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素食旅遊必備資訊(印尼文版)出國吃素再也沒煩惱∼歡迎轉發,功德無量


吃素有功 放生有德
你有旅遊時,因飲食無法提供「素食服務」或「吃到肉」的困擾嗎?
 不論你什麼原因吃素,大乘定香精舍 整理這份素食旅遊必備資訊,並翻譯成多國語言,以方便你旅遊前讓食宿的飯店、旅行社、餐廳、航空公司、或是你的導遊,讓他們了解你素食的需求,既是自利也是利他,讓後來的素食者也有素食可以吃。
 以下除「繁體中文」之素食說明外,更翻譯成英、法、日、簡体中文等語言,其他國語言持續增列中......
素食者旅遊必備資訊~

  

下載多國語言素食說明PDF

(印尼文版)


Info Penting bagi Wisatawan Vegetarian

Vegetarian adalah trend global, perkembangan era baru, semakin banyak orang bervegetarian karena faktor yang berbeda, ada sebagian yang karena faktor agama, ada lagi demi kesehatan, demi perlindungan lingkungan mengurangi karbon, demi menghormati kehidupan…, banyak orang mengubah kebiasaan pola makan, mulai bervegetarian. Oleh karena itu semua pengusaha hotel, motel seluruh dunia selain berusaha keras dalam menyediakan layanan akomodasi kelas tinggi, lebih lagi tidak bisa mengabaikan kebutuhan pelanggan vegetarian, lebih harus menghormati layanan makanan vegetarian.

Karena populasi vegetarian semakin awam, makanan vegetarian semakin beragam, demi memenuhi kebutuhan pelanggan dan secara keseluruhan meningkatkan kualitas layanan, terhadap pemahaman dan penyediaan isi menu makanan vegetarian, seharusnya menjadi sesuatu yang harus dimiliki pengusaha layanan hotel, motel, dan jenis menu vegetarian yang disediakan juga harus secara jelas memberitahu dan diberi label:
1.”Vegetarian/vegan”:
Maksudnya adalah produk makanan nabati murni dengan bahan yang tidak mengandung hewan dan seafood, tidak mengandung susu, telur, juga tidak mengandung lima alium (daun bawang, bawang putih, bawang prei, bawang merah dan bawang bombai), juga disebut sebagai Buddhist vegetarian. Terhadap tokoh agama, meditator, juga tidak memakan lima alium.

2.”Ovo vegetarian”:
Selain vegetarian atau vegan, pada saat bersamaan produk yang mengandung bahan telur, tidak memakan susu atau produk susu.

3.”Lacto vegetarian”:
Selain vegetarian atau vegan, pada saat bersamaan produk yang mengandung susu, tidak mengandung telur atau produk telur.

4. “Lacto-ovo vegetarian”:
Selain vegetarian atau vegan, juga menerima produk yang mengandung telur dan susu.

5.”Vegetarian lima alium nabati (daun bawang, bawang putih, bawang prei, bawang shallot (bawang kecil) dan bawang hingu (bawang bombai))”:
Maksudnya memakan makanan nabati murni vegetarian atau vegan, namun boleh mengandung lima alium atau susu, telur.

Demi menghormati vegetarian, agar para vegetarian merasa tentram, menikmati layanan kehormatan yang sama rata dengan non-vegetarian, dan bukan merupakan layanan tambahan di bawah makanan hewani, unit Anda diharapkan:
1.Peralatan panci untuk masak, pisau yang digunakan, papan talenan, peralatan makanan, dan sebagainya…dipisahkan dengan makanan hewani.

2.Seharusnya pada bagian depan setiap menu diberi tanda apakah boleh dimakan bagi lacto vegetarian atau ovo vegetarian, dengan demikian, tidak perlu berulang kali mencari staf layanan untuk memastikan apakah para vegetarian boleh memakannya, dan menyebabkan kesulitan dan ketidaknyamanan bagi sesama.
 3.Bila ada area makanan yang diambil sendiri, juga silahkan memberi tanda “Area khusus vegetarian” untuk mempermudah para vegetarian untuk mengambilnya.

Disarankan pada situs hotel, motel Anda, mengumumkan info layanan “Makanan vegetarian” yang bisa disediakan, agar konsumen vegetarian memiliki lebih banyak info dan pilihan.

Berbagi resep vegetarian yang sederhana dan istimewa: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悟顯法師 法文法語



Le discours du Dharma du Vén. Wuxian

En profitant de notre jeunesse et de notre bonne santé, nous devons saisir le temps pour lire les sûtras, écouter le Dharma, réciter le nom du bouddha, et pratiquer le bouddhisme avant notre vieillesse et notre maladie.

悟顯法師  開示:

趁著還年輕有體力,還沒有老、病,要趕緊讀經、聽經、念佛、修行。




蕅益大師 靈峰宗論~節錄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若信心而乏智慧。未有不泣岐兩端者。佛言末世鬬

諍堅。億億人學道。罕有一人證果。惟依念佛求生淨土。可以橫超苦輪。昔有祖

初但至誠禮華經。拜至糞字。遂悟法華三昧。有誦法華人來壽昌禪師處請益。

叱云。邪見眾生。不識好惡。法華便是禪。那別有禪可參。其人服膺而去。竟以持法

華悟道。若深信念佛禮拜是佛真因。確乎不被時流所轉。便是大智慧光明。超登淨

土。永無泣岐之患矣。







 

性相通說





目 錄
性相通說 卷之上
性相通說 卷之下
六祖大師識智頌解

性相通說 卷之上
百法論義
天親菩薩 造 
唐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明 憨山沙門德清 述 
佛說一大藏教。只是說破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及佛滅後。弘法菩薩解釋教義。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識立相宗。各豎門庭。甚至分河飲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馬鳴大師作《起信論》。會相歸性。以顯一心迷悟差別。依一心法。立二種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良以寂滅一心。不屬迷悟。體絕聖凡。今有聖凡二路者。是由一心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門為聖凡之本。故立真如門。顯不迷之體。立生滅門。顯一心有隨緣染淨之用。故知一切聖凡修證迷悟因果。皆生滅門收。其末後拈華為教外別傳之旨。乃直指一心本非迷悟。不屬聖凡。今達摩所傳禪宗是也。其教中修行。原依一心開示。其所證入。依生滅門悟至真如門以為極則。其唯識所說十種真如。正是對生滅所立之真如耳。是知相宗唯識定要會歸一心為極。此唯《楞嚴》所說一路涅槃門。乃二宗之究竟也。學人不知其源。至談唯識一宗。專在名相上作活計。不知聖人密意要人識破妄相以會歸一心耳。故今依生滅門中。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界。以示迷悟之源。了此歸源無二。則妙悟一心。如指諸掌矣。
相宗百法者。正的示萬法唯識之旨也。以不生滅心與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以此識有覺不覺義。其覺義者。乃一心真如。為一切眾生正因佛性。其不覺義者。乃根本無明。迷此一心而成識體。故此識有三分。謂自證分。見分。相分。又一師立四分。增證自證分。其證自證分。即不迷之真如。其自證分。乃真如一分迷中之佛性。是為本覺。以眾生雖迷。而本有佛性不失不壞。以有真如自體可證。故云自證。良由一心真如。有大智慧光明義故。今迷而為識。以湛寂之體。忽生一念。迷本圓明。則將本有無相之真如。變起虛空四大之妄相。名為相分。將本有之智光。變為能見之妄見。是為見分。是知一切眾生世界有相之萬法。皆依八識見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萬法唯識。此實相宗之本源也。
今唯識宗。但言百法者。始因彌勒菩薩修唯識觀。見得萬法廣博。鈍根眾生難以修習。故就萬法中最切要者。特出六百六十法。造《瑜伽師地論》以發明之。可謂簡矣。及至天親菩薩。從兜率稟受彌勒相宗法門。又見其繁。乃就六百六十法中。提出綱要。總成百法。已盡大乘奧義。故造論曰《百法明門》。謂明此百法。可入大乘之門矣。故欲知唯識。要先明此百法。以此百法乃八識所變耳。以一切眾生皆依此識而有生死。三乘聖人皆依此識而有修證。通名世出世法。即此百法收盡。然一切聖凡皆執為我。故論首標云。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即顯此一無字。便見世尊出世說法四十九年。單單只說破聖凡之我見耳。我見既離。則八識無名。而一心之義顯矣。由是觀之。何相而不歸性耶。
今言百法。通名有為無為世出世法。其世間名有為法。有九十四。出世間名無為法。有六種。故一切兩字包括殆盡。雖云出世。猶未離我。故總無之。所以論主標一切法無我一句。為性相之宗本。則了無剩法矣。
其有為法九十四者。謂一心法有八。心所法有五十一。色法有十一。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
然心法八者。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亦名意。亦名染淨依。俗呼傳送識。第八阿賴耶識。亦名無沒識。又名含藏識。此八識通名心王。以第八識乃自證分。為生死主。其前七識乃屬見分。以為心用。故《楞嚴》云。元以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八識心王無善無惡。不會造業。其作善作惡者。乃心所也。故五十一心所。又名心使。如世人家之奴僕。主人固善而奴僕作惡。累及主耳。《起信論》中不分王所。但豎說三細六粗生起之相。通名五意。六種染心。但云心念法異一語而已。然心即八識心王。念即心所。法即善惡境界。此唯識相宗。乃橫說八識王所業用。故不同耳。
其五十一心所。分為六位。
一遍行五法。謂意。觸。受。想。思。
二別境五法。謂欲。解。念。定。慧。
三善心所有十一。謂信。進與慚。愧。無貪等三根。輕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
四根本煩惱有六謂貪。瞋。癡。慢。疑。不正見。
五隨煩惱二十。分小中大。小隨有十者。謂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中隨二者。謂無慚并無愧。大隨八者。謂不信并懈怠。放逸及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所言隨者。乃隨其根本煩惱分位差別。分小中大者以有三義。一自類俱起。二遍染二性。謂不善有覆。三遍諸染心。三義皆具名大。具一名中。俱無名小。
六不定法四者。謂悔。眠。尋。伺。以此四法不定屬善屬惡故。此五十一心所皆作善作惡之具也。而有粗細之不同。
遍行五者。乃善惡最初之動念也。雖有五法。其實總成一念。以第八識元一精明之體。本無善惡二路。其前五識。乃八識精明應五根照境之用。同一現量。亦無善惡。其六七二識。正屬八識之見分。其七乃虛假。故《楞伽》云。七識不流轉。非生死因。其六識元屬智照。今在迷中。雖善分別。況是待緣。亦本無善惡。若無遍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智光圓滿。現量昭然。即此名為大定。六根任運無為矣。無奈八識田中。含藏無量劫來善惡業習種子。內熏鼓發。不覺動念。譬如潛淵魚。鼓波而自踴。是為作意。警心令起。不論善惡。但只熏動起念處便是作意。此生心動念之始也。由眾生無始以來。未嘗離念。故今參禪看話頭。堵截意識不行。便是不容作意耳。觸則引心趣境。蓋境有二。其習氣內熏者。乃無明因緣所變為境。發出現行。則以比似量所緣前塵影子為境。二境返觸自心。故名為觸。此妄境一現。則違順俱非境相。含受不捨。是名為受。境風飄鼓。安立自境。施設名言。故名為想。微細不斷。驅役自心。令造善惡故名為思。其實五法圓滿。方成微細。善惡總為一念。此最極微細。故云流注生滅。言遍行者。謂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謂遍三性。八識。九地。一切時也。是為恆行心所。參禪只要斷此一念。若離此一念。即是真心。故《起信》云。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別境五者。正是作善作惡之心也。前遍行五。雖起一念善惡。但念而未作。若肯當下止息。則業行自消。及至別境。則不能止矣。言別境者。謂別別緣境。不同遍行。此乃作業之心耳。因前遍行。作後善惡。體通粗細。欲者。樂欲。謂於所樂境。希望欲作。此正必作之心也。解者。勝解。謂於境決定。知其可作。不能已也。念者。明記。謂於可作境。令心分明記取不忘也。定。專一。謂於所觀境專注一心也。慧。黠慧。謂於所作境。了然不疑也。此五別別緣境而生。若無此五。縱有善惡之念。亦不能作成事業。而此五法不唯善惡。即出世修行亦須此五乃能成辦也。上乃起業之心。下乃造作之業。其業不過善惡二途。其善業只有十一。其惡業則有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故世間眾生作善者少。而作惡者多也。
善十一者。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此十一法。收盡一切善業。世出世業以信為本。故首列之。慚者。謂自慚。云我如此丈夫之形。又解教法。敢作惡耶。有此慚心則惡行自止。愧者。愧他。謂恐人譏呵。故不親惡人。不作惡事。經云。有慚愧者可名為人。既具信心。加增慚愧。則善法自成矣。貪瞋癡三者。乃根本煩惱。亦名三毒。作善之人此三不斷。何以為善。故皆無之。若無此三毒。是為三善根。勤者。精進也。既斷三毒。純一善心。必加精進勇猛。善行方增。此治懈怠之病。世有淳善之人。無精進力。軟暖因循。故終身無成。輕安者。謂離三毒粗重昏懵。如釋重負。則身心輕快安穩。堪任善行也。不放逸者。以縱貪瞋癡。無精進心。是為放逸。此不放逸。乃三根精進四法上防修之功能也。行捨者。由精進力。捨貪瞋癡。則令心平等正直。任運入道。以念念捨處。即念念入處。如人行路。不捨前步。則後步不進。故名行捨。以有此捨。令心不沉掉。故平等耳。言行蘊中捨者。以行陰念念遷流者。乃三毒習氣熏發妄想。不覺令心昏沉掉舉。若無此捨。不但昏掉。將發現行。若能念念捨之。則昏掉兩捨。自然令心平等正直矣。初用力捨。名有功用。若捨至一念不生。則任運無功。自然合道矣。故予教人參禪做工夫。但妄想起時。莫與作對。亦不要斷。亦不可隨。但撇去不顧。自然心安。蓋撇即捨耳。不害者。謂慈愍眾生。不為損惱。此專治瞋。不瞋則外不傷生。內全慧命。故為至善。如儒之仁。而善法繫之終焉。
根本煩惱六者。謂貪。瞋。癡。慢。疑。不正見。此六煩惱。乃二種我法之根本。為二種生死之根本。一切枝末從此而生。然貪瞋癡。名為三毒。傷害法身。斷慧命者。唯此為甚。故首標之。慢乃我慢。疑乃不信。不正見。即邪見。此三法障道之本。慢障無我。疑障正信。不正見障正知見。三乘能斷三毒而不能斷此三法。外道之執。邪見更甚。所以修行難入正行者。此三煩惱之過也。《法華》名為十使煩惱。謂貪。瞋。癡。慢。疑為五鈍使。不正見分五。謂身見。邊見。邪見。戒取。戒禁取。為五利使。由此煩惱能使眾生漂流苦海。故名為使。
隨煩惱二十者。謂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此十為小隨。無慚。無愧。此二為中隨。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此八為大隨。所言隨者。以隨他根本煩惱而生故。言小中大者。以隨有三義。謂自類俱起。遍染二性。謂不善有覆。遍諸染心。具三名大。具一名中。大小俱起故。行相粗猛。各自為主。故名小隨。以忿等十法。各別而起故。其無慚無愧。則一切不善心俱。大小俱起。名中。由無慚愧。則昏掉不信等。一齊俱起。故名為大。蓋無慚愧及不信等。與上善法相返。義相對照可知。不必繁解。要知請詳唯識。
不定四者。謂悔。眠。尋。伺。論曰。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謂此二二。各具善惡二法。故不定於一。以不同前五位心所定遍八識三性一切時一切地。此心所之差別也。悔不定者。如作惡之人。改悔為善。悔前惡行。如作惡之人悔前惡事不作故不定耳。眠謂睡眠。則令身不自在。心極暗昧。此非善惡。故名不定。即眠中作夢。亦不定善惡。論說眠能障觀。以眠為心所者。能令身心昏重之用。但非一定善惡耳。言尋伺者乃作善作惡之心。將作之時。必返求於心。意言籌量粗轉為尋。入細為伺。所謂粗細發言。言不定者。如讚佛菩薩。初尋後伺。方得妙辭。如刁訟之人。亦由尋入伺。方得成算。故此二法為不定耳。
如上五十一法名心所者。乃心家所有之法也。然八識心王不會造業。其造業者乃心所為之。以此與心相應故同時起耳。此心所法。又名心數。亦名心跡。亦名心路。謂心行處。總名妄想。又名客塵。又名染心。又名煩惱。煩者擾也。惱者亂也。有此心所。擾亂自心。然清淨心中本無此事。如清冷水投以沙土。則土失留礙。水亡清潔。自然渾濁。名煩惱濁。今修行人專要斷此煩惱。方為真修。《楞嚴經》云。如澄濁水。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故修行人。縱得禪定。未斷煩惱但名清水現前。而沙土沉底。攪之又濁。況未得禪定。而便自為悟道乎。如阿難蒙佛開示如來藏性。徹底分明。而自述所悟。但曰心跡圓明。以向來都是妄想用事。全不知不見。今日乃見此是煩惱。方得圓明了了耳。今人以妄想為悟心。豈非自顢耶。然此心所。名雖相宗。要人識破此妄想相。則容易妙悟本有真心矣。豈直專數名相而已哉。
已上雖分王所。總屬八識之見分。
十一色法者。謂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此五根乃八識攬地水火風四大所成內身。為識所依之根。五塵亦是四大能所八法所造。為所受用境。其法塵乃外五塵落謝影子。屬六識所變。一半屬心。一半屬境。此十一法。通屬八識相分境。以唯識所現故。
問曰。此五根身。乃眾生之內身。言攬四大所成。此義云何。
答曰。《楞嚴經》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此言因迷一心轉成阿賴耶識。則靈明真空變為頑空。於頑空中。無明凝結。成四大妄色。故云依空立世界。乃妄想澄凝所成之國土耳。由有四大妄色。則本有之智光。轉為妄見。以彼妄色為所見之境。妄見既久。則搏取四大少分為我。而妄見托彼四大以為我身故。四大本是無知。因妄見執受而有知。真心無量。今被無明封固。潛入四大以為心。所謂色雜妄想。想相為身。故云知覺乃眾生。是為五蘊之眾生耳。故內五根。外六塵。通屬八識之相分。故參禪必先內脫身心。外遺世界者。正要泯此相見二分。單究八識無明本體。故身心世界不消。總是生死之障礙耳。所言分別我法二執者。以執身為我執。根塵為法執。二乘修行。但破身見。則出分段生死。其分別法執。從初信心。歷三賢位。直至初地。方破此執。豈易易哉。
二十四種不相應者。此乃色心分位。蓋依前三法上。一分一位假立得等之名。揀非心心所色等。故名不相應。以不與心王相應。以不能作善作惡。故非心所。但係唯識所計分位差別。以是我所執之法。故亦列在有為法數。義有多解。非所急務。故不必一一。恐妨正行耳。
此上九十四種名有為法。以是眾生生死之法。乃妄識所計。有造作故。故名有為。名世間法。下六無為。乃出世法。
無為法有六種者。謂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無為。真如無為。此六種法揀異有為。故立無為名。雖云出世法。實通小乘。以不動乃三果那含。受想滅乃滅盡定耳。虛空無為者。從喻得名。謂無為法體若虛空。無所造作。下五無為通以此喻。然此虛空喻有大小不同。如《華嚴》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又云。清淨法身。猶若虛空。此則直指法界性空。即《起信》所云。如實空鏡。以體絕妄染故如虛空。此乃大乘法性真空。實一心之別稱也。此中虛空義通大小。正取虛豁無有造作。以作下五無為真諦之喻耳。擇滅無為者。擇謂揀擇。滅謂斷滅。由無漏智。斷諸障染。所顯真理。故立斯名。此在權教菩薩。分斷。分證。及二乘所證涅槃空法。正屬擇滅。故曰證滅。高證無為實在二乘。非擇滅者。謂不由擇力。緣缺所顯。即實教菩薩。以如實觀。觀諸法性本自寂滅。以立此名。不動無為者。謂第四禪。離前三定。三災不至。無喜樂等動搖身心。得不動名。即五那含定。受想滅無為者。無所有處。想受不行。名受想滅無為。通滅盡定。此與不動皆屬二乘。真如無為者。理非倒妄。不妄不變。名為真如。以遠離依他遍計。此正唯識所證十種真如。若依《起信》。正是八識體中本覺。及真如門。乃對生滅之真如。未盡一心。故是相宗之極則。
此上百法。乃總答云何一切法也。下答云何為無我。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此二無我直顯一心之源也。蓋我法二執。有粗有細。粗者名分別我法二執。細者名俱生我法二執。此二種執。始從凡夫外道二乘。歷三賢十聖。直至等覺方才破盡。破此二執。即證一心。是名為佛。今此二無我。則粗細二執。皆在此中。言補特伽羅。云數取趣。謂諸有情數數起惑造業。名為能取。當來五趣名為所取。此蓋就凡夫所執分別五蘊假我。及外道所執之神我。以取分段生死之苦者而言也。其實二乘所執蘊即離我。及涅槃我。與地上菩薩未破藏識。七地已前俱未離俱生我執。以取變易生死之微苦者。今論中但說凡夫分別之我。未及聖人。蓋就相宗一往所談耳。其實佛意以聖教量盡皆破之。方極大乘之義也。法無我者。謂我所執之法也。凡夫法執。即身心世界六塵依報。外道所執妄想涅槃。二乘所執偏空涅槃。菩薩所執取證真如。論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以有證得。是為微細法執。所謂存我覺我。俱名障礙。故八地菩薩已證平等真如。尚起貪著。是謂微細法執。此執未空。故未盡異熟。尚屬因果。直至金剛道後異熟空時。即入果海。即《起信》云。菩薩地盡。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名究竟覺。
是則按此百法。前九十四乃凡夫所執人法二我。六種無為。乃二乘菩薩所執人法二我。以雖證真如。猶屬迷悟對待。總屬生滅邊收。故今生滅情忘。聖凡不立。方極一心之源。故皆無之。此實即相歸性之極則也。嗟今學者。但只分別名相。不達即相即性歸源之旨。致使聖教不明。而有志參禪者。欲得正修行路。可不敬哉。
性相通說 卷之上
性相通說 卷之下
八識規矩
唐 三藏法師玄奘 集 
明 憨山沙門德清 述 
八識規矩者。初玄奘法師。糅《成唯識論》就。窺基法師因見本論十卷。文廣義幽。乃請法師集此要義。將八識分為四章。每章作頌一十二句。將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識位下。有多寡之不同。條然不紊。故稱規矩。然論雖十卷。其義盡此四十八句。包括無遺。可謂最簡最要。為一大藏教之關鑰。不唯講者不明難通教綱。即參禪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滅頭數。所謂佛法之精髓也。但窺基舊解。以論釋之。學者難明。故但執相。不能會歸唯心之旨。予因居雙徑寂照。適澹居鎧公。請益性相二宗之旨。予不揣固陋。先依《起信》會通百法。復據論義。以此方文勢銷歸於頌。使學者一覽了然易見。而參禪之士不假廣涉教義。即此可以印心。以證悟入之淺深。至於日用見聞覺知。亦能洞察生滅心數。但此頌近解已多。皆得其宗。但就機宜。或以此為一助。以隨文難明。故先提大綱於前使知綱要。則於頌文不勞細解。亦易會矣。
大綱者。謂一真法界圓明妙心。本無一物。了無身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對待。妄想分別之緣影乎。原此心境。皆因無明不覺。迷一心而為識。唯識變起見相二分。故見為心。相為境。故緣塵分別好醜取捨者。皆妄識耳。若了心境唯識。則分別不生。分別不生。則一心圓明。永離諸相矣。今以未悟一心。故須先了唯識心境。生滅心行則當下消亡。一心可入。故唯識必須先知大綱。方可安心入觀耳。此頌大綱。單舉八識心王。緣境之時。境有好醜。故心所從之執取。起憎愛取捨。故作善作惡。善惡為因。故感苦樂二報。則業力牽引受苦受樂。眾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此中開列八識。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造業有強弱之不一。分別皎然。使學者究心。了知起滅下落。易於調治。不致盲修瞎練。不是徒知名相而已。眾生日用見聞覺知。不離心境。其能緣之心。具有三量。量者量度。揀非真智。今妄識對境。便有量度。故心有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以第一念現前明了。不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如鏡現像。名為現量。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名為比量。比度不著。名為非量。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而所緣之境亦有三。謂性境。帶質境。獨影境。現量緣性境。性者。實也。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無美無惡。以心無分別。故境無美惡。是為性境。帶質境者。比量所緣。若比度不著。則為非量。其帶質境。有真有似。以六七二識。各有所緣。故若六識外緣五塵。比度長短方圓美惡等相。屬第二念意識分別。故為比量。此長短等相。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名似帶質。以是假故。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亦名有質獨影。乃意識所變。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若緣空花兔角等事。名無質獨影。若散心所緣。又有夢中境界。及病中狂亂所見。皆是非量。並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明了意識雖通三量。現多。比非少也。若七識緣八識見分為我。中間相分兩頭生。以能所同一見分所變。故名真帶質境。此心境之辨也。以心境對待。境有逆順好醜。則能緣心依之而起憎愛取捨等見。故起惑造業。染成善惡二性。故感將來受苦樂二報。故心王有苦受樂受。若不起善惡。屬無記性。則平平受。因此受亦有三。所以三界眾生上下升沉。輪迴苦樂不忘者。皆由唯識內習熏變。發起心境。故三量三境三性三受。由是不能出離生死。皆心意識之過也。故論云。眾生依心意意識轉。今唯識宗。因凡夫日用不知苦樂誰作誰受。外道妄立神我。二乘心外取法。故佛說萬法唯識。使知唯識。則知不出自心。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故參禪做工夫。教人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正是要人直達自心本無此事耳。今八識頌而稱規矩者。只是發明心境。其所作善作惡。皆是心所助成。以各具多寡之不一。故力有強弱之不等耳。此唯識之大綱也。其心所法。已見百法。今預列心境。則臨文不必繁解。恐礙觀心耳。參禪若了妄心妄境。皆唯識所現。則用功之時。內外根境一齊放下。不逐緣影。能所兩忘。絕無對待。單提一念。攝歸自心。則一切境量分別。皆剩法矣。
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此頌前五識。首句言五識與八同體。緣境之時。單屬現量。以前五識。乃八識精明之體。映在五根門頭了境之用。以初映境時。當第一念。未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故名為現量。境即性境。若起第二念分別。則是同時意識。相應而起。則屬比量。故云性境現量。言三性者。乃善惡無記三性。由此五識體非恆審。故三性皆通。問曰。五識現量本無善惡。何以通三性耶。答曰。此約同時意識。而引自類種子。同時而起。則三性皆通。此指意識任運而言。非專五識也。問曰。若前與八同體。然八識畢竟無善無惡。而五識何獨通耶。答。八識畢竟不起分別。五識則有任運分別。約後分別位義說通耳。眼耳身三二地居者。此言三界五識行止之地也。二地者。謂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以欲界五識全具。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離舌識。既不受食。則亦不聞香。故無鼻識。但有眼耳身三識而已。居者。止也。謂此三識亦止於初禪。若至二禪定生喜樂地。以入定中三識亦無。故云居止於此。遍行二句。頌相應心所也。其相應心所。通有五十一。而前五識。但具三十四心所法。餘不具者。互相違故。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此頌初句言五識所依之根。次句言生識之緣。三句言了境之用。言依根者。謂八識精明之體。今映五根門頭。各了自境。不能圓通者。以被五色根之所籠罩。故各別區分。然五根乃四大所造。有浮塵。有勝義。今淨色根。乃清淨四大所造。為勝義根。則浮塵根不足依也。且如盲者見暗。與有眼處暗無異。足知根壞而見不壞。則所依乃淨色根耳。言淨色者。舊解但云四大初成之淨色。此最難曉。唯天眼能見。愚謂淨色。即無明殼也。何以明之。且妙明真心。本來圓明廣大。今變而為識。則被無明拘礙。及結色成根。而無明識體栖托其中。是為五蘊之眾生。且此妙心。非無明力。誰能裹此而入軀殼之中耶。故中陰身。亦有形狀。但輕薄耳。鬼神五通。乃淨色之用。足可徵矣。九緣等者。言生識之緣。謂八識生起。共有九緣。但具緣多寡之不同耳。九緣者。謂空。明。根。境。作意。分別。染淨。種子。根本。此九通為生識之緣。以有為之法。非無緣而生。偈曰。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謂眼識必仗九緣方生。耳識八緣。除明緣。以暗中能聞故。鼻舌身三識。除明空二緣。故唯七耳。相鄰次第也。應云八七。後意識五緣者。謂除分別與根。以根乃七識染淨依故。七識三緣者。但有作意種子根本耳。八識四緣者。謂根。即末那。境。即種子根身器界。作意。及遍行一。種子。乃八識親生種子。此通言生識之緣。意取前五識。因便及後三也。鼻舌身。乃合中取境。以合方知故。眼耳。離根取境。以合則壞根故。此言了境之用也。愚者難分一句。言小乘人。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不知八識三分。以根乃相分色法。識乃見分心識。以不知此。只說根識相生。縱許五識依五根生。則六識依何為根耶。經云根能照境。識能了別。二乘不知。故為愚者。此上八句頌有漏識。下四句頌無漏成智。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此四句頌轉識成智也。變謂變帶。相謂相分。以五識一向緣五塵相分境。以此識同八齊轉。今托彼相。變帶觀空。而此方成智。其相雖空。亦未離空相。以不能親緣真如無相理故。智有根本後得。根本智緣如。名真智。後得智緣俗。名為假智。果中不詮真者。正謂佛果位中尚名假智。此破異師計也。以安慧師宗言。後得因中緣如。故此破之。圓明初發。謂八識轉大圓鏡智。初發之時。以前五識即成無漏。以同體故。所謂五八果上圓。若此五轉成所作智。在佛果中則能現三類身。謂大化。小化。隨類化。以此三身應機利物。以在因中有外作用。故果上亦成利生大用也。參禪無明一破。則五根門頭皆光明智照。如鏡照物。不將不迎。終日應緣。了無一法當情矣。
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此頌六識。初句言六識善惡無記三性。現量。比量。非量。性境。帶質。獨影。一一皆具。以諸識中。唯此具足。故其力最強。三界生死善惡因果。唯此識造。故云三界輪時易可知。所以能取三界生死者。以五十一心所。法法全具。故業力殊勝。但就善惡一念起時。則心所齊集。以類相從。故云分別配之。則易可知也。然意識有五種緣境不同。五種。謂明了意識。散位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夢中獨頭意識。散亂獨頭意識。此五種緣境。唯後夢中。散亂位二種。單緣獨影境。其前三種。皆能緣三境。以凡有影像。皆落意識窠臼。故參禪工夫。必要離心意識者。要不墮光影門頭。以非真實故耳。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此頌六識業力強勝也。受雖云三受。其實有五。內外粗細之不同。謂苦樂憂喜捨。逼悅心曰憂喜。逼悅身曰苦樂。憂喜苦樂不行時。名為捨受。以此六識。於三性三界五受。恆常轉變改易也。正如善時。忽生一惡念。喜時忽生一憂念。改易不定。次句承之云。若惡念起時。則根本與隨煩惱連帶而起。若善念起時。信等善法亦相連而起。以其善惡心所齊行。故助其強勝耳。於八識中。能動身發語。獨此識最強。其造善惡之業。亦此識最強。引者能引諸識作業。滿者能滿異熟果報。故一業引一果。多業能圓滿。其所造業力。招後報者。則牽引八識受生死苦。故八識頌云。界地從他業力生者此耳。故《楞伽》不立七識。但言真識。現識。分別事識。足知此識過患最重也。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頌六識轉成妙觀察智也。以第六識順生死流。具有分別俱生我法二執。若逆流還源。亦仗此識作我法二空觀。今轉識成智。從觀行位入生空觀。至七信位。方破分別我執。天台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從八信起作法空觀。歷三賢位至初地初心。方斷分別法執。故云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二執方現。故云現纏眠。纏。目現行。眠。目種子。以俱生我法二執。乃七識所執者。七識無力斷惑。亦仗六識入二空觀。初則有相觀多。無相觀少。至第七遠行地。六識恆在雙空觀。方破俱生我執。俱生法執永伏不起。至此六識方得純淨無漏。相應心所亦同轉成妙觀察智也。若此識成智。則日用現前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一切云為。皆大機大用矣。
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頌七識境量心所也。此識唯緣帶質境。以心緣心。名真帶質。言通情本者。以揀六識緣外境為似帶質也。以此七識緣內見分為我。中間相分。識與見分本質。交帶變起。故名為真。三性之中。唯有覆無記。謂此識雖無善惡。而有四惑我見相應而起。蓋覆真性。故名有覆無記。隨緣執我量為非。此句揀量也。若言帶質境。則屬比量所緣。今因執內見分為我。以非我計我。恆謬執故。故名非量。此識唯具十八心所。以雖無善惡。而為染汙意。故具八大遍行并別境中慧。慧即我見。貪癡見慢。同一我見故。餘不具者。以善是淨法。此識染汙。小隨粗猛。此識微細。由見審決。故疑無容起。愛著我故。瞋不得生。故唯四惑。然無別境四者。以欲希望。此識任運無所希望。故無欲。解者。印持未定境。此識恆緣定事。故無勝解。念乃記憶曾所習事。此識恆緣現所受境。無所記憶。無不定四者。悔者。悔先所作。此識恆緣現境。故無惡作。睡眠必依身心重昧外眾緣力。此識一類內執。不假外緣。故無睡眠。尋伺二法。粗細發言。淺深推度。此識唯依內門而轉。一類執我。故皆無之。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此頌七識力用也。此識恆常思察量度第八見分為我。故云恆審思量我相隨。恆之與審。八識中四句分別。第八恆而非審。不執我。無間斷故。第六審而非恆。以執我。有間斷故。前五非恆非審。不執我故。唯第七識亦恆亦審。以執我。無間斷故。有情由此生死長夜。而不自覺者。以與四惑八大相應起故。第六依此為染淨者。由此識念念執我。故令六識念念成染。此識念念恆思無我。令六識念念成淨。故六識以此為染淨依。是為意識之根。以此識乃生死根本。故參禪做工夫。先要志斷四惑。內離我見。方有少分相應。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頌七識轉識成智也。分別俱生我法二執。乃六七識各有所執。分別二執。從初發心。六識修生空觀。至七信位。斷分別我執。隨入法空觀。歷三賢位。至初地方斷。此則七識當轉平等性智。因有俱生二執未淨。故此識未得純淨無漏。故曰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謂六識恆住雙空觀中。至第七遠行地。方捨藏識。破俱生我執。至八地無功用行。則我執永伏。法執間起。故云恆摧。若此七識轉成無漏平等性智。在佛果位中。現十種他受用身。為十地菩薩說法。菩薩所被之機也。行人此識一轉。則不動智念念現前。法界圓明。湛然常住矣。
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此頌八識行相也。此識唯一精明。本無善惡。故四性中。唯無覆無記。諸心所中。唯與遍行五法相應。以有微細流注生滅故。三界九地。乃生死六道。此識為總報主。當體雖無善惡。而被他六識業力牽引而生。前六識頌引滿能招業力牽者。此也。以此識深細。世尊尋常不說。故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向為二乘。但說六識建立染淨根本。二乘一向未聞。故不了耳。又云。阿陀那識甚深細。習氣種子成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故云因迷執。以小乘不知。故不信有此識。是故大乘論師。引大小乘三經四頌。五教十理。證有此識。故云有此能興論主諍。十證之義。論中廣明。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此頌八識體相力用也。浩浩者。廣大無涯之貌。謂藏識性海。不思議熏變而為業海。故此識體廣大無涯。以具三藏義故。名為藏識。三藏者。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以前七識無量劫來善惡業行種子習氣。唯此識能藏。前七識所作異熟果報。唯八識是所藏之處。由第七識執此為我。故云我愛執藏。論云。諸法於識藏。識於諸法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積劫因果不失不壞。故云不可窮。本是湛淵之心。為境風鼓動。故起七識波浪。造種種業。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故云淵深七浪境為風。前七現行返熏此識。以其體有堅住可熏性。故云受熏。前七善惡種子。唯此識能持。又能持根身器界。一期令不散壞者。以是此相分乃所緣之境故。以為三界總報主。故死時後去。投胎先來。為眾生之命根。故云作主公。其實不知不死不生法身常住也。故經云。識藏如來藏。所謂如來藏轉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身中。故如來藏有恆沙稱性淨妙功德。豈生死耶。今迷而為藏識。亦具恆沙染緣力用。能一念轉變。則妙性功德。本自圓成。以真妄覿體。故頌四句。歎其力用廣大也。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頌轉成大圓鏡智也。謂此識因七識執為我。故從無始時來。相續長劫。沉淪生死。圓教菩薩從初發心修行。漸斷習氣。歷過三賢。登地以去。至第七地破俱生我執。此識方得捨藏識名。顯過最重。故云不動地前才捨藏。以微細法執。及有漏善種間起。尚引後果。名異熟識。至金剛心後。證解脫道。異熟方空。故云爾也。異熟若空。則超因果。方才轉成大圓鏡智。言無垢同時發者。以佛果位中。名無垢識。乃清淨真如。謂鏡智相應。法身顯現。圓明普照十方塵剎。故結云普照十方塵剎中。以理智一如。方證究竟一心之體。此唯識之極則。乃如來之極果也。諦觀此識深潛難破。此識絲毫未透。終在生死岸頭。古德諸祖。未有不破此識。而有超佛越祖之談。今人生滅未忘。心地雜染種子未淨纖毫。便稱悟道。豈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可不懼哉。
此論古存一解。今人解者甚多。但委細分別名相。轉見難入。而修行之士未親教者。望崖而退。即久依講席罷學參禪者。但勘話頭一著。而心地生滅頭數。亦沒奈何。此論雖云相宗。但顯唯心之相。若不知此。亦難究心。不免得少為足。故予此解。雖未盡依論文。唯取其義而變其語。使學者一覽便見。正要因此悟心。不是專為分別名相也。若責予杜撰荒邈之罪。固不敢辭。而為修行者未必無功。幸高明達士。得意遺言。是所望也。
六祖大師識智頌解
大圓鏡智性清淨
教中說轉識成智。六祖所說識本是智。更不須轉。只是悟得八識自性清淨。當體便是大圓鏡智矣。
平等性智心無病
此言七識染汙無知。乃心之病也。若無染汙之病。則平等性智念念現前矣。
妙觀察智見非功
言六識本是妙觀察智。於應境之時。若以功自居。則執我見。此則為識。若不居功。則日用應緣。純一妙觀察智矣。
成所作智同圓鏡
言前五識轉成所作智。此亦不必轉。但悟八識清淨圓明。則於五根門頭放光動地。一切作為。皆鏡智之用矣。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轉名言無實性。
此言轉識分位。雖說六七二識是因中轉。五八二識乃果上轉。其實轉無所轉。但轉其名。不轉其體。故云但轉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此結前轉而不轉之義也。所言轉識成智者。無別妙術。但於日用念念流轉處。若留情念繫著。即智成識。若念念轉處。心無繫著。不結情根。即識成智。則一切時中。常居那伽大定矣。豈是翻轉之轉耶。觀六祖此偈。發揮識智之妙。如傾甘露於焦渴喉中。如此深觀。有何相宗不是參禪向上一路耶。予昔居五臺。夢升兜率。親見彌勒為說唯識曰。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予因此悟唯識之旨。此雖夢語。不可向夢人說也。

性相通說 卷之下

梵網經菩薩戒正說(上下冊)-電子書籤




●掃一下QRcode !送你一套電子書

最新完整版,菩薩戒正說,內含十重四十八輕戒(上、下兩冊)。 
佛門有三部一乘了義的經典, 梵網經是其中一部。 菩薩戒是所有佛弟子皆應受持。 經大乘定香精舍多次禮請,終於因緣具足, 悟顯法師 慈悲宣講真正符合大乘佛法義趣的菩薩戒。 講座圓滿,許多人 便等待出書,希望流通給有心學習菩薩戒的佛門同修。 經整理出書。歡迎大家來請,以導正佛弟子對菩薩戒的錯誤觀念及行持。

●將電子書籤圖片存在手機裡面,就可以與家人朋友掃碼分享,
走到哪都能流通佛法,廣結法緣,能送好書與人
敬請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
如何快速使用電子書籤
 以下有簡易教學:

電子書籤使用教學  Android      iPhone

悟顯法師 法華經方便品精華 為什麼永明大師不教人天乘



直修一乘



就像人家問永明延壽大師,你為什麼不教人家五戒十善,這樣不是很契機嗎?眾生既然業障這麼重,幹嘛教他菩薩戒、幹嘛教他一乘,萬一犯戒那不是墮落嗎?

永明大師回答得好,他說你拿這些人天乘好像是做到契機了,這些人還是心裡貪著,難免生死毒發;他說經典上講寧起虎狼野干之心。這虎狼之心、野干之心,非常地惡毒。終不起聲聞辟支佛意,話講到這樣子。所以契理最為重要,契理必然契機。

因為眾生本有佛性,你用如實之理,必然能夠開發他如實的佛性。你如果只是投其所好,教一些這種人天乘的、教一些這種小乘的,好像他現在能夠得到一點受用,打坐能夠得到一點好像有定下來的感覺、靜下來的感覺,那個都不是真實的,只要他生死現前的時候,他就做不了主了。

但是你告訴他大乘,縱然這一生沒開悟,一聞大乘永為佛種,《華嚴經》講的:「食少金剛。決定不消。」這金剛是鐵裡面最堅固的,你把金剛吞到你肚子裡面去,絕對沒有辦法消化;我們聽聞大乘就像吞了金剛種子一樣,生生世世都跟著你。

就像你受了菩薩戒,了解光明金剛寶戒,一受永受,生生世世都能聽聞正法。永明大師講的,他說你聽聞大乘即使沒有開悟,來生也是得大福報,只要你不毀謗,你能讚歎,你能這樣修,來生也是在人中,人中之王;在畜生,畜生中王,都還能夠遇到正法,都還能夠修行成就。

所以他只弘大乘,他也常在傳菩薩戒。所以祖師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跟著學就對了。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悟顯法師 法華經方便品精華 分別亦非意


擇法眼


所謂「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個就是一切種智。你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小乘、什麼是大乘、什麼是人天乘,善能分別,這叫擇法眼。

這不是世間人的那種妄心分別啊,分別好醜,分別這個是非,在是裡面得意,在非裡面難過,都是著在境界裡面;佛法講的分別是講智慧、了別、照了,一切是非他很清楚。就像鏡子在照萬物一樣,哪一個人的臉相,它都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一心所照,是無分別;無分別中不妨照得清清楚楚,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你的膚色是什麼顏色,你是男是女,它都照得清清楚楚,所以叫「如鏡現相。」

所以佛門常常用鏡子比喻作智慧,般若的智照,這個分別、無分別可以同時,不光在分別相上同時、遠近也同時,大小也同時,一切能所對待,不妨能熾然成立而融入一心當中,所以叫「於一境中一切智,一切智中諸法界。」這是華嚴杜順和尚的〈漩澓頌〉。

從這個鏡子的比喻,你就能夠去體會得少分,這叫一切種智。不管你是用鏡子的比喻去了解,還是用境界去了解,他講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佛法的智慧非常地高超,跟世俗的那種起煩惱的分別,不一樣。

我們分別大小乘,分別了義分別不了義,不是世俗人起煩惱的那種分別,那是如來以他的般若智慧在為眾生分別。我們學佛法看到如來這樣分別,我們也如是分別,所以這個就是講的「分別亦非意。」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悟顯法師 法華經方便品精華 趕緊回頭

一念迴光


如果你從前走錯了,你跑到那些附佛外道去了,你趕快回頭就好了。如果你從前不小心在你佛法當中,加了不該加的東西,去學這些《弟子規》,起了世間意,趕快回頭就好了,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人。

說你業障重是希望你能趕快回頭,眾生有時候不太會聽話。說你業障重,他就真的一直以為自己業障重,永遠都完蛋了,他不願意回頭啊。所以就看你肯不肯轉,有大乘佛法就一定有消業的方法,什麼業都能消。

哪怕你是在無知的狀態下,你去盜了常住物、偷三寶物;你把你自己的著作寫上了版權了,你現在趕快改過來就好了,還有機會,再把正知正見去弘揚。

從前版權所有,現在歡迎翻印,那就功德無量;從前自己待的道場,自己帶的道場不如法,你現在聽聞了大乘,轉過來,腦筋轉一下,心念轉一下,它就如法了。


眾生就是心量狹窄,聽到跟自己不一樣的,他不能接受,馬上就生對待心、就生障礙心,導致自己業障越來越重,智慧越來越闇鈍。


悟顯法師法華經 序品一 方便品二  全集 宣講

 歡迎下載   自修熏習、轉貼分享 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善護三業





善護三業
 目 錄
悟顯法師 講述
經文: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取之心。
(法藏比丘)做的是真真實實的事情,絕對不虛假,絕對不欺騙,他和尚交代的事情,他一定照做,叫「如說修行供養」,這才叫恭敬。一般的人,只有表面恭敬。他表面恭敬就是看到你,跟你合個掌。可是你真正叫他用功,叫他要斷煩惱,他就不願意。
「奉事師長」:現在人就拿個紅包,來供養一下道場,他以為這就叫奉事師長。「奉事」不是讓你的老師感到舒服、痛快就好,不是這個意思。「奉事」是依教奉行,承事無違,落實你和尚教給你的正法,你老師教給你的正知正見。但如果你的和尚知見不正,《沙彌律儀》有講:「如師實不明。當別求良導。」可以別尋正知正見的和尚。
因為在末法,會有這些不如法狀況出現,你不是一昧地聽從。如果你遇到這些對於心性不明了,對於佛法不透徹的人,老叫你做一些世間法,你才初學,一點定慧都沒有,他叫你去紅塵裡面打滾,說這就叫行菩薩道。最後,你充其量就是個世間人,正好在紅塵裡面被汙染,像這種出家人就不能親近,更不能稱為善知識,這種在家人你也不能親近。
這種人現在佛門裡非常多,你好不容易出了家,他不教你修行,只教你去做法會,跟你講做法會可以冥陽兩利。為什麼呢?因為陰間的眾生拿到他要吃的,收到了錢,陽間也收到了錢,道場也有收入,兩邊都圖到利益,這就是現代所謂的「冥陽兩利」。
以前做法會真的是冥陽兩利,陰間的可以超度,超生天界、超生到人道;陽間的,做法會能夠從懺本裡起觀照,能夠反聞聞自性,這才真是冥陽兩利。佛門不是在搞法會,如果你的和尚是這種和尚,你可以不用跟他學,那如果你的和尚是在搞世間法:有教人家結婚的,有和尚喜歡搞政治的,還有和尚搞按摩、養生的,還有出家人搞回收的、養狗、貓的……都有,五花八門的搞世間法,這些都不是善知識。
人家供養你,不是讓你去養狗、養貓,是讓你修道的,是要你弘揚正法。世間的這些慈善,你要叫世間人做,不是出家人來做,出家不修道叫不務正業。還有的出家人發大願蓋大醫院,希望讓大家都可以住進去,這沒有慈悲心啊!
出家人就該做出家人的事情「修道」,為什麼他會跑去做那些世間事呢?因為他就是害怕人家講他:「出家人都沒有利益社會。」所以他就趕快去做一些世間人眼睛看得見的好事。讓人家認同他,說他有存在的價值,他不知道「真正修行」就是利益社會,斷「貪瞋癡」就是利益眾生,觀「眾生相空」就是度眾生,這是自利利他,因為你有正知正見,你真正的修行,眾生才能夠離苦得樂。世間人不懂佛法,誤會佛教,出家人不導正還跟著迎合,更加速佛教的衰敗,使認識佛教、了解要修行的人越來越少。
末法的這些出家人不務正業,「不務正業」四個字涵蓋的範圍非常地廣,你們在佛門看到的這些現象都是如此。利用佛門來點燈消災的、問事情的、求籤的……,做這些事情的人,也都覺得自己在度眾生,卻沒想到自己就是個大眾生!還有在搞附身的,告訴你身上的病是你哪幾世的冤親債主附上去的,你要做多少功課,要交多少錢……,其實最後目的還是叫你給錢,就在佛門搞這些附身的事情。
講這些是要讓你一眼就可以看穿哪些是邪見,自己在選擇善知識時要懂得。像有些居士毀謗祖師大德,這也很好辨別,一看就知道不對,還有一種最難辨別的,原則性正確,但是關鍵性錯誤。
他佛法名相都講對,也告訴你要修行出三界,但是他給你錯的方法,這種最難辨別。他教你要次第修,不能躐等!講這話聽起來好像都對,他教你要出三界,也教你要念佛,但他教你先把「人」做好,要先孝順,要你先看世間的書,他教你看有道德的書,讓你無法反駁,還說都是老祖宗的智慧。
出家人講「老祖宗」,不知道他講哪一個祖宗?出家人有自己的法脈!出家人不弘揚佛法,不弘揚所修的宗派,反而去拿世間人的書,說是老祖宗講的,離譜地說世間人的謬論是佛法智慧的基礎。才剛要學佛的世間人,不敢反對祖宗,所以呢,就受其荼毒。這些人拿著家訓、聖訓等等,儒家的、道教的、世間人的,還不是只有《弟子規》而已,《弟子規》只是其中一個,這些人不教人讀佛經、看祖師開示,反而把世間書塞給這些想學佛的人,真是斷人法身慧命!
還有的,他告訴你:「心量要大,要你包容錯誤、邪知邪見」;他告訴你:「什麼都可以學,佛法不離世間法。」這是現代學佛最難辨別的,因為講這話的人也披著袈裟,也做著世間好事,這就是《大智度論》所謂「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末法最不好辨別的就是這一種,像:毀謗祖師的、搞附身的……,這些都還容易辨別。像那種在他講經當中、知見當中九十九分正確,就關鍵這一分錯誤,你聽他講經,名相也查得完全正確,卻在修行關鑰之處、入手處用錯,在裡面給你摻毒藥;那你就不能成就了,這最難辨別。所以要看祖師大德的開示,因為祖師都是過來人,他們不會走錯。
所以「恭敬三寶。奉事師長。」是這樣奉事的。不是這個人知見不正確你還去隨順、奉事他,這不叫奉事師長,也不叫恭敬三寶。所以不是看出家人來了,就對他點頭、合掌,這只是表面上恭敬,重點是心地上要能落實佛法,要能依教奉行。「依教」不是依這出家人講的話,他講的話不能稱為「教」,要依佛陀的「教」:四依法。如果他總教你「依一個人、依一個老師」。那就要知道他是別有用心。佛法講依教奉行的「教」是指佛法經教,依這個「教」才叫做「依教奉行」。不是他告訴你「你去做什麼,你該怎麼做。」不是!他講的東西,你要看看跟佛經上講的一不一樣?跟祖師大德講的一不一樣?要非常地嚴謹,非常地小心!這樣才能稱為對於佛法「無有虛偽諂曲之心」,這才是真實用功。
當然,法藏比丘的福報非常大,他的和尚是世間自在王如來,是教他這樣學。
我們生在末法,學大乘要依「一實相印」,依「四依法」。若是學小乘就依「三法印」。這樣學不會走錯,不會墮落,煩惱絕對可以解決,而且這一生絕對成就。如果用「世間法」,是沒有辦法免除生死大難的,所以「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要建立在「如法」的基礎上。如果他教的事情不如法,你不能做。你做了,你有過失。他教你,他有過失,你做了,你有過失。
你有正知正見,這樣佛法才會興盛。現代都是以人為師,不是以戒為師。都是依人不依法,今人所謂「以戒為師」的定義,是他認為這和尚講得自己聽得還順耳,跟自己習氣差不多,就以他作為和尚、作為老師。這是以人為師,不是以戒為師。佛教的是以戒為師,這才是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不是一昧的諂曲、諂媚。這是在末法時候特別要注意的。
要是在佛陀時代,你遇到釋迦牟尼佛,佛跟你講怎麼做,那你就怎麼做。在末法,佛不在世,你就要依經典。所以要會學,才能成就佛道。
現在有一些人,他不是要成道,他只是想要出名,就看哪一位法師有名,他就趕快去他旁邊,跟他合個掌、照張相,這叫攀緣!我不喜歡攀緣,攀緣成不了道。你要的是名利,我不要名利;你要的是世間人的恭敬,我不在乎!前面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該怎麼做了。
經文: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這是講法藏比丘的行為。沒有虛偽諂曲之心,行為自然就莊嚴。所以「莊嚴」不光只是衣服穿得好。心行端正,故名莊嚴。所以叫莊嚴眾行,「眾行」就不是只有一行,是所有的行為,舉手投足,揚眉瞬目,都與自性相應,故名「莊嚴眾行。」
所作之法、所行之事,絕不心外取法、心外求法,是名「軌範具足。」這才是真正的軌範。所謂「法者,軌生物解。」什麼叫軌生物解呢?「軌」是軌道、軌則。就是你能「奉行此法,能生物之解」。「物」就是眾生。能生眾生之解,叫軌生物解。
那麼你們覺得這個詞用得難,這是玄奘大師他翻譯的,他的學問非常地豐富,用這四個字來定義。什麼叫法?「軌生物解」就是依此教誡修行,眾生能夠明心見性、能夠開解,對於世間法、對於佛法他能開解。所以軌生物解,稱之為「法」;那麼「軌範具足」,亦復如是,不是講在世間人當個模範生,當然也有這個意思,但是,不夠圓滿。所作所為,心不取一法,心不著一法,不染一塵這叫軌範具足。不心外求法,這才是軌範。合於天真之性德,合於天真的性德,合於佛性,不超出此理才叫做軌範具足,才叫做莊嚴眾行。
「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所以他看一切法「觀法如化。三昧常寂。」觀一切法,如幻如化,這句話很好用,你在迷惑的時候,起大煩惱的時候,你兒子、你女兒、你小孩、妳先生、你太太惹你生氣的時候,觀法如化;你高興的時候,升官發財了,賺了大錢了,觀法如化,一切法如幻如化,緣生性空。「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不要想說,「我現在賺了這個錢,什麼時候別離?」你不用這樣想,等一下你只要醒過來,哎呀!看錯數字了。這因緣就別離了,沒有賺這麼多啊!沒有加這麼多薪啊!是自己多心了,多加了一個零,這因緣就別離了;或是別的事情一來,這現前歡喜的心就別離了,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不知眾生就是在這個生滅當中,不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所以不能三昧常寂。生滅當中是不生不滅,所以你觀法如化,你就能三昧常寂,見到諸法的本性「正受」,三昧翻作中文叫正受,三昧常寂。所以佛觀一切法如幻如化,在這如幻如化當中,他薦得不生不滅。所以我們這樣跟你講你才清楚,不然一般只有講觀法如化,什麼都是假的,假在哪裡?不知道!在佛堂裡面看是假的,出去拿到鈔票就變真的!所以,這就是眾生。你要在逆、順境界當中兩頭勘驗。「觀法如化」生滅的當下是如來藏性,誰不生滅?你看這一念心,現在這一念歡喜,下一念歡喜心沒有了,悲傷的心起來了,在這當中,何者不變?能夠見到,就是三昧常寂。所以不管你歡喜、不管你憂愁、喜怒哀樂,不管你生老病死,這八苦,生滅去來,生住異滅都只是相生相滅,並無實際生滅。能執持,能讓這些現象產生的,就是你的真心本性,就是真如實際,見到它,它本自不生不滅,所以叫「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才達到圓滿,不然你只「觀法如化」,如幻如化是大乘的空宗而已,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性宗,所謂「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其如幻如化。」這只知道一切法空而已,還沒見性,所以要三昧常寂。見到了寂滅,不生不滅之體,能安住,這三昧就正受。能夠見到、能夠安住,祖師講:「守本真心。我所心滅。妄念不生。」那就真正三昧常寂。所以,幻化當下,你空觀的當下,就是假觀、就是中觀,所以叫「一心三觀」。若對境界叫「一境三諦理」;若就心上叫「一心三觀」;就境界上叫「一境三諦」。從止入手的話叫「一心三止」,這天台宗講的。所以這一句話確實涵蓋了一切的法門。真的,《華嚴經》講:「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這一句當中,具無量之義,所以你不能只看幻化,看它空。幻化,它是有即非有,就像雲一樣、像彩虹一樣,你看到有彩虹,可是你實際上去碰,它沒有;你看到天空有雲,但是這雲不是實有的,若實有的話,飛機就會撞上去,撞上去,飛機就會墜機。所以,雲也不是實有,它只是空氣的凝聚而已,叫有即非有,煩惱亦復如是,只是無明積聚而已,並無實體。所以叫幻化,幻化不是空,你要清楚,幻化它不是空,就像3D投影一樣,它是幻化的境界,但是它有差別的業用在裡面。你知道了自性的作用,還要見到它的體;相用上生滅去來,你不隨其生滅。你怎麼能不隨呢?見到它不生不滅。所以你現前的貪、瞋、癡、慢、疑,全部轉化為戒、定、慧,轉化為大機大用。貪、瞋、癡、慢、疑可以轉化成大機大用,可以利益眾生,可以斷除自性當中本無的煩惱,所以法藏比丘是這麼修行。
善護三業。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不說二法,不打妄語。好,我們菩薩戒有跟你講,什麼叫不打妄語?講一乘法就不打妄語,講二乘、講世間,這是虛妄語,為什麼?生滅相!眾生是分段生死,二乘是變易生死,有生死就有生滅。生滅、生死都是虛妄的,在這當中取相、作解……種種言說,都是妄語。所謂「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這些都是妄語,所以叫「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所以,如來無量劫來,不說虛誑語,並不是他不會打方便妄語,而是他所說的,是為令眾生見性。佛善說譬喻,譬喻就是一種妄語。要是以小乘來看、以著相來看,原本沒有這東西,你把它比喻出來、說出來,像撒謊一樣,但是它是令眾生開悟的,那就不算妄語。
要是以小乘來看,釋迦牟尼佛已經是在打妄語,他明明是要說一乘,為什麼說了二乘。佛在《法華經》上面講得很清楚,佛不是打妄語,是因為眾生沒有辦法接受大乘,所以方便引導他來學大乘。佛沒有騙眾生的心念,只是希望眾生能夠學大乘而已,是給外道做個方便而已。大家都知道佛不妄語,但是你要用事相上來看、用人天乘來看,那釋迦牟尼佛打的妄語可多著。
所以,你要是用世間法來看佛,那釋迦牟尼佛也很不孝,以世間人來看,他的生母,在他一出生下來七天就死了,所以外道就毀謗釋迦牟尼佛,說佛剋死他媽媽。世間人的眼光就是這麼短淺,他不知道佛母已生到忉利天,他看不到。
所謂「不譏他過」,是不說不了義法,因為不了義法一說就有過,有過可譏,有四句百非。這些不是空談,是講真話。如果只解釋成「不要講是非」,你們也都做得到。法藏比丘已經這個境界,不會再講是非了。當然你可以受持,不要講人家是非,不看人家過。可是更重要的,是所說之法、心裡所想之法,要做到「離四句。絕百非。」這才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幻化空身即法身,無身心相,所以不失律儀,這叫善護身業。凡夫肉身與法身,無二無別。
《無量義經》說:「如是等相三十二。眾生身相相亦然。」眾生身跟法身一樣。永嘉大師講:「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你要是能見到這道理,就叫善護身業,不失律儀,是不失法身律儀。要是以世間人、以二乘的戒律來看,那「虛空神」就沒有辦法持戒了。
《楞嚴經》講:「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持戒、犯戒只能約束這色身而已,那「虛空神」沒有身體,像「舜若多神」沒有身體,那他豈不是就沒有辦法持戒了?所以,這裡的「身」不是指這個色身或是欲界天、色界天的身,而是講常住法身。
所以該怎麼「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呢?若你起一念身相、我相,認為這個肉身是我,認為法是實有的,就是失了身的律儀,所以你要殺生吃肉來滋養自己色身,那也是失了身的律儀。
如果你不明了,法身離過絕非,想要用持戒來證法身,墮入有修有證、有取有捨,就失了法身的律儀。
若不知法身本自清淨,是失了法身的律儀;不知報身本來莊嚴,所有的萬行,但是自心清淨所現,你還要起念造作,就是失了報身律儀;化身隨機應用,力用無方,你如果不明白全是自性起的作用,在這力用上起染著,這是失了化身的律儀。不光失了三身律儀,也失了三解脫、失了三德秘藏……一切皆失。法藏比丘是這樣修行的,他可不是一般凡夫之輩,他不講是非、不會講人家過失,他沒有是非可以講。修行要怎麼護持身的律儀?就從這裡下手。
意業呢?意不起對待、不起二法。知道自性清淨性、本自無染,故名「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楞嚴經》講的「首楞嚴大定」、「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個都是「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本來「意」是作用,叫「妙觀察智」,它能夠分別一切法,隨順分別而不分別。但是若你在分別當中取法,那就染著;刻意要不取法、不分別法,也是染著。所以大乘佛法是教你「用而不著」,同樣分別但是不著。而不是把意根滅掉,意根滅掉那是二乘。蕅益大師說交光大師講的「捨識用根」就不行,他要把意根給滅掉。「捨識用根」是違背《楞嚴經》,因為識性也能成就。彌勒菩薩就是從意識當中成就。佛在《楞嚴經》上說「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這二十五種法門,每一個都可以圓通,所以不能認為把「識」捨掉用「根」來修,講這話就不圓通。
蕅益大師是真正的圓人,給我們指出來。所以講善護意業,若取法,這意業是染著;你不取法、不分別,也是染著。經典教我們怎麼做「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叫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善護身、口、意三業就是真實的法身功德,真實智慧是要這樣善護,而不是只做世間的五戒十善,那阿彌陀佛連個天人都不如。
經中講他在世間自在王如來會下,「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世間自在王如來會上,有天、有人、有大菩薩,他都超越,在學地當中是排名第一,不是一般那種愛講是非,容易失律儀、容易起惡念的,他不是那種人,所以他是這樣善護的。
這善護三業,與性德相應。所以善護口業,不說二乘法、不說不了義法,要說一乘。善護身業,知道法身清淨、知道眾生幻化身即法身,善護身業,不失法身律儀、不失三身的律儀。善護意業,知道於一切法不生二解,不起對待想,這是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善護三業要這樣護,標準更高、更嚴。佛法不是空談,若你認為講這些佛法是空談,那你自己要小心,因為你在謗法,你會下拔舌地獄!你自己做不到,並不代表人家根器跟你一樣差,佛這麼教,我們就這麼說、這麼做。
外面通途來解這段,都是解成世間善,而以上所說的,是涵蓋著世出世間一切清淨法,合於性德之理,所以,依經典講、依心性說,那就沒有過失。
學佛要受戒,就要受「光明金剛寶戒」,學佛要明白心性,在這當中,才知道怎麼修。看了經典,你才能明白,不會被文字轉,而是轉經。很多人看經,是被經轉,看到善,就只講成世間善,變成五戒十善,變成不了義,還以為阿彌陀佛會講是非,所以才要他「不譏他過」、要他不說是非。
前面講「勸諭策進」,所以他看到眾生懈怠,他還是會罵,還是教化他,都是和顏愛語。所以「不譏」是講,如果你說世間法、說二乘法、說不了義法,那就有四句百非、就有落處、就有可譏之處,就是要你不要講二乘法、不了義法,更不要講世間話,一講就墮四句百非門「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就與自性相背,他人亦可譏,你亦譏他人,所以不譏他過,就是所說的話不要講世俗無益之語,不要講是非,說法要說一乘法,令眾生得利益的話,不要落於四句百非的窠臼。以上是講「善護三業」怎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