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妄盡還源觀今說6




「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即事不滯於理。隨事成差。」

這是「起六觀」的第二個觀門,「從心現境妙有觀。」前面第一觀是講「攝境歸心真空觀」,讓你知道「境即是心」。

當知境即心,還要能夠作如是觀,「觀」就是觀照。所以說第二個「從心現境妙有觀」。因為心體本空,「從心現境」,心能現一切境界,這道理是一樣的。

「即事不滯於理。」事與理沒有相妨,所以說不滯於理。「隨事成差」,隨著事相上,能夠出現種種不同的妙用,所以說「隨事成差」。這心,能夠變現一切的森羅萬象,所以說「事不滯理。隨事而成差」。

「謂前門中。攝相歸體。今此門中。依體起用。具修萬行。莊嚴報土。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今此門中。依體起用。修成報身。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


前面是「攝相歸體」,所以說「攝境歸心」。「今此門中。依體起用。」這裡講的是「從體起用」,所以要讓大家知道這「空」不屬於斷滅,它是有妙用,就是「依體起用」,能「具修萬行」,以此萬行莊嚴報土。這些「萬行」總的來說,不超過六波羅蜜。以六度對種種的境界、對種種的人事,所以稱為「萬行」。大家由此知道,六度也是依體起修。所以,慈悲不是只有一般的「愛緣慈」或是所謂的「眾生緣慈悲」,而是要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用這種心來修六度。能識得眾生心與我們的心,是同一心體,那你所行的六度都會「稱性」。不然,只是在做好事、善事,頂多得些人天福報而已,絕對沒有辦法了生脫死,所以講依體起修「莊嚴報土」。

「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前面是讓你知道「攝境歸心」,這「心體」講的就是「法身」。這「今此門中」,是說這裡講的,是從體起用來修而成就報身,就是解脫之相。法身人人本具,你從體起用,依體起修,斷除煩惱,就能成就圓滿的報身。所以說法身人人本有,各各本具,但是講到「圓滿報身」,那只有佛才能究竟,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他們就是圓滿證得,成就報身。所以總結:「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你要作如是「觀」,知道「境是心所現」,一切的萬法皆是心所現,心現之法,當體即空。所以要做到:「念念不生分別,念念不取著。」如此才能算是契入此觀。不然,你只是知道境界是心現的,那你只是念珍寶之性,就會像前面所講的「大摩尼寶體性明淨」,但是在這摩尼寶上有粗穢之垢,而你如果不加以種種磨治,終不能淨。所以不是只知道道理就好。

前面講的是讓你知道「一切境界體空」。這裡是讓你知道「境是心現的」,心現之法是幻有,是幻有之法。幻有之法,徹底唯心。所以你要依照此理而起修萬行,這就叫「從心現境妙有觀」。

「三者心境秘密圓融觀。言心者。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者謂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謂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

這裡是講「心境秘密圓融觀」。「言心者。謂無礙心」,所謂無礙心,就是「法身」,也就是「真如自性」。此心無礙,不為一切煩惱、一切業障所障。所謂:「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這是達摩祖師在《悟性論》中說的。講「心」,就是無礙心,眾生本具此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講「境」,就是無礙境,既然心是無礙心,心現的境界自然也是無礙。

可是現在眾生為什麼有礙呢?就因為不了「唯心」,認境為實有。眾生不曉得「地水火風」四大,只是心中一念妄想而已。一念妄想凝結,成為地相;一念暖相,成就了火;一念濕潤妄想,成就了水;全都是妄心所現。妄想不屬於物質,但是這些物質確實是妄心所現。就如同夢境一樣,你在夢中,能見火、見水、......見一切物象、現象......,所以就要知道「全夢是心」,在這境界當中的一切,皆由心所現。

所以眾生見到的地水火風,都是心中一念妄想所生。這個妄想,歸根結底是沒有自體的,稱為「無明」。無明它沒有根、沒有體相,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惡業是沒有體相的,所以妄想當體即空。那什麼叫「無明」?講得徹底,就是對於心性不明。此一念「不明」妄生有能見相與所見相,眾生繼續堅固此無明,就產生出了「六粗相」。所以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歸根結底,眾生的根本煩惱,徹底唯空,只是對心性不懂而已。所以修學大乘跟一般次第修的不一樣,是先破無明,再來斷除「見思煩惱」跟「塵沙煩惱」,消除你的「我執」,而後在境界上「歷事練心」,消除你的塵沙煩惱,成就「意生身」,這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方式。所以《圓覺經》告訴我們,所有的修行方式是要先「悟淨圓覺」,悟淨圓覺就是破無明。不管你是修「奢摩他」、「三摩缽提」或是「禪那」,它一開始就是告訴我們要先「悟淨圓覺」,就是開悟淨圓覺心,也就是先把無明給打破,而後「保任」,所以要「取靜為行」,修「如幻觀」或修「禪那」,以頓見自性。一切的行法,亦復如是。

大乘跟一般次第修學不同,它是從根本先下手,「根本」就是讓你對於心性能夠明白。因為沒有辦法像禪宗祖師一樣「直悟本心」,所以就只能「藉教悟宗」。所以「聽經研教」對大家很重要,可以透過聽經教慢慢地了解,再搭配淨土法門用功,即使此生未了,也能藉念佛帶業往生。如果根器好,用功精進,業障消得快的,打開本來,這一生就可以明心見性,確實是一生成辦,這一生就沒有空過了。

這裡講「境者謂無礙境」,因為「境從心現」,所以「心無礙」故,境亦無礙。「諸佛證之以成淨土」,諸佛能證此無礙境,而成就淨土。那麼,這兩個有沒有先後次序的問題呢?實際上沒有先後,證心之時,即是證境之時,所以才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兩個是沒有障礙的,前面講「諸佛證之以成法身」,這裡講「諸佛證之以成淨土」,但不是說先證心,然後境界再轉成無礙,說之次第,但它是同時的。下面說「謂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是說如來的報身以及所依的淨土,是圓融沒有障礙。

下面仔細地分別。

「或身現剎土。如經云。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其中無迫隘。」

或是身現剎土。這是《華嚴經》裡的經文。一毛孔中,能現無量的諸佛剎土,這是如來證無礙心入無礙境,所以一毛孔能容無邊的剎土。這個剎土裡面,各有四洲四大海。「四洲」就是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跟北俱盧洲。「四大海」是這洲的旁邊都有鹹水海,所以叫四大海。這是講:一毛孔中能現須彌,一座「須彌山」的山腳下,有四個大洲。這就像我們這個世界,最外層有一重大鐵圍山。這個鐵圍山它是最高的,次第往下遞減。一個日月之處,有九山八海,在一毛孔中都能顯現。而且一毛孔中,不是只有現一個日月、一座須彌山,它能現無量的諸佛剎土,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剎土。所以說「須彌鐵圍亦復然。悉現在中無迫隘」。

「或剎現佛身。如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普為眾生起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

或是剎土現佛身,如《華嚴經》所講「華藏世界所有塵」,也就是所有的微塵,華藏世界所有的微塵,一一塵中佛皆能入,這就是身跟土沒有障礙,身土圓融。「普為眾生起神變」,能入這樣的境界,就是不思議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意思是「毗盧遮那佛」就是入此圓融無礙之法。

「就此門中分為四句。如玄談疏中說。」

「就此門中分為四句」,為什麼說四句呢?因為前面說「一毛孔中無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這「一毛孔中無量剎」是所謂的「正」內現「依」。那麼「華藏世界所有塵」是「依」內顯「正」。「一毛孔」,這毛孔是正報,能夠有四洲四大海,是正報裡面顯現依報。而「華藏世界所有塵」是依報裡面顯現正報。為什麼?「一一塵中佛皆入」這是依報當中顯現正報。那麼後面的四句,就有所謂的「正報當中顯現正報,正報當中顯現依報跟正報,依報當中顯現依報,依報當中顯現依報跟正報」,所以總共來說是有六句。因為這《妄盡還源觀》,祖師把它省略,所以他只說四句,實際上是六句。

「如玄談疏中說」,這「玄談」就是《華嚴探玄記玄義》,裡面講到的。


「如是依正混融。無有分齊。謂前兩觀各述一邊。今此雙融會通心境。故曰心境秘密圓融觀也。」

所以祖師說「如是依正混融」,依報能現正報,正報能現依報,沒有任何的差別。
這個「神變」不是講一般的神通變化,而是「毗盧遮那法如是」。法爾就有如是的作用,而且它的作用不是一次只有一種作用,它是同時作用。前面講「毗盧遮那法如是」就是講「法爾如是」,是自性緣起的實德,這是真實的德能,不是用神通或是用幻術所來變現的,這是真正契入「依正混融。無有分齊」  這樣的境界,依報跟正報是沒有任何的差別。後面總結說「謂前兩觀各述一邊」,最前面的一觀是「攝境歸心真空觀」,第二個是「從心現境妙有觀」。「今此雙融會通心境。」這裡是把它們合起來看,這「依正」能夠會通,是非常深密難知,稱為「秘密」。所以說「心境秘密圓融觀」。

一般凡夫、二乘是沒有辦法契入這樣的境界,即使你是久修功行的菩薩,所謂「積行菩薩」,仍舊「曝鰓鱗於龍門」,是沒有辦法契入這樣的境界,唯有見性才能夠知道。所以說:「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這「了因」就是智慧,唯有開啟般若智慧,你才能夠契入這樣的境界,而不是你用其他的修行方式、種種的造修,所能夠證入的。所以稱為「心境秘密圓融觀」。這裡說的「秘密」,不是講佛法裡面有什麼秘密,而是這真相就在你眼前,但是你卻見不到。這樣來說真的算是秘密了。因為眾生不了心性,都是著相,貪瞋癡尚且轉不過來,何況跟眾生講依正圓融,無有前後、無有差別、無有分齊。這個「分齊」就是分限、界限的意思。這是說明第三個「心境秘密圓融觀」。

「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是第四個,「智身影現眾緣觀」。一智能現眾多之緣。


「謂智體唯一。能鑑眾緣。緣相本空。智體照寂。諸緣相盡。如如獨存。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猶如日輪。照現迥處虛空。有目之流。無不睹見。生盲之輩。亦蒙潤益。令知時節寒熱之期。草木無情。悉皆滋長。」

這是講「智身影現眾緣觀」,智體唯一,能鑑眾緣。這「智」能「鑑」,「鑑」就是照了眾緣。此智能夠了別眾緣,但是緣相本空。我常講「一切法因緣所生」,而所生之法當體即空,所以講的是「性空」。二乘人他雖然看到一切法是因緣和合,但他沒有辦法了達緣相本空,他必須用分析的,叫「析法入空」。而且二乘人他只知道有法,它是因緣生滅的,但不知道這法從哪裡來。
這裡講「緣相本空」,大乘知道這法從哪裡來,是從心所現之法,當體即空,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說為「緣起」。不用你去分析,不需要用析空觀,是當下即空。就像你作夢的時候一樣,你能夠如實了知這夢中的境界是假的、是虛妄的,所以說當體即空,這是大乘的體空,所以叫「緣相本空」。

這「智」能照「體」,「智體」能照寂,能照於心體,所以叫「智體照寂」。本性是寂滅的,要用智慧來契入,也唯有「智」才能夠契入。所謂「智體照寂」,就是以「智」來了達一切境界,以達「諸緣相盡」,就是前面講的,這本具的「般若智」能鑑眾緣,知道「緣相本空」,所以能讓你徹見本性。一徹見本性,則「諸緣相盡」。「諸緣」是指一切的因緣。「諸緣相盡」就是講「境如」,「如如獨存」就是講「智如」。一切的現象,皆悉空寂,所以叫「諸緣相盡。如如獨存」。這就是所說的唯「如如智」與「如如境」。

「謂有為之法無不俱含真性。」意思是:因為「諸緣相盡」,所以一切有為法,無不即是真如自性,所以叫「無不俱含真性」。「猶如日輪。照現迥處虛空。」就像太陽一樣,在虛空當中普照。
「有目之流。」指有眼睛的人。「無不睹見。」沒有沒看到的,意思就是「大家都看得到」。「生盲之輩。亦蒙潤益。」即使你生下來就瞎,生下來就沒有能見的能力,但你也可以感受到太陽光的熱,知道時節寒熱之期。令草木無情都能夠得到滋長。以上是祖師舉一個比喻,說真性就如同太陽,在天空中照耀著大地,有情無情一切萬物悉蒙潤益。

「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故曰智身影現眾緣觀。」

如來的智慧,也是如此,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觀」。這裡就告訴你,其實歸根結底,你現在在看的,不是所謂的「見覺聞知」。歸根結底就是「智」在鑒照、在鑒察。所以達摩大師的師父般若多羅大師,也就是西天禪宗二十七祖,他那個時候到王宮去,達摩大師的父王供養第二十七代祖師皇宮中最珍貴的寶物。那祖師就問眾皇子,說:還有沒有比這個更珍貴的?大家雖然有學佛、聽法,卻沒有人可以回答。唯有達摩祖師講:以心為貴,所以說「心王為寶」。祖師問他:為什麼呢?達摩祖師說:因為世間種種的寶,再怎麼珍貴,如果沒有心來證知了別,那這個寶物也沒有用。所以,講「智身影現眾緣觀」,就是讓你知道:你現在在用的心,其實就是真心,從來就不曾墮煩惱當中,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只是這裡講得確實是複雜了一點,但是,說複雜並不是批評,只是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確實複雜,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你就知道祖師講得圓滿、透徹。所以知道,你所見的境界唯是你心所現的,跟前面說的一樣,《解深密經》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你現在見到的一切諸法,都是你的心所變現的。賢首國師說:「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心現之法,以智來照了,緣相自盡,一旦諸緣相盡,唯如如智獨存。這個世間沒有所謂的染淨,唯有「如如智」及「如如境」獨存,所以叫「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確實稍微深了一點,如果還不懂,那就先這樣聽,多聽,慢慢會懂的。


「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即事事無礙法界也。謂毗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

這是第五個,「多身入一鏡像觀」,也就是事事無礙法界。前面讓你知道「理即是事,事即是理」,這裡教你「見事即是見理」。以次第來說,此觀就是承接前面,前面講「一切萬法皆以智來鑒察」,所以「萬法即心,心即萬法」。又前面的三個觀門已經告訴你「心境圓融」,唯如如智及如如境。這裡是告訴你「多身能入一身」,所以說「十身互用」,它是可以講得有關聯,卻又各個獨立。有次第有圓融,圓融又不礙次第,次第不礙圓融。所以先教你「攝境歸心」,再告訴你「從心現境」,而後「心境圓融」,再後是告訴你唯「如如智及如如境」,所以說「智身影現眾緣觀」。你既然知道唯如如智及如如境獨存,這裡就再告訴你「多身入一鏡像觀」,顯示無障無礙的作用,即「事事無礙」,所以說「事事無礙法界」。告訴你毗盧遮那十身互用,「毗盧遮那」翻作中文叫「遍一切處」,或叫「淨滿」,「毗盧遮那」就是「盧舍那佛」,清涼國師講:其實盧舍那佛就是毗盧遮那佛。是後人翻譯的時候或是梵音楚夏所導致的錯誤,實際上他就是「毗盧遮那」,並沒有另外一尊佛,那麼清涼國師是華嚴宗祖師,又參加經典的翻譯,所說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說「毗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

「經云。或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

這是解釋「十身互用」。以自身能現眾生身、能現國土、能現業報身、......,就像佛示現有馬麥之報,可是眾生不懂佛是示現的,所謂「於法自在為法王」,他已經於一切法皆得自在,所以並不是佛真的有這樣的業苦。而是他能夠顯現業報,乃至現聲聞身、現緣覺身......,所以,應以什麼身得度,他都能現。或現菩薩身、現如來身,現菩薩現如來。或能現智身,所謂「智身」就是以智為身。大智大慧就叫智身,所謂大智圓明。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其實就是如來的智身所顯現的,因為裡面所說的都是如來的境界,經典裡所說的也是如來的國土身,像《無量壽經》所講,就是阿彌陀佛的國土身。彌陀的身土,能夠有所謂的眾生,有所謂的聲聞、緣覺、菩薩,有種種的水鳥樹林,六塵說法,這就是《華嚴經》講的「十身互用」,所以不是小乘。極樂世界它是實報莊嚴土,是如來徹證心性,徹底頓脫煩惱所示現的。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一般外面不懂淨土又毀謗淨土的人所說的化城,所謂「化城」就是幻化不實的。那你看極樂世界對照《華嚴經》來看,確實是如來十身互作。所以有智身有法身,法身就是以法界為身,法界身,所以證無漏法界之體,名為法身。也能現虛空,能現虛空,所以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隨舉一身能夠攝其餘的九身,所以叫多身入一鏡像觀。如同鏡子裡面的影像,重重復重重,隨舉一身能攝餘九身,自己亦攝其餘九身在於其他的一一身中,所以說多身入一鏡像觀,猶如帝網珠一樣,所以告訴你是「事事無礙法界」。
下面再講得更清楚一點,不光一身能現十身,乃至

「如一一身有十身互作。一一毛孔一一身分。一一支節中。皆有十身互作。」

不光一身能十身互作,一一毛孔,每一毛孔每一支節,這支節就是你身上有這個骨骼、關節、四肢,皆有十身互作,所以稱為「多身入一鏡像觀」。


「或以眼處作耳處佛事。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眼能作耳處佛事,這就是你們在《楞嚴經》看到的諸根互用。眼根能聽能聞,它能夠聽聞,眼根也同時能夠嚐,同時能夠憶,它六根諸根能夠互用,六根互用,或以耳處作眼處佛事,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所以講十身互作,包括六根也能互用,這個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確實是解脫。一切的這些小乘經都沒有說到,所以這個大乘才是佛法的正宗,才是佛法的根本,一切法無不從大乘而出,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正是此意。

所以從這一句話你就知道,是先有大乘,而後眾生不懂才給你講小乘。《圓覺經》講:「從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乃至菩薩諸波羅蜜。」都是依淨圓覺心而得顯現,你現在看到的小乘法、聲聞法、緣覺法,還是依淨圓覺心來顯現,就像圭峰大師的《原人論》裡面講的。現在有些佛學院的,或是一些哲學教授他看不懂《原人論》,還寫了一大篇論文。《原人論》不是在合會儒釋道三教,它沒有合會,而是告訴你一切法從心所現,它還告訴你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就像你在夢中的境界,有善有惡,有天堂有地獄,都是唯心所現,這才是人本來的面目,所以叫做「原人」,本來面目即是真性。所以你要看得懂經典,要全面來看,不要斷章取義,辜負了圭峰禪師一片好心。所以他一開始就給你揀別外道、小乘,乃至世間的儒家、道家,告訴你那個不是,那個未達究竟,而後結歸一乘了義為究竟之法,再總收前面的儒教、道教、小乘,說它們皆唯心所現,這就是《原人論》。

因為我看到有很多學者在講《原人論》,越講越遠了。所以你要講佛法你就要注意,一不小心你講錯了,你問題就很大了。尤其現在的這些文章,都保存在雲端伺服器裡面,你的錯誤一旦造成,很難把你消掉,所以不懂真實義趣,不要隨便亂講。從前臨濟宗有八棒四喝,對於這些信口亂捅的、胡說八道的,能夠狠狠地痛打你一頓,所以沒有人敢亂說。那現在沒有了,這棒子全部都收起來了,所以那些胡說八道的又出來了。自己胡說八道被人家指出來,不懂得要懺悔,反而生起瞋恨,反過來批評毀謗,說:你怎麼一直都在說人家過失。這種人就是《法華經》講的:「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又護惜其瑕疵,是眾中之糟糠。這佛門裡面沒有用的東西叫做眾中之糟糠,斯人鮮福德,不堪學大乘,不堪受是法,是法即是大乘,這是順便講到《原人論》的部分。

「何以故。證此大止妙觀法力加持。得如是故。」

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不思議作用,就是因為證入此大止妙觀法力,你入此大乘止觀當中,它有力量能夠加持你,所以能得如是無礙的作用,所以有如是不思議事。


「經云。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

所以經典裡面講的,或以多身作一身,多身能入一,或一身能作多身,一身能容納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入」就一身入於各各身當中,或以多身能入一身。前面就講「作」,這裡講「入」,華嚴宗在關鍵處差一個字,那就不一樣。像「作」跟「入」,「入」就是進入的意思,「作」就是以一身當作多身,此一身沒有所謂的和合變異,一身不壞本相,能作多身,多身亦不壞本相,能作一身。一身能入,他也不縮小,一身能入多身。也不是分身,即是「一身能入多身」,多身也不放大也不縮小,能入一身,所以說「悉現在中無迫隘」。不是一身沒多身生,這就證明剛講的完全正確,不是一個身消滅了,多身出現,不是多身消滅了,一身出現。所以觀世音菩薩可以同時現三十二應入國土身,像很多人到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去,同樣看一尊觀世音菩薩,有的人見到觀世音菩薩是男身,有的見到是女眾身,有的見是出家相,有的見是雙臂,有的見是四臂八臂......等等的不同,但是明明是同觀一身。就像你看佛陀的舍利,亦復如是。像我去寧波的阿育王寺瞻仰佛陀的頂骨舍利,同去之人同樣瞻仰佛頂骨舍利,同樣頂禮供養,有人見到的是咖啡色的,有人見到的是其他種種不同的顏色,也有人見到是金色的,確實佛陀舍利只有一顆,沒有其他的,但是它能夠隨眾生的心清淨與不清淨,或是誠心與不誠心,所現的顏色,有種種的不同。觀世音菩薩亦復如是,在法界當中,能夠現三十二應入國土身,他是同時入。阿羅漢就絕對做不到這樣的境界,阿羅漢可以有很多的分身,但是他一次只能現一種而已,都是同樣的一個人,因為他沒有契入華嚴無礙法界。可是觀世音菩薩契入,這皆由深定力故,為什麼?這叫法界定,故名「深定力故」,得有如是。

「或以異境入定同境起。或以同境入定異境起。或以一身入定多身起。或以多身入定一身起。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也。」

所以同樣一句話,含有這麼多的義味,還有這麼深的道理。所謂「異境入定同境起」,這「同」跟「異」,它是相對待的,或是你在持咒,或是你在散亂,定跟亂,菩薩都沒障礙,他可以在定中,可以在此入定,在動亂中出定,示現動亂相,都沒有問題。在動亂當中,他也能夠入定沒有障礙,示現不同的身,能夠入定沒有障礙。或是「同境入定異境起」,「起」就是出定,他的定力,出入沒有障礙,而且不是只有一身,多身都是如是。這「同境」「異境」比較不好懂,佛在《華嚴經》上舉了一個譬喻,就如同「咒於死屍」,什麼叫「咒於死屍」呢?在我們中國,大家都知道江西有趕屍的,以前很窮,人到外地去工作,人死了總要落葉歸根,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可是沒錢送屍體回鄉,怎麼辦呢?那就叫趕屍的來念咒送亡者回老家。這屍體因為咒的緣故,它能夠起身,然後回到家裡。這在中國是有的。那麼在經典上講,我是聽一些長老講的,你們讀〈普門品〉裡面經文「咒詛諸毒藥」,咒詛這個「詛」就是用咒來驅動屍體,這屍體是剛死的人,因為你念咒,剛死的這個人神識離開了,念了這個咒,會有其他的鬼進到這個新死的屍體當中,可以用這咒的力量,驅使這屍體去殺人,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這個「詛」就是講的用咒語對這個屍體來加以控制,那麼進入這屍體的這個鬼叫「起屍鬼」。那麼這個咒就比喻作「同境」,屍就比喻作「異境」,一個是念咒,它是音聲相;一個是屍體,它是四大假合相,「同境」跟「異境」它不同,但是「同境」能驅動「異境」,你念咒,它這個屍體會動,我不是要講這些鬼怪的東西嚇你,是真的有這樣的事情,我也不是提倡要你去控制屍體,不是要教你去做趕屍的,只是舉一個例子讓你知道。
「或以一身能入定多身出定。或以多身入定一身出定,「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這樣看了,應該就很清楚了,一身入定多身出定,多身入定一身出定,都沒有障礙。

「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謂以自為主。望他為伴。或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

所以叫做「主伴互現帝網觀」,以自身為主,其他為伴,或以一法為主,就像以淨土為主,其他一切法門,就是它的眷屬,「伴」就是眷屬。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或以佛身為主,光中所現的其他菩薩、聲聞乃至六道種種之事,都是他的眷屬。

「隨舉一法。即主伴齊收。重重無盡。此表法性重重影現。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

所以這裡講,隨舉一法主伴齊收,重重無盡,因為主中有伴,此伴又能為主,因為他是隨舉的,所以即主即伴,重重無盡,這是要表法性有重重影現的功能。在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不光在佛身當中,菩薩身亦復如是,乃至六道四生亦復如是,一切的依報、正報亦復如是,隨舉一法都是重重影現。「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慈悲跟智慧重重無盡,下面舉善財童子的一個公案:

「如善財童子從祇桓林中。漸次南行。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暫時歛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善財入已。還閉如故。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

所以這裡主伴互現帝網觀,如帝釋天的羅網重重無盡,這是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在《四十華嚴》裡面,他參彌勒菩薩。「從祇桓林中」,這「祇桓林」就是「逝多林」。「漸次南行」,在《四十華嚴》裡面會看到很多「漸次南行」,為什麼一直講「漸次南行」?圭峰大師就是華嚴宗的五祖,圭峰大師說:所謂「漸次南行」,這「南」就表「中正」之意,因為由北向南是中正,東西是左右的意思,所以「漸次南行」是「行於中道」,不落偏邪,又可以代表「棄暗向明」。這「南」屬「陽」又屬「火」,表棄暗向明,所以說「漸次南行。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這是彌勒樓閣的一個名稱。「暫時歛念。」這話在此都有密意,「暫時歛念」就是攝心不落善惡。所謂「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法師即時開悟,確實契入毗廬遮那莊嚴大樓閣。「毗廬遮那莊嚴大樓閣」就是表「圓滿法界」,也就是表圓滿的心性。
這裡講:「暫時歛念。白彌勒菩薩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所以善財童子暫時歛念,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之時,這樣子來祈求彌勒菩薩為他開示。「彌勒彈指。其門即開。」一彈指,這彈指就是講「一念頓悟」。「其門即開」,就是契入心性。「善財入已。還閉如故。」所謂「入無所入」,所謂「識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所以說「還閉如故」。
「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在樓閣當中又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它這是表「法界重重」。「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這確實就是代表法界重重,主伴齊收,彌勒為主,善財為伴,隨舉一法皆攝主伴;主伴能夠互容,主伴也次第分明,所以「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這是帝釋天,妙勝殿的羅網,表帝網無盡,如同帝網珠一樣,重重無盡。

「此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也。此舉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也。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亦是事事無礙觀也。」

這裡「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就是說明善財童子依華嚴法界觀,也可以說是依《妄盡還源觀》,因為《妄盡還源觀》所說的就是「法界之理」,依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能契入華嚴境界,所以舉一樓閣為主,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所以說「主即是伴,伴即是主」,因為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各有善財童子,圓滿具足,這是講「主伴互現帝網觀」。

「此上所述。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無有前後。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

這是做總結,「此上所述。六重觀門」,從前面所謂「顯一體,起二用,示三遍,行四德,修五止,起六觀」,這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所以在這裡告訴我們,這個主伴互現帝網觀,用在這裡亦復如是,「舉一為主。餘五為伴。」其他的都是眷屬。
「主」就是你主要修的,其他的為「伴」,可以作助修。實際上這樣子講,理還不算純圓,只是順著你們想要有個落處,想要有個取捨處,那就丟個取捨、丟個台階給你上來,所以說「用」在行門上,修止觀,其他為伴,其他是助成。還有一個,你修一觀,其他的觀門,圓攝圓俱,就像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及善財童子,都圓攝圓俱。所以說這六重觀門「無有前後,始終俱齊」。你不要把它看成:它是眷屬或是它是為主之伴,它比較差一點。

        所以《華嚴》講的「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不礙次第」,正是此意。隨舉一重觀門,皆能契入華嚴法界,只是眾生於第一個觀門不懂,不能直下悟心,所以後面開了五重的觀門來作為解釋,來讓你契入。實際上,真契入者或是了此觀法者,隨舉一門,無不該攝六門,所以說「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全證自心,沒有先後。

「此理喻如圓珠。穿為六孔。隨入一孔之中。及全收珠盡。」

就像一顆珠子打了六個孔,隨便從哪一個孔入,都能到達圓心,都能夠契入此珠,用這個譬喻就很明白了。

「此亦如是。開為六門。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圓滿教理。法自爾故。善財一生。皆全證故。卷舒無礙。隱顯同時。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裡。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

這裡也是,開為六重觀門,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而且全收圓滿的教理,所以說「法爾如是」,這裡的法爾如是就是代表圓滿具足,沒有絲毫的缺減,而且圓滿現成,為什麼呢?因為法界之理都是眾生心具,你本來就具有如是性德,如今你修觀、你念佛,「但是本性光明顯發耳」,就是本性顯現,所以說「法自爾故」。就是我常講的「復本心源」而已,恢復你本來面目。

下面說:「善財一生。皆全證故。」善財童子一生圓證無上菩提,「卷舒無礙。隱顯同時。」「卷」就是收起來,「舒」就是展開,收起來跟展開沒有障礙,就是「卷舒無礙」。隱跟顯是同時,就像你看月亮一樣,此方見半,他方見滿,我們在這裡看的月亮,跟其他地方在看月亮,同看ㄧ月,但是所見的月,月相雖然不同,所見的月體是一。所以說這月亮隱跟顯是同時,為什麼?月體是一,不管你是初一的月亮,還是十五的月亮,只是你所在的位置不同,但是它顯現的仍舊是全體之月,所以說「隱顯同時」。

「一際絕其始終。」既是「一際」則無有始終,就像你吃蜂蜜一樣,所謂「如人食蜜,中邊皆甜」,不管是從中間或左邊吃,還是從右邊吃,中邊皆甜。「初步到,即是步步到」,所以說「一際絕其始終」,「始」就是開始,「終」就是結束。「出入亡於表裡。」出則有表,入則有裡,內外透徹,則亡於表裡。「初心正覺。」初心即是正覺,所以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它悟」。「攝多生於剎那。」所以你念佛,功超累劫。稱佛名號,超於十地,這是「攝多生於剎那」。
「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從「十信位」,剛開始契入,一念就該於佛地,所以說「初心便成正覺」,這「信」就是信心。一切諸佛從信心起,所謂「十信」,信能示現一切佛,你信入此大乘法門,即與如來無二無別,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信能示現一切佛,所以講「十信道圓」,十信位即是圓滿成佛,所以說一念該於佛地。實際來看,十信位距離佛果還很大一段距離,但是《華嚴經》裡告訴我們「十信位就能圓滿成佛」,為什麼?因為與佛同證真心,剩下的就是習氣的問題,所以說,「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十信位的菩薩與佛同證真心,所以說一念該於佛地。

「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

這「地前菩薩」就是還沒見性的,沒有見道的,稱為地前菩薩。未入此華嚴法界的,所以觸事生疑。

「五百聲聞。玄鑒絕分。」

「五百聲聞」就是講五百阿羅漢,雖然與佛同在祇陀林中,但是「杜視聽於嘉會」,沒有辦法見到如來的華嚴法會,所以說「玄鑒絕分」。

「融通無礙。一多交參。圓證相應。名為佛地。」

唯有契入此理,融通無礙、一多無礙,所以說「一多交參」,此理「圓證相應」,這理圓證乃知,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妙行三昧門。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

前面講頓超,所以說十信道圓能該於佛地,但是這樣圓頓之法,一般的菩薩以及聲聞,或是凡夫,沒有辦法契入。唯有你真正具大善根,能夠深信大乘,心不退轉,能夠了達此理,圓融無礙,能夠知道一切法本來一多交參,能夠於此實修圓證,方能相應,才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所謂的「名目無定」就是講又有多種的名稱。他說:「若據一體為名。」可以叫海印炳現三昧門。「若約二用而論。」名為華嚴妙行三昧門;「若據三遍而言。」從三遍來說,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
「若準四德為名。」即是四攝攝生三昧門,所以要知道,「德行」是拿來攝生的,可以搭配四攝法來看,行四德,用四攝法來看,所以又叫「四攝攝生三昧門」。「若約五止而言。」從五止來說,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寂而常照,所以寂用無礙,照而常寂,也可以叫寂用無礙三昧門。「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這顯示圓滿的佛果,所以又可叫做佛果無礙三昧門。
所以他說名目無定,又有多種名稱,總攝前面六觀的義趣。

「如是等義。隨德立名。據教說為六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攝法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思之可見。」

他說「如是等義,隨德立名」,隨這六重觀門裡面的德行以及義趣來建立它的名稱,所以說「據教說為六觀」,是依據經教來說,說為六觀。「隨入一門眾德咸具」,所以隨舉一門即全收法界。講到法界,《華嚴》講法界,指的就是真心本性。這「法」就是法身、法性;「界」就是分界。法性能現森羅萬象,種種不同的差別,皆入法性之中,所以我們稱為「法界」。它能現一切差別萬象,又無障無礙者,這就是我們的自性,只是換個名稱而已,所以你不要聽到「法界」就感到茫然,這就是在破除你著相,在破你的文字相。所以說「隨入一門,全收法界,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一切法當體即空,真空之理你知道了,所以叫「無生既顯」。知道真空之理,那就不礙妙有,所謂「幻有非亡」。所以,攝法界而一塵收,全體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全在一塵。舉一身而十身互用,而十身現,一身能現十身。

祖師講,「如斯等義,非情所圖」,這個義趣,不是凡夫帶著你的情見,或是你用世間法作為基礎能來契入的,《楞嚴經》上已經講過,你用世語言想入佛知見,是無有是處的。意思是:你用世間的語言,想要契入佛知佛見,那絕對不可能。世間語言所說的就是世間的知見,甚至再告訴你明白一點,就是情見,這個「情」不光只是感情,還有就是它所謂的「能所分別、對待分別」,都是屬於情見。所以跟你講一能攝多,多能入一,你如果情見不除,愛見未忘,你沒有辦法契入,甚至你會覺得不可能,會覺得:釋迦牟尼佛在講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還不如持五戒。如果你動這種心念,你就是退大乘心,而且反謗大乘,這是有罪過的。你這種心念如果不斷地相續,你的根器就會越來越暗鈍。為什麼呢?因為下根可以熏習大乘佛法,變成中根、上根,但是因為你沒有達到「不退」,所以你本來是中根,也會退成下根。或你本來是上根,因你不解法,不能契入,也會退轉,所以說它是需要長時間的熏修。心要空,要把世間的情見捨掉,所以這裡講「非情所圖」。你現在聽不懂,很正常,就是要熏習,因為他講的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你現在聽不懂,就是因為情見太重,妄想太多,所以你沒有辦法合融,從文字上你尚且不能解得,何況你說要能夠契入這樣的境界。所以唯有「識盡見除,思之可見」,「識盡見除」就是你的八識轉成四智,故名「識盡」;「見除」就是你的妄想顛倒,你的「我見」,你的種種邪見除滅了,那才能夠真的契入,不然只是解悟,那個都沒有用。即使解悟,如果不修,一樣沒有辦法了生脫死,所以一定要斷煩惱。

我們大家看了這華嚴《妄盡還源觀》確實能夠體會到《華嚴經》的殊勝與深奧,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確實不可思議。你能聽聞,就像經典上講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見聞為種。必然成佛。」你聽聞大乘,來生生生世世都能得遇正法,都能修梵行。即使你修念佛法門,你能聽聞大乘、聽聞一乘了義,都能夠作為你的助行,能夠增長你的蓮品,也許你現在不悟,但是臨終時佛力一加持,當下開悟。為什麼?就是因為現在種了這個善根。只是眼下業障重,暫時不懂,但是已經聽進去,所以你要多熏習。

前面講的玄妙境界,不是聽一遍你就能懂,也不是聽一百遍你就能契入,重點還是你要除習氣。但是,多聽聞、多熏習,你對於心性、對於如來的境界,你就不陌生,你就不會產生害怕,或是不敢學。多聽,業障也會消,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破除你的能所心,破除你的我執、我見,破除你的情執。所以不要覺得自己聽不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所以才要看。有一些人心想:我就是業障重,我不敢去道場。我告訴他:「就是業障重才要來道場。」講這種話就是很愚癡的人,你沒有正知正見。業障重都還不來,那你只有去三惡道,業障重才要來,來這裡念佛消業,來守道場的規矩,守佛門的戒律,你才能消業。業障重要想辦法消,不是繼續保留,不修、不改,習氣只有越來越重,所以要有正知正見。這就好像一個人生病,他說:「我生病了,我不敢去醫院」,「因為我生病了,我不敢看醫生」。那他只會越病越嚴重而已,不會因為不去看醫生,他的病就自然好,即使自然好了,也只是表面沒有現在這個症狀,症狀又轉變成另外一種症狀。

        眾生有煩惱業習才需要熏習大乘,你就是沒有契入這樣的境界,你才要熏習;你就是有貪瞋癡,所以你才要持戒;你就是會犯殺盜淫妄,你才要持戒;你就是沒有菩提心,所以才要去受菩薩戒。再者:你就是會犯戒,所以更要受戒,因為「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寧可犯戒,也不可無戒,「寧可有戒可犯,不可無戒可破」,所以要在佛法裡面熏習,這都是祖師大德教給我們的。你熏習《華嚴》,你看不懂,看不懂只是暫時的,日積月累一定看得懂,就像清涼國師疏鈔裡面舉了個例子,清涼國師是五臺山大華嚴寺的住持,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塔院寺。塔院寺有個白塔,那個是清涼國師住持的地方,它是東漢永平十二年建造的寺院,在他山頭裡面發生的事情:一位比丘尼,她讀《華嚴經》讀三十年,確實用功,她不解其義,但是讀了三十年,自然心通,她的業障消了,契入微塵相海身,契入華嚴法界,這是在五臺山裡面發生的事實。所以你只要肯用功、肯努力,一定可以契入,一定可以圓證。但是你不用功,你退心,想說:「哎呀!很難啊,法師你講的我聽不懂,還是念佛比較實在。」不是說你念佛不行,而是你起這種心就是退菩薩心。到明天你又在佛前發「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就是騙人的。昨天才說你不願增進,今天又再發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騙菩薩。所以你發願的時候,你就要發願對於這些難解的、難契入的,你都要發願能夠契入,只要你業障消,就能契入。


「余雖不敏。素翫茲經。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這是賢首國師的謙詞,他說「余雖不敏」,「余」就是他的自稱,他說他自己雖然不是利根之人。這話是勉勵我們大家,雖然根器不利,但是只要能夠長時的熏修。「素翫茲經。」「翫」就是研習,就是熏習的意思。
祖師確實有修有證,不是一般之人,以他根器這麼好,尚且熏習。何況是根器差的人,那更要熏習。要知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是世間人都懂的道理,學佛人不能不懂,所以你越是迷惑顛倒,越是業障重,越要學大乘佛法。因為大乘佛法講的就是眾生本來面目,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只要你熏修,必定成就,因為阿賴耶識具有覺與不覺之義,你現在是「不覺」帶著你走,只要你回頭,依於覺悟,那覺悟必然能夠引導你與不生不滅相契合。眾生即使迷惑顛倒,因為阿賴耶識具有覺義,一定能夠返本還源。你熏習佛法就開始始覺,「本覺」是本有,「不覺」是本無,所以一定能成就。
下面講:「聊伸偶木之文」,「聊伸」就是講說他自己敘述「偶木之文」,所謂「偶木」就是講「盲龜浮木」,就是大海裡的一隻烏龜,五百年才浮起來一次,茫茫大海上漂有一塊木頭,上面有一個洞,隨著大海水漂啊漂,剛剛好這隻烏龜浮起來的時候,牠的頭穿到木頭上的洞,這樣少的機率,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裡「偶木」就是比喻《華嚴經》,是非常難遇,如盲龜浮木,所以說「偶木之文」。《華嚴經》是如來正法的象徵,在唐朝能聽到已經不容易,何況在現代能聽到,確實是難上加難。我們能夠看到《妄盡還源觀》、看到《華嚴經》裡面的這些句子,都是大善根、大福德之人,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善根,成就菩提的資糧。

     「式集彌天之義」,這「式」是一個語助詞,集彌天之義就是集此觀門,這是祖師的謙詞,說他自己不是利根,但是常常熏習佛法、熏習《華嚴》,依《華嚴經》來註解這一部《妄盡還源觀》,所以叫「式集彌天之義」。「彌天之義」就是《華嚴經》的義趣。

「頌曰。備尋諸教本。集茲華嚴觀。文約義無缺。智者當勤學。」

祖師說法都是依經典、依教理,沒有依他自己的意思。照理來說,他還是依著經教來講。
為什麼說他是祖師可以呢?因為他已經見性,已經有修有證,而且他不是一般的境界。為什麼呢?大家尊清涼國師為華嚴菩薩,何況是華嚴菩薩的和尚。他有修有證仍舊是依著經教來說,「備尋諸教本。集茲華嚴觀。」就是寫下了這一本《妄盡還源觀》。「文約義無缺。」文章雖然短,但是義趣絕對沒有絲毫的缺減,「智者當勤學。」有發大心的,想要志求無上佛道的,就稱為「智者」。應當在這裡用功下手。

這一本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利用了幾個小時,簡單的講過一遍,以後有機會,會再安排時間把它講得再詳細一點。這次義趣與重點部分也都有講到,你如果比較沒時間,可以聽短的,以後我再把這一部《妄盡還源觀》作詳細地說明。


妄盡還源觀今說5




「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

這是講第四個「定光顯現無念止」。「定光」就是講「慧光」。這「定」就當「燈光」的意思,也顯示這「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此「定光」即是心性本具的光明。

所以它舉「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佛門常把這寶珠譬喻作心性,所謂的「寶珠」性體明徹,十方齊照。就跟真如自性一模一樣,清淨無染,十方齊照。它能夠循業發現,能夠隨緣妙用,所以說「無思成事」。一切法,皆依心所現,一切法皆是心具,「具」是具足的意思,不待你造作,所以說無思成事,不假造作,念者皆從,就是前面講的「循業發現」,雖現奇功,心無念慮。此寶珠終不自言「自己是個珍寶,能夠現種種寶」,真如自性亦復如是。自性沒有「我見」、「我愛」之想,沒有這虛妄的「我」,認為自己能夠有什麼功能,有什麼作用,所以說「心無念慮」。
下面引《華嚴經》裡講到的:「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就像轉輪聖王,他一出生就有七種寶物跟著顯現,這是輪王的福德所顯現,不是別人賜予他的,真如自性亦復如是。能夠起隨緣的妙用,能夠顯現諸法,但是它不是藉由造作,所以說業性亦如是。教你知道這業是本空,這「空」即是真空,真空就是我們的佛性,所以說業性亦如是。
這裡講:「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如果有眾生能夠入此「大止妙觀」當中,是這裡講的「定光顯現無念止」。只要講大乘、講一乘了義的「止觀」,雖然說「止」,必定含「觀」;雖然說「觀」,必定含「止」,否則這個「止」就不圓,「觀」也不妙,所以叫「圓頓止觀」。所以前面講「性起繁興法爾止」,這裡講「定光顯現無念止」,它這都是講作用,它講作用的當下即是寂滅,所以稱為「止」,就是「攝用歸體」入五止門。後面是從體起用「修六觀」。所以「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不用思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所謂:一接觸就明白,一明白就有清清楚楚,圓圓滿滿的作用。這就是「無思無慮,任運成事」。

世間人接觸事情,思前慮後想半天,得失計較,這都是心裡面煩惱心太重。你教他要放下,他還說「不想不行」,那都是墮於思慮之中。不管你想什麼,不管你計劃什麼,這都是墮在思慮當中。所以說眾生入此「大止妙觀」當中,能無思成事。凡事遇緣他就很清楚,馬上就明白這事情怎麼做,而且事情做得很好、很圓滿。但是因爲凡夫夾雜著貪瞋癡,即使思慮得很周到,或是一個人想,甚至多人想、一個團隊來想,還是有問題。所以為什麼講要「修止」?因為了知心體空寂,你後面才能起作用,才能任運成事,才能定光顯現。
「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就像寶珠有光明,能夠遠近齊照,清楚顯現,遍滿虛空,所以說「分明顯現。廓徹虛空」。這就是講你一旦入此大止妙觀門中,自然就有這樣的境界。這個境界雖是我們心本具,但是你不入的話,是得不到這樣的受用。所以為什麼教你平常要修行用功,不要打妄想。一件事情你想那麼久,這很多都是心不清淨的展現。世間的事情能夠不要去想的,就少去思量,要多用功、多念佛、多讀經,沒事最好,你才能夠把思慮給斷掉,你才能夠了達心體寂滅,這樣你遇緣起作用時,你的智慧之光就能透出來。

「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故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

這是做一個揀別。此大乘甚深禪定,不是二乘外道的禪定。祖師大慈大悲,給後面的學人說出來,讓你曉得大乘講的性定,跟二乘外道完全不同。所以說「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這把他們的工夫比喻作「塵霧煙雲」,就像現在講的「霧霾」一樣。學了二乘外道會障蔽心性本有的光明,所以說不要去學。

《楞伽經》告訴我們,二乘以及外道那些東西不會讓我們成就。祖師大德、諸大菩薩告訴我們:你學二乘、外道只會讓你墮在「無因論」當中,終究「撥無因果」。真正的大乘佛法不會撥無因果,所以你不要聽到大乘講「空」你就害怕,覺得「空」就是沒因果,覺得學大乘你就會著空、會撥無因果,那是你自己解錯了。實際上,你再怎麼用心去學二乘,最後還是撥無因果,因為你不知道法界是怎麼來的。所以那些都是「塵霧煙雲」,都是塵勞,都是煩惱。你學了,真心本性的慧光不能夠顯發,因為你不知道一切法唯心,你不知道心體寂滅,所以原有的定光無法顯現,原有的慧光無法顯現。所以祖師教我們修「定光顯現無念止」。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謂幻相之事。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故曰玄通。」

這裡講第五個「理事玄通非相止」,「事」是「事相」。這裡講的「事相」就是「幻相」,「性」就是「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所謂「互隱」,是說「事能隱理,理能隱事」,這是「雙隱」,就叫互隱。而「事能顯理,理能顯事」,這叫「互顯」。所以說「理事互顯,理事互隱」,故曰玄通。叫「理事玄通非相止」,這講的還是真如自性,大寂滅場地。

在這觀門裡面,你要知道,一切事相皆如幻,一切的事相本體即是無性,所以說「無性之理」。這「理與事」能夠玄通沒有障礙。理能隱事,事能隱理,所以理顯的時候事隱,事顯的時候理隱,所以說「互隱互顯」。

下面講得更清楚明白:

「又理由修顯。故事徹於理。行從理起。理徹於事。互存互奪。故曰玄通。」

前面講的「隱顯」是玄通,這裡講「存奪」也是玄通。「存」就是顯現。「奪」就是隱。為什麼呢?因為你迷於理,著於事相,所以「理」被「事」所奪;你悟於理,知道「事」攬「理」而成。所以「以理奪事」,你能夠見性開悟。無論互存,無論互奪,唯一真性,所以「故曰玄通」。在《華嚴》裡面確實講到「無佛無眾生」,眾生跟諸佛同一佛性,眾生跟國土同一法性,這是《華嚴》根本法輪裡面告訴我們的。所以無論是迷,無論是悟,皆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這是深入地去分析,告訴你為什麼。

就像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現在只知持名,事相上顯現,不解心性,這個「理」自然就隱。那若是「直觀心性」,不解極樂世界全是妙有,就是「理顯事隱」。必須要知道「事由理而成,理由事而顯」,存與奪皆沒有障礙,這才是真正圓通。我是會歸在淨土法門來看理事,讓你了知淨土,這講得確實有一點深,不過,覺得說得深,也是因為大家還不熟。你剛開始聽而已,所以你覺得不熟,但是事實真相確實如此。

這裡講「理」由修而顯,所以你念佛修行,你能悟心。「事」能徹於理:或是你肉眼直接見性,或是你參禪直接開悟,或在話頭中開悟,身心世界一時脫落。所以說「事能徹於理」,「徹」就是徹底的意思。「行從理起」,你在修行是依理而修,所以「理徹於事」。前面講,你雖念佛修行,但你不了解「理」,理就隱了。所以,理事不圓通,就不能玄通。對於心性之理要懂,要知道「事理無礙」,對於修行之事才能夠叫做「實修」,所謂「實修」就是與「實際理地」契合。不然就叫「盲修瞎練」。這裡是講「行從理起,理徹於事」。

那麼,一旦見性的時候,也可以從「果」上來講,見性的時候互存互奪。「以理奪事」則全事即理,「以事奪理」則全理即事。那二者互奪呢?互奪,就雙存,「存奪無礙」,存跟奪沒有障礙,所以叫「互存互奪」。存即是奪,奪即是存。這「存」就是存在。所以才有後面的「事事無礙觀」。「見事」即是「觀理」,因為你已經明了「事理玄通」。剛才講「以理奪事」,則「事隱理顯」;「以事奪理」,則事顯隱理。所以說互存互奪,存跟奪沒有障礙,不妨「存」時即是「奪」時,「奪」時即是「存」時,這個叫「玄通」,對於不懂的人而言,確實很玄!實際上運用在平常當中,當下就是事理玄通,因為「事依理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就事相上,千差萬別,皆有佛性。佛性從哪顯現呢?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身覺觸,在足運奔。所以明知這個「玄通之理」者,稱作佛性,於此理無知者,喚作精魂,所以墮為眾生。實際上,眾生即佛,佛即眾生。所謂「非相止」,是因為眾生著相,所以迷於理事,現在告訴你事理能夠玄通,當相見性,見到真如自性,自然不取於相,當下如如。


「玄通者。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悲智雙融。性相俱泯。故曰理事玄通非相止也。上來明五止竟。」

這是讓你知道,所謂的「玄通」即是大智獨存,所以說「唯如如智」。就是以如如智,照如如理。見到心性之體,體周法界。因為全相即性,全性現相,所以說「非相止」。也無生滅,也無變異,故《法華經》中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佛法的道理就是如此。你能發大悲心救物,則「萬行紛然,悲智雙融」。因為有悲就有智,有智就有悲。而凡夫有悲沒智,所以叫「濫慈悲、假慈悲」。若有智而沒有悲,那是慈悲不夠,叫「慈心不普」。大乘佛法講的「悲智雙融」,是悲中有智,智中有悲。所以「相即是性」,則相泯;「性即是相」,則性泯。所以說「性相俱泯,性相俱顯」。為什麼?因為「互即」。說「性即是相」,此性全泯入於相中,所以相顯;「相即是性」,相全泯入於性中。那既然性相「互泯」,所以「互顯」亦是同時。這就是「隱顯同時」,無障無礙。這是華嚴宗的教義。

現在很多掛著講《華嚴》的招牌,其中很多都在胡說八道,有的跟你講鬼神,或跟你講世間、講善法,或把華嚴說成:「一個人修善,再影響另外一個人,這叫重重無盡」。那豈不是一個人造惡業也可以影響其他人造惡業,也是重重無盡?那種說法根本就墮在善惡兩邊,都不見性。所以為什麼我講這高深的道理?因為這才是真實相。一切法,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如是,沒有例外的。所以教你「普觀」,你能入此觀,即是普觀。為什麼?這就叫「從體起修」,為什麼叫「從體」呢?就是讓你直接見法界的本體,知道一切法的根源是怎麼回事,知道一切法「性相雙融」,知道「性相俱泯」,知道這個「事理」就能夠玄通。這是從體起修,所謂「從體」,就是先了達「自性」。這個觀就是「普觀」,不動本處而觀十方。「本處」就是心性,是一切萬物之本處。無論它的速度有多快,存在時間有多少,是長是短?或是延,或是促,它的本處就是「佛性」。所以說一切法的根本,就是「真如」。連無常的根本,還是「真如」。就像《楞嚴經》裡面講的「揑目妄見有二月」,在天空中妄見有兩個月亮,那就叫眾生迷惑顛倒,實際上二月的當下,只有一月。眾生亦復如是,因為無明的緣故,所以妄有「能見相」、有「所見相」,就如同第二月,如同你幻見天空有兩個月亮。

沒學佛的人,不斷地相續此迷情,造作種種善業、惡業;未了一乘的學佛的人,想要令「能所雙合」,不知道根本沒有能所,就像天空中唯是一月。眾生不知道「事即是理,理即是事」,唯一真如。所以說為「一乘」,「一乘」就是一心之乘!用一心法來運載一切眾生。所以《楞嚴經》講,但一月真,中間更無是月非月。正是告訴你:天空只有一月。若你說要「泯能所」,本來就沒有能所,能所自泯。就像淨土法門的念佛,念到後來,「能所」為什麼不消自消?因為唯是一心!這能所自然就消融。為什麼會有能所?是因為你揑目,所謂揑目,就是你著相了,認為心外有法。那你為什麼會認為心外有法呢?就是你不了達實相。所以佛才出世,為大眾說「實相」,為物說「唯心」,讓大家能夠知道:原來這「真如自性」是怎麼一回事。世尊確實善使金錍,剔除眾生的眼病。跟我們講實相的道理,不讓大家墮在善惡當中,所以講《華嚴經》、講華嚴的奧旨,不是叫你去造善造惡,因為造善造惡都還是輪迴,是要你直了見性,直接了達真如佛性。
這是說第五個「理事玄通非相止」。

「上來明五止竟」,以上闡明這五種止。

「自下依止起觀。問。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云何更要入止觀兩門耶。」

從這裡開始是「依止起觀」,就是「從體起用」。
這裡有個問答「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相信我們這樣子講下來,大家看到《妄盡還源觀》裡面教你的每一個觀門都非常圓滿,包括前面的五種止門,隨舉一門,各各圓滿。到這裡,大家就會有疑問,由祖師幫我們問出來:從上義理來看,依著修行應該就非常圓滿的,那為什麼還要更入止觀兩門?明明是要講「觀」,為什麼要講「止觀二門」?

這裡秘密地告訴你,「止就是觀,觀就是止」。所以隨舉「止」門即是「觀」門,隨舉「觀」門即是「止」門。

底下是祖師回答,

「答。《起信》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不相捨離。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

祖師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都是依經依論,依了義的經典、依了義的大論。你不要看《大乘起信論》它很薄,它是了義的論典,是禪宗的祖師馬鳴菩薩所寫的,他用《大乘起信論》振興大乘佛法,破二乘外道邪見。
所以依《起信論》裡所說,若是修「止」者,是要對治凡夫住著世間,所以告訴你「一切世間相當體即空」,同時也是對治二乘怯弱之見。因為凡夫樂於小法,什麼叫「樂於小法」呢?就是喜歡小乘,凡夫他覺得:哎呀!這樣就好了、這樣就夠了」!所以現在你們才會在外面聽到有學佛人說:「我只要學個五戒,我持好就能成佛了」。是誰告訴你「五戒持好就能成佛」?那根本是胡說八道。前面我們看到:「三皈五戒者,佛法之平地」,才平地而已,你還沒蓋樓,還有大樓要蓋呢。你以為去買一塊地,地上自己就有樓了?那你叫「幻見」。你只是買了一塊地而已,還沒有蓋起樓房,你就滿足,這就不對了。這是比喻,搞錯的人以為自己學個小乘,能覺察到一下自己的心念了,有點寂滅感覺,他就覺得自己可以了。這是講凡夫的問題,同時帶破小乘人的問題。為什麼祖師說小乘知見是怯弱之見呢?因為小乘人見相生心。什麼叫「見相生心」呢?小乘生害怕的心,因爲「怖苦」所以想要出離,所以修「苦集滅道」,小乘觀世間都是「苦」,這正是見相生心,徹底著相,所以小乘是怖苦後想要斷除煩惱,想要修道、想要證到涅槃。想要「離苦」這個心就是怯弱之心,就是祖師在這裡講的。見苦生怖,所以這叫「怯弱之見」。這裡同時破凡夫、同時破小乘。既破凡夫心中的惡,也破小乘人樂小法的業習。所謂「樂小法者」就是「得少為足」。
就像一根麻繩一樣,這麻繩它全體是麻,因絞而成為繩。凡夫不懂而妄見,把繩子當作是蛇,可是凡夫還很喜歡這條蛇,終究為毒所傷,為什麼說被毒蛇所傷呢?因為凡夫認妄為真,所以在虛妄當中受報。二乘人也是看錯了,把繩子看成蛇,可是他是害怕,他不知道這條蛇本身是虛妄的,當下全體是繩子,其實全體是麻。二乘人對此也沒搞清楚,所以他害怕,他想要把蛇給捨掉,實際上也無蛇可捨,所以兩個都是問題。而且二乘雖把蛇給捨掉,也沒捨至究竟。小乘以為無蛇,他就已經成就了,但是,他不知道這蛇的當下即是麻繩,全體是麻。
小乘人不知道五蘊即是如來藏,他們只知道「蘊中無我」,所以他們墮的是「偏真涅槃」,所證的是「有為的菩提」。

所以這裡講「修止」是對治凡夫住著世間,也能夠對治二乘怯弱之見,同時也正是對治凡夫「得少為足」的錯誤觀念。這是講修止。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修觀」是對治二乘不起大悲心,所叫他修觀。他們沒有想要利益眾生,沒有想要圓成佛道,所以說大悲心不足。修觀者「遠離凡夫不修善根」,同樣也是對治凡夫不願修習善根的這種錯誤心態,所以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所以這止觀二門,能夠互相助成,「不相捨離」是沒有辦法分開的。若不修止觀,沒有辦法成就圓滿菩提。

下面用《華嚴經》金翅鳥的比喻為我們作說明:

《華嚴》云:「譬如金翅鳥。以左右兩翅鼓揚海水。令其兩闢。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如來出世。亦復如是。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鼓揚眾生大愛海水。令其兩闢。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


《華嚴經》講:譬如金翅鳥。金翅鳥的福報很大,牠可以知道哪一隻龍的命將終,當金翅鳥看到海中的龍,有命要盡的,牠就從山頂上飛下來,到鹹水海的海面上,用牠的兩翅這麼一振,牠的翅膀力量非常地大,能振開海水,將海水「兩闢」,把海水分開,牠就可以看到這海底的龍,這命要盡的龍,就會顯現出來,看龍命要盡了,就把牠吃掉,牠不從龍身先吃,是從尾巴先吃。「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

「如來出世。亦復如是。」這是把如來比喻作金翅鳥王,說釋迦牟尼佛出世也是這樣,「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以止觀作為他的兩個翅膀,「鼓揚眾生大愛海水」。就像金翅鳥要吃龍的時候一樣,鼓揚海水「令其兩闢」,闢開海水來,「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所以眾生根器成熟的,能夠學大乘止觀的,就教大乘止觀兩門來教化眾生。

「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就是依這個道理,所以要修止觀。

下面還有一個問答,

問:「止觀兩門既為宗要。凡夫初學未解安心。請示迷徒。令歸正路。」

這是承上面的問答,接著問。
問:知道止觀兩門是佛法的宗要,非常地重要,那麼「凡夫初學未解安心」,不知道怎麼修,所以「請示迷徒」,這是請祖師開示,指一條路出來,讓迷途上的人,「令歸正路」,是要讓我們能夠修學大乘的止觀。

祖師這裡回答說:

答:依《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

這是祖師開示怎麼修止。依據《起信論》所說:「若修止者。住於靜處。」在安靜的地方,「端坐正意」:打坐名為端坐。「正意」就是提起正念。「不依氣息」,這是揀別於小乘的。你們現在看到外面教的調息法,有些也不是小乘。附佛外道也有附小乘的,因為現在交通發達,資訊傳播得非常快,有些附佛外道也附在小乘法,他也說他是小乘,也說他實修,會教你調息、靜坐......,實際上,很多都是教你著在這身心當中。

所以大乘止觀教你「不依氣息,不依形色」,形色就是你這個肉身。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虛妄幻化的。你依氣息,氣息會變動,一變,你心就亂了。祖師教你「呼吸念佛」,這看似依於氣息,但真正重點是讓你念佛,而不是讓你著在那個定境中,關鑰、關鍵要搞清楚,很多人用呼吸念佛、用數息念佛、用計數念佛,要知道,計數念佛的關鍵不在數,關鍵之處在於念佛,這是幫助你念佛、攝心,而不是在數一、二、三,如果注意力在數數,你就墮在數中。所以說要是真的修大乘止觀,是教你不依氣息,不依形色。有的小乘教放慢動作,那只是前方便,教你腳舉起來慢慢地往前踏,從腳跟先落地,然後去感受腳落地的感覺,每一塊肌肉,每一條神經,一直踏到腳尖。有的腳舉起來就舉了大概五分鐘,放下去也放了五分鐘,這就是依形色在修行。大乘止觀不是這樣,所以說人人可修,腳斷掉的也可以修,不用腳;手斷的也可以修,盲聾瘖啞也可以修,都可以修,所以攝機之廣,不可思議!上根的可以修,鈍根的也可以修,根器差的也可以修,你們覺得自己根器很差的,正需要學大乘。

「朱子治家格言講: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我告訴你們:「眾生在迷,大乘一定要學」。越是迷,越要學。絕不能捨大乘,大乘經典即使你看不懂,都還能夠給你增福慧、消業障,你雖然看不懂,只要你讀了,都能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要是能夠深解大乘,「解行在躬」,是說你只要能夠依解起行,那你一生能圓曠劫之果。這是《華嚴經》的力用,是ㄧ乘了義的殊勝。所以你越是迷惑顛倒,你越是要學大乘,你越覺得自己根器差,你越要來學,為什麼?因為大乘可以轉變你的根器,讓你從下根轉成中根、中根轉成上根,學佛的智慧、福報會越來越大,所以,你不要覺得你自己根器差,不能學大乘,沒有辦法學經教,沒有辦法聽《華嚴》,這是你自己妄自菲薄,沒志氣,自己看不起自己。做一個學佛人,三寶弟子要有志氣,志在作佛,越是迷惑越要學,這個很重要,不可以認為自己不行。要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成佛尚且沒問題,解經、念佛、修行這些都不是問題,所以你自己要能夠提起來。

這裡講不依形色,「不依於空。」空就是講「空見」或是空的感覺,或沒有的感覺,或是講「捨受」,還有講「不依地水火風」,因為有些外道就是依地水火風,有的是拜火的、 拜水的、 拜風神的......,在這當中,修禪定。不依地水火風,也可以說,不依這個根身,不依器界。為什麼講「不依」?因為都是虛妄的,沒辦法依。所以「乃至不依見聞覺知」,所謂不依見聞覺知,就是心不隨境轉,而不是沒有見聞覺知。你要是以為不依見聞覺知,是不見不聞的話,那你就聽錯了意思。如果不見不聞,那誰來解經、誰來成佛?所以講「不依」,不是說沒有見聞覺知,是教你心不隨境轉,心不隨色相轉,不隨地水火風而轉,那麼「一切諸想,隨念皆除」。這就講到重點了,所有的想念皆是妄想,無論是善是惡,皆是妄想,所以隨念皆除,知道念頭當體即空。「能觀的」亦復歸空,所以叫「亦遣除想」,為什麼呢?以一切法本來無想。但是「歸空」之想也不作意,你只是了達「能觀之智」,本就是你心具,所以不用再起個念頭,把除妄想的這個「能觀之智」化空,只是念頭一轉,這樣就可以了。你不用再作意:「我在觀,能觀的這個心是空的」,那你永遠都有「能觀」要除,那這一觀就過不了,就化不空,所以說「亦遣除想」,怎麼遣呢?就是知道「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所以說「唯空」,就是不生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為什麼?因為終無「心外法」為所緣。因全體即心,心體本空,境界是虛的,境界既虛,所以無有心外境界,才說「亦不隨心外緣念境界」,這是教你大乘修止觀的「修止」。

所以你看現在外面教你修止觀的,他說小乘也有止觀,那個止觀跟這裡一對照,你就知道了。這個大乘止觀殊勝,這個大乘止觀究竟,而且大乘止觀徹底,還有這止觀斷煩惱之迅速,只一念,隨即全部化空,不用次第斷。你要是修小乘的止觀,有先修後修的問題,先修這個,再修那個,一個一個修上來,先修「五停心觀」、「四念處」、「四正勤」......這樣「三十七道品」逐步地修上來。大乘一念就圓具,所以單就「止」門,就已經圓超圓攝無量門。


「然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魔境自然遠離。」

再來「以心除心」,所謂「以心除心」是講外塵既無,能緣之心空。而不是你不了心性的「以心除心」,不了心性的以心除心,那還是認境為實有。這裡是「知境本空」,以你的「正知見」除「妄知見」。怎麼除呢?了達虛妄心的當下,全體是真,所以叫「以心除心」。剛開始因為不熟悉,你常會失念,就跟你念佛一樣,剛開始念佛的時候,你覺得妄想很多,念一念就跑到妄想裡去。就像有的同修,他在拜佛的時候,他說很奇怪,拜了半個小時,感覺全部都在打妄想。我說:「沒錯,你現在終於知道了」,因為你平常都在打妄想,現在拜佛的時候,你心收攝回來,所以你看到了你的心很亂。可是要知道:能見亂者,此心不亂,這就是「心光發宣」,這是心的光明透露出來了。但就是講你的心有收攝了,能夠照到煩惱。你不要拿我講的把你自己解得太高,你要知道你還有煩惱沒化空,還有路要走哦,不要我講個「心光發宣」,你就以為你見性了。要知道:眼睛一睜開也是心光發宣;耳朵,不要說早上起床,連在睡夢當中,你也能聽到鬧鐘在響、手機在響,這也是心光發宣。所以佛法的重點不是在於你「看到煩惱」,「看到」只是一個好兆頭而已,大乘講「化空」,重點是要把煩惱給化空,念佛亦復如是,你念佛的時候,你見到煩惱了,你不用害怕,你被煩惱蓋覆住了,你就趕快依照這裡講的:「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要立即回頭,提起正念,趕快念佛這就可以了。而不是你能了了清楚看到煩惱,看到煩惱幹什麼?那個就是該要化空的東西。因為我知道現在外面有人在教,告訴你們:這樣攝心你就能了了清楚看到煩惱。還要你們看著它,我說:你看著它幹嘛,那就是應該化空的。看著它,就「能所心」熾然成立,還是墮煩惱中,所謂「知覺乃眾生」。

所以你們要學《楞嚴經》,你不看《楞嚴經》,聽外面的人胡說八道,依照他教的,你雖然有看到煩惱,覺察到煩惱,然後有慢下來、緩下來,這還是墮在知覺當中,仍舊沒有辦法化空啊。他給你講一些名相,你以為是大乘止觀,其實差得遠了,這裡講的才是真的大乘止觀。所以祖師教你「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知道諸法唯心,知道萬法唯識。「心」即是「識」,為什麼講識呢?「識」有揀別的功能,講「心」是一切法的本體。本體即空,但是不落斷空,它能夠有了別的作用,所以講「唯心識觀」,這「識」就是「真實識知」義,「遍照法界」義,這前面有講過。所以教你「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的魔境自然遠離。所以你問魔境怎麼遠離?就教你唯心識觀。所以為什麼《楞嚴經》後面講五十陰魔。你會見到這五十陰魔,很多都是你「洗心非正,落於邪見」當中。所以現在有些人念佛、打坐參禪,著魔了,預言災難,然後也會狂妄說法,說他見到「誰」,哪個人是佛再來,哪個人有往生淨土,哪個沒往生,......這些都是妖魔鬼怪。這就是他在修行過程當中「洗心非正,墮於邪見」,我這樣講你就很清楚了,所以你不要去相信那些鬼神附身,他說某人多有修,說你多有修,說你過去生跟誰有什麼因緣,又有多少眾生要求你超度......,這些都是妖魔鬼怪。會講這些話的人,你就知道他正墮在《楞嚴經》講的五十陰魔當中,而且仔細看來,他還不夠厲害,人家五十陰魔那個境界,確實是很厲害,神通更大,講得更準。有一些預言災難的都不準,那就叫「著鬼神」了,遇鬼神附身,那就更要小心。

「凡夫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又無師匠。諮問莫憑。依四魔功。將為正道。日月經久。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沉淪苦海。出離無由。深自察之。無令暫替。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

「凡夫初學邪正未分」是教你要清楚:有很多人剛開始要學佛,或是剛開始修行,也都算「初心」。就像你初心在學佛,因為沒修證,「魔網入心欺誑行者」,你著境界了,或是天魔來擾亂,或你冤親債主來擾亂,鬼神來擾亂,他的擾亂你,不是只讓你痛苦,還有,就是讓你著境界:受樂,或是讓你發神通,之後你就會發神經,這種是真的有。也有人念佛,念一念自覺得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然後跳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心裡好樂,所以這妖魔鬼怪就現那個相去騙他,讓他從樓上跳下來。要知道,這個不是淨宗的問題,是那個人修行的問題,是他用心錯誤。所以要知道:你修行,你發了神通了,或是你有這些奇異境界,你不用太高興,《楞嚴經》講:「暫得如是。非為聖證。」所謂「暫得如是」,是說這情況是暫時有而已,不是真正有大成就,所以說「非為聖證」。經文中還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所謂「若作聖解」,意思就是:你以為你自己成佛了,你以為你自己有工夫了、有成就了,那你就會受他控制。

所以說「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又無師匠。諮問莫憑。」,我看現在有「師匠」也沒有用,師匠是要告訴你,你也不覺得這是你的過失,你也不覺得是顛倒,你可能還覺得:「師父你哪有我有修,打坐也坐不了多久,站也站不了多久......」,你跟他講:「你要小心」,他還覺得「你不懂,你嫉妒我」。有的鬼神附身了,他可以一直走一直走,一直繞一直繞,不斷地繞佛,不斷地行走,好像很精進的樣子,他好像又能顯神通,又能知道一些事情,他就到處去眩惑那些無識之人。在現代,就算有人能識得他著魔的境界,跟他講,也不一定救得了他。所以,在以前的人來說是沒有師匠,現在就算有師匠,他也不聽,他還覺得:「你哪有我功德大」!這就是現代人的問題,以前是「諮問莫憑」,沒辦法諮問。現在亦復如是,縱然有幸遇到一些善知識,卻因為你傲慢,也沒辦法問,何況沒有師匠。

佛在經上講:在末法時,「賢聖隱伏。」我們聽到這四個字覺得很難過。我說的「聖賢」是講佛教這些有修有證的聖賢,不是講世間人那種聖賢。在末法,你遇不到他們,即使遇到你也不認識,他們都躲起來了,所謂「躲起來」就是你沒有緣見到,而不是他害怕你,所謂「隱伏」就是你沒有緣見到他,還有就是:你福報不夠,業障太重,視而不見。

「依四魔功。將為正道。」「四魔」就是指「煩惱魔、五陰魔、天魔、死魔」,有這四種魔。你以為你有這些神通,有這些怪異的現象,你就是成就了。那麼「日月經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剛才前面講的,諮問莫憑,沒有師匠,那個是遇不到。這裡是你自己已經邪見日深,即使遇到良緣,縱然遇到善知識,你也難改變。所以我跟你們講:《弟子規》那些世間書不要學不要看,聽說還有《群書治要》這種世間書出現在佛門,你在佛門裡面,這種東西不要去看。可是還是有些迷惑的人,就像這裡講的:依著自己的妄想顛倒去看去學。所以縱然遇到正法,他也改不過來,「設遇良緣。終成難改。」那麼正中祖師這裡所說「沉淪苦海。出離無由。」所以你知見不正,墮在邪見,著在神通上面,或奇異的瑞相上面,終成難改,導致沉淪苦海,沒有辦法出離。我們道場也有很多的瑞相,可是我們從來不會跟你講,瑞相就瑞相,沒什麼大不了,很正常,不要執著。有些道場的人看到窗戶上有法輪,就用相機拍,或是拍到天空、或是牆壁、哪邊又有現佛菩薩相。我告訴你:天魔都能現佛菩薩的形相,重點是要看「知見」,所以佛是示現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更禁止弟子現神通。所以,一個正法道場,它不會提倡神通,用這種手段去吸引大眾,更不會去欺騙信眾。所做的就是講正知正見。

哪一個道場有釋迦牟尼佛道場的瑞相多?每一部經都有瑞相,而且還能夠做到我們現在講的「即時連線」,可以看到他方諸佛,全都是直播的,但是雖有這樣的瑞相,佛也沒有炫耀,因為佛不是在提倡瑞相,他是教你有正知正見,能分辨。所以你就知道佛法講的是正知正見,講的是大乘的了義,教你實際去修行,不是要搞神通、不是要搞鬼神。你縱然有這樣的成就,你也不要覺得高興,所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因為你要是高興了,心就著相了,一著相就著魔,不是等到以後才著魔,是當你一著相你就著魔,所以說「出離無由,深自察之」。「無令暫替」就是不要讓這些妖魔鬼怪來擾亂你的心,不要讓這些不正見來影響你的正知正見,影響你的道心。「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
這裡所說的,是依照《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

「六起六觀者。依前五門即觀之止。而起即止之觀。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定慧雙融離分齊故。一多相即絕前後故。大用自在無障礙故。」

前面有講「理事玄通非相止」,那你就知道「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止即是觀,觀即是止」,到這裡你再來理解就不成問題。所以祖師說「隨舉一門能收全部,又不妨其中次第宛然」。確實如此。

這裡開始講第六、「起六觀」。「起六觀者,依前五門即觀之止。」這是說前面講的「五門」是即觀之止,「觀」就是講「繁興的作用」,但作用的全體寂滅,「而起即止之觀」,寂滅性中有圓圓滿滿的作用,這叫「即止之觀」。「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為什麼呢,因為理與事,互隱互顯、互存互奪,沒有障礙。「定慧雙融離分齊故。」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所以雙融。後面會告訴大家,什麼叫「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它會起作用,「男身沒,女身彰。東方入,西方起。」東方入定,西方出定,這就「定慧雙融」。「離分齊故」,「分齊」就是分別。「一多相即,一即是多」,所謂「一念能開為無量劫,無量劫收為一念」,「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所謂「一微空故眾微空,眾微空故一微空」,「一微塵」之塵性是空,眾微塵亦復如是,「一即是多」,一微空故眾微空。「多即是一」,所以眾微空故一微空。「微」就是微塵。「眾微」就是「眾多的微塵」,是當體寂滅。
「一微空中能含眾微,眾微空中能含一微」,在這當中的「一」跟「多」,此「一」即是講「心體」,即是說眾微空,重點在「空」。講「多」就是講「眾微」。講「相」上就是講「一微」或是「眾微」,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相即絕前後故」就是無有前後。這「絕前後故」有它的深義,我到後面再來作說明。
「大用自在無障礙故」。這是講「大機大用」。佛門常講的大機大用,到底有多大?用有多廣?一般只是簡單地帶過,後面「依止起觀」就會為我們來做比一般還要詳細地說明。

「言六觀者。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

第一個「攝境歸心真空觀」:境即是心,當體即空,所以叫「攝境歸心真空觀」。其實前面都有揀情的作用。所謂「揀情」,「揀」就是揀別、揀除的意思。是讓你知道什麼是你的情見,而且要把這情見給除掉,所以說是揀情的作用。因為眾生不了境唯心,所以《唯心訣》講「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所以先告訴你「攝境歸心真空觀」,讓你知道一切境界唯心所現,心體是空,所以無「心外法」為所緣。

這裡講「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三界中的一切,唯是一心所造,就像夢中的境界,唯是心所現,更無心外的夢境,全夢是心,三界亦復如是。一切諸法唯是一心造,誰的心?就是你的心,你心現諸法,所以說「心外更無一法可得」,這個道理我常在講。「故曰歸心」,所以叫攝境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一切的分別,分別什麼?森羅萬象。一切分別都是自心,見明見暗,見好見醜,所以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緣無論是好是醜,皆從心所起。所以一切的分別,但是分別於自心。「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這首偈子很有名,後面還有:「智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有智慧的人了達,在這當中「心不隨分別、心不隨境轉」名為除心。可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了一切法唯心,所以叫「除心」,而不是把心給除掉,心除掉,誰來修證?沒有人可以修證。只是「了境唯心」已,所以叫做「除心」,心既除矣,萬境本空,所以「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所以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不是說你的心能分別,而是說好醜皆由心所現,這個解才是究竟。因為現在佛門中,有些人會引這一句話,但他是把它理解成「你不要分別,好醜都是你的心在分別」,實際上這一句更深的意思是講:「好醜由心造,心平等顯現,只是眾生不了,萬境皆空,才起於分別。做到「不起分別」還不夠,還要「了境唯心」。你只知道「境緣無好醜,而不起分別」,這個還沒達到究竟,真正達到究竟是:「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就不會生起分別的妄想,所以講「但由自心」。

下面「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這句話我常引用,這是賢首國師講的話,所謂「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所謂「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是說你心所緣的,就是自心所現的境界。在《解深密經》裡面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都是同樣的道理。在末法,眾生把「識」當作是煩惱、是虛妄的,實際上,「識」根本就沒有所謂「煩惱」的問題,因為當下即心。「八識心王」沒有染淨的差別,是能作染淨的依止,特別是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染淨的依止。是「依止」,能現染淨,但它不屬染淨。一切染淨但是自己分別而已,識體本自清淨,所以稱為「如來藏」,迷失了真如自性,所以稱它為「妄識」。現在教你修行,教你了萬法唯識,叫你遠離「依他起」及「遍計執」,所以由此可知,「性宗」跟「相宗」是絕對可以融通的,沒有任何障礙,捨除的只是你的攀緣妄想而已,《楞嚴經》講:汝但不隨「分別妄想」......,重點是在「不隨」,「不隨」不是沒分別,你隨了,心就著境,墮在境界上。
就是我之前講過的「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眾生有十二種大類,約依「處」來說有二十五有。這二十五有就是三界,可以分為二十五有,這就是迷失自性、迷失本來,之後所起「相續之識浪」,如飛蛾撲火,「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就在無身中受身,「無身」就本來沒有這四大假合的身,而幻有這四大假合,心就著在境界上,從此一向迷惑,不知道要「返本還源」,「積滯著之情塵,......匍匐於九居之內。」這「九居」就是講「天下」、講在六道四生當中,捨身受身,改形易道,都是不了唯心的緣故。「意識」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你取相分別,所以《楞嚴經》教你不隨分別,重點在於「不隨」,一隨了就入境界,所謂「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一旦惑為色身之內,則不知「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你不曉得,你就鎖在這個頻伽瓶當中,雖然鎖在頻伽瓶裡面,但是我們的八識與真如佛性無二無別,頻伽瓶中的空跟外面的虛空,無二無別,頻伽瓶裡的空就是講「八識」,瓶外面的空就是講「真如自性」,實際上沒有任何的差別。就像海中的水泡,泡裡面的水跟水泡外面的水,同是海水,所以講「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都是同樣的道理。只是眾生不了達,所以變為眾生。所以我們現在要念佛、要修行、要持戒來「返本還源」,說返本還源不是刻意造作,因為心性本具。就像祖師講的:「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真性從來不受染汙,但是不妨你修,可是修證並不是產生出一個新的佛性,而是復本心源而已、恢復本來的面貌。這裡講「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因為「心不起,外境本空。」只要你不起心,境界本是空寂。

「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故。真空義成。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

論裡面講到,「依唯識故」,一切法唯識所現。「境本無體故」,「境」就是講境界,本無自體。所以《解深密經》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境界是「識」所現,也就是講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你現在見到的色相物質,就是阿賴耶識的相分,能見的心就是「見分」。但是若不了唯心,見、相二分,就成為對待,一旦了境唯心,則能夠透過修行、透過熏修,發起本有的「證自證分」跟「自證分」。因為自體有自證的能力,為什麼?因為第八阿賴耶識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不生不滅」就是講真如自體,也就是講「自證分」,有自證的能力,能夠成佛。那「證自證分」就能夠起用,能夠起種種的妙用,這就是護法菩薩講的「自體四分」。

你們不要著在名相上,還說:「法師,你只講了一個第八阿賴耶識。」實際上,所有的諸識都從第八而轉生,《楞伽經》講種種轉生都是幻化。所以,說「第八」廣義上一定含著前面的七識。這裡講:「依唯識故。境本無體故。真空義成。」所以說是「真空」,因為境本無體,當體即空。「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既然塵無有,本識即不生。你要清楚,說「不生」,不是沒有,所謂不生,是說它轉成大圓鏡智。

因為有生就有滅,有滅它就有生,就有種種識浪相續轉生,所謂「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正是此義。種子滅去以後,會再生種子,因為這個種子,它是未來之因,是過去之果,它會變異、它會成熟,所以又叫「異熟」。都是屬第八阿賴耶識,因為含藏無量習氣的種子,所以它又叫「含藏」又叫「異熟」。

「本識即不生」,不生,它就會轉成大圓鏡智。可是你迷惑了,它就有生,就妄有八識,你的智就變成識。

「又經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

這正是前面講過的,經上說:未達境即是心,起種種分別,了達境唯心,分別即不生。你知道境界唯心,分別自然就不生,就不起種種分別了。

「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


這裡講「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了達境唯心,分別即不生,所以你能夠捨一切的塵勞之相。所以說「修行」以了達心性最為重要。因為知道諸法唯心,便能捨外面的塵勞。所以說一切的煩惱皆能捨,一切的恩愛貪欲皆能捨。「由此息分別」,是依心來捨,所以說從根本修。「悟平等真空」,不但人我平等,一切差別染淨皆悉平等。又說:「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就像世間有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稱為「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也是如此,你看釋迦牟尼佛,出世教化的宗旨是什麼?「為物說唯心」,而不是講世間法,不是講人天乘,這點大家一定要懂,他是「為物說唯心」,說唯心之法,正是契機、契理之要。為什麼說「契機」呢?因為眾生本來就具有此心,所以說「契機」。此心即是十方諸佛所證之理,所以說「契理」。十方諸佛出世但為此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不只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亦復如是。所以說「諸佛出世,以唯心之法教化眾生」,這是契機契理,是救世的妙藥,確實非常圓妙。

「以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現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當作此觀。智慧甚深。故曰攝境歸心真空觀也。」

這樣你就知道了,境是由心所現,叫「由心現境」,「由境現心」。這兩個現在有些佛學院以及學經教的人常搞錯,誤以為心境是互相依存的。心境互相依存,則心境相對,不能夠「心境一如」。所以這裡講「由心現境」,所以這「境」是空的;「由境現心」,「心」是空的。所以說「心不至境」,心為什麼不至境?心能了別、境界有差別,境不入心,又不妨「心境宛然」,又不妨「心境雙融」,所以叫「境智如如」。所以,問永明延壽大師他的教化是何宗旨啊?他就給你指著門前的西湖說「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但於一切境界上,不求知不作解,就是永明延壽大師的宗旨。所謂「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心境如如、心境宛然。由心現境,由境現心,這講的是「心境如如」,心境如如又不妨「心境宛然」,心是心、境是境。


「當作此觀,智慧甚深」,起這觀,才叫智慧。不是你很會搞世間法,很會人情世故,很會在世間勤身營務、好營世務,這都不叫智慧,只是很會攀緣,誤把攀緣當結緣,明明是在攀緣,他還以為他是在結緣,這就是心太粗了,智慧不足。所以,講「智慧甚深」是教你唯心識觀,知道境即是心,這才是般若智慧。這是講六觀的第一個觀門:攝境歸心真空觀也。

妄盡還源觀今說4




「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

這是第四個「普代眾生受苦德」。什麼叫「代眾生受苦」?就是修行不為自身,但為廣利群生,冤親平等。這「冤親平等」是在你自身上,沒有冤懟,沒有絲毫的愛染,所以稱為冤親平等。冤親平等裡面有「冤」跟「親」。這「親」就是你的親人、家親眷屬,你自己所愛的、所好樂的,就是「親」。那麼「冤」呢?就是冤家對頭。所以說迴向要「冤親平等」,在現在只是希望自己的死對頭不要來找我麻煩,這是狹義的解釋。那麼深入地理解,就是我們之前講的,自己的對待心要放下,愛好心要放下。可是,說「放下」,不是只用嘴巴說,而是靠修行。
所以在淨土宗是用念佛的方式,在一切境界當中,心不隨境轉,心不生煩惱。如果心隨境轉,馬上回頭。因為剛開始修行,業障比較重,很容易心隨境轉。好不容易有少時的安住,但是,要不了多久,馬上就煩惱重重。因此大家就要會:一旦忘失正念,一定要懂得「再提起佛號」,這才算達到冤親平等。那麼久而久之,你業障消了,「我執」減少了,「我愛」減少了,也就沒有所謂的「冤」跟「親」的問題,那就達到平等了。

「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普遍令一切眾生斷貪瞋癡,破無明。而且要能夠廣修萬行。這「萬行」就是講菩薩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展開來就是萬行,所以說令眾生「速證菩提」。祖師講的度眾生、幫助眾生,是要像前面講的「柔和質直攝生」,都是要令眾生出三界六道輪迴,而且圓證佛果。這裡所講的德行不是世間人認為的那種著相德行,講的德行都是教你離相,斷貪瞋癡,這才叫「有德」。更重要的是要教你明心見性,要教你「永斷夢妄思想念」,了知「根身器界」唯是一心,這才叫「功德」。這個是真正佛教講的德行,而不是只有世間的溫、良、恭、儉、讓而已。在言語上謙虛,在行為上恭慎而已。那些還不夠,而且不究竟。你只要對心性能明了,對佛法能明了,這世間的德行自然具足,而且更為圓滿。


「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

祖師更教著學大乘發心行菩薩道,要想成佛的這些學人,也就是我們,要以大悲大願度眾。「大悲」是了知眾生與我同一體性。「大願」,就是發願度一切眾生,行四弘誓願。要「以身為質」,「質」就是質押,也就是藉此身,入於三惡趣當中救苦難眾生。所以我們自己也要發這樣的大願,要幫助一切受繫縛、受束縛的眾生,令眾生能回頭。以下講得更清楚:
講菩薩的大願「以身為質」,示現在三惡趣,為什麼呢?為什麼說「以身為質」呢?因為菩薩本來神通自在,那你示現到惡道去,就要有他們的形象,就有他們的飲食,有他們的見聞,所以算是隱覆自己的身相光明,以及神通道力,質於三惡道中,也可說是人質的「質」。菩薩在三惡趣中,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令其永脫三惡道,並且發願盡未來際心無退屈。
你們受了菩薩戒,都是發願「盡未來際」永不退轉。你有發這個願,就已經種了金剛種子,菩薩戒是一受永受。所以《瓔珞經》講的菩薩戒,只有受法,沒有捨法。因為你發願了,盡未來際你都願意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其他的諸大菩薩亦復如是。所以既已發了菩薩大願,心就不要退轉。有時候你們去受戒或是在佛門裡問的一些問題,在我看來很多都是退轉的問題,很多問題表面上好像是戒律跟你在工作上有衝突,實際上,是你心沒有發出來。你真的要接受佛教,你真正要持戒,你真的要學佛,你就會去轉變,就看你有沒有真發心。你有幫助眾生的心,你就不會想再去殺生吃肉;你有幫助眾生的心,你就不會去偷盜;你就不會打妄語、欺騙,你就不會做犯戒的事情。所以告訴你們:不要發了願以後又萌生退意,正是此意。
但是幫助眾生時自己要有智慧,不要幫到後來,自己變成眾生,若自己定慧不足,就要增強定慧。不光願心要不退,道行也不退。所以講「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下面講「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你幫助眾生,無論你給他佛法或是給他衣服、飲食、醫藥......,你沒有希求他給你回報,也不是要圖個善人的美名,或孝子的美名,或尊師重道的美名。凡有所做不為名利,就是為正法久住,就是為了眾生可以永脫惡道、永離輪迴。更不能口說慈悲,卻存心靠著辦法會來賺錢維持生活,所以我常講,我不反對做法會,但是你如果用這種獲取名聞利養的心來辦法會,那這是我絕對反對的。說「反對」,是因為你不如法,你破壞佛教。實際上做法會,它本身沒有什麼過失,祖師大德也做法會。但是祖師沒有希望在法會當中,弄點名聞、弄點利養、弄點錢來養廟。所以,要幫助眾生,你就很單純地去幫助眾生,包括你保護動物、你救濟貧窮、施食......等等的。布施眾生衣服、飲食、醫藥、錢財......,你就是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而不是希求要做大功德主。你能供養三寶,那真的是三寶給你機會。在佛門護持正法,不是想要做大護法,更不要以為自己出了一些錢,拿個幾百萬、幾千萬,捐個一、兩億就不可一世,其實那些都是小錢而已。為什麼?人家供養釋迦牟尼佛,都是幾恆河沙的金銀珠寶來計算,你拿一點貨幣,並不算什麼,是給你一點修福的機會。給孤獨長者是用黃金鋪地來供佛,持地菩薩平地待佛,他有神通,只要是佛要走的地方,他把路全部給填平了。這些天王、梵王、無量的大眾他們供養釋迦牟尼佛都是以「恆河沙數」來做計算,或是以「世界微塵數」來做計算。你們在佛門裡面,你出錢,你做護法,那是應該的,因為你是佛弟子。你想要在這裡得個大功德主的美名,我告訴你,你只會得到業障很大、罪業很重。你在佛門裡面護法,這是佛菩薩給你機會,讓你修福,讓你來生不要墮在惡道當中,你感謝佛恩尚且不及,怎麼可以更生傲慢之心,破壞佛門的規矩,大家要有這個正知正見。

我想現在佛門裡面很多的出家人,不敢對居士講這種話,但是我必須得把實話告訴你,免得你花錢消不了災,還弄了一身罪業,來生墮在三惡道當中,那你真是欲哭無淚。因為在經典上就有記載,在家人護持佛教,但在佛教裡面不守規矩,出家人出於人情而不告訴他,害他死後墮在三惡道當中,非常地痛苦。所以你們不要以為出點錢,你就能修到功德,重點是你要全心全意為護持正法、護持佛教,不能希望有「毛髮報恩之心」,絕不會希望能從眾生那邊得到任何恭敬,或特殊的待遇,這樣才算有正知正見,你這樣才能得無量福報,成就無量的功德。


「《華嚴經》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行力。今此世界無諸垢。」

「廣大悲雲遍一切。」是講《華嚴經》中盧舍那佛,慈悲猶如天空的雲一樣,所以稱為「悲雲」,遍覆一切眾生。「捨身無量等剎塵」,為了幫助眾生脫離苦難,所以在三界六道當中示現種種不同的身,都能夠捨身度脫眾生。「以昔劫海修行力」,從無量劫以來,所謂的「無量劫」就是數不清的劫數以來,都能夠保持這樣的長遠願心來利益眾生。所以成就了如來華藏莊嚴世界,成就如來清淨的國土,所以說「今此世界無諸垢」,這是講盧舍那佛在因地他修行捨身幫助眾生。

「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

眾生從無始劫來妄執,念念隨著境界轉,隨著妄想而轉,所以稱之為苦。佛門講的「苦」,就是眾生起妄造業,生執著心,所以叫妄執。又不斷地使妄念相續,在妄境當中不斷地造作。所以《宗鏡錄》一開始就講「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本來沒有這個色身,因為妄執的緣故,所以感得了這個業報身;本來沒有三界六道,因為無明妄想的緣故,幻現出三界六道輪迴的現象。全都是因為不了真心,不識本性所造成的,就是因這一念無明。所以說:「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滴水興波,終起吞舟之巨浪」。這「一微」就是一微塵,你認一微塵為實有,那就有「心境相對」,所以說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這「戛漢之高峰」就是指四川的貢嘎山,又稱為蜀山之王,它周遭的山峰平均就有六千公尺高,但這蜀山之王「貢嘎山」高度有七千五百多公尺,高出群峰之上。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講:你一旦認境為實有,不斷地錯認,造就了這個世界。你起妄念,如同「滴水興波」,一滴水滴在大海裡面,一波推著一波,小波成大波,大波終成吞舟之巨浪。這「舟」就是船。滴水產生了這樣吞舟的巨浪,就像大海嘯一樣,所有的船隻全部被它吞沒。這巨浪從哪來呢?從滴水、從一小波而來。這就是眾生可憐之處,眾生為什麼可悲可憫?就是因為「自心取著自心相」。本來沒有幻相,但是因為取著,所以「非幻成幻法」,念念遷流。佛說這就叫苦,但這裡的眾生他不覺得這叫苦,他不知道這叫受苦受難。


所以「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二見」指斷見、常見或有、無,都稱為「二見」,因為你不了實相,必然產生出二見。「纏」是苦聚之業質,這是比喻像蠶作繭自縛,造就了這個根身器界。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這「貪愛」就比喻作蛾的兩翼,眾生如飛蛾撲火,墮在三界六道輪迴裡面,想要出離,卻沒有辦法出離。眾生不知道什麼是苦,總以為無明貪愛是正常的,所以在生死裡面不斷地輪轉。

「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菩薩依「大乘法」教他「觀」,就像《心經》講的:「色即是空」,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是空,什麼空呢?這個「空」就是講真空。教他知道當下即是真如,教其「了蘊空寂」。佛門用「真空」二字,就代表不是一般的「空」,不是經教裡面所謂「空宗」的那個「空」。佛門有「性宗」、有「相宗」,還有一個「空宗」。講「真空」就是講「真空」跟「妙有」是一體的,是所謂「圓滿的空」,不是一般經教講的「體空」而已。這裡講「了蘊空寂」,那你就知道《心經》講的空是講「真空」。

明了於自性當中本無,為什麼?因為色是幻色。之前講過,色如果是實有的,那必然礙於空,與空不能相合,不能入。所以「色」必是幻色,「空」必是真空,因為「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這才叫離苦。簡單講就是:讓你明了諸法實相,你才能離苦。不明了,你做再多的善,修再多的福,你再孝順,永遠都沒有辦法離苦得樂,因為那是兩回事。人做得再好,還是脫離不了無明煩惱。

「問。眾生無邊。苦業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


這是一個問答。問:眾生有無量無邊,那麼苦業也無量無邊,為什麼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這些苦難呢?這也是近代佛門裡面常錯解的,所謂「代眾生苦」。很多在家人、出家人,都想找個有修的師父,看他能不能幫你擔點業,以為這叫「代眾生苦」。實際上,誰都沒有辦法替你擔業,連佛都沒有辦法替你擔。要是佛有辦法替你擔的話,那釋迦牟尼佛早就都把眾生的業給擔掉了,不用再跟你講經說法,叫你要修行。所以業要自己消,自己心念要轉,業才能消,心念不轉則消不了。你從前殺生,現在不殺;從前諂曲虛偽,現在不再諂曲虛偽;從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現在不再墮在十惡業當中;從前常起貪瞋、愛慢、邪見,你現在趕快轉,這樣才能消業。

下面講,什麼叫「代眾生受苦」呢?


「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也。」

這是說明什麼叫「普代眾生受苦」。菩薩如何代眾生受苦?「由大悲方便力故」,因為有大慈悲、有大辯才,所以能方便說法。但是眾生對於自己的妄想顛倒非常地執著,也不知道它是虛妄的,所以稱為「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不知道貪瞋癡的根本是虛妄的,不知道一切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它的本性都是虛妄的,所以無由出苦。所以「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菩薩怎麼代眾生受苦呢?就是教眾生修行,修學「止觀」二門。這裡所用的「止觀」,你不要只想到天台宗的止觀。這「止觀」就代表佛教所有的行門,應機逗教、因病與藥,這就叫「教令修止觀兩門」。使「心無暫替」,什麼叫心無暫替?眾生的心就是攀緣在自己的業力裡面,攀緣在自己的妄想裡面,現在教你念佛,教你念念都念佛,心中佛號綿密不斷,那自然你就不會去念你的煩惱、念你的業障了。所以你說「業障怎麼消」?「念佛為什麼能消業」?從這裡你就可以看得懂了。

你心沒有在念這些妄想,沒有墮在這妄想當中,沒有墮在惡業當中,你的業就慢慢就消掉了,所以叫「心無暫替」。你的心全心全意在念佛、全心全意在修止觀、參禪、持咒,這樣子把業障給消掉,能使因果喪亡。所謂「因果」就是你的念頭、你的習氣種子。《瑜伽師地論》講什麼叫「習氣種子」?這習氣種子有「因果同時」的意思。這個種子,它是過去之果、未來之因,它具有因果,所以它能生後面的業習種子,再不斷地這樣相續,成為眾生各自現前的習氣。只要你念佛,你就不墮於世間的業習、不墮於世間的煩惱當中,你念佛自然代替了你的業習,以參禪、止觀、持咒代替了你的妄想、顛倒,所以說心無暫替,因果喪亡。這裡說的「因果喪亡」你不要錯解,這不是撥無因果!這是祖師講得稍為深一點。意思是能除惡業之因、能消現前的惡業,叫做「因果喪亡」。就是從心上去轉變,從根本去起修,所以教你念佛、教你打坐參禪。這就是「教修止觀」,所以「苦業無由得生」,心既不生,業怎麼生?所以達摩祖師講:「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這個業就沒辦法生了。那造業就是動念、動心、著相,所以為什麼禪宗教你參話頭、教你提起疑情?這「疑情」就是用來打掉你的妄念。因為眾生的妄念不是墮「有」就是墮「空」,所以他提這疑情讓你問自己「念佛的是誰」,叫你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話頭」沒有義味,就讓你在那裡疑來疑去,自然妄想全部被它打掉了。時節因緣到來,自然打開本來,能夠見性成佛。這是禪宗的修行,講「參話頭」。但在早期的禪宗祖師是用「直指」的方式,直接告訴你什麼是心?當時學人迴光一鑒,從此根身器界脫落。在這當中有漸悟的、有頓悟的,確實不是一下子就馬上開悟。所以在《指月錄》、《景德傳燈錄》裡面,很多祖師他並不是馬上開悟的,他是默然有省,意思就是他有所體會,集小悟成大悟;大悟十七八逐漸地這樣修行用功,最後終究大徹大悟。所以當時是用「直指人心」的方式,這是大概跟你講一下其他的宗派,像禪宗他們是怎麼修行的。

你心裡全部都安住在佛法,苦業自然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能夠讓眾生不入三塗,這才算是普代眾生受苦。所以「代眾受苦」,是使眾生的心都能安住在佛號裡面、安住在正法當中熏習,眾生既然熏習正法,就不起世間業了;既然不起世間業、不起貪瞋癡,自然就不會墮三惡道了,所以名為「代眾生苦」。這個「代」字,就是心無暫代、心無暫替。用什麼方法代?用佛教修行的方法代,教令修止觀二門。所以真正的悲濟眾生是用佛法,是用大乘佛法來教化眾生,讓他們來修行,這都是祖師所說。所以外面那群不懂佛法真實義的,說要用世間法、人天乘來教化佛教信徒,那些都不行。現在那些出家人或在家人,跑來佛門裡面學世間的東西,他以為:「我成佛要先把人做好」。我跟你講,那個根本是走錯路了。他會說:「因為我是初學,我應該要先修五戒十善,學學《弟子規》,了解因果」。乍聽之下,講得好像很對,但是永明延壽大師告訴我們,他說:你這種修行方式是錯的。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佛講的話你都不信,那你不是佛弟子啊!

永明大師說你拿這種世間的五戒十善與人,就像一個人很餓,你給他東西吃了,他好像飽了,但是這食物不乾淨,最後終究是生死毒發,沒有辦法了脫他的生死。所以說「但說大乘無咎」,就是直接教眾生學大乘,這沒有任何過失,而且窺基大師講:你現在直接學大乘,你就是頓根的人,是所謂的頓教。所謂的頓根不是愚鈍的「鈍」,是頓超的「頓」。因為你學小乘、學人天乘那是漸次教,你現在回過頭來直接學大乘,就是學圓頓大法,那你就是上根利智。這雖是窺基大師講的,但不是窺基大師的意思,是窺基大師依《涅槃經》的義趣告訴我們的,是事實,而不是窺基大師自創的,也不是在安慰你們的。所以祖師講經說法一定有依據,不是像現在的人穿鑿附會、胡說八道,以為做做法會就能超度眾生,做做慈善就叫幫助眾生,以為這樣就算代眾生受苦,這些都是不看經典,用自己的意思去揣測佛法,才會說「人做好了他就有佛法的基礎」!實際上正好相反,不光佛教基礎沒有,連做人基礎也沒做好,根本從來沒有入佛門。所以祖師講的「普代眾生受苦德」,簡單講就是教大家修行。


「《雜集論》云。於不堅堅覺。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種行德竟。」


在《雜集論》講「於不堅堅覺」,這是講菩薩修行。所謂「不堅」就是說六道輪迴當中的一切都是不堅固的,終究壞滅。能夠在這裡面「堅覺」意思就是:能夠覺悟、能夠發出離心。大菩薩如是,大家修行亦復如是。

知道這個身終歸幻滅,終究是敗壞,這是「不堅」。
可是你能在這當中懂得要修行,這就「於不堅堅覺」。所謂「深住於顛倒」不是教你心顛倒,而是要你在這個顛倒的世界當中,能夠離煩惱所惱。後面兩句是要一起看,「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

所以,你們看經若只看上面那一句而不看下面那一句,就會像現在外面有些出家人看不懂經典一樣,像《佛說父母恩難報經》這部安士高大師翻譯的版本是真正的佛經;可是另一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假的,經題差了一個字,那是偽經,裡面假託孝順之名,而實際上是在毀謗出家人,是在毀謗正法的。你們不要亂看,看了,你就會開始毀謗出家人,你業障就會很重。那部偽經它裡面所說的、所毀謗的事情,佛在《大報恩經》裡面早就全部都把它破掉了。如果你看經只看上面那一句,而不看後面的經文,那你就變成斷章取義。

若不整部經看清楚,不全篇去了解,看經只看文字而不懂意思,就因為有講「孝順」就認為是正確的,那你根本不懂佛法。現在有很多人,尤其是出家人,錯解《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去教信徒,說:「你即使左肩挑父、右肩挑母,你還不孝順!」這就是只取一半的意思。佛是告訴我們「左肩挑父、右肩挑母」這樣在世間孝順也都不算圓滿。接著後面的經文有講到,要你度你的父母學佛,這才叫圓滿,所以佛做給我們看。你不要只看到佛回去抬他爸爸棺材,就以為佛有那種世間人的情執、情見。釋迦牟尼在《涅槃經》裡面有講,如果你們這樣看我,你們就搞錯了,你們是在毀謗我!

所以,佛法重點不是在教眾生去做世間事。就像佛講過淨業三福,佛為什麼講淨業三福?是因為阿闍世王把他爸爸關起來,這樣做有不好的影響,所以釋迦牟尼佛順帶講個淨業三福,教大家要孝順父母。但是這三福中最重要的是後面的第三福,不是第一福跟第二福,第三福具足,那前面的兩福自然具足;若你只有前面兩福,缺了後面第三福,那不算具足。所以必然是「三事」,這也是在告訴你,在看經典時,要懂得怎麼看。

「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在這顛倒的世界當中,你能夠離煩惱所惱,而且得最上菩提,有所成就。

「已上明四種行德竟。」到此,說明了以上四種行德。


再看下面,
「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

前面講自性的作用,現在要教你怎麼來修證,怎麼來成就。用不離體,所以「攝用歸體」入五止門。

「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

五止門者,謂依前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所以前面講「無有眾生,無有能度所度」,沒有希望眾生有毛髮報恩之心。雖然度眾生,但是眾生相空,心裡毫不執著。雖然行布施而不著布施相,雖持戒而不著戒相,雖然行一切的善行而不著於善惡當中,這個叫「當相即空」。「相盡心澄」是說了知「相」空,既然空,心自然沒有絲毫的妄想顛倒。「相盡心澄。而修止也。」就是會相歸性,知道心體寂滅,所以叫做「止」。這是大乘的止觀,跟小乘所謂的止息煩惱入空不一樣,大乘它是「即觀之止」。所以大乘的「止」不是只像世間的禪定,定在那邊、死寂一片,或是像二乘墮空之止,或是一般菩薩捨兩邊取中道的止,這都不算真正的大乘止觀。大乘止觀是教你能夠知道心體寂滅,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當下寂滅。它是教你這樣來作觀。

「所言入者。性相俱泯。」「性」就是指我們的真性、真如佛性。「相」就是一切的相狀、現象。俱「泯」就是寂滅的意思。「體周法界」是說心體本自周遍法界。「入無入相」是:無有能入與無有所入,沒有「能入的心跟所入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離開能所」。性相俱泯,不存絲毫知見,不存絲毫軌則,知道法界相寂滅,這個才叫做「入」。無有能入、無有所入,所以講性相寂滅,體周法界,這才是所謂的「入止」。

「《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這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如來甚深的境界,其量有多大呢?「等虛空」,所以說「體周法界」。「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所以一切眾生入此大寂滅禪定,而實無所入。為什麼?因為本自寂滅。若有「所入」呢?則有能所,那就失去了寂滅的義趣,所以說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所這裡跟你講大乘的止觀,你再去對照外面小乘所說的:它也有止觀、它也有禪,你去比看看!絕對是大乘的究竟。它教你有所修、有所取、有所證。我這一講,那些外道又要轉計:「我也是無所修,無所取,無所證」。不一樣,你的「無」是墮在無中;我們大乘佛法講的「無」是「即有之無、即無之有」。那外道還會再轉計,說他的也有「即有之無、即無之有」。這正是祖師講的,叫「盜牛之論」。自己犯了錯、還要狡辯,偷了牛,還說只是看見繩子,拉了繩子而已,沒偷牛。這就是盜牛之論。所以不管小乘他說它有、還是說它無,說它亦有亦無,說它非有非無,這些小乘、外道都還是不了心性。所以你只要用佛法來對照、用《楞嚴經》來對照,那就一清二楚了。可是你要小心,現在有些外道也講《楞嚴經》,所以我提醒你們不要聽現代人說的,你看祖師的、看蕅益大師的,那就沒有問題了。看不懂沒有關係,只要肯多熏習,自然業障消,佛菩薩會加持你,你會慢慢懂得。不要總以為你看個一次、兩次就想懂,沒那麼簡單。但只要你是看祖師的,我可以跟你保證:縱然不能全盤的領悟,至少你不墮邪見,因為祖師不會傳邪見給你。除非你自己心裡不正、妄想顛倒太重,那自己起邪見錯解,那就是你的問題,不是祖師的問題。


「又準《入佛境界經》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


依照《入佛境界經》所說,入無相定,什麼叫「無相定」?這不是禪定的無相定、無想定。這是講大乘的「無相」,知相寂滅,唯是自心所作,唯是心現之法,這才叫無相。所謂「無相」不是沒有相,而是說「心所現相」,所現之法全體是心,所以叫「無相」。前面引《華嚴經》講,所謂華藏世界無論若山若河,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所以說「唯心」故名為無相,眾生不了達,以為真的有相可除。實際上佛法講的無相是講唯心。「相」是假名,全體是心。心,不墮斷常,能起隨緣的妙用,所以能現相。我講這個都是按經教跟你講,沒有講很快,你們要慢慢理解。因為剛開始接觸難免生疏,但不要覺得很難,我也是依祖師大德、依經典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慢慢學才能夠了解的,是要有一點耐性,不要怕難、不要怕苦、不要怕煩,你真正下工夫,你會得到佛法的利益。

「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見到諸法寂滅相,所以「常入平等故」,為什麼說「常入」呢?因為「一入永入」,所以名為「常入」。世間人的禪定,他還有「入定、出定」,二乘也是。菩薩常在定中,為什麼?因為他知法寂滅,所以他的定是沒有出入的。但是,沒有出入,不妨出入,這就是大機大用。這裡講的五「止」,所謂的寂滅,不是死寂一片。他還能夠東方入定、西方起,男身沒、女身彰,一身入定、多身出定,他都可以,這是得大自在。所以,「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也沒有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所以稱為「無所觀」。這無所觀是講沒有所觀的境,既然沒有所觀的境,也沒有能觀的心,因為「本來如此」,這才叫真入,不是去想像、去造作。所以你修觀經、你念佛,它不是去想像的,而是心真正契入佛境界。藉由觀法、藉由念佛來契入這樣的境界。
所以大乘講的禪定、講的止觀,不是有出、有入的那種止觀。有出、有入的那種都是不了義。


「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更無可入也。」

所以就跟我前面講的一模一樣,眾生本就在如來境界之中,所以現在所謂的「入」,也只是「復本心源」而已。真正入了這個境界,也是恢復本來而已,所以說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沒有能觀之心與所觀的境界。為什麼?因為本來就在寂滅境界之中。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乃至悟已。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而可入也。」

就像一個人迷路了,以為東邊是西邊。等你用現在的衛星定位系統,把你所在位置方位搞清楚了。一旦你把方向搞清楚了,你誤以為的西邊,其實當下就是東邊,所以說「更無別東可入也」。眾生亦復如是。

這上面是比喻,再看下面,是以比喻來合於所說之法,所以叫「以喻合法」。

「眾生迷故謂妄可捨。謂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無別真而可入也。」

眾生迷惑顛倒,以為有妄可捨、有真可入,以為有個「真如」、有個「涅槃」來讓他契入,實際上「乃至悟已」,真正入了這樣的境界,「妄即是真」,所以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更無別真而可入也。」所以說「當相即空」,在煩惱當中,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這講的就不是一般二乘、凡夫、小乘以及外道所能理解的。但現在你要小心那些外道,他會用一些相似的名詞,講一些相似法,來摻入外道法裡面、或是小乘法裡面,他以為也有大乘力用,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在《法華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沒有二乘。佛法中只有菩薩,沒有聲聞。為什麼?這就是破這些在末法的二乘人,或是在他法滅後的轉計。所以這是世尊在法華會上,展現出他的大慈大悲,把真話說出來,省得後世的這些弟子爭論不休。
所以你直接學大乘,那就是契合佛的本懷。


「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也。」

這就是先告訴你「諸法實相」,「入」與「不入」本來就平等。所以這裡講「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所謂「不入」者,就是講眾生本有的境界。而「入」呢?就是講你要去修行。就跟念佛一樣,「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所說「無念」者,因為眾生本來是佛,故名無念。
只是眾生有無始劫來的妄想顛倒,就像前面所說的「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粗穢之垢,如不加以種種磨治,終無得淨」。眾生的真如自性亦復如是,久被無明塵勞所蓋覆,如不以定慧種種熏修,終究沒辦法清淨。所以還是要修,但是「修無所修」;所以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因為入與不入本來平等。為什麼呢?入了這個境界,或不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本來就寂滅。雖說平等,但是力用不同,眾生不入,所以九界輪轉。為什麼說「九界輪轉」呢?因為六道輪迴的眾生有「分段生死」,四聖法界有變易生死,雖全在這當中輪轉,它的力用會有所不同。所以這裡講「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重點在「同一法界」。為什麼?你入與不入,法界一樣是寂然,但是這裡有秘意,就是「力用」會不同。


「《起信論》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

起信論講:你能觀「無念」,即是入真如。心能無念即是真如
;心若有念那就叫凡夫。所以大家還是要修行,但是為什麼祖師費這麼多口舌呢?或許你覺得祖師怎麼講得那麼難,修就對了嘛。其實這正是祖師大慈大悲之處,為什麼?因為祖師怕你預立一個境界,在那裡起「能所心」,所以先告訴你事實真相是什麼,而後你再來修,這才叫稱性起修。

所以凡是祖師要講到這個觀法,前面一定是一大篇先告訴你何謂「能入」與「所入」、「能證」與「所證」,就是怕你你無法消除「能所」,還墮在「能所」當中,不能把「能所」消除,反而還立了能所,不能圓滿成道,所以事先告訴你。這裡還算講得比較簡單一點,你要是去看南嶽慧思大禪師的《大乘止觀法門》一書,在你要修止觀以前,你要先了解的道理比這裡所說的還長,我記得前面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講,所以這裡說的算簡單了。所以《起信論》講,「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


「言五止者。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謂真諦之法。本性空寂。俗諦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虛。蕭然無寄。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正證之時。因緣俱離。」


什麼叫五止呢? 第一個「照法清虛離緣止」。照法清虛離緣止,就是講「真諦之法」,「真諦」就是講一切法空,但所謂的「空」是講「性空」,也可以說「體空」。所以說「本性空寂」,本體空寂。
而「俗諦」之法,是有「幻有」的作用,所以叫「似有」,但是「體」仍舊是空的,所以叫「似有即空」。就是常說的「有即非有」。

「真俗清虛」是說:無論是真諦,無論是俗諦,二者俱不可得,故云「清虛」。真諦不作真諦解,俗諦不作俗諦解,所以說「蕭然無寄」。

「能緣智寂」,能觀的智是「寂滅」,所緣的境界,當下是「空」。為什麼說「能緣的智」是寂滅呢?因為這個「智」是講你本具的智慧,所以當你在觀無念,你在觀境界的這個「觀智」,實際上它就是全體的般若,就是你的真心,所以叫「能緣智寂」。而所緣的境界,你所觀的境界,當下即空,所以叫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因爲能所俱空,所以心境無礙,能所合融,所以說「體融虛廓」,就是講真心遍滿法界,一切法無不如是,所以說「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於「正證之時,因緣俱離」,「因」就是能觀之心,「緣」就是所觀之境,是說:在證入這個境界的時候,是離開了「能所」,所以叫「因緣俱離」。這是講大乘的止觀。


「維摩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云照法清虛離緣止也。」

這是讓你知道,當你在照法的時候,實際上這法仍舊是「清虛」,仍舊是「離緣」。所以「能觀智寂」,這個能觀的智就是「般若智慧」,所觀的法、所緣的境也都是空的,所以云「照法清虛離緣止」。所以引《維摩詰經》所講,法不屬因,不在緣故。離開了因緣和合對待之相,當下即是真如。所以你在《楞嚴經》裡面看到的「陰、入、處、界」,四科、七大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全都是離開因緣和合,所以說: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名「照法清虛離緣止」。這是講「入五止」的第一個:照法清虛離緣止。

「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

這個字不是唸害怕的「怕」,而是念「泊」。停泊的意思。
什麼叫「觀人寂怕」?「謂五蘊無主名曰寂怕。」五蘊是虛妄的,所以名曰「寂怕」。「寂怕」就是寂滅的意思。「空寂無求名為絕欲。」是說既然五蘊是寂滅的,五蘊無主,還有什麼所求、好求的?所以說「空寂無求故名絕欲」。「故云觀人寂怕絕欲止也。」
說人,就是講五蘊。因為人具「色、受、想、行、識」。當然不光只是人,還包括境界,因為人是正報,還有所依的依報,所以一個「人」字,它就代表著依報與正報,俱是寂滅,所以叫「觀人寂怕絕欲止。」

當你在境界上起貪瞋癡的時候,比如說:你受不了大拍賣、大減價,當你衝動想要買東西時,你就「觀人寂怕絕欲止」。這是教你生活上簡單使用,確實有點大才小用。你能作如是觀,知道境界寂滅、五蘊無主,知道五蘊是空,沒有來處,不屬因緣,不屬和合,那自然這想要攀緣的欲望,自然就沒有了,所以名為「觀人寂怕絕欲止」。


「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謂依體起用。名為性起。起應萬差。故曰繁興。古今常然。名為法爾。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故曰性起繁興法爾止。」

「性起」就是依「體」起用。一切法無不從真如自性而起,所以叫「依體起用」,又名為「性起」。「起」,能應萬差,所謂「循業發現」,隨著眾生的業,所見不同,所感受的也不同。即使你是同一娘胎出來,同是兄弟姐妹,你得的受用,過同樣的生活、居住環境,同樣一件事情,各自感受也不一樣感受不同,所以講「起應萬差」。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就像人看水,水是我們可以喝,可以止渴的,但是魚看水是牠居住的地方,牠就覺得到家了。所以有十界見異的不同,十法界眾生同看一水,所見的境界,各各不同。鬼道看水就如同火;天人看水就如同甘露;二乘人看水就知道因緣所生,所以是空的;菩薩知是中道之義,因為離空離有;而佛看水,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所以十界的眾生在看,各各不同,所以起應萬差。這是就一法上所見不同、所受不同,還有隨眾生的業,同在一處,所緣的法界不同。所以如來雖然在這娑婆世界示現,他是住他的報土,我們是住我們的凡聖同居土,雖然同在一處,但是境界不同,就是「起應萬差」。如來跟我們示現一樣的人身,但是「同處不同住」,境界各不同。這是講得稍微仔細一點,讓你知道「起應萬差」,所以有種種的差別。就現象上,地水火風等成就各種不同的物質出現,衍生基本的元素、材料,再經過製造,把它變成生活的器具,在生活上受用,這叫「起應萬差」。

故曰繁興。「繁興」就是眾多的意思。「古今常然。名為法爾。」意思是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都是從性而起,這「性」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所謂「世間相常住」,它「住」哪裡?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世間一切法皆住法位當中,所謂「法位」的「法」就是講法性,住於法性真如之位。一切法都是從真如所顯現,所以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它不是說世間相不會變異,世間相如果不會變異,那你用火就沒辦法燒木頭,你煮水,水就不會煮沸,......這些都是「隨緣妙用」。「古今常然,名為法爾」,意思是: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都是從心所現。

「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所以「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從心所生,所生之法,無不即性,這叫「止」。性起繁興,但是法爾止,是說「從真性而起,現繁興差別之相」,但是又「法爾歸性」。所以大乘講的「止」就「法爾歸性,法爾寂滅」。前面所講的「照法清虛離緣止」也是一樣,一切法的當下「清虛離緣」。所謂法不屬因,也不屬緣,當下寂滅。寂滅是講「歸性」,要作如是觀。所以這裡講「性起繁興法爾止」。

「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其義也。」

什麼是「無住本」?永明延壽大師講「無住本」就是我們的心。心空無有一法,所謂「無有一法」不是指沒有「諸法」,而是講「法法皆是寂滅」,所以叫「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永明大師講這「無住本」,也就是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體即是真性,沒有轉過來時叫阿賴耶識。那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成的呢?所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眾生迷妄以後,產生出的「生滅相」,夾雜於「不生滅相」當中,所以說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就叫做「阿賴耶識」。

所以為什麼眾生修行可以成佛,就是因為阿賴耶識有「覺」義與「不覺」義。眾生隨順這「不覺」,所以迷惑顛倒,變為眾生;現在學佛,熏習正法,同樣是不離開你的意識,你了知佛法、識知佛法,都是你的意識藉此熏修,然後「返本還源」。為什麼?因為阿賴耶識中具有「覺」義,所以眾生可以覺悟。又一切法都不離阿賴耶識,所以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心」就是講「常住真心」,「識」就是能了別。一切法都從心現,心現之法,你要用「識」來了別。凡夫迷惑叫「識」,覺悟了叫「智」。有祖師為大家做個揀別,就是:迷惑了叫做「意識」,覺悟了,這意識轉成「智慧」。用「智」來「了別」,所以叫「如如智照如如理」或「如如智照如如境」又叫「境智如如」。
實際上,你要是迷惑顛倒,這個「智」它就變成「意識」了;你要是熏習佛法,覺悟了,知道境界唯心,那就叫「智」。但是修行是漸修,我這樣講,在「理」上,你可以馬上了解,但是你在修證上,它的過程是漸進的,所以你現在覺得好像懂了,但是等一下你出去接觸到境緣,又迷惑了,所以對於此理你們要常常熏修、常常提起。

永明大師講「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這個「無住本」就是講的「第八阿賴耶識」,講得很精確,不然眾生聽到「無住本」,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實際上這「無住本」就是你的心。心迷惑了,就變成「識」、變成「阿賴耶」;心覺悟了,就稱為「佛性」,或叫第九「白淨識」或「菴摩羅識」。其實是沒有所謂的第九識,第九識就是「覺悟的第八識」。你第八識覺悟了,轉過來了,那就立個名,叫做第九識。實際上這八識本來就清淨寂滅,你只要遠離「依他起及遍計執」,它就自然就轉成「圓成實性」。彌勒菩薩「觀十方唯識」,知道十方法界都是心所現。所以他在經中講:「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這是唯識宗的修行方式。所以學「唯識」是要拿來修行用的,不是講心理學,現在有人把唯識當作心理學,那都是搞錯了。唯識是告訴你眾生是怎麼迷惑的,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這些都是分別,就是教你要懂得不要分別,要知道「一切百法無不即心」,所以叫百法明門。

《百法明門論》就是告訴你一切的萬法無不從心所現。《百法明門論》它不是要跟你分析心有幾種,遍行心所、別境心所,或是善有幾種、惡有幾種、善心所幾種、惡心所幾種......,這些都是枝葉。所以百法明門的重點就是告訴你:萬法唯心。諸佛如來、祖師大德用種種名相說明,同樣是「真如」,也可以叫「如來藏」,因為如來藏就涵蓋了世間與出世間一切的染淨諸法,這就叫如來藏。取其義來說,就是心。又說:心是第八意識,第八意識的當體即是真如,只是名詞不同,換來換去,實際上沒有所謂染淨之別。

所以說「幻化空身即是法身」,這道理要懂。雖然現在還證不到,但是道理一定要懂,你如果不懂,你就會被外道所迷惑、被邪見所迷惑。很多人就是覺得教理太深,不好懂,所以他就說:沒關係,我念佛號就好。結果他自己腳跟不穩,沒有正知正見,被人家ㄧ說:「你沒有根」,他心裡也虛,因為當初也是存心偷懶,現在正好被歪打正著,就說:那不然我來學。結果叫你學的人不是教你紮佛法的根,對方說:那你來學《弟子規》吧,他就這樣被騙上當了。那是什麼原因被騙去學的?是自己造成的。自己不用功,又想要偷懶,又想要撿便宜,又想要圖方便。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想要學佛,你想要成佛,你要在佛經上用功,不是在世間法上用功,世間法只會給你帶來輪迴,只會給你帶來「業繫苦相」,甚至整個世間就是業繫苦相。眾生有業,被業繫縛住了,所以生種種苦,而且更可悲的是:你在這裡面你還不覺得是苦。你還覺得:「沒關係,人家障礙我,我稍微讓他一點,讓他障礙一次,我還有幾次可以來聽經」。我看有很多學佛人都是這樣,還跟自己的同修講好,報備:我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不會在。這是又想要成佛,又想修行,但是家裡又放不下,這就叫「抱樁搖櫓」。「樁」是拴住船繩的。你一邊把船拴著,一邊搖著櫓,希望船能夠帶你航向涅槃彼岸,實際上你放不下,究竟還是在生死那頭。

現在佛門很多都是這樣,再加上一些不如法的出家人跟你說:「學佛,家庭也是要顧」,你心裡就更迷惑了。你應該反問:「法師,你既然說要顧家庭,又怎麼會來出家呢?你教我要顧,你怎麼沒有留著顧呢」?那樣說你們就很清楚了。表示這出家人有沒有正知正見?沒有啊!沒有正知正見。你跟他學,你學不到真正佛法,他更不能作為你的依止。所以你看現在很多出家人都教在家人:「世間事很重要」;當遇到小朋友、學生時,出家人就說世間事很重要,要好好讀書。如果這些小孩遇到我,我都教小孩:「佛法很重要,要好好學佛」。我不會告訴你世間法很重要,因為你本身就已經夠執著了,我如果再告訴你世間法很重要,我是把你往火坑裡面踢,我是在害你。你聽我講這話似乎不近人情,那是你不懂。
俗人都認為學生應該要忙功課,還有其他活動……等等的,總是把功課視為第一重要。但我告訴你,學佛人就不一樣,你要你的小孩學佛,應該什麼擺第一?你一定要讓他來佛門熏習佛法,要讓他做佛教的事情,為佛教來服務,他才有可能學佛,但只是「有可能」,是可能性比較大。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還要加上他的善根。你做為父母的,希望孩子學佛,增上緣要好,要能夠助發他的善根,縱然沒有辦法,也給他種善根,讓他知道佛教是什麼。絕不是又教著他出三界,又教著他搞世間事,那你自己做父母的都很矛盾。有些出家人他自己也很矛盾,又要搞好世間,又要搞出離的事情,於是他就很矛盾。有這狀況就是因為他對世間沒有放下,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如同兩匹馬,跑的方向不同,所以絕不會走到一塊去。


「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言定光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祖師告訴我們,這個「定」也可以是金字邊的「錠」,這代表「燈光」,它可照現,這定中有「慧」,是定慧顯現的意思,所以叫「定光顯現無念止」。所謂「定光」者,謂一乘教中,「一乘教」這裡特別指華嚴。「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這是一句,這是指十地菩薩。把十地的菩薩形容成「白淨寶網萬字輪王」。「萬字輪王之寶珠」,是說輪王他的王冠上有如意珠。此寶珠,「體性明徹」,它的性體是明徹的、是透明的。「十方齊照」,是說此珠就像水晶球一樣,它所在的地方,十個方面的影像都進入了它水晶球中,所以叫「十方齊照」。

這個如意珠,也就是摩尼珠,它跟一般的東西不一樣,你想要什麼,你跟它說,就是現在講的「許願」,你對著它許願,它就會顯現給你,這是「無思成事」。它並沒有想它自己能夠變現出什麼樣的東西,全都是應眾生心,所以常把摩尼珠當作寶物,也比喻作我們的真心本性、真如佛性,能無思成事,「念者皆從」,你希望什麼你跟它講,它會顯現給你,讓你受用。但是這摩尼珠終究不會認為自己是個寶,能夠現種種寶物出來,所以說「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華嚴經》云。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這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裡面說的,只要轉輪聖王在世,他出生的時候就有七種寶物,所以叫「輪王七寶」。這輪王七寶「來處不可得」,是說這七寶並不是別人給他的,而是他福報所感得的,一出生就有。這就是教我們觀業性是空的,十方法界亦復如是,亦復皆空,所以說「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並不是有東西來成就你的業,所以說「業性本空」,眾生雖然造業,但是能造業的心不可得。所以從這個比喻你就知道,眾生無論造什麼業,他的業都是虛妄的,並不是實法。所以你不要認為自己煩惱很重,沒辦法斷,這都是在妄想煩惱中又再造業,不是真正無念,是你的「定光」沒有顯現。


所以這裡講「定光顯現無念止」,就是告訴你真性本空,真性如同摩尼珠一樣,能夠起用,是無思成事,包括「業」也都是從心所現。「真性」沒有來處,沒有去處,真性不受染著,所以說雖現奇功,心無念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