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25)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四諦

曰苦集。曰滅道。四諦法。須尋討。

先講第三句。
「四諦法」的「四諦」,就是一、二兩句中的「苦、集」、「滅、道」。

釋迦牟尼佛初成正覺,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坐大寶華王座,現千丈盧舍那身,為四十二位法身大士說圓滿修多羅教,那便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最後的一會在逝多林園,已有二乘聖者們在座,但是他們對於這圓頓大教不能接受。世尊不得已,才依本起末,而說四諦法論。

《法華經》方便品上說:「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並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所謂四諦法,就是這樣來的。

那麼,苦、集、滅、道的四諦,如何講法呢?第一、苦者,逼迫為義。有三苦、八苦以及種種諸苦。三苦者,苦苦、行苦、壞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三苦、八苦所不收者,名種種諸苦。這許許多多的苦逼惱眾生的身心,迫害眾生不得自在,所以說,苦以逼迫為義。


佛未出世以前,印度人的宗教氣氛本來就很濃厚,山林水邊、深山窮谷中修苦行而求脫苦、生天的道者,所在皆是。但是他們不研究,苦的因由如何才能解脫,所以世尊譏刺他們,「以苦欲捨苦」,是不起絲毫作用的。那麼,苦是如何的除法呢?苦必有因。由有苦因,才感到苦果。苦的因是「集」。集者,招感為義,也有積聚的意思。然而「集」只是一個總綱,它的細目是: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前五叫五鈍使,後五叫五利使。由於內心上有了貪、瞋、癡,經不起人欲的刺激,發動於身、口,而造出殺、盜、淫、妄等等的惡行。惡行是因,三苦、八苦是果。怡山了然禪師禮佛發願文上說:「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懂得這兩聯的引文,對於苦、集的因果關係,就了如指掌了。

現在講到「滅」諦了。滅者,滅去煩惱障貪、瞋、癡而證入涅槃,超越三界,了脫生死。只是滅去煩惱障而後的聖者,如舍利弗、大目犍連,儘管住世若干年而後入滅,他們的生和死,皆可以自由。

由於迷失真心,所以妄生煩惱,煩惱平常不會起現行它就潛伏在我們的心中。遇到外境的刺激,它馬上會暴發出來。我們固然不聾不瞎,即使生下來,就是既聾又瞎的殘廢者,照樣有和他與生俱來的欲望煩惱。如何才能將這些壞念頭由減輕而消滅,這不是說說就成,是要經過一番功夫來磨鍊的。功夫是什麼?那便是「道」諦。

道諦的「道」。道者,道路。譬如你要進城,城門是必經之道。我們要想斷煩惱,脫離苦果而證入涅槃,必得經過三十七種道品的修鍊,而後方可成功。品者,品類,以類相從也。
三十七道品又分為七類:一、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二、四正勤: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三、四如意足:欲、念、進、慧;四、五根:信、進、念、定、慧;五、五力:同於五根;六、七覺支:念、擇、進、喜、輕、安、定、捨;七、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苦、集、滅、道為什麼都稱諦?諦者,實也。《佛遺教經》上說:月可以令熱。日可以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我們現在將四諦綜合起來說一說:「苦是世間果,集是世間因,滅是出世間的果,道是出世間的因。」所以苦、集、滅、道,俱備了世間、出世間的兩重因果。

假如有人問:「因在前,果在後,是必然的法則。為什麼四諦法中卻顛倒其詞呢?」要知道,這是世尊方便善巧的說法。因為要使眾生先知道世間是苦,而後探討出苦的因由,再設法消滅苦因,是之謂:「知苦斷集。」可是問題又來了:集因斷而苦果離,那麼,我們又向什麼處安身立命呢?有,那便是涅槃「滅諦」。然而煩惱集因,不是隨便可以斷,涅槃之果,也不是無條件可以證。所以要修「道」。這便是「慕滅修道」。有涅槃的樂果,使眾生羨慕,而後我們方肯修道。

所以佛在《法華經》上說:「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九部法者,大、小乘佛教也。世尊說四諦的方便,已夠明顯的了。

《佛遺教經》上有所謂三轉四諦法輪的話,輪等於附屬於火車之下鋼鐵鑄成的「輪」盤。火車沒有這輪盤的「轉」動,不能風馳電掣的行駛於鐵軌之上,作客貨的使用。但是,當它正迅速地向前行駛時,鐵軌上不管有什麼東西,都會被它碾碎。佛法有摧毀、降伏魔怨的力量,使眾生由凡夫而進入聖賢之域,由此岸而誕登彼岸,有摧碾的意思,也有運轉的意思,所以以輪來作一比喻。然而,法既然稱輪,說法之說,也就名之為轉。那麼,如何叫做三轉呢?

第一、示相轉。示相者,告訴弟子們以四諦之相。所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這裡面的性和示相轉的相,同一個講法。

第二、勸修轉。勸修者,勸導弟子們修行也。所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作證轉。作證轉者,為弟子們作證明也。也就是應知、應斷、應證、應修的法,我都一一地如實做到了。所謂「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以上四諦是用天臺四教裡的藏教方便解釋給大家聽,但是未達「圓教無作四諦」,上面未說圓滿,有想了解的同修可以看永明延壽大師的《宗鏡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