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一二六)




請掀開《無量壽經》,看第十一頁,經文第二行,「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踰者。」這個上一次講到的,法藏比丘發心出家,那麼他的功行是世間所不能及的,我們現在講的高材生、模範生、天資聰穎。所以「修菩薩道。高才勇哲」,那麼超越一切世間,對於佛法真正能夠深信、能夠理解、能夠明白,沒有疑惑,而且呢對於境界現前的時候不會啊忘失。《華嚴經》上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我們現在大家都能夠發心要修行,可是修行它會給你考驗,誰給你考驗呢?你無始劫來的業障,會起現行;也許才剛吃素,你就生病了;也許呢才剛學佛,你家庭就沒有像以前這麼和樂了。許多人因此不敢學了、不敢念了,甚至有人說念佛、學佛,業障會現前。實際上呢,那叫重業輕報。你想想你這一生、過去生、無量劫以來,所造的惡業又有多少?普賢菩薩講:「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就是說你造的這個惡業有那麼一點相狀的話,我們就拿最小的鄰虛塵,這麼小,以鄰虛塵當作是你造的惡業,你無量劫以來,你造的惡業有多少?所以菩薩告訴我們:「十方虛空不能容受」,也就是說盡虛空、遍法界容納不下你的業障啊。那麼你現在學佛當然會有魔障,你不學佛你的魔障更多。你不吃素,你不轉變,你隨業流轉,那麼將來要受三塗以及六道輪迴的苦報。這件事情,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又有幾個人可以曉得?又有幾個人真正體認到了,把它做為最重要的,所謂當務之急啊。古德講:「世人皆從忙裡過」,這世間人天天做的就是世間事,東忙西忙,就這麼空過了一生,到後來呢?帶了一身的罪業。為了生意、為了生活不擇手段,種種的妄語、欺騙,這些都是造業啊!損人利己、毀謗正法、撥無因果……這些的惡業,世間人整天都是這麼過生活啊,所以「世人皆從忙裡過」啊。「誰人肯向死前修」,又有多少人能夠在他臨命終前能遇到佛法,能夠願意修行?那麼這些發心修行的人,又有多少真正碰到境界他是不會退轉的,還能勇猛精進的?甚至呢沒有境界,你就已經退轉了;譬如說道場愛來不來,能少來就少來。殊不知你能夠進到佛門裡面來,確實就像剛才你們唱的,開經偈上面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你沒有福報,你沒有辦法學佛,你對於善法不能聽聞,對於出世間法不能信受。世間人能夠接受善法,但是不能接受出世間法,佛門搞的是出世間法,這是要真正有福的人。那麼你遇到了,怎麼掌握你現在遇到的福報,現代人講的「惜福」。你遇到佛法,那是莫大的福報,那你要怎麼把這個福留住,就是你要真正肯學。碰到境界,要提起來用功,這叫「惜福」呀。不光只是你東西吃完、不要浪費物資、過著簡樸的生活,叫「惜福」。那個都還是貪戀世間,想說我福報少少的用、省省的用,希望呢這個年輕的時候不要享福,老的時候享大福。結果呢,年輕沒造的業,老的時候全造了。那不是一樣墮落嗎?所以佛他從來不教你什麼年輕的時候不要享福,老的時候再來享福,沒有這個事情。教你完全放下。所以你聽到這個話,你要會珍惜啊!這叫「惜福」呀。佛陀不教你世間法,不教你搞輪迴呀。他為什麼會講一些世間話?人家問他的,所以你要曉得啊這法藏比丘「信解明記」,記就是不會忘失不會退,能夠憶持不忘叫做記啊,憶持不忘前面是建立在信解佛法之上,你能對於佛法能信解,最後要做到憶持不忘。你對於佛法如果知見不正,那你憶持不忘,那就叫邪知邪見。如果你認為學佛是先學做人,是先學這些世間法,學《弟子規》,那你是邪知邪見,還對此念念不忘,這叫癡愛難斷啊!你是世間人、你是凡夫啊!你是帶著惡業的眾生,什麼叫惡業?輪迴業。所以法藏比丘你看他,我們一直強調,發無上真正道意,想要成就無上佛道,聽佛說法,真正了解佛法,歡喜開解。所以這裡「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各個他都具足,在他自分上,每一個具足,與他人相比較,他算是做的最好的。所以這個第一有兩個意思,還有一個意思,解契合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啊,與如來所說的諸法實相相應,信第一義諦,解第一義諦,明第一義諦,記第一義諦,「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啊!這才稱得上是不退轉,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第一。你世間考取這些功名富貴,在學校考第幾名,那個都不足為道啊,今天你贏了明天就輸了,都是在那裡爭高下,那都是造輪迴業啊。所以為什麼現在的學校,從小就教學生造業,教他競爭,怎麼跟人家比較,如果你沒有好好念書,那將來就會輸在起跑點上,他不講因果啊,他不講德行,完全喪失了一個做人最基本的教育,把道德當做是選修,把競爭、鬥爭列為必修課程,所以這個教出來的不是好人啊,教出來的是壞蛋啊!即使能力再強也都是自私自利,為自己的利益、為自己的得失、為自己的面子去爭啊!爭到後來呢?什麼都沒有,到哪裡去呢?無間地獄!為什麼?都是情欲在作怪呀,你的貪瞋癡慢就是情欲,所以末法的眾生多數墮三惡道,全球六七十億人口,大概百分之八九十全部都下三惡道啊,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你沒有學佛,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佛在《無量壽經》講:「五惡、五痛、五燒啊,久後轉劇」啊!這五惡是什麼?財色名食睡啊!你造這五惡,必然感五痛五燒,馬上就會危害到你的自身,勸導我們,汝等轉相教誡,應當互相提醒、互相告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要如理如法。在家人要如法,出家人也要如法,出家、在家都要如法,這是佛在經典上跟我們預言的。所以現代的人他不講道德,修行人也不講道德,你去道場很多的,他也說他在修行,他不講道德,什麼道德呢?他只為他的利養啊!佛法不老實說,胡說八道,辦這些佛化婚禮,搞《弟子規》、《群書治要》的,這個不講道德啊,不講出家的道德。孔子是因材施教啊,就是我們佛法講的觀機啊,看這個人是什麼根器啊。現代的出家人也是因財施教,錢財的財,看哪一個居士有錢,就巴結他,給他開方便,說度眾,只要度了他,就很多人可以得度了,目的是什麼?因為錢財,因財施教。講出來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啊!那佛門變成這樣子啊!不講大乘佛法、不講真如實相、不教你了生死、出三界,告訴你佛法在人間,要搞世間事才叫佛法,這是標準的倒說經律,完全違背了出家的道德。出家人就是要教人家修行、教人明心見性、教人離苦得樂、教人出三界六道輪迴,傳如來最上乘法,這才叫出家人啊。你供養他,你才有功德,他也才有資格受眾生供養,這個才是真正修行人,真正善知識啊。所以我們之前講善知識的標準,你們都要去熟悉啊。什麼樣的人是善知識?能夠成辦你無上佛道的、令你成就,這成辦就是成就的意思,辦就是完成,令你完成無上佛道的,這個才叫做真正大善知識。那麼這裡法藏比丘除了信解明記悉皆與第一義諦相應以外,又有殊勝行願,不光自己根器好,還能夠發四弘誓願─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發出來不容易啊,你們每天在佛前是「念」四弘誓願,不是「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等一下告訴你,你沒有根,就去學《弟子規》了,只愛自己的家人,只在意自己執著的對象,眾生全部都忘記了,還會曲解,我都沒有我自己的意思,我都為家人服務。你為什麼會為你家人服務呢?因為你執著,你罣礙啊。眾生無邊,為什麼叫無邊呢?沒有分說是你的家人、是你的親戚、是你的朋友叫無邊,沒有界線,無邊。不光是形容數量之多,還把界線給突破,所以叫「眾生無邊誓願度」,不光突破了人道、突破了天道乃至六道,所有的界線統統打破,這叫眾生無邊誓願度,常說要度,問題是你要度他去哪裡?每一個人都說,我會接眾度眾生,你要怎麼度?度─就是從此生死彼岸到涅槃此岸,度生死至涅槃,當中呢這叫業海。眾生無邊誓願度啊,你能不能發?還是只是能念,你們受菩薩戒,戒和尚會問你,能持否?能不能持啊?你能發否?四弘誓願他也會問你啊,能發四弘誓願否?還是能念?你們可以自己去反省,自己去檢點一下,你是念四弘誓願,還是發四弘誓願,既然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己與眾生,同是眾生,同體無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度眾生,要發願斷煩惱,斷什麼煩惱呢?這個煩惱,很簡單─見思煩惱,粗重的,煩惱無盡誓願斷,見思煩惱,遍計所執,遍計無性,所以說為無盡,不可盡故,無有實體,誓願斷,以斷煩惱為修行的主要綱領、主要目標啊,再來法門無量誓願學,斷塵沙煩惱,破塵沙,塵沙是什麼?你要幫助眾生,你自己有分別心,你不能學法門幫助眾生,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斷塵沙煩惱,還是以斷煩惱為最主要。佛道無上誓願成─斷無明煩惱,與心性相應,名為佛道,用般若智照,破除無明,叫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四弘誓願,你能發否?成就無上佛道,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圓滿眾生無邊誓願度。一即是四,四即是一,這稱之為殊勝行願,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總願,不管他發什麼願……藥師佛十二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觀音菩薩的十二大願,都不會離開這四弘誓願,所以你要成佛,你要能發、要能行,所以叫行願,所以這個願是要去做的,不是用念的,所以他叫殊勝行願,因為能行故名殊勝,與真如相應故名殊勝,難發能發,難行能行,故名殊勝,乃至能利眾生,能破無明,能成佛道,故名殊勝。世間人皆依四弘誓願而得成就無上佛道,故名殊勝。種種的一切,難思、難量的,勝妙的,神通、變化、種種的供養、莊嚴,都是殊勝的意思啊,乃至百千三昧陀羅尼門,無量三昧門,都是殊勝的意思,皆依四弘誓願而起,這就是菩薩以大悲心作為基礎,大悲就悲憫一切眾生,這叫殊勝行願。所以法藏比丘有這個行願,這總願,後面那四十八願是別願,就是他觀機。現在講觀機,你們聽起來就像咒語一樣,聽不懂,他觀察眾生的根器因緣,叫觀機。那麼所發的這個利生的四十八願,利益眾生,殊勝行願,這是別願,所以這裡總讚總別二願,總願四弘誓願,別願四十八願。及念慧力,這個修行,三十七道品,裡面五根五力,五根呢是信進念定慧。信進念定慧,有根起作用能破煩惱就叫五力,對於佛法能信不懷疑,有信根,能破懷疑,叫做信力;進呢,就是精進,精進呢不懈怠,這就有所謂進根,能破懈怠─精進力;念呢,是正念,不為邪念所動,能破邪念,叫念力;定,就是所謂的,我們講的禪定,信進念定慧,知法空寂,能斷一切散亂,這叫定力;慧呢,知道一切法無生,這是般若智慧,能破無明,這是慧,所以叫念慧力,他的功夫能斷煩惱,所以他發心就有這麼大的……我們現在講的,威神力。信進念定慧,念當然就是指正念,能破邪念,什麼是邪念呢?很簡單的,所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都算是邪念,乃至一切不善的律儀、不善的發心,都是邪念,法藏比丘都能破啊,那跟後面的那個定力有一點不一樣,他裡面的煩惱不再起來就是定力啊,知煩惱性空啊,所以用念慧力,總舉五力,說其中兩個,代表著五個他都具足,那為什麼不說五根呢?因為五根才剛開始,還有五力,因為有力以後,能推展後面的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所以一發心啊,三十七道品都圓滿了,就在這一句當中呀,這是大乘啊,小乘要次第修啊,先修五停心觀,再修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麼次第修上來,而且他的果證,頂多是阿羅漢。這裡呢能夠成就無上佛道,所以用一乘,所以他一念具足呀!下面說的:「增上其心堅固不動。」能夠增長他的善業善法,有力以後就能增長了,斷煩惱以後,就能與心性相應,叫增上其心。你不要挑語病啊,說哎呀這心性本自具足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何必增上啊。體上講不增上,雖然「染汙即不得」,可是「修證即不無」啊,不無修證啊,自性清淨,自性具足,不從外得,這個沒有錯,但是呢?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這樣子才不入斷滅啊!不會落到這個「作止任滅」當中啊,所以「增上其心堅固不動。」這一點就非常的殊勝難得啊。現在人學佛很多都退心,退心再發,發了又退,都是常在動啊,那麼他這裡的堅固,他得的是什麼?得的是首楞嚴大定,一切事究竟堅固,首楞嚴大定啊,所以不會退轉啊,這個是真正的不退,不退的這個道心啊,這個才真的是堅固不動啊。堅固不動就能斷一切煩惱就如同金剛一樣,這金剛我們不講別的,就拿這世間最堅固的鑽石,鑽石堅固啊,能夠破壞任何的物質啊,比喻做法藏比丘─道心堅固, 能斷一切煩惱、能夠摧伏四魔、能夠利益眾生永不退轉,所以他後面講:「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大方便佛報恩經》裡面說的:「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所發願。」就是受再大的苦惱他也不會退心。《華嚴經》講的,食少金剛決定不消啊。他得了我們現在講的這個金剛道心啊,不會退轉了,所以他才能修行精進無能踰者,沒有人可以超過他,直趨無上佛道,所以你看這裡述說法藏比丘出家的發心,有人發心出家是為了講經,為了做法會的,還有的不知道為什麼要出家的,不知道為什麼要學佛的,尤其是小朋友……我是被逼來的,他都認為是這樣子是被逼來的,不管你是什麼因緣,你到了佛門裡面來,你就與佛有緣,決定成佛,你就在經典裡面瞭解佛法,好好的學習,不用再打其他妄想,業障消了你的心就發得出來,你對於佛法瞭解了,你就能夠發心了。你對於佛法不瞭解你的心發不出來啊!很多人剛學佛發心一頭熱,發了以後呢退心,發心哎護持三寶蓋廟蓋道場啊修行,可是對於佛法不瞭解,之後他就退心了,退心還不要緊,反過來毀謗正法,造無邊罪業,所以為什麼講經這麼重要,聽經這麼重要,因為你對於道理瞭解了,你才能夠啊真正的不退啊。碰到什麼樣的境界你都不會退轉,也不會被家人所影響、被公司所影響、被環境所影響,所以對於佛法你要真正的瞭解真正的修行啊。現在很多佛門的護法,他以為捐了錢就可以護法啦,有時候可以,但是因為他自己不學不懂規矩,不懂得要修行精進,捐錢在滅法,破壞規矩破壞道場,想說啊這個道場他發心的要對他特別,在大乘定香精舍裡面沒有這回事,沒有人有特權,所以這就是我們道場殊勝的地方。不管你捐多少錢、不管你做多少事都要按照規矩來學習,按照佛陀制定的教誡,不是依個人的喜好、依個人的好樂,所以你們護持道場才有功德啊,這個地方是真正的道場,這個道場叫如法的道場,你要修福到道場來絕對修得到,這是我可以保證的。別的地方那不敢說啊,有時候表面如法裡面不如法,我們看不到啊!所以你來道場,你就要遵守道場的規矩,遵守佛陀的教誡啊。為什麼我常勸初學的同修你要看「學佛行儀」。這本「學佛行儀」你要去了解裡面內容所代表的意義,時間、地點所代表的意義,不能死在文字之下。你要知道你在家的時候就是道場,不是到了佛堂來才是道場,你在家就開始這麼做,你到道場來你就很輕鬆、很自在,為什麼?你家就是道場,來道場就是你家,沒有任何的隔閡啊。怎麼會說道場約束你呢?不會啊!所以「學佛行儀」特別的重要啊,學佛人一定要學的,現在的法師我看有的教初學的,教他學《弟子規》那個是儒家的弟子啊,那是跟孔子學。你來佛門跟佛學就是學「學佛行儀」。「學佛行儀」基本的內容就是《沙彌律儀》,給你種出世的正因,這是學佛人律儀上的基礎,在律儀上應當要注意的,那麼你到寺院庵堂去你才不會鬧笑話。所以這裡你看法藏比丘之所以能堅固不動對於佛法他了解,你們要修行的對佛法要了解,要護法的對佛法那更要了解,不然你不是在護法,你是在滅法。護就是保護啊,為什麼你能保護呢?因為你懂規矩,你懂得怎麼讓佛法能夠更好啊!弘揚的更遠更大,無遠弗屆啊這叫護法,讓正法可以久住啊。護法跟修行的都要了解佛法,不然你沒有辦法修,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護持什麼?怎麼護?這個是很重要的。那麼這裡講的「修行精進。無能踰者。」你們就要學習啊,不能懈怠,什麼叫懈怠?今天念明天不念;今天修明天不修,或是呢心裡面呢好樂世事,覺得世間事很重要、同學很重要、朋友很重要。那麼對於佛法你就放棄、懈怠,有來参加應付一下,這個不叫修行,談不上修行,精進不缺課啊!不退轉啊!這「精」是什麼?與真心本性相應,跟真如實際相應叫「精」啊!是不是修一個法門叫「精」?狹義的解釋叫修一個法門,我們不教你修一個法門,你用一個方法你能得力,你可以使用一個方法。佛在經上講有的眾生用一個方法可以得力,有的眾生要兩三種,有的眾生業障比較重的要很多種,這釋迦牟尼佛講的,所以他才開八萬四千法門,跟你講這麼多諸佛菩薩、法身大士、這些經咒、禮懺,度不同的眾生,消不同眾生的惡業。所以我們修行抓重點,從心性上作基礎這叫「精」,依性德而起修叫稱性起修叫「進」。這個精進波羅蜜是跟般若波羅蜜相應的。六度波羅蜜裡面前五度是用、般若是體,體不離用,用不離體,你要是布施離開了般若那這布施當中沒有智慧不叫布施,有時候還造業,你持戒,持戒如果離開般若了,這持戒你持的不好沒有根。我聽還有的法師倒說經律,說持戒的根是在《弟子規》,完全亂講,那不叫方便講,隨便講、亂講。持戒的根在哪裡?在般若。般若才能顯戒律是無相啊!無有持犯啊才達到究竟。忍辱不是叫你忍耐,現在人是逆來不順受啊,他這個忍辱不是教你憋著,是教你把這個瞋恨心化掉啊。怎麼化呢?觀一切法性空啊無有我、無有人啊,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啊,誰氣你啊?如露亦如電,你為什麼把它的音聲相續相當做是實有的呢?你的名字相也不是實有的,你生下來如果不叫這個名字誰侮辱你啊,那你覺得被侮辱的這個我又在哪裡啊?這是般若啊!所以叫忍辱啊。禪定,一般人住到捨受裡面去,不思善、也不思惡掉到捨受了,六祖度惠明法師的時候他是不落捨受「不思善,不思惡,那個便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個是真的。現代人呢好的也不想、壞的也不想掉到捨受,沒有苦樂憂喜,但是有捨受。這五受當中啊他四個沒有了還有最後一個,捨受。所以他得的禪定有進有退、有住有著。如來講的自性本定,心性甚深禪定就不落捨受啊,無有出入啊,這都是與般若相應啊。而且他定不是死在那裡像個石頭一樣,定裡面有覺照的作用,所以你看《圓覺經》修奢摩他,得禪定發作用的時候遍知十方法界一切眾生,乃至十方法界眾生有一眾生起一念者他都能知道,定能發慧啊,這就是作用,從空出假,這天台宗講從空出假用,空假皆是一心,圓融中道啊,不是所謂的次第三觀啊,一心三觀,次第三觀那雙非兩邊中道,非空非有中道但中佛性那個還不算究竟,一心三觀是雙遮雙照中道,空有同時,空不礙有,有不礙空,雙遮雙照,顯中道佛性,這天台的教觀。所以你在這裡修行精進要與般若相應,才能「無能踰者」。為什麼?因為與真如實相相應,沒有高下、沒有先後、沒有次第,所以《華嚴經》講:「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菩薩問明品裡面講的,還是賢首品,那到時候查一下,《華嚴經》上說的。所以才是真正「無能踰者」。教乘上說:「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摩訶衍就是大乘哪,就是無上佛道啊。所以下面說的:「往詣佛所。頂禮長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讚佛。發廣大願。頌曰。」那麼法藏比丘,你看,他雖然這麼殊勝,也沒有一絲毫的我相、沒有一絲毫的傲慢,覺得自己很行、很能幹,這一點龍樹菩薩確實也比不上他。龍樹菩薩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厲害啊,通印度所有的典籍呀!學外道的隱身術,到王宮裡面去搗蛋,國王下命令,要把這個用隱身術搗蛋──搗蛋的人抓出來,他兩個師兄都死於非命,都被抓到了,只有他躲在國王旁邊,沒有抓到。跟這個上天祈求:讓我回去啊,我一定好好信佛,不要再學這些外道咒術了。好,回去,學佛,三個月通達所有的佛法。自己覺得自己很行呀,也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啦,他也要開宗立派了,也要創個教。那麼大龍菩薩他知道了,這個人怎麼這麼傲慢呀!就出來度他。問他:你真的覺得你很行?他說:對啊。你成佛了嗎?你佛經都瞭解了嗎?都看過了嗎?沒錯!好,我帶你去我的圖書館看看。結果一去,他嚇一大跳啊。來,這裡有一匹快馬,你騎著牠,騎馬讓你參觀我的藏書目錄。走馬看花。那目錄就像你到圖書館,查這個圖書館的館藏目錄一樣。他騎在馬上看目錄,騎三個月才把目錄看完。大龍菩薩講:你如果不騎馬,你一輩子都看不完。把他的傲慢給降服了。所以法藏比丘確實比龍樹菩薩高明,他所學的、所會的不下於龍樹菩薩。所以仍舊「往詣佛所」,這是「胡跪合掌,頂禮長跪」。長跪,有的長跪是雙膝著地,有的是單膝,都能算是一種長跪,那一般我們看長跪就是雙膝著地。那禮佛是叫做頂禮,以自己的頭禮佛的足,以頭去禮佛最低賤之處,頂禮佛的雙足,所以稱之為頂禮,就是現在用的接足禮。那到中國來有一點變化,中國人講禮節,身體不互相觸碰。但是在印度它是接足禮,你們拜佛翻掌,在中國是翻掌,印度他是用他的額頭去碰你的腳,接足,還要真的碰到,接足禮所以叫頂禮,「頂禮長跪」。合掌,向佛合掌,所以你就知道啊,這是一個真正的學佛人,不會因為自己有一點功行就傲慢。啊我講經多久啊,我念佛幾十年,我跟誰學啊,他跟世間自在王如來學,也沒有一絲毫傲慢啊。有很多學佛人倚老賣老,講經法師倚老賣老:啊我講了幾十年了,釋迦牟尼佛都沒有我講的久。倚老賣老。講的久不久不重要,講的如不如法比較重要;跟誰講的一樣不一樣,那個也不是重點,跟佛講的一樣才是最重要的,講經人的原則。修行修幾十年那個不算什麼,煩惱斷了沒?增上慢除了沒有呀?倚老賣老就是增上慢。自己有錢又有身份,在佛門大居士,護持佛教三十幾年,看到初學的來,不然去人家道場就說:哎呀,你才學幾年呀?增上慢,我學三十年了,護持佛法多久啦,出多少錢,增上慢。所以學佛修行,不在於年資,在於能不能與心性相應、與真如實相相應。那麼他這裡用伽他來讚佛,讚佛之時同時發願,讚佛就讚歎如來身相、讚歎如來的智慧行願,乃至讚歎佛、法、僧三寶,都讚歎,這是我們學佛人應當要做的事情。你要常常讚歎三寶、恭敬三寶、供養三寶,讚歎、恭敬、供養。對於不信佛的人善巧方便,讓他跟佛結緣,這都是讚佛。讚歎佛的德能、讚歎佛的智慧,那你是修你的口業,乃至意業。讚歎佛法的正知正見,能破一切外道,這是讚歎法寶;讚歎法寶的殊勝、難遇、難解、甚深,這是讚歎法寶啊。讚歎僧寶,讚歎人家的放下,你自己放不下,讚歎出家人放下、修行。所謂啊:「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這些你都要能夠讚歎,讚歎佛法、讚歎三寶,才能幫助眾生學佛。看到人家毀謗三寶了,抹黑出家人,說出家怎麼怎麼不好,你要護持正法,為三寶澄清,因為你是佛弟子呀!你讓人家誤會佛法了,那對你沒有好處呀,對他那更沒有好處。所以有一句話講:「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僧讚僧不光只是出家人,所有的修行人要互相的讚歎;學禪的要讚歎其他的宗派,學淨的也要讚歎一切宗派,不是互相對立,認為我師父講的才對,你跟我師父講的不一樣,不對。門戶之見。個個呢創立自己的山頭門派,分河飲水,在佛門裡面分化僧團,這些都是毀壞佛法、破壞正法。所以無論是出家的、在家的居士,都應當善巧方便的讚歎。那你讚歎不要讚歎到後來變成虛偽,不對的你也讚歎。像我們剛才講的,很多的不如法的,你不能讚歎啊。你不能一句: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那叫不別是非,那是愚癡。錯誤的你去讚歎,人家跟著講錯的人學,那你不是斷人家法身慧命嗎?本來想說讚歎是為了護持佛法,讚歎佛法,反而呢破壞了正法。你以為你修到自己的口業了,修了口德了,這個沒有修到,你的口缺德。為什麼?你讚歎的不如法,讓人家去錯學。這其中的因果、理事你要懂啊。學佛要有智慧啊。不能說錯誤的人情你也讚歎,那你這個讚歎就不是普賢菩薩講的:稱讚如來,如來是什麼?真如實性。與真心本性相應的,叫如來;與法性相應的,叫如來。所以這其中你要用佛法的智慧去判斷、去做揀別啊。這個很重要。那麼這一段我們呢今天先暫時講到這裡,後面呢還有深入的義趣,我們留待下一次再來做說明。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