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多一人吃素,社會多一分祥和,少一分戾氣。 ​​​

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不干己事少當頭

 


不干己事少當頭

悟顯法師   開示

修行要修得好,你們外緣要少。《羅狀元醒世詩》裡面講過,要大家「要無煩惱要無愁,本分隨緣莫強求,無益語言休開口,不干己事少當頭。」這首詩警惕著學佛人。

 

羅狀元不是普通人物,他不光只是狀元而已,在佛門是一個有成就的居士,他做了一大篇的《醒世詩》,就是在警惕後世的學人,要懂得這世間要放得下。他講「要無煩惱要無愁」,你要沒有煩惱,心要清淨,你就要先懂得怎麼隨緣。

 


隨緣跟隨業不一樣,很多人以為自己在隨緣, 碰到家庭環境、冤親債主障礙學佛,明明是在隨「業」,可是卻誤認為自己在隨「緣」,誤以為自己是個隨緣的人,其實都是隨業。所以教你「本分隨緣莫強求」,本分隨緣,什麼是學佛人的本分?就是把萬緣放下,求生淨土。你要了生死,這是學佛人的本分,教你本分要照顧好,其他的世間萬事甘讓人先。人家喜歡爭第一,送給他;人家有錢,沒有關係,讓他去享受;人家有世間很高的地位、很有成就,沒有關係,全部都讓他去,自己萬緣放下,把本分做好。

 

學佛人的本分就是「了生脫死」,其他的一切隨緣,所以叫「本分隨緣莫強求」,不要強求,你一強求,你的心就攀緣,心一攀緣你就起貪、瞋、癡。所以這首詩教我們,你真正要沒有煩惱,這些世間事情要放下、要看得開。

 

「無益語言休開口」,世間話不要說,所謂「多說一句廢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念佛讀經這些話、這些音聲,對我們修行有幫助,其他的都是無益語言,沒有辦法幫助你修道。你同事跟你講的那些廢話,同學跟你講的那些廢話,親戚朋友講的這些世間輪迴話,統統都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不光自己不講也不要聽。所以這叫「無益語言休開口」,自己不講無益語,也不聽人家說這些是是非非。不聽人家說是非,不是是非不辨,但是他講的這些世間事,東家長、西家短的這些事情不要聽,因為跟修行修道沒有關係。

 

你在學校、你在公司,你的同事、你的同學,跟你講哪一個明星怎麼樣,又鬧了誹聞等等的這些話都是無益語;哪一個人又跟哪一個人結婚了,又跟哪一個人交往了,這些都是沒有用的,所以說「無益語言你休開口」,也不要聽。跟你無關的,「不干己事少當頭」,與自己修道不相干的,甚至你去做這些事情會障道的,你都不要去做,看有誰要,送給他。

 

世間人想要的,我們不要;世間人不要的,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分法身香,這個我們要。他們長期貪、瞋、癡、慢、疑、邪見,這是他們要的;我們把這六大煩惱統統放下。所以說「不干己事少當頭」,會讓你起煩惱的、會讓你增長愛欲的這些,統統都是不干你修行的事。你不要想說不干你的事,你又變自私了,是與你修行無關的,跟你進道無關的,這些事情少當頭,少去管,少去理會。

 

你看善導大師用功,人家遠遠走過來要跟他攀緣,他馬上掉頭走了。我也有碰過這樣的人,他看你願意聽、願意學,給你談一點佛法,沒事了,他就走得遠遠的,他用他的功去了。所以我們學佛,你要學得好,這些緣你要先斷掉,這些汙染你清淨心的、讓你不能解脫的,你都要放下。家親眷屬、你公司的同事、你的親戚朋友、你的同學,很多的這些外緣,這些人不能夠幫助你成功,你要少攀緣,那是不得已去應對,不是成天跟他們一起輪迴。

 

所以這一首詩很重要,提醒我們,讓我們知道在這些修行的細節上,要能夠去注意;在這些障道因緣當中,要能夠去避免,不要情執這麼重,人家給你一點眼色,你就不敢修行了,你就害怕了。如果他今天鐵了心,要障你的道,那你肯定完蛋。這些冤親債主,我們講的「活冤親」,是一定會來障你的道,那你能不能修行有成就,就在這裡看你轉不轉得過來,你轉不過來,那他就成功了,他成功以後,他不會罷手喔,他一定障礙你,障礙到你墮三惡道為止。你放心好了,臨終他還會很關心你,幫你電擊、幫你急救,讓你死得很慘,為什麼說死得很慘呢?因為臨終的時候,只要你一斷氣,那是不能觸碰的,他還幫你做這些急救,他不幫你助念,不幫你讀經迴向,還想說你生前,沒學佛前愛吃什麼葷的,都幫你供上去。完了!這些殺生的罪報都要落在你的頭上,《地藏經》講的轉増亡者的罪業。

 

所以你的世間心一定要放下,所謂世人無知,不識道德。什麼叫道,什麼叫修行,他搞不清楚,他心裡只有愛欲,而這個愛欲會導致殺業,會讓你永遠沒辦法解脫。所以對於這些世間的境緣、世間的事情,能夠避免的就避免,能夠減少的就減少。有機會接觸到他們,向他們推廣佛法,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大乘,甚至你不認識的,你都要跟他結緣,讓他能夠知道什麼是大乘佛法,心心念念幫助正法久住,幫助佛法弘揚,讓大家都能夠得到佛教的利益,都能夠從煩惱當中、從生死當中解脫。這是一個菩薩的存心,自己用功,用功的時候有因緣幫助眾生,這叫自利利他,這叫菩薩心。

 

今天的重點還是回歸到,你把世間的緣要能夠看得淡,不干你的事,與你修行不相干的,跟你進道無關的,你都要放下;能夠幫助佛法弘揚的,能夠幫助眾生的,要努力去做,認真發心,絕不退轉。以上希望你們能夠在這上面留意,不要心隨境轉,被業障蓋覆住。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什麼是道心

 

什麼是道心

悟顯法師 開示

新的一年祝福大家道業增進,福慧圓滿。

在除夕之前,我們跟大家講要懂得「除去舊習,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就是「道心」,什麼是道心?一問起來很多人都茫然無知,「道」又是什麼?「心」又是什麼?所謂道心,心即是道,道即是心。

 

在因地來說,就是求出離,求出離三界六道輪迴,這一念赤誠之心就稱之為「道心」;在果地上說,所謂道心就是真如佛性。我們因地發菩提心,求出離三界六道輪迴,為的就是證得我們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你要了解這一件事情,那才稱之為發菩提心,才稱之為道心,求道之心。

 

為了求道,這世間一切的難捨之事,你都能捨,所謂「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國城、聚落、眷屬、珍寶你都放掉、都不要了,乃至於家庭親情的這些恩愛繫縛,你都放下,你才有可能成道,你才叫做「發菩提心」。如果你還罣礙、你還執著、你還在意,覺得沒有這樣子不可以,覺得沒有這樣做說不過去,會沒面子,或是人家會在背後對我指指點點,實際上,你根本就沒有道心,不要說不夠,根本沒有。

 

你看祖師為了求道,像高峰原妙禪師為了求道到懸崖邊打坐,這就很有道心;善導大師三十年不暫睡眠,這就很有道心。真正為了求道,他這個道行修道的行持,一般人沒有辦法達到,但是至少你對於家親眷屬,對於這些珍寶聚落,聚落就是你的房子,你的這些財產,你都能夠放得下,這對學佛人來說特別重要。

 


所以教你「除去舊習」,今天就是要教你「發菩提心」,這菩提心就是求覺悟、求出離,為了求出離,你就是要把這些從心裡面全部放下,那心裡面怎麼放呢?很多人以為自己心裡放下了,事相上照做,實際上他並沒有,只要境界現前,他馬上顛倒,連自己在顛倒,自己都沒有辦法覺察。所以我教你的,先從事相上放下,你事相上都放不下,談何心裡上放下?這心裡面有百八煩惱、有無量煩惱,你連表相上都沒有做好,你心地上怎麼能放得乾淨。

 

所以為什麼佛讚歎出家,且不說出家人心裡有沒有煩惱,他事相上就是離欲了,他就是清淨的,他的形象、他的作為,就是整天在用功,整天都是在精進;在生活中,出家人離開這些世俗的愛欲、恩愛感情,所以為什麼說出家人殊勝;在家,假設你不能夠心地上馬上頓捨,你沒有因緣出家,《無量壽經》教我們也要剋期精進、大修齋戒,也要自己用功,自己找時間遠離這些世俗之事,遠離這些家庭恩愛煩惱,到道場來修行,到道場來精進。所以你從事相上開始做,不能奢求你像高峰妙禪師那樣子,也沒有辦法希求你像善導大師那樣,但是一般常人所能做到的,你要能夠做。

 

高峰妙禪師確實是有道心,龍褲國師確實是有道心,歷代的這些祖師大德真正都有道心,為了求法、為了求道、為了成道,永遠都不退轉,只有精進。所以發菩提心,你要向祖師大德學習,要能捨一切諸難捨,所有這些國城、聚落、眷屬、珍寶、妻子、兒子、女兒這些,統統都要放下;你在意的、你討厭的、你看不上眼的,你都要放下,自己的心要保持清淨,念念提起正念,念念在道,朝這個方向走,這個就是道心。

 

你想求道,古大德講:「求道之心。勝過飢渴飲食。」所以人家是這樣發心在用功。現代的人到道場不願意用功,只要稍微要求一下,他就退心,實際上這些人不是修道人,真正能修道,能夠接受佛法的,你不要說要求他規矩,你看慧可大師,斷臂求法;釋迦牟尼佛「為偈捨身」,為求一首偈,他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捨掉,剝皮為紙、析骨為筆,這是真正要學的,那何況一點規矩的要求,你一定要能夠遵守,要能夠依教奉行,奉行如來的教誡,連自身頭目腦髓你都要放下,那是假的,將來你要到極樂世界去,這些東西沒有一樣你可以帶走,縱然你不到極樂世界去,你這個色身也是沒有辦法帶走,所以頭目腦髓統統都放下。

 

你現在擁有這個色身,讓這個色身發揮功能,幫助你修道,幫助你來修行,不是長養它,不是愛護它,你要把它善用,拿來用功、拿來精進,這就是發菩提心的樣子,你的舊習才能除掉,你才能夠明心見性,不然明心見性只是空話而已。不是明心見性這句話是空,是你無所作為,你沒有修行的道心,你沒想求道。所以總是被世間事纏繞,現在外在的環境可以影響得了你,那我看你要斷煩惱、要破無明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本事。如果你的家親眷屬會障礙你學佛,這個是外在環境,他障礙你,你就被他障礙了,那你談何斷煩惱,談何成菩提,連這麼樣小的障礙,你都突破不了,你說你要成就無上佛道,你要斷除見思煩惱,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八十八品見惑,見思二惑你要怎麼斷,就講見思二惑就好了,何況塵沙煩惱,對境心生分別,何況根本無明,生相無明。所以講修行、講要見性、講要成佛不是講空話,要真正去做、真正去修,不能被這些世俗的事情障礙住了,不能像個俗人一樣,學佛就要像個學佛人、像個修行人。

 

還有有的同修還沒吃素的,你就要知道,你連你這個嘴巴都管不住,你要怎麼樣來對治生死根本;你要除心裡面的煩惱習氣,你是不可能除掉的。來道場我要求你的威儀、要求你的規矩,教你走路慢慢走,一步一步走,你都沒有辦法接受,我在的時候你就裝一個樣子,我不在的時候你又放逸,你不要以為我不曉得,我從小就修行,哪些人是真修,哪些人裝模作樣,學佛這件事情裝不來,沒辦法裝,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你想要成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教你威儀、教你規矩、教你《沙彌律儀》,你就確實地遵守,確實地照做,把你的心收攝回來,把你從前放逸的這些動作行為,包括你走路、包括你吃飯,包括你所有的這些放逸的行為,散亂的行為,不守戒的這些行為,統統都要把它轉過來,嚴格要求自己,不是做樣子,不是陽奉陰違。

 

教你怎麼走路,你就怎麼走路;教你怎麼端碗、怎麼拿筷子、眼神該看哪裡、專注要專注在哪裡,平常你就這樣做,不光是在道場,在家也是這樣做;你睡覺,教你隨遇而安,教你不要抱枕頭、不要抱棉被、不要抱抱枕,你就照做;你的生活環境裡面,教你不要放這些世俗的雜物、俗物,否則會擾亂你的清淨心,你就統統照做。食衣住行、穿衣、吃飯,佛都有教規矩,都有教禮儀,你真正去做,真正去修,你會有大成就,你會體會到佛法給你的利益,你的業障會消除。

 

你為了要修行,你要把世俗的這些習氣統統都要放下,這就是《無量義經》講的:「頭目腦髓悉施人」,從前你的身口意業,頭目腦髓就是代表你的身口意業,習慣跟世俗攀緣,習慣隨著自己放逸的心念在那裡作動,你統統把它放下,這就是「頭目腦髓悉施人」,把你的身口意隨順戒律,就是所謂頭目腦髓悉皆布施。這樣子再來談說你要求無上菩提、你想要求生淨土、你要明心見性,你想要在佛法裡面消業障、增福慧那才做得到。

 

所以一開始就祝福你們能增福增慧,如果你律儀做不好,福慧何來?「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不是真正有成就。所以為什麼先要求戒律、要求律儀,「律」就是戒律,「儀」就是威儀,你都要能夠遵守,這就是所謂發菩提心。發心就是除習、除去舊習;除去舊習就是發心,習氣都除盡了,菩提心真如自性自然顯現,不假外求,習氣沒有除盡,那還是迷悶。

 

修行要會修,想要真正得道,你要有道心,就是要求道,求道的心就是把從前所有的這些問題,所有這些在意的、罣礙的、執著的、討厭的、看不上眼的統統都放下,把你世俗的情見、世俗的眼見全部放下,依止佛陀教導你的修行方式,老實念佛,你一定能夠開悟、能夠見性,縱然此生不開悟,因為你學淨土的關係,臨終必然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所以我們精舍的春聯上寫的「同生西方」,同生西方是非常好的事情,西方者極樂世界也。大家過新年統統都到極樂世界去,永斷煩惱、永脫輪迴,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喜事。希望大家能夠在菩提道上精進,業障能夠消除。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農曆七月十三】✨🌺✨ 恭祝 大勢至菩薩聖誕

 



大勢至菩薩像贊 
                                                           印光大師

  

如子憶母勤念佛・都攝六根耳聽著

若依大士此開示・因心各得契果覺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悟顯法師    講述:

【經文】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講述】

這是大勢至菩薩做了一個總結,他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話有它的意思,講因地果地相應,所以因地心果地覺它是相應的,所以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念佛要念到什麼程度?要念到見性,才叫念佛心,而見此性之時,即入無生法忍

 

所以你看,他是講以念佛心,不是只有念佛號,一剛開始是可以藉由念佛號而後念心。但現在淨土宗,它只是落在一個念佛號上面,你打佛七,你變成只在佛號。所以為什麼以前祖師大德為了救學人,就跟他說:念佛的是誰。

  

念佛是誰這句就是要讓你去反觀,能念佛者是心,眾生心即是佛。是讓你反觀,離心無佛,這是祖師在佛七期間,或是在禪七期間,教你參念佛的是誰,或是學人在佛七當中,見地未開,知見不夠透徹,祖師就用這話提醒他,因為以前的人他都有熏習經教。

  

所以它這裡講我本因地。因地,指還沒成就的時候,就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能入無生忍至少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所以這裡講的是他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你要看清楚,不是只有念佛號。

  

所以,只念佛而不明心性,這個不行;淨土宗會衰敗成這樣子,就是因為學淨土的人他都不解如來真實義,不了解心性,反而還說:“那個不用啦,沒關係,反正一樣能往生淨土。話是說得不錯,但是真正有大成就的人就少了。

 

 

 

所以要學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以念佛的方式見性,入無生法忍;或是念如來念佛心,佛心就是眾生心,眾生心就是佛心,你的心念完全放下,與佛心相應,這個也叫念佛心入無生忍

  

 悟顯法師 宣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精彩節錄

悟顯法師講述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52dOkTbe8

 

悟顯法師講述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tu-ktCGjw

 

悟顯法師講述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gyQ2XlN4I&t=28s



面對病苦的正確心態 │ 拜願開示(15-8)

 

修行解脫之道─拜願開示(十五)


面對病苦的正確心態

悟顯法師    開示:

作為一個學佛人,在佛教裡面修行,有時候難免會有一些病痛,有時候來得強烈,有時候感受輕微。祖師大德開示,你在這個時候應當怎麼來用功。善導大師講,你只要生病,就做求生淨土的想念。為什麼祖師這樣教呢?因為你能常作如是觀,對於世間你就不會執著了。

現在有一些學佛的同修,只要生病了,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跟道場請假,或是就不來共修,或是不為眾生服務了。這種想法、這種思惟是錯誤的,因為你的這種錯誤的思想、錯誤的做法比生病還嚴重。生病用藥石可以治療,可是你捨道,捨棄你的道業,捨棄你的發心,這不是醫藥可治。

修行要有道心,不可以一點點病苦來,你就要告假,那萬一今天是生死來呢!生死現前的時候,你要怎麼告假?你要怎麼來請假?生死不會放過你的。所以當病苦的時候,你就要作如是觀,當作生死現前,當作你要臨終,把這些世間事情、家親眷屬全部拋到腦後去,一心一意執持名號,不管病好或是惡化,隨緣消業。

隨緣消業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去看醫生,你可以做治療,但是心要安住在道上;因為很多同修沒有這樣的觀念,這學佛人的基本觀念,他沒有建立起來。所以碰到這樣的境界的時候,往往退轉,往往被病魔給干擾,在病中不是念佛,是念病。天天就想著我的身體這裡不舒服,那裡又不痛快,沒有在念佛,心沒有安住在佛號上、沒有安住在道上,所以他會被境界給干擾,被病苦給打敗,道心不能堅固。

這一點我今天要講出來,讓大家有這樣的警惕,也要有這樣的正知正見。不要等到真正你遇到問題了,你才來措手不及;在你還沒生病以前,你就要常常作如是想念、如是觀照、如是思惟。

學佛人要有道心,要發願、要發誓求生淨土;不管碰到什麼樣的境緣,不管碰到什麼樣的境界,絕對不退心,絕對不受動搖,你修行這一生才可以算是沒有空過。所以今天跟大家說的,你一定要記住,一定要有這樣的正知正見,不可以以世間的事情作為第一,不可以以生病作為第一。

世間的事情,夏蓮居老居士說的:「世間萬事甘讓人先。信願持名決不落後。」學佛人要有正知正見,一切以修行為主,一切以道場為先。世間事可以稍微緩一緩,先不做或是找人代替你做,因為有很多人不修行,很愛做世間事,你找這些人去做,讓他來護持你,讓他來幫助你修行,你要會善用。不是一有世間事、一有世間的病苦,你第一個想到的是道場的功課或是你的修行先放在一邊,這個是絕對地錯誤。

學佛人就是以道場為優先,以道業為優先,其他的都是次之。兄弟姐妹、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全部都是次要的,都要放下,這個才叫修行。當然講這些話不順人情,但是也正是因為不順人情才超情離見,你才能夠成就無上佛道。

你看釋迦牟尼佛以修行為先,甚至在雪山苦行的時候,只吃一粒芝麻,常常做這些苦行,連這個身體他都願意放下。所以他今天有這樣的一個成就,不是偶然的,不是僥倖的。所謂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天生的彌陀,你要看他們怎麼發心、怎麼用功,這個很重要。

世間的家親眷屬、父母師長,這些恩愛感情,全部都要放下;這個身體生病了,也把它放下,全心全意專注在佛號上,專注在你的功課上。縱然你不能拜佛,你心裡面可以念佛;不能讀經,你可以持咒,不可以有絲毫地廢捨。廢捨就是廢棄、捨卻,你的功課、你的用功還是要不中斷。有一些人業障起來了,會講一些滑頭話,什麼叫滑頭話?就是講一些敷衍的話,我也有在念啊,我功課也有做,但是心就是沒有道,心不在焉。所以修行要問自己,你有沒有道心,有沒有決定力,有沒有毅力、有沒有恆心,境界現在來了,你要怎麼來度過。你是就像一般的凡夫一樣退轉?還是像諸佛如來一樣前進?就像玄奘大師一樣,「寧可向西一步而死,絕不退後一步而生。」這種道心、這種道氣,這是每一個學佛人,每一個修行人都要有的。

把你的色身放下,把你對色身的執著放下,對色身的感受放下;對身外你的家親眷屬,你的這些世間的俗事,統統把它放下,不要掛在心上,不要有絲毫地貪著,那修行一定可以成就。不管你碰到什麼樣的境界,順你的,發財了,兒女慈孝了,你也不會貪戀;逆你的,虧損了,兒女不孝了,你的先生、你的太太背叛你了,那也無所謂,人家幫你養,你也就自在了。所以心裡面沒有罣礙,《心經》講:「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才能遠離顛倒夢想,而後證得究竟涅槃,全在自己的這一念心,看你有沒有道。有道心,什麼境界你都可以轉得過來;沒有道心,你就是心隨境轉,變成生死凡夫,流浪三界的眾生而已。

希望大家有這樣的正知正見,凡事以修行為主,以道場為主,這是學佛人的正知正見,正確的概念。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當你心中沒有佛號,你做的事情叫做魔業,佛號就是菩提,就是一念覺,是無量覺,你忘失了這一念心,所以你就在境界當中,天天起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