待。皆無自性。如中論相待門說。不空既破。空法亦亡。偈云。若有不真法。即應有真法。實無不真法。何得有真法。亦如因垢說淨。垢性本無。淨相何有。此相待一門。盡破諸法。以諸法皆是相待而有。未曾有一法。而能獨立者。故因緣無性論云。阿難調達。並為世尊之弟。羅睺善星。同是如來之胤。而阿難常親給侍。調達每興害逆。羅睺則護珠莫犯。善星則破器難收。以此而觀。諒可知矣。若云各有自性。不可遷貿者。此殊不然。至如鷹化為鳩。本心頓盡。橘變成枳。前味永消。故知有情無情。各無定性。但隨心變。唯逐業生。遂有從凡入聖之門。轉惡為善之事。大般若經云。謂證諸法。無性為性。究竟圓滿。方名為佛。故知建立三寶。成佛事門。皆從無性因緣。而得興顯。所以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師利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大滅度。佛言。如是如是。乃至迦葉。汝今且觀首楞嚴三昧勢力。諸大菩薩以是力故。示現入胎初生出家。詣菩提樹。坐於道場。轉妙法輪。入般涅槃。分布舍利。而亦不捨菩薩之法。於般涅槃不畢竟滅。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語文殊師利言。仁者。乃能施作如此希有難事。示現眾生。文殊師利言。迦葉。於意云何。是耆闍崛山。誰之所造。是世界者。亦從何出。迦葉答言。文殊師利。一切世界。水沫所成。亦從眾生不可思議業因緣出。文殊師利言。一切諸法。亦從不可思議業因緣有。我於是事。無有功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屬因緣。無有主故。隨意所成。若能解此。所為不難。釋曰。若了一切法。悉屬因緣。皆無自性。但是心生。則凡有施為。何假功力。以無性之理。法爾之門。隨緣卷舒。自在無礙。華嚴經頌云。如其心性而觀察。畢竟推求不可得。一切諸法無有餘。悉入於如無體性。又頌云。譬如真如本自性。其中未曾有一法。不得自性是真性。以如是業而迴向。華嚴論云。一切眾生迷根本智。而有世間苦樂法者。為智無性故。隨緣不覺。苦樂業生。為智無性故。為苦所纏。方能自覺根本無性。眾緣無性。萬法自寂。若不覺苦時。以無性故。總不自知有性無性。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切眾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亦因而起。又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中響。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又中觀論。破應無如來偈云。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如來滅度後。分別於有無。次總拂偈云。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論釋云。戲論名憶念。分別此彼等。此如來品。初中後思惟如來定性不可得。乃至五求四句皆非是。故偈云。如來無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以如來一性空義。知一切世間法。悉皆無性。同如來義。華嚴演義中。引法華經偈云。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今但引兩句。顯諸法無性。成一性義耳。然上三偈。諸釋不同。今直解經文。初一偈。明當佛開權。終歸一實。故云其實為一乘。次偈釋說一乘所以。以唯一性故。謂若有二性。容有兩乘。既唯一性。故說一乘耳。知法常無性者。知即證知。法謂所證知法。即色心等一切法也。常無性者。所證理也。即如無性理。覺諸法故。云何無性。謂色心等從本已來。性相空寂。非自非他。非共非離。湛然常寂。故曰無性。而言常者。謂本來即無。非推之使無。故曰常無性耳。佛種從緣起者。然有二義。一約因種。因種即正因佛性。故涅槃經云。佛性者。即是無上菩提中道種子。此種即前常無性理。故涅槃經云。佛性者。即是第一義空。無性。即空義也。緣即六度萬行。是緣因佛性。起彼正因。令得成佛。是故說一乘者。唯以佛性起於佛性。更無餘性。故說一乘。稱理說也。體同曰性。相似名種。故關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萌稈華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也。二果種性。關中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相似。此種義也。果之種性。緣真理生。故云從緣。故釋此偈云。佛緣理生。理既無二。是故說一乘耳。意云證理成佛。稱理說一。此中知法常無性偈。全同華嚴出現品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乃至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謂知無性。佛性同故。準經文云。以知無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況不說一乘而度脫之。後偈云。是法住法位等者。重釋前偈。言是法者。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無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緣無性。緣起即真。由即真。故云無性。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論。說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異名。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謂因乖常理。成三界無常。若解無常之實。即無常而成常矣。則常與無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經況之二鳥。飛止同居。今於道場。證知一切世間無常即真常理。猶懸鏡高堂。萬像斯鑒。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說。一乘尚是假說。況有二三。則一乘之理。至理無過。無性之宗。諸宗莫及。可謂宗鏡之綱骨。祖教之指南也。所以深密經云。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商主天子所問經云。若法是無。即不自在。若不自在。是則無欲。若無欲者。則是真性。若是真性。即名無性。

宗鏡錄卷七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一願:遍供諸佛願 ( 17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一願:遍供諸佛願 ( 17 )

悟顯法師 講述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第十、第十一願)……

 

經文講「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這是比喻數量極多,「那由他」翻作中文是萬萬。「億那由他」是億萬萬,這裡講「億萬萬」百千佛剎,就是講非常地多。這是不可思議的。「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你如果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法藏比丘他就不取正覺。這是往生淨土的殊勝之處,必得神足通,身心畢竟與法界相容,法界即是身,身即法界。

 

經典上講:「法身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所以能夠於一念頃遍供諸佛。你要是了達這一層道理,那西方極樂世界的神足通,你現前就得到了。所謂「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隻眼」、「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十世」是指時間,從古到今不離你現前一念心。「十萬億程不隔毫端」,所以你一念頃就能遍至,因從心所現故。若不是眾生心性本具,阿彌陀佛縱然有無盡的神力,也沒有辦法加持你,這一點很重要。你們以為佛力能加得上,是外來的力量,實際上不是,它是你心中本具的德能。所以蕅益大師講:「藉彼依正,顯我自心」。「藉彼依正」就是講:藉由西方極樂世界依報跟正報的莊嚴,「依報」是講他的世界,「正報」就是講教主阿彌陀佛。這句「藉彼依正,顯我自心」。所以說淨土法門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極樂世界一切的莊嚴、一切妙相、一切神通德用,都是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而已,不假外求。你心性如果不具有,那佛也沒有辦法加持你。所以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層關係、道理,你要去參透,這才真正得到神足通,才叫遍供諸佛,這才是真正供養,因為你跟諸佛同體,「同一體性」這叫遍供諸佛,而不是有能、所。

 

拜懺的時候,常念「能禮所禮,性空寂」,「能禮」的是你,「所禮」的是諸佛,但其「性」都是一如,故名「性空寂」。眾生性即空,佛性亦是空;所謂「性空寂」就是講都同一真心,是同體沒有分別。所以,才能「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法身如來影現中。」意思是:這個道場如同帝釋天羅網上的珠子,每個網它交接的地方有一顆珠子,這一顆珠子照著其他的珠子,收一切網上的珠,入一顆珠子,所以叫「我此道場如帝珠」。拜懺時不離於現前的蒲團、不離於現前的大殿,收法界的如來,顯現全部的法身。「我此道場如帝珠。」所以「法身如來影現中」,我們道場拜佛用投影機,就是告訴你「如來」是什麼?是影現的。剛好符合這一首偈子。那你自身要能看破,所以說「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皈命禮。」身投覺地,心泯合於佛性,心與佛合。是這樣禮佛的,這樣才叫做懺摩、叫懺悔。如來是影現,你亦是影現。所以「頭面接足皈命禮」,為什麼頭面接足呢?因為前面講的是事實真相,但是你現在迷失了,與其相背。所以以我們這個色身,最頂的是「頭」,最尊貴的是「面」,世間人都要面子,「接足」─去禮如來的足;「足」是代表最卑下的。這是完全把自己的我執、我見放下,把與自性相對待的放下,完全合於佛性。所以說身投覺地;這「地」代表覺,覺悟的心地。這就是你們禮佛常念的這首偈。不管你後面是接念「報身如來、彌陀如來、釋迦如來、觀音大士……」意思統統都一樣。就你所禮的,再設表法。心裡作如是觀,即是真禮佛、真懺悔。

 

所以凡事要「會相歸性」,要銷歸自性,這才是真正的禮佛、真正的用功修行。而不是能所相待,你我相現,自他二相熾然對待,那這就不叫禮佛。這「禮」,中國人講就是「道理」的意思。你在這裡禮佛,好像是對佛禮敬,其實重點是:要冥合於佛法的道理、要契入佛法的道理,所以要無「自他二相」,這才叫禮佛。經文裡的「周遍巡歷。供養諸佛。」是同樣的意思。「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這就是周遍巡歷供養,一念頃就能到達,因為心性本自如此。所以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你到那裡去,你才能得這樣的受用。如果你心性不具如是智慧德相,縱然阿彌陀佛的願再大,十方如來的威神力再強,集合起來也沒有辦法給你。為什麼?因為你心性當中沒有。所以,它這是顯示出眾生心性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這才是真正神通自在,真正的神足通。

 

前面講的不隨聲、不隨色,是天眼、天耳通。「知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這是五種神通裡面的「道通」。對於心性之理,你能夠明白、能夠契入、能夠入道了,而顯現出來的神通,就叫「道通」。不然,如果你是由禪定而顯現的,咒語而顯現的、甚至現在有的鬼魅附身顯現的,那這些都不是究竟的神通,甚至有的是跟妖魔鬼怪打交道而有能力的,就叫做「妖通」,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神通,所以這裡講的「遍供諸佛」你要看懂。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 講座 第146 (精彩節錄)

2022年8月18日 星期四

宗鏡錄 卷七─1

 



宗鏡錄卷七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夫水喻真心者。以水有十義。同真性故。

一水體澄清。喻自性清淨心。

二得泥成濁。喻淨心不染而染。

三雖濁不失淨性。喻淨心染而不染。

四若泥澄淨現。喻真心惑盡性現。

五遇冷成冰。而有硬用。喻如來藏與無明合。成本識用。

六雖成硬用。而不失濡性。喻即事恆真。

七暖融成濡。喻本識還淨。

八隨風波動。不改靜性。喻如來藏隨無明風。波浪起滅而不變自不生滅性。

九隨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動自性。喻真心隨緣流注。而性常湛然。

十隨器方圓。而不失自性。喻真性普遍諸有為法。而不失自性。

又書云上德若水。方圓任器。曲直隨形故。如小乘俱舍論。亦說諸有為法。有剎那盡。何以知有。後有盡故。既後有盡。知前有滅。故論云。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若此生此滅。不至餘方。同不遷義。而有法體是生是滅。故非大乘。大乘之法。緣生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則其理懸隔。

又中論疏云。常無常門者。常即人天位定。故無往來。無常即六趣各盡一形。亦無往來。又常即凝然不動。無常念念變異。令誰往來。則常無常法。俱不相到。皆無往來。

肇論云。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所見未嘗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之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可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返之微眹。又何物而可動乎。

釋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者。孔子謂顏回曰。吾與汝。終身交一臂已謝。豈待白首然後變乎。意明物物常自新。念念不相到。交臂之頃。尚不相待。已失前人。豈容至老而後變耶。又前念已故。後念恆新。終日相見。恆是新人。故云見新。如此新人。見之只如交臂之頃。早是後念新人。非前念時也。故云非故耳。若前念已古。後念已新。新不至故。故不待新。前後不相至。故不遷也。又雖兩人初相見。只如舉手交臂之頃。早已往矣。此取速疾也。故云。昔物自在昔。今物自在今。如紅顏自在童子之身。白首自處老年之體。所以云。人則謂少壯同體。百齡一質。徒知年往。不覺形隨。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鄰人皆愕然非其言。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吾猶昔人者。猶者。似也。吾雖此身似於昔人。然童顏自在於昔。今衰老之相。自在於今。則非昔人也。故云徒知年往。不覺形隨。世人雖知歲月在於往古。豈覺當時之貌。亦隨年在於昔時。則童子不至老年。老年不至童子。剎那不相知。念念不相待。豈得少壯同體。百齡一質耶。

又年往形亦往。此是遷義。即此遷中有不遷也。往年在往時。往形在往日。是謂不遷。而人乃謂往日之人。遷至今日。是謂惑矣。又昔自在昔。何須遷至今。今自在今。何須遷至昔。故論云。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今至古。以其不來。經中言遷。未必即遷。以古在古。以今在今故也。所以言無常者。防人之常執。言常住者。防人之斷執。言雖乖而理不異。語雖反而真不遷。不可隨方便有無之言。迷一心不遷之性。

又解云。如梵志白首而歸。鄰人謂少壯同體。故云昔人尚存乎。所謂有力者。則三藏等事。無常冥運。力負夜趨。交臂恆新。念念捨故。而常見昧之。謂是固矣。鄰人不覺。此之謂歟。又有力者。即無常之大力也。世間未有一法。不被無常吞。故云。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莊子本意。說不住之法。念念恆新。物物各住。各住相因而不相到。即不遷也。

於惑者。則為無常不住。新新生滅。而謂之遷。若智者。則了性空無知。念念無生。謂之不遷。莊子有三藏。謂藏山於澤。藏舟於壑。藏天下於天下。謂之固者。不然也。然無常夜半負之而趨。昧者不覺也。三藏者。藏人於屋。藏物於器。此小藏也。藏舟於壑。藏山於澤。此大藏也。藏天下於天下。此無所藏。然大小雖異。藏皆得宜。猶念念遷流。新新移改。是知變化之道。無處可逃也。

夫藏天下於天下者。豈藏之哉。蓋無所藏也。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逝者往也。浩浩迅流。未曾暫住。晝夜常然。亦歎世人之不覺。故云。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此莊孔俱歎逝往難留。皆說無常去也。豈可推今日物到昔日乎。若今日不到昔。即今日自在今。昔日自在昔。則今昔顯然。俱不遷也。故云。何者。人則求古於今。謂其不住。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應有今。古若至今。今應有古。今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不至古。事各性住。有何物而可去來。

大涅槃經云。人命不停。過於山水。夫無常有二。一者敗壞無常。二者念念無常。人只知壞滅無常。而不覺念念無常。

論云。若動而靜。似去而留。經說無常速疾。猶似流動。據理雖則無常。前後不相往來。故如靜也。雖則念念謝往。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故如留也。又雖說古今各性而住。當處自寂。而宛然念念不住。前後相續也。則非常非斷。非動非靜。見物性之原也。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15)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諸法

為學者。須知法。

「法」之一字,範圍甚廣,有「有為法,無為法」。
「有為法」又叫做「世間法」,「無為法」又叫「出世間法」。
有為、無為,皆包含了許多法,所以題名為「諸法」。
所謂「法」,是軌持的意思。它的解釋是「軌生物解,執持自體」。
因為有形、無形的法,都有它運作的軌則、方法。而眾生對境生心,生起種種不同的境界,給自己受用,故名為物解。
譬如水;魚兒看成宅窟,鬼道眾生看成火焰,或糞穢,人道看成水,天人看成琉璃七寶地,羅漢見之有生滅,緣覺為睹十二緣生,各隨其業力而見之有異。皆不了萬法唯心,其體本真,所以各生十界之異見,起三賢十聖的差別,若悟一心,實無一法可見可解。依循佛法能了達此者,名為見法,名為見性。
「為學者」是指修行佛法的學人。學佛的修行人必「須知」道法性,從性而顯相,無心外法無所緣,無法外之心能緣法。

染與淨。善分別。

前面講過「法」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不同,而世間法是「染」汙的,出世間法是清「淨」的。這「染與淨」二法之間的距離,有天壤之別,但不離一心所現,雖是一心所顯,不妨善巧揀擇。
學人們必須要「善」於「分別」,這就是妙觀察智起作用,而後自己和他人才知道捨與取的標準。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願:神足通願 (16-1)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願:神足通願 (16-1)

悟顯法師 講述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第十、第十一願)

 

第十願「神足通願」跟第十一願「遍供諸佛願」,是講往生淨土的清淨大海眾,也就是往生淨土的眾生,他們都具有神足通。所謂「神足通」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叫運身通;第二個叫勝解通;第三叫意勢通。「運身通」就是他能夠騰空飛行,就好像鳥在空中飛一樣,這叫運身通。「勝解通」就是他的速度非常地快。距離很遠,他只要一想,他就可以馬上到,還有移動的感覺,只是速度很快,所以叫作勝解通。「意勢通」也是講距離很遠,可是他心念一想,馬上就轉變成這樣的境界,所以叫意勢通。隨其心念而變現出來的境界,他馬上就能到,也不用騰空、也不用飛行,這些都叫作神通自在。這裡的「神通自在」就是指神足通。不是指前面的天眼、天耳、宿命,而是指神足。那這個「神足通」要用來作什麼呢?用來遍供諸佛。一般我們去供養一尊佛,你說「一念頃」馬上到達,大家能夠理解這一般的神足通。可是他這裡的神通呢?真的是神通廣大。他一念頃,能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這「一念」是講時間非常地短。《仁王經》中講「力士彈指」。「力士」是講非常有力氣的人。他彈指,一秒鐘可以彈四次,每一彈指有六十生滅,所以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念」是比喻時間非常地短,非常地短,所以「於一念頃」,這極短的時間,可以到達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去供養諸佛如來,或是供花、或是供果、或是用種種的莊嚴器具去供養。所以這神足通不是一般阿羅漢的小神通而已,阿羅漢他的神通,非常地有限,頂多到達三千大千世界。若要他到十方無邊的世界,而且又要在一剎那之時,還可以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這是阿羅漢,甚至是一般的權教菩薩所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這是大菩薩、諸佛如來的受用。

 

所以你看,往生到西方淨土,受用就跟阿彌陀佛一樣,他有的,你也有。古德做了一個比喻:修行其他法門的,就好像一個國家,他有宰臣,也就是宰相,有百官。可是修行淨土法門的,就好像是皇帝的兒子,生下來就位高於百官,位高於一切的功勳大臣。所以判通途的修行是屬於功勳位。「功勳位」是要歷劫勤修,需要非常長的時間積功累德,需要百劫修相好,用很長的時間積集福慧。但是學淨土者,你念佛求生淨土,你一往生就具有這樣的功德莊嚴,所以很難令人相信,但這確實都是佛加持你,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攝受,所以不是思量可以想像得到的。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 講座 第146 (精彩節錄)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願:神足通願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十願:神足通願 (16)

悟顯法師 講述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第十、第十一願)

 

看到這一願,貪玩的人就高興了,出國不用買機票、坐飛機,都應念即到,我遇過很多貪玩的人,他說去極樂世界好啊!我問:為什麼?他回答:去哪裡玩都不用搭飛機,要住宿,宮殿隨身,都不要花錢......。你看存這種心能不能往生呢?這個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那裡的菩薩海會大眾,宮殿隨身,確實是住宿不用錢,但不是給你享受的,你貪玩,好樂這個世間,這三界六道輪迴你出不去。

 

所以這裡說:我作佛時,所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這「神通」就是神足通。「神足通」就是講:像你們現在要到南部去,你要坐火車、要搭飛機、要開車,有神足通的人他不用,他念頭一轉,境界就轉,叫神足通。此方沒,彼方出,就叫神足通,不用走路,也不用搭飛機坐船,隨意即到。不光一身到,多身都到,分身也到,這才叫神足!你要是離身心相,故名神足通,不再認這個色身為我,能夠見得法身,見到法身,你就得神足通。這神足通是真的不會退,為什麼?所謂法身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說「隨意即到」,要是一般的阿羅漢,他可以到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他的神足通,頂多到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一個娑婆世界。像大目犍連他的神通,就可以到娑婆世界邊緣,再遠一點,他就不行了。往生淨土後,可以同時於一念頃到所有國土,本尊、分身都一樣,所以是真正的神足通。神足通要幹嘛呢?快速學習。就像你們現在出國留學,去國外拿文憑回來想賺更多的錢,這是貪瞋癡。學佛的人往生淨土那不一樣,他是向十方諸佛請法,跟十方的眾生結緣,眾生有需要,他就可以幫助他,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眼睛看得到,手就到,手是代表作用,眼睛是代表照見,所以他馬上就到,就是代表照用,照用一如就是神足通的作用。不一定要這一個身體,他一隻手也可以幫助眾生。

 

所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神足通,不是為了給你貪玩、遊山玩水而有的,而是讓你去遍供諸佛。經文講「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2022年8月16日 星期二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九願:他心通願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九願:他心通願 (15)

悟顯法師 講述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第九願)

 

有他心通,現代人就高興了,都不用察言觀色,他就有能力知道別人在想什麼了。重點是什麼?你有他相,你有自相,他心不通,離自他二相,就得他心通。所以你每天在研究你的客戶在想什麼,不用有他心通也知道,他就是在想:看能不能便宜一點、看能不能從你身上多賺一些錢,世間人做生意都是如此啊!所以你根本不用去想,你只要把你的「我」放下,把你的煩惱放下。妳不需要去猜你妳先生在想什麼,你太太在想什麼,你兒子在想什麼,他們想的就離不開三個字─貪、瞋、癡。你只要想想你自己就知道了,你貪瞋癡有多重,他就有多重。他們想的都是貪瞋癡,除非他成佛了,或是他是大阿羅漢,那就有所不同,只要他還是凡夫,絕對不離貪瞋癡。所以我告訴你,你們都得他心通。沒有人的思想、言論可以超過這三大類,只要起心動念都貪瞋癡。所以《地藏經》講的一點都沒有錯,「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們講話有經典依據,你們都讀過,「其性剛強難化」,「性」就是習性,根深蒂固的偏見我執。所以你看佛菩薩觀機,觀得這麼清楚!你現在能反觀,知道自己有這些毛病,就趕緊放下,這就叫「他心通」。你不用通他人的心,先通自己的吧。看有哪些東西把自己的心給塞住了,導致心不通。

 

這一願很直接了當地告訴我們,「所有的眾生」,沒有一個例外的,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得他心智通。下面經文說,「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這「億那由他」整個翻譯過來就是「萬萬億」,是形容多數,你不要去算十的幾次方又幾次方,或幾百次方,那算出來都還是沒有辦法用算數譬喻所能知曉,所以講「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這「億那由他」是形容數量之多,算不清楚,是說佛剎不可數,你數不清。在這麼多的佛剎,裡面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就光一個南瞻部洲,一個地球,六十幾億人口的心念他都知道。所以你在這裡想什麼,極樂世界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他想知道,他馬上就知道。所以你沒有辦法欺騙諸佛如來,因為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你真心切願,想往生淨土,淨土宗講「隨你修行的功夫,遇緣不同」他就現法、報、應三身來接引。這裡要跟你們講明白,外面很多都講錯,他告訴你:你想要得中品,你要先修五戒、八戒齋等等的,其實不是這麼解釋的。

 

佛在《觀經》裡面告訴我們,往生淨土有三輩九品─上輩、中輩、下輩,善導大師說這三輩,總在遇緣不同。什麼緣?你現在遇到大乘佛法,你能認真修行,就是上品。所以你們來這裡聽《無量壽經》,聽大乘了義經典,認真修不退就是上品。其他的人呢,他在世間沒有緣遇到佛法,可是他很孝順,他也願意求生淨土,憑著這些世間的福,來求生淨土是可以的。但不是說你想要得中品,就要修「孝養父母」,要修「奉事師長」,要修五戒十善,不是。這個人在此地造作五戒十善的時候,根本沒有發願出離,那只是世間一般的凡夫,是行世間善,一生沒有遇到佛法,在臨終的時候得遇佛法,發心求生淨土,得生中品。所以像你們有受菩薩戒的,發心學大乘的,雖然沒有功夫,你能夠保持信心不失、不退,都是上上品,所以生淨土比你們想像得要容易。你們想要生下品,那是不可能。因為從「中品下生」以下,到「下品下生」的人,都是他一生中有造作一些惡業,在臨終時遇到善友,隨其業力輕重,往生到淨土的品位有所不同。如果你遇到大乘佛法、遇到淨土,你還退心,那就是淨土講的:無信無願者,你沒有信願。沒有信願,在「所被根機」裡面,我們講過,是判為「非器」,意思是:你不是淨土的根。所以你不要本末倒置,以為你想要得中品,你就持八戒齋、持五戒十善,要知道如果沒有信願,這些五戒、八戒做得再好一樣不能往生淨土,九品往生他是個歸類,是講你遇到的緣不同。你現在遇到大乘佛法,你就不要再退心了。你現在遇到淨土法門,要老實學淨土,發願往生,至心信樂,求願往生,那你絕對是上品。所以善導大師說:萬修萬人去 。真的是萬修萬人去啊!

 

淨土法門是萬修萬人去,只要你真正肯信、肯願、老實念佛,這三個做到了,每一個人都可以往生。所以你要清楚,你不要學了佛又退回去,還說:「我要打基礎,我想要得中品,所以我先做世間法,再來做三皈,再來做出世間法,慢慢地把品位升上來,......」淨土法門不是這樣修、不是這樣算的,淨土法門是頓超的,若臨終時一念心清淨,即使生前再惡再壞,還是可以頓超上品往生,阿闍世王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所以現在真的是法久成弊啊!佛法久傳了到後來就本末倒置。現在才有這麼多人,明明學了淨土,後來又退心,退回去學世間法,為什麼會這樣?他就是誤以為《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的「三輩九品」是想往生淨土所必須做到的次第,實際上他搞錯了。善導大師說能否往生是看你遇到什麼緣。你現在遇到大乘的緣,你就趕快把握學佛,學大乘,求生淨土。如果你一生沒有緣遇到,在你臨終遇到淨土法門,你發了求生的心,因為你這一生曾有做一點善業、做一點惡業,蒙佛接引後,就是「中品下生」。所以這是指你這一生已經作的業,要記住是已經作,所以叫「只帶舊業不帶現行」。這是分析給大家知道,讓大家清楚,九品往生是已經固定的定業,而不是修行次第,不像菩薩有五十一個位次,第五十二個位次就是妙覺,也就是成佛,妙覺位。

 

這五十一個位次是講修行次第,那九品往生是講已經固定的定業。造世間業的凡夫,無論是世間善業凡夫、惡業凡夫,乃至極重惡業的凡夫,他造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因他這一生沒有因緣遇佛法,但能在臨終遇淨土法門,發心求生極樂,他就得以往生。所以我們透過善導大師的說明,導正大家普遍的錯誤認知,你們這樣就能清楚,也更顯淨土的殊勝。所以對於這「次第」你要很明白,它這裡說的「次第」是已經固定的,是往生者活著時造的業,不是你這一生的修學次第。如果是講修學的次第,那你就要先做些五逆十惡得下品下生,再來下品中生,下品上生,再來次第升上來。所以不是那個意思的。它這裡是講你這一生,你遇到不同的緣,所作的業已經固定。你這一生也許從沒有遇佛法,可是你遇善法,臨終才遇到淨土。而有一些呢,就像你們,是一開始就遇到大乘佛法,那你就不要再退回去學世間法,以為,我要先修中品,再來修上品......。所以我常常講,你如果要這樣做,你豈不是要先造地獄業?先修下下品。所以就知道這「九品」不是講修學次第,學淨土法門的、念阿彌陀佛的佛弟子要很清楚、很明白這點。經典一個字錯解,全盤皆錯,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永嘉玄覺大禪師講:「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你對於大乘佛法、對於經典,你要是清楚明白了,就像龍女,捨龍珠即身成佛,這是《法華經》上的例子。你要是搞錯了,你把不是次第拿來當次第,不是關鍵以為是關鍵,那就「非則善星生陷墜」,善星比丘得四禪定,妄說一切法空,撥無因果,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所以說非則善星生陷墜。永嘉大師在證道歌後面講了他修學的經驗:「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說他早年以來都是研究經教,「分別名相不知休」,不懂得要停止分別名相,也沒看懂,根本是「入海算沙徒自困。」到海裡去算沙,自己把自己給困住了,學名相都只是數他人家珍,不見自性。從來蹭蹬都是虛行,都沒有真正用功。所以,你不要把不是往生淨土的次第,拿來作淨土的次第,一定要真實的用功,要真正的修行。善導大師一句話「總在遇緣不同」道破重點,能不能往生極樂就看你這一生遇到什麼緣,你現在遇到的是大乘的緣,那你就不能再退回去了,如果你再退回去學世間法、學小乘,你不信,不願,不行,那你就是祖師大德講的「非器」,你非信,非願,非行,就不是真正學淨土的。現在明明不是學淨土,卻又認為自己在學淨土的人,他也會說他是學淨土宗的。這種自欺的人真是非常地多。

 

學淨宗,你要看善導大師、看早年開宗立派祖師的註解,你不要看現代人講的。現代人講的不可靠。你要有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如果沒有,你要求佛加持。那你要不要去念中文系呢?國文系呢?我告訴你:不需要念,沒有用,因為佛法不在文字,而在於心通,心通則法通。從前祖師大德也沒有為了學佛修行而去讀國文、國學,你看鍋漏匠、持律法師,他們有沒有去讀?沒有!他們就是老實念,真正的修行。善導大師他更沒有去念世間書,他是憑自己念佛,真正契入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才是真的。所以不用拿世間的學問到佛門裡面來穿鑿附會,那些都沒有用,那都叫什麼?叫「世智辯聰」。釋迦牟尼佛講以「世智辯聰」學佛的結果就是「增益邪心」,不能遠離生死大難。你用世智辯聰來增益你的邪心,只會讓你的「我相」更熾盛,「我見」更大。以為自己「是什麼博士、是什麼學位,或雙博士……」這些只會使你增益你的邪知邪見,增益你的我相,使你我相增長,你絕不能免離生死」。我講的是實話,你們有的不要念了博士,跑來怪我這樣說。其實不是念博士的問題,而是告訴你不可有這個心。如果你要這樣子誤會我的話,出去亂講,說「悟顯法師講讀博士的不能成就」,那可不是我說的,那是你說的,是你的問題。所以你自己要把話聽清楚,要聽明白,不要隨便曲解。

 

這裡講的他心智通,是說一旦往生到極樂世界,能知一切眾生的心念。為什麼呢?因為可以度化他,可以幫助他學佛,這個很重要。來道場是要學佛的,可是現代人的道場卻是用來按摩的、教養生的、教世間法的,開書法班,教拼布,教插花……,幾乎都是在搞世間事,他還美化成說他這叫攝受眾生。我不曉得你要攝受他們進來幹嘛?是幫道場插花?還是幫你按摩?還是搞世間事?如果你想要按摩,請到專業的店去接受他的治療,不用來道場。道場不是世間的場所,不是給你享受的,也不是討論怎麼養生長命百歲的。世間這些方法,都沒有辦法讓你長命百歲。你要求長命百歲要健康養生你去學道教。道教講的性命雙修,但是他的「長命」是有限的,他教你煉丹,教你養生,修性者離宮習定,修命者水府求玄,也就是性命雙修,你去找他,他會教你,練的是內丹,還要再配合外丹,內外俱修。但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終究是個守屍鬼,還說他很圓融。

 

你知不知道佛法是什麼?佛教,是教你證無量壽,教你見性成佛,這個比長命百歲來得殊勝。曇鸞大師學佛之前,他本身就是學道教,他很會煉丹,他很想長命百歲不要死,也很會修道教的心法。有一天,他遇到了菩提流志大師,他問大師:「你們佛教有沒有長命百歲的方法?」菩提流志大師告訴他:要講長壽,那是吾佛之所長啊!意思是:那是我佛教釋迦牟尼佛最專長的,佛是真正的長壽。大師送他一本《無量壽經》,曇鸞大師看了這本《觀無量壽佛經》,就把他從前的那些仙經,煉丹的書全部燒掉,從此再也不修道教。改學佛,成為淨土宗的一代祖師。他有一本很有名的註解:《往生論註》,是曇鸞大師的。他真正有成就,真正證無量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是紫磨真金色身,皆得金剛那羅延身,是金剛不壞身。所以菩提流志大師教他真正的長命百歲。

 

所以眾生來道場,你要知道眾生的根器。一旦往生淨土,就得他心通,能夠善知眾生根欲,知道眾生的根器。佛門絕對不是在搞世間法的,如果用世間法來接引眾生,你所接引到的只是一群不想學佛的人,你為此而浪費十方的信施,浪費十方的供養,是絕對地錯誤,我們不做這種事情。到道場來,就要守道場規矩,老實修行,不講是非,不攀緣,同修間能夠依《學佛行儀》,依佛陀的教誡這樣做到,學習大乘佛法,那就是真正如法的道場。你要知道:眾生的心就是貪瞋癡,降伏不了。想修行的人確實不多。道場開門,是為了接引想要成佛的眾生,不想成佛的,只結個緣,他不是真想學,自然待不住,所以終究會走。你不用刻意辦活動,不用刻意搞法會,說得好聽是要接眾,實際上自己的心也是浮躁的,怕自己的門庭太過冷清,想熱鬧一下。「他心通願」的力量除善知眾生的根器,甚至還善知眾生過去的因緣,所以你往生到淨土後,你能夠教化眾生、你能夠幫助眾生,這個才是真正的利益。阿彌陀佛給予極樂世界的菩薩這樣的力量,讓他們也能轉教有緣的眾生,轉相教授、轉相度脫。教化眾生要用佛法才能度脫,你用世間法是沒有辦法的。要是你辦個插花班,辦個書法班,弄一些古董來辦展覽就能度眾生,那釋迦牟尼佛做王子,他家有很多的金銀珠寶,有很多的古董名品,他都有,那他一定辦。還有教拳教武術的,釋迦牟尼佛他的武術,在諸王子中是第一,那他也能教武術啊,為什麼他沒有教,沒教打坐、教止觀。就是告訴你那個不是真正的利益眾生。現在外面很多穿鑿附會的,練武術的,說他那叫動禪,是心都亂動啊!然後有的是學一些調氣的方法,他就說他是「安那般那」,或說他那個也是禪。愛喝茶的,就叫茶禪;……諸如此類的活動,統統都是讓你輪迴的,不能得解脫啊。所以你幫助眾生要用對方法,你不能用不如法的方式,還說你是要來接眾。你們跟人接觸也都一樣,你不要想說:我學華嚴會上佛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想說他是你家人,要讓他對佛法有好的印象,所以就「我不吃肉,誰吃肉呢」?你陪這些吃葷腥的人吃肉去了,你吃了肉,讓人家背後笑你,說你控制不住,破了戒了,好來嘲笑佛教,說佛教對佛法、對於眾生沒有幫助。你不要想說,你跟他們是和光同塵,你沒這個本事。你整天想要度眾生,其實自己是一尊大大的泥菩薩,這泥菩薩是比喻作業障深重,雖然有菩薩相貌,其實業習尚重。眾生都有佛性,但是業障太重,一遇「水」,什麼水呢?就是世間的業海。一遇到就沉下去了,你還想度眾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講「他心通」,在通他心以前,你先通自心,問問自己習氣除了沒有?煩惱除了沒有?如果沒有除,那還沒有資格談度眾生。講經要依經典講,說法要依古德,你不能依自己的意思,「未證阿羅漢,不可信汝意」。以上是講他心通。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14)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懺法......


唐悟達。有夙業。

悟達國師,生於唐朝,四川湄洲人,俗姓陳,七歲出家,法名知玄,十四歲時即為皇帝、大臣、文武百官一萬人等講解《涅槃經》,人稱「陳菩薩」。
詩人李商隱曾經寫一首詩讚歎悟達國師:「十四沙彌解講經。似師年紀只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
悟達國師年少時有次出外參方,在長安京遇到了一位僧人。這位僧人得了一種「迦摩羅」的惡疾,全身生瘡,發出衝鼻難聞的穢氣,誰都厭惡和他來往,悟達國師住他隔壁,常常自動去照顧他,沒有一點厭惡的臉色。後來病僧的病好了,感激悟達國師,就對他說:「謝謝你的照顧,今後你如有難解之事,可以到四川彭州九隴山來找我。山上有兩棵大松樹為標誌,我叫迦諾迦。」
宿業部分後面會講到。

人面瘡。生於膝。

悟達國師因為德行高深,贏得唐懿宗的尊崇,在咸通十年(西元八六九年),懿宗皇帝親臨安國寺,求教佛法,賜給悟達國師講經寶座,座高二丈,以沉香為材料,用金絲鑲成龍鳳花紋,旁設磴道(階梯),並封其為悟達國師。國師一念驕慢心生起,於座上看見一珠飛入左膝蓋,結果就生出人面瘡來,有眉有眼,有口有齒,與人面一樣,以飲食餵他,瘡像人一樣開口啖食。名醫雖為悟達國師診治,但皆搖手稱無藥可醫。

遇神僧。為洗冤。

就在束手無策之時,突然記起當年在京都與那位病僧臨別所說的話,於是悟達國師前往西蜀入九隴山去尋找尊者。
一日,傍晚時分,忽然遙見在山腰之處兩松並立,高聳入雲,國師快步走去,只見廣闊的殿堂,金碧輝煌,尊者已站在寺門前,引國師入寺,國師頂禮尊者畢,敘述受人面瘡之苦。尊者告訴他明天在巖下用泉水洗濯,就能痊癒。

三昧水。澆即痊。

到了隔天清晨,尊者命一孩童帶路,領國師到巖下清泉之旁。
國師即將以水洗膝上的人面瘡時,不料人面瘡竟忽然出聲開口說:「不要洗!不要洗!你讀過西漢史書上袁盎與鼂錯的傳記嗎?」國師回答:「曾讀過」。人面瘡就說:「你既然讀過了,可知袁盎殺晁錯之事?往昔的袁盎就是你,而鼂錯是我。當時吳楚七國造反時,你在皇帝面前進讒言,導致我被腰斬於東市。這深仇大恨,我總想尋求機會報復,可是你十世為僧,認真修行,持戒十分精嚴,冥冥中有護法神在旁保護,使我無法近身報仇。如今由於你受皇上的恩寵,生出傲慢之心,使我有機可乘。今蒙迦諾迦尊者的慈悲,調解我們之間的仇怨,賜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脫,所以我們之間的夙冤也告終結,我不再找你麻煩了。」
國師聽完立即掬水洗瘡,瞬間痛入骨髓,暈厥在地不省人事,復甦後左腿已安然無恙。國師欲回寺禮謝尊者,但金碧輝煌的崇樓寶殿,已杳無蹤影。

作水懺。後世傳。

悟達國師因蒙迦諾迦尊者垂慈,為他解了多生宿冤,消除冤業病。
為報答此大恩德,於是在該處結廬,朝夕禮誦,所作的懺法就是現在佛門的《慈悲三昧水懺》。

如法行。利無邊。

如有冤業病,只要如法禮懺就可解除宿世冤業,所得利益是無量無邊的。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13)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懺法

以上佛教十宗,已簡要介紹完。

上十宗。已說完。懺悔法。更須探。

以上佛教的十宗已經介紹完,對於佛教除了知道修行的宗派外,還需要了解佛門的懺法,懺法就是懺悔的方法、儀式。
《起信因緣分疏》云:「禮懺滅罪被初機」。
但所謂的懺悔不是去參加法會而已,而是要做到「罪從心起將心懺」及「後不再造」,才是真懺悔。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
「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以下介紹佛門中較為人知的幾種懺法,及其發生的因緣。

慈悲懺。何人集。

這裡舉出兩種懺法。
第一是《慈悲懺》,第二是《三昧水懺》。
《慈悲懺》的完整名字是《慈悲梁皇寶懺》。
一般稱《金山御製梁皇寶懺》。
又稱為《慈悲道場懺法》,是寶誌禪師會同一些高僧,應梁武帝要求為超度其皇后郗氏所作,故俗稱《梁皇寶懺》。
懺文說「慈悲道場」四字,乃夢感彌勒菩薩而得。
簡稱為《慈悲懺》或《梁皇懺》。中國的懺法,以《梁皇懺》為最早。
另一個是《慈悲三昧水懺》。
那《梁皇懺》又是如何產生?後面會作說明。
「何人集」的?「集」是指編集或採集的意思。

誌公等。高僧十。

梁皇懺,是寶「誌」禪師「等」,「十」大「高僧」採集佛經語,編纂而成的。寶誌禪師是梁朝初年的一等高僧,神異甚多。當時人都稱他為「誌公」。
為什麼有這部《梁皇懺》呢?

梁武帝。心至誠。

梁武帝的故妻郗氏,生性非常妒,武帝侍妾之類的女人,都受到她的虐待。
凡是妒心重的人,瞋恨心更重。由於瞋恨之火燒心,所以郗氏於三十歲死後,墮落而為蟒蛇。
一天夜裡,武帝在花園中散步,忽然看到一條大蟒蛇。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對蟒蛇喝斥:「朕的宮殿嚴警,不是你們蛇所生之地,看來你必定是妖孽。」這時候,蟒蛇說話了:「不要駭怕,我是你的皇后郗氏。因為生前妒,性情惡毒,所以死後墮落為蟒蛇身。我的身軀長大,不容易得到食物,常受飢火的煎熬。加上周身有小蟲在啃蝕,苦痛不堪言。因皇上生前對我厚愛,今才敢現醜陋形貌,特來求皇上為我作功德,使我仰仗佛力而脫蛇身。」蟒蛇說完就不見了。
武帝聽完了蟒蛇的話,就請問寶誌禪師懺悔的方法。誌公乃指示武帝:「必須至誠禮佛懺悔方可洗滌罪業」。所以梁武帝於是請寶誌禪師搜尋佛經,摘錄佛的名號,並且依佛經來撰寫懺悔文,總共寫成十卷。然後武帝就依照懺本為皇后禮拜懺悔。

度故妻。脫蟒形。

做了懺法超度後,藉由諸佛聖號功德,及誠心懺悔的發心,使他的「故妻」,「脫」去「蟒」蛇的惡「形」。
當懺法修完以後,某一天,梁武帝聞到宮室內一股濃郁異香。奇怪,從哪兒來的?梁武帝搜索的眼光,無意中掃向天空,乃見一天人,容儀端麗,對武帝說:「我是蟒蛇之後身也。蒙皇上懺法的薦拔,既脫苦趣,又得生天,特來致謝!」
這就是《梁皇寶懺》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