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如何發心印經弘法

流通大乘


印經弘法的功德
                                                                                                                                     悟顯法師   開示
《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參普賢菩薩之〈普賢行願品〉裡面,有一段經文講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也就是告訴我們:在一切的供養當中,以「佛法」來饒益眾生是最為殊勝的,所謂「饒益眾生」,包括了「自行」還有「化他」,所以後面又加強「如說修行供養」。
我們做為佛弟子,已經聽經、學佛以及受戒一段時間了,應當要了解佛法流通的重要性。
我們受佛的教化,理應幫助正法弘揚,在這當中可以消除自己的習氣、我慢,更能消除自己宿世的惡業。為什麼說「消宿世的惡業」呢?因為你流通正法,可以消你過去生謗法、壞法,障礙人家修行的種種惡業。你是在幫助人家學佛,你是送佛法給他。無論你是用網路分享,或是你印送實體的佛經,或是傳送電子檔案,或是文字檔……,這些都算是流通正法。

你要知道印經弘法的功德,「印經」就是讓經典可以久住世間,我們不只要印,而且還要幫助經典流通、幫助佛法弘揚,要這樣子來修自己的功德,消自己的業障,同時開自己的智慧,這是很實在的消業障、增福慧的方式。你讀經常常看不懂,或是得前遺後,得後遺前,所謂「得前遺後,得後遺前」,就是前面懂了,後面不懂;後面懂了,前面又忘了,雖然沒有周利槃陀伽這麼誇張,但是也相去不遠了,這都是因為有宿世的業障,你過去生曾障礙佛法流通,障礙別人學佛,障礙人家修行,甚至毀謗大乘,毀謗修行人,毀謗諸佛如來。

而你這一生能夠做的,能夠幫助你快速消業的方式,就是「出錢出力幫助佛法流通」。不但要自己發心出錢,而且還要去推廣,讓正法久住。你在學佛,這一生想要修行,人家就來障礙,你想要消一點業,人家就來嘲笑你,說你怎麼這麼笨啊!你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也不要覺得人家怎麼都笑話你。你聽到這些話,你就要知道,你過去生也是這樣嘲笑其他的修行人。所以你要心安如海,要更堅固自己的願力,更堅固自己修行的方向以及目標,來消除宿世的業障。

有鑑於此,我在今年特別開放另外一個功德箱,叫「印經弘法功德箱」。就是讓想幫助正法流通的這些修行人、這些同修,能夠有一個隨喜的管道,能夠使正法久住,使佛法得以弘揚。我們受戒學佛,甚至出家了,已經了解這一層道理,更要努力地去做,要依佛的教誡來奉行,我們自己在佛法裡面得到利益,同樣地也希望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大家都能夠了生死,出三界。

很多同修跟我講,有時候想要印經,但並沒有這麼大的財力。由於每一個人福報不同、因緣不同,所以我今年發這個心,來成就大家的功德,讓想要隨喜護持正法的、想要消業障的這些同修們,你們都可以透過這個功德箱來修福慧、消業障,來幫助佛法住世流通。

講這些不是要跟你化緣,更不是要跟你討價還價,而是希望你把這層道理弄懂,也希望你能跟諸佛如來一樣,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樣地發心。所謂「同心同願」,就是明了實相;「同德同行」,就是希望眾生都能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說實話,我們把自己生活上的欲望降低、貪瞋癡減少,省下來的這些資財,拿來幫助眾生,自己過得差一點沒有關係。所以你要了解:我們是修行人、我們是學佛人,弘揚正法、幫助佛法流通是我們應該做的。荷擔如來家業,不單是出家人的責任,而是全部的學佛人應做的。

為什麼講印經弘法的功德不可思議?因為它的功德非常之大,真的非常地殊勝!《華嚴經》講:「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見聞皆能受益」。一本經書流通出去,可以改變人無量劫,不是只有一生。一句佛號流通出去,眾生聽聞能不墮惡道啊!所以這個功德利益之大,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大家這一生能夠學佛,能夠來隨喜修這樣的福報,那真的是多生多劫累積下來的善根福德因緣,所以你才有這個智慧懂得要做,而且在這當中不起疑惑,不會生起其他的妄想以及業障。
今天特別講這開示,就是讓你了解所謂「印經弘法的功德」有多重要,我們自己是修行人,要懂得發心來隨喜。因為會講經的人,你可以講經,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能力講經,那就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隨喜佛法的功德。我們不只要印書、要印經,印完以後,我們還要去流通;不光在生活當中流通,還要在網路當中流通,讓佛法可以傳遍世界,讓佛身滿虛空,這是我們學佛人的心願,是一個菩薩的發心。

希望大家也都能夠如是發心、如是行持,這就是菩薩行。《菩薩戒》講「要懂得幫助眾生學佛,幫助眾生深信大乘、深信佛法」,並且幫助他們能夠出三界、出六道輪迴,這是我們佛弟子,特別是菩薩戒弟子應該要做的,甚至我們不是為求功德,就只是希望佛法可以弘傳,正法可以久住,所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你能夠這樣清淨心,布施供養以及流通正法,那自然就與道相應,為什麼呢?因為佛門裡面講「三輪體空」,你做這些發心,你不著相。所以要懂得怎麼修,懂得怎麼用心。不能夠只像俗人一樣,為了自己的功德,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這樣還不夠。我們要發大乘心,要發大願,是為一切眾生的利益做,不要只為自己,不要只替自己想,那就太自私了,越自私,你的心量就越小,心量越小,智慧越小,福報越淺。

我們學佛人不一樣,越學心量要越大,智慧越大,福報越大,我們不光要做到「量大福大」,而且還要能夠轉法界,要轉生死成涅槃,轉煩惱成菩提,直至究竟成佛。這個願,盡未來際我們都不會生絲毫退怯之心。你幫助眾生得聞正法,你自己也能夠從佛法當中「深解義趣,如說修行」,這就是《華嚴經》所謂的:「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又「法供養中。如說修行供養第一。」因為你流通正法,你的業障會消除,智慧會打開,你就看得懂經典,你就能夠依教奉行,你就能夠消除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煩惱宿業,進而明心見性。

希望大家對於印經弘法的功德能夠了解,並且發心一起來做。

影音開示:
印經弘法的功德
~~~~~~~~~~~~~~
大乘定香精舍發起
集眾印經因緣:
幾年來,許多同修蓮友一再反應,
希望能夠隨喜發心參與精舍佛經印製及佛法流通弘揚。

今年終於因緣成熟,開啟印經護法專款專用戶,
讓人人有機會印經、護持佛法,
使佛陀正法得以弘傳流通,更是給大家修福慧的機會。
一分發心得一分果報,十分發心得十分功德,大家儘量做,
所做的都是護教護法的全分發心。

印經弘法專用戶 

戶名:葉哲廷(釋悟顯)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富錦分行
代號:822
帳號:134540060094

悟顯法師 開示~佛法根本在心性,莫將落葉當黃金


佛法講內典,內典就是內學,學了佛,佛法可以從心轉變起叫內典。

就是將我執放下、我相放下,尤其是利害、得失就在眼前的時候,能夠猛然一醒,那你就不是世間人了,你才能將孝悌忠信做得好。所以自古祖師大德就說,你學了佛法,能夠幫助世學增長,使世間的學問達到它最至極的境界。確實是沒有錯,因為佛法是一切法的根本。永嘉大師講:「但得本,不愁末」。得根本,就不用擔心那些枝葉。

你懂了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就不用擔心枝葉。有一些人不曉得,從枝葉上下手,也就是從事相上下手,我可以肯定那是沒有辦法成就的,越學心量越小,越學枝葉越多。枝葉多,有的還如法,要是學得不如法,把落葉當黃金,那就麻煩了。禪宗講「莫將落葉當黃金」,

落葉是枯黃色,沒有智慧的人,把它當作黃金,當寶貝那就錯了。把不了義法當作是正法、不能成就的世間法當成是佛法、當作是根,那就是錯把落葉作黃金。

佛法的根本在心性、在實相,這才是根,從這裡學才有根有本。學那些枝葉,做得再好也沒有根本,因為有相之法一定會變滅。這是佛講的。

大家常常讀《金剛經》,必然讀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頌。「有為法」就是凡夫對境生心產生的我執跟法執。就是在唯識宗講的,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這四種是屬於有為法,是一定會變壞的。



悟顯法師 開示~成佛一定得學《梵網經菩薩戒》


佛教、律宗要興盛,這一本《梵網菩薩戒》一定要提倡、要讀誦、要讚歎、要廣為流傳。能流傳這部經,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即使沒受戒的也可以誦,因為這是你本來面目。所以盧舍那佛誦,一切菩薩一切眾生應當如是誦。

「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

所以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的本源。不光是盧舍那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如是,講盧舍那佛就是釋迦佛,因為盧舍那佛是本尊,講這部經,習慣用盧舍那佛,讓你明了什麼是一切諸佛的本源。要成佛一定得學《梵網經菩薩戒》,如果不學、不受,不能成佛。學五戒是得人天。

學菩薩戒是菩薩的根,成佛的根。

若聽外面的法師胡說八道,那你是阿顛迦—無善根,那就沒有辦法了。若有法師告訴你,你要保人身,持五戒。你要告訴他:「我不保人身,我要做佛」,要他給你做佛的方法,如果他拿不出來,叫你先做人,你就不要跟他學,跟祖師學看古德的書一樣可以成就,更是親近大善知識。

學佛就是要做佛,跟六祖大師一樣,六祖初見五祖弘忍和尚時,就講:「我是來做佛的」,又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大家也應當這樣學,進佛門是來做佛的,不是來保人身的,佛門不賣保險。外面人亂說,你卻相信,那就沒有辦法,是你善根不夠,所以對於這「光明金剛寶戒」無法領納。

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頓制的一乘了義戒法,連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大阿羅漢都沒有能力參加,大家現在有因緣遇到,福報真是太大了,應當直接信受。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上冊)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下冊)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  影音全集開示:


悟顯法師 開示~「明心見性」是佛教的主旨


「明心見性」是佛教的主旨,這是最重要的。修行人所要做的,就是要達到「明心見性」這件事情。不管你修什麼宗派,你學什麼法門,目的都一樣。因為眾生本有佛性,本來成佛,只是迷惑顛倒,妄認緣塵分別影事,把六塵緣影妄心,當作是自己的真心,才迷己逐物,背覺合塵。


世尊發大慈悲,開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令眾生能夠悟入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世尊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才出現於世。所以你要知道,無論世尊說什麼法,目的就是要讓你明心見性,其他的一切說法、做法都只是方便。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回向偈(並敘)~省庵法師語錄


蓋聞修行前導。莫尚乎發心。眾善指歸。莫要於回向。良由無始迷此一心。不知諸法本空。四大非有。競執我人之見。橫生憎愛之心。所修善法。但為己身。所得功勛。唯歸眷屬。是以徒增業果。不斷漏因。三界豈離。四生難免。我今依教。發回向心。近將七日功勛。遠洎多生善法。但有利益。悉施眾生。捨茲有所得心。向彼真如實際。運此無生妙觀。唯求無上菩提。相與胡跪合掌。作如是言。

稽首三界尊。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佛。
菩薩及聲聞。唯願大慈悲。共垂哀攝受。
我今依佛教。普發回向心。捨茲有相心。
趨向無生路。願我無始劫。乃至於今生。
所有三業善。悉皆用回向。願一切眾生。
身口恒清淨。意常緣善法。不起貪恚心。
願以懺悔力。及諸誓願力。請佛久住世。
復請轉法輪。隨喜諸善根。悉施於眾生。
願諸眾生類。三障悉消除。生生常見佛。
處處恒聞法。常生歡喜心。不起憎嫉念。
又以香供佛。願一切眾生。常焚持戒香。
普熏於法會。又以華奉獻。願一切眾生。
禪定如華敷。見者咸欣悅。又以燈施佛。
願一切眾生。同然智慧燈。普照於法界。
以香塗佛塔。願一切眾生。忍辱如塗香。
不起於憎嫉。又以果奉獻。願一切眾生。
圓滿佛菩提。同歸無上果。以食施諸佛。
願一切眾生。常餐法喜食。及以禪悅食。
身心遍安樂。歡喜悉充滿。以旛供養佛。
願一切眾生。翻轉貪瞋癡。咸成戒定慧。
復以蓋奉獻。願一切眾生。同以無緣慈。
蓋覆於一切。又以幢奉獻。願一切眾生。
同豎最勝幢。高出於三界。以財施諸佛。
願一切眾生。同具七聖財。法寶咸充滿。
又願為眾生。代修回向法。權教諸菩薩。
同歸圓頓門。無著四沙門。成趨無上慧。
人天有漏善。皆成無漏因。回彼世間心。
同歸正覺道。深知三界苦。勿生貪著心。
阿修羅眾等。捨離憍慢心。所有勝善業。
悉回向佛道。龍神夜叉眾。乾達緊那羅。
八部諸眾生。所有微善業。若多若少等。
悉回向佛道。人道諸眾生。所有微毫福。
今世若過世。盡回向佛道。地獄鬼畜生。
眾苦逼迫時。若起一念善。所有微毫福。
我皆代回向。同歸正覺道。以此回向善。
復施諸眾生。普與眾冤親。一時成佛道。


悟顯法師念佛開示:九品往生的關鍵


孝順能往生淨土嗎?做好事能往生淨土嗎?讀經念佛持咒能生淨土嗎?
.................?
如果你嘴上說相信有阿彌陀佛,但沒有出離心,沒有「願生極樂世界」的意願,那~你就算­捐光了家產去做再多善事、喊破喉嚨念佛、讀遍大藏經.......甚至割自己的肉餵父­母,你也不會往生到極樂世界。

如果九品往生的正確解釋你不懂,錯誤觀念沒改過來,那你仍然還是娑婆的一員,不會是極­樂淨土一份子~

趕快聽吧!!

悟顯法師念佛開示:九品往生的關鍵




悟顯法師 開示~佛智無量無礙


諸佛如來,包括釋迦牟尼佛,包括諸佛如來,他的智慧無量無礙,於一切法悉皆通達,通達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句話你要聽清楚,釋迦牟尼佛告訴你,什麼叫一切法都是佛法呢?知道一切法當體即空,世間法也空,出世間法也空,這個叫一切法都是佛法。你要知道,

不是說這個學了這些邪見,學外道,自己貪著世間的,還說一切法都是佛法,你沒這個境界,你打妄語,未證為證,這是大妄語。

你真正了解一切法都是佛法,那你一定放得下,不要說能放得下你世間的事,連你這個色身都放得下,你就不會說你沒有時間熏習佛法了,你就不會說你要做這些世間事情很重要,

真的了達一切世間都是佛法,那就知道一切世間都是空寂的,《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你能夠悟了這個境界,那你可以說你了達一切法都是佛法,能夠證入這樣的境界,那你是真正了達的,所以稱為無量無礙,沒有障礙。有能所就有障礙,心有所忌妒分齊,分齊,就是在那裡計算分別,有所分限,我們講分限比較白話一點,這就不能稱為無量。

無量者,心無分限故;無礙者,心不取相,所以稱為無礙,這諸佛如來的境界。

法華經全集開示: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悟顯法師 開示~依智不依識,令離諸著


一個人,一個出家人、一個學佛人,行住坐臥要對得起諸佛如來,不可以學這些世間的東西,不要學這些外道的東西。你要知道,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什麼是義啊?如來的真實義,義趣當中又有人天乘、又有二乘、又有大乘,所以佛教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大乘是了義,其他都是不了義。最後教你依心性,不依妄想,叫依智不依識。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對境心生分別,隨著分別而不斷地分別下去,就是墮在妄識當中,

了達分別之境,分別之作用即是般若,這個就智在起用,那分別就轉成智,所以叫分別亦非意。修行知道佛法是在講什麼,釋迦牟尼佛在教什麼,這個是世尊對我們的開示。佛說法引導眾生令離諸著,你看這個上面講得多清楚,

凡是教你貪著的一律不學,教你貪著的就不是正法,因為佛教導眾生的目的是要你『令離諸著』。

法華經全集開示:



~楞嚴經~

圓覺自在
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  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  云何見所見  中間無實性
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  聖凡無二路
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無明
發明便解脫  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選擇圓通  入流成正覺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瀑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悟顯法師 妄盡還源觀 講座



妄盡心澄


悟顯法師 妄盡還源觀 講座 全集開示:


悟顯法師 法語


常隨佛學


Ven. Wuxian Dharma Talk


We enhance our awareness and power when we practice Buddhism 

together instructed by a master in a Vihara. If we recite the name of the 

Buddha at home, we may easily feel sore and tired feet after a short 

time and then we may fall asleep.


悟顯法師 開示

在道場有法師帶,有大家共修的力量;若在家裡,念佛沒念幾

分鐘,你就覺得腳會痠、又累,躺著等一下就睡著了。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蓮池大師 法語~

法音宣流


念佛就是於眾生生死切近處(妄心)作最親切、最簡易的轉換。

悟顯法師 開示~流通大乘佛法,徹照本心

現代人通常搞不清楚,不知道佛法跟世間法的差別,以為流通世間法,勸善、做做好事,就是流通正法,實際上在這裡面有非常大的差異。世間善書、好書固然不錯,但是佛在經上將其比喻如同螢光,螢光就是螢火蟲的光,忽明忽暗;佛將大乘比喻作日光,徹照天下,

不但照眾生心也照自己的心,能讓自己和大眾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希望大家能夠領會,知道印送、流通法寶,要以大乘為主。要印祖師大德的開示、註解,現代人自己解自己講的,還沒有蓋棺論定,所以靠不住!

精舍流通的法寶,都是真正有修行、有證悟的祖師大德,看這些開示、註疏,如同祖師大德現身說法,能幫助我們深入經藏中的義趣。不要害怕祖師大德的註解很困難、很難懂;

佛法是用至誠恭敬心在學,這樣就能將佛法學到心裡面,業障就會消,碰到任何境界來,煩惱不會再起,這就得大自在。這麼重要的經書,這麼好的正法,有待我們發心來流通、受持。希望每個人能自作教他,見作隨喜!



悟顯法師 開示~弘法現代化


用現代化的方式流通正法,比以前更為簡單,在古代不像現代印刷術發達,要印經書很不容易,現在這時代,只要用網路轉貼、轉寄流通速度非常快,只要有心幫助眾生學佛,可以利用網路弘法,把正法轉寄出去,讓大家來聽、來學,這就是利益眾生。

現在連手機都可以看網路,買手機的時候程式就已經內建在裡面了,不用再去下載,所以很方便。如果在國外,要流通我們的講經光碟,也沒有問題,因為都沒有版權的問題,只要把它下載下來,想要拿去翻錄都歡迎。
重點就是希望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能夠聽經聞法,都能夠在這一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只要你願意做,我們都很歡喜。還有一種方式可幫助佛法流通,

每個人身上隨時都帶著小法寶,如:佛卡、手珠……,隨時隨地跟有緣的眾生結緣,乃至看到小動物,也給牠方便授個三皈依,能夠來世不墮惡道。

如果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想到幫助眾生聽經聞法、了生脫死,能這樣想你就是菩薩—是覺有情,自覺又能覺他,自己願意修,又能幫助他人、能令他人覺悟,這就是菩薩。

完整開示:

悟顯法師 開示~般若智照,直至成佛

佛修行他是長遠心,我們修行也應當是長遠心。名稱普聞,了解一切名,無不是諸佛名。你能夠諦觀十方圓明,所以你就能名稱普聞。觀世音菩薩講的:「由我諦觀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所以一一無不攝歸實相。這真如自性大家都在使用,但是每個人都不知道它存在,覺得很陌生,覺得很不可思議。實際上,

每一個人就像你現在在聽經,你現在在呼吸,都是心性、真如自性在起作用,起了作用以後,你不了達自性,認為心外有法,就著相了,心就往外奔逸啦,往外跑啦。說跑也不是真的跑,就是迷情起來了,所以不能夠諦觀,不能夠明心見性。諸佛如來能夠成就這個甚深未曾有法,是依大乘實相來修,依心性來起修,不是亂修一通。

你要知道六度當中,如果離開般若度,其餘五度都是魔業。所謂「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菩提心者即是般若,所以五度全依般若。如果沒有般若,就像一個人沒有眼睛一樣。中峰國師講的:「具行猶人具眼目。」你要修行就好像一個人要有眼睛,他才能走啊。要能發大願,

「願如日月燈光明。依光照燭見分明。行者方能達前境。」這個現在很多人都聽過三時繫念。你要懂得什麼是般若,你才有眼睛,你要能發願,要能契入般若,要能修大行,這願就如日月燈光,能夠引導著你,在菩提道上行走。你依你的大願,你才能知道佛法,你才能保持你的道心不退,直至成佛。所以說依光照燭見分明,

這照燭就是光能照耀你的菩提大道。行者方能達前境,你修行才能夠達到最終極的目的—就是成佛。


法華經全集開示: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達摩大師悟性論~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虛。
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須生滅滅無餘。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二更凝神轉明淨。不起憶想同真性。
森羅萬象併歸空。更執有空還是病。
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論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懷。誰道即凡非是聖。
三更心淨等虛空。遍滿十方無不通。
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
非但諸佛能如此。有情之類並皆同。
四更無滅亦無生。量與虛空法界平。
無去無來無起滅。非有非無非暗明。
不起諸見如來見。無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應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無邊。不起一念歷三千。
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奧非心測。不用尋逐令疲極。
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



悟顯法師 開示~素食就是善護口業


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如果要祭拜祖先...等等,全部採用素食,這是成就無上功德。《大智度論》講:「諸餘罪中,殺業最重」,殺業是所有罪業當中最重的,「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有分為:第一種是不殺。除了自己不殺害眾生外,還要救護眾生。另外一種是吃素。二者都涵蓋在「放生」的範圍當中。所以要放下自己的人情世故,發慈悲心,放下自己的口腹之欲,生起愛護眾生的心,這樣才不會無形當中造殺業,這就是放生。


很多的女眾容易情見,明明小孩子發心吃素,自己打妄想,怕小孩營養不良,結果還障礙他。絕對不能障礙小孩吃素,吃素不會營養不良,殺生才營養不良,因為被殺的眾生心瞋恨,所以血液裡面都帶著嚴重的毒素,不光被殺眾生的冤魂跟著,連在吃牠肉的同時,對身體也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學佛人絕對不能障礙別人吃素,也不要煮葷腥給別人吃,這樣子吃素才有真正吃得乾淨。希望大家都能夠聽得進去,能夠做到,就從這件事情開始轉變自己世間的業。


悟顯法師菩薩戒正說精華~一切法門不離真如自性


「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

佛看到網羅幢,網有孔,很密,羅網交織的網孔,一個孔代表一個世界,如同無量世界。釋迦佛尼佛觀無量的世界猶如網孔,ㄧㄧ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諸佛的法門亦復如是。這是告訴你,所有諸佛的法門如同梵王網羅幢的網孔,網孔依心地,這是表法的意思。ㄧ個網孔代表ㄧ個法門,無量的網孔代表無量的法門,所有的法門都不離心地,

即使佛說得再多,八萬四千法統統不離真如自性,不離開真心本性。如果離開了,那就是經典上所講,離經ㄧ字即為魔說,一切行門不會離開真如自性。所以念佛修淨土,目的在於見性,如果不能見性,這個淨土法門也不叫淨土法門了,你也不用學,因為沒什麼殊勝的。念佛重點要見性,帶業往生只是它的附加功能而已,不是修淨土的就一定要帶業往生,也可以斷煩惱,也可以成菩提。
因為菩提自性,人人本有,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念佛就是為了如此而已。如今很多學淨土的人,每個都想帶業,他一直想:「我要帶業往生」。結果呢?淨土沒去,倒是帶了很多業,

因為他天天想帶業,貪業帶一點,瞋業也帶一點,癡業也帶一點,我慢業也帶一點,什麼業都帶一點,愈帶愈多。
跟你講可以帶業,那是你有在用功,精進能消除業障,如果沒有消乾淨沒有關係,可以帶業,不是叫你一定要帶著業去往生。所以祖師跟你說「只帶舊業,不帶現行」,你現在心裡起心動念帶著業,會隨業流轉,不能往生淨土啊。這裡要再作個揀別,

業伏不住不能往生,所以學淨土法門不是叫你天天想帶業,天天想帶業就會業障深重,念佛是要消除業障。所以末世學淨土的學人自己要清楚,不能夠天天想著「我要帶業」,你要想的是:我怎麼消除貪瞋癡?怎麼消除這百八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這才是真正的學人。你才有學到佛法,這點非常地重要。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  全集開示:

悟顯法師 開示~做一位解脫的媽媽


在佛教,母親的表法是智度菩薩母,是根本的智慧,什麼叫根本的智慧?就是要知道你的心本來清淨,這是根本的智慧。你在繁忙的工作中,隨時要想到:我的心是本來清淨的,做這些事情只是如同水現形一樣,在圓則圓,在方則方,不會生執著,如果水會執著,把它倒進圓形的杯子裡,它就會執著是圓形,那就變成固體了,如果再把它倒進方形的杯子裡,它就不能成方了。所以用心要像水一樣,要知道我的心本來清淨,沒有這些雜染,這是母親的表法。......

完整開示: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悟顯法師法華經精華~眾生本具諸法實相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所以諸法不出這十大類,這十大類皆是實相,這樣講起來就非常地清楚,所以叫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皆是如是。你要知道這個相即無相,所以相如是;知道妙性天然,所以性如是;知道體是真常,體如是;知道力用稱真,所以力如是;知道作而無作,所以作如是;知道因本無生,所以因如是;知道緣起性空,緣如是;知道果不離因,因是無生、果也是無生,所以果如是;知道業性昭然,造什麼因受什麼報,皆是心的作用,這叫業性昭然。所以為什麼說懂得佛法的,一定明白因果,

以真如自性為因,所以業性昭然,循業發現,就報如是。始終一際,本末如是,你了達始終一際,所以本末它就與真如相應了,剛才講本末就是始終的意思,開始跟結束,始終是一際。什麼叫始終一際?很簡單,大家都有,你作夢的時候,晚上睡覺,有的時候作夢才十分鐘,但是你在夢中的境界,好像過了幾年、幾十年,甚至夢回到過去,這開始跟結束,過去跟未來始終一際,都不離這念心,所以本末如是,本末皆稱究竟。這是佛門講的「十如是」,顯示諸法實相。所以你就知道,學佛這個諸法實相你要了解,你才能不著相。

了達諸法實相,你就能不著相,眾生就是不了。所以學佛要聽經,你不要覺得很困難,這些講得都是我們本來的境界,沒有一絲毫是從心外而來的,沒有一絲毫是別人創造的,統統都是我們自己家裡面的事情,只是你迷失了太久,你離家太久,所以對於諸法實相不能了達,不知道「諸法即是實相」。這個詞常常在念、常常在聽「諸法實相」,你不曉得「諸法即是實相」,所以佛在這裡告訴我們「十種如是」,教我們要能夠如是觀察,

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這個佛兩種意思,一個是究竟圓滿佛,一個是眾生即佛。釋迦牟尼佛是圓滿佛,我們眾生是理即佛,「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也就是一切眾生都能夠跟佛一樣。所以《華嚴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你既然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你必然能夠究盡諸法實相,所以叫「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不光只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一切眾生皆能,

所以也告訴舍利弗,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所以釋迦牟尼佛後面為舍利弗、為大迦葉、為須菩提等,開演諸法實相,為五百弟子、為末世的眾生授菩提記。只要聽聞《法華經》,乃至聽聞一句一偈,皆成佛無疑,這不可思議法門啊!所以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才究盡諸法實相,他們所究竟了解、究竟證入的諸法實相即是眾生本具的諸法實相,

所以說佛是眾生心中的佛,眾生是佛心內的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字面上講,好像是只有佛跟佛才能知道,舍利弗你們不懂,但從實際理體上來看,眾生即佛,佛即是眾生,所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也就是一切眾生,最終都能究竟通達諸法實相,這是《法華經》,成佛的法華,必然具有究竟了義,

所以你不能著相。你一著相,你著在文字相,你就看不懂,要了解眾生即佛。如果你不了解眾生即佛,或是認為眾生與佛有異,眾生與佛有所差別,你這個是謗佛,這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如果你分別有凡有聖、有眾生有諸佛、眾生不及諸佛,你這個都是在毀謗諸佛。所以這裡講「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這個道理很深,不是你乍聽所能解。你要曉得眾生都有佛性,

所以你現在念佛、你現在修行一定作佛,沒有不成佛的,何況你聽聞《法華經》,釋迦牟尼佛講的:只要聽聞《法華經》,每一個眾生皆成佛,他在法華會上授記。經文講:「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所以你們能來聽、能來參加,確實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因緣,種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善根啊!成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我們之前講過:勝過你供養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眾生,從出生一直到八十歲,滿恆河沙的七寶供養,然後令他成就阿羅漢;你能來聽聞《法華經》,即使你是輾轉第五十個人聽到,能隨喜法華經的功德也超過於彼百千萬億分,何況你能親自聽聞,這個功德確實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因為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能來聽聞,這個功德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這裡講的是重點中的重點,精要中的精要,你就知道世尊出世,出現在這個世間為的是什麼。


法華經全集開示:




悟顯法師 開示~殺生吃肉不順孝道


現在的戒場講戒,都講一些世間話,甚至還告訴人家可以煮葷腥,這都是當場破戒,菩薩戒上說:自作教他,見作隨喜。而且大乘的戒律還要看,你是什麼身分破戒,如果你是出家人,你又是有影響力的人,你又在有影響力的地方,在戒場,你告訴大家可以煮葷腥,這就是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你正犯第一條殺戒,菩薩波羅夷罪,你就破掉了,非菩薩,將生生常墮大地獄中。為什麼末法的出家人幾乎都下地獄,就是因為他告訴你可以煮葷腥。這地獄我不敢去,我也不想去,所以我告訴你們,

千萬不能煮葷腥,絕不能殺生、不能吃肉,這是佛規定的,是菩薩戒的規定。甚至沒受戒的也一樣不能殺、不能吃,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有規定不准吃肉。只要你是佛弟子,就不准吃,一旦吃了,那就不是佛弟子。
這是「是非題」,不是「選擇題」,沒有給你選的。所以要知道,

對於心性不明白,後面的戒就沒有辦法持。你只在事相上說:「我自己沒有殺」,可是你忘了,你自己在戒場當中教人殺。或你平常教人殺,要是道場居士來問,或是朋友問你,你跟他講:為了家庭幸福圓滿可以殺生,那你就破菩薩戒了,這問題非常嚴重啊!你們自己可以反省,看自己有沒有犯戒?很簡單,你要是人情,那這戒就破掉了,那你要懺悔,你就要重受,甚至有人都不曉得自己破戒了,

因為不知道「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不知道持戒要從心地下手,所以常常犯後面的戒律。以前的祖師是大過不犯,小過不斷。現在的人是小過常犯,大過不斷,常常在毀戒,更常常犯戒,甚至還告訴人不要受戒。現在的出家人,甚至在家人會教你不要去受菩薩戒,說受了就會墮落。那盧舍那佛豈不墮落?釋迦牟尼佛豈不墮落?這些諸大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各各都有受菩薩戒。彌勒菩薩是下一尊佛,他也受菩薩戒,怎麼會說受了會墮落呢?沒持好會墮落?應該說是你不知道怎麼持,不知道如何用心,如何持戒?你只在事相上做到,心想:「我沒有殺、我沒有偷」,但是,心裡面淫、殺、盜、妄念念不絕。所以菩薩戒不是只有講事相,只有講事相就會執在事相上,自己有沒有犯,有時候都還搞不清楚。

就像在戒場裡面常常聽到,有人問:「如果家裡面的人,兒子女兒是吃葷腥,我回去還要煮給他吃,請問和尚,我怎麼辦?」這時,和尚就要下地獄給你看,因為他告訴你可以煮。這些法師嘴巴倒是很硬,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問題是:「你入地獄幹什麼去﹖」你入地獄只會辛苦了地藏菩薩。所以受了菩薩戒,千萬要記住:不能煮葷腥。

沒有受戒的呢?那更不能煮。因為有戒可犯名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沒有受戒的人,你煮了,你可沒有受戒的功德給你抵消,現代人講的:「你沒償債能力」。那你殺生,教人殺生,或像有的在電視上教人煮葷腥的,或是現在網路部落格教人煮葷腥的,你自己寫,寫得好高興,那些都存檔了,現在放在雲端裡面幾百年都不會刪掉,甚至人家把你寫的收集起來印成書,說是給大家家庭幸福。那你要大禍臨頭了!所以不明心地,就不知道這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應當常誦,如果不曉得,那就沒有辦法持戒。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  全集開示:





悟顯法師菩薩戒正說精華~順佛性故,稱性行持


要是不明戒體,後面就沒有辦法行持,縱然行持,也像中峰禪師所講:「縱有功行。亦成虛設。以不順佛故。」因為跟真心本性不相應。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輕條條稱性、條條具三聚淨戒,所以講:「稱性三聚淨戒」。所謂「稱性攝善法戒」、「稱性攝律儀戒」、「稱性饒益有情戒」。實際上,三聚淨戒本來就稱性,

但是現在的人不達此理,以為有惡可斷、有情可攝,所以加「稱性」這兩個字。其實是自己被情所攝,所以認為有情可攝、認為有善可修,所以都不稱性。所以要懂這三聚淨戒。一旦起一毫思量、一毫分別計度,即落「有」邊,即被魔攝。你不是攝眾生,而是為情所攝持,那你僅是個凡夫,怎能說自己行的是三聚淨戒。為什麼叫三聚?因為能聚一切功德法,故名三聚。所以學佛人要知道,須從心地下手,

這「心地」不是現在打妄想生生滅滅的妄心,不打妄想的那個也不能算是,因為妄想與非妄想,還是能所對待。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告訴惠明和尚:「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這個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六祖大師向來用直指法,不是叫他參,參究還要一陣子才開悟,惠明當下開悟,受六祖印證,所以六祖是直指法。在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中也是這麼說的。黃檗禪師是六祖的徒孫,他講六祖當初怎麼指示惠明上座的。所以不思善不思惡,不生妄想亦不落非妄想,這個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就像一顆玻璃珠,它能夠現種種色,

能夠映現它以外的色相在這珠上,若說這珠是黑,那只講對了一半;說這珠離黑,離開了黑,那也是講對一半。因為不見珠體本自清淨,所以落於善、落於惡,就像黑、非黑亦復如是,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用玻璃珠的方式比喻就能清楚了。再舉個比喻:

鏡子照萬物,大家每天都要照鏡子,尤其現在有些愛漂亮的,每天都在照,現在連男眾都要照鏡子,那照一照,看能不能照見本心?鏡子現相,相是在鏡中?還在鏡外?這不是叫你參。是要知道鏡光本淨,要能夠看到這鏡子有照的能力,而不在於即相或離相,這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達摩祖師乃至神會荷澤禪師用的直指人心的方式,這才有指到心源。

像禪宗的洪州宗,就是馬祖道一禪師用的方法,不管是「即心即佛」、不管是「非心非佛」,都只是善巧方便而已。成佛須是見性,須了心地,從這根本修。真正指示心源,就像六祖惠能禪師對惠明和尚所說的。

學佛,不要想從五戒、十善修下手,那樣修到後來,頂多是個人。既然想要成佛,那還想保個人身幹什麼?這就叫「偷心不死」。又想要求生淨土,也想要保個人身,這叫「抱樁搖櫓」,根本沒有辦法前進,永遠無法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就是因為心裡還妄想:「自己這一生要是沒成就,來生還能得個人身」。這話聽起來好像很保險,實際上,這話最不保險。這就是貪戀世間的心還在。

要念佛、想成佛,對這世間必須通身放下,連放下都不可得,要內捨、外捨、內外俱捨,一切放下,這才是真正的出家。不管是什麼形相,是出家相、是在家相、是男相、是女相都一樣。就好像車匿,車匿是釋迦牟尼佛的車伕,他悟得真性後,「不移賤稱」,還是叫做車匿。所以,悟得本心者,平平常常,沒有一絲毫特異之處。所以曹洞宗講《五位君臣頌》,到最後「折合還歸炭裡坐」,就是平平常常的,

也沒有所謂放光透亮之事,這是真正的見性。所以,人家問祖師:「什麼是道?」祖師云:「雲在青天,水在瓶。」還是一樣的。就像春天到了,花自然開,一樣的意思。學佛是以明心為要,任何一宗都不離這原則,《梵網經》也是如此。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  全集開示:



悟顯法師法華經精華~二六時中老實念佛


學佛人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在一切行持當中,你的心都要空,怎麼空?你現在習氣這麼重,叫它不要打妄想都沒辦法,怎麼空?根器好的他可以一下子轉過來,一般大多數的人,你都要透過念佛,參禪的要老實去參話頭,持咒的老實去持咒,不要打妄想,綿綿密密,不要散亂,這個就做到最基本的無心,無心就能離相,

無心就是不著相。那你說念佛著不著相?佛者是眾生本覺理性,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讓你能夠藉由持名,從有念而入無念,因往生而悟無生,權巧方便,目的是要你不著相。其他的方式亦復如是,參禪參話頭,你說著不著這個話頭啊?你著了你就悟不了性。所以你要知道這些是工具,但是你離開這些工具,你沒有辦法直下見性、直下成道,所以還是藉由這些修行的方式,這就叫做、借假修真,來讓自己能夠從煩惱當中解脫。

所以學淨土的,你一定要老實念佛,二六時中老實念佛不要中斷,煩惱來的時候不要管它,業障習氣起來的時候,要能降伏得住,你就能夠契入如來的境界。所以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於一切法、於一切事當中,不存絲毫知解,就能夠成就甚深未曾有法。

法華經全集開示: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悟顯法師 開示~慈悲為本,遠離殺業


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切眾生都是你過去的父母,都是未來的諸佛,所以你要大慈悲心來普度,不可以妄造五逆的重罪。我們學大乘,當然要用大乘的標準來看,你吃肉就是五逆罪,你吃肉就等於殺生,殺生這個「生」─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你在看菩薩戒裡面講的,菩薩戒通三世,殺的是過去的父母,也是殺生。殺父母的罪必墮無間地獄,你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都是地獄種姓,所以為什麼佛說吃葷的、吃肉必然墮不饒益處,不饒益處就是地獄啊!只是把地獄這兩個詞做一個修飾叫不饒益。那不饒益處還有廣義,就是地獄出來以後,變餓鬼、變畜生、做人統統都不饒益,不能順心如意,所以它有廣義。所以我們佛弟子應當知道,佛在經上教誡,佛法要以慈悲為本,慈悲為本就是素食,除了素食以外,沒有其他的商量處。


那麼,這正知正見,大家要建立起來,而後廣為人說,還有你這個身體不好的,身體有重病的、有痼疾的,或是有冤親債主擾亂的,你要把我們這個觀念分享出去,才能夠解冤釋結,才能夠消除你多生多劫以來這些殺業、這些惡業,應當廣為人說,功德無量,利益人天。


如何消業障,如何增福慧?


流布大乘


印經弘法的功德,大到令人不可思議!!

 請聽 悟顯法師 開示


印經功德十大利益
 一、從前所作種種罪過,輕者立即消滅,重者亦得轉輕。
二、常得吉神擁護,一切瘟疫、水火、寇盜、刀兵、牢獄之災,皆悉不受。
三、夙生怨懟,咸蒙法益而得解脫,永免尋仇報復之苦。
四、夜叉惡鬼,不能侵犯。毒蛇餓虎,不能為害。
五、心得安慰,日無險事,夜無惡夢。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六、至心奉法,雖無希求,自然衣食豐足,家庭和睦,福祿綿長。
七、所言所行,人天歡喜。任到何方,常為多眾傾誠愛戴,恭敬禮拜。
八、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困者轉亨。為婦女者,報謝之日,捷轉男身。
九、永離惡道,受生善道。衝貌端正,天資超越,福祿殊勝。
十、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以眾心作大福田,獲無量勝果。
~~~~~~~~~~~~~~
大乘定香精舍發起

集眾印經因緣:

幾年來,許多同修蓮友一再反應,
希望能夠隨喜發心參與精舍佛經印製及佛法流通弘揚。
今年終於因緣成熟,開啟印經護法專款專用戶,
讓人人有機會印經、護持佛法,
使佛陀正法得以弘傳流通,更是給大家修福慧的機會。
一分發心得一分果報,十分發心得十分功德,大家儘量做,

所做的都是護教護法的全分發心。

印經弘法專用戶 
戶名:葉哲廷(釋悟顯)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富錦分行
代號:822

帳號:13454006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