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宗鏡錄 卷六─6

 



宗鏡錄卷六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立心為宗。以何為趣。


答。以信行得果為趣。是以先立大宗。後為歸趣。故云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遂得斷深疑。起圓信。生正解。成真修。圓滿菩提。究竟常果。又唯識性。具攝教理行果四法。心能詮者。教也。心所詮者。理也。心能成者。行也。心所成者。果也。法藏法師依華嚴經。立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釋云。法界因果。雙融俱離。性相渾然。無礙自在。有十義門。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為宗。離相為趣。或離相為宗。亡因果為趣。下九準思。二由離性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三由離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時。法界宛然。則以非法界為法界也。四由離相不壞相故。因果即法界時。因果歷然。則以非因果為因果也。五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法界。雙泯俱融。迥超言慮。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現前煥然可見。七由五六存泯復不異故。超視聽之妙法。無不恆通見聞。絕思議之深義。未嘗礙於言念。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時全攝法界。無不皆盡。九因果各全攝法界時。因果隨法界。各互於因果中現。是故佛中有菩薩。普賢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之法。無不該攝法界。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皆各總攝無盡無盡。帝網重重諸法門海。是謂華嚴無盡宗趣。以華嚴之實教。總攝群經。標無盡之圓宗。能該萬法。可謂周遍無礙。自在融通。方顯我心。能成宗鏡。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5)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慈恩宗

唐玄奘。遊西域。

玄奘法師出生於「隋」的後期。俗家姓陳。
據大慈恩三藏法師傳上說,是河南省偃師市。
童年的玄奘法師不是高雅正派的書不看,不是聖賢哲人的門風不學,年幼的玄奘法師身不結交童蒙稚友,足跡不曾到過市集,也不曾參與旁雜無義的言談,就算街頭鑼鼓喧天,巷尾戲曲歌舞叫聲,男女聚集交談笑聲等嘈雜喧囂,玄奘法師都不曾因為好奇而前往觀看。
他家是世代書香,天賦地聰慧。他俗家的哥哥出家,法號長捷。長捷法師帶著玄奘法師住東都洛陽淨土寺。這五年學了大、小乘佛法。他十一歲(六一三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十三歲時(六一五年)洛陽度僧,就破格入選,得度出家。
玄奘出家以後看見諸位沙彌聚集放逸,大談戲論,於是告訴諸位沙彌說:「經中不是這樣說嗎!『出家之人是為了求證無為法。』豈能再像無知小兒一般一直嬉戲,徒然浪費一生光陰。」這期間聽景法師講《涅槃經》,執卷閱讀愛不釋手,直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後隨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更加喜愛,乃至將《攝大乘論》一次讀完,再看就沒有遺漏,大眾皆感驚異於他的善根,請他陞座復講。這時候的玄奘法師,還只是十三歲的童子。
當時適逢隋朝末年,盜賊四起,河南與河北兵荒馬亂,草木皆兵。玄奘法師年齡雖幼,卻有遠大的見解,因而告訴他的哥哥說:「此地已無佛法可言。既不必坐而待死,也不能白費光陰。聞唐帝已在長安建國,想必比較太平。我們何不離開此處而到彼處?」長捷法師聽了弟弟的話,於是相率逃到長安。這時正是唐高祖武德元年,國家初創,也無暇顧及佛教。四川僻處邊陲,倒很安靜。於是又一同跑到西蜀。果然,一班高僧大德多聚集在成都。玄奘法師因而隨從景脫、基暹二位法師,聽講《攝大乘論》、《阿毗曇論》等論。
武德五年(六二二年),在成都受具足戒,順便就坐夏學律,對於五篇七聚的戒文,一看就通。所看的經論,也多研習殆遍。
這時,奘法師的大名已震懾遐邇,但是他並不自以為滿足。他辭別了哥哥,經過三峽,到了湖北荊州的天皇寺,受地方緇素的邀請,宣講《攝大乘論》、《阿毗曇論》。連漢陽王都親自去禮謁聽講,那講經法會的盛況,也就不言可知了。
大師講完了《攝大乘論》、《阿毗曇論》以後,又到了趙州,拜謁道深法師,學《成實論》。
又入長安大覺寺,依道岳法師學《俱舍論》。當時,長安有兩位碩學大德法常、僧辯二位法師,雖然是遍研眾經,但是他們是專門喜歡講《攝大乘論》。玄奘法師也曾向他們請教。兩位大德對於玄奘法師的神悟,同聲歎道:「你是佛門的一位千里駒,佛法的中興,責任將在於你。可惜,我們年老,已經看不見你的成就了。」
奘師雖然受到老前輩褒獎,但自己對於教理還有許不能融會的地方。他想:「這一定是西來的聖典尚不完全。佛教是來自西方的印度,況且早已聽說,有所謂《瑜伽師地論》者。聞名久矣。我何不身遊西域,親自乞求?倘若有所收穫,既可消我自己的疑惑,也可以裨益佛教。」
以上是玄奘大師的西遊取經動機,我們知道了。
而且大師西遊的決心,比金鐵還要堅定。
他有「寧向西方一步而死,不向東方一步而生」的志願。古大德取經求法都是不惜生命為法忘軀,可不像有些喜歡旅遊的探險的人,為了致富而尋寶,或一己玩樂而出遊,這個道理及因緣的差異我們要清楚,才能體會佛經傳來中國的可貴,及祖師大德的苦心。玄奘大師為此而違背了皇帝的詔令,私自出國,向西方走去。經過八百里流沙,歷九死一生的艱險,而完成他的所求。這當中的經過,有《大唐西域記》在,就不多說了。

學瑜伽。祖彌勒。

「瑜伽」是《瑜伽師地論》的簡稱。《瑜伽師地論》共一百卷,是彌勒菩薩所說,無著菩薩記錄,唐三藏玄奘法師翻譯。
《瑜伽師地論》的產生,有一段很奇特的因緣。佛涅槃以後,魔強法弱,小乘佛教,分崩離析,且多著於有見。經過龍樹、聖提婆等,先後造《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闡揚般若的「畢竟空」義,而眾生又多著於空見。這時有位了不起的聖者出世了。這位聖者,法號叫無著,出生在犍陀羅國,時當佛滅度後九百年左右。他在阿瑜陀國王城的西邊創立了一座精舍,率領著數百人,教大家坐禪。無著雖然應現為凡夫身,實際上已經位登初地,證到了法光定,獲得大神通。他以神通的力量,上昇兜率內院,請求彌勒菩薩闡揚《解深密經》,說「勝義有」的教法,因為彌勒菩薩是《解深密經》的當機眾。
彌勒菩薩接受了無著菩薩的請求,常常在人世間的夜分,從兜率天下降到無著菩薩精舍裡,先後說了《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論》、《大莊嚴論》、《辯中邊論》、《金剛般若經論》等五部論的頌。每逢彌勒菩薩下降到精舍的時候,無著菩薩的門人當中,有些人見到光明,而不能見到相好,也聽不到教授;有些人見到相好,而聽不到說法;也有些人既見到相好,又聽到說法。唯有無著菩薩直接受到教誡,那是天人共知的事實。玄奘大師所「學」的「瑜伽」,出自於彌勒菩薩,所以經文上說:「祖彌勒。」

依戒賢。大論師。

這裡告訴我們玄奘大師究屬是跟誰學的,玄奘大師是「依」一位法號叫「戒賢」的「大論師」而學習的。

親傳授。歷年時。

玄奘大師說自己,先後經「歷」了十五個月的「時」間,由戒賢論師「親」自升座,宣講《瑜伽師地論》一遍。十五個月,也就是一「年」有餘地宣講給玄奘大師聽,這也就是「傳授」。
戒賢論師是護法論師的弟子。他主持那爛陀寺很久。他患有風濕病。劇痛的時候,如刀割,如針刺。他曾經絕食,想以一死了之。
某一天夜裡,忽然在夢中見到三位天人。一位是黃金色,一位是琉璃色,一位是白銀色。位位皆相貌端正,儀服鮮明。黃金色的一位對戒賢論師說:「你想要棄去這色身,是不是?你錯了!佛經上不是說過嗎?說身有苦,不說厭離於身。你的風濕病痛是過去為國王時,惱害眾生應受的果報。你現在對宿世的罪愆應該誠求懺悔,安心忍受這些苦惱,一方面宣講經論,利益他人,罪過自當消滅。假如只想一死了之,苦終究依然存在。」論師聽完了以後,馬上至誠禮拜。那金色人指著琉璃色的人說:「此是觀自在菩薩。」又指著白銀色人說:「此是慈氏菩薩。」論師聽說是慈氏菩薩,趕忙向他禮拜,並且請問慈氏菩薩說:「戒賢常願生於尊處,不知,得如願否?」慈氏菩薩說:「你只須廣傳聖法,決定得生。」金色的人又指著自己說:「我是曼殊室利菩薩。我們因為你要捐棄色身而來。那是毫無利益的。你應該闡揚正法及《瑜伽師地論》,使未聞者得聞。你的病,不怕不會好的。何況三年以後,支那國有僧,生性好樂大乘,將要遠來就你受教。你可等待他來,盡你心教育他,使大乘佛法流傳到東方,俾佛種不致斷絕。勉之,勉之!」戒賢論師又向三位菩薩頂禮致謝,情願接受尊教。菩薩們從隱約中失去蹤影,而論師的病也漸漸痊癒。
當奘師歷盡艱苦,到了那爛陀寺,經接待的人引著他拜見戒賢論師的時候,論師下座,扶著奘師說:「你來得好!我已等你三年了。你一路來,花了多少時間?想必受了不少的苦惱吧!」
玄奘大師回答:「玄奘自發腳至現在,正好是三年。至於一路的艱苦,自是一言難盡,然而那是玄奘的宿願。今天能拜見你,吃什麼苦頭,皆有了代價。」
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寺,一經定居下來,馬上受到優待:有小廝可供使喚;出門,有大象可騎;國王才能吃到的香稻米,也有他一分;酥油、水果,那是不用說了。
玄奘大師為了佛教幾次頻於死亡的邊緣,皆由他的願力感召。他譯的經、論,到現在還是光輝赫奕。他的聲望,千載而後的今天,仍然震鑠人間。他遺留下來的舍利,在我們佛教徒心目中,被視為至寶。......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宗鏡錄 卷六─5

 



宗鏡錄卷六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既云真心絕跡。理出有無。云何教中。廣說無生無相之旨。


答。一心之門。微妙難究。功德周備。理事圓通。知解罕窮。分別不及。目為無相。實無有法可稱無相之名。詺作無生。亦無有法以顯無生之理。發菩提心論云。菩薩觀一切善不善。我無我。實不實。空不空。世諦真諦。正定邪定。有為無為。有漏無漏。黑法白法。生死涅槃。如法界性。一相無相。此中無法可名無相。亦無有法以為無相。是則名為一切法印。不可壞印。於是印中。亦無印相。是名真實智慧。釋曰。一切法印者。以此心印。印一切法。楷定真實。不可壞印者。一切有無內外等法。不能破壞故。於此印中。亦無印相者。萬法皆空。亦無所印。所印之法既無。能印之智非有。如是通達。名為真實智慧。古德云。顧此法。眾生之本原。諸佛之所證。超一切理。離一切相。不可以言語智識。有無隱顯。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楞嚴經白話直解─念佛圓通章 電子書

 


電子書下載

楞嚴經白話直解─念佛圓通章

悟顯法師 講述

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為什麼這叫「見大」?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大勢至法王子與跟他一起修學的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裡是講從「見大」而入,見大就是「八識的見分」。迷大圓鏡智而成無明,而成阿賴耶識,發起妄見,所以叫「見分」。從這裡妄見根身及器世間,一切眾生執取染汙,所以成穢土,如今要返妄歸真,故以念佛攝歸淨土,則妄見一破,諸穢頓除,穢土自然就銷亡,所以以念佛為破妄見為重要的方法。

所以我先簡單講一下經文:「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他說:「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有十二如來在一劫當中相繼出世,最後一尊佛名為「超日月光」,他從彼佛學得「念佛三昧」。怎麼修「念佛三昧」?譬如有一個人他專門憶想,一個人則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有時候相遇,有時候不相遇,也就是有時候見到、有時候沒見到。「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兩個人互相想念,想得深刻的時候,就像形影不相離一樣;這就好比「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十方的如來憐愛護念眾生,就像母親在想念愛護自己的小孩;而小孩子如果不想母親的時候就如同:「若子逃逝。」母親雖想,「雖憶何為。」這就像佛常憶念眾生,而眾生忘失佛性,又能如何呢?「若子逃逝。」就如同這小孩子離家出走了一樣,媽媽雖然想他,可是這小孩不願回頭。

如果哪一天小孩他能回頭,也就是眾生能夠念佛,「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孩子若像母親想小孩般地想念母親;就像佛憶眾生,眾生也想佛;所謂「佛憶眾生」,就是講眾生雖然在迷,而心中佛性不失,念念常存,所以叫「佛憶眾生」。「眾生憶佛」就是講如同「始覺」的智慧發起,發起要修行、要開悟、要證果,要發起始覺之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孩子憶念母親就如同母親憶念孩子時,那「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就像「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從來沒有分開過,所以說「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因為眾生心即是佛,在迷惑的當下,佛性也沒有絲毫地喪失掉,而現在能憶佛,則「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那就能轉妄見,轉虛妄的見分而成智光,定然是「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因為不是在心外取法,所以名為「不假方便」。自然從這裡心開。就如同染香之人,身有香氣,這就叫做「香光莊嚴。」佛本是自心,現在又反熏自心,就像我點香,香又熏我自己的身,所以叫「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他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實際上虛妄的見分本是佛性,所以「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就是叫他就路還家而已,即妄歸真。所以「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用念佛一法「都攝六根」,使淨念現前,「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所以「淨念相繼」不能說只是一念接著一念,那你還是墮在生滅妄想當中。所謂「淨念相繼」,這「相繼」你要取其義,就是「不斷」,不斷則是「常」,也就是淨念常現前,那就是「契入真常」。所以本來是妄念,將妄念轉為智光,那就是「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是從「見大」而入,這個「見大」就是八識的見分,因迷大圓鏡智變無明,成阿賴耶識,發起的妄見,所以叫見分。那妄見什麼呢?妄見根身器界一切眾生,執取染汙,成就穢土。今天你要返妄歸真,就以念佛攝歸淨土,則妄見一破,諸穢頓除,以念佛為破妄見的重要方法。因為這妄見本來就是智光,所以大勢至菩薩所師之佛,名為「無量光」。此「見」是因為迷智而產生的見分,「見分」哪來?是迷失本有的智光而有的,所以他以無量光為師,以本有的智光為師,就如「如母之於子」,母親之於孩子一樣,「母子」其實在這裡就比喻作佛跟眾生,不相違遠,沒有分開。眾生常忘佛性,就如同「若子逃逝。」佛常憶眾生,常憶眾生就是佛不離眾生,眾生在迷的時候,佛性還是在的,子逃逝的時候,母親還是在想念他的。同樣的道理,所以叫「如母之憶子」也!所以妄見妄流隨情造業,如同「若子逃逝。」就是眾生隨情造業,諸佛智願攝化眾生,如同如母憶子,也可以講眾生在迷的時候佛性不失,就如同母憶子。如果有返妄歸真的志向,也就是眾生他要發始覺智,要來開悟,要來修行,要來成佛,那就如同子憶母,母子必然有見面之時,因為眾生心即是佛,現在又能念佛,自然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就是沒有分開,心即是佛。所以念念迴光返照,無有不見自心之佛。是這樣的意思。

什麼叫「如染香人」?就是熏變之力,心識有熏變之力。所以大勢至依此「見大」,也可以說是依此「根大」,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什麼叫「都攝六根」?就是因妄見根塵,念念執取,所以變成染,造種種業,所以臨終見地獄惡相,墮落生死;現在教你念佛,於六根門頭當中一切見聞覺知純一淨心,唯是念佛,唯佛現前,念念成淨,臨終見佛,所以叫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不思議熏變之力,你的妄心妄識,虛妄的見分,你去想佛它就會變化,熏習變化轉成智光,這淨土是唯心所現,這樣道理就非常地明白。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所以叫「不思議熏變」之力。

本來這「見分」是生死的根本,參禪人講「不用求真,唯須息見。」這個「見」,一般我們會說是你的見地和看法。憨山大師他說:「見」就是「見分」。見分銷掉,相分就銷掉;所謂「銷掉」,怎麼銷掉?就是我講的「原是一體,沒有能所,自然銷亡」。禪宗講:「不用求真,唯須息見」,「見」就是指見分。若念佛,轉染為淨,則轉染見成淨見。我們的心識有不思議熏變之力,把染轉成淨。同樣都是見分,一個法門是息見,一個法門是轉染成淨,就在於用與不用的差別,這就是禪宗跟淨宗入手不一樣之處。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段其實相當地重要,也相當地好,道理講得非常清楚,念佛的人這樣聽就知道為什麼要念佛?念佛的原理,眾生心性本來不迷,與佛無二無別,就像母子一樣,可是「若子逃逝」,就如同眾生,隨妄想而流轉。今天如果願意發起始覺,願意返妄歸真,那就如同子在想母親的時候一樣。實際上「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憶子」就像眾生有佛性一樣,雖然在迷,這個佛性不失,即使小孩離家出走,母親一樣天天想念。同樣的道理,如果「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因眾生的心本是佛,本就「去佛不遠」,如果能憶佛念佛,那必定見佛。阿彌陀佛即是眾生的本佛,因為「無有心外佛,能以心為緣」。

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開智慧的楞嚴

悟顯法師 講述

今天利用一點時間來講一下我們講述《楞嚴經》的一個因緣,還有大概的介紹。這《楞嚴經》我們佛門稱之為「開智慧的楞嚴」。那麼這一次因為疫情,我們把《彌陀要解》講座暫停,暫停之後,我就想說來講這部《楞嚴經》,剛好把它講完,稿子也順便整理出來,現在都整理好了,也是一個逆增上緣,來成就我們講這一部開智慧的楞嚴。

《楞嚴經》在佛門裡面是相當重要的經典,像你讀《金剛經》、讀大乘的經論,沒有楞嚴這把鑰匙你很難打開,你雖然拿到了《金剛經》、拿到了《法華》,但是裡面諸多的義趣,你看不懂,甚至有人看《金剛經》,因為他看不懂,所以他就認為這兩桶水倒來倒去,一下說空,一下說有,實際上這就是因為沒有般若智慧的緣故。《金剛經》講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為什麼如夢幻泡影?講性空的道理,到底為什麼空,怎麼空?一般人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

淨土宗,為什麼眾生能念佛成佛?為什麼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很多人不太清楚。為什麼能一超直入,這五逆十惡的眾生為什麼能夠一超直入?《彌陀經》上講得這麼殊勝,到底是什麼原因?你沒有透過學習大乘經典,沒有透過《楞嚴經》,你很難了解,但這一本《楞嚴經》又特別不容易閱讀,它在佛門的經典裡面算是比較艱難的,困難度我們用五個星來評分,它可以算是五星滿分的困難,非常難!難在哪裡?第一個,文字,現在多數的人文言文閱讀能力大不如從前。再來,第二個,它的文字是宰相寫的,所以用詞就特別深,又特別簡。還有一個,它是唐朝的文章,用的是我們中國古代的譬喻,像破鏡獸、破鏡鳥這些都是古代的譬喻,難懂。再來,它裡面談的範圍很廣,從內,從這個色身,內而身心,外而世界,無所不談。內容境界相當廣,境界由淺到深,含攝從凡夫一直到圓滿如來果地的境界,圓滿佛的境界,它都含攝到了。

你看從一開始心目為咎,《楞嚴經》講的心目為咎,「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就你的心跟你的眼,那麼佛就問阿難:「唯心與目。今何所在。」你的心跟眼到底在哪裡?你是用什麼來見?所以開啟了七番破處,破妄了以後,那要顯真,就有十番顯見,然後再展開來,陰入處界皆如來藏,再來告訴你無明本空,六塵非有,都是如來藏性。

再來看四大,《楞嚴經》講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那就是身心世界了。然後修行,教你從最基本的三種漸次,一直到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總共六十個位次,境界這麼深。

講七趣輪轉,眾生是怎麼下三惡道的?怎麼樣從三惡道出來,帶著什麼習氣出來,又投生到哪一道,它講得很清楚。《地藏經》也沒講那麼清楚,《地藏經》是講地獄的種種果報,造了什麼業,所以墮到地獄裡面,但是《楞嚴經》是講你心識帶著什麼樣的習氣煩惱,它是講你無始劫來妄想分別,你帶的是什麼煩惱墮惡道,出來你又帶了哪些煩惱去投胎的?從惡道出來,人道、天道,天有二十八層天;有的修仙的,還有仙道。講七趣,菩薩位次講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加前面起修,總共《楞嚴》講了六十個位次,所以境界深廣,不容易了解,文章又是唐文,又是宰相寫的,也不好懂,典故也不好懂,難難難難,特別難。

所以我就想,也是心中的一個願望吧,我希望《楞嚴經》在現代能有一個白話的解釋,但是如果按照世間哲學那種推理的方式去講述,或是用世間人的那種認知去講述,那就是犯了楞嚴的大忌,以所知心測度如來境界,終不能入大圓覺性,用世語言沒有辦法入佛知見,這都是《楞嚴經》的大忌。

所以我們只能看祖師大德的註解來解釋,所以我翻看了《楞嚴文句》、《首楞嚴經通議》,《楞嚴經講義》,古代的、現代的這些註解,把它整理成我講經的筆記,現在說「小抄」,很豐富的內容,然後再跟大家講,這個義趣才能不變質。

《楞嚴經》不是在講心理學,也不是在講哲學,它是講佛學,講心性的道理,破妄顯真,講怎麼修行,告訴你哪一個是你的圓通本根,最後選擇耳根,實際上二十五門都能入,但是選擇耳根,因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這裡的眾生耳根最利,「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所以我們用古德的註解來作解釋,這樣子就可以把義理圓滿地用現代的白話、普通話跟大家解釋說明。

 《楞嚴經》裡面還有講到一些地球科學的。你看第四卷講的世界依什麼住?依空輪而住,「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風輪是什麼?像大氣層,「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風金相摩,金就是我們講的地大,礦物質,所以有氣候,有洋流,有風,就造成氣候不同,就有高山有流水,海底有火山,陸地也有火山,水火互相對待,互相陵奪,《楞嚴經》講「陵奪」,這用詞用得比較華麗,用「陵奪」兩個字。那麼火勢比較強的就變成洲潬;水勢比較強的就變成大海,這都是剛開始地球形成的時候,我們就講地球就好,實際上這包含十方法界。所以它裡面有講到現代的地球科學,你要用現代人能理解的話去解釋給他聽,不然他會以為這是迷信。

它講眾生怎麼來?因為愛而來。所以世間人講的,對人要有愛,這個「愛」是佛門講的「慈悲」,而不是愛欲的愛,你有愛欲那就是輪迴,所謂同想成愛,異見成憎,想愛同結,愛不能離,以是之故,父母子孫相生不斷。又講殺盜淫是輪迴的根本,講殺盜淫妄這四個,所以裡面的內容包羅萬象。

我早期在學《楞嚴經》的時候,我那時候還是居士,有一個人他告訴我,他在講《楞嚴經》,他在教學,他說這《楞嚴》就像一部小藏經,你要能懂,你再看這大藏經沒什麼問題,確實是這樣,還含著顯教密教,你看它有咒語,我們稱楞嚴咒為咒中之王,是大神咒、大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所以這《楞嚴經》義理深廣,包羅萬象,你要能夠讓現代人了解,確實是不容易,你看卡在一個文字障,還有古今的一個代溝。

再來,佛法裡深廣的義趣,因為它涵蓋性相二宗,也有講到戒律,也有講到密宗,所謂顯教密教它都講到,《楞嚴經》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所在,歷代的祖師大德,明心見性的,大徹大悟的,很多都是因為《楞嚴經》。

在古德的這些註疏裡面,常常引用《楞嚴經》,你看像《地藏經》的科注,靈椉法師也就是青蓮法師的科注,那裡面也常常引用《楞嚴經》,來為《地藏經》作註解,把《地藏經》講得更清楚,讓大家更能了解。你要是《楞嚴經》不懂,你沒有辦法去了解佛經,所以古德常用,那境界又深,義理又廣,因此我希望把它講成白話。

我們用了大概將近兩年的時間,算是完成了,就是把它做成講記,做成白話的解釋,讓大家方便閱讀,能夠銜接古今,能夠契入《楞嚴經》所要宣說的義趣裡面,藉由佛力的加持,幫助大家能夠在佛門裡面開大智慧。

佛門的智慧是什麼?就是般若智慧,不是世智辯聰,世智辯聰只能增益邪心,增益邪心沒有用的,最後都是要下三惡道。佛門的般若智慧能教你看破、放下,你要怎麼看破?世間人怎麼看都看不破,東邊看破,西邊看不破;這個煩惱看破,另外的煩惱又來,因為他沒有看到根,這根又這麼難尋,所以你得借助《楞嚴》,這個就是我們為什麼講《楞嚴經》的一個道理、一個因緣。

除了迴向疫情消滅以外,還有一個,主要以我們修學來說,不管你學什麼宗派,禪、教、密、律、淨,是顯教的,是密教的,是大乘小乘,你都非看《楞嚴》不可,《楞嚴》是大乘的入門,是小乘入大乘的階梯,是契入一乘的必經之路。所謂「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這個就是《楞嚴經》所說的,你要契入大乘,要契入要走成佛之道,走菩提道,你就得看《楞嚴》,所以說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十方如來一路涅槃門。你要入佛門,《楞嚴》你非得看,你才能夠入涅槃之門,行出三界的、出輪迴的妙莊嚴路。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講《楞嚴經》的因緣,也讓你知道這開智慧的楞嚴有多重要。

我記得虛雲老和尚說的,《楞嚴經》他常常就帶在身上看,你現在《楞嚴經》看不懂,我們現在有白話的解釋,你就帶在身上看。這本白話註解,算是還蠻詳細的,我這次講的算很詳細,也沒有講一些其他不相干的東西在裡面,我們講經一向都是針對經文作解釋。

你可以把《楞嚴》的這個白話解,我們叫《楞嚴經白話直解》,你就帶在身上可以看;你也可以帶著《楞嚴經》在身上看。我們現在都是電子書,放在手機裡面,放在平板裡面,你都可以看,或者放在電腦裡面都可以,多看多熏習,你才能懂,不要想說看一次就懂了,看一次你就能懂,說實話,你實在是比祖師還厲害,人家祖師是帶在身上,天天看常常看,在那裡參究,在那裡提醒自己。所以在二十一世紀的《楞嚴經》白話註解已經出來,算是這些年裡面註解講得比較淺白的,也比較原汁原味的,依著古德所說,這樣子又如法又簡單,讓大家能夠在看《楞嚴》的時候,更容易法喜充滿,更知道佛法的珍貴。

古人說:「自從一讀楞嚴後,從此不讀世間糟粕書。」真的是這樣子,不是說世間書他不看了,就是說這《楞嚴經》比世間書更有味道,佛法比世間法更值得我們花心思來研究深入,更值得我們來實踐它,而且佛法不是空談,佛法談空但是不空談,空談那是世間法,世間法都是空談,所謂「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你世間做得再好,講得再好,再玄再妙,再深再廣,終究都是有為法,有為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都不是真實之義。所以為什麼說用心在佛法上,為什麼你看《楞嚴經》是如來的正法眼藏,你有了楞嚴的智慧,你就不會被外道邪師所迷惑。

《楞嚴經》上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為什麼說如恆河沙?就是邪知邪見太多了,多到沒有辦法數得過來,但是你有《楞嚴》以後,你學了《楞嚴》以後,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尤其是在末法,《楞嚴經》還特別針對末法的眾生保護,《楞嚴經》上說保護我們末法的眾生能夠修行,不會遭受妖魔鬼怪的干擾,不會受邪知邪見的影響。所謂「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這都是《楞嚴經》上講的,所以這本經我算很熟的,因為常常在看,常常在讀,你有這樣看這樣讀,你就比一般人更容易建立正知正見。很多經典你原來不了解的地方,也都能夠觸類旁通,或是在般若智慧的引導下,你就能夠更容易地去理解。

這《楞嚴經》跟我們淨宗修學有絕對的關係,你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沒有離開《楞嚴》的義趣,大勢至菩薩用「都攝六根」的方式,也就是教我們念「阿彌陀佛」,用「都攝六根」的方式,特別從耳根來入,所以這等於是大勢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兩個圓通我們並用,這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不光自己能夠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淨念相繼,什麼叫相繼?就是不斷,明心見性,就是正念現前,真如自性,完全顯露出來,所以不會中斷,不會再迷惑,這就是念佛人達到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如果你達不到,我們也能夠念佛,蒙佛的接引,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楞嚴經》裡面跟我們淨宗修學有絕對的關係。

你不要想說它只是大乘方等經典,或者說學禪的人才在看《楞嚴》,實際上你搞錯了。《楞嚴經》是一個共同科目,它不是專業科目,淨宗可以說是一個專業科目,你特別專門在念佛的,這是專業科目,但是你要淨宗講大一點,你也可以說是共同科目,因為有念自佛、念他佛、自他俱念,這個跟《楞嚴經》也是有絕對的關係。念他佛,就是念阿彌陀佛;念自佛,就是念自性佛,除了念佛法門以外,其他的都算是念自佛的法門。所以你說這《楞嚴經》是不是包羅萬象,涵蓋著淨土法門以及其他一切的禪宗、教下、律宗、密宗等等的種種法門,都沒有離開它。所以《楞嚴》跟我們修學淨宗是有絕對的關係。

你看現在的淨宗學人,為什麼有些人學到後來迷惑顛倒,搞到後來就變成我只要一個五戒十善就好了,變成認為「我五戒十善學好了,修好了,我就能帶業往生。」他講這種話,是人家講的以偏概全,講「我五戒十善修好,我就能帶業往生」這種話,這話以偏概全不圓滿。真正往生淨土是什麼?信願具足,而不是只有世間的五戒十善。

信願具足,為什麼信願能具足?因為你要能放得下,怎麼放下?為什麼要放下,這色身為什麼要放下?這世間為什麼要放下?答案都在《楞嚴經》裡面,因為本來皆空,根本沒有提起,哪有放下的道理。講一點《楞嚴》的義趣,讓你們去參究參究,本來就是空的,根本沒有提起,你要怎麼放下?所以《楞嚴經》上講「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同樣都是按指,如來是海印三昧,眾生一接觸境緣,因為迷失本性的緣故,所以塵勞先起。所以說學淨土法門的人,你要是不看《楞嚴經》,你對於淨土法門在講什麼,說實話多數的人搞不清楚。我講這個話,有些人可能不認同,不認同沒關係,反正你到時候自己就曉得了,你對淨土法門就沒有辦法認識得很清楚、很透徹,到底是什麼原因,什麼緣故,你心裡面的智慧沒有打開,你沒有辦法深入淨土法門。

你能從《楞嚴經》深入淨宗,這叫「法行人」,什麼叫法行人?佛在《摩訶般若般羅蜜經》裡面講的法行人,就是依佛法而修行開悟的人。

還有一種是「信行人」,信行人就是聽聞淨土的殊勝,他雖然不懂道理,但是他能夠直接相信,然後盡形壽念佛不中斷,這個就叫「信行人」,可是這樣子的人在末法確實很少,因為現在的人多知多見多想,他接觸的境緣多、事情多。所以你與其多想世間法,不如來鑽研《楞嚴經》;你與其多想世間的雜事,不如多想西方極樂世界。藉由《楞嚴經》你才能夠對淨土有透徹地了解,能夠透徹了解,這是一個基礎。

《楞嚴經》是學佛很重要的一部經典,我覺得甚至比《金剛經》都還要重要,比《心經》都還要重要,《心經》它是很精要,實際上你《心經》讀完了,兩百多個字你讀完了,多數的人不知道它在講什麼,這一本《心經》展開來就是一部《大智度論》,《大智度論》裡面原來有一千卷,傳到中國來,因為羅什大師把它再濃縮了,剩下一百卷,這裡面解釋的就是《心經》講的摩訶般若波羅蜜,所以《楞嚴經》它的重要性,實際上它是一個入門的基礎,比《心經》都還要來得重要,因為它把所以然給講出來了。

我們看到一些精要的經典,像《金剛經》跟《心經》都是一些經過精簡過的,取其精要,可以拿來修行用的,但是你裡面的細節,微細的道理,《楞嚴經》上講「希更審除微細惑」,你對於佛法還有微細的迷惑,你得藉由《楞嚴經》來幫助你,來把你對於佛經,對於大乘佛法微細的疑惑,把它給除掉,開般若智慧。所以這樣講下來大家就知道,《楞嚴經》很重要,而學習又不是那麼容易,裡面的境界深廣,包羅萬象。

所以我們為什麼講這一部《楞嚴》,把它用白話的方式講出來,也是我本人的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報佛恩,也希望藉由大乘經典迴向災難,這個新冠肺炎的疫情能夠早日得到控制。那麼我們中國是控制得相當好,整體來說,比歐美、比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來得好。這是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非常高興的地方,非常欣慰的地方,畢竟是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同胞,大家都能夠消災免難,大家都能夠不受疫情的影響,能夠安居樂業,只有國家興盛,人民安樂,佛法才有辦法真正的興盛。

你看佛教最興盛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唐朝,唐朝是我們中國國力算最強的一個朝代之一;你看清朝初年,清朝的國力也相當強,到乾隆的時候是鼎盛,那時候北京也是高僧雲集,所以只有盛世,只有太平,這大乘佛教才能夠真正的興盛,因為人才能安居,才能夠修行。富貴學道難,貧窮也是學道難,何況社會不安定,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學道的,很少有幾個像祖師大德有這樣道心的。所以這一次的疫情,我希望藉由《楞嚴經》,如來的功德,諸大菩薩的功德來護佑,從小的地方講,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中國;從大的地方講,全世界,希望眾生都能夠消災免難。

 

楞嚴咒的功德

悟顯法師 講述

我們來到佛門裡面,跟釋迦牟尼佛學佛,很重要的,大家要明白佛教的宗旨。世尊出世,《法華經》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那什麼叫大事呢?就是要明心見性。無論你修學哪一個宗派,你依止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和尚,所說的、所做的不能背離我們剛才講的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說法、做法都必須要讓眾生能夠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不從外得。念佛也是一樣,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天下的叢林道場,所有的學佛人、出家人都是為了「明心見性」在學佛,不是為了求平安,懺悔一點業障而來學的。

我們要消的是無始無明,學佛是要除掉無始無明,了知這無明沒有來處,沒有去處,所以故名「無始」。這無始不是有個開始,無明沒有來,沒有去,所以龍樹菩薩講:「一切法無生。」這無生就是沒有來,沒有去,沒有生就沒有滅,這就是無明的根本。《楞嚴經》講:「迷本無根。性畢竟空。」所以你要了知煩惱空寂,自性本自清淨,這也就是修學的二種決定義識得無始生死根本,識得無始涅槃元清淨體,這個很重要。

依止佛法、依止道場,這個道場你不要看是鋼筋水泥蓋的,道場是依法而建立的,依佛法而建,有佛法這個場才有道。如果這個道場沒有佛法,弄個世間法,弄個《弟子規》、《群書治要》……之類的,這個不是道場。我們講經開示當中已經講了很多遍,道場要教你修行、教你斷煩惱、教你見得佛性,就是見性的意思,這個才叫道場,這道場才有道。

道場不要分門派,每一個人修學的根器不一樣,所以佛開八萬四千法門。在大乘就有八個宗派,裡面各個宗派又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你只要找到適合你自己的用功方式,能夠得力,這樣就好,不要去批評,不要去詆毀別的法門,這個很重要。還有現在的學佛人,很多都省略了早晚課。早課要念楞嚴神咒,念大悲咒、十小咒,這個不能缺。晚課或是念《彌陀經》,或是拜八十八佛,消你無始劫以來的重業,也就是說你要按照《禪門日誦》的方式去做課。因為現代人業障重,很多的經咒對他有好處,他不肯念、不肯看,嫌太長,所以都沒有遇到正法,或是遇到了大乘佛法不能深信、不能接受。所以你看有的道場,他為什麼學到後來迷惑顛倒,去搞世間事情,就是因為沒有讀楞嚴咒。你要讀楞嚴咒,佛在經上講,他說我這個楞嚴咒就是保護末法想要學佛、學大乘的人,保護他的善根,讓他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沒有這些天魔,沒有這些陰魔的擾亂,又能夠消你無始劫來的重業,包括過去生謗佛、謗法、破塔、破僧,盜十方僧物種種的過失,它都能消。或是你過去出家犯四棄罪、八棄罪,它都能消,乃至現生它都能消,這一生你有犯戒,你持楞嚴神咒,它都能消。所以功德殊勝,不可稱量。

在現代,眾生的業障很重,所以念一遍,說實話不夠,要念三遍。你念三遍,自然就有三遍的功德。這個不是夾雜,這個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歷代祖師大德制定下來的經咒。這些祖師都是開悟見性的祖師,傳到末代,把這個方式傳給我們,我們不能捨棄掉。你把它捨棄了,你看看你就沒有遇到正法了。道場到後來,整個道風、學風都壞掉了。你對於大乘為什麼沒有辦法深信,還說大乘不行,要學小乘、學人天作基礎,倒過來說這個戒律不行,持戒沒有根,要學《弟子規》那才有根,那就是沒有念楞嚴神咒。所以早在幾千年前,這些祖師大德就看到了,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他就知道了,而且你持楞嚴神咒,有八萬四千金剛藏王菩薩護持你。這金剛藏王菩薩統統都是十地的菩薩、法雲地菩薩,久成菩提,不取涅槃,都是倒駕慈航來的。幫助眾生在修學的菩提道上沒有障礙,沒有這些妖魔鬼怪來擾亂你。如果有這些問題,你持楞嚴神咒,他必然會出來護持你修行。所以到現代,很多的道場,它的學風、道風沒有建立起來,甚至也發好心要修行了,但是對於佛法的宗旨不明了,修學的方法錯誤,自己想一套,想說愛讀什麼經就讀什麼經,有讀過了、有交代過了,這樣就好。實際上,祖師大德制定下來的《禪門日誦》,你要去讀誦。

晚課,拜八十八佛求哀懺悔。這八十八佛也能夠消你過去無始劫以來所有的業障;楞嚴神咒還可以把你的這一生,有冤親債主要找你的,你持楞嚴神咒,俗話講,不看僧面看佛面,它會把你這生該受的業報先暫停起來,讓你能夠安心修學。所以這個楞嚴神咒,還有八十八佛,一定要去持誦、禮拜。那麼,晚課也可以念《彌陀經》、持往生咒,任何一個法門統統適用,迴向求生淨土,一生成辦,九品可階。這個是幫助你能夠帶業往生,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會再受輪迴之苦。

我講這個早晚課是非常客觀的,不帶任何主觀的見解,因為這是諸佛如來、諸大菩薩,還有歷代祖師大德所傳下來的方法。希望你們能夠遵守他們的教誡,你修行、你遇到大乘佛法,你必然能深信不疑,你不會起懷疑心,因為你有持誦楞嚴神咒。你要知道佛告訴我們這個咒有這個功德,那就絕對有,你不用懷疑。懷疑呢,是你的業障、是你的問題,你念下去,你就知道了。你不要興謗、不要懷疑,否則自失大利,到後來修行沒有成就,那真的是沒有人可以幫助你、沒有人可以救你。所以除了念佛之外,早課持楞嚴神咒,晚課禮拜八十八佛,這個很重要。在這裡提醒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做到。

 

附錄法語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獲法身

 

深信大乘

心不退轉

 

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

 

億佛念佛


淨念相繼

 

一門深入

長時熏修

 

福智無量


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宗鏡錄 卷六─4

 




宗鏡錄卷六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若始覺異本。即不成始也。若始同本。即無始覺之異。如何說言對始名本。


答。今在生滅門中。約隨染義。形本不覺。說於始覺。而實始覺至心原時。染緣既盡。始本不殊。平等絕言。即真如門攝也。是故本覺之名。在生滅門中。非真如門也。第二始覺者。牒名。依本覺有不覺者。明起始覺之所由。謂即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而以本覺內熏習力故。漸有微覺厭求。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云依本覺。是以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有始覺也。論云。本覺隨染。生智淨相者。即此始覺也。此中大意。明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同本覺故。即無不覺。無不覺故。即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絕慮。是故佛果圓融。蕭然無寄。尚無始本之殊。何有三身之異。但隨物心現。故說報化之用耳。又今約真如。則是本覺。無明則是不覺。真如有二義。一不變。二隨緣。無明亦二。一無體即空。二有用成事。此隨緣真如。及成事無明。各有二義。一違自順他。二違他順自。無明中。初違自順他有二。一能返對詮示性功德。二能知名義而成淨用。違他順自亦二。一覆真理。二成妄心。真如中。違他順自有二。一翻對妄染顯自德。二內熏無明起淨用。違自順他亦二。一隱自真體。二顯現妄法。由無明中返對詮示義。及真如中翻妄顯德義。從此二義。得有本覺。又由無明中能知名義。及真如中內熏義。從此二義。得有始覺。又由無明中覆真義。真如中隱體義。得有根本不覺。又由無明中成妄義。及真如中現妄義。得有枝末不覺。覺與不覺。若鎔融總攝。唯在生滅一門也。真如門約體絕相說。本覺門約性德說。大智慧光明義等名覺。本者。性義。覺者。是智慧心。鈔釋云。真中不變。妄中體空。成真如門。真中隨緣。妄中成事。成生滅門。乃至一切淨緣分劑法相。屬於二覺。一切染緣分劑法相。屬二不覺。又於中淨法之體。屬於本覺。淨法之用。屬於始覺。又染法之體。屬根本不覺。染法之相。屬枝末不覺。又始覺是末。不離本覺之本。論云。始覺者。即同本覺。又云。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乃至平等同一覺故。枝末不覺。不離根本不覺。論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然斯二覺。但是體用之異。本末二不覺。但是粗細之異。豈可離體有用。離細有粗者哉。又眾生根本迷有二。一迷法。謂無明住地。迷覆法體。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名為蔽意。故此無明迷真之初。妄惑之本。二迷義。通四住惑。由前癡故。迷覆因緣無我之義。妄立諸法。所迷諸法。有內有外。謂憍慢邪見。此依迷內。妄立我法。自高陵物。愛念邪見。此依迷外。妄謂我所及外境界。而生貪愛。如渴鹿馳燄。癡猿捉月。無而橫計。枉入苦輪。總自迷心。更非他咎。杜正倫云。心是如來之言。高推聖地。身即菩提之說。自隔凡倫。不悟夫功德無量。唯在方寸之中。相好宛然。不出陰界之外。又碑詞云。法性平等。實慧虛通。我同於異。人異於同。不壞於有。無取於空。道非心外。佛即心中。問。不覺妄心。元無自體。今已覺悟妄心起時。無有初相。則全成真覺。此真覺相。為復隨妄俱遣。為當始終建立。答。因妄說真。真無自相。從真起妄。妄體本虛。妄既歸空。真亦不立。起信論云。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自無實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離於方。眾生亦爾。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復待不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此則明真覺之名。待於妄想。若離不覺。即無真覺自相可說。是明所說真覺。必待不覺。若不相待。即無自他。待他而有。亦無自相。自相既無。何有他相。是顯諸法無所得義。論云。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大智度論云。若世諦如毫氂許有實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此之謂也。又偈云。佛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又凡立真妄。皆是隨他意語。化門中收。若頓見性人。誰論斯事。如今不直悟一心者。皆為邪曲。設外求佛果者。皆不為正。如寒山子詩云。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莾鹵。徑挺鐵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用行。行之轉辛苦。不用求佛果。識取心王主。是知若見有法可求。有道可行。皆失心王自宗之義。若直入宗鏡。萬事休息。凡聖情盡。安樂妙常。離此起心。皆成疲苦。所以傅大士頌云。東山水上浮。西山行不住。北斗下閻浮。是真解脫處。行路易。路易人不識。半夜日頭明。不悟真疲極。又洞山和尚悟道偈云。向前物物上求通。只為從前不識宗。如今見了渾無事。方知萬法本來空。問。真諦不謬。本覺非虛。云何同妄。一時俱遣。答。因迷立覺。說妄標真。皆徇機宜。各無自體。約世俗有。依實諦無。但除相待之名。非滅一靈之性。性唯絕待。事有對治。遣蕩為破執情。建立為除斷見。苦行伏諸外道。神通化彼愚癡。三昧降眾天魔。空觀祛其相縛。見苦斷集。為對增上慢人。證滅修真。皆成戲論之者。盡是權智。引入斯宗。則無一法可興。無一法可遣。四魔不能減。大覺不能增。旋心而義理全消。會旨而名言自絕。


如何把佛號念好 │拜願開示16–10

 


修行解脫之道─拜願開示(十六)


如何把佛號念好

悟顯法師 開示:

我剛才看你們念佛,發現你們念佛的時候太用力,這樣越念會越喘,越喘就越累,越累你就越不想念,所以是方法錯誤,這個很明顯地可以看得出來。念佛,我們講過很多用功的心態,你的發心、你的存心,方法你也要懂得如何使用,你看書上的,它不會講得這麼仔細。

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念佛的方式,以及要注意的事情。像你們聽到地鐘在敲擊的時候,剛開始是念六字,念六字它是緩緩地念,一段時間後,六字轉四字,轉成四字以後,也是緩和地念,只是比六字快了一點,變成四字以後,慢慢地加速,一直到最快的追頂念佛。

那麼在念的時候,你的呼吸不要急、不要躁,不要去搶著念下一句,不要有這個心態,你有這樣的一個心態在念佛,你很急,那麼就會浮躁,雖然念佛,但是心是浮躁的。當然我不是要你靠調呼吸、靠調息來安定你的身,因為我也觀察了一段時間,看你們念佛,有一些同修不會念,念的時候會氣喘如牛,所以會覺得很累,那就是我剛才講的,你的方法是錯誤的。

你念的時候緩緩地念,祖師講的「字正音圓,聲和韻穩」。聲音不要過大,要能夠與大眾的聲音相合,念佛的音調要穩,什麼叫穩?不要忽快忽慢,不要先快後慢;咬字的時候,字正音圓,「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要念清楚,發音要正確,叫音圓,所以叫「字正音圓」。心裡「懇切綿密」,綿綿密密地這樣用功不中斷,「沉著安閑」,越念你的心越清淨,越安定,心裡沒有任何的煩惱,這叫「沉著安閑」。「聲合乎心,心應乎聲,心聲相依,妄念自清。」你心跟聲相互依靠,心裡想佛,口裡念佛,腦筋就不打妄想了,這妄念自然就斷除。

相反地,如果像你們剛才這樣念,越念越喘、越念越急、越念越躁,這樣念佛不會得利益。念佛也不是一定大聲就好,聲音大固然能破昏沉,但是如果你念到聲嘶力竭,反而有害無益。你越念佛,音聲是越順,氣越順,不會念到後來氣喘如牛,眉頭是皺的。我看有的人念到後來,眉頭鎖得緊緊的,這個就錯誤了。越念佛心越安,臉相越像佛,你的心是清淨的,是安定的,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阿彌陀佛的十二個名號裡面,有一個名號叫「安穩光」,越念越安穩,越念越歡喜,越念智慧越開,那你的方法要用正確。

我們強調的是你的用心,但是我發現這些方法,在細節上很多人忽略了,這是入道的一個方便,不是究竟的。你不要認為在方法上著眼,就一定能夠明心見性,你反而是著相。方法就像一把鑰匙,你不能把鑰匙當作是豪宅,但是沒有鑰匙你也進不了,所以使用念佛的方式要會用,心態要正確,方法也要正確。因為末法這些學淨土宗的,總是在方法枝葉上打轉,或是念佛使用三三四的方式,或盡一口氣十念,或是心裡面在那裡分別,這個地鐘有沒有敲錯,悅眾有沒有敲錯,敲錯了就不攝心,這些統統都不是你該擔心的。

教你會聽,教你念佛,不是教你去看別人的過失,也不是自己執著在這個儀式上。你要念得順、念得好,我告訴你,你不光阿彌陀佛念得好,楞嚴咒你都念得好,什麼經咒來你都得利益;或是快念,或是慢念,或是只念大悲咒一句,楞嚴咒一句,你一樣得力,所以不是在方法上計較。

但是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使用一些我們告訴你的方式,讓你念得和順,心能夠安定,這個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在這個上面做功夫,在這上面著眼,那就是我們常講的,你就著相了。念佛修行是要你離相,不是讓你著相,你著在方法上,那就是著相,不能成道。最重要的是心要有佛,那麼在調身體上,調你的氣息上,可以使用這些方式,希望大家能夠謹記。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4)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賢首宗......

以下講賢首宗的五教。

小與始。終與頓。至於圓。五教振。

「小」、「始」、「終」、「頓」、「圓」五個字,是賢首宗的判教。
賢首國師將如來一代時教分判,目的是讓學人知道何者是圓滿教,何者是方便說,教我們應當學習大乘圓教法,而不是把不了義當成了義,這樣就枉用功夫了。
第一、小教。「小」者,低下、狹窄的意思。指聲聞、緣覺的教法而言。為什麼說它小呢?
首先,從修行方面說:二乘人只修四諦和十二因緣以自了,不肯修行六度萬行以利他。
其次,從斷惑來說:二乘人只能斷煩惱障,不能斷所知障。再其次從果證上說:二乘人所證的只證得偏空涅槃,不能興大悲願,度一切眾生,使自、他成佛而證大般涅槃。
《維摩詰經》上,佛罵小乘人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法華經》上且戒飭學人,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更將他們比如羊車、鹿車,不能運重致遠,因而判定他們是小乘。而聲聞乘的極果阿羅漢,比緣覺多少有點不同,所以又稱他們為二乘。
小乘教所該攝的經、論,如四阿含、五部律、俱舍、成實、六足等論。凡是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教授小乘的佛法,通叫做「小」教。
其他世間法,根本不出生死,不成為佛教,所以將它附屬在小教之內。
大藏經內所收的,如:《善生經》、《玉耶女經》等,凡是講五戒、十善,使眾生們依之修學,可以不失人身,甚至可以上生天道的,皆屬於人、天乘。
第二、始教。「始」者,始初。
是大乘佛教的初門。《鼓音王經》上說:「一切空經是有餘說。」
說一切法體空,以生滅八識為染淨根本,所說之法多說名相,少說法性,縱然談說法性亦會歸於相數上,有成佛與不成佛義,所以又稱之為分教。
「終與頓」者:對前面的始教而言「終」是終極的意思。終教對前面的分教而言,終教又名實教。所以五教儀上說:終者,終於始;實者,實於分。
因為終教明如來藏心,具有空、不空義,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性闡提悉當成佛,多談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會歸性,諸如:《楞嚴經》、《勝鬘經》、《大乘起信論》等經論。
「頓」是頓超的意思。這是專門為一類離念利根眾生而設的,頓教中總不說法相唯辯真性,即禪宗。禪宗開示學人的「一念不生,即名為佛。」《圓覺經》上的「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經》云:「初則為八地。……無相有何次。」不同於前漸次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立名教的「頓」。同時小、始、終,皆名為漸教。
「至於圓」的「圓」,是圓滿與圓融的意思。障無不盡,理無不圓是圓滿教;一多相入,大小互含,是為圓融。又可以說,行門,則一修一切修;惑障,則一斷一切斷;理性,則一證一切證。所以叫作「圓」。
華嚴宗的五教分判,讓佛弟子對佛法有更深入、明晰的了解,「五教振」。

四法界。十玄門。

何謂「四法界」?
清涼大師的《華嚴疏》上說: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
「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無論「一真法界」,或單獨「法界」兩個字也好,總而言之,就是我們的「心」。
有時又只以一個「法」字來代表我們的心,現在講「界」字。
「界」字的第一個講法,是「分」的意思。「分」是「差別不同」。
這是指天地之間,形形色色一切差別不同的事物,事物不離於心,所以稱為「法界」。
所謂「十玄門」: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如海之一滴,具百川之水味。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如一尺之鏡,具千里之影。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如一室千燈,光光互攝。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如黃金與金色,不相捨離。
五、秘密隱顯具成門:如秋空片月,晦明相並。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如一琉璃瓶,盛多芥子。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兩鏡互照,影復現影。
八、托事顯法生解門:如擎拳、豎臂、獨目皆道。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如北辰所居,眾星皆拱。

暨六相。義最純。

「暨」是及的意思。就是四重法界、十重玄門以及六相。
「六相」源於《華嚴經》十地品初地菩薩一文中。
六相的名字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以最粗淺譬喻來略加解釋:
譬如一幢房屋是總相。構成房屋的磚、瓦、木、石頭……形體各別,是「別相」。
磚、瓦、木、石……,同是構成房屋的條件,名「同相」。但磚不是瓦,木不是石,各住自位,名「異相」。
聚積磚、瓦、木、石於一處,再由人們的技巧加以結構,就有完整的房屋產生,這是成相。
但是磚、瓦、木、石,仍然是磚、瓦、木、石,各各皆不曾變為房屋,是為壞相。
房屋如此,大地山河、草木、叢林、日月、星辰、人物、鳥獸……,沒有一事物不是如此。
眾生要求如微塵般事物之實在,是不可得的。所以六相、十玄十足彰顯了「法界緣起」的一大緣起總綱,是《華嚴經》的精髓,所以說:「義最純」。
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向大乘定香精舍免費索取《華嚴心要》一書,這一本書就有華嚴祖師的詳細說明,看祖師的註解才義最純,不會有問題。

因該果。果徹因。

上二句在《華嚴經疏鈔玄談》裡說:「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因」:由最初發心起,一直到等覺菩薩的位置,都是因位。尤其是善財童子最初在啟明東廟受文殊菩薩的策勵,而初發菩提心,此心是成佛之源,所以名「因源」。
「果」:等覺菩薩而後,斷除最後一品微細無明而成佛,那便是果。果位的一切,其量如海,所以名「果海」。〈普賢行願品〉上說:「佛海及與國土海。……一言具眾音聲海。」可以證明。「因該果海」者,《華嚴經》上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初發心時」是因,「成正覺」是果,因為最初發心時的心與成正覺而後的心是一不二。

攝萬法。歸一真。

是說收「攝萬法」,復「歸」於「一真」法界性也。這是顯示《華嚴經》的妙處。八十卷《華嚴經》通前徹後,將十法界人法、依正、因果、修證以及國土的莊嚴,極盡說明,所以普賢菩薩讚歎如來的功德,所謂
「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圭峰密。疏圓覺。

這是說到華嚴宗的第五代祖師了。五祖「圭峰」宗「密」,他的修學本來是禪宗。他是六祖慧能大師下荷澤禪師再傳的門人,大都多稱他為禪師。他住的山名圭山,後人因避免他的法諱,而以圭峰來代替。這是恭敬他的表示。
圭峰禪師在二十七歲入京赴考,路過遂州大雲寺,在道圓禪師座下談論佛法,很有契入,於是乎便披剃、出家而為沙彌。

大鈔詳。小鈔略。

有一天隨眾僧赴檀越家應供。齋後,分得《圓覺經》一冊,隨即披閱。兩章未完,竟豁然大悟,身心喜躍,歸而陳見於道圓和尚。圓曰:「此經是諸佛授汝。汝當大宏圓頓之教。」後來為了報《圓覺經》的恩,所以撰《圓覺經》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隨後,又出略疏、小鈔兩卷。大鈔解疏,小鈔補大鈔之不足。因此,《釋教三字經》上說:「大鈔詳。小鈔略。」想了解《圓覺經》的同修可以看宗密圭峰大師的註解。
當圭祖參訪過幾位禪師後,行腳到湖北襄漢的恢覺寺,遇到一位靈峰法師,病中將清涼國師所撰的《華嚴經》大疏二十卷、大鈔四十卷,贈與宗密大師。那個時候的疏鈔,全賴學者一句一字地自己抄寫。靈峰法師自知將死。他以為,將這部寶典送與大師,可謂物得其所。
大師欣然接受。展讀之餘,不禁大喜過望地說:「我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已屬天大的幸運;今又遇此大法,我太幸運了!」馬上為大眾講了一遍。後來,因到洛陽,駐錫在永穆寺,接受四眾邀請,又為大眾宣講。聽眾中有比丘名泰恭者,因受感動,而斷臂供養。足見圭峰大師的道學感人之深。
圭峰大師想到,清涼國師健在,有禮足致敬和面聆法益的必要。因而先寫了一封信,敘述疏鈔中關節血脈,並遙敘門人之禮,差派徒眾呈送。清涼國師看完了,拿起筆來,在信後頭批答說:「沒有見過面,也沒經我傳授,所了解的疏鈔大旨,真出乎我意料之外,深獲我心,難得、難得!假如不是三寶加被,必有你殊勝的宿因,足稱輪王真子。倘能見一面而印可你的懸解,那就再好也沒有了。」圭祖講完了華嚴第二遍以後,親自跑到長安去禮覲。清涼國師一見面,即深深地讚許他,說:「毗盧華藏,能從我游者,捨汝其誰歟?」

此一派。賢首宗。

「賢首宗」講到這裡,應該說的都說到了,由初祖杜順和尚到五祖圭峰大師,這幾位中心人物和主要的著述,都已表達出來了。然而「此一」支「派」,那便是「賢首宗」。

亦行布。亦圓融。

什麼叫做「行布」呢?「行布」者,「行」位分「布」,也就是,階級的淺深,井然有序。我們看《華嚴經》從第二會起,至第七會止,分別地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修學佛法的人可以按部就班,循著這次序進,保證可以達到佛果的位置。
「圓融」又是什麼呢?清涼國師說:「一位即攝一切位故,一一位滿,即至佛故。」「一位即攝一切位」者,從初發心凡夫至妙覺。
如舉初發心,就該攝了其餘的位次,同時也該攝了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三十多個位次。

宗鏡錄 卷六─3

 


宗鏡錄卷六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又鈔中問。生滅真如。各攝諸法。未審攝義。為異為同。


答曰。異也。何者。生滅門中。名為該攝。真如門中。名為融攝。該攝故。染淨俱有。融攝故。染淨俱亡。俱亡故。一味不分。俱有故。歷然差別。摩訶衍論云。此一覺有二門。一者略說本覺安立門。二者略說始覺安立門。本覺門中。則有二門。一者清淨本覺門。二者染淨本覺門。始覺門中又有二門。一者清淨始覺門。二者染淨始覺門。云何名為清淨本覺。本有法身。從無始來。具足圓滿過恆沙德。常明淨故。云何名染淨本覺。自性清淨心。受無明熏。流轉生死無斷絕故。云何名為清淨始覺。無漏性智。出離一切無量無明。不受一切無明熏故。云何名為染淨始覺。般若受無明熏。不能離故。如是諸覺。皆智眷屬。當證何理以為體分。謂性真如。及虛空理。如是二理。各有二種。云何名為二種真如。一者清淨真如。二者染淨真如。虛空之理。亦復如是。云何名為清淨真如。二種淨覺所證真如。離熏習故。云何名為染淨真如。二染淨覺所證真如。不離熏故。虛空之理。亦復如是。以何義故。彊名本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本覺各有十。體雖同字事。各各差別故。謂根明等義。論曰。本覺各有十。云何為十本。一者根字事本。本有法身。能善住持一切功德。譬如樹根。能善住持一切枝葉。及華果等。不壞不失故。二者本字事本。本有法身。從無始來。自然性有。不從始起故。三者遠字事本。本有法身。其有德時。重重久遠無分界故。四者自字事本。本有法身。我自成我。非他成我故。五者體字事本。本有法身。為諸枝德作依止故。六者性字事本。本有法身。不轉之義常建立故。七者住字事本。本有法身。住於無住無去來故。八者常字事本。本有法身。決定實際無流轉故。九者堅字事本。本有法身。遠離風相。堅固不動若金剛故。十者總字事本。本有法身。廣大圓滿無所不遍。為通體故。是名為十。云何十覺。一者鏡字事覺。薩般若慧。清淨明白無塵累故。二者開字事覺。薩般若慧。通達現了無障礙故。三者一字事覺。薩般若慧。獨尊獨一無比量故。四者離字事覺。薩般若慧。自性解脫。出離一切種種縛故。五者滿字事覺。薩般若慧。自具足無量種種功德。無所少故。六者照字事覺。薩般若慧。放大光明。遍照一切無量境故。七者察字事覺。薩般若慧。常恆分明無迷亂故。八者顯字事覺。薩般若慧。清淨體中。淨品眷屬悉現前故。九者知字事覺。薩般若慧。於一切法無不窮故。十者覺字事覺。薩般若慧。所有功德。唯有覺照。無一一法而非覺故。是名為十。如是十種本覺字義。唯依一種本性法身。隨義釋異。據其自體。無別而已。此中所說。二本覺中當何本覺。謂清淨本覺。非染淨本覺。染淨本覺字義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染淨本覺中。或各有十義。前說十事中。各有離性故。論曰。此本覺中。或各有十。所以者何。前十義中。各有不守自性義故。字事配屬。依向應知。如是二覺。同耶異耶。非同同故。非異異故。以此義故。或同或異。或非是同。或非是異。是故皆是皆非而已。以何義故。彊名始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從無始已來。無有惑亂時。今日始初覺。故名為始覺。論曰。從無始來。始覺般若。無惑亂時。而無惑時。今日始初覺。故名始覺。如是始覺前惑後覺。則非始覺而無惑時。理常現。今常初。故為始覺。如是始覺。二始覺中。當何始覺耶。謂清淨覺。非染淨覺。染淨始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清淨始覺智。不守自性故。而能受染熏。故名染淨覺。雖無惑時而不守自性。故能受染熏。隨緣流轉。以此義故。是故名為染淨始覺。以何義故。彊名真如。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性真如理體。平等平等一。無有多相故。故名為真如。論曰。性真如理。平等平等。雖同一相。亦無一相。亦無多相。無一相故。遠離同緣。無多相故。遠離異緣。以此義故。名為真如。如是真如。二種淨智親所內證。復次真如各有十義。一者根字事真。乃至第十總字事真。如是十真十種本義。相應俱有。不相捨離。是故同名表示而已。云何十如。一者鏡字事如。乃至第十覺字事如。如是十覺義。相應俱有。不相捨離故。是故同名表示而已。所以者何。十種真理本有法身。有德方便。十真如理薩般若慧。有覺方便。以此義故。更重言詞。作如是示。此中所說。二真如中當何真如。謂清淨真如。非染淨真如。染淨真如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清淨真如理。不守自性故。而能受染熏。名染淨真如。論曰。清淨真如。從無始來。平等平等。自性清淨。不生不滅。亦無去來。亦無住所。而真如理性。不守自性故。隨緣動轉。是故名為染淨真如。如是真如。二染淨智親所內證。相應俱有。不相捨離。如是等義。觀前所說。比類應知。以何義故。彊名虛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虛空有十義。其體雖同。義事各各差別故。謂無礙等事。論曰。性虛空理。有十種義。一者無障礙義。諸色法中無障礙故。二者周遍義。無所不至故。三者平等義。無揀擇故。四者廣大義。無分際故。五者無相義。絕色相故。六者清淨義。無塵累故。七者不動義。無成壞故。八者有空義。滅有量故。九者空空義。離空著故。十者無得義。不能執故。是名為十。如是十事。義用差別。若據其體。無別而已。此虛空理。二種淨智親所內證。相應俱有。不相捨離。二虛空中當何虛空。謂清淨虛空。非染淨虛空。染淨虛空字事差別。其相云何。頌曰。清淨虛空理。不守自性故。而能受熏習。名染淨虛空。論曰。清淨虛空具足十德。亦無染相。亦無淨相。而虛空性不守自性。故能受染淨熏。隨緣流轉。是故名為染淨虛空。又起信論疏云。本覺者。以對始故。說之為本。言離念者。離於妄念。顯無不覺也。等虛空等者。非唯無不覺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義等故也。虛空有二義。以況於本覺。一周遍義。謂橫遍三際。豎通凡聖。故云無所不遍也。二無差別義。謂在纏出障。性恆無二。故法界一相也。欲明覺義出纏相顯。故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既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無性攝論云。無垢無罣礙智。名為法身。金光明經。名大圓鏡智。為法身等。皆此義也。何以故者。責其立名。有二責意。一云。上開章中直云覺義。何故今結乃名本覺。二云。此中既稱本覺。何故論中直云覺耶。進退責也。釋云。以對始故。說之為本。答初意也。以始即同本。以至心原時。始覺即同本覺。無二相故。是故論中但云其覺。答後意也。良以本覺隨染。生於始覺。還待此始覺。方名本覺。故云本覺者。對始覺說也。然此始覺。是本覺所成。還契心原。融同一體。方名始覺。故云以始覺即同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