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電子書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目 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記

悟顯法師 講述

第一講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諸位同修,我們今天啟講〈念佛圓通章〉。

 〈圓通章〉是出自於《楞嚴經》第五卷,末後二十五圓通章裡面的第二十四位,也就是大勢至菩薩。他說完以後,就由觀世音菩薩接著講耳根圓通。這二十五圓通,是世尊要他的弟子各個說自己所得的圓通本根,也就是自己是怎麼修行,是怎麼樣成就的。哪邊的根器比較利,利用他較利的這一部分來修學。所以有「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地、水、火、風、空、根、識。

所以有虛空藏菩薩、有彌勒菩薩;有耳根圓通、有念佛圓通;念佛圓通就是「都攝六根」。「空」、「根」、「識」的根,就是「都攝六根」。那麼為什麼它會是淨土的經典?因為這是近代的印光大師選入的,把它編入淨土五經之一。本來只有淨土三經,就是《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跟《觀經》,後來印光大師加入了〈念佛圓通章〉跟〈普賢行願品〉;是有他的道理跟因緣。像〈念佛圓通章〉在我們淨土宗,就等於算是淨土法門的《心經》,因為它篇幅很短,它比《心經》還短。你們可以把它背誦起來,因為很簡單,我大概念個幾遍我就可以背了;很容易的,很好背,我們把它背誦起來。它這裡面就有講到我們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它的「宗要」,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重點。

我們尊印光大師為淨宗十三代祖師。你要知道,我們尊印祖為祖師,他在生前,他是不曉得自己作祖師的,生前他不知道,是往生以後大家推崇的,當代的高僧大德推崇印光法師,作為淨宗第十三代的祖師。所以你要曉得:一個人成為淨宗的祖師,是因為他提倡淨土法門,而且修學淨宗法門,重點是他有修學而且他還有成就,若你只有提倡,那不行。修學還要拿出功夫來,對於佛法實相的義趣要懂,對於淨宗的教義要懂,弘揚也非常有力,重點是自己修行有很大的成就,所以被推崇為祖師。為什麼特別講這一點呢?因為大家都誤會了,以為印光祖師他都在提倡《了凡四訓》、《感應篇》跟《陰騭文》。這是近代這十年來的一個謬論。印光大師之所以成為淨宗祖師,是因為他修行淨土有大成就,弘揚淨土非常得力,而且他的知見非常正確,不走這些旁門左道,所以我們尊崇他為祖師,並不是因為他推了世間哪一本書。所以你要知道,你不學這些世間東西是沒有關係的,你不學他講的那三本世間書,那是沒有關係的,那跟你淨宗修學是無關的,真的沒有關係。那些就當作課外讀物,看一看可以,但是一直強調是印光大師說的,過於放大,過於強調,那就沒必要。你看看印光大師他是怎麼變成祖師的?是因為他弘揚淨土法門,而且重點是他往生之後才被我們後世的人尊崇為祖師。所以你們要知道,有些誤會,你要能夠去辨別,我講這些道理,你們應該就懂了。

這一部〈念佛圓通章〉是印光大師幫我們加到淨土三經裡面來,使淨土宗的經典更為完善,裡面的內容也如祖師所說的,符合淨宗的義趣。那麼在講經之前,按照我們佛門的規矩,先講「玄義」。玄義我用天台宗的「五重玄義」。為什麼用天台宗的呢?因為天台宗智者大師講的「一心三觀」跟這一本《楞嚴經》其實有很大的契合之處。但是智者大師沒看過《楞嚴經》,他沒有看過,所以說這個是智者大師的一個遺憾。他只是聽當時候印度的一些梵僧,也就是出家人告訴他,說:「你寫的《一心三觀》跟《楞嚴經》不謀而合。」所以他就想看看,想要一覽這一部《楞嚴經》,可是一直就沒有這個機緣。他還在天台山築拜經台,希望他能看到《楞嚴經》,這樣拜經,求啊求啊,拜了十八年,可是直到智者大師坐化往生的時候,這部經都沒有傳來。

我們今天就使用天台宗的「五重玄義」,因為它本身就符合《楞嚴經》的義趣,天台的義趣本身就符合《楞嚴經》,那「五重玄義」裡的判教,可以把它解釋得相當清楚。末世像蕅益大師他的《楞嚴文句》是依照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天台三大部」解釋《法華》的方式,他直接用來解釋《楞嚴經》,所以蕅益大師在《楞嚴》的「一心三觀」上,算是解釋得相當圓滿。而另一位交光大師的《楞嚴正脈》,這也是比較有名的著作,它是講「捨識用根」,但是這「捨識用根」就不符合「一心三觀」的宗旨,也不符合《楞嚴經》的宗旨。

把《楞嚴經》一講成「捨識用根」,那彌勒菩薩的「圓通」就不圓通了,你所講的就跟經典的義趣相違背了。彌勒菩薩他用「識」,他說:「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菩薩他是從「識」上去見性的。所以了十方唯識,知道「萬法唯識」。他從這裡去見性「得無生忍」,你如果把「識」給捨掉,那這根也不存了。所以交光大師的《楞嚴正脈》就當作參考參考,它並不符合《楞嚴經》的義趣。這話不是我講的,是蕅益大師講的。蕅益大師破交光大師的盲點,蕅益大師罵得算是不好聽的,他說:「交光邪說誤人哪」,交光法師講錯啦,《楞嚴經》真正的道理不是像他講的那個樣子,所以我們對《楞嚴經》的註解,其實是推崇蕅益大師的《楞嚴文句》,因為他確實用天台講的「一心三觀」,圓圓滿滿地解釋了這一部《楞嚴經》,而且解得非常地好。有一些人是初學可能看不太懂,那你可以看海仁法師的《楞嚴經講記》。你現在外面看到的圓瑛法師的《楞嚴經講義》,他基本上是按照交光大師的《楞嚴正脈》,他把它再稍微做一些解釋。這些比較淺,都可以參考。不是說交光大師的一無是處,但是他在很核心的部分,他把捨識用根當作是修行,蕅益大師批評他的也是批評得很正確,確實是修行的一大盲點,是一大錯誤,也不符合《楞嚴經》的旨趣。但是你要懂得祖師的用心。你不要出去外面聽到人家說:「我是學《楞嚴正脈》的,我是從這裡這樣接觸《楞嚴經》的。」你就給他劈頭亂罵一通,說什麼「交光邪說,你也在看啊!」什麼的……,交光大師畢竟還是往生淨土的,《正脈疏》我也看過。

在交光大師晚年,他在著作的時候,那個時候阿彌陀佛來接他,他跟佛講說:「你等等,我還有一件事情要把它完成。」交光大師就寫出了這《楞嚴經》的《楞嚴正脈疏》。所以他也是往生淨土的,你不要亂罵。蕅益大師可以講的話,你們後面的人不要亂講,不要學祖師呵佛罵祖,否則你啞巴的啞巴,殘廢的殘廢,我是講真的。

以前有一個禪師,人家禪師他明心見性,他有功夫啊,所以即使受到了報應,他一下子業就消了。所以有的祖師他是有功夫的,你不要學祖師呵佛罵祖,你不要想說「丹霞劈木佛」、「南泉斬貓」,你也跟著學,這就是你自不量力。

我們直接進入「五重玄義」:

第一個:「釋名」。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什麼叫做「大佛頂」的「大」?「無邊」則名為「大」。這是講心性無邊,沒有界限,所以稱為「大」。那什麼叫「佛頂」呢?「佛頂」就是不可見,「不可見」則名為「佛頂」。「不可見」則無能所相對之相,也是顯示心性離能所、無相對。如來有一相,叫「無見頂相」,這經名取「大佛頂」,這三個字就是顯現「心性無邊」,而且離一切相對之相,不可名狀,所以名「大佛頂」。

按照蕅益大師講的,這《楞嚴經》其實正確的稱呼不能叫《楞嚴經》,要叫《大佛頂經》它的意思才會圓滿。它直接顯示心性,所以這個「大佛頂」就是直顯如來究竟果覺。但你們聽到人家講《楞嚴經》你也不要去跟他們說:「你講錯啦」;反正知道他的意思就好啦。這「佛頂」不可見,顯示如來的境界不可思議,不可以言語道,不可以思量測,所以名為「大佛頂」。「無邊」名「大」,「不可見」名「佛頂」。

下面:

「如來密因。」

什麼叫「如來密因」?就是眾生本具,眾生本具如來密因,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本自具足。那為什麼說「密因」呢?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稱為「密因」。這「密」就表示它隱而不顯。那麼能明了此「因」,你就能像《楞嚴經》所講「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這就是眾生能夠自了本因,這「本因」就是佛性;自了本因,所以稱為「如來密因」。這「如來密因」不是指哪一尊如來的密因,而是指一切眾生皆是如來,眾生的本來面目就稱為「如來密因」。所以這個要懂,你不了解眾生即佛,就沒有辦法修行。

所以為什麼《楞嚴經》裡面講「皆由不知二種根本」,什麼是「二種根本」?一個是「無始生死根本」,還有一個「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就是講「真如自性」。眾生的「生死根本」他自己搞不清楚,這「菩提本性」他也沒見到。這兩個他沒搞清楚,所以輪迴、所以在這裡起煩惱。我講這些是很核心的問題,也許你要來聽聽看:「我應要怎麼修?我要怎麼來解決煩惱?」這個才是重點。其實「五重玄義」講的是一個佛學的概論。一開始就直接標出佛法的宗旨,順便介紹這部經它所要說的義趣。

我今天為什麼要講〈念佛圓通章〉?你可能覺得你一來聽經我就會直接進入正文,沒有,我還是要講個「五重玄義」,這件事情偷懶不得,你了解了,你才能夠知道。今天也等於介紹《楞嚴經》的重點,所以你要仔細聽。「眾生本具」所以名為「如來密因」,正知正見所以叫「修證了義」。你修證,修行你要依了義法,你知見不正,不能名為「了義」。所以一定是依大乘佛法來修學,你才能開發眾生本具之密因,開發眾生本具之佛性。

「諸菩薩萬行。」

什麼叫「諸菩薩萬行」?「一切無著」名為「菩薩萬行」。菩薩不管有多少德行,雖行而不著,做到三輪體空。無有能行的「我」,無有所行之「法」,無有所受之「人、事」,這叫「一切無著」,他於一切法皆無所著。《無量壽經》講的「不著如風。無諸障礙。」這就是菩薩萬行。永明延壽大師講「修習空華萬行。建立水月道場。羅列幻化供具。供養影響如來。」教你「誓斷無染塵勞。願生唯心淨土。」這句句都是稱性的。所以說「菩薩萬行」就是「空華萬行」,猶如虛空華。

你看凡夫做一件善事,要給他一張功德狀、感謝狀,表揚他,他就好開心。尤其現在的小孩去參加比賽,就都有一個「參加獎」,你有來,就有獎盃,這眾生的「我相」就越來越大,他經不得一點失敗,受不得一點壓力,沒有辦法去承受一點挫折,這就是教育出問題了。所以你要是再按這種錯誤的教育持續下去,說你「只是鼓勵他」什麼的,那你這種想法是錯的;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有時候跑得順,有時候會稍微跌倒,就像你讀書有時候拿個第一名,有時候拿個中間名次,難免會有一點變化,會有一點起伏,你讓小孩這樣經歷,這個是沒有關係的,你不要過度地保護他。

為什麼你們做父母的會去過度保護小孩?說實話,百分之八十的父母,因為你們年輕的時候日子都不好過,成了家立了業,好不容易生了小孩了,你就開始覺得:「我的小孩不要像我這樣辛苦,我要百般地呵護他。」所以你什麼都把他保護好好的,使得他後來就變成「溫室的花朵」。甚至有的小孩活到四十歲,在路上開車跟人家擦撞了,還打電話跟爸爸講、跟媽媽講,我在路上出了一點小車禍,你來幫我解決吧……。就變成這個樣子。為什麼他經不得一點風浪?就是你都把他保護得好好的,他就長不大。小孩受一點不如意,沒有關係;受一點壓力沒有關係,他才能夠長得更好。你不能事事都順著他,不然他習氣就越來越大。眾生就是這樣,你順著他的習氣,你養著他的習氣,他的習氣越來越大,所以長大到十幾歲、二十歲,一個不如意,他要用手機玩遊戲,父母不讓他玩,他就跳樓了。真的有啊,所以都保護得太好了。你越保護,因為沒有擔當,反而他長得越糟糕,這是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

所以你不要想說你以前日子難過,現在過了一點好日子,就對小孩這樣無盡地溺愛,這樣是不對的,你會害他沒有辦法成長。這只是題外話,順便講一下。

你修學正法一定要有正知正見,這才叫「修證了義」,你不要拿一些「不了義法」當作是「了義法」。像有些人他福報不夠,怎麼不夠呢?他再怎麼學就是學外道,他還以為他學的那個是可以的,再怎麼學就是去搞個神通,弄個鬼神等等的,這就是很大的問題。

他怎麼遇就是遇到邪師,就只是換了不同的邪師而已。他自認為的「學佛歷程」,實際上都是接觸到邪師外道,搞神通或搞鬼神,或搞迷信的都有;從這些事情就能很明顯地知道:他沒有那個福。

為什麼說你要印經,要印送大乘經典?這樣你才有這個福接觸到大乘佛法,所以「印經布施」你絕對不能少。至於流通經典,你沒有辦法印一部經,你可以幫著流通,人家印出來了,你幫忙流通,或是你讚歎大乘、讚歎佛法,都好,你可以這樣做。像現代這個時代,你流通佛法很好流通,很簡單啊,就到網路上分享去。當然,當你要出門去,你身上要帶些法寶,你就可以跟人家結緣,這個都是流通正法,勸人家來聽聞大乘佛法。這樣你以後才能遇到正法,你也把這功德迴向你的兒子、女兒,將來他們才能遇到正法,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你把這個福慧種在前面。像我下午講的,你把素食變成是一種家風,變成是一種家規,一直傳承下去,把學佛也變成是一種家規,讓子孫都能夠傳承下去。當然,如果你還沒結婚的,我會勸你不要結,你要搞清楚喔,我講傳承不是在勸人家結婚。你不要說:悟顯法師也都說可以用佛法來傳家。你不要搞錯了!是你已經有家的,我教你用佛法傳下去喔;你還沒家的,你不要搞事啊,沒事最好啊。你不要真的暈了船,你知道嗎?不要跑去辦理結婚啊,有的人就是這樣子。

佛教沒有在弄什麼佛教婚禮的,沒有這回事,弄佛教婚禮的那些出家人都犯戒的。你去看外面有很多,廟子蓋得很大,幹嘛呢?他不是用來共修修行,是拿來辦佛教婚禮啊,你說他這個腦筋是不是有問題啊?還說「佛來幫你證婚」,釋迦牟尼佛才不要幫你證婚呢。那個佛沒開過光你知道嗎,你真的有開光,那個地方是有正法的,有正法的地方又怎麼會去搞佛化婚禮這種事情?你看從前的古道場,祖師有哪一個是在辦佛化婚禮的?沒有啊,肯定沒有的。你不要想說有的宗教是這個樣子,你也跟著學,你不要去媚俗啊。這佛法是出世間法,釋迦牟尼佛可不是靠辦佛化婚禮起家的,釋迦牟尼佛都勸他的兄弟姐妹、勸他認識的這些國王大臣,都來出家、都來學佛,即使不能出家你也來護持正法。人家是講說正法,這才叫道場。你把道場搞成禮堂了,那你是浪費信施啊,你不如法地運用信施,這也是盜三寶物;人家供養你出家人,為什麼會供養你呢?不是因為你長得帥啊,懂嗎!不是因為你長得好看啊,人家是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正法形象,來供養你啊;人家對你恭敬,不是因為你叫什麼名字,姓誰名誰啊,是因為你有這個出家相;人家拿錢來供養你,人家希望你什麼?希望你能給予他解脫的法,人家是來求法的,人家拿錢來給你「蓋道場」,人家是要「蓋道場」,是希望能在這裡能夠得到法師的教化,能夠解脫,你卻忘恩負義,忘記人家施主的信施,是要讓你來修行來教化眾生,不是來求婚的,你把佛堂變成婚禮堂,這個就不對了。所以我講的「佛法傳家」,是已經有家的人,你這樣傳,至於還沒結婚的,你就不要自找麻煩,好好學佛就好了。

所以要知道:在佛門裡面沒有在搞佛化婚禮的,絕對沒有這回事;你看,在搞佛化婚禮的這些人,有的就接著毁謗大乘,他說小乘的經典才是佛說。可是在小乘裡面更不可能搞佛化婚禮,所以,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賺錢,要養廟,蓋一間廟來養一間廟,越養越不像話,這種道場沒有講經說法、沒有教化眾生,這樣子來修學正法,這樣的道場就是沒有用的道場,這種出家人就是沒有出息的出家人;沒有出息,浪費信施,那個將來都墮三惡道,你不用管他現在做多少好事,裝得好像很有德,學門很飽,那個是假的。真的有學問的人,他害怕因果;可是到他那裡就變「因果怕和尚」,那就不對了;他應該是怕因果的,所以正知正見很重要。一個道場正知正見就是要講說大乘,這個就是正知正見,這個叫做「修證了義」。修行證悟,要依了義法才能修行,依了義法才能修證,「修」是因,「證」是果,這「法」是依「了義法」,了義法就是一乘法,一乘法裡面講的就是諸法實相,都跟你講得很明白,這個才是「修證了義」,所以有些正知正見,有些人想學正法沒有學到,沒有正知正見,你如果知見不正,學的法不正,那就會把菩薩行就搞錯。所以你看看,那些搞人間佛教的,把世間法當基礎的,他有沒有菩薩的萬行?沒有,他把做世間事就當做是菩薩行;所以為什麼說《楞嚴經》是照妖鏡,他們都害怕這一部經,你看,裡面這經文才小小地發揮一下,這妖魔鬼怪就現形了,你就看得一清二楚。

你這個道場要是沒有提倡大乘,他教你修行的方式也不會是大乘,他就是在那邊搞世間法,做世間事,這是很清楚的。他也不可能行菩薩無著的萬行,他沒有辦法做到,所以那《楞嚴經》是照妖鏡,妖魔鬼怪看到這部經,嚇死人了,趕快都說這部經是假的,都說「房融宰相死了,怎麼來潤文?」我說你怎麼知道他死了沒啊,你是幾千年後的人,人家這幾千年前就傳下來的,當時候確實就是房融宰相,在制止寺,就是現在的光孝寺翻譯的,筆授潤文的,歷史上就是有這個人,你要是因為說,在哪裡找不到,那是《新唐書》裡面沒找到,是你沒找到,說他是什麼時候死的,什麼時候翻譯的,……。那個時候交通確實沒有現在那麼發達,消息傳回來,很多時候搞不好大家都己經忘了,或是根本是傳聞他往生,之後就這麼記了一筆,他們也不可能去考證,就聽說往南流放死了,就是聽說嘛,那到底死了沒有?即使一道聖旨下去問,也要一、二個月才回得來,大家也都忘記了。所以就是會有這些問題,但是佛門不妄語,講經翻譯的這個譯場,不是隨隨便便的,不是像現代,你現在人坐在家裡電腦前,覺得這句話可以翻成英文很好,你就自己翻了,我說的是經文;以前翻譯那是要有排場的,有主譯的,有正譯的,有潤文的,……,羅什大師的譯場有八百人,像玄奘大師的譯場,也都是精英匯集在那裡,那時候長安幾個高僧大德,各宗各派的都有,很多寺院都是翻經的寺院,像現在的西安,大興善寺就是以前專門在翻譯經典的,包括現在的大慈恩寺,都是這些寺院在翻譯經典的,而且都有記載,所以這個絕對不假;都有古德把它記錄下來:哪一本經在什麼時候,是有哪些人翻譯的,參加翻譯的大德都有哪些,都有記載,在《古今譯經圖紀》都有記載的,講得很清楚,所以不要看到《楞嚴經》,就在那裡毁謗,《楞嚴經》你毀謗不得,誰要是謗《楞嚴經》,說《楞嚴經》是假經,這個人一定是妖魔鬼怪,你就直接把他列為邪見就好,你不用再來問我,說:「哪一個法師多有名,他講《楞嚴經》是假的,什麼什麼什麼……,他的經能不能聽啊?」我只能告訴你:他這個就是妖魔鬼怪了,絕對就是不能聽,你不用來問了。很簡單的辨別:凡是毀謗《楞嚴經》的,統統都是妖魔鬼怪,這個常識你要建立起來,這個是基本辨別妖魔鬼怪的常識,你心中有這把簡單的尺,一量你就知道了,很簡單,不管他用什麼說法、方式,只要是批評、毀謗、質疑《楞嚴經》的,或是讓你對《楞嚴經》沒有信心的,這個人就是妖魔鬼怪。為什麼?因為末法第一部滅的就是《楞嚴經》,他們想方設法就是要滅掉它,看看能不能滅,因為這個裡面講的就是他們的問題,你看我才講經題,那些不正見的馬上就顯現出來了。

這一部經告訴你諸法實相,告訴你眾生本具佛性,而且它仔細為你分析出來,講得很清楚,然後還告訴你怎麼修,故名為「修證了義」。 你看二十五圓通,每一個都能證,告訴你菩薩萬行,無著無求的萬行,這個是真正對眾生有用的經典。

下面:

圓修圓證名「首楞嚴。」

圓修圓證才叫首楞嚴,「首楞嚴」翻作中文叫「一切事究竟堅固」,也就是證得心性者,證得一切事究竟堅固,所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古德所謂的「能夠知道生滅當中即是不生不滅」,能夠於「相上見道」、「肉眼見道」這就稱為「首楞嚴」,這部經傳來,利益了我們中國不曉得多少人。 那麼我前面講過,〈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大勢至菩薩在這裡說他修學的心得,他「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所以稱為「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的解釋在《觀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這菩薩有無上的智慧,能令眾生脫離三惡道,成就圓滿佛,所以說是「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所以名為大勢至菩薩。」他就是修念佛法門,就是以「念佛」這麼強大的智慧跟力量來超拔眾生,有人說大勢至菩薩是念佛法門的法界初祖,這個話不算正確的,因為大勢至菩薩不敢說自己是祖師,你看一開始的經文:「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他不敢說自己是祖師,他是跟佛學來的。所以你要是說大勢至菩薩是法界初袓,那你這話講得不對,大勢至菩薩有說他這個法門是從哪學來的,就在〈念佛圓通章〉裡面講得很清楚,他說:我是跟超日月光佛學的,是跟佛學的,所以有憑有據,不敢自以為師,因為他是有師承的,你把他封成初祖,那是不正確的。有時候講經的人,講得太過暢快了,變成胡說八道一通,亂說,不依經律。當然,我們尊重、仰慕大勢至菩薩的功德,稱他「祖師」是沒有問題,那絕對擔當得起,但是實事求是地來講,他這個念佛圓通是有來處的,是有佛教他的,不是他自創的。

除了知道《楞嚴經》經題的義趣外,我們還要知道人題,剛才還講到「圓通章」,在前面還有一個「經」字,是通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是別題,「經」這個字是通題。這個「經」,什麼意思呢? 一般講具「貫、攝、常、法」,我們這一次就直接說它的義趣,「無說無示」就稱為經,所謂「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這個才稱為講經說法。所以佛雖說三藏十二部,實際上不著一字,所以是「無說無示」。 這個是通題。每一部經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看《華嚴經》、《法華經》,「經」就是通題,「法華」這是別題,「妙法蓮華」是別題,「大方廣佛華嚴」這是別題,這就像「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是別題,是各別的,每一個時期的因緣。

再來我們看,「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般剌密帝大師對我們中國人,尤其是對學佛人有莫大的恩德,所以一開始我們不能忘了元勛,要把他的功德講出來。「唐朝」,這個不用講,是朝代的朝號,那麼按《古今譯經圖紀》裡面所記載,這部經是在唐朝翻譯的,什麼時候翻譯的?是神龍元年五月二十三日,這是開始翻經的日子,都有記載,所以你去看《古今譯經圖紀》,裡面都有記載著哪一部經是什麼時候翻的,一直到唐代;那後面還有一個《續古今譯經圖紀》,就是接下去的。我們中國人在翻譯經典,那可不是隨隨便便的,都有造冊,都有記錄的,哪一部經什麼時候翻的,從哪來,哪一些祖師、哪一些人參與翻譯的,都記載在裡面,所以這一部經是五月二十三號開始翻譯的。

「中天竺」是般剌密帝大師的故鄉,「天竺」是西域諸國之總名,翻譯中文叫「月邦」。圓瑛法師解釋:「有聖賢繼化,如月照臨。」古代的天竺包括現在的印度,印度屬於南亞,印度的旁邊有個叫「孟加拉」的,北邊有一小塊跟我們,它有一部分是占到我們的邊陲,那時候麥克馬洪線,他劃的這一條,侵占我們中國的西南邊陲,它有一部分國土是侵占到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地方。那印度北邊是尼泊爾,在以前也是印度,叫北印度;還有像現在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跟我們中國非常友好的國家,中國人去,人家是拿著槍保護你的安全,他們國家裡面有專門特別成立保護中國人的軍隊,所以我們中國人去是受保護的,他跟我們中國人非常好,跟我們中國有「中巴走廊」,中巴的輸油管等等,我們跟鄰近的國家是相當友好的。那時候的印度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包括孟加拉,包括尼泊爾,那個時候都是,統稱為「天竺」,那個時候分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總共有七十餘國,大師是中天竺人,不知道是哪一個國家的。「沙門」是出家修道人之通稱,翻作中文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則名為沙門,那更重要的是「識心達本」則名為沙門,也就是「明心見性」則稱為沙門,這是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的,所以要稱「沙門」也沒有那麼簡單,你如果不修戒定慧,不斷貪瞋癡,未達一心本源者,皆愧為沙門。沙門有四種,第一個,修行證果,叫「勝道沙門」,你有修行,能證果者。再來,「說道沙門」,弘法利生者。再來,「活道沙門」,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第四個叫「汙道沙門」,不持戒律,倒說經律,敗壞佛門,這種是汙道沙門。般剌密帝大師是屬於前三種。大師的名字翻作中文叫「極量」,圓瑛法師說他是才智僧,有才有智。譯者翻梵字為華文,翻梵音為華語,所以就稱為「翻譯」。那麼這一部經從哪來?這部經是藏在龍宮裡面,我們之前講《無量壽經》講過,它藏在龍宮,龍勝菩薩到龍宮說法,他看到龍藏中有這一部經,他批閱之下,歎為稀有,特別默誦而出,以利閻浮提眾生,呈錄國家。這經印度視為國寶,是稀有之寶,藏在國庫裡面,禁止外傳,可見當時天竺多重視這部《楞嚴經》,把它視為國寶,所以不讓人家往外去流通,把它藏在國庫裡面。那麼,「此經未來,盛名先至」,就是:梵僧見智者大師所立的「一心三觀」,跟《楞嚴經》的旨意相符,就告訴了大師,所以智者大師築拜經台,拜了十八年,直到他往生都沒有看到,所以你們有福報,跟智者大師比,算是有緣見到,智者大師還無緣見到,但實際上呢,你們見到的只是文字,智者大師雖沒見到文字,卻已經見到了真實的義趣,因為他講一心三觀。所以呢,同樣有見、有不見,你們是見文字,智者大師雖未見文字,卻見道,這「道」是什麼? 這是「成佛之道」,他是見道了。

這部《楞嚴經》是印度國寶,不允許帶出國,所以要傳到我們中國來很困難,般剌密帝大師是偷偷地偷渡出來,還偷渡了好幾次,記得是兩次都被查到,那麼到第三次,這最後一次他怎麼成功的呢?他把《楞嚴經》寫在這細氈上,也就是用很細的筆,把經寫在這很薄的羊皮上,再把手臂剖開放進去,等到肉長齊了,他就再出關去,因為他之前有不好的記錄,這一次人家查得特別仔細,但怎麼查就是查不到,那麼通關之後,他坐船到廣州,嶺南這一帶的廣州光孝寺,那時候叫制止寺。你們現在到廣州巿去,看到的光孝寺就是法性寺,也就是六祖大師「失口說風幡」的地方,是幡動?還是風動呢?六祖大師開示:「仁者心動」。光孝寺也都出高僧,也是譯經的場所;光孝寺就是翻譯《楞嚴經》的地方,所以這是南方的大寺院,不是一般的地方。所以我說你們翻經啊,不是你自己在家裡,愛怎麼弄就怎麼弄。你要搞清楚,翻譯《楞嚴經》是真有此事,大師到光孝寺後,他才把手腕剖開,將《楞嚴經》取出來,那時經己沾得都是血,房融宰相這時候被貶官,到了南方,剛好遇到了《楞嚴經》在廣州翻譯,所以他發心把《楞嚴經》做潤文,也就是筆授;筆授就是潤文,所以才成就了這部經。

因為《楞嚴經》還沒傳來中國前,就已經非常有名,那麼這部經譯出以後,大家知道《楞嚴經》來了,一定會傳開來,消息傳到印度去,那印度的邊官,邊檢就要受到責罰,所以般剌密帝大師經典翻譯好了,就趕快回去認罪,說:是我偷的。是他把它偷運出來,所以說是偷渡的。歷史上有幾個祖師「偷渡」很厲害的,像玄奘大師就是一個,玄奘大師偷渡很厲害,為什麼?因為當時玄奘大師不是默默無聞的人,他出家那時候就很得李世民器重,所以他說要西行到印度去,李世民不准,特別交代那些邊防守兵,說這個人絕對不能讓他出去,但是他還是偷偷出去;還有一位「鑒真大師」,鑒真大師東渡到日本,去教他們佛法。所以我說:日本人你要感謝鑒真大師。沒有我們祖師,你日本根本沒有佛法,你也沒有茶道,你們看到日本人很會泡茶,是我們中國人教他的,日本的醫術也是鑒真大師傳過去的,農耕也是。所以有人說要到日本去學日本文化,其實日本原本沒有文化,我們知道這個事情,是鑒真大師教給他的,是鑒真大師去;因為大師他是律宗,持律的,其實他是兼好幾宗的,不是只有律宗而已,禪也通,教也通,但是為了弘法他還是去,「鑒真東渡」很有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祖師大德為了傳法,把佛法這樣帶來。你看到這部經,你還不珍惜?給你看,你還嫌多,叫你念,還嫌累,你這樣就不應該了。人家是禁止帶出來,祖師把它偷帶來,還藏在手腕裡面,這個就是真正的大菩薩,這才叫菩薩行。你看他就這樣帶過來,救了千千萬萬眾生,包括我們現代,都還受《楞嚴經》的教化,這都是祖師的功德,一重又一重,功德無盡。所以你看這麼難帶,他還這樣把它帶來,這是流通佛法,你看這流通佛法功德有多大!

你看我們的《禪門日誦》,一定有誦楞嚴咒,楞嚴咒其實就是整部的《楞嚴經》,歷代的祖師講經說法註解,每一個幾乎都引用《楞嚴》,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他說:隨身都帶著一本《楞嚴經》,隨時翻閱,常常有悟處。你看這《楞嚴經》度了多少人,可見流通佛法的重要,你拿到了,這是印度的國寶啊,就在你手上。你還說要去博物館看看國寶,我說是浪費時間,這裡就有了,你看到,你卻不知道佛經每一部都是國寶級的典籍,比你們看那個莎士比亞,看我們中國四大名著都還殊勝,因為這經典是真正能讓你得解脫的,雖然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裡面內容也相當精彩,但比起佛經來是遜色,所以你說要看什麼世界名著,這佛經就是世界名著,傳三千年了;佛經傳了幾千年,在你面前你不懂得那個叫珍寶啊,你這叫不識貨。你說你去哪邊看那個乾隆的寶刀,乾隆的金甌永固杯,明朝皇帝的掐絲鎏金的皇冠等等的,那些都還不是真正的寶藏,當然,它有它的工藝與珍貴之處沒有錯,但比起佛經,那佛經是更為殊勝,超過一切珍寶。你要講「歷史」,經典傳三千年,歷朝歷代祖師這樣子給你帶過來。你想到義淨大師講的:「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為了求法,離開長安,有多少人去了,在半路上就死掉了,沒有回來。你看般剌密帝大師帶《楞嚴經》過來有多難,來了以後手腕還要剖開一次,你想想你自己有這種毅力嗎?你沒有。所以後人你若不懂得祖師這番的用心,「往往將經容易看。」給你看你也覺得沒什麼,反覺得:「讀經好吵,念佛好吵,好像很不吉利啊。」這種人就是沒有福氣,將來能不能得人身都還不知道。這個是「譯主」冒著千辛萬苦,不惜生命,這就叫「重法輕身」:重視佛法,願意把自己這個色身放下。即《法華經》所謂「我不愛生命。但惜無上道。」般剌密帝大師做到了,所以我們後面的子孫有責任,有義務來弘傳正法,就是我們這一代,要把佛法給弘傳下去,下一代的人也要擔當得起來,你學佛你要擔當得起來。

你看這佛法傳來不容易,不簡單,經過歷朝歷代的戰亂,經過八國聯軍、英法聯軍,你看他們拿著所謂的國寶:他們把佛的頭給它砍下來,把佛的手給它砍下來,這就是他侵略的證據;他們還忽悠你、騙你,說「我這叫藝術」。什麼時候你野蠻地把佛像的頭砍下來叫「藝術」?不對啊,可是卻有一幫子傻貨,還跟著講啊!那是外國人自己做錯事情,他給自己找台階下,故意說這個「中國的佛像是藝術」,好像這樣說就能遮掩他的蠻橫,其實他自己知道自己做錯事。人家騙你,你還跟著一起蠢,跟著一起說,說那個被劫掠、被破壞的佛像是藝術耶。所以他要買藝術品,也要買一個佛的頭,這人腦筋是不是有問題?真是蠢貨啊,愚蠢至極啊,那就是外國人魯莽、外國人粗魯的行為,假紳士,你知道嗎?我不是特別討厭他,但他們這行為是錯的,入侵你家,把你家完整藝術品的頭、手、腳砍一砍,搶回去他家,他再來說:「我這樣砍下來也是藝術」,真是徹底胡說八道啊。人家做賊心虛加無知,胡說八道那也就算了,偏偏有一幫中國人還特別蠢,還附和,跟著一起講,說那個叫「藝術」耶,你肯定被老外笑話,說:你們中國人特別笨,我忽悠你,你們都沒聽懂。你信不信,要是有人侵略了他們的國家,把他們的藝術品都砍一砍、炸一炸,搶了一些碎片回去當戰利品,也說它這是藝術,你看他們作何感想?我們中國人不會去侵略別人,我們在這世界的大國當中算是相當好的,你看日本人,到現在還不認錯,還把歷史都亂改一通,胡說八道,不認錯就意謂著他還想再犯,所以中國人要警惕,不要整天講日本人多好,當個「日吹」,什麼叫「日吹」?每天吹捧日本的東西有多好等等的。日本這個國家有問題啊,其實他裡面是羞愧的,愧對我們,他自己知道,他做錯事情了。

所以你看,這祖師把佛像傳過來,經典傳過來,我們把它造好,你要好好保護,佛弟子要好好保存。外國人用這種粗暴的手段,劫掠我們的國寶,你不能說他把佛像的手砍下來叫藝術,那個不叫藝術,那個不美啊,我們喜歡的是原來樣子,不喜歡你這種粗暴的樣子。

我就常講,外國人很奇怪,他們的這些藝術品畫得亂七八糟,要不然就是藝術家有精神病,是精神有問題畫出來的,外國人看不懂他就說那個是藝術,你看我們中國人搞藝術非常正經的,所以我們中國人你要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你不要聽一聽被外國人他們忽悠了。他知道他自己做錯事情了,他去搶劫我們中國,劫回去把佛像的佛頭砍了、炸了,沒辦法,現在下不了台啊,你可不能跟著他說這是佛教藝術,我們佛教的佛像是整尊的,我們佛弟子不會去造半身佛像,或是把佛像手給砍了,那個叫「出佛身血」,最後會得到報應的。所以你看看好了,現在慢慢地中國復興起來,越來越強大,我跟你講:十年後,二十年後,你們現在所謂的先進國家,都會變成「落後」的代名詞,老外以後會越來越仰慕我們中國人,你等著看好了,一定會有這麼一天,所以他們現在都趕快學中文,他們這些貴族趕快讓他們的子弟學中文,還一些不是貴族的,你們就學英文吧,所以你們要搞清楚:他們是仰慕我們,你們有這麼大文化,你們有這麼好的技術,你們有這麼好的物資,他們沒有;我們有新四大發明,所以要對自己文化有信心。對於佛教經典、祖師大德傳過來的東西要懂得保護,懂得愛惜;這個東西是千辛萬苦而來,是將手腕剖開來,這得有多大的願力啊,你看看,你被刀那麼割一下,就覺得:我的手被刀割了,要不要到急診室去啊,趕快來止個血什麼的。何況是將手腕剖開來,還塞東西進去,到了中國還要剖開,再拿出來;那個時候醫藥不發達,說實話,萬一感染了怎麼辦,對不對?人家祖師有沒有這樣想?沒有,人家就是這樣做,我們也受到祖師的這個恩惠,所以這裡還要特別講一下般剌密帝大師。「故宜首標」所以要把它標示出來,「以重元勛」,重視般剌密帝大師對我們的教誨,以及傳法過來對我們後世的恩德。

第二講

我們接著看〈念佛圓通章〉上一次沒有講完的地方。上一次講到「人題」裡面的第一個,「唐 中天竺沙門 般剌密帝 譯」。般剌密帝大師,我們今天再做一次比較詳細的介紹。那麼在介紹大師之前,我先引用一段憨山大師講過的話。憨山大師說:「不讀《法華》,不知如來徹底悲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這話講得很重。意思是:你不讀《法華經》,你沒有辦法體會到釋迦牟尼佛要救度眾生的大悲大願,佛用了多少的善巧方便來幫助眾生;你如果不讀《楞嚴經》,你不知道你修行這迷悟的關鍵在哪裡;何者是迷,何者是悟,你搞不清楚。也就是說:你沒有辦法修行,沒有辦法修行那就不能成佛。所以《楞嚴經》傳來我們中國,對我們後世的學人,有莫大的助益,有非常大的幫助。可以說歷代的祖師大德,自從《楞嚴》傳來,流通開來以後,歷代的祖師大德,講經說法都是引用《楞嚴經》,各宗各派都有,包括禪宗指示學人也是一樣,講經說法都引用《楞嚴》。也就是說,沒有《楞嚴經》,我們中國的這些修行人的「慧眼」沒有辦法打開,所以說「開智慧的《楞嚴》」,你有了慧眼,你才能夠知道修心迷悟之關鍵。

大家都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皆當作佛,但是,何者是迷?何者是悟?如何悟?悟了以後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有哪一些「陰境」需要去了解,這「陰境」就是經文後面的「五十陰魔」。如果你不能了解,你心中的主人迷惑顛倒,就會被妖魔鬼怪給度走了。也就是被你心裡面,所現的五陰幻相給度走。所以《楞嚴經》在我們中國佛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可以說是:《楞嚴》在,則佛法在。《楞嚴》要是滅了,那佛法就逐漸衰敗。所以佛在《法滅盡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在末法,魔王波旬最先要滅的兩部經,一部就是《楞嚴經》,一部就是《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講的是念佛,九十天為一期這樣的苦行,這樣一個修行的方式要怎麼用心;那《楞嚴》是修心迷悟之關鍵,這兩部經先滅。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肯定,凡是詆毀《楞嚴經》的,就是妖魔鬼怪,所以你們不用再拿來問,說:「哪一個法師對《楞嚴》是怎麼怎麼看法,怎麼怎麼批判,那他的東西到底能不能聽?」我告訴你,統統都不能聽。凡是批評《楞嚴經》的,乃至你講一些話,讓人對《楞嚴經》起疑惑的,你就是妖魔鬼怪。所以這個正知正見要有,這是常識。那麼還有一個,你要看《楞嚴經》,你的文言文能力一定要加強,畢竟是宰相所潤的文。《楞嚴經》這一部經你要能看得懂,大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佛經,你都可以當作白話文來看,都沒有問題。就差在「名相」,就是佛門的專有名詞,這地方你需要去查個字典。但是大多數的佛經,你在看,都不是問題,因為《楞嚴經》的文辭算是最華麗的。可見這《楞嚴經》有這麼重要,對我們來說有這麼大的幫助。後世的學人,包括後世的正法眼藏,都在這一部經裡面。這一部經又是照妖鏡,可以破邪顯正。所以這些妖魔鬼怪看了,不如法的人看了,他就很不高興,想方設法要說它是假的,要來抹黑它,要試著把《楞嚴經》給抹黑。所以我們學佛人,自己要護持自己的善根,要多讀《楞嚴經》。就是因為這部經那麼重要,所以我們講 〈念佛圓通章〉之前,一定先講「人題」。

「經題」上一次大概講了一下,「人題」要特別強調,這是感謝祖師大德的恩德。要是沒有般剌密帝大師,很簡單地,我們不用講太遠,你們今天不會看到 悟顯法師坐在這裡講經,我也不懂佛法,我學佛能懂點佛法,是《楞嚴經》的緣故。包括《楞嚴經》傳來以後,這些高僧大德要是沒有讀《楞嚴經》,他也不懂佛法,這是真的。所以為什麼特別要強調般剌密帝大師,還包括後面的彌伽釋迦大師跟懷迪大師,還有房融宰相,都是對我們有莫大的恩德,你一定要飲水思源,效法他們,特別是效法般剌密帝大師。「般剌密帝」翻作中文叫「極量」,是「才智僧」也。「譯者」,是翻譯「梵文」變成「華文」,翻譯「梵音」變成「華語」;印度的文字翻成中文,它的讀音翻成我們中國的讀音,這是「翻譯」的意思,所以很容易明白。他是中天竺人,那時候天竺分為五天竺,他屬於中天竺。這一部經最早是藏在龍宮,龍勝菩薩到龍宮說法,見到龍藏裡面有《楞嚴經》,他閱讀了一下,歎為希有,所以就把它默背,到我們人間抄錄出來,以利益閻浮提眾生,呈錄給當時候印度的政府,印度視為國寶。所以你們在讀的這《楞嚴經》是國寶啊!所以我常常說佛經都是國寶級的稀世珍寶。你看世間的那些寶藏,你可以增加一些人文知識,充實一些人文素養,陶冶性情。但是佛法你讀了,看了,可以解脫煩惱,任何煩惱都可以解脫,尤其是生死煩惱。你看世間的國寶,看這世間的文物,它解決不了你的生死煩惱啊。

而且要是一不小心好樂起來,還有可能玩物喪志,脫離不了輪迴。所以為什麼佛門的佛像、經書,我們將其稱為「法寶」,「法寶」是能讓你了生死,能讓你明心見性的,這才稱為「法寶」。這部《楞嚴經》在當時候的印度,將其視為國寶,禁止流通出來。所以在法顯大師的《佛國記》裡面,法顯大師就已經聽過有《楞嚴》這一部經,但是也沒看過,因為當時候它是被管制、被封鎖的。所以當時候我們佛教的這些高僧大德,其實在中國都已經知道印度有這麼一部經—《楞嚴經》。那麼在唐朝的時候,般剌密帝大師發心把這部經帶來我們中國,可以算是用偷渡的,偷渡了幾次都沒成功,最後一次他把這部《楞嚴經》寫在羊皮上面,用極細的筆抄錄在上面,把手腕剖開,把這部經典放到手臂裡面,等傷口復原了再偷渡出國,經由水路來到廣州。到廣州要翻譯的時候,經典在他的手臂裡面;所以又把手臂割開,再把它拿出來。拿出來這羊皮上面都是血,所以當時候有人就建議,說可以用人乳把它浸泡,將血洗乾淨,讓這原來的字跡又恢復出來,所以這部經又叫「血經」。所以你們要是看到祖師大德著述裡面講到「血經」,就是指《楞嚴經》。這個經傳過來不容易,印度的邊檢查得很嚴,特別還針對般剌密帝大師,但是最後還是讓他偷渡出來。所以你看,人家是這樣發心,這個就叫「為法忘身」。為了佛教他可以這樣付出,為了眾生慧命他可以這樣付出。你要是有學佛,有深入的人,這個公案,你每聽一次,看到祖師大德這樣護持正法,真的,都會感動一次。所以大家應該要好好學習,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要把它流通出去,要把正知正見弘揚、傳播出來。現在社會講的「傳播正能量」,佛法就是最好的正能量。佛教就是最好的,超過世間出世間一切法,這個是佛法,這是大乘。

唐朝武則天掌權時,改年號為「神龍」,國號為「大周」。神龍元年時,這時候剛好房融宰相被貶官,在廣州的制止寺,制止寺就是現在的光孝寺,將這部經翻譯出來,我們現在才能看到這部《楞嚴經》。剛翻譯出來的時候還沒有流通,它是被送回皇宮裡面存放,之後是神秀大師在宮中看到,想:「這兒怎麼會有《楞嚴經》?」他就把它抄錄流通出來,爾後廣傳於天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個《楞嚴經》才流通出來,所以是幾經波折的。我常常說,你們能看到這佛經都不容易啊,以前祖師大德去求法,「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不是像你們現在,手機就能訂機票,買張機票,手機就能過海關,很簡單啊。有的國家也不用辦簽證,你坐著的是這種豪華客機,往印度一飛,你下來又有車子接駁。以前可沒有啊,以前你從長安出發,你是要用走的,或是騎馬。有的出家人他有慈悲心,他不騎馬;有的會騎馬,因為他需要這交通工具,他要去取經。這樣沿著河西走廊走走走,走到瓜州,在敦煌那一帶出關。沿著天山南麓這個方向,繞了一大圈才到印度。沒有那麼簡單啊,一趟行程都是要三年五年的,這三年五年有的到得了印度,有的到了回不來呀。從印度回來的就走水路,經斯里蘭卡,斯里蘭卡就是當時候的獅子國,走水路,到廣州。這是沿著古代的絲綢之路,我們現在叫「一帶一路」,像廣州就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在古代,它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這一部經在制止寺翻譯,其實這是有它的因緣。為什麼剛好就在這所寺院呢?「制止」一切邪見;這部經一譯出,一切邪見皆悉制止,而正見光顯。我們可以這樣子去作理解,所以在制止寺翻譯。一切亂七八糟的這些邪說,《楞嚴經》一出,全部消除掉。這個是般剌密帝大師。

我們再來看下面「譯語人」:「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烏萇國」在哪裡?就在現在的巴基斯坦。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跟我們中國是非常友好的。我上次講過,我們中國人到那邊,他們國家為了保護我們安全,特別有一支軍隊,專門保護中國人的安全,是真有此事。在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現在叫斯瓦特縣。「烏萇國」也是蓮花生大士的故鄉,相信大家都知道蓮花生大士,他是密宗的高僧大德,蓮花生大士。

「烏萇」翻作中文叫「苑」,就是阿輸迦王的園苑,在當時候的北天竺。所以你看像巴基斯坦,跟現在的印度、尼泊爾,包括孟加拉這一帶,其實他們的民族可以算是相同的,當時候的「烏萇國」算是北天竺。那「彌伽釋迦」翻作中文叫「能降伏」,這是法師的德號,「譯語」就是翻「音」,把梵音變成華語。定言辭以成章句,所以叫「譯語」,也有他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我們要把他的名字稍微介紹一下,讓你知道。就是剛剛講的,要飲水思源,這是「譯語人」。

再來是「證譯人」,我們看下面:「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這「羅浮山」是山名,在嶺南這一帶,「嶺南」是指五嶺之南,以前「嶺南」包含我們祖先來的地方,漳州、泉州都算「嶺南道」,後來才改成「江南東道」,不然之前劃定到連現在福建的漳州、泉州都算嶺南。那麼嶺南有一座山叫「羅浮山」,就是現在的廣東省惠州的博羅縣縣境之內,是南方的名山之一,我查了一下,南樓寺大概距離廣州也不遠。廣州很有名的「五羊城」,簡單叫「羊城」,它距離羊城大概是兩個小時的高速路程。這座山還在,南樓寺也在,到現在都還在,只是因為年代久改建了。南樓寺算是千年古寺,有一千四百年歷史。

「懷迪大師」也是當時候的高僧大德,是南方的高僧,跟印宗法師一樣,印宗法師就是在制止寺,後來叫光孝寺,懷迪大師也算南方的高僧。「懷」,是「心存」的意思;「迪」就是「進」。心存精進所以叫「懷迪」,取「常懷精進」之意。

「證譯」,什麼叫「證譯」?就是從字音當中「參詳校正」,因為他也懂得梵文,也懂得中文。前面兩位印度高僧,雖然他們能翻譯,但是恐怕沒有辦法盡善盡美,畢竟中國人對中文還是熟悉些。這兩位法師都是初來乍到,「恐未盡善」,所以翻譯過後再由懷迪大師來證明,所以就有了「證譯」之人。所以我們佛門翻經是相當嚴謹的,不是你個人拿回去找個人翻譯,這樣子隨隨便便地翻,我們佛門的翻譯都是要有高僧大德來做證明的。這個就是「證譯」,還有的細分的,像《華嚴經》,你去看《華嚴經》有「證禪譯」、「證密譯」印證:禪宗義趣的部分有沒有錯,密宗部分的義趣有沒有錯;它都有它那一個宗派的高僧大德作印證,所以我說中國人是很有福報的,都是高僧大德在翻經。外國人這個福報就淺一點。我覺得外國人要學佛法,起初你可以用些很淺顯的語言跟他講一些佛教的東西,但是真正要深入,我建議他來學中文,這樣才學得到佛法。就像你要學外國的文學,你要了解外國,你就要學它的語言。

你要了解佛法,你就要學中文,學佛教的。尤其我看這下一代,你們文言文能力一定要再加強,特別是台灣這一代;大陸那邊,國家已經在要求學生。台灣這裡的政府,對於中文、對於文言文不重視。我告訴你:你不重視,你就變文盲。你看像韓國,韓國其實是挺可憐的,韓國的歷史都是用漢文寫的,可是因為他反對中文,所以他不讀中文,到現在他要了解他們的歷史,他要重新學中文,才能去了解到自己國家的歷史。所以我們有韓國人作前車之鑑,我們是中國人,你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國家,你要把中文學好,尤其是文言文的部分,至少你要能看得懂人家在說什麼。你要能夠去查,查到要能夠了解,不了解要去問人。所以下一代的人,特別是台灣這裡,當然還有華僑,你們在國外的、在歐美的,你一定要了解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語言,這個是一定要的。

中文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已經成定局。所以,開個玩笑:你們英文沒學好不要緊,中文學好特別重要,不然以後這些老外向你詢問中國文化,你被他問倒了,這是真的,所以中文你必須得自己了解。

我在台灣這裡講經,看到台灣這一代的學生,聽說有的連流行歌的歌詞都聽不懂,聽說他連自己的中文都不會講,中國的文詞都看不懂。有個詞叫什麼?「受過教育的文盲」。你問他你有沒有受過教育?有。但是對於自己國家的文字,看不懂。所以這一點一定要加強,不然你在看經典,你會有斷層,這個是你應該要具備的閱讀能力,特別在佛經上。

你要了解佛法,你要讀佛經。你讀《古文觀止》裡面選錄的文章,固然是可以了解中華文化,這個沒有錯,中國人一定要了解,但是若你要了解佛法,還是要讀佛經,這是肯定的。中國人了解中華文化,這個是應該的,但是近代的出家人本末倒置,變成說:「沒有了解中華文化就不能成佛。」那沒有這回事,這一點要把它講清楚。我們中國人了解中華文化,這是應該的。你要了解我們中國,要了解我們的歷史,了解我們的地理,過去、未來都要了解,包括現代我們這個新中國,你要了解,這個是一定要的。但你真正想要了解佛法,你一定是專攻在佛法上,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邏輯,簡單的一個道理。

再看下面:

「潤文人」,「菩薩戒弟子前諫議大夫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菩薩戒弟子」,你看,因為房融宰相他是佛弟子,他學佛,他受菩薩戒,所以前面加「菩薩戒弟子」。

所以你看,他自己有能力,人家請他幫忙潤文,因為他受過戒,他知道菩薩戒弟子要護持正法,他有這個能力,他就幫忙做潤文的工作,《梵網經》講:欲受國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都應該先受菩薩戒,這是給佛弟子的一個告誡。你要受灌頂作國王,你要作宰官,你要先受菩薩戒,能夠在你這個職位上發揮大乘菩薩的心,來護持佛法,包括你在處理政事上,不會傷害到眾生。所以佛要求佛弟子都要受菩薩戒,特別是你受國王位、百官受位時,都應該受;房融宰相遵守佛陀的教誡,以菩薩為兄,以佛為父,所以稱弟子;把菩薩當作自己的兄長,自己稱「弟」,把佛當作自己的父親,自稱「子」,所以說是「菩薩戒弟子」,這是他在佛門裡面,他的一個「法銜」。一般世間有「頭銜」,這個是佛法裡面的頭銜。

前面講的「諫議大夫」,也可以叫「正諫大夫」或是你們現在看到的「正議大夫」,都一樣,是文官的一個名稱,他是屬於諫官,那麼以他在唐朝的職位就相當於魏徵的這個職位,魏徵也是屬於諫議大夫,他是文官。唐朝的官階,若論官職來說,最高到正三品,他這個是屬於正四品的官。正三品的官就很大,再往上去,像裴休丞相,他就屬於算是正二品的官,因為他是加封上去,他是封紫金光祿大夫,這個是加封上去的。

在唐朝,這個諫議大夫有權力駁回不合理的詔書,也就是可以駁皇帝的話,他可以給皇帝建議,這在唐朝算是相當重要的官職。

「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你們現在外面看到《楞嚴經》上面印的都是「同中書省門下省平章事」,按照歷史上來說的話,武則天在位的時候,已經把「中書省」跟「門下省」改成了「鳳閣鸞台」,也就是「鳳閣省」跟「鸞台省」,它的功能是一樣的;我們今天是按照歷史的事實印《楞嚴經》,你看我們的經本裡面,是把它修改成正確的「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因為它符合「武周」,就是武則天那個時期的一個官稱。要是在唐玄宗那個時期,那又不一樣,唐玄宗時,「鳳閣」叫作「西台」或叫「紫微省」;「門下省」又叫「東台」,又叫「黃門省」,這個又不一樣。這個「鳳閣鸞台」,「鳳閣」就是「中書省」,「鸞台」就是「門下省」,我們中國這制度三省六部制,算是非常先進的,比歐美都還先進,這是鐵的事實。

你看「大唐帝國」,採用中央集權制;像秦漢時期,我們中國人就知道,你要管理這麼大的國家,你要用中央集權制,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一個政治制度,到現在我們中國都還是使用中央集權制,這非常好,才不會像外國、西方國家這樣互相扯後腿。尤其這一點,中國人你對自己祖宗的制度,你要有信心,這個「三省六部」算是一個相當好的制度,所以才開創了大唐盛世。

那什麼是「中書省」呢?中書省就是負責跟皇帝討論法案,起草法案的地方,所以中書省設有一個官,有一個主管稱為「中書令」,一般稱為「中堂大人」,他是負責跟皇帝討論法案、起草法案的、草擬皇帝詔令的。「門下省」是負責審查詔令的內容。第三個叫「尚書省」,尚書省是負責執行政令的。一個是先討論,先擬定,然後再來是審查,就是:看看這麼做,到底如何?到底好不好?再來發給尚書省,尚書省通告全國執行政令,這是頒布國家的政令。所以中書省跟門下省算是當時候唐朝的核心決策機構,尚書省就是執行機構。

你看唐朝的官名,只要加上這個字「同中書省門下省」或是「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不管他是什麼樣的官職,他都有能力議政,就是參政,他的職權同中書省跟門下省,跟他們一樣,即使他的官階沒有這麼大,但是他能夠參與議政。因為這是唐朝的官名,所以簡單稍微講一下。「同」就是同於鳳閣鸞台二省,協商處理政務之意,所以叫「同」,同鳳閣鸞台。

什麼叫「平章事」呢?平章事就是評議、決斷、處理政務,「事」就是政務法度,他可以對於皇帝或是宰相他們提出來的策略、國策,或是一些事情,他可以評議、可以決斷、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現在是這樣講。所以你看中國人,他是有一定的資歷,他才能夠去參政,他能表達,這樣是很穩當的,所以才有這樣一個大唐的盛世。這是簡單講一下「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也就是現在人講的「宰相」的位置,等同於宰相,而實際上真正的宰相算是中書令。

下面:

「清河」是房融宰相的老家,想到唐朝姓「房」的,你就應該想到他的祖先房玄齡,他是房玄齡的族孫,房玄齡也做過中書令,房玄齡也算開國元勛,所以等於都是官宦之家。房融之子是房琯,是唐玄宗、肅宗時期的宰相,真的是祖祖輩輩都是宰相。再看後面「筆受」,什麼是筆受?就是「秉筆確定文字,翻字翻音之後,委問華梵相當。」就是看看這個翻譯出來的文字,他再以他的才學來潤飾它,把這文辭修飾得更好。所以你看《楞嚴經》的文辭,算是佛經裡面相當華麗、相當優美的一部經典,畢竟潤文的人是宰輔之才,來為這經典潤文、潤色,所以「文義雙美」。

這是簡單跟大家講「人題」,讓大家知道,我們學佛人、修行人要飲水思源,知道這些祖師大德對我們的恩德。

有的人善根不夠,懷疑《楞嚴經》,反正他始終就是不信,你也不必理會他,我們自己信就好。他不相信,是他福報不夠,業障深重,你也奈何他不得,你自己不要退心就好了。

你看看《楞嚴經》這翻譯,有翻譯的人、有譯語之人、有潤文之人、有證譯之人,這翻譯是很嚴謹的,而且是在什麼朝代、什麼時候都記錄得好好的。這部《楞嚴經》是在《古今譯經圖紀》裡面記載它是什麼時候翻譯的,都有來處。所以我們的佛經翻譯,是佛門的大事情,不是隨隨便便草草了事。你看當時候的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這些寺院其實都是譯經的寺院。你看那大雁塔、小雁塔,那裡面都是存放經典的,翻譯好了就往藏經閣一放,可見當時候佛教非常地興盛,唐朝那個時候的國家,把重點的寺院、譯經的寺院都蓋在長安,就讓佛法的傳承可以很安定地在長安安住,然後來翻譯。所以那個時候長安是聚集了高僧大德,像:清涼國師、賢首國師、神秀大師、我們的善導大師、玄奘大師、窺基大師等等的,都在長安,這裡雲集高僧大德,所以唐朝真的是我們佛教最興盛的時期。這是講「人題」。

「五重玄義」裡面的「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第一個「釋名」已經解釋了,包括「經題」,包括「人題」,這「經題」又分「通題」跟「別題」,「經」的「別題」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那「通題」,就是「經」這一個字,每一部經都通。

接下來要講「辨體」。「辨體」是講這一部經是依什麼而說的?按照祖師大德告訴我們,這一部經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如來藏妙真如性」的這「如來藏」就是指眾生本具的心性、本具的佛性,所以稱為「如來藏」。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就是依心性而說,所以是為「大乘」。這個要講到經教了,有一點深:「能詮」的是「不生不滅」,「所詮」的也是「不生不滅」。能詮的是文字,「名句文身」為教體;所詮的是實相,這是簡單講。它所要說明的就是「如來藏」,依「如來藏妙真如性」為此經的根本。其實一切大乘經皆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如果不以此為體,那麼所說的經,就稱為邪說,這是「辨體」。

再來是「明宗」。《楞嚴經》以什麼為宗?是以「圓通妙定」為宗,講到「圓通」就有二十五種圓通,所以剎剎塵塵都能圓顯佛性,這就叫「圓通」。我們細分二十五種圓通:從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地、水、火、風、空、根、識都能入圓通,包括前面講的,讓你在肉眼上見道,所謂「五陰本如來藏」、「六入本如來藏」、「十二處本如來藏」、「七大本如來藏」,皆是稱性,皆是周圓,這是讓你在事相上就能見道,運用圓通本根來修行。經文講:「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這裡的眾生哪一根最利?是耳根最利;那什麼法門最直接?念佛法門。所以,以念佛法門,藉由攝受耳根,藉攝耳根而「都攝六根」來修行,發起本具之妙定,這就是我們這〈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宗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以「都攝六根」為圓通,所以經文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三摩地」就是「妙定」,是「圓通妙定」。「三摩地」翻作中文叫「三昧」,也叫「正受」。以念佛來入無生法忍,所謂「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就是《楞嚴經》的宗旨,也是〈圓通章〉的宗旨,可以貫通著來看;若要分開來看,也是到經文裡面,再作解釋,但這是講「五重玄義」,所以我們從整部經來看。這部經的宗旨,是以「圓通妙定」為宗,這「圓通」就包含二十五種圓通,每一個都能成就。所以交光大師講的「捨識用根」,就不符合這「圓通妙定」的宗旨。講捨「識」用「根」,他把「識」捨掉了,你捨掉了,那彌勒菩薩就不圓通啦。所以他講的「捨識用根」是不符合《楞嚴經》的義趣,他這個作法是不符合《楞嚴》的。蕅益大師有針對「捨識用根」作過開示,蕅益大師說「捨識用根」這是不對的,交光大師講的不符合經典所說。所以二十五種圓通,就是告訴我們:六根六塵六識包括七大,都能夠證得圓通,都能夠圓滿成佛,所以「以圓通妙定為宗」,這是宗旨。「妙定」就是講「三摩地」。

再來看「論用」。什麼叫「論用」?論用就是作用。

此經以離愛得脫為「用」。你看阿難,他示墮淫室被摩登伽女給害了。因為這摩登伽女是特別喜歡阿難,你去看《摩登伽經》,在《摩登伽經》中,一開始就在講摩登伽女非常喜歡阿難,看到阿難就覺得:這一生要是沒有嫁給阿難,那不行,她寧可去死啊。所以她叫她媽媽給她想辦法,她媽媽告訴她說:阿難是出家人啊。她說她不管,「不然我就寧可不要活了」。所以她這個愛欲心有這麼重,她媽媽就設「娑毗迦羅先梵天咒」,這個咒語真有,在《摩登伽經》裡面有那個惡咒,沒想到居然還留了下來,念起來還特別不舒服,所以你若要讀的時候,那個惡咒就不要唸啦,那個讀起來,真的是特別地不舒服。那時阿難被這個惡咒所控制,釋迦牟尼佛知道,於是宣說楞嚴神咒,讓文殊菩薩持咒前往,把這惡咒消滅,把阿難跟摩登伽女帶回佛所,才藉由這個因緣開講《楞嚴經》。所以一開始佛就告訴他:「使汝流轉。心目為咎。」意思是說:讓你流轉生死的,是你的心跟你的眼睛。你不明心,你的眼就向外攀緣,認為外面境界有實法,所以你不知「生死根本」。那你也不知道你的「菩提根本」,菩提根本在哪裡呢?也是從心,不離你的心目。所以後面經文講的「使汝流轉。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乃至讓你成道、成菩提,也是不離你的六根。所以,你說「捨識用根」,沒有辦法捨,捨了一個,那這識也無用、根也無用啦,所以這個是不符合《楞嚴經》的經義。一開始《楞嚴經》是以「離愛得脫」為用,以阿難「示墮淫室」,就是被摩登伽女給陷害了;以這個因緣來發起《楞嚴》的講座法會。這部經,講它的作用就是以「離愛得脫」,離開眾生的攀緣心,離開眾生的「情想顛倒」而得度脫,所以後面跟你講〈清淨明誨章〉,把「斷淫」放在第一個,再來就是斷殺,順序是:淫、殺、盜、妄。這都是這一部經的功能作用,你念楞嚴咒,你看第七卷咒語結束,世尊在讚歎楞嚴咒的功德,都是不離開這個「離愛得脫」的作用,就是讓你離開一切的顛倒妄想,所以到了《楞嚴》的第三卷,阿難聽了《楞嚴》之後,他講了一首偈,你們做早課都會念、都會背:「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就是「離愛得脫」。所以你看我們精舍印的《楞嚴經》,我們在封面跟封底的摺封口上就寫著「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就是《楞嚴經》的作用,「離愛得脫」。聽這部《楞嚴》,阿難消億劫顛倒想,這就是離愛;那麼「不歷僧祇獲法身。」知道眾生本來就具有佛性,只是自己未敢認為本元心地。你們都讀過《楞嚴經》,我這樣子引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阿難他聽了佛講,講《楞嚴》、講開示,跟他講這「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遍歷四科七大,了知「陰、入、處、界」本如來藏。所以他說「不歷僧祇獲法身」,他悟到了,他曉得了,你只要能夠「億劫顛倒想」消除,法身本自清淨本自圓滿,這就是它的作用。後面講的是分析眾生、世界,還有業果,三種相續,然後選擇圓通本根,再來助修,再來講修行位次,再來是揀擇五十陰魔,「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這樣子這一部《楞嚴經》大概就圓滿了,總不離「離愛得脫」。所以你看《楞嚴經》裡面講的,「汝但不隨分別世間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這個就是「不隨不取」,這就是「離愛得脫」,離開了攀緣。所以跟禪宗講的「守本真心。我所心滅。妄念不生」是一樣的,只是用詞不一樣而已。這就是《楞嚴經》的作用,也就是「論用」。

再來看最後的:「判教」。

「判教」一般按天台宗講的「五時八教」,但是這一部經遍在「五時」當中,你沒有辦法定判在哪一時。它既具有阿含時的內容,又具有方等時的內容,乃至有華嚴時的內容,都有,所以祖師大德說不能定判,因為它是一個,我們現在講的:「共通科目」。但是在「教相」裡面,還是可以找得出它到底是要講些什麼,還是找得出來,它是「正呵藏教」,「呵」就是呵斥的意思,主要是呵斥小乘,「旁呵通、別二教」,同時告訴你:通、別二教不是真正究竟。所以你看像二十五圓通裡面,剛開始有從「通教」入手的,有從「別教」入手的,但都不究竟,到最後歸於「圓教」,歸於圓融的,所以說是要「獨明圓教」,為的是要顯示「圓教」。所以蕅益大師講的「判教」就相當地圓滿。因為它沒有辦法去定判這是五時八教的哪一時,它不屬於阿含時,也不會屬於方等時,它不能定判在哪一時,但是它是通的。這是我再大概講一下,這一部經的「名題」。

你能知道: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相,那你就能夠知道這一部經的大意。知道「無邊」名為「大」,「不可見」名為「佛頂」,「眾生本具」名為「如來密因」,「正知正見」為「修證了義」,「一切無著」名「菩薩萬行」,「圓修圓證」稱為「首楞嚴」,「無說無示」則名為「經」。你能了解這個經題,你就知道佛法是在說什麼,這部經是在說什麼,我是簡單地把它講出來。要是你要用祖師大德的那套解法:「大」具三義,謂「大、多、勝」;什麼名「大」?「大」者名「法身德」,亦可名「般若德」,亦可名「解脫德」,配三德密藏等等的這樣解釋,那你們直接去看古德的著述就可以,我們講經就大概這樣講一下,這樣跟大家解釋你就懂了。

這「五重玄義」等於是概要,甚至部頭大一點的經典,這五重玄義就是佛學概論,所以你們現在外面看的佛學概論,我看了有些近代人寫的那些佛學概論,都胡說八道。根本講不出宗旨,又說佛有講過這個,又說佛有講過那個,說哪一個宗講了什麼,哪一個宗講了什麼,那些其實都是枝枝葉葉。所以你看我們藉由「五重玄義」很簡單的五個科目: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相,我們簡單地這樣子講一下,你就大概知道這一部經是要講什麼,佛法是在講什麼,佛法的宗旨是什麼。像你們真要了解佛法、佛學概論,你就去看清涼國師的《華嚴玄談》,《華嚴經疏鈔》前面玄義的部分,我們就稱為《華嚴玄談》,或是賢首國師的也可以,他的《探玄記》,這都是佛學概論,講得很清楚,講得很好,不會像現代的人,講了半天都變成知見。祖師大德在解經,一定先講「玄義」,從這「玄義」裡面,你可以快速去掌握這部經的宗旨跟綱領,也可以掌握佛法的宗旨跟綱領,佛學概論就在這「玄義」裡面。所以你看我們講《無量壽經》也是講「玄義」,《法華經》也講了「玄義」,講長或講短而已,但是都按照這個規矩來講,你才能夠真正了解。因為現在的人他聽經不聽「玄義」,不聽「玄義」,你就不知道佛經是要講什麼。你一下直接到經文裡面看,你就成了「入海算沙」。這「玄義」你仔細這樣子看下來,發現它有利於初學,也有利於老修。多半是老同修喜歡看,他覺得這個可以統整;初學者你看了會有概念,你知道裡面的五時八教,你知道天台宗的「藏通別圓」、華嚴宗的「小始終頓圓」,你就能辨別這部經到底是屬於什麼時的,屬於什麼樣的教化方式,講得圓不圓頓,它接引的根器,是接引哪些人,玄義都講得很清楚,這就是「玄義」的重要性。以及看了這部經,能得到什麼樣的受用?你看這部《楞嚴》,是「離愛得脫」為用。這一部經是依什麼來講?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它是以什麼為宗?圓通妙定為宗。這都講得很清楚,所以你看「玄義」有這個好處。這〈圓通章〉的玄義同時也是簡單的《楞嚴經》玄義,我們就講到這裡。

第三講

請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我們直接看第一段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是第一小段,前面是二十三位菩薩講他們於因地修學,各得的圓通法門,這裡是繼彌勒菩薩之後,「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從座而起禮佛,「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為什麼稱為「法王子」?一般講「法王真子」就表示他已見性,所以才稱為「法王子」。最少是圓教的初住菩薩,這才算是法王子。

那麼能夠像大勢至菩薩那樣子稱「法王子」的,最嚴格的標準,稱「法王子」他是受灌頂位,就像太子要繼承王位一樣受灌頂位。《無量壽經》講的「升灌頂階。受菩提記」多半都在十地以上,「灌頂位」的菩薩又叫「受職位」,所以才稱為法王子。

像你們在唱「爐香讚」裡的「菩薩摩訶薩」,這「菩薩」還有大菩薩,這「菩薩」就是指一般的三賢位菩薩,大菩薩多半是十地以上的菩薩,所以叫「摩訶薩」。「大勢至法王子」按照現在來看,算是入了「受職位」的菩薩,也就是像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教導極樂世界的清淨海會大眾,也算是候補佛。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這「同倫五十二菩薩」就是跟他同類的,包括從初發心,所謂「圓教初信位」一直到「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到「十地」這樣有五十個位次,「十地」以上還有兩個,一個是「等覺」,一個是「妙覺」,所以是五十二菩薩。「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一般算菩薩五十二位次,多半這一段大家都是這麼看。

那麼「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下面經文: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前面世尊跟大眾講:你們因地到底是怎麼修行的?如何獲得圓通本根的?你們每個人說來聽聽。所以大勢至法王子這裡就講了:「我憶往昔恆河沙劫。」就是他憶念過去很久很久的時候,這「劫」,以前也講過了,就是時間的單位。這劫數是一條恆河的沙,恆河裡的細沙,每一沙算一劫。那時有一尊佛出世,名「無量光」,無量光佛;總共相繼有十二尊佛出世,「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那麼這一段經文,拿到《無量壽經》來看,你看第十二品的時候,就會講到,這是阿彌陀佛另外的別號。阿彌陀佛又叫「無量光佛」,又叫「超日月光佛」,又叫「不思議光佛」,前面講的「安穩光」、「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等等的。這是佛另外的十二別號之一。有的祖師就會把它合會在一起,說是一佛。那實際上,我們直接看經文上就說是「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既然有所謂一尊佛又一尊佛,就顯示這「十二如來」,不是指一佛而多號。教導大勢至菩薩的是「超日月光佛」。總結來說:這十二尊佛跟淨土宗是有關係的,但你不能說是阿彌陀佛的十二個號。所以,按經文來看,這是最直接、是最客觀的。這「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既然說有「十二尊」,那就不是指一尊佛有十二個號,你們這樣聽得懂嗎?那麼「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所以大勢至菩薩他是學有傳承的,他不是自己發明一個法門叫淨土法門、叫念佛法門,他是有佛來教他的,這佛叫作「超日月光佛」,是超日月光佛教他的,教他念佛三昧。之前我們講到,有人說「大勢至菩薩是淨土宗的法界初祖」等等的,那觀世音菩薩比大勢至菩薩更先學淨土法門,因為觀世音菩薩成佛在先,用功在先。因此他們這樣看就不一定客觀,不過那也無所謂,因為這個不是我們修行的重點,重點是人家已經圓滿成就了。只是我們看到在佛門裡面,尤其是近代的人,其實很忌諱的一點,就是常常把人家封為祖師以抬高自己,或說人家是菩薩再來,其實有時候只是讚歎。你看,像玄奘大師,他也會讚歎李世民,就像有些人會讚歎我們國家主席習近平,他會這樣讚歎他如同菩薩。這是「如同」並不是說他的身分「就是」,這是讚歎。我們有聽到一些法師他會去讚歎,但有些讚歎只是讚歎而已,並不是去印證。在佛門裡面很忌諱用這種方式去印證人家是祖師,說哪一個人是祖師、哪一個人是佛菩薩再來。為什麼這些人要這樣講?他就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故意講:「你看,他是祖師,是我認可的,我認可他有修的。」這種不好。祖師大德不用你來認可,人家本來就很有修,人家本來就很有德。或是隨口就說「哪一個人是佛菩薩再來,哪一個人是阿羅漢再來」,這個在佛門都是禁止的,《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

這是剛好講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順便講一下,《楞嚴經五十陰魔》裡面就有講到,這種人他著魔以後,他會去講哪一個人是佛再來,又或預言災難等等的,說什麼時候有災難、會發生什麼事等等,講這些事情,動惑人心,讓人家心裡惶恐不安,這個就是妖魔鬼怪。或是說:哪一個人是佛、哪一個人是菩薩,這都是在〈五十陰魔〉裡面講妖魔鬼怪的一個作為。又說什麼「你家庭沒有搞好不能成佛」等等之類的,這種都是著魔了。這在〈五十陰魔〉裡面都有講到,「諸魔弟子,淫淫相傳。」所以說大勢至菩薩,我們就是尊稱他為大勢至菩薩,你不用去不斷地用種種的方式,去說他是「法界初祖」,其實不用這樣講,他就是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侍者,這樣就可以了。佛門其實很忌諱故意尊封人家為什麼菩薩、什麼祖師,不要這樣搞。一般我們佛門的傳承,祖師都是用印證的,像禪宗的祖師他在傳,他都是印證的。所以是一個有修證的人,他去印證這個人他的功夫跟層次。不是用推舉的、票選的,用這種「選舉」選出祖師來;或是說自己的徒眾很多,徒眾覺得自己的師父也是祖師了,就把祖師的名頭往他身上一掛,這個不行。你去看有一些道場,他的徒眾很多,就會把他自己的師父尊為祖師,這種不行。或是這個出家人或在家人,好像有一點小功夫,他就開始說「哪一個人是佛再來」、「哪一個人是菩薩再來」,就幫人家印證,這類全都不行。但有一種是像我們會去讚歎,哪一個人的德行很好,猶如佛菩薩再來,這個純是讚歎而已,並不是印證,所以這一點你要搞清楚,你沒有搞得很清楚,這佛門就烏煙瘴氣了。就像印光大師,他教人:「看別人都是佛菩薩,只有我自己一人是凡夫。」難道你看他是佛,他就變佛了嗎?沒有啊。那有人就亂了套,不會學,人家是講存心,他卻把狗也當佛菩薩了,請牠上桌了,請牠跟僧人一起吃飯,亂七八糟地亂了套了。佛門講的是「平等當中它有次第」,它有它嚴謹的規矩在,這個才是正確的。

再來是「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勢至菩薩說這一尊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這顯示他有傳承。「念佛三昧」這「三昧」翻作中文叫「正受」,是以念佛的方式達到「正受」。

「念佛」有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跟「持名念佛」。

首先講「實相念佛」,如果說「實相」則通一切法門,包括禪、教、密、律、淨都可以,「實相念佛」是通一切法門的。蕅益大師講「唯念自佛」就是「實相念佛」。

那麼一般在我們淨土宗講的是「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淨土宗講的「觀想」、「觀像」還有「持名」,特別是講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尤其是我們在用的這「持名」的方法就有很多,你看:能夠大聲念佛、小聲念佛、默念、金剛持、呼吸念,連你走路都可以念,或是盡一口氣念十聲等等的方法,這些都算是念佛的方法。重點我們之前講過,是在於「存心」,你存什麼心來念佛?你是要存「了生死」的心,這個心要先發在那裡才來念佛,這樣念佛才有用啊。不然有的人念佛他是為求平安、求富貴,說實話,你縱然再富貴,你也沒有那個命可以花。

修行人念佛就是要「求生淨土」,是為「了生死」,你要痛念這生死輪轉的可悲,要深厭塵勞煩惱,舉起一聲阿彌陀佛的名號,打斷種種的妄想;也就是將你所有的想頭,不管好的、壞的,全部用一句佛號掃過去。所謂「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句句念能真,決定出娑婆。」我們念佛這樣念,出娑婆就得到正受。所以你看往生淨土的人一定是「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就是正受,所以念佛必然是要一心的。你現在散心在那裡念佛,這樣念佛達不到效果。念阿彌陀佛就是要全心全意專注地念,這樣子來用功,念念覺悟,這是講事相上的持名。實際上,一切時處都可以念佛,佛者「覺」也。你心念覺不覺?生活中心迷了,認境為實有,「取相分別」掉在境界裡面,起「貪瞋癡慢疑」種種惡見煩惱,這就不叫念佛。所以真會用功的人,走路吃飯穿衣睡覺,行住坐臥都是念佛法門,這是廣義的來說;心念覺悟、心不住相、心不取相。這個「心」就是你現在在用的這個心,你只要不取相不分別,你的八識五十一心所,當下就轉成真如,這是簡單講一下念佛法門。

所以一切時處要與經典相應,你不能只誦戒而不持戒,只持戒相而不了戒性,這個不行。你不能只讀經,而不知道經所要表達的義趣;你知道表達的義趣,而不能只是「知道」而已,還要能契入,心裡要能放得下,這個才叫做念佛跟念經。

「持咒」也是一樣,咒為什麼有咒力?有些人他跟我講:你們佛教的那個經文好深哦。我說:奇怪,怎麼會深呢?他說:一遍讀下來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我說:你讀了哪些?他就念大悲咒給我聽。我說:這個東西它本身就沒意思,它是一些鬼神天神的名號,有些咒語它真的是沒意思。我說這個東西,它是鬼神的話或是鬼神的名號顯示出來的,所以你去解它的意思沒有用啊,咒語不是要你解義,念咒語是要你無心。

你看看我們讀經,你在讀經時你還會冒出意思出來,那你的心還是有悟,無論你解了什麼,或你體會到什麼,實際上都是心有所取,心有所得。所以你看,為什麼講有些人參禪,一個禪七打下來,最後寫了一篇心得,長長地五千個字、一萬個字,你就知道他這個禪七報廢了,浪費七天時間。你在這七天裡面應該「不取相不分別」,人家祖師用功,進了禪堂打了三個月的禪七下來,每天這樣用功,吃飯時心不在焉,「食不知其味」就是吃飯的時候不知飯食的味道,縱然誦經念咒,心也毫不取著,三個月下來,你問他大殿的佛像長什麼樣子,他根本不知道,這樣用功才有相應處。你一個禪七打下來,或一個佛七打下來,最後寫了一堆心得,還能得獎,你看看這個道場是不是要完蛋了!那要是我來主七,你就慘了,哪有那麼多事呢?你這所有的「心得」,都應該要付之一炬,燒了它。所以達摩祖師講:眾生為什麼叫做「眾生」?就是因為有心,有「心」就取相分別,你一取相分別,你就落文字語言。五祖弘忍禪師講:「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你妄念不生,這「我所」心:「我」與「我所」才能滅。你念佛,佛七也是一樣,佛七還開示,那個是活動辦到後來,講個話,讓你們調劑一下,實際上真正的佛七根本不用開示,也沒什麼好講的,講的都是廢話,沒有用啊,還要開示什麼!來「打佛七」就是來了生死、來用功的。不管你見佛、你沒見佛,那個都不是重點。所以「念咒」在於無心,這個咒語你念一遍下來,字句分明,身心不亂,那這就與心性相應,與咒的咒力相應。「咒」是什麼?「咒」是佛與菩薩於禪定中將他的心化作符號表現出來。這我是聽元音老人講的,是密宗有大成就的上師講的。心無形相,透過咒語來表現。所以為什麼說念咒秘密與心相應,為什麼這句「阿彌陀佛」這麼厲害、這麼相應,因為它既是佛號也是咒語,所以歷代有多少人都是念佛成就的。

念佛念到後來,你是萬緣放下的,你是一心不亂的,一心不亂就是你心無妄想,就是《心經》講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就是「一心」。所以你在用功,無論是在打佛七也好,打禪七也好,有的人打觀音七,七天中都念觀世音菩薩;有的人打「大悲七」,七天都念大悲咒,念下來重點是你要心清淨,心無罣礙。一般打佛七,第一天去還在適應,第二天慢慢開始進入狀況,……到第六天就開始打妄想,亂七八糟地想:明天就要出堂、明天就要解七啦,不知和尚有什麼開示,回去我還有什麼事情要先處理、要後處理,……這妄想全來了,這樣你就得不到念佛三昧。打七是要「克期取證」,所以你打完七,你就寫了一大篇心得,這個沒有用,表示你這七天都在浪費時間,白磕頭了,白念了,為什麼?因為你在用功的時候都在攀緣:你在看看這個道場是用多大的木魚啊,法師唱的梵唄好聽不好聽等等的;很多人都說:「我去某某道場回來,那裡的梵唄好莊嚴,我打了七天的七……。」我們聽了都笑一笑;你用功就用功,你還管它莊不莊嚴啊?那個是常住法師該管的事情,不是你該管的事情,你用功就用功了。所以我說你打佛七,你真正要用功,其實用我的方式是可以的。你在家裡把電話關掉,把電視關掉,「電話」包括室內電話及手機,你都把它關掉。即使沒有人護持你也沒有關係,反正你就準備一些簡單的東西:饅頭、包子啊,你可以從念一天的佛,或念兩天的佛開始,這樣開始,念到七天,這樣用功沒有人吵你,或是幾個人也可以。這個效果肯定比你去參加佛七法會那個效果還要好,我不是說人家的佛七不行,但是我講的這個方式,你可以去用用看,這個效果相當不錯,沒有人吵你,你也不用管幾點起板、幾點安板,看到誰、見到誰,你都不用管,你都不會看到,你就在你家裡面,你就在你房間裡面;或是有三、五好友,有同參道友有清淨的地方,大家約了到清淨的地方去,或是到山上,或是到人煙比較稀少的地方,這樣用功,這是可以的。所以有些人說他要去住山,我說你住過山嗎?你住不住得?我們且不要說山上沒有人,山上有時候有野豬、有蛇、有這些野生動物,嚇都把你嚇死啊。為什麼有些人住山他要養鴨子?有些人沒住過山,我是住過的,你不要說沒有人你能住,沒有人但它還有其他東西,有時山上的野豬會跑來,跟你要東西吃,或來你住的地方給你四處亂轉,你看會不會恐怖。因為有些人他想要住山,但他想得太天真。像在台灣你住山,你碰到颱風天你定力要是不夠,這強風就好像在你頭上,或雷雨天,雷就好像要打在你頭上一樣,你嚇都嚇死了,你還住山啊!尤其這高山,台灣的山平均算高的,你住山上你在用功,我們台灣到下午有這種午後雷陣雨,這個雷就好像要劈在你頭上,離你非常地近,那個雷打下去,整個屋頂都會震動的。所以有些人,他是因為在市區待久了,覺得煩悶,想找個地方靜一靜,想到佛門有一個詞叫「住山」,聽說不錯,想去住住看……。所以你要用功前,你要先想好,要做好心理準備,不是說不行,但是不能搞得一廂情願,用功也沒用功到,去那裡都在打混,那也不行。「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念佛是能得三昧。

經文: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這裡舉了一個譬喻:有兩個人,一個人專憶(在想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則專忘(完全沒有把他當回事),「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或是相逢在一起,或是沒有相逢,或是見到,或是沒有見到。這前一個人就比喻作如來,另外一個人就比喻作眾生,如來時時刻刻憶念眾生,所以說「一專為憶」,但是眾生呢,時時忘記自性,忘失菩提,所以叫「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這是說如來常見眾生,無時無刻攝受眾生;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這表示什麼?表示菩薩時時刻刻攝照眾生、觀察眾生,所以才能夠感應遍滿大千。「千處祈求千處應」,剛好對應「千手千眼」,表示他也時時在觀察眾生、時時在護念眾生,眾生有需要,他就觀察得到,他這個「手」就代表他能幫助你。「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諸佛如來常見眾生、常憶念眾生,而眾生呢?我們就講佛門的例子:比如說,眾生雖然看到佛法,可是你叫他吃素,他就覺得「哎呀,學佛要吃素,好難。」這個就是「有看到等於沒看到」,雖學了大乘,但不夠精進,或是想學大乘,沒學到,變成外道,這種就是「不逢」,雖逢而不逢。所以,諸佛如來常憶念眾生,但是眾生沒把他當回事;真如自性眾生本具,這是如同「一人專憶」,但是眾生向外攀緣,如同「一人專忘」,所以,常忘者名為「不逢」;專憶者名為「逢」。下面,「或見非見」也是一樣,諸佛如來常見眾生,而眾生見到佛等於沒見到,看到經等於沒看到,你叫他讀經他也不想讀,你看我們之前講到的《楞嚴經》、《無量壽經》,就如同國寶一樣,這麼珍貴的東西擺在他面前,他沒有當一回事,他只是把它當成書籍或是佛教的東西,完全不知道這是法寶。我們稱為「法寶」,為什麼?因為佛法可以讓你了生死,出三界,能明心見性,成佛,這真是寶啊。你看《學佛行儀》有教,都要求,凡是經典,你這雜物不可以放在經典上頭,經典一定要置於高處,對經典要恭敬,持經時不可向人作禮,作禮就是問訊;為什麼說經典置放的位置都是相當重要,這就是表示你重視佛法。你看像我們道場在印書,不是隨隨便便的,我們有專門校對的人,而且這些人都是這樣子漸次培養起來的,你能做一校,做了一段時間,看你程度可以,再拿二校給你校,二校可以後,才會拿三教給你校,這也包括我講經的內容,我講經的講記檔以及你們在校對的這些書,就是這樣來的。我們都是整個精舍一個小組,大家來發心。你想要發心,你佛法的程度就會慢慢提升,因為你在做法布施。那大家發心了,我們印經,這書的材質也是要講究的,你看,外面有的書,印沒幾年就黃掉了、長霉了,我們對書的材質要求,要比一般的更好一點,為什麼?就是我們重視法寶。你不能把精裝書印成像平裝的,精裝書印得一點都不精緻,平裝書印得跟垃圾一樣,人家看了就不會生歡喜心。我們重視法寶,所以我們要求自己,印佛經、印佛法,既然要印,就要印得讓人家看了生歡喜心,至少要有一定的水準;你這書不可以有破損,因為有時候在裁切時會破損,我們都會要求他:你不要給我們趕時間出書,你書破損,我們會一本一本給你退回去,我們按一本一本來算錢,跟我們合作過的廠商都很清楚,你就知道我們是講品質的,不是追求速度,速度效率我們也有,我們的校稿是很有體制的,在互相溝通間,彼此溝通的語言都有,當一本稿子拿回來,你看上面的標籤顏色,就大概知道這本書有哪些問題,你不用一個一個翻開標籤去看是什麼問題,我們標籤有不同顏色作問題的分類。因為我們重視佛法,我們想把它做好,若仍有沒做好的地方,我們會盡力把它改好。所以,佛法在你眼前,你不把它當回事,不認為是你需要的東西,這就叫「非見」,等於沒看到。你聽了以後,看了以後,你不得受用也等於沒聽到、等於沒看到,所謂「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你活了一百歲,年紀這麼大了,若你不解佛法,你不解佛法講的自性之因緣,不生不滅為因,成就不生不滅果,這你都不解,那「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所以這「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它這一句總共八個字,它的意思很廣,我們就只大概這樣講一下。

再來看下面經文: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是說:兩個人互相憶念對方,憶念至深,如是乃至從這一生到下生,就如同「形影」,像形體與影子不相分離。縱然人沒在一起,這心念是相互感應的。這也是講佛跟眾生,像「眾生憶佛,佛憶眾生」的時候,「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就像常與佛同在一樣。「不相乖異」,就是沒有分開。

我們看下面這例子,這個比喻就更好懂了。

經文講: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這個譬喻又更清楚了,它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就像母親憶念小孩一樣。你們有小孩的人就知道,什麼是「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那如果這個小孩不聽話,逃家了、離家了,佛就像家裡的老媽媽一樣倚門空望,佛在極樂世界倚門空望,希望眾生求生淨土,就像《無量壽經》講的:「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這就是佛在憶念眾生。「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這是阿彌陀佛的願,他就像這裡講的「如母憶子。」可是眾生呢,沒把佛當一回事,甚至還覺得念阿彌陀佛是顛倒,念阿彌陀佛不平安。你看眾生愚癡到這種程度,所以說「雖憶何為。」佛菩薩大慈大悲沒有用,就像你的母親再慈悲,也拿你沒辦法;清涼國師臨終的時候交代:「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後之子。」這「大明」就比喻作智慧,智慧再高,你不願意與智慧為伍,「長夜之昏」不能破,「昏」就是昏昧,眾生的昏昧愚癡顛倒破不了。一個母親再慈悲,她也會有往生的時候,「難保身後之子」。你如果不聽話,不聽他教你的佛法,教你的正知正見,那他就算再慈悲,希望保你一生,他終究也有死亡的時候。

阿彌陀佛亦復如是,神通再廣大,眾生不想學,他也拿你沒辦法,逼你學也沒有用,就像我們常會考試、考背經……,實際上只是增上緣而已,你不想背,你根本沒有心在道業上面、在佛法上,這些考試、這些背誦都是虛設而已,你也考得過,但只是應付應付而已。所以說「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但是因為曾给你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给你種了善根。我們眾生就如同浪子一樣,在外頭流浪,流浪於哪裡呢?流浪於三界六道,流浪於六塵聲色之中,猶如流浪的小孩,從來不知返本還源,現在遇到佛法了,善根起來了,知道要回頭了。當有一天這個小孩浪子回頭,「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小孩想著母親,就像母親想小孩一樣,那就「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像曾子一樣,曾子很孝順,曾子人在外面,他媽媽要找他,她情急之下自己咬破自己的手指頭,曾子心忽然痛了一下,他就知道他媽媽有事情,他就趕緊回去。這「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這是講已經出生後。

以佛法來講,曾子這是母子業綁得很重,一般是說母親跟小孩是母子連心的,你們女眾在懷胎的時候,是兩個心臟在運作,一個是小孩的心臟,一個是自己的心臟,所以你看有些出了意外的孕婦,按照常理來說,原本是一個心臟在運作,這個人會死亡,但是因為她懷胎,她有兩個心臟,她上面自己的心臟停了,下面這個小孩的心臟還在動,是可以幫助她的,所以基本上,「母子連心」這個理是沒有錯的,這是講醫學。眾生如果回頭,「子若憶母如母憶時。」那麼就「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下面看經文,這段是念佛法門很重要的地方: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一旦眾生的心現在能憶佛念佛,「憶佛」就是心裡想佛、心裡有佛,「念佛」就是持名念佛。這就是我們淨土宗常用的標語,「憶佛念佛」都寫成標語,「憶佛念佛」就是提醒學人:你心中,你的身語意要有佛法,要有阿彌陀佛,要念阿彌陀佛,要想佛。

所以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講這一生,「當來」是講來生,「必定見佛」,意思是你一定能往生。

所以有些念佛的人講:「哎呀,我要是只有念阿彌陀佛,我沒有做一些世間的五戒十善,那我不能往生淨土,將來可能見不了佛……。」有這錯誤觀念的,這一句經文就可以將他的這種擔心破掉了。

你看外面有人說:「你學淨土,你沒有學《弟子規》就沒有基礎」這個話就說錯了,因為經文講得很清楚,「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肯定的。其實很簡單,《楞嚴經》是照妖鏡,你拿這淨土宗的《心經》,來對照現代出家人講的淨土法門,那誰是正知正見,誰是邪見,就很清楚了。所以「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當來」就是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現前」就是現在你能得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必定見佛」,這「見佛」有兩種:一個是見形像、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另外一個,是見自性佛,也就是圓滿成佛。

下面看經文: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去佛不遠。」「不遠」就是沒有離開,眾生即佛,你就是佛,佛就是你,所以叫「去佛不遠。」所以「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而且「去佛不遠」,這「見佛」就是見性;明心見性才叫「去佛不遠」,你念佛與佛相應,十萬億程不隔塵。念佛念到「能所雙忘」的時候、「能所銷融」的時候,即見性,這才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然你還有拿個念珠在那裡念,還有個「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還有一個「我念佛是先怎麼念、後怎麼念……」,這都是還有造作、有能所;念佛念到後來是「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打成一片,不墮能所當中。所謂「不起造作」,這才叫「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時候就明心見性了。

所以,有人問:「念佛要念到什麼時候?」就是要念到「不假方便」之時,就是離開一切能所相待,這時就是功夫到家了。所以說這部經是淨土宗的《心經》,把淨宗修行的方法講得很清楚,修行的道理也講得很明白,而且還舉了個譬喻:如母憶子,如子憶母,如同二人相憶一樣。這把淨宗用功的道理、方法講得很清楚。

下面再看經文,它又舉了一個譬喻: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現在的人是擦香水,以前則是用熏香的方式,就是在前一天他會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或禮服,放在香爐下面熏,熏香,所以叫「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你念佛就有佛光在攝照,你身上都有佛的光明,所以說:「此則名曰香光莊嚴。」這裡特別指「念佛」,念佛的人就是以佛號熏自心,而後自心放光,所以叫「香光莊嚴」,就像以香熏身,則身有香氣;念佛以佛號來熏自己的八識,這八識轉成四智了,則名為「香光莊嚴」,這道理要懂。

轉八識成四智,也就是我們講的明心見性,徹底透脫了,這個叫「香光莊嚴」,全在你念佛的功夫。念佛就像「如染香人」一樣,你用香來熏衣服,你穿上,你身上就有香氣,你用佛號來熏自己,用自念自聽的方式,來熏習自己,那煩惱習氣就消亡了;煩惱習氣消亡,明心見性了,那就稱之為香光莊嚴。

後面總結,經文: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這是大勢至菩薩做了一個總結,他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話有它的意思,講「因地」與「果地」相應,所以「因地心」與「果地覺」它是相應的,所以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念佛要念到什麼程度?要念到「見性」,才叫「念佛心」,而「見此性」之時,即入「無生法忍」。

所以你看,他是講以「念佛心」,不是只有念佛號,剛開始是可以藉由念佛號而後念心。但現在淨土宗,它只是落在一個「念佛號」上面;你打佛七,變成只在「念」佛號。所以為什麼以前祖師大德為了救學人,就跟他說:「念佛的是誰?」「念佛是誰」這句就是要讓你去反觀,「能念佛者是心」,眾生心即是佛;是讓你反觀,「離心無佛」。這是祖師在佛七期間,或是在禪七期間,教你參「念佛的是誰」,或是學人在佛七當中,見地未開,知見不夠透徹,祖師就用這話提醒他,因為以前的人他都有熏習經教。

所以它這裡講「我本因地。」從「因地」,指還沒成就的時候,就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能「入無生忍」至少是八地以上的菩薩。這裡講的是他「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你要看清楚,不是只有念佛號,只念佛而不明心性,這個不行。淨土宗會衰敗成這樣子,就是因為學淨土的人他都不解如來真實義,不了解心性,反而還說:「那個不用啦,沒關係,反正一樣能往生淨土。」話是說得不錯,但是真正有大成就的人就少了,所以要學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以念佛的方式見性,入無生法忍。或是念如來念佛心,佛心就是眾生心,眾生心就是佛心; 你的心念完全放下,與佛心相應,這個也叫「念佛心入無生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今」就是現在。所以今天在這娑婆世界,攝受念佛的人歸向淨土,幫助念佛人往生淨土。這就是在幫助阿彌陀佛教化,勸人家念阿彌陀佛,勸人家修學淨土法門。所以大家對於「淨土法門」,你不能只是文字上解,你還要懂得它的義趣,你如果只解文字字面上的意思,那就變成「念佛號」,而不是「念佛心」。所以,念佛要見性,這是大勢至菩薩講的,也告訴我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如母憶子一樣,「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眾生跟如來是同一體性,這個話講得很清楚,所謂「不遠」表示什麼?就是「一體」的。所以淨土宗是大乘,大勢至菩薩他以這方法自己成就了,「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那麼「佛問圓通」,釋迦牟尼佛問他,如何是他得的圓通法門?因為前面有選擇從眼根入,選擇從鼻根入、舌根入……,都有,觀世音菩薩耳根則在後面。他說:「我無選擇」,他沒有特別選哪一根。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淨念相繼」,一般粗淺的解釋就是「佛號一句接著一句」,佛號是一念又接著一念。那學得比較久的人就會問:「這一念不就有生住異滅嗎?再一念不就再有生住異滅,如何相繼?」所以表示這裡的「淨念相繼」是什麼?是指「淨念現前」,現前則「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一不異」,所謂「真如者」不可破壞,不曾變異,這個才叫「真如」。這就是《起信論》講的:「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這個才叫「淨念相繼」。就是元音老人講:真心本性現前,這叫「淨念相繼。得三摩地。」這才叫得真正的三摩地,功夫到家。

「三摩地」翻作中文叫「正受」。大勢至菩薩以都攝六根的方式念佛來見性,是這樣子。「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以不是一般我們看到的: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一句接著一句那個只是粗淺的淨念而已。對於雜念來說,你這個佛號叫「淨念」,但是你就沒有辦法做到「相繼」,你看你念佛念一念,等一下一件事情來了,比如一個簡訊進來,你就起煩惱了,心裡就七上八下,想:那事情沒有怎麼做又怎麼做。所以你的「淨念」就不算真正淨念,你只是剛才未起煩惱的時候,那一小段時間是淨念,但說到「相繼」,卻是沒有的。這裡講的「淨念相繼」是講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了才算是真正的「相繼」。「相繼」就是「不斷」的意思,是淨念相續不斷。後世的弟子淺解,解得淺就變成「一念接著一念」,所以為什麼有一些學禪的人說:「你們學淨土宗,那個是生滅法門。」為什麼人家會這樣講?因為你告訴他:「我這『淨念相繼』是一念接著一念。」這話是你自己講的,所以人家才說你淨土宗是生滅。實際上是這個學淨宗的人沒有搞懂淨土法門,而那學禪的人罵淨土宗,他也沒搞懂,因為如果淨土宗是他所說的那種生滅法門,是不了義法的話,大勢至菩薩不可能得入三摩地,不能在此證得圓通。所以這裡面字雖然少,但是它的義趣很廣,我們這一部〈圓通章〉之後有因緣還會再講,再講詳細一點,因為這是剛好接著《無量壽經》後面,《無量壽經》圓滿了,後面這一段時間,把這〈圓通章〉簡單講一下,也方便接引初學,把它的重點提要講出來。房融宰相潤文潤得非常好,把很多繁瑣的文字濃縮成四個字,但是後來的學人在閱讀上就有困難,他理解得也不夠深入,所以在解釋這〈圓通章〉的時候,他就會淺解,或是漏解了,就有些部分的義趣沒講到,而且這部分還是關鍵部分,比如說「淨念相繼」,比如說像「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一般對「淨念相繼」都是覺得是「一念接著一念」,實際上不是。

一般講「不假方便」,都會以為是我「不用修其他法門」,所以不假方便,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那問你:這句「阿彌陀佛」算不算是方便?還是方便啊,所以都只講對了某一個部分,但沒有講到根源上去。所以我們常講的「不假方便」,就是「不起造作」,這才叫「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要念到什麼時候「不起造作」?要念到「能所消亡」,達「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就「心開見性」,這個符合經文「自得心開」的義趣。

「心開」就是見性,這個才叫「不假方便」。那什麼時候見性?「能所消亡」時。所以,以「能所消亡」來看這「不假方便」;「方便」就是方法,是「有能有所」,不假方便就是「能所消亡」的時候,這叫「以義定名」。

祖師教我們怎麼解經,「以義定名,萬無一失。」意思是:用義趣來解釋這些名詞,怎麼解都解得通,你都能理解;但是若「以名定義」:你看到這文字名相,只解釋這些文字,你想要跟義理相應,講出它的義趣,你是講不出來的,因為你理解不到。像這些關鍵處,近代淨土宗學人解得淺,淺得太淺,所以變成好像淨土宗是次一等的法門。或是好像年紀大的人才在念、才在學,實際上,你聽我講你就知道,你學淨土最好趁早,不然你還真的不好學,因為年紀大了妄想多,放不下的事情多,耽誤的事情也很多,離死亡又更進一步,每過一年你就少一歲,能用功的時間也不多了。

你聽我講的這淨土法門,是依照實相,以實相為體來說明,這樣就能深解義趣,你就知道淨宗不是一般普通的法門,不是只讓年紀大或是不認識字的人在學的,它有它很深的義趣,就像你們現在拿的手機,你看手機,僅在一片指甲大小的晶片上,可以放幾十億顆電晶體,你使用起來卻是這麼簡單,但是它後面的技術又是這麼地高超,甚至你只要對機器講話,它就可以啟動相對應的功能,以後都是這個樣子。淨土法門也是,學起來、用起來簡單,三歲小孩都能念,不認識字的人也能念,但是它後面的原理原則都非常高深。

為什麼人家會貶低淨宗,或是認為淨宗不了義?是因為「解」的人的問題,他沒有深解義趣,他只學到了他要用的那個部分,就像你對一般的人解釋手機的原理,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不知道,搞不清楚,他只會告訴你手機很好用。也就像這些念佛的人,年紀大一點的,他也沒有深入經藏,他只會告訴你淨土宗很殊勝,至於有多殊勝,他不太會講,所以就告訴你:反正你就是信就對了。

其實他講的也沒錯,人家在這一點上就是老實,人家會得利益的,這也是一種老實,「心無雜念」就是相繼,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是對的,但是作為一個出家人,作為一個佛教的居士,我們還是有責任、有義務,要去承擔這弘揚正法的責任。

你看般剌密帝大師,把《楞嚴經》藏在手腕裡面,這樣攜帶到我們中國來,又把手腕剖開,把經文上的血洗掉,所以這部經又稱為「血經」,這樣交給我們中國人,後世千千萬萬的學人,因為這部《楞嚴經》而開悟而證果的,不知有多少人;因為《楞嚴經》而具有正知正見的,又不知有多少,所以我們得到它利益的人,都有義務來弘揚正法。大家聽到佛經,聽到經典,不管是哪一部經,我們都有義務,都應該讓它傳承下去,所以大家要出錢出力,為佛教為眾生來做,你知道佛法這麼重要,佛法傳承下去會利益多少人,真是數都數不清。所以我們要了解經典,要能夠跟人家介紹經典,你不會講,你要求佛加持,求佛菩薩幫助你,讓你開點智慧,能夠「助佛轉輪」。

最後再把經文稍微念一下:《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這一段短短的經文〈念佛圓通章〉,大致上的意思已經講到,大家就知道:總結就是淨土法門它是能夠明心見性的。因為大勢至菩薩做出來給我們看,「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他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方式,得三摩地。以「都攝六根」的方法,這六根攝住了,心不向外攀緣,心不取相,而後正念現前,明心見性,所以得入三摩地,這是他最熟悉也最為方便直捷的法門,也是我們眾生最適合用的方法。

最粗淺的,你直接念阿彌陀佛,相信淨土就能往生,乃至臨終十念一念。最高深的,你要參究,你要參「念佛的是誰」。你要持咒,持往生咒等等的,或是你要拜淨土懺,這是中等的,都可以成就。所以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論你是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都能成就。

「觀像」就是觀佛的像。

「觀想」就像是《十六觀經》裡面的觀阿彌陀佛身相,觀極樂世界的清淨相,這是「觀想」。

「持名」就是我們常在用的,這些方法都能成就,所以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法門,而且能夠一生圓滿成佛,所以他說「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真正的三摩地,就是如來的無上正等正覺。他以此法門為第一,也適合眾生的根器,適合末法所有的眾生來修學淨土法門。

這淨土法門我們要去推廣,要讓更多的人來學淨土,要讓大家知道:學淨土法門其實是非常現實的,現前就能得利益,而且適合現代人,現代人在工作當中,叫你在那裡參禪打坐,你沒那個時間,可是一分鐘總有,就像手錶提醒你該呼吸一樣,要調個息一樣,用這一分鐘來念佛來用功,這個是可以做到的,一天有十二個小時,每個小時抽一分鐘、抽兩分鐘來念個佛,這都是可以做得到,很容易很方便,只要你能記得,這種方法都能夠幫助末世的眾生。要知道「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就已經種了成佛的種子,所以以「持名念佛」為方便中最極方便,也符合《法華經》所說的。《法華經》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皈依阿彌陀佛,佛必定攝受。你看《地藏經》講的,世尊囑咐地藏菩薩,未來世的眾生,有能念佛的,有能讀經的,能做諸善業的,請地藏菩薩加持攝受他們不要墮惡道,所以念佛的人不會墮惡道,一定得人身,一定得生善處。不念佛的人我們就不敢保證,因為你做再多好事,臨命終一個惡念起來,你就會墮落。所以有人說學世間法可以保人身,這話沒有佛印證,不靠譜。你專心念阿彌陀佛,地藏菩薩護持你,十方諸佛護持你,這就是圓滿的淨土法門,可以普遍地攝受一切眾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你縱然是像周利槃特這樣子忘性超強,你念佛也能夠往生淨土;你縱然像六祖這麼利根聰慧,念佛也能往生淨土;大部分的人都是中根的,不上不下,藉由佛號的熏習,也能轉中根為上根,越念智慧越開,怎麼開呢?開智慧,你就能理解佛在經上講的實相的義趣,這就是開智慧,越念心越清淨,放下的事情越多,煩惱越少,罣礙越少,牽掛越少,這就是智慧開了。從前在意的,現在不在意;從前執著的,現在不執著了,這就是念佛的功德,你真正去念,你會感覺得到,你會得到佛力的加持、佛力的攝受,這就是「得佛受用」,得佛受用以後,你就能「徹法源底,常寂光就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這是中峰國師講的。所以這個念佛法門是相當殊勝的法門,大勢至菩薩介紹給我們,他自己這樣修,也勸我們這樣修。


【小滿】增長學佛的福報


小滿】 20220521日  農曆四月廿一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小滿持名意味長。一塵不立最清涼。
日催炎帝由他去。氣尚清和念自強。
心裡有塵皆是妄。胸中無事亦非盲。
勸君早發西方願。免使塵勞終日忙。



【小滿】增長學佛的福報

悟顯法師 開示


福慧方能得聞,一個人福慧不具足,福就是福報,慧就是他的智慧。你在佛法中沒有種善根,沒有修福,你聽聞不到正法,也沒有辦法好好修行。


所以你看有一些人,我相信同修們都知道,有一些人想修行,很發心很認真,但是福報不夠,修行的時候障礙很多,一下這裡生病、一下那裡生病,一下這件事情來讓他不能聽經、一下那件事情又亂了他的心,這個都是福報不具足,要為生活奔波,到年紀大了,也沒有相對應的一個資財、道糧,能夠讓他不用工作,然後好好地修行。


到年紀大了,還是得出賣自己的體力或是腦力,要動腦筋去賺錢去營生,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職位,不管你做什麼工作,你即使做得再好,你非常有錢,你到年紀大了,你還沒有辦法好好來學佛,還是放不下,這個都是福報不夠。


不是世間的福,是講的學佛的福,出世間的福報不夠,你真正要修行,要熏習佛法的時候,障道因緣就很多,所以才要來佛門做、來佛門發心,消自己的業,除了增長世間的福報、又增長你學佛的福報,要流通正法要推廣正法,要親力親為,修福修慧,那同時要懺悔自己的業障。


我碰過有些學佛人,出家人也有,你看他要讀大乘經,他就牙齒痛,他就想睡覺,這個都是過去生的宿業所致,謗大乘,有意無意地毀謗大乘經典,瞧不起佛法,看到人家在修行,修學大乘,他就在那裡說風涼話,所以他這一生得的果報,就是他學佛障礙很多。


有的出家人也是一樣,所以講的福慧始聞,第一個福有沒有,如果你學佛,你這很多世間事情來障礙你,這個就是顯示你學佛的福報不夠。


那麼你發現你福報不夠怎麼辦?要培福,培養你的福報,讓你的福報可以增長,福報增長了,你這障道因緣就少了。


那問題是福要怎麼增長,哪邊有福?流通正法有福,護持正法道場有福,護持講說正法的出家人、在家人有福,護持修正法的修行人,無論在家出家你都有福,使修行人可以安住,使道場可以安定,這個都是培養你的福報,減少你自己的障道因緣。


自己出錢出力,護持如法的修行人、如法的道場,用自己的內財以及外財同時布施,這樣你學佛的障道因緣就減少。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 講座 第291集 (精彩節錄)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香山寶卷(12)

 




香山寶卷(精彩節錄)


重刻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 卷上

宋 天竺普明禪師......


皇帝聞言大怒。龍顏喝罵。潑的子。妖精也。來作怪。朕為一國之主。萬姓之尊。見識卻不如你。一個。女孩兒之輩。從古至今。有天地。則有陰陽。有男女。則成夫妻。男婚女嫁。大禮當然。這廝是何道理。喝令力士。拏赴法場。斬了。左右應聲如雷。未敢便拏。

△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勞碌始知音

南無觀世音菩薩

犯上父皇龍顏怒 高聲喝罵不非輕

精靈膽大言無理 妖邪吐氣怎生聽

(朕為大地山河主 皇天之下獨為尊)

(百萬軍兵降伏住 難道降伏你不成)

三十六載登天下 四海聞名萬姓欽

代代國令傳天下 古今王法治乾坤

利劍不斬忠孝子 犯法從來不認親

讒君不孝須當斬 勦除鬼怪滅精靈

妙善見父皇大怒。叉手近前曰。腹盆如大海。能納百川。為小節事。怒氣如山。伏望爺爺。大展慈容。望乞慈照。

△水月胸襟塵不染 冰霜戒行道長存

南無觀世音菩薩

妙善見父生瞋怒 進前一一奏言文

百歲光陰一宿客 嗚呼浮世豈長存

男婚女嫁埋苦本 廣種陰司地獄根

若逼奴奴招駙馬 父傳金榜召醫人

醫者須是明醫士 天下聞名第一人

醫天醫教無雲障 玉兔金烏不動明

醫地醫教無寒暑 大地山河一統平

醫人醫教無高下 普令快樂勝天真

空王殿內為眷屬 涅槃床上結成親

但有如此明醫士 怎敢推辭背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