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素的好- 60 真實功德】

 



真實功德


材料:
腐衣四張香菇8豆干8青江菜1菠菜半斤毛豆少量

調味料1:
鹽、香菇粉、胡椒粉

調味料2:
白醬油、糖

作法:

1.香菇泡軟切碎,豆干切碎,青江菜洗淨切碎(不用太細),拌入調味料1,腐衣切成1/4,放入餡料由外向內捲起,封口朝外綁一個結,將尾端塞入結心,入中小火油鍋炸至金黃色。

2.再以高湯1碗放調味料2及素黃雀燜燒最後放毛豆,收乾湯汁起鍋盛盤,以炒好的菠菜墊底。

 


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防非察念在毫釐間

 

防非察念在毫釐間

悟顯法師   開示:

圭峰和尚在他的著作裡面有給後世的學人開示過,他說:「建志運心等虛空界。防非察念在毫釐間。」

 

圭峰和尚人稱「草堂和尚」,後人又尊為「定慧禪師」。因為他主持草堂寺,所以人稱「草堂和尚」,草堂寺在西安南邊終南山北麓,也就是現在陝西省戶縣,這個地方就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經典的地方。羅什大師之後,由華嚴宗第五代祖師,圭峰宗密大師來住持,所以我們一般都稱為圭峰和尚

 


圭峰和尚跟我們講這一首偈,正是對治學人的問題,所謂「建志運心」,「建志」就是發大願,志就是志願,發很大的願,這大家每天都會發,願生西方淨土中,願度眾生,願斷煩惱,你都會觀想,會普觀想迴向法界眾生,這是「建志運心等虛空界」,或是你會大乘的觀門,你能夠解了心性,但是學人常常忽略,他在後面給我們說出來「防非察念在毫釐間」,就是在你微細起心動念之處,要懂得防非,要懂得覺察你的貪瞋癡,不然所發的願,所做的這些大乘的觀法,或是你念阿彌陀佛,這念阿彌陀佛也是運心,你參禪、你學教,都是枉然。為什麼呢?因為你的過失,你的這些貪瞋癡,這些微細的習氣,你沒有辦法覺察,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把它處處表現出來,可是自己都不知道,遇到業報現前,你才來抱怨,才來懊惱,這都是修行沒有真正得到佛法的力用,沒有真正得力。


所以,你雖然能發很大的願,雖然能作種種的觀想,但是自己的習氣毛病,卻絲毫沒有改變,所謂「江山易改,習氣難移」。我若講「本性難移」,你們會以為是真如本性;我講「習氣難移」,眾生的知見很容易轉,邪知邪見只要透過佛法的熏習,錯誤的知見很好轉,但是如果你還要看邪見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幫助你。


正知正見很好建立,只要你讀經、只要你看祖師的;習氣不容易覺察,甚至你不曉得,這個就叫「習氣」。你不曉得你現在是處在貪瞋愛染當中,你處在貪瞋愛染當中,你還覺得這個世界是空的、是虛妄的,可是你為什麼還在這裡起貪瞋癡呢?甚至有人覺得萬法皆空,道理他懂,但是你反省一下、檢點一下,當你生病的時候,你起不起煩惱?當你受約束、受要求的時候,你是不是萬法皆空啊?是不是真的有工夫啊?如果沒有,那你就是應了祖師這裡所說的「建志運心等虛空界」,你雖然能發很大的願,但是你在毫釐之間、在微細之處,你沒有真正把煩惱斷掉。

 

所以用功下手,要下對地方,不要自己不罣礙的事情,萬法皆空;自己罣礙的事情,你就把佛法、把用功全部忘記了,這個時候心裡就充滿著萬法,認法為實有。所以祖師說的後世學人,很多都發空願,在用功的時候,不在自己問題的痛切處下手,只在一些無關緊要上用功修行。比如說碰到煩惱來了,世俗的煩惱來了,一般世間人就是去散散心,坐個飛機出國,去上個五星飯店舒壓按摩,他就覺得他的壓力釋放了,這是世俗人,他不知道怎麼使用「佛法」來解決他的煩惱;當他沒有罣礙的事情的時候,什麼事都稱心如意的時候,他就可以覺得萬法皆空,他都很放下,也能發很大的願。眾生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狀況下,不斷地輪迴,他不知道問題來了,不是出國、不是逃避、不是去舒壓按摩。


我不是說不能舒壓按摩,你要聽清楚,是說你要用佛法來「觀照」,要提起佛號,提起正念,對治問題,就在問題處用功下手,比如說你昏沉,你就在昏沉之處精進,每當你昏沉的時候,你就要提起精神來;生活不順的時候,就在這不順處不退菩提,更精進更發心,這個業才能轉得過來,不是退心,不是退道心;你兒子給你製造問題,你女兒給你找麻煩,你就在這當中用功;你心裡覺得很煩的時候,這就是你的「業」現前,這個「業」它是虛妄的,你不要跟著它走,你要依止正念,你要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加「南無」?南無就是「歸命」,就是提醒你要回頭,皈依阿彌陀佛,這就是「防非察念在毫釐間」。在微細處你要能夠覺察,你要能夠不被它轉,這樣你的業障才會消掉,才是真實地用功作觀。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不能只發空願,大乘從來不著空,大乘不是空談,是教你真實修行。為什麼有一些不懂大乘的人,他會覺得大乘談的是空,是空談?那是因為他不會用,就是在煩惱現前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轉,所以為什麼學了幾十年不會得利益,後來背大向小,跑去學小乘,反而在小乘佛法裡面出家,反過來毀謗大乘,這就是法華會上退席之人,不會用功。所以有業障並不可怕;有生死這是大家都有,重點是你要能了斷,要能夠在問題之處痛下決心,要提得起道心來精進,你所學的大乘佛法就能得受用。

 

我們學大乘,我們很得力,就是在這個地方迴光返照,在這個上面認真努力精進,不懷疑、不間斷,不做任何的夾雜。你心裡被境界轉了,你就懷疑了;你心裡跟著煩惱跑了,那就叫「間斷」,你正念就間斷了,這很微細,你要真的去修,你才體會得到。你遇境又止,想要前進卻又止步不前,這個就叫做「夾雜」,心不專一、心不純一。所以很多人都在這關頭上退轉,這是聖、凡分界之處。你能「成聖」,就是你能往前繼續用功修行;你要是不能,你就是在這裡退轉,被這些煩惱給考倒。在這樣子的狀況下,持續不斷好幾十年,在佛門人家稱為「老眾生」,不是真正修行,碰到問題還是習氣做主,還是自己的世間欲望做主,那你這一生學佛,充其量得一點人天小福。

 

人天福報是小福,不能證出世的大果,你沒有往生極樂世界這麼大的福報,往生極樂世界,《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要有善根,善根就是你碰到煩惱,你要能夠提起正念,這就是善根,因為善根,「生善」能「滅惡」,滅惡即是有福,又能深信淨土,即是因緣具足,所以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不是教你只做一些世間好事,修一點世間福。佛法講滅惡生善,福報就具足了。自性裡面本具的德能,就稱為福德,見相不生心,這個是真正的福報,真實的功能,那你就返本還源了。


祖師圭峰大師講的這一段開示,對於我們後世的學人有莫大的助益,非常有幫助的話,是真實開示,真實的教誨。今天把它講出來,希望大家都能夠法喜充滿,都能夠得到祖師對你的開示。怎麼得到呢?不是在這裡聽一聽就得到了,是要真正去用功,你才得到,不然你只是聽了這一座開示而已,並沒有真正得到法益佛法的利益。希望大家能夠審諦審觀,能夠微密觀照,能夠用功,能夠老實念佛,不要被這些境界給轉了。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一切業障從妄想生

 



一切業障從妄想生

悟顯法師    開示:

《普賢觀經》裡面,普賢菩薩跟我們說到:「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頭一句「一切業障海」,這業障比喻有如大海,非常地廣大、無量無邊、無邊無際,所以說「一切業障海」。

 

眾生之所以有這麼重的業障、有這麼大的業障、有種種的業障,從哪來?其實很明白的,你就可以知道,經文上講的「皆從妄想生」,若妄想不生,業障頓消;實際上為什麼說生妄想?也沒有妄想給你生,妄想的當下也是無生無自性,因為既說為「妄」,則無所依,眾生認妄想為實有,以為妄想有來處,滅了以後得個清淨,所以就有妄想叢生。

 


六祖慧能大師說的,以智慧照破煩惱,這是二乘小機啊!真正大乘告訴我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所以,說妄想,只是立一個名而已,並不是真的有妄想給你斷,所以說「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妄想沒有根本,所生的業障也沒有根本。大家要懺悔業障,要這樣去懺,識得妄想之性本自空寂,根本沒有妄想可得,你作意,念佛要來伏斷妄想,這一念心就已經是錯的,所謂「起心便錯,動念即乖。」那為什麼又要念佛呢?藉由念佛這個權巧方便,念佛就是佛門講的方便法門,因為眾生沒有辦法頓脫煩惱,直悟自性,所以藉由念佛的方式,取代你的種種妄想,最後再把這個佛號給化掉,這是淨土宗用的方式。所以稱為「端坐念實相」,「念」是什麼?觀照。實相無相,起念便錯,你要怎麼念?只是觀照而已,說觀照都還不得已,最後能觀所觀,要把它化空;能念所念,要把它化空。

 

所謂「化空」,也不是真的有物給你化,本來就心境一如,這才是所謂消業障的方式,不然你起心造作,你現在煩惱來了,你起個念頭,你要把煩惱給斷掉,好了,這煩惱斷了,另外一個煩惱又冒出來了,為什麼?因為你是以心除心,以法除法。煩惱的根本還是從心所現,《圓覺經》所說的:「譬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這煩惱就像虛空花一樣,依空而有,空就比喻作真如自性;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煩惱依心而生,所以你以心除心,終究還是在起煩惱。

 

祖師教我們用功修行,不能「撥波求水」,你看到水裡有波浪,你要它靜止下來,你不能去把這波浪給撥除,因為全波是水,全水是波,但是一般的學人用功修行,不了解這個道理,不懂得如是用心,所以總是撥波求水、以心除心、以法除法,念佛念得再好,念得再多,只是得個輕安而已,煩惱還是煩惱,業障還是業障。淨土宗的祖師講的,念佛的方式叫「直念去」,不求一心、不斷妄想,只要你字句分明,這樣子你的這些業障不消自消,其中的緣由,就是因為妄想性空,煩惱性空,能生煩惱的,就是你這一念心,只要這一念心不隨煩惱而轉,自然此心即佛,根本沒有煩惱給你除。所以跟你說的全波是水,全煩惱是佛性,煩惱與菩提不二,這是我們講的大乘佛法。

 

這大乘佛法裡面就是這樣用功,淨土宗也是按照這個道理來修行,每一個大乘宗派都是如此;小乘教、三藏教的,它就例外了,那是接引鈍根的。所以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你想要真正懺悔,要消除業障,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這「念實相」的方式有很多種,觀照、持咒、參究等等的方式,連禮懺都可以。

 

你們禮懺的時候,會教一首偈「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你就隨文入觀,自然業障消除,這就是端坐念實相,再重的罪都能夠消掉,沒有例外的,而且應念頓消,不歷次第,大乘佛法厲害之處,就是不歷次第;淨土宗殊勝之處,就是你即使有再重的惡業,也能夠從念佛當中,十念一念都能消除。所以你看像很多業障重的,臨終地獄相現,你教他念佛,他地獄的罪報馬上就消掉,消掉以後,佛的接引馬上現前,這就是在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一剎那間便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

 

《觀經》又講,以觀佛身故,即是見佛心,見佛即是見心,離心求佛,這是不可得;離佛談心,那是聞所未聞。所以要知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這就是我們大乘用功的方式,用此一法,用此一工夫,你的業障全部都能消,沒有消不掉的,再重的惡業都能消,再怎麼不順都能消掉。

 

以上是引用《普賢觀經》裡面的內容,跟大家做的開示,希望你們能夠善思惟,能夠如實安住;如實安住,就是安住實相,不是住在世間法上,不是住在名句聲聞上。教你如實安住,真的是一切的業障都能消掉,沒有不能消的。


【白露】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白露】 202009月07日  農曆七月二十
白露持名妄又狂。思來想去顯名揚。
須知塵幻輪迴苦。未識身軀不久常。
若向回心勤念佛。何庸思慮悔前殃。
只消四字行將去。果滿功圓歸故鄉。


白露為何要念佛

悟顯法師  開示

 

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相從共生。更相報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前面講的造惡受報,修善,得的是善報,造惡,受的是惡報,這邊要講「世間有此目前現事」,這佛叫我們看這個世間,很多人天天都在看新聞,沒看懂,新聞裡面播報的,無外乎就是這幾行經文而已,講的貧窮的、孤獨的或是遭殃的,或是有人有錢,有人有才能、有才幹的,這世間人每天都能接觸到的事情。

 

你受不好的報應,是因為你做不好的事情,受好報是因為你做善事,那佛教我們「世間有此目前現事」,這是大家都看得清楚,重點是什麼?它會變化,所以「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壽終之後你入幽冥,受這個琰魔法王,我們佛教叫琰魔法王,世間人叫閻羅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隨你的罪的輕重,最輕的生畜生道,最重的生地獄道,如果善業輕的雖然得人身,也是得不好的果報;善業修得好的,修得圓滿,生人生天,這「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

 

那一投胎出胎就有隔陰之迷,所以你看到現在有些人,雖然我們講的習氣很差,很邪見,行為很粗鄙,但是他好像福報很大,這就是他過去生中,修善積德所致。但是他過去生的事情,因為入其幽冥以後,一投胎有隔陰之迷,因為他沒有修證,隔陰之迷,雖然得人身,他忘記他過去生修善積德,出來了,隨著他這一生遇的緣,有福,但是他造惡,他的習氣很差,就是有些人常講的:有錢人沒品,那這個是他過去生的福報。

 

那也有一些人他投胎以後也是相當好,他的因緣好,過去生帶的這個習慣好,所以福報也大,也相當善良,也有這種人,不光有錢有福,而且還受人尊重,也有這種人。

 

但是都是轉生受身,改形易道,都是在輪迴當中,那你要記得。所以這裡講的就是世間的惡,它會轉變,這惡人受到苦報,他會想修善,善人在福報當中他忘記要修福,反而造惡,所以就互相轉變。

 

再者再稍微看仔細一點,無論你有福沒福都是輪迴,也就是說世間的福報,即使再大,你修善修得再好,五戒十善做得再好,這裡講的不免轉生受身。

 

所以為什麼要念佛?這個很明確給你結歸在淨土,你的福報再大,你修善修得再好,你做人做得再圓滿,終究是輪迴,所以為什麼我講,你即使弟子規做圓滿了,你也是輪迴,有經文為證。


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道力需從境上練

 


道力需從境上練

悟顯法師    開示:

我們常勸同修要懂得放下,祖師大德講「道力需從境上練,不是閒話說一場」,「放下」這兩個字,每個人都會說,但是當遇到事的時候,這兩個字全部忘光了,很難提得起來,總是把事情認為是實有的,心總是著相取境,所以在境界上迷惑,隨境流轉。

 

我們講的教你要「放下」這兩個字,你要知道這事情來,心裡不要留影,不要有這些罣礙、牽掛。你要知道你一有罣礙、一有牽掛,這心就亂了,不是「真心本性」會亂,而是迷失真心本性,所以妄心有「狂勞顛倒華相」,這虛妄的亂想,我們要把它看破,識得它空,你識得它空,自然你就不在意了,心裡也就沒有任何的牽掛。所以跟你說要放下、要精進,不是隨便說說,你自己在境界上,要提得起來用功。

 

眾生放下以後,因為無始虛妄習氣的關係,執著慣了,教你不要執著,你總是不能習慣,不知不覺心又攀緣了,所以煩惱不斷地重複、不斷地重複,這就叫做輪迴,這就叫做生死。煩惱生了,相續一段時間滅了,滅了以後又生了,生了以後又滅了,就是這樣生起滅去、生起滅去,所以你用功亦復如是,要長時熏修,要用心在道業上,不可以放逸。修行可以輕鬆,但不能放逸,《無量壽經》講「外若遲緩。內獨駛急。」外面看起來輕鬆和緩,內心在用功精進,這是修行人的樣子。

 


所以跟你說要放下,要看得破,而很多時候,你虛妄的習氣、煩惱好像被佛號、被經教暫時給伏住,暫時不現前,不一會兒,它又現前了,這都是習氣的緣故。所以你還是要提起來用功,還是要提起來精進,不可以隨著它去,你隨著它去,就是隨生死流轉;不隨著它去,久而久之,你用功純熟了,工夫夠了,對於這些煩惱習氣,你執著的妄念,自然就淡化。所以說煩惱任運脫落,自然就斷除,不必作意去斷,不必刻意去想你還有什麼煩惱沒斷,你不用去想,只要你用功精進,所謂「只要將猛,不怕賊強」,你心中的主帥能做得主,不怕煩惱賊強。所以要時時刻刻覺察,時時刻刻覺悟,不要不小心一不注意迷惑了,就這一念迷,把我們害得很慘,從無始來生死相續,都是因為迷失真心本性。所以現在在用功,你要能夠返本還源,要能夠時時刻刻覺照,時時刻刻提起工夫。

 

說放下就是提起,提起就放下;放下煩惱,正念就提起;提起正念,煩惱就放下。你不要覺得教你「放下」,你就覺得這是著空,墮在空裡面,這是你無始劫以來著「有」的業習太重太重了!所以現在教你,你一時會意不過來,總是往空裡坐,總是認為修行什麼都空,作空見、作空解,那是你心地對於「真如實際」不明白,所以一聽說要放下,一聽說要精進,要捨棄這世間輪迴,捨棄家親眷屬的恩愛,對於人事物的種種欲求,你心裡面不習慣,你就覺得無物可攀,沒有一樣東西讓你抓,所以就在這裡起顛倒想,甚至退菩提心,變成了只是虛應故事而已。來道場共修,只是應付應付,要真的說到痛切處,馬上就起煩惱,馬上就顛倒。由此可知,你對於佛法沒有真正透徹了解,縱然透徹了解了,你還是要用功精進,因為佛法不是「解悟」就可以了,佛門講的是要「證悟」,解悟尚且不算真正成就,何況你去尋枝摘葉,專記名相、專記名言,拿著一些世間的學歷文憑,那些都是生死這一邊的事情,不是真正解脫。


縱然證悟,證也有大小,如果未明心地,所證的是小果;明心見性所證的才是大果,所以即使在證悟上,也有大小、也有所差別,《無量義經》講的「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你對於佛法,如果你只學到小乘,那你得的就是小乘果;如果你學到大乘,你得的是大乘的果報,得的是大乘的果位,全在於你接觸了什麼法。所以對於佛法,要能徹頭徹尾了解,所謂「徹頭徹尾」,不是去背佛法的歷史,去尋枝摘葉。「徹頭」,頭是什麼?心念、念頭,念從何起;「徹尾」,念從何去?念頭怎麼生?滅了以後它又去哪裡?徹頭徹尾了解,這才叫了解佛法。

 

佛法是教人修行,教人家解脫煩惱,不是教歷史,也不是跟你講地理。有的人想說要了解佛法,就去看釋迦牟尼佛當時候是在印度的哪裡,是在現在什麼國家。這個不是啊,這只是知識,甚至變成知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實際上「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這個是如來的法身,《華嚴經》講的「法性遍在一切處」,所以對於佛法,你要能夠從心念上去下手,從心地上去下手,知道這個「念」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徹頭徹尾地了解佛法。

 

佛法是內學,跟你講看破、放下,說實話,這都還不算真究竟,實際上無物可看、無物可破,又有何人來捉持煩惱,又有什麼人來取證佛法;但說無人也不是真的斷滅,只是對治你有心而言。所以佛法的道理很深很廣,大家要用功精進,要能夠在修行上,在佛教的道理上深解義趣,要能夠發精進心,你才能夠做到我們講的所謂的看破、放下。祖師說的「不是閒話說一場」啊,你看破、放下要有道力,道力從哪來?就是你要用功,沒有用功沒有道力;你要用功,取決於你有道心,你有求道的心,你自然就會用功,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你都會用功,你不會放逸,不會想懈怠,你不會想向人炫耀你有多用功,你不貢高,你也不下劣,就是這麼平平常常的,《信心銘》講的「一種平懷,泯然自盡」,就是這麼平常的心,這樣用功下去,所謂平常心即是道,若有高下心,「高」就是貢高;「下」就是下劣、自卑,都不算是成道。所以教你要放下,你要從境界上去勘驗,不是閒話說一場,講一些沒有用的,或是只懂道理,這都不是真正的放下,希望你們大家能夠體認到。


吃素放生的重要

 

吃素放生的重要

悟顯法師 開示

 有人說:我心好就好,吃肉又有什麼關係。

 

淨宗祖師-蓮池大師開示:講這種話的人怎麼會心好?殺心已經現前,吃葷的凶心已經現前了,怎麼會是個好人呢殺眾生的命,養自己的身,那就不是好人,所以蓮池大師有大智慧。

 

我們印的戒殺放生文,多多地流通,多多地宣導。


現在放生慢慢地沒有人敢做了,放生要做得如法,不要破壞環境,自然人家會歡喜,要是不如法,沒有考慮周全,令生態汙染,那就不叫放生。

 

所以放生還是要做,不做吃素就不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