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轉心生淨土

 

轉心生淨土

悟顯法師    開示

我們常講到你念佛修行,要從心地上下手,從起心動念上去用功,最重要的,是要識得妄想本空,不要以心除心,以法除法。所以念佛的時候,你是專注在佛號上,因為妄想無體,你不用刻意起心對治,將全部的心力投注在六字洪名上,或投注在這四字洪名上,這些妄想雜念不斷自斷,你不用刻意除它,它自然就會消除。

 

修行念佛的一個關鍵點很重要,除了你的發心,你有道心,具足信願之外,在用功的方式上,也要與大乘的實相相應,如果不相應,你念佛念的是「名字佛」,不是真正能夠消除你的煩惱,充其量得一點人天福報;如果你的道心又不堅固,也沒有求生淨土的心,那你來生頂多就是不下三惡道而已,往生淨土是沒分的。

 


要知道往生淨土是要轉心,心如果不轉,國土不會清淨,淨土宗講的求生淨土,實際上叫「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決定有往生這件事情,但實際上,就是你心念轉過來,你心中的貪瞋癡,你心中的十惡,把它轉過來,自然這「十萬億程不隔於塵」。如果你念佛修行,這十惡,你的貪瞋癡沒有辦法轉,仍然依舊,縱然只在目前,也會幡然變成地獄法界,或是六道輪迴的法界。所以用功你要知道怎麼來下手,包括你持戒,亦復如是。

 

很多人持戒,整天就是在事相上打轉,不明心地,所以不了解什麼叫「光明金剛寶戒」,以為只要做到表面上不殺,表面上不盜、不妄語那就可以了,不知自己心地上,常起貪瞋,常生這些妄想,起種種造作,這些都是煩惱,想要由外而內,實際上也不知外為何物?內為何物?不知內外一如、表裡相依,都是我們講的「著相驕慢者」,《法華經》上講的「著相驕慢者。不能信是法。」所以總是在枝葉上,沒有辦法真正達到根本,甚至把「持戒」跟「念佛」分成兩個,要知道持戒就是念佛,念佛就是持戒,這兩個沒有任何的差別。

 

古德講:「哪知六字真經裡,八萬威儀一句收。」一般人不曉得,在這六字彌陀名號裡面,總收律宗一切的八萬威儀,為什麼呢?八萬威儀不離真如自性,當知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是菩薩戒,梵網戒經裡面講的「光明金剛寶戒」。所以為什麼講淨土是特別法門,用一句彌陀名號,顯示真心本性,顯示眾生本來具有的智慧德相。蕅益大師說的:「將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為因地心。」這個是「諸佛所行的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真心本性,你修學其他的宗派,你要離相、你要參究,很多人都未必能夠達到。世尊知道末法的眾生,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所以特開念佛法門,讓你把你的散亂心,收攝在這一句佛號上,從專念到成片,從「事一心」到「理一心」,這理一心就悟得實相之理,所以就稱之為「理一心不亂」,實際上都只是「一心」而已。無論事無論理,所證的都是真如本性,所念的還是真心本性。

 

夏蓮居老居士講的:「不必參是誰,此即主人翁。」不用刻意去參究,念佛者便是佛啊,所以修行要能夠達到根本,要知道怎麼來修。但是不可以認為淨土法門是一個方便法,可以不用斷煩惱,可以不用老實念,不用用功精進,只要有個信願,隨便念個幾聲,臨終就想了生脫死,這都是懈怠心,都是因循心,行苟且之事,就是在那裡偷懶。

 

你要知道淨土稱為「易行道」,不是放逸,易行跟放逸不同,易行道是大家都能修,稱為易行,不是講不用修,或是可以比較不用認真修,那就是你錯會了。像現在很多學「本願念佛」的,他就錯會了,他說他依善導大師的方式,你看善導大師,非常地認真,非常地用功,三十年不暫睡眠。這些人完全依著自己的習氣在解經,依著自己的看法在看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對於淨土宗的道理,完全明了、完全透徹,所以他能夠這樣勇猛精進。

 

你看第三祖承遠大師,南嶽般舟寺的承遠大師,行般舟三昧,「般舟三昧」九十天為一期,念佛站著念,沒有坐下來,一輩子都是這樣用功。所以你看人家是這樣精進,他知道要了生脫死,他知道淨土法門是易行道,這些祖師大家都懂,但是易行不是懈怠,是大家都能修,只要你肯精進、你肯用功,每一個人都能成佛,因為佛性是眾生本來就具有的,只要透過念佛,只要透過修行,把虛妄的相想、虛妄的妄想給除掉,那真心本性就透出來。

 

實際上,這虛妄的相想當體即空,所以你煩惱來的時候,你不要一直在煩惱上打轉;你罣礙現前的時候,你不要一直在這上面打轉,這些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只要你收攝你的身心,調整你的氣息,把你的全部注意力專注在佛號裡面,這個妄想自然就消除,包括我執我見,包括塵沙,包括無明,一切都能消。所以稱念佛為「寶王三昧」,確實是寶王三昧,你要是能夠寶此一行,把這一行當作是寶,叫寶此一行,那必然能夠出三界六道輪迴,這世間種種的煩惱,你都不會再起,你都不會再罣礙,真的像《心經》所講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而且能夠得到究竟涅槃,所以說讚歎這句佛號是大神咒,是大明咒。說它是大神,就是講的除煩惱神速;說它是大明,就是能幫助眾生明心見性;「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盡世間一切咒法,沒有超過其上,盡世間一切修學方法,沒有辦法與其相等,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所以念佛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行方式,只要你肯念,從心地上下手,對於經教要能夠明白,對於道理要能夠懂,提起你的信願,專心來用功修行,必然能夠成就,能夠帶業往生,這是最少可以帶業往生。功夫好的呢,可以把業障給消了,或是消少分、或是消全分,「親證本來」也是平常之事,希望大家對於修行的道理,能夠明白,能夠在這上面多去用心,那必然能夠成就。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輪迴的原因

 


輪迴的原因

悟顯法師    開示

在佛門裡面修行,我們要求的是「了生脫死」,這個觀念大家一定要有,而且要念念不忘。不是來求人天福報,這世間是虛妄的,縱然給你求到還是假的,沒有一樣是屬於你自己的東西,連這個色身都會幻滅,所以修行所要求的是了生死。

 

了生死,佛在《楞嚴經》上講要斷殺、盜、淫殺生、偷盜、淫欲,尤其是男女貪愛,這個稱之為淫。眾生會輪迴就是因為恩愛貪欲,所以經典上講的「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當知輪迴。愛為根本。」所以為什麼我們講,菩薩戒跟你講的是不淫欲,不是一般的五戒,因為菩薩是出三界的、超六道輪迴、明心見性,出四聖法界,入一真法界。你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你修行想要成就,就必須按照戒律上所教的來修行,不可以世俗人的情見「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有業報。」世間人總是有很多的邪知邪見,他認為「哎呀!要是沒有夫妻那這世界不就滅亡了。」這種就是邪見,認為非殺非偷無有業報。世間人最喜歡撥無因果,否定因果,否定正知正見,或說殺生,或說偷盜是不得已的,或說淫欲是為了延續生命,種種的都是惡業。所以說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各各自言成無上道。

 

其實我告訴你,依照經典來說,縱然這世間的眾生都有眷屬、都有行淫,這世界還是會毀滅,成、住、壞、空終歸壞滅,不是說有行淫這世界的眾生就得以延續。你要知道這世界不管你有沒有行淫,它終歸壞滅,可是你如果在娑婆想要出三界,在十方法界中,你想要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你就必須得斷殺盜淫,這是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所以我們學佛為的是了生脫死,不求這些人天福報,這世間一切都是虛妄的,你有再多的財富,你有再美滿的家庭,你要看清楚「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眾生就是在這個和合跟別離當中,產生出愛憎取捨,因為有愛憎取捨,所以就有輪迴,這就是恩愛貪欲故有輪迴。愛得到的、貪得到的生貪著;貪不到的生瞋恨,這是世間的愛情,世間的這些欲望都是相對待的,不是愛就是恨,所以得到了他很高興,得不到的發脾氣,這種習氣你不要說大人有,連小孩子一歲兩歲,他要的糖果你不給他,他就開始生氣了哭鬧了,他從小就帶來了煩惱。所以修行你必須要把這些東西都斷掉,眾生不懂,在這生滅當中認為實有,起貪著心,妄見有世界有眾生這種種虛幻的現象,「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不知我們眾生都本有佛性,本自清淨,所以於無生滅當中妄見生滅,自心取著自心所現的虛妄相想,自心取著自心相,本來沒有這些幻法的,因為你取著,從心幻現,所以就非幻成幻法,只要你能夠「不取」,能夠「不捨」,不取不捨。所謂「不捨」不是捨不得,是無物可捨,故名不捨;了達虛妄無物可捨,所以叫做不捨,不是世間人放不下、捨不掉。所以你要知道佛門講「不捨」的意思是「不取不捨」。

 

那麼「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就是大乘佛法裡面所要教的,所要講的。所以同修們修行不要求人天福報,你有沒有求人天福報其實很清楚,只要你的小孩、只要你的老婆,或是你的先生給你一點臉色,或是你的小孩講一些世俗話,你就被影響,你就沒有辦法來用功了,我可以肯定你這個道心不夠,了生死的心沒有,那你所得的確實就是人天福報,你心裡面所希求的還是人天福報,縱然求到,讓你求到了你所想要的,皆是世間有為功用,都不是真的。所以為什麼梁武帝去問達摩大師,他說「功德」要怎麼修?達摩大師回答他「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不用世間的這些言語造作所能求到的,既然不與世間的言語造作、不與世間的起心動念以及善法來求,那就表示真心本性不隨世間而散壞,不隨世間而變異。

 

為什麼在佛門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就是因為他不知道這一層道理,每天掛著修行的招牌,求的是世間的福報,沒有一絲毫出離三界的心,沒有一絲毫想要了生脫死,雖然每天念佛每天讀經,也做好事也捐錢供養道場、供養法師,但是總是世間有為功用,就像梁武帝一樣。所以大家學佛這個目標一定要非常地明確,所作所為在於你的發心,發菩提心求願出離,這個出離不是無病呻吟,是你對於這個世間諸法實相能夠明白,你這「出離心」才發得出來,不然很困難啊。是對於道理懂,你才能夠真正發出離心,所以佛門講的出離,不是尋死覓活,不是無病呻吟,而是要你了解道理,你能了解,你就要趕緊用功、趕緊修行。

 

修行,相信你們都拜過八十八佛,裡面講的「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乃至聲聞緣覺境界,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依最上乘就是大乘,願與法界一切眾生同圓種智,同成佛道,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同一體性,沒有「自」沒有「他」,所以當自成的時候一切皆成,無有一法不成,若有一法不成,自亦不成,自己也不成就。所以法藏比丘在《無量壽經》第七品講的「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同樣的道理,表示法藏比丘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依大乘發菩提心,他捨棄了世間這些恩愛貪欲,捨棄了世間的財富,這些財富不能幫你了脫生死,只能造就生死而已。那麼造就生死,你就不要貪著,有錢不要認為這錢是你的,不要認為這世間是實有的,這些道理你要多熏習,不然一接觸到境界馬上就迷惑,馬上就顛倒,菩提心就忘了,道心就忘了,在這裡聽很有道理,覺得很對,可是一接觸境界馬上忘記,這是熏習力量不足。世間的情見、世間的欲望大過於你的道心;世間的愛欲超過你的願力,所以你遇到境界就很容易被境界轉,最可憐的是被境界轉了自己還不曉得,還以為自己在用功,這就是《圓覺經》所說的「雖勤精進。增益諸病。」雖然每天用功,但是長養無明、長養貪瞋,這些人都不能成就。

 

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就是要大家知道,你修行目標要明確,不求人天福報,要以「了生脫死」為第一要務,這世間一切都是夢幻泡影,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沒有一樣你帶得走,唯有你修行這個功德、這個福報是跟著你的,不然你世間的事做得再好,都只是倍加虛偽而已,並不能成就。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修福比祝福還重要,很多人喜歡聽好話,好話聽過了以後,空話,沒有用。

所以要懂得修福,要能夠護持正法,使正法久住,讓佛教的經典、讓佛菩薩的形象弘揚到全世界每一個眾生的心中,這才是修自己真實的福慧。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六度波羅蜜

 


六度波羅蜜

悟顯法師 開示:

我們引《涅槃經》來講,什麼叫布施,什麼叫波羅蜜。

 布施是什麼?人家有需要,你去幫忙,有施捨的心,這叫布施。

 那什麼叫波羅蜜呢?不著相才是波羅蜜;不取相,不求回報,不計較功德,這個才波羅蜜,不然只有布施。

 

持戒也是一樣,持戒你持得再好,戒相上、表相上做得再好,不了光明金剛寶戒,那就不叫波羅蜜。

所以永明延壽大師教的:無所持而具戒,這個就持戒波羅蜜;無所捨而行檀,這檀那就是檀波羅蜜。

 

修精進波羅蜜,了無所起,離身心相,離懈怠相,則了無所起。這起,還有起精進,那必然有捨懈怠,所以叫修進了無所起

 

習忍,學習忍辱,怎麼達到忍辱波羅蜜呢不是只有忍耐而已,不是只有悶著不吭聲,這個不叫真正的忍辱波羅蜜。

「習忍達無所傷」,無有冤懟,無有你我相。

 

所以「禪定知心無住」「般若悟境無生」是這樣子的,這個才達到禪定波羅蜜,知心無住,心本空寂,這才叫真正禪定,不是四禪八定。

 

般若,不是一般的般若,到達了般若波羅蜜,悟境無生。二乘的,他的智慧只是解空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般若,他只能稱有小智。

 

菩薩他的智慧雖然解大乘,但是次第而解,次第而修,也不算是真正的波羅蜜,雖然有般若,但是不算波羅蜜。

所以唯有學佛的,直下了達心體,悟境無生,這個才是波羅蜜。


如何善巧方便度眾生

 


如何善巧方便度眾生

悟顯法師    開示

《梵網經菩薩戒》我們可以算是講過兩遍了,而同修們也都受戒回來。受菩薩戒很重要,你受完戒回來,你要落實菩薩戒,你要吃素,你要能夠熏習佛法,這是在自己自利上,也就是利益自己的分上,你要這樣做,凡事以佛法為優先,以修行為優先,這是菩薩的善根,這個善根稱之為「精進」。

 

在利他的分上,你對於你的家親眷屬要放得下,你放不下,你就利益不了眾生,家親眷屬也是眾生,你要勸他跟你一起吃素,一起學佛受戒。當然善根因緣成熟的時候,要這樣子勸勉他;如果還不成熟,要善巧引誘他學佛,要教他因果的道理,教他作善得福,講一些粗淺的佛法,讓他不至於變成一個惡人,但是在這當中,你還是要告訴他,世間的事做得再好,畢竟是虛妄的,要導歸到一乘了義,要勸他也能夠發菩提心、也能夠受戒。



你受了戒,不是說回到家裡跟沒受戒一樣,還是吃葷的,還是煮葷的,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那你就沒有受到菩薩戒。所以希望受戒的同修要清楚,現在很多傳戒的地方,不是儀軌不如法,是傳戒的內容不如法,他教你不要違背世俗,不要吃素,不要煮素食,這些都是犯菩薩戒。你要知道十方的諸佛如來,教我們受持菩薩戒,受了以後轉授諸眾生,你的家親眷屬都是眾生,所以你受戒以後,還是要做個轉變,不可以像個俗人一樣,照樣煮葷食、照樣吃葷的、照樣犯戒、照樣打妄語,這個就是錯誤的。


同修們要有正知正見,不要被人家給害了,自己還無知,還沒有辦法覺察。那麼這些光頭的俗漢,為什麼我們稱「光頭俗漢」,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不教你受戒、不教你守戒,反而教你隨順世俗,這個人的心已經俗了,沒有修道人的樣子,不是如來的子孫,不是如來的弟子。所以我們受了戒,跟世俗人不一樣,還要教導世俗人一起來受戒,能夠教他們遠離世俗的塵勞煩惱,這才是一個受菩薩戒,一個學人應做的行為,而不是教你跟個俗人似的。所以自己要能夠發心,自己要能夠在這些染汙的境界當中回頭。

 

你不用害怕,你落實了菩薩戒,你的家庭會破碎,沒有這回事,這些人所說的這些話,都只是障你修道而已,這就稱之為「戒障」。你想要離欲,你想要吃素,你想要不妄語,你想恭敬三寶,你想要奉獻給佛法,這是你在十方諸佛面前的發心,可是發了這個心,還是有宿世的業障存在,這業障就是你的這些人事環境,甚至這些戒障出在哪裡呢?就是戒場的這些戒師,他教你受了戒以後,還是跟俗人一樣,這就障礙你持戒,障礙你守戒,他還恐嚇你、嚇唬你,說你這樣子家庭會破碎。我們反觀,他是在傳戒嗎?「傳戒」就是告訴你菩薩戒怎麼持守,怎麼用功。他不教你持、不教你修,連事相上他還教你毀犯,不光心地不明,連表面的樣子他也不肯做,還教你不要做,跟著他一起不做,還告訴你持了戒,家庭會毀壞會破碎,那真的是鬼話連篇啊!這種汙辱三寶的話,竟然出自於出家人之口,這就是末法的六群比丘,不光正法有六群比丘,末法也有。

 

正法的六群比丘,很多都是菩薩示現的,示現反面的來教導眾生,現在他不是示現,他是業力來的,業障太重,自己是出家人,不教導眾生持戒,還教人家毀戒,還告訴你受了戒,家庭會破碎,所以盡量不要讓家裡面的人起煩惱。我告訴你,只有不守戒、不持戒,犯戒的人家庭就破碎了,什麼家庭呢?你受戒是入如來家,不是入世俗家、入法王家,講這些俗話的出家人是在破碎佛法,是在破滅佛法,是在破碎佛教這個大家庭。所以你受菩薩戒,你要知道,真正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不是回到俗家去啊,不是跟一個世俗人一樣。

 

你要知道你受了戒,要跟沒受戒前表現有所不同,人家要叫你煮葷的,叫你破戒,用很多人情話來障你的道,你自己就要越堅持。你可以請他到外面去買,或是說要你煮可以,就是煮素的,殺生吃肉沒有好的果報,你看這些世俗人,為什麼一下家庭這些事,一下家庭那些事,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家吃葷的,很明顯地,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上告訴我們,你吃葷的必有惡報,家宅不得安寧,修行不會成就。所以為什麼在現代的佛教裡面,有很多人受了戒,還是這麼不平安,這麼樣不順,什麼原因呢?你去想想你在受戒的時候,那些傳戒的人怎麼告訴你的,是他害你的,他教你還是跟世俗人一樣,所以這一生你的命沒有轉、運沒有轉。真正受菩薩戒,你就能轉變命運,為什麼?世間算命的常講,修行人的命算命沒辦法算。我碰過很多本來要死的,都是因為受戒念佛,心行上做了轉變,算命的怎麼算都算不準。那可想而知,為什麼你受戒還是一樣,該受傷的時候還是受傷,該不順的時候還是不順,就是你的心裡沒有佛法。你要知道佛所行處,國豐民安,國富民強,不是像世俗人一樣,隨著自己的業力走。

 

所以你真正受了菩薩戒,你就要持守,不可毀犯,有毀犯了,習氣犯了,你要趕快去懺悔,要在佛前求懺悔,你要禮懺、要拜懺,懺悔自己犯戒的業障,久而久之你的道業就會增進,你的智慧就會高廣,你就能夠出三界永離輪迴,而且因為你同時行菩薩戒,你能夠度化有緣人,也許是你的家親眷屬,也許是你的親戚朋友,或是你的同事,或是你的老闆,這才是菩薩的行為。不是受了戒,被幾句人情話給套住了,你就不敢持守。

 

你受戒以後,反而要告訴這些俗人,告訴你的家人,說你受戒了,你想持戒,不想跟世俗人一樣,希望他也能來護持你,也能來成就你,你不要被人家幾句人情話、世俗話給套住了。如果你被幾句話給套住了,你連話都出不去,何況三界,何況你的貪瞋癡,你要怎麼處理?縱然受再多次的增益戒,也是枉然,為什麼?你的道心沒有增益,你的菩提心沒有增益,你只有受戒的儀式增益了好幾次。佛法重實質,形式只是助緣。所以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上說:「末法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再講清楚講明白一點,末法邪師很多都披著袈裟,從哪邊在破壞佛法佛教呢?就從傳戒的戒場裡面,從這裡開始破壞,你去受了戒,這麼幾天下來,出家人受戒一個月下來、兩個月下來、三個月下來,那就受他毒害。你接觸世緣,要退轉只是一個念頭而已啊,何況你接觸這些不正見長達七天、甚至長達六十天、九十天之久。

 

所以在受戒以前,你要先具有正知正見,不要聽這些人講世俗話,那些都是垃圾,都應該趕快忘記,回來都應該趕快讀經,趕快聽我們講的《梵網經菩薩戒正說》,把這些汙染的言語都給清洗乾淨,不要去隨順這些汙染的話,同時如果有機會還要勸你的同戒,或勸同受菩薩戒的,跟你一樣有受菩薩戒的,要把如來的正法弘揚出去,要讓他們知道不可以隨順世俗、不可以隨順人情,否則都是犯戒的行為,都是破戒的行為。

 

希望大家能夠清楚,要能夠明了什麼是菩薩行,什麼是受戒以後應當表現的,你要是表現得跟世俗一樣,那等於是沒受。受了戒回來,你就要懂得,你要能夠明白「光明金剛寶戒」,在於行持上你就要能夠變成吃素的,家裡不煮葷的,不隨意打妄語,不隨意偷盜,乃至讚歎三寶,不與人談是非,還要能夠護持正法,能夠流通正法,能夠守護大乘佛法,這才是受戒之後,做的一個不一樣的轉變,而且還要能夠深入經藏,勤學不懈,不要起絲毫的懈怠。

 

以上就是我今天所要說的,希望這些受戒的同修能夠發心;沒受戒的能夠趕緊受戒,受了戒以後也如是發心,依釋迦牟尼佛所說,依祖師大德所說,這樣子來學,所學所行要與「光明金剛寶戒」相應,這是最重要的,不然就像中峰國師所說的:「縱有功行,亦成虛設,以不順佛故。」此佛者,即是心戒,即是真如本性,如果不隨順自性,所修的這些功行就是外道法,不是佛法。以上希望大家能夠明白。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重陽 安康

 


悟顯法師法語】


學佛從吃素開始入門,沒有慈悲心,不用想說要來成佛,要來利益眾生,沒有慈悲心,不可能成佛。

 

慈悲心的展現,第一步就是「素食」,這一點很重要,進而讓你的家親眷屬跟著你一起吃素,讓你的兒女跟著你吃素,讓你的朋友、讓你的客戶、讓你的合作夥伴,都跟著你一起吃素,這就是把慈悲心拓展出去。


更多  慈悲甘露 

 https://mdxv1blogger.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_41.html



重陽 勸修淨土詩 清 省庵大師

 



勸修淨土詩    清 省庵大師

重陽九日景偏賒,自采茱萸且泛茶。

紅錦妝成千樹葉,黃金開盡一籬華。

每登山頂瞻鄉國,卻上樓頭望故家。

想見七珍池沼內,枝枝菡萏大如車。


廣結善緣的第一步

 

廣結善緣的第一步

 悟顯法師    開示

佛在《無量義經》裡面告訴我們,這是大莊嚴菩薩讚佛的偈頌,讚歎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用功精進,沒有絲毫的懈怠,持戒精嚴,謹潔無犯。他講到:「奉持諸佛清淨戒。乃至失命不毀傷。」這一句偈頌,對我們來說,應當要認真地學習,因為受了戒「菩薩戒」,最重要的是要有「慈悲心」,不要殺生。你自己出去外面飲食,不管你在哪一個國家,不管你是什麼工作,你都一定要吃素,而且要吃乾淨,不可以隨便。

 

為什麼我不說隨緣呢?其實世間人的隨緣就是「隨便」,你隨隨便便就跟眾生結惡緣。你吃一碗麵,你吃盒飯、便當,每一個國家的用詞不一樣,一個便當、一個盒飯,沒有多少錢,但是你跟眾生結了永世不解的殺業。你花錢要跟人家結善緣,人家都還不願意,那學佛的人、受菩薩戒的人,怎麼會想到花錢跟人家結惡緣呢!所以只要你肯轉變,不管你在哪裡,吃素一定可以吃得乾淨,這條不殺生戒,從「吃素」開始做。

 


學佛從吃素開始入門,沒有慈悲心,不用想說要來成佛,要來利益眾生,沒有慈悲心,不可能成佛。慈悲心的展現,第一步就是「素食」,這一點很重要,進而讓你的家親眷屬跟著你一起吃素,讓你的兒女跟著你吃素,讓你的朋友、讓你的客戶、讓你的合作夥伴,都跟著你一起吃素,這就是把慈悲心拓展出去,慈悲心是這樣子用的,不是濫慈悲,不是人情。想說我跟人家講:我吃素、我持戒,人家可能笑我,或是跟我疏遠,其實這些人聽到你吃素,聽到你持戒,如果讚歎你、護持你,這些是好人、是善人;如果不願意護持你、障礙你,那這些人最好離你遠一點也好,為什麼?他帶著惡業,如果你跟他靠得太近,哪一天你們「共業」共在一起,他倒楣的時候,你跟著倒楣,出事情他受傷七分,你也得有三分,這就是人情感招的業報。

 

你不要想說你吃素,你要求家裡要乾淨,你不煮葷的、你不買葷的,你的家庭就可能會有改變。我告訴你,改變是為了更好,有一點改變沒有關係,把你家從前這些殺生的氣氛,統統給消除掉,這個改變是可以的,是非常好的。我們中國人講的除舊布新,把這些舊有不好的氣氛,舊有不好的惡業,全部消除。你化轉成素食,希望你的家人跟你一起吃素,如果他不願意配合,你就麻煩他到外面去吃。所以修行要護持自己,只要你自己肯堅持,你學佛會學得很好,你可以幫助很多的眾生;要是你不願意堅持,那你就是被眾生度走,自己學佛,也沒有辦法有真正的成就。

 

其實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你在這根本戒上隨順,你隨順世俗,你不用想說你要得禪定,想要得三昧。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上告訴我們,你所修的這些禪定三昧都不成就。在《楞嚴經》上講,你如果吃肉,不是佛弟子。這吃肉,包括你沒吃乾淨,你如果吃肉,《楞嚴經》講:「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沒有人可以救你啊,所以我們一再地要求、一再地強調,你學佛一定要做一個改變,你不要想說你做一個改變,你家庭就改變了。家庭改變是為了變得更好,不是為了造更多的惡業。世俗人不懂,你不吃素,照樣也是發生爭執,還有很多的事情可以爭執。為了素食,一點小爭執,這個不算什麼;為了眾生的生命,你們夫妻,家裡面有一些議論,這個也不算什麼,因為你可以照顧更多的眾生,就像永明延壽大師一樣,他以前在錢穆王麾下當贊軍,贊軍是什麼呢?就是管軍糧的。他就把軍糧偷出來去放生,結果發生了錢糧虧損的事情。那麼一查,原來是他把錢給偷走的,他的長官錢穆王就問他:「你怕不怕死啊?」因為偷竊軍中的錢糧要斬首,他要監斬官問他怕不怕死,如果怕死,立斬不赦。結果要行刑的時候,監斬官就問王贊軍,就是永明延壽大師,還沒出家之前姓王,他就回答不怕死。監斬的人覺得很奇怪:「你為什麼不怕死呢?」他說:「我偷了這些錢,用我一個人的命,換這麼多眾生的命,很划算、很值得。」所以這件事情,傳到錢穆王的耳中,馬上問他:那你有什麼心願?他說他要出家。所以就有了我們今天淨土宗第六代祖師。

 

歷代祖師大德講的吃素放生,你看永明大師的示現,他救護眾生,命都不要了。你在家裡提倡吃素,讓你的家庭可以更好,對你也沒損害,也不要你的命,有一點小爭執、小小的議論,這個不算什麼,所以學祖師的行持,你要會學。今天,我們也不是要你去偷錢去放生,你不用做這樣的事情,只是要你做一點改變,而這個改變,會讓你更好,會讓你的家更好、會讓你的事業更好、會讓你的道業更好。所以你一定要聽我的話去做,不要懈怠,不要毀犯,你要知道這其中的利益。

 

要知道受菩薩戒,要慈悲眾生,這「慈悲」你要展現出來,從飲食上開始做起,再來你的穿著、你的用度等等的,慢慢地,我們把它改變過來,這樣你的身口意業都能清淨。菩薩戒最重要,在事相上第一條就是「戒殺」,不能殺生、不准殺生,沒有商量處。所以同修們一定要去做,一定要做到,你要想到永明延壽大師的例子,他是救護眾生。所以你幫助你的家人,幫助你的家庭,有一點這些小小的爭執,小小的議論,你不必太罣礙,你要堅持下去,不要放鬆,你一放鬆,你有一絲毫懈怠的心,這情見就起來了,慈悲心就沒有了,你正念就失去了,再講根本一點,就是迷失「光明金剛寶戒」,迷失自性。迷失自性以後呢,還要造惡業,那這樣子做,確實不划算,所以你要能夠清楚,希望大家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