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福到了......【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法語

悟顯法師 開示:

這一句話講「自相約檢」,就提醒我們不要只勸人家修行,不要只是勸人家學佛,你自己要學,自己要改變。


改變第一個,你要先看到自己的問題,或是人家告訴你,你要很歡喜。


宗鏡錄 卷四─4

 




宗鏡錄卷四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心分四名。義開十種。識之名義。約有幾何。


答。若約同門自相。不可分別。若約異門共相。隨義似分。名約性相有九。義包內外具五。

名有九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九淨識。

義具五者。一識自相。謂識自證分。二識所變故。一切境界。從心現起。三識相應故。同時受想等心法。四識分位故。識上四相等。五識實相故。謂二空真如。是識實性。

自上諸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故知若相若性。若境若心。乃至差別分位。皆是唯識。卷舒匪離。總別同時。猶雲霧之依空。若波瀾之涌海。又古德廣釋唯識。

義有十門。明此唯識二字。先離解。次合解。先且離解。初唯後識。初唯字者。

有三義。一者揀持之義。揀之。謂揀去我法所執。持謂持取。持取依圓二性。唯識論云。唯言為遣離識我法非無不離識心所無為等。

二者決定義。決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謂小乘離心有境。清辯破無內心。

三者顯勝義。謂心王勝。心所等劣。今但顯勝。不彰於劣。瞿波論師二十唯識云。此說唯識。但舉王勝。理兼心所。如言王來。非無臣佐。次解識字者。即了別義。

謂八種心王。是識自性等。五位百法。理之與事。皆不離識。不爾。真如應非唯識。攝餘歸識。總立識名。經云。三界唯心。次合釋唯識者。唯謂揀去。遮無外境。境無非有。識能了別。詮有內心。心有非無。合名唯識。唯謂遮無是用。識表詮有是體。攝用歸體。唯即識。持業釋。

夫六釋之文。簡法為妙。今欲性相俱辯。且略引持業依主二釋。可稱今文。第一持業釋者。有二。一持業。二同依。且持業者。持謂任持。業謂業用。若法體能持用。用能顯體。名為持業。如言藏識。識是體。藏是用。識體能持藏用。即名持業。又如妙法即蓮華等。二同依釋者。即多用同依一體。如言分段生死即身。變易生死即身等是。所以一切萬法。以心為體。萬法是用。法不離心。用不離體。心體能持萬法。法即是心。用即是體。名持業釋。

若一切法。不得自心之任持。無一法可立。又若無法。則無業用。無用不能顯體。故知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體用相成。非一非二。

第二依主釋者。有二。一依主釋。二依士釋。依主者。有法以勝釋劣。將劣就勝以彰名。如言眼識。眼是所依即勝。識是能依即劣。以勝眼釋劣識。故將劣就勝以彰其名。眼之識故。依主釋也。或以別簡通依主。即別名勝。通名劣。二依士釋者。謂劣法是勝法之士用。

故今將劣法解於勝法。勝法從劣法以彰名。如言擇滅無為。擇滅是有為即劣。無為即勝。將勝就劣以彰名。依士釋。是知心王為勝。一切法盡是心法。又心是所依即勝。法是能依即劣。以劣顯勝。心之法故。即依主釋。無有一法不屬心者。若以一切法顯心。以劣彰勝。法之心故。即依士釋。所以宗鏡內。於持業。有財。依主。依士。鄰近。帶數。六釋之中。不出持業依主等二釋。下文不更一一廣明。以一例諸。自然無惑。


問。此言唯遮外境不有。為遮離心之境。為遮不離心之境。

答。設爾何失。難。二俱有過。若遮離心之境是無。餘有不離心相分在。何以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若遮不離心境是無。應但有能變三分。闕所變相分過。如何通釋。答。所言唯識者。遮心外境無。不遮內境不離識相分是無。


問。內境與識。既並非無。如何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耶。

答。以護法菩薩云。境名通於內外。謂有離心境。不離心境。恐濫外境。但言唯識。所以唯識論云。謂諸愚夫。迷執外境。起煩惱業。生死輪迴。不解觀心。非謂內境相分。如外都無。

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得二十八種利益

 




地藏菩薩本願經

唐 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


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得二十八種利益

 (一)天龍護念



(二)善果日增



(三)集聖上因



(四)菩提不退



(五)衣食豐足



(六)疾疫不臨



(七)離水火災



(八)無盜賊厄



(九)人見欽敬



(十)神鬼助持




(十一)女轉男身(十二)為王臣女

(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

(十五)或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

(十七)有求皆從(十八)眷屬歡樂

(十九)諸橫消滅(二十)業道永除

(二一)去處盡通 (二二)夜夢安樂

(二三)先亡離苦(二四)宿福受生

(二五)諸聖讚歎(二六)聰明利根

(二七)饒慈愍心(二八)畢竟成佛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36)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禪宗
以下講到禪宗。
三、禪宗......


以下講到第四祖道信禪師。
第四祖。名道信。
僧璨大師受了二祖慧可大師囑咐後,鑒於二祖法難的預言,隱居於舒州的皖公山。法難的禁令漸鬆懈,又去太湖縣的司空山。來來往往,差不多十餘年的時間,沒人知道他的行
一直到楊堅消滅了北周,統一中國,建國號叫做大隋。
隋文帝開皇十二年間,有一位沙彌叫道信,在偶然的機會之下,遇到三祖。
道信沙彌對三祖作禮而請求三祖說:「願和尚慈悲,賜與我解脫法門。」
知無縛。解脫竟。
道信沙彌請完法,三祖反問道信沙彌,說:「誰縛汝?」(縛就是綁。)
道信沙彌說:「沒有人縛我。」
三祖又說:「既然沒有人縛你,你又求什麼解脫呢?」
沙彌道信於言下大悟。從此於三祖座下,長達九年之久。
受具足戒後,仍然侍奉三祖。三祖常常以微言大義加以試探,知道他因緣已熟,於是傳授衣、法於道信法師為禪宗的第四祖。三祖說偈道:「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
道信大師得法以後,在唐高祖李淵,武德年中於湖北蘄春縣的破頭山。
唐太宗李世民聽到四祖的大名,曾經三下詔書,請他去首都講法,但四祖都拒絕了。......36

【佛門異記】梁時三世佛 (31)

 



佛門異記 煮雲老和尚 


梁時三世佛

齊時有僧護法師,住石城山(浙江)隱獄寺,寺北有青石壁,直上有數十丈,石壁中央有一塊好像隱現著佛像焰光之形,上有叢樹曲幹垂蔭。僧護每次經行到青石壁時,就看見有光明煥發,並聞有梵唄讚佛之聲音。僧護從此於佛前焚香發誓:決心要依山鐫造十丈高的佛像。

齊建武年間,僧護招集道俗,同結善緣,共同發心做這一偉大工程。經過一年的疏鑿,僅僅成功了石像的面模,而這位僧護法師不幸得病而死。

僧護病危時立誓說:「我早知非一生成辦,第二身再來,乃至第三身……以達於成而後已。」

後來,果然有一位僧淑法師來繼其功,結果又因資力不夠,未完成而終。

梁天監六年,有吳郡的陸咸,因任始豐令罷官回邑,夜宿剡溪(浙江曹娥江上游),夜間風雨暴至,陸咸驚懼。假寐中夢見三個道人來對他說:「君識堅貞,自然安隱。現有建安殿下,患病未癒,他若能把剡縣僧護所造的石佛得成就者,其病必定平癒,冥理不虛。你趕快前往。」

陸咸到了京都,竟將此事忘了。後來一日出門,在路上遇見一位僧人對他說:「去歲剡溪所囑建安王的事,你還記得嗎?」

陸咸懼然回說:「不記得了!」

僧人笑道:「你好好的想想!」說罷辭去。

陸咸感其非凡,追尋僧人時,已失其蹤影。他也豁然憶起前在剡溪之夢,因而立刻跑到建安王那裡,告訴經過。建安王奏聞皇上,武帝聆聞歡喜,即派僧祐律師前往,專為負責營造佛像之事。當僧祐未到寺的前一天,寺僧慧逞夢見黑衣大師立於龕所,天明祐師到此,神應如此。

僧祐到山查視了一下,嫌其舊造淺陋,思緒未絕,夜間忽然山崩,其內佛現,自頸以下還在石中,僧祐飾工剷鑿浮石,外石既去,乃見本相,佛之真儀赫然顯現。

有一天夜間,石像胸前的卐字,呈赤色隆起,至今此字不施金粉而仍金色閃耀。

自天監十二年到十五年春,完成此一偉大佛像的工程。坐軀高五丈,立形十丈。像成之後,建安王宿疾亦痊癒。太子舍人劉勰撰碑文以記其事。僧祐即僧護之前身也,所以後人稱此佛像為三世佛。

《華嚴經・淨行品 》眾會聚集,當願眾生,捨眾聚法,成一切智 (10)

 




華嚴經淨行品  

眾會聚集,當願眾生,捨眾聚法,成一切智 (10)


悟顯法師 開示:保持正念 同處不同住

  

什麼叫「同處不同住」呢?就是我們跟世間人雖然同在一處,但是你的心是正念的,我們念佛人,心是在念佛的,表面上跟他們有應對往來,但是你的心不會隨著流轉,不會隨著起舞、起波浪,這個叫「同處不同住」,這個是真修行。

 

因為人在順境的時候,或是在熱鬧的環境當中很容易散亂,這就叫「心隨境轉」。一旦散亂,自己的習氣馬上就現前,自己的正念馬上就忘失,所以在現代為什麼說障道的因緣多,退墮的因緣多。除了眾生自身有貪瞋癡,有煩惱習氣以外,再來就是外運不好,尤其現代有太多的俗事要參加,所以我勸同修,你能不要參加就不要參加,不得已才去做這些世間事,多留點空間、多留點時間拿來用功修行,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使自己道業成就。

 

成就道業以後,再來度家親眷屬,再來度你的親朋好友,這不是小乘,這是大乘人所為。

 

小乘是自了漢,只顧自己了生死,他沒有發度眾生的大願,而我們學大乘的,我們修行本身就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有些事情並不急在眼前,《法華經》教我們,你要度眾生,你要先成就自己的道業。

 

這是最實際的行為,也是對眾生最有幫助的行為,所以在這些熱鬧的環境當中,吵雜的環境當中,或是在這些較容易散亂的環境當中,自己要保持正念。

 

如果剛開始沒有辦法,你自己就要去避免這些環境,也就是避開這些障道因緣。

 

障道因緣有時候不是這種不順心的,有時候反而是順心的,順著你的習氣,讓你開開心心地,讓你忘記了自己要提起正念,這就是障道。

 

你不要想說只有你的家人反對你學佛叫障道,你要知道一切散亂的環境,都是障道因緣,讓你不能修行用功,所以無論你是跟世俗人,或是跟學佛人在一起,你自己心裡都要保持正念。

 

像我們道場這樣要求,這樣就做得很好,大家共修完就回去,私底下也不攀緣,這樣子保持清淨心,講話也不要講沒有用的話,也不要託名為談論佛法,自己好好用功,好好修行,這樣我們的心才能夠做到真正的清淨,這個是幫助你修行,給你做增上緣。

  悟顯法師 念佛開示  (精彩節錄)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35)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禪宗
以下講到禪宗。
三、禪宗......

以下是東土禪宗第三祖。
傳僧璨。為三祖。
二祖慧可大師在達摩祖師座下得法後,專門宏揚向上一著的禪宗教學手段,一方面求法嗣。一直到北齊天保二年,忽然有一位年紀,己經是四十多歲的人─突然來到二祖的座前,對二祖作禮,而啟請二祖,說:「弟子身患風疾,請和尚為我懺罪!」
二祖將手一伸,向來人說:「將罪來與汝懺。」
居士迴光一照,說:「覓罪,了不可得。」
二祖說:「我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那居士又繼續問:「今見和尚,已知是僧,但什麼是佛、法呢?」
二祖答云:「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
那居士聽完了,恍然大悟說:
「今日方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心固然是如此,佛、法也沒有別樣。」
二祖即為他剃度,披上僧衣,並且說:「這是我的寶貝。」
因而為他取法名,叫「僧璨」。
天保三年三月在光福寺受具足戒。從此以後,一直侍候在二祖左右有二年之久。二祖囑咐僧璨法師說:「過去菩提達摩大師不惜跋涉萬里,遠來我國,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我。
我今並將達摩大師信衣,傳授給汝,汝當慎重守護,毋令斷絕。」
二祖接著說偈:
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曾生。
二祖又跟僧璨法師說:「你雖然得了法,應該遠處在深山,先不要從事傳法宣化事情,因為不久會有法難。」
僧璨法師說:「師父既然已經先知,何不為弟子說詳細?」
二祖:「這不是我預知的。而是達摩尊者轉將般若多羅尊者的懸記告知我的。般若多羅尊者所說的『心中雖吉,外頭凶』,我算算年代,你恐怕要首當其衝。所以我教你善於趨避,不要遇難。我也有自己的業債要償……」說完就前往鄴城。
以上就是文上的「傳僧璨。為三祖。」
前面講有災難就是指:北周高祖武帝宇文邕滅佛的事。
周建德三年五月,北周武帝廢佛、道二教,經像悉毀,沙門、道士,並令還俗。
當時被迫還俗的僧尼,有三百多萬人。
這樣一來,中國的北方是無佛法可言了。周宣帝接位以後,雖然經高僧請求,恢復佛教,然而只以俗服作菩薩僧而已!
一直到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佛法才恢復。
信心銘。超今古。
《信心銘》是三祖僧璨大師作的一篇文章。
開端的兩句是:「至道無難。惟嫌揀擇。
只此兩句,就已經道出禪的要點,因為道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以揀擇分別心去體會,那是一輩子也不能契會於至道的。這篇文章有六百多字,可說是字字珠玉,所以說「超今古」。「超今古」是講超越今古,沒有人能趕得上的意思。......35

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釋迦牟尼佛涅槃日】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農曆二月十五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悟顯法師 開示:

 

《地藏經》講:「縱發善心。須臾即退。」好像起了一點善念,馬上就退轉了;遇到惡緣了,這個惡念,念念增長,沒有辦法間斷。

 

所以你就知道你跟諸佛如來差在哪裡?人家是看到正法,他懂得護持,懂得去推廣。你碰到正法,你就想說我家裡怎麼辦?我先生怎麼辦?我太太的感受怎麼辦呢?所以你永遠是個凡夫,永遠福報不夠。

 

受菩薩戒,學菩薩戒,遇到了大乘佛法要大力推廣,盡心盡力護持、供養,你身心都來供養到佛教裡面來,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這深心就是發菩提心,不是只有這個身體,《楞嚴》講的深心,「深」是深刻的深,深心來護持正法,奉塵剎,這個是報佛的恩。

 

受了菩薩戒了,學了大乘,不管你有沒有受戒,其實都應當如此。身、口、意這三業護持正法、流通正法,所以你看十方諸佛,他懂得怎麼修行、懂得怎麼種福田,所以他讚歎大乘,守護大乘;那你也如是學,你也得十方諸佛的讚歎,如果你能這樣做你的功德確實無量。

 

因為心性無盡,特別是淨土法門,又能普遍契合一切眾生的根器,令一切眾生帶業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那更應該用全部的心力來護持。

 

不光是推廣,自己要來修行,推廣的當中不要讓佛法變質。

 

有一些人他在推廣佛法當中,他會使用現代的工具,如果他把佛法變質了,那就不叫推廣佛法,他是在滅除佛法;好像有很多人,很多這些世俗人來學,來他的道場,但實際上不是真正要學佛的,也不曉得什麼是佛教。

 

佛教講的就是要你出三界、出輪迴、明心見性,這個是佛教,不是搞人間的,什麼家庭和樂那一套,他們說這個是人間佛教,我告訴你佛教不是只有在人間,佛法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只有心量狹窄的人認為佛教只有在人間。

 

你看《無量壽經》,十方諸佛同讚,你看這些經典都是十方的海會大眾過來參加,菩薩的位次,每一個位次的菩薩都能來參加,乃至畜生、餓鬼,甚至地獄道的眾生,一時都得超度,這是佛教,不是只有在人間。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 講座 192集  (精彩節錄)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34)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禪宗
以下講到禪宗。
三、禪宗......

再來是講禪宗二祖慧可大師。
有慧可。得心印。
先講關於二祖慧可大師在還沒有親近達摩大師以前的情況。
據《景德傳燈錄》上說,慧可大師是河南省武牢地方的人,俗家姓姬。父親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善人,遺憾的是,偏偏沒有兒子。
因此,老夫婦就時常地向佛、神禱告。
禱之既久,果然有一天夜裡,感到紅光滿室,他的母親懷孕。
生下來以後,就取名叫做「光」。「光」從孩提時就不屑與其他小孩為伍,等到年紀稍長,喜歡讀書,尤其是愛談玄理。
至於家人的事業根本不屑一顧,只有名山大川是他讀書餘暇最歡喜遊歷的地方。後來在偶然的機會之下,他讀到佛經,因讀佛經而啟發了他出世的發心。於是辭別父母,去洛陽龍門香山,依寶靜禪師落髮出家,並且受了具足大戒。
接著遍學大小乘經論。當他三十歲的時候,又回到香山,採用靜坐的功夫,有八年之久。有一天,在寂定之中見一神人對他說:「你不是期望證果嗎?那何必滯留在這地方呢?大道距離你不遠,趕快向南方追求去!」慧可大師認為獲得神人的幫助,因而改名叫神光。他在見到神人的第二天,忽然感到頭痛,別人要替他請醫生,空中有聲音說:「這是換骨,不是頭痛。」慧可大師將夜來見到神光的奇事告訴他師父。師父再看他的頭骨,居然五峰秀出。
因而說:「這是吉祥相!你對於佛法必定有極大的證悟。
神叫你向南,達摩大師在南方,他定是你的良導。」
另一方面,達摩大師在少林面壁九年,想親近而求教於他的人也很多,而慧可大師就是其中的一個。
達摩大師對慧可大師不理不睬。十二月九日冬夜裡,天空下著大雪,慧可大師仍站立在雪中。
到天將明,雪深已淹過了他的膝蓋。達摩大師問慧可大師:「汝久立雪中,當何所求?」
慧可大師虔誠地說:「希望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
祖師對慧可大師說:「諸佛無上妙道,必須曠劫精勤,難行的能行,難忍的要能忍。哪能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就妄想證到真乘?實是徒勞無益!」
慧可大師聽祖師的教誨,就離開了雪地,去找了一把利刀,砍斷了自己的左臂,並將血淋淋的手臂,放置在祖師的面前。
祖師知道神光是真正的法器,於是點首示意,說:「諸佛最初求道,無不為法忘軀。你現在有這樣的忍力,斷臂我前,求亦可在。」因而為神光改法名叫「慧可」。
慧可大師進而求法說:「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意思是:「我能聽聞諸佛的法印嗎?」
達摩大師說:「諸佛法印,非從人得。」意思是說:「諸佛所傳的法印,不是靠人說而傳的。」
慧可大師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大師說:「將心來與汝安!」是說:「把心拿來,幫你安!」
慧可大師沈默很久,然後說了一句:「覓心,了不可得!」
祖師說:「我與汝安心竟。」這樣就幫慧可大師安心安好了,因為眾生這念心是虛妄不實,了不可得。識得虛妄就無所謂安不安的問題了!像「斷臂求法、達摩祖師為安心」的公案,是祖師在嵩山面壁初年的事。
魏孝明帝聽到達摩祖師的大名,多次下詔書邀請,祖師堅持不去。孝文帝又頒賜了摩衲袈裟、金缽、銀水瓶等等的珍物,祖師推卻再三,不得已而後受下。自此之後,僧俗人眾,更加信敬。迄九年已,乃召集親近的門人,對他們說:「我要回祖國去了,臨別之前,我聽聽你們學法的心得。」
達摩祖師的門人道副法師說:「如弟子所見,以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祖師說:「汝只得吾皮。」
這一評語顯得道副法師的見地尚淺。
眾中有位總持比丘尼答:「弟子如慶喜見阿佛國,一見,更不再見。」
祖師說:「汝得吾肉。」
門人中道育法師說:「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
祖師說:「汝得吾骨。」
之後,竟無一人再出來陳述見地。祖師問慧可說:「慧可!你為什麼不發一言?」慧可大師走到祖師的座前,頂禮了一拜,回到位子上,垂手而立。
祖師讚慧可大師說:「汝得吾髓!」
於是對慧可大師說:「昔如來以正法眼藏咐囑摩訶迦葉,輾轉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我現在並將這袈裟傳授於汝,以為法信。」
祖師說:「內傳法印以證明契心源,外付袈裟以定宗旨。
從此以後,人情澆薄,疑慮叢生,就會有人說我是印度人,你是此方人。你有什麼憑據,得到我心印的傳授?
你現在受我的衣、法,將來萬一遇到法難,你可以將此衣和我的付法偈子拿出來作一證據,可無礙於教化。
我滅後二百年,這領袈裟可以停止傳授,因為到那時,如來的法門已經很普遍,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的也是千千萬萬。你應當盡力闡揚大道,不要輕視未悟!因為一念迴機,便同本得。」
達摩祖師傳付慧可大師的偈語是: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又對慧可大師說:「我有《楞伽經》四卷。這是如來心地要門,足可以令諸眾生開、示、悟、入。
以上是慧可大師得法的經過。


宗鏡錄 卷四─3

 





宗鏡錄卷四  (精彩節錄)


宋慧日永明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延壽集

敕建慧福寺賜紫臣僧超海 

敕賜遺光寺臣僧通理奉

敕建大慈觀音寺臣僧廣持 ......


問。若隨分別。立真妄心。約此二心。總有幾種。


答。大智度論云。有二種道。一畢竟空道。二分別好惡道。


若畢竟空道。尚不得一。何況說多。若分別好惡道。理從義別。事乃恆沙。


且約一心。古釋有四。


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所明。


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是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


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行。


四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


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


故楞伽經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即如來藏。如來藏。亦是在纏法身。經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但從迷悟分多。


經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佛說如來藏者。即法身在纏之名。以為阿賴耶。即是藏識。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有執真如與賴耶體別者。是惡慧也。然雖四心同體。真妄義別。本末亦殊。前三是相。後一是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即第四真心以為宗旨。


又古德廣釋一心者。望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


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凡夫彌勒。同一際也。


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謂隨熏轉動。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恆不動。只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


楞伽經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若此一心。推末歸本者。謂證第一義。則得解脫。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華嚴經云。皆一心作。論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諸教同引。證成唯心。


云何一心而作三界。有三。


一。二乘謂有前境。不了唯心。縱聞一心。但謂真諦之一。或謂由心轉變。非皆是心。


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簡無外境。故說一心。


三。如來藏性。清淨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


是知凡聖二法。染淨二門。無非一心矣。


又此一心。約性相體用本末即入等義。更有十門。


一。假說一心。則二乘人。謂實有外法。但由心變動。故說一心。下之九門。實唯一心。


二。相見俱存。故說一心。此通八識。及諸心所。並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習力故。變現三界依正等報。


三。攝相歸見。故說一心。亦通王數。但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


四。攝數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以彼心所。依王無體。亦心變故。


釋云。攝相歸見者。唯識偈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凡作論有三義。一者立義。即初句。二者引證。即第二句。三者譬喻。即下二句。所緣緣論云。內識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意云。內識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識。故結云。諸識唯內境。相為所緣緣。理極成也。則非全無相。相全屬識。故云歸見。


攝數歸王者。如莊嚴論偈云。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釋曰。自界。謂自阿賴耶識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餘惑。故得生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遠離。二實。謂所取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汙。應求遠離。所以論偈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


五。以末歸本。說一心。謂七轉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經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


六。攝相歸性。說一心。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一切眾生。即涅槃相。經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


七。性相俱融。說一心。謂如來藏。舉體隨緣。成辦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理事。混融無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


八。融事相入。說一心。謂由心性。圓融無礙。以性成事。事亦鎔融不相障礙。一入一切。一一塵內各見法界。天人修羅不離一塵。


九。全事相即。說一心。謂依性之事。事無別事。心性既無彼此之異。事亦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一等。


十。帝網無礙。說一心。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復有一切。重重無盡。皆以心識如來藏性。圓融無盡。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觀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時處。皆帝網故。如漩洑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不離幻色即見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於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於一境內一切智。於一智中諸境界。只用一念觀諸境。一切諸境同時會。時處帝網現重重。一切智通無罣礙。漩洑者。水之。漩流洄洑之處。一甚深故。二迴轉故。三難渡故。法海漩洑亦然。一唯佛能究故。二真妄相循。難窮初後。三聞空謂空。聞有謂有。則沉於漩洑。若不了斯宗。難超有海。隨善惡之浪。漂苦樂之洲。不遇慈航。焉登覺岸。


如偈云。真如淨法界。一泯未嘗有。隨於染淨緣。遂成十法界。隨染緣成六凡法界。隨淨緣成四聖法界。六凡法界者。一天法界。二人法界。三修羅法界。四地獄法界。五餓鬼法界。六畜生法界。四聖法界者。一聲聞法界。二緣覺法界。三菩薩法界。四佛法界。眾生於真性上。以情想自異。則六趣升沉。諸聖於無為法中。以智行為差。則四聖高下。然凡聖跡雖升降。縛脫似殊。於一真法界之中。初無移動。


又依華嚴宗。一心隨理事。立四種法界。


一理法界者。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


二事法界者。界是分義。一一義別有分劑故。


三理事無礙法界者。具性分義。圓融無礙。


四事事無礙法界者。一切分劑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以此十法界。因理事四法界。性相即入。真俗融通。遰出無窮。成重重無盡法界。然是全一心之法界。全法界之一心。隨有力無力。而立一立多。因相資相攝。而或隱或顯。如一空。遍森羅之物像。似一水。收萬疊之波瀾。入宗鏡中。坦然顯現。


又有所入能入。二種法界。如清涼疏云。先明所入。總唯一真無礙法界。語其性相。不出事理。


隨其義別。略有五門。一有為法界。二無為法界。三俱是。四俱非。五無障礙。


然五各二門。初有為二者。


一。本識能持諸法種子。名為法界。如論云。無始時來界等。此約因義。而其界體。不約法身。


二。三世之法差別邊際。名為法界。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悉無有餘等。此即分劑之義。


二。無為法界二者。

一。性淨門。在凡位中。性恆淨故。真空一味。法無差別故。

二。離垢門。謂由對治。方顯淨故。隨行淺深。分十種故。


三。亦有為亦無為法界二者。

一。隨相門。謂受想行蘊。及五種色。並八無為。此十六法。唯意所知。十八界中。名為法界。

二。無礙門。謂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然其二位。恆不相雜。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迴向品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此明事理無礙。


四。非有為非無為法界二門者。

一。形奪門。謂緣無不理之緣。故非有為。理無不緣之理。故非無為。法體平等。形奪雙泯。

大品經云。須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性。無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此之謂也。

二。無寄門。謂此法界。離相離性。故非此二。又非二諦故。又非二名言所能至故。是故俱離。

解深密經云。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非無為非有為等。


五無障礙法界二門者。

一。普攝門。謂於上四門。隨一即攝餘一切故。是故善財。或睹山海。或見堂宇。皆名入法界。

二。圓融門。謂以理融事。故令事無分劑。微塵非小。能容十剎。剎海非大。潛入一塵也。以事顯理。故令理非無分。謂一多無礙。或云一法界。或云諸法界。然由一非一。故即諸。諸非諸。故即一。乃至重重無盡。


是以善財暫時執手。遂經多劫。才入樓閣。普見無邊。皆此類也。上來五門十義。總明所入法界。應以六相融之。二明能入。亦有五門。一淨信。二正解。三修行。四證得。五圓滿。


此五於前所入法界。有其二門。

一。隨一能入。通五所入。隨一所入。遍五能入。

二。此五能入。如其次第各入一門。此上心境。二義十門。六相圓融。總為一聚。無障礙法界。


百門義海云。入法界者。即塵緣起是法。法隨智顯。用有差別是界。此法以無性故。則無分劑。融無二相。同於真際。與虛空等。遍通一切。隨處顯現。無不明了。然此一塵與一切法。各不相見。亦不相知。何以故。由各各全是圓滿法界。普攝一切。更無別法可知見也。


經云。即法界無法界。法界不知法界。若如是。更無別法可知見者。云何言入。以悟了之處。名為入故。又雖入而無所入。若有所入。則失諸法性空義。以無性理同故。則處處入法界。前約情智凡小所見。隨染淨緣成十法界者。即成其過。今依華嚴性起法門。悉為真法界。若成若壞。若垢若淨。全成法界。如經云。分別諸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者。古釋云。六道之色。壞善壞定。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