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

正法眼






目 錄
正法眼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正法眼
悟顯法師 講述


第一講
學習佛法想要有正知正見,在解門上,就要看《楞嚴經》,了解所謂「佛法」是要讓你明心見性的,有這樣的正知正見,無論在佛門中修學什麼宗派法門,絕對都可以成就。在行門上,就要靠「三昧」。
正見能破邪見,三昧能伏煩惱。佛門裡無量三昧分四類:一是「常行三昧」,一是「常坐三昧」,一是「半行半坐三昧」,一是「非行非坐三昧」。一行三昧是屬於常坐三昧。也就是九十天為一期,處於靜室當中,就是打坐念佛九十天,一樣是不睡眠,跟般舟三昧類似,但是般舟三昧它是屬於站著的,就是常行三昧,它是站著的,也是九十天一期,一樣是在念佛,但是它是用經行念佛、用站的,又叫做「佛立三昧」。《四十華嚴》一開始叫「別峰三昧」,它有很多種名稱。這些修行的方式都能剋期取證。還有兩種:「半行半坐三昧」也就是一般道場共修或是佛七在用的,以七天為一期,有繞佛、有靜坐、有拜佛,就是「半行半坐」。還有一種是「非行非坐」,懈怠的人一定想:「非行非坐」也可以成就三昧,也可以有工夫嗎?這「非行非坐三昧」不是你所想像的,既不念佛、也不持戒、也不觀心,這就不叫三昧了,那叫散亂,或叫放逸。所謂「非行非坐」是不定形式,沒有一定坐著,也沒有一定站著,也就是在你日用平常當中自己就要做到「守本真心」,自己要用功。這四種三昧也就是用功的方法,一般人常用的就是「半行半坐」三昧。平常你沒有到佛堂來,隨時在用功的時候,所修的就是「非行非坐」三昧,學佛人是要這樣用功修行。到佛堂來所修的是一行三昧,或是佛立三昧,或是半行半坐三昧。在佛堂以外,沒有一定的形式,所修的就是非行非坐三昧。所以,時時刻刻在在處處,佛號都要保持住。有很多同修喜歡靜坐,在靜坐當中要怎樣快速得力是有方法的。一般人靜坐,靜到後來只有數數而已,就是數一到十,有人數一到五。數來數去總是悶在裡面,沒有真正把煩惱降伏住,所做的只是壓抑煩惱,心就墮於覺觀當中,數息就是「覺觀」。在覺觀當中常常落斷滅,變成著空。所以精舍不採用這樣的方式。一樣教你靜坐,但是教你將數息改成念佛。念佛時有十方諸佛加持,有龍天善神護佑,屬於自力他力,二力並進法門。自力就是你自己,他力就是佛力加持。佛力加持你,你就能夠快速地消除業障、消除煩惱,進而「明心見性」。所以教你打坐、教你念佛,再配合《八大人覺經》,讓你發出離心。
還是要再強調,能不能出三界跟你孝不孝順父母沒有關係。有人說修行十大要素,第一個是「孝養父母」。這跟佛教一點關係都沒有。佛教所講的法是化導胎、卵、濕、化,四類的眾生,因為這世間的眾生不出這四種。「胎」就是一般哺乳類的動物;「卵」就像雞、鴨類……是卵生;「濕」就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所生出來的;「化」包括天人,還有地獄的眾生。這是所謂胎、卵、濕、化。有些人,出生下來是沒有父母的,像天上的天人是化生,他沒有父母,無所謂「孝順」這件事,那他學佛能不能成就?當然也是可以成就。地獄的眾生也沒有父母生他,全是自業所感召的,他一念迴光同樣能成就。人道的眾生,像孤兒沒有父母,他修行一樣成就。所以,修行能不能成跟孝不孝順是兩回事。原本孝順父母就是人人應該做的,不需要牽扯到修行裡來。修行就好好修行,萬緣放下,沒有那麼多世間的情見、世間的想法。會將修行與孝順扯一起的,寫這種文章、說這種話的人,本身就是世間情見放不下、家庭放不下、愛情放不下的人,還妄談要出三界。
大藏經當中,沒有祖師大德說:修行第一要先做到世間的孝養父母。如果這樣講,根本就是在毀謗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是離開父親,偷跑到王宮以外的地方去出家修行的,難道這些人是在說釋迦牟尼佛不孝嗎?現在很多佛門中的附佛外道,就像當時印度的外道一樣,混淆視聽,錯導學佛人觀念,這情形在《大方便佛報恩經》裡就有,「薩遮尼乾」這外道,到處宣揚釋迦牟尼佛不孝順,他說世尊出生後,剋死他媽媽,然後又氣死他爸爸……林林總總,外道就拿著這點毀謗佛教,存心壞亂佛門。
佛法傳到現在這麼多年了,還是有人對於佛門修行跟世間法分辨不清楚,這就是弘揚正法的人太少了。祖師大德通宗通教,所以在接引眾生時,當他看到世間人還沒有學佛的根本,就會跟他講俗話,俗話就是:「要信因果、孝順父母」,就像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禪師,禪師看了凡就知道他善根不夠,所以教他守五戒、十善、持準提咒。其實了凡先生本來想要跟雲谷禪師出家,雲谷大師是高僧,有能力觀機,看他世間心太重,出了家反而壞了佛門,就教他修點善、持點咒。這是對沒有學佛善根的人,給他種點小善根,慢慢有點小福報之後,他才能夠漸漸相信佛法,進而修學佛法。祖師在度眾生時,遇到俗人時,他講的就是世間法,真可以說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是這樣子度世間人。如果祖師遇到想學佛的人,像雲谷大師遇到憨山大師,憨山大師去雲谷大師會下打禪七,雲谷禪師把憨山大師叫進方丈室,特別為他開示,他教憨山大師參「念佛的是誰」,因為受持雲谷大師的開示,一生了脫生死、明心見性。憨山大師是想成就的人,了凡先生不是,雲谷大師他知道,了凡只是講客套話,不是真的想出家、要成就,所以就給他世間法。真想要成就,就要學憨山大師,這一生才能夠成就。
所以,學佛修行的重點不是在於世間的孝順,那是每個世間人都應該做的,跟修不修行這件事沒有相干。有的人沒有父母,他也是一樣修行,一樣有成就,乃至五逆十惡都可以。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願力,每一願都接引眾生,除非你不信、不學。如果父母沒有成就,也不用太擔心,不必整天罣礙,因為每個人因緣不同。只要學光目女、婆羅門女,自己用功、成就,再迴向給他們、幫助他們就好。所謂「親得離塵垢」,這樣子就算是「子道已成就」。「子道」就是孝道的意思。想修行,「發菩提心」是很重要的,不能馬馬虎虎。所謂「發菩提心」就是發心覺悟,不是心裡面貪著這個世間,一聽有人在提倡《弟子規》,終於給自己的貪愛找一個藉口,可以下台了。名正言順可以去貪愛,看世間是怎麼愛,怎麼輪迴的,終於法師幫你找到藉口了,就拿著雞毛當令箭,用這種不了義法為己解,這種行為心態在佛門是不被允許的。
這種修學方式叫自欺,就是自己騙自己。你如果是出家人,對外穿著僧伽黎,到外面受人家供養,那是欺人,那就不得了。出家人這件衣叫「福田衣」,怎麼叫福田呢? 明心見性叫福田。沒有見性哪來的福田?再講次一等的,即使沒有見性,也要有道心,沒有道心哪有福報?如果身為在家人自己欺騙自己,還妄圖修行有成就,那是不可能。


第二講
學佛有兩件事很重要:第一,鼓勵同修要穿居士服,因為佛在經上講:戲裡披衣,猶為成道的種子。穿著居士服表示真有想要做居士。不要怕別人看到笑你,讓他笑,沒有關係。現在的居士服做得跟出家服很像,穿著居士服,人家看到你,就直接種善根,這身相一出來,讓別人看見就有功德。你對於自己的行為也會要求、會檢點,自然會想到:「我是居士」,就像軍人穿著軍服一樣,就不敢去做一些比較放逸的事情,意思是一樣的。在家學佛人穿居士服,出家人穿出家的衣服。
現在出家人穿的衣服,其實是明朝一般百姓的服裝,而海青是漢朝禮服,只是百姓的服裝上面有些花紋,出家人的則沒有。其實出家人的衣服就是三衣,所以常說「三衣一缽」。可是在中國的佛教裡,三衣就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才穿,三衣裡面還會搭上海青,像古代宮廷朝會的時候,就穿著禮服,或是國宴的時候,穿著海青,一直保留到現代。有一些拍漢朝古裝劇裡面,實際上他穿的就是海青。這些都是來提醒自己道業增進,提起道心跟道念,看起來也很整齊。
一般人會覺得:念佛總要念出個意思、念出個感受吧,所以那些法師也是這樣想,硬在念佛中想些感受出來。實際上憨山大師在《淨宗法要》中就講得很清楚了,稱它為《淨宗法要》就是對修行淨土非常重要的一本書。其中說到念佛,包括參禪,不能把「影子」,也就是自己心裡面虛妄的感受,像:念佛輕安、快活、自在等等,這些感受當作是真的,那就落在影子上,絕見不到真如本性。這樣念佛人的煩惱並沒有伏住,只是轉換了對象。常說學佛不是把貪欲的對象轉換,以前貪世間法,現在貪佛法靜坐的覺受、輕安,或是禪定的喜樂。佛法要除的是貪念,貪就是指心在妄動,顯現在欲念上就叫做貪,在好求上叫做貪。所以念佛時就好好一心念,不要管煩惱伏不伏得住。夏老居士講:「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莫管同與異,休論自與他」。不要管自己跟佛同不同,或是跟佛號尚未打成一片,這是「同異」。不要強分「有我在念佛」,「有佛在給我念」這是休論自與他。「只貴願力強,哪怕妄想多」。只要一心一意安住在佛號上,這就是念佛法門絕妙之處。念佛沒有什麼奇特的,不要求一心,不要求斷妄想,只要字句分明。「散亂固成病」,眾生固然有散亂的毛病。「分別易入魔」,但若分別自己現在身心的感受是如何,想怎麼來調自己的身心,然後,自己在念佛裡面又打了什麼妄想、又有什麼意境,這樣用功統統都是不對的,不要跟著這些念頭去跑,這都是在增長妄念。元音老人也講,修行覺察到念頭,不是去看著它或注意它,去分別它是什麼樣的念頭沒有用,是要訓練自己不跟著它跑,念佛的時候看到念頭沒有用,能覺察到是很正常的,就像水的波浪只要一靜止,它自然就有倒映的功能。心只要一平靜,自然能照見。重點在於照見後,心念不跟著跑,這表示你念佛念到心平了。可是那些人不會修行,他告訴你們:要你去體會、要你去覺察那煩惱,說這表示你有在用功,不是這樣的。看到就看到,念佛念到心靜下來,自然就看到了。根本不用刻意覺察。他們要參加的人覺察自己的念再微細一點、再微細一點……,這一念覺察就是在打妄想,這叫「尋伺」。唯識宗講「尋伺」,尋求伺察,這是尋伺心不捨。其實尋伺心不捨都還是落在意識心裡面,這還是很粗的境界,根本還伏不了心念。

為什麼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有五種菩提:第一個「發心菩提」,第二個「伏心菩提」,第三「明心菩提」,第四「出到菩提」,第五個才是「究竟菩提」,有這五種菩提。
所以,第一個要先「發心」,發心知道自己的真如本性跟佛完全一樣,這是發心菩提,這入的是初信到十信。再來是「伏心」菩提,三大阿僧祇劫從伏心菩提開始算,修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伏心就是伏你的妄想,只是伏住而已,破的是分別我、法二執,是後來接觸才有的。有一種是俱生我、法二執,俱生我、法二執就是與生俱來、根深蒂固。分別我、法二執就是這一生受生以來又接觸到的境緣,所衍生的我執跟法執叫分別我、法二執。第一個阿僧祇劫是除掉這些,再來才能明心,就是對於真如本性有一點點明了,不是全明。可以說明了了就算是。但不是全明,因為煩惱沒有全部斷掉。所以三賢十聖以後才是明心菩提,「明心菩提」是圓教的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明心第一個歡喜地。那麼再修第二個阿僧祇劫修到七地,這是除斷了俱生我執,這是明心菩提。再來第三個是「出到菩提」,就是八地、九地、十地,第三個阿僧祇劫一直到等覺,也就是真正離開了這些深重的煩惱,「出到」是出離煩惱到達涅槃彼岸,最後到等覺菩薩,叫等覺是因為在「等覺」之後還有一等叫「妙覺」,等覺不屬於妙覺,但是比起前面這些位次,它算是大覺,所以叫等覺菩薩,往後才是圓滿菩提。所以菩提是講這五種菩提。講經祖師大德講:多說佛性,少說名相。讓大家能夠知道怎麼修行就好。五個菩提第一個先叫你發心,再來伏心,把你的妄心、貪瞋癡這些降伏住,將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給降伏住。所以為什麼說學佛要先明心見性,明心就是發心,明心見性就是發心菩提。所以在學佛、在念佛當中,不要去體會身體感覺怎麼樣,這只會增長身見,執著這色身是我。《八大人覺經》講「四大苦空。五陰無我。」所以那些人雖然嘴上說自己是修學淨土的學佛人,在台北很有名的大道場,也是講經的法師,他師父是淨土宗的大德,但是師父一往生後,就變質了。

修行要怎麼修?當然要依祖師大德講的,因為他是過來人,過來人告訴大家這個方法。佛教不講標新立異,現在很多的產業,提倡的是創意,要突破傳統,這點沒有錯,因為它畢竟是商業行為,總要有變化,要吸引更多的人。物品、飲食、穿著……各方面,它要求要有變化、有突破、有創新。而佛教修行上不這麼做,佛教只在弘法的工具上創新,譬如說,用現代的網路。將來弘揚佛法是在社群網路,就是現在看到的臉書上或社群網站上去做弘法的動作,這就是佛教講的創新,它著重在於佛法的分享上。所以在電腦、手機上面常常有個「分享」按鈕,這個科技工具會影響佛法的弘揚。精舍都在這上面更新、留意,希望傳播、流通佛法能跟得上時代,利用時代的科技來做弘法的工作。但是佛教的修行還是要絕對地傳統,因為真理是不會變的,絕不會說以前的方式拿到現代不適用,只要有煩惱、有無明,就是採用這個方法。就像有一派中醫叫做「經方」,只要有這個病,就下這帖藥,所以叫經典之方,不用再改。有這個問題,佛就開這個藥、給你這方法,所以叫法則,「法」就是亙古亙今而不變的法則。所以修行也是一種法,從這「法」來入解脫門叫法門。所以叫淨土法門。弘法可以用現代化的科技,但是修行、修法一定要按照佛所教及古大德的經驗,不能妄想標新立異,用一些現代人自創的心靈座談方式,殊不知遇到祖師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還有什麼好坐下來談的。心靈座談根本是大家坐在那邊打妄想,說些不著邊際、沒有用的話。幾個什麼都不會的人聚一起,帶妄心妄識的凡夫,哪個不是在打妄想。即使不開口,悶在那裡,心裡都還在躁動。還讓你講、讓你發揮,開口根本就是煩惱業習在發揮,全是胡說八道,這個方式修行不會成就。

祖師大德教的方式是對的,到禪堂、到念佛堂,一定「禁語」,根本不讓人說話,眾生一說話,就開始打妄想了。所以修行要按照古德的方式修,古大德的經驗靠得住,絕對不可以用現代人自創的方式,因為他修行沒有成就,用談心、談自己感覺的方式,講些煩惱、不滿的話,講對生活有什麼不滿,生活遭遇上有什麼感受,這些統統都墮到生滅變異相當中。
所謂「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會有那些行為,表示對這世間根本還沒有看透。所以《八大人覺經》這麼重要,它說明修行宗旨在哪裡,「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就這樣去觀察,觀察就是你要覺察。「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晝夜至心誦念就是:無論白天晚上都要覺悟。這話很簡單,沒有拐彎的,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心要常常覺悟這八個重點。第一個重點當然跟大家切身有絕對的相關。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地、水、火、風是假的,這色身內四大,一旦你執為實有就會產生苦受,外四大它本是空寂的,本來就不實的,但一執為有「我」,四相俱足,即內外交感。二者都同名四大。苦當下即是空,因此說「苦空無常」。這四個字的解法有很多,有大、小乘的、有通教、別教、圓教的解法,所以說一言能出無量義。



第三講
佛教講的重點是在於修行。
至於釋迦牟尼佛是幾歲?佛教的標誌長什麼樣?乃至於經教上講的菴摩羅果究竟是什麼水果……?這些統統都是枝葉。
重點是在佛法、在祖師傳下來的修持心法,這才是能解決煩惱的方法。佛法是教大家了生脫死,不是搞學術研究的,如果要講學術或是講考據、講歷史,自然有專做學術研究的人員,或是歷史學家去考據,這部分跟大家修行沒什麼太大關係。
法界是虛妄的,這世間是無常的,它會變化。只有佛講的真理是從古到今不會改變的。即使表達方式的不同,印度人有印度人表達的方式,西藏人有西藏人的表達方式,蒙古有蒙古的表達方式;到日本、韓國乃至到修學大乘佛法的中國,佛法都有它的表達方式。所以不要只在枝末上去打轉。因為學佛,不是要做學術或做歷史研究、或是考古,是要能夠把煩惱放下,把行修好,做到不要殺生、要吃素、少造業、多念佛……,對於實相要能明白,明了什麼是佛心、佛性,能抓得到這核心,那方向就正確了。

有些同修去了印度或去其他的佛教國家,看到他們的佛教形式跟中國的有些不一樣,就開始打妄想推論:中國的佛法到底是不是原始的?哪邊才是原始的?中國的大藏經可不可信?還是要巴利文的藏經才能信?其實,真相是你「這一念心」最不可信。因為你這一念懷疑心,使得你向哪裡求都沒有用。佛法講:但向自心中求。所以六祖講:「但向心中除罪緣」,把心中的「罪業」,也就是這念妄想給放下,才是重點。

現在有些人,用學術的方式在看待佛法,所說的話乍聽起來客觀,其實都是在給學佛人製造疑惑,佛法講「貪、瞋、癡、慢、疑」,這些是根本煩惱,都在給大家製造根本煩惱,好像他說的事真是個疑點,甚至有人說大藏經裡面收錄的祖師大德著作會不會有缺?這都不是自己該擔心的事情,「有沒有缺」只是一念妄想,其實已經非常完備了,現有所說的道理就是要大家能契入本具佛性。

佛經不是講釋迦牟尼佛的思想、或哪個人的看法,而且能夠入藏的這些祖師,統統都是有修證工夫的,不是隨隨便便誰都可以將註解加入藏經的,其中很多都是大禪師、大和尚。所以不必去聽信這些人信口而講的疑惑,這只是他對佛教的懷疑,他再把他的懷疑傳達給大家,讓大家犯業障起懷疑,讓你在佛法修學的道上,對佛法不信入。

之前講到「不信」能生惡法、能障聖道,《無量壽經》講:「懷疑是修行最大的障礙。」所以對於佛法、對於祖師大德翻譯的經典,不要有懷疑的心。當聽到那些自己說自己客觀的人,大家就要看看這人講話是不是在勾起你的懷疑,一旦勾起,那就不對了。禪宗所講的「起疑情」是一種修行方法,所謂「起疑情」,像「念佛的是誰」,這疑情,就從一念「誰」字上去參究,把所有的妄想都收攝在這一念上,不再起第二念,從這裡去斷除自己的妄想、去破除自己的煩惱,這叫疑情,而不是對佛法起懷疑。世間人的懷疑是不信。跟禪宗的參話頭不一樣,參話頭是學人確信佛法,只是用這方式用功,提起話頭、公案,所以稱為「起疑情」。這念做工夫的「疑」能斷學佛人的凡情,讓你返照,心不著於色、身、香、味、觸、法當中,所以能令你見性。叫你「疑」的結果是悟入「自己的這一念心不可得」。

只是人人使用這妄念太久了,才會錯認為現今「在想的就是我的心」、「能看的是我的見」。執著有「我」的看法、想法,現在說話的是「我」在說,所以禪宗利用一句話讓你起疑,或是「念佛的是誰?」、「拖死屍的是誰?」、「什麼是無?」、「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些話都是讓你對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產生離念的作用。

那些只在研究佛法而沒有在學佛修行的人跟你講那些話時,卻是讓你對於聖教產生懷疑,並不是讓你脫離凡情,反而讓你更增長凡情,二者最大的差異就在這裡。可是一般人沒有辦法作揀別。

學佛就是要斷煩惱、成菩提。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鈔》有講到,有人說:釋迦牟尼是三七日說華嚴,也有人說是二七日說華嚴,還有人說華嚴講了一年,究竟《華嚴經》講了七處九會,或七處八會,其實到底講幾會都不重要,重點是自己有沒有參加?所謂「參加」就是有沒有契入華嚴境界。學佛不是在思量、推算華嚴到底幾會、在那裡說、或佛坐在哪顆樹下成道?這不是修行重點,知道有這一回事即可,對於他們提出來的說法,聽聽就好。譬如說「佛曆」的事情,正確的佛曆是三0四0年,因為這時間是摩騰、竺法蘭大師傳下來的,他們兩位是大阿羅漢,所說的絕對比那些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來得正確。這兩位大師的智慧極高,在跟外道辯論的時候,外道講:「你們若能舉一,我們就能舉二,甚至反三,沒問題」。摩騰大師聽了外道這麼大的口氣,就和他開個玩笑,把自己的一隻腳舉向空中,微笑的對道士說:「我已經舉一了,那請舉二吧。」外道被摩騰大師難住了。

外道很氣,接著又說:你們佛教都稱佛經是內典,說我們其他的都是外道。自古以來,外必大於內,天地之大,我們只在這屋子裡,怎麼會說內典比外道殊勝呢?大師就講:譬如皇帝,所住的皇城比之於天下,雖然是小,但是皇帝的權力能夠掌控天下,為四方所敬服,心在身中,卻可以運用四肢做很多的事情,四肢雖然在外,卻是被心所趨使,所以佛法講的是內典。從摩騰大師跟外道辯論看,就知道大師的智慧不是一般人,他是大阿羅漢的工夫。最後外道要跟大師比神通,有的外道會隱形、有的會在天上飛,會現一些奇異的現象。這時摩騰大師一個人同時展現十八種神變,把有的外道當場氣死,之後這些外道,全部皈依到佛門裡。所以這兩位大師講的佛曆中國用了幾千年,肯定是沒有問題,所以是三0四0年。

那這些事情對於修行有沒有幫助呢?也只是讓大家知道一段歷史,縱然你算得再對、講得再好,畢竟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現在最重要的是你要怎麼斷煩惱,佛法要給眾生的,是降伏煩惱習氣,消除毛病,這才是真正修學佛法的重點。
所以不管他們數學算得再準、考據到了什麼、到哪裡發現的、可能是什麼、或是在哪本書上有哪個說法……,這些統統都是枝葉。佛法講的是實相、講的是因果。

甚至他們還會講:大乘佛法是從小乘演變過來的,你試試把沙拿去煮,看能煮成飯嗎?不可能。要煮米才能成飯,不可能煮沙子成飯,小乘法的根本不是大乘,怎麼會演變成大乘,就像沙非飯本。所以應當清楚,小乘佛法不會演變成大乘。縱然如他們假設是演變過來的,那更應該學大乘,因為大乘比較進步。其實大乘佛法才是真正原始的佛教,因為佛出世第一部是講《華嚴經》。又有人說《華嚴經》考據不到,那當然,你是凡夫,怎麼考據得到,不要說你考據不到,就算請舍利弗、目犍連這兩位尊者來考據《華嚴經》,他們也考據不到,更不要說一群沒有修證的凡夫,絲毫斷證工夫都沒有,即使請佛陀十大弟子來,請問他:「佛出世有沒有講《華嚴》?」他一定告訴你:「沒有」。因舍利弗他們是聲聞人,沒有那證量參加,所以他沒看到。而《華嚴經》是大菩薩的境界。所以之前在講《無量壽經》玄義的時候,說到經典在集結時,阿難集的是小乘藏,那文殊菩薩跟弘廣菩薩所集的是大乘菩薩藏,因為只有他們參加過。其實世間人看到的藏經,實際上分量是非常少。像現在一般看到的《楞嚴經》,在小乘的經典叫《佛說波吉蒂經》,可是在大乘經典中,它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部經是龍勝菩薩去龍宮看龍藏從龍宮帶出來的,你沒有那個工夫,你當然考據不到。

龍勝菩薩看到的那部原版大藏經,不是現在人任意標句讀的偽版,因藏在龍宮裡面,稱為「龍藏」,龍勝菩薩看了《楞嚴經》很法喜,覺得很好,因龍藏不外借,就把它背下來,回到人間就把《楞嚴經》寫下來。現在大家讀到的這部《大佛頂首楞嚴經》,它是這個因緣來的,傳到中國來稱為「血經」。

很多事物不是凡夫肉眼所能看到的,所以佛教稱為聖教,又稱為內典,內典是要用心去體會,把煩惱心放下,真心顯現後就體會得到了。現在很多人講「用心體會」,其實是在打妄想,佛法不落覺受當中,但是也不斷滅覺受,而能夠印證佛法。大家不要對於這些事物產生懷疑,遇到這樣的說法也不用與人家爭辯,只要好好念佛,跟對方示以恭敬就好,反正知道自己目的是來學佛修行。他們不是在幫你起疑情,是來給你增長懷疑煩惱,要是隨他的言語而打妄想,就糟糕了!



第四講
《八大人覺經》中講到「安貧守道。惟慧是業。」一般人都會想到孔子的學生顏回,因為他的生活貧苦,但是顏回之所以讓人家佩服,甚至讓孔子都佩服,並不是他簞食瓢飲。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簞食瓢飲。比如:有些沒辦法的人,他也簞食瓢飲;有辦法的人為了要顯示自己清高,也可以簞食瓢飲。重點是在於「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世間人好樂的「名利」包括聖名、清名,這都是人所好樂的,顏回他卻不要。一般有錢的人喜歡利養,愛過著舒適的日子。而有的人是喜歡清名,希望人家讚歎他有修,所以也能簞食瓢飲,雖是如此,這還是名利心沒有捨掉,算是不知足的錯誤示範。

孔子之所以讚歎顏回,是因為世人所好樂的他不要,他能簞食瓢飲,毫不在意這世間的名聞利養,包括清名。他心裡有儒家所講的「道」。這裡要說明:儒家講的「道」跟佛教講的「道」是不一樣的。儒家雖然有道,但是心中猶有一物,雖算是不錯的世間聖人。但佛法講的「道」是心中無物。有些學佛在家或出家人遇到世人讚歎他,給他戴高帽子,說:「某某法師、某某居士你有修、你有德、你都不愛這些錢、也不要人家讚歎……。」其實,他心裡很是高興,他喜歡聽人家這樣讚歎,像這種就是好世間的清名。或是你要頂禮他,他連忙說:「不拜、不拜」,但如果你真的不拜他,他就會心裡不高興,跟你暗示:該學《弟子規》啦!

所以學佛要安貧守道。「安貧」不一定是指貧窮。就像鳩摩羅什大師,當時候的姚興是較霸道的國君,任何出家人要離開他,他就派人把他殺掉,僧肇大師就死於他的毒手。鳩摩羅什大師為了翻譯經典,接受姚興的供養:給他房子、給他美女、給他金銀財寶、給他豐衣足食,其實他毫不在意,他一樣為翻譯佛經而忍辱,面對這些名利時他都不在意、不執著,這就是直接面對境緣又能守道的榜樣。鳩摩羅什大師的示現,真是很不容易。當然,一般初學者沒有工夫的還是要遠離。

還有玄奘大師,玄奘大師的爺爺是太守,也就像現在的省長一樣,原本是官宦世家。十四歲的時候出家學道,到印度取經回到長安,玄奘大師世間學問好,出世間的學問更好,所以他能翻譯佛經,他是有修有證。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歡他,他一取經回來長安,他就跟玄奘大師談佛法,從早上談到晚上而不知累,唐太宗看玄奘大師的相貌好看,現代人說的「很帥」,又博學又多才,世法、出世法都懂,皇帝很喜歡他,問玄奘大師:「你可不可以還俗?拜託你還俗,請你來當宰相……」,其實當時候有房玄齡、杜如晦,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房謀杜斷」。唐太宗還想請玄奘大師來做宰相,玄奘大師不為世間名利所動,所以跟皇帝講:「我還是堅持要出家,希望能夠翻譯經典」。唐太宗雖失望但卻很佩服,說出了一句歷史至理名言,就是「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所以皇帝就供養三寶,為玄奘大師蓋了寺院,一生護持供養,更組織成立翻譯經典的人員及場所。因為唐太宗受玄奘大師的影響,在貞觀時期他治下,建立了三千多所寺院,度了十幾萬人出家。一直到李世民臨終前都還跟玄奘大師在談論佛法,直到去世為止。

所以,大家看祖師大德既能安貧、也能守道,「安貧守道」就是他不忘記他自己是個出家人,只做出家人該做的事情,能夠守於道上,不為名利所動,這才是「安貧」的意思。

所以不是因為顏回簞食瓢飲,簞食瓢飲只是一個外表而已,所以孔子講這句話的重點在:「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是說一般人感覺到這種生活很難活下去,所以稱他為賢。說:賢哉回也。所以顏回是世間的聖人,而鳩摩羅什大師、玄奘大師是出世間的聖人,還包括:安世高大師本身也是王子,釋迦牟尼佛也是王子,還有一位地藏菩薩的化身,韓國國王的王子─金喬覺。這些都是放棄國家王位來出家、學道的,這些大師、大德都「惟慧是業」。

翻譯經典就是用智慧來做事情,來幫助眾生脫離苦難,自己脫離苦難又能夠幫助眾生,所以說「惟慧是業」。這個「業」是「慧」在作引導。

世間人既不安貧也不守道,唯利是圖,眼中只有利益,喜歡搞名利,或是念碩士、博士,幾乎目的都是看看自己,看能不能多賺一點錢。這學歷在公司中也好看,也比較有地位。絕不是去讀書的問題,而是心態的問題,心態好求這些東西,那就是唯利是圖。

釋迦牟尼佛教的是「惟慧是業」,就是要大家「安貧守道」,做事情要運用佛陀教的智慧來做,這樣去落實佛法、落實佛陀的教育,這才是「惟慧是業」。

那些祖師大德為了了生死、為了幫助眾生有佛經可以看,他們不要利養,自己又能夠修行用功,又能夠運用所證入的智慧去幫助眾生,這樣就是菩薩再來。每位同修都能夠這樣做、這樣想,那大家也是菩薩再來。不要認為自己煩惱還沒斷,怎麼會是菩薩?「菩薩」者就是覺有情。自己能覺悟,又能令有情覺悟,叫覺有情。現在初發心,就是小菩薩,不是年紀小的小菩薩。因為有時候發心後,又退心,但不用擔心。越發心量越大,將來就會跟大菩薩一樣,有大悲心、有菩薩的智慧,自然就能夠斷煩惱。不要認為自己現在可能沒有辦法,那是自己生了退卻的心態,這對大家沒有幫助。四弘誓願講:「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所以要發願要來幫助眾生。要度眾生就要斷煩惱,也就是斷「見思煩惱」,所以叫「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是為了要學法門,學法門是為了破「塵沙煩惱」,所以叫「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要「圓成佛道」才能度眾生,了知自他無二,雖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破除「無明」叫「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是這樣落實的。因此以「發願利生」為先導是很重要的。
同修們是學大乘的根器,進佛門是要學佛成佛,學佛的根本在心性,心性本具,非從外得,一念發心要轉變,不願再做煩惱的眾生,這就是出離心。而不是學做世間人的《弟子規》,即使要做人,因也是在於五戒十善,而非童蒙書籍。學《弟子規》後智力會漸漸倒退,拿世間人用來教無知小孩的書,要來作為學佛的基礎,那是不可能的,那叫癡心妄想,而且在佛教的任何一部經典裡面也找不出根據。
學佛則智慧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量、無等等、無有邊,不可說不可說,佛的智慧是「虛空可量風可繫。無人能讚佛功德。」佛的功德包含他的智慧。如果學世間法就可成佛,釋迦牟尼佛就不用來世間應化教學了,更不用佛法來到中國,中國人自己就可出離輪迴了。大家聽我這樣講,聽的人不要錯解說:「悟顯法師,你說佛教沒有提倡孝順」。誰說釋迦牟尼佛不孝順?孝不孝順,去看《大方便佛報恩經》就知道,佛做的孝順,一般人做不到,他可以割肉給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是我父母」故。絕不是只有凡夫自私的小情小愛,只重視愛欲的對象,誰跟自己有關係,有親戚關係,他是我爸爸我媽媽我才孝順,不是的就不孝順。釋迦牟尼佛過去的父母他都能這樣孝順,他能度他的父母學佛,甚至此生他的母親也因為他的福報直接生忉利天,一子得道九祖生天。黃檗禪師出家,他母親三十年沒有看過他,眼睛都哭瞎了,因為她想見這個兒子,可是眼睛瞎了看不到,就發心幫出家人洗腳,黃檗禪師的腳上有一顆痣,她想透過幫出家人洗腳,找到兒子。世間學《弟子規》的一定說黃檗禪師大逆不道、不孝。當然,之所以會這樣說,就是因為世間情執重的人沒有智慧。後來黃檗禪師遊化回到家鄉附近的時候,黃檗禪師也隨緣去接受她供養,她心裡認出是黃檗禪師,可是黃檗禪師沒有刻意認她,洗完腳就準備要過江走了。人家知道他們是母子,說:「那是你兒子!」他母親又一時激動,追了去,可是這時船已經離岸,他母親追到江邊,不慎掉下江淹死了!此時黃檗禪師看見,說了一句:「一子得道,九祖生天,若不如是,諸佛妄語」,此時就看見他母親的神識憑藉黃檗禪師的功德,超生到天界。
這世間眾生都是愛欲心重,有個很有名的故事叫「母鹿斷腸」,獵人把牠的小孩用弓箭射死,這母鹿難過到肝腸寸斷。連畜生都情執那麼重。所以「情」這個字猶如利劍,能斷眾生的生命,也能斷眾生的法身慧命,佛菩薩知道情欲「猶如利劍」,會傷害眾生,讓眾生永遠輪迴,「如飲鴆酒」,情欲就好像有毒的酒,看到就要趕快遠離,何況去喝。諸佛如來就是這樣子告訴我們,這世間動物尚且如此,因為小孩死了很難過,自己的愛欲心令自己喪命,世間說這是「母子連心」,什麼叫母子連心?說穿了就是執著。像曾參母親咬破手指,受傷了,曾參卻會知道。佛門在看,這就是一種執著的現象。因為罣礙,所以相連在一起,這樣是不能出輪迴的,因為他只在意一個人身上去。佛門講到:因心清淨,淨極便覺,覺遍滿一切世間,一眾生起一念,心皆俱知。而不是只愛一個人、愛一位媽媽、愛一位爸爸。是能夠遍覺一切眾生,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十方法界,甚至下幾滴雨都知道,這是覺心而不是凡夫愛欲心。「覺」能幫助眾生離情欲,所以能夠成就不思議的功德。
世間人今天罣礙這事、明天罣礙那事,或罣礙自己的父母、罣礙自己愛欲的對象,這樣就沒有辦法超脫。藉由「母鹿斷腸」這事,就知道這世間連動物情執都這麼重,世間人看曾參是孝子,佛門看那叫情執,表示母子的業綁得很深,脫不開,他是個世間的好人沒有錯,但要叫曾參跳出三界、翻破無明,他會跟你講:抱歉,沒有辦法。
學佛是要了生死、出三界,不是在佛門搞愛欲、搞輪迴。從以上說明,就知道《弟子規》絕對不可能是學佛的基礎,誰跟你說「能」,那他是在打妄語欺騙你、欺騙眾生,如果是出家人講的,在佛門的專有名詞叫做:「倒說經律」,果報絕對在三塗,將來他就是坐在燒燙的法座上痛苦不堪。今天講的全是對事而不是對哪個人。大家可以去看《佛說因緣僧護經》,僧護比丘見到這些事情,佛一一為他解答,其中就講到「倒說經律」。像把世間法說成是佛法的基礎,把出世間法說成是不了義法,這些行為統統都是在「倒說經律」,果報是非常嚴重的。古德在罵的言詞更為犀利,尤其對穿著袈裟的出家人,他說「披著獅子皮,潛行野干行」,人家稱讚佛是獅子,而後世不如法的出家人,穿著獅子皮就是指:身披如來的袈裟,暗地裡在做野干的行為。潛行─偷偷做著。「野干行」就是做著野干的行為,「野干」又叫「狐狼」,牠也長得像狐狸,體型比狐狸小,比黃鼠狼大,可是又不是狐狸,說牠是狼,牠也不像狼,這種動物就是野干。牠的習性跟狐狸很像,就是奸詐、虛偽。
古德就是在罵這些人,穿著如來的袈裟,做世間的事情,才說「披著獅子皮,潛行野干行」,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被騙上當。


第五講
在《八大人覺經》中第四覺知講的「摧伏四魔」,這四魔就是:一、煩惱魔:障礙學佛人不能如法修持。二、五陰魔:五陰包括: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會讓眾生生起種種苦惱,生死輪迴、墮落惡道,所以也是一種魔。三、死魔:死就是眾生命根斷,無論是你在世間有什麼身分地位,多少理想、願望、有嬌妻美眷、孝子賢孫、財富……,當死魔現前時,這一切都將離你而去,人人對它莫可奈何。四、天魔:欲界第六天,也就是「他化自在天」的天王,修行人要成就的時候,他就會來擾亂、破壞、障礙行者,這是天魔。
簡要地說天魔就是:從你出生後你所認為「就該這麼做的」,比如說,你認為:「我是做母親的,逢禮拜六、禮拜天我就該在家裡陪小孩」,認為這是應該的,這就是天魔。因為這觀念天天魔擾你,你還認為是正常的。時時折磨你卻不曉得,你還覺得很好。就拿這理由不來道場共修用功,那你就算著魔了。再加上與生俱來的無明煩惱,那問題更嚴重了。
這「根本無明」在唯識宗叫「發業無明」,「發業」是開始造業,就是開始動念之後根本無明起了,這也就是經典常說的「無明動念」,無明再增長,就變成「潤生無明」。又叫「枝末無明」。潤生的「潤」就是滋潤。潤生無明還會再滋潤根本無明,使它更堅固,因此就有五陰魔。五陰魔對六塵就出現了根身器界,「根」就是六根,「身」就指這個身體,「器」就是器世間,指外在的物質環境,統稱為「界」,「界」就是界限,總指現前的身心世界。眾生有無明以後,就會產生五陰煩惱,又再滋潤煩惱,就成了「種子起現行,現行又熏種子」。又造了一個業,留下紀錄後就變成你的習慣,眾生又向來隨順自己,使得這習慣又再加強、更堅固,日漸堅固後,為了保護這業習,又繼續造業。在造業當中,又衍生出其他的習慣或問題。這就是五陰魔,它潛藏蓋住了人人的正念,就像海水的鹹味一樣,你看不到,但是它確實存在,就潛伏在你的根身器界中,所以才有後面的所謂煩惱魔,感召死魔來。天魔一般是指外魔,也可以說是你的錯誤認知。總認為:我放假就一定必須待在家,以家庭為主。錯了!修行人、念佛人是以修行為主,家庭本就是自己罣礙的、執著的,讓自己生煩惱之處,你要把它淡化,不能一直重視。尤其年紀慢慢大了,更要開始轉變,好好修行,為將來打算。當然不是說小孩就不用修行,有句話值得大家警惕,「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因為墳墓是裝死人,而不一定是裝老人,要知道無常隨時都會來到。
一般正常的狀況都是父死、子死、孫死,年紀大的會先走,年紀小的後走,但也有些是特別的狀況,所以學佛就要有對無常的警覺。「天魔」最貼切的解釋,就是你堅固的認知,堅固的執著、放不下,天天在惱害你、障礙你,所以實際上是你自己在障礙自己。
所以精舍不提倡學《弟子規》,那些講「幸福人生講座」的人他自己也不幸福,也在煩惱中生活,根本不能依止,而且聽了那些錯誤知見,會增長世間的習氣,增長了自己的愛見煩惱。「愛見」就是自己所愛的,只會更執著,造成輪迴,而不會出離。那就是「天魔」﹗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魔王波旬(魔王的名字叫波旬)就跟佛講:將來我要破壞你的佛法。佛說:「自性之法,本自無相,不可破壞。」魔說他要在末法的時候,叫他的魔子魔孫出家,化作世尊的弟子,穿著袈裟做出家人的形象,到佛門來當間諜,說佛法摻雜世間法,把佛法講錯、講變質,使佛弟子學錯。大家要清楚,魔是笑咪咪的,他也提倡五戒十善,可是就不教你出離輪迴。因為五戒十善是教大家孝敬尊師,一般人都覺得沒什麼不好,所以都願意接受,可以認同。不僅佛教徒認同,不學佛的人也可以認同。因為魔可以巧說:「我這叫接眾」。然後接著對你洗腦,說:「你是在家人,你就應當把在家人的本分做好」,看似叫你學佛,又讓你心裡放不下。
這時候,真正要學佛的人就要反問:「你是出家人,為什麼不把出家人的本分做好?整天講世間法,教在家人輪迴。」出家人該做的是修行了生死,不光自了,還要能利他。所以假學佛人會講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他說要把本分事做好。出家人的本分是教人家解脫,不該是教人家世間情見,搞恩愛輪迴。所以講這些世間話的人裡面就有波旬子孫,混在佛門裡面,這類人統稱為「附佛外道」。既不教你出離,也不教你解脫、出三界,還告訴你出三界要先學《弟子規》,他們就像世尊在經典上講的魔一樣,在佛法末世的時候,他穿著袈裟提倡世間法、不了義法,告訴大家說《弟子規》是基礎,卻沒告訴你:不捨貪愛心,必墮落、輪迴,你卻以為學了會成就。因為他這魔是穿著出家人的衣服,打著佛教的招牌來吸引你,這類人做出這種損害佛法的行為。這就是天魔的樣子。
再加上一些說自己學佛卻沒放下的人,這由來天成的愛戀執著的習氣使然,在心裡告訴自己:「我非得在家照顧小孩、小孩離開我怎麼辦?……。」大家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要知道什麼是現實,生了個小孩,他才不要你在家,你在家還給他壓力。現在跟小孩講話,都要用軟言細語「拜託」,因為小孩幾乎都是一言九「頂」:父母講一句話,小孩就頂九句。最好是給他學佛的緣,讓他們來學佛,讓他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知道果報現前的時候,絕對悽慘無比,他了解這些,他就不會造惡。所以學佛才能轉變業力,小孩才不會學壞,他懂因果,懂因果的小孩才會孝順。那你做父母的責任,也就盡了大半。不用擔心他將來要找什麼工作,念什麼學校,你天天罣礙也沒有用。天天逼他,他煩惱起越大,你們的關係就越來越差。所以你不學佛聽經轉變,你又把自己的煩惱帶給小孩。說好聽是「期望」,實際上就是自己愛面子,就想家親眷屬、朋友聚會時,怕兒子、女兒沒有念好的大學講起來不好聽而已。實際上都還是自己的「我相」沒有除。既然學佛,「我相」要放淡,要放下,要隨緣,不要執著、不要在意。要常常講:「我要放下」。自己放不下的事情太多了,絕不能再執著、再罣礙了。應當要觀這世間如夢幻泡影,一口氣不來,就到來生去了。《那先比丘經》中,那先比丘告訴國王:世間人雖然善良,但是很容易造惡就墮地獄。就如同一顆小石頭遇到水即沉,但是修行人不一樣,因為有佛的願力加持。雖然你造了很大的業,這業如同一顆大石頭,但是因為你念佛,乘佛的願力,願力就像一艘大船,可以讓這大石頭在水上不沉。所以雖然造惡,但是能帶業往生,足證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要知道,一口氣不來即是來生,讀了《八大人覺經》就是要有這樣的覺悟,叫八大人覺,要生大覺悟心,生大慚愧心,那修行才有希望成道。絕不要搞世間法,精舍沒有在提倡《弟子規》,不是這本書不好,可是它確實不是佛教經典。它也不能作為學佛的基礎,不要說作為學佛基礎,甚至也不能當作學基督教、學天主教、或其他任何一個宗教的基礎。因為「孝順父母」這件事,它不關乎宗教,它跟宗教沒有絕對的關係。在佛教裡面,這只是順便一提,不能說有順便一提的,就列為是佛教的基礎或宗旨,那是不對的。就像讀大學,學醫學的也有學到數學、學英文……,那能夠說學醫是在專攻數學、英文嗎?那就搞錯了,學任何科系都是一樣的意思。任何的宗教裡面都有講到要孝順父母,即使沒有信仰宗教,也會講到《弟子規》的內容,但是不能夠說《弟子規》的內容就等於是佛法的根基,那是在穿鑿附會,因為佛法不是世間的情愛心演變而來。那學了《弟子規》是不是也可以變成其他宗教的根基?或是其他學說的根基?不能這麼說,這種說法是失去理智的人說的,硬混到佛門裡來,就算是附佛外道。硬要強行輸入佛門讓佛教變質。這狀況在現代的用詞叫木馬病毒,那看起來沒問題,裡面問題特別多。《弟子規》中教孝順父母,也教奉事師長,佛教也有教,但能夠因此說它是佛教經典嗎?不行!末法四處有天魔,就像外面有這些錯誤的言論在流行、在四處提倡,加上自己心裡又有深重的貪愛心。認為:「本來就應該這樣」,所以就會被它影響,再加上你有五陰煩惱魔,所以你就脫不開死魔,生死不能了。
這是從天魔這方面來看對眾生的影響。在眾生分上則是:自己有無明、有五陰,起煩惱,所以生死脫不開。還有外在的影響,像:同學的引誘,同學當然不會引誘你,他只是問你要不要跟他一樣而已。所以自己裡面有煩惱,外面又有不好的緣,讓你偏離學佛的路,等到你繞一大圈,想要學佛,年紀已經大了,或是體力不支。
這時候如果又碰到所謂的老修,似是而非的告訴你:「學佛沒先學《弟子規》作基礎不行,沒有學《弟子規》、學《了凡四訓》、學《太上感應篇》、學《群書治要》、學《四書》、《五經》,那你的佛法就學不好,越講越離譜,甚至於還倒過來說:儒家比佛教更殊勝,先附在佛門裡面,之後又倒批佛法。說:「儒家就可以取代佛門的小乘」,還騙大家說:「學不好大乘是因為沒有學《弟子規》這世間法」,那等於小乘、大乘都被破壞了。
小乘跟儒家絕對不一樣,小乘有「三十七道品」,在修「三十七道品」以前要先修「五停心觀」。儒家沒有「五停心觀」,就是令五種過失停止的觀法,是小乘人在開始入道所修的五種觀法。第一、不淨觀:是觀身器境界皆不淨,以停止貪欲之法。二、慈悲觀:是慈悲一切眾生,以停止瞋恚心。三、因緣觀:是觀察一切法皆因緣生(觀十二因緣)以停止愚癡之法。四、念佛觀:是觀察佛身相好,功德莊嚴,以停止業障。五、數息觀:是觀察呼吸出入之方法,以停止散亂。 散心之人可修。
單說第一個觀身不淨,儒家根本沒有觀身不淨。所以那些在佛門廣推《弟子規》的人根本是穿鑿附會,強附會到佛法裡來,強附會說小乘是儒家就可以取代的。小乘聖人證阿羅漢果超三界,不是人間普通的聖者所能比,也不是天上的大梵天王所能控制的,大梵天王是管三禪天以下,三禪天以上他則管不到。阿羅漢住在第四禪淨居天裡,第四禪有五不還天的淨居天,那是凡聖同居土,不歸大梵天王管。超出三界六道輪迴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境界。
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阿羅漢的定力還是超過他。阿羅漢縱然沒有菩薩厲害,也比那些世間凡夫強太多了。小乘能現十八種神變,上身出火,下身出水,他能入地,能夠在天空上經行、打坐,他的身體絕對不會再生病,他已經解脫了這四大色身。學儒家不脫我見,都是在名利當中,所以儒家怎麼可能取代小乘!連外道用大石頭把目犍連砸成重傷他還能爬起來,回去跟世尊告假說:「我色身壞了,我要入涅槃。」之後尊者再講最後一座法,才入涅槃。這不是學儒所可以達到的境界。所以要清楚,儒家連小乘都不能取代,何況是取代大乘。
永明延壽大師講:「非二諦之所齊,豈百家之所及」,「齊」就是跟它齊等。「百家」就是朱子百家。怎麼能跟大乘佛法相比。憨山大師說:「佛者,超凡聖,行凡聖之所不能。」佛不是屬於凡,也不是屬於聖,而是功超凡聖,行凡聖之所不能。凡夫是指六道輪迴的眾生,聖人是指阿羅漢,超三界的聖人。佛超凡聖之上,非凡聖之所能。這一揀別出來就相當清楚,可是那些附佛外道還會講:「法法都圓通、都一樣」。怎麼會一樣?甲吃飯,乙不會飽,怎麼會一樣?甲賺錢,錢到甲口袋裡,不會到乙口袋去,哪裡一樣?你問住豪宅跟住鐵皮屋的人,他們覺得一不一樣?怎麼會一樣!附佛外道說法法圓通,不過是壞亂佛法後口頭上狡辯的境界,是騙人的,不是真正的圓通境界。


第六講
當一間道場很如法時,不一定事事能如你所願,很多規矩會跟你的習氣相違背。若沒辦法適應、無法繼續在一起共修時,為了道場的安定,自己就要主動離開,當然也不能到處去傳道場的是非,為發洩情緒而去毀謗正法道場。如果是道場不如法,基本上不用傳,因為自然有人會講,除非非常嚴重,會影響後世佛教,卻無人知曉,那就另當別論了。譬如說:偽造乾隆大藏經,以偽版取代原版,這等於把藏經給毀掉了,做這種事的就不叫道場,也不是真正學佛的地方,完全是波旬子孫的行為,像這種就應當讓大家曉得,以免貽害後世學佛人。
如果只是個人一點感受不如意,或道場規矩與你的看法、作法不同,那你絕對不能夠去破壞、去擾亂常住的清修,這點很重要。若是如法的道場,自己要回頭想一想,自己應當要留下來,好好地用功,來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及過失,這才是個學佛人。絕不能心裡面起了一念「我慢心」,說:「你也沒什麼了不起」,這樣就不是學佛人的樣子,而是個世間凡夫,完全講不得。像精舍這裡是非常如法的地方,規矩不會迎合你,做法更不會按照你個人的想法。曾有單位連冷氣開幾度都要大家開會,那不是民主,而是意見多、是非多,那不算道場。常住的執事規定、安排是如何就該如何,所以自己就要清楚,如果感覺到會冷就自己添衣服,如果會熱那要穿薄一點,而不是少穿,道場不能少穿,或是偏袒右肩、偏袒左肩、還是露雙肩那都不行。若男眾嫌熱,就穿個汗衫、穿個短褲、還穿拖鞋到道場來,那是不像樣的。別忘記自己是來修行的,雖有點熱,接受一下,這樣才有精進修行用功的氣氛。
所以道場的規矩是對治同修的習氣問題。自己的看法、想法太多,就是業障重,沒有其他任何的理由,就是盡力配合道場,放下我執、我見,放下了我執我見,修行就能夠成就。道場規矩是諸佛及祖師大德訂的,無論誰進到道場,都要完全守規矩,包括我自己,沒有人可以例外。大家都守著規矩,佛法就會興盛。所謂「以戒為師」,而不是以哪個人說的話、依哪個人的看法、想法來做老師,那就叫「依人不依法」,那就叫「不如法」。每位同修在修行時,就要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到道場來剛開始會不習慣,因為眼睛也不能亂看、耳朵也不能亂聽。當你曉得自己在亂聽、亂看的時候,就要收攝回來,提醒自己:「我的心開始攀緣、開始散亂不平了」,此時就要趕緊對治它,跟自己講:「我是來修行的、我是來用功的,這個地方是讓我成道的地方,不是讓我墮落的地方」。應當把自己的「我」放下。或是「我」的習慣、「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做法……。那都是自己的「我執、我見」,要將這念「我」全部去掉,完全隨順佛陀的教誨,那就會跟佛菩薩相應,能跟真如佛性相應。
大家都說要「明心見性」,那該怎麼明心?怎麼跟佛菩薩相應?就是要把這念「我」放下,就可以相應。把虛妄的「我」放下,那自然可以見到真心本性。如果這念取相的「我」沒有放下,是沒有辦法明心見性的。明心見性是沒有一定時間的,不要總想:自己什麼時候才能見性?什麼時候才能把煩惱斷掉?而是應該在平常的時候就提起覺照,讓煩惱不起,因為破妄自然就顯真,所謂的「真如」就會顯現出來。如果你根器利的話,那最究竟的了義當然是「了妄即真」、「全妄即真」,但目前還沒有看到有這樣的事。
一般人都要把妄想、執著、分別,慢慢地消除掉才行,才能夠顯現出真心來。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這樣才能夠有成就。
現在還有一種也是教人修淨土,但卻是錯誤的方式,他雖也告訴你要依祖師,可是他有偏見,甚至是邪見。他會假裝很謙虛地跟你講:「我自己也業障很重」。那麼這些人,他要講邪見的時候都會例行先謙虛一下。但不能說謙虛的人就是邪見,那是你想錯了。他會說:「我業障很重,我也修學淨土很多年,對淨土也是半信半疑,直到我看到善導大師的著作。(這意思是:他也叫你要來學祖師,但他們不要其他祖師的,他只要善導大師的。)他說除了善導大師的,其他祖師講的都模棱兩可。還說淨土宗中善導大師的淨土最純,其他的不純。其實祖師都很單純,就是眾生不單純。他們所說的,跟精舍平日講:「學禪要跟達摩大師學,學淨土要學早期的。」這二者差別在哪裡?他們說其他祖師不純,精舍卻不曾這樣說。祖師是「遠離夢妄思想念。無復諸大陰界入。」無非就是那些人自己妄想太多,契入不了祖師所說的境界。硬把淨土宗「離過絕非」的境界說成是「模棱兩可」,所以他要大家還是學善導大師。學善導大師沒有錯,但連帶毀謗其他祖師卻是嚴重的過失。
所以說要與善導大師學也沒學好,因為善導大師不會毀謗其他的祖師。
實際上,善導大師講《觀經》,《觀經》有十六觀,淨土的念佛方式有憶、念、觀、參四大類。憶就是心裡想;念就是口念;觀就是觀想、觀像;參就是參究念佛的是誰?所以門門都可以達到淨土。可是那些錯解的人卻說:「其他祖師的不純,只有執持名號可以」,還說「第十八願是易行道,十九願是易行道當中的難行道」。那些都是他自己妄想出來的。實際上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心願,每一願都成就了,所以也沒有易行或難行的問題。這個法門難在你的妄想不能降伏煩惱,才有這樣的分別。現在有些地方也說是在修淨土宗,卻不教你明心見性,他說的理由是那個「太難、太高」,或說那是摻雜、混合的淨土。實際上修學淨土,在《無量壽經》上講的極樂世界不是只有一個法門,有讀過《阿彌陀經》就曉得,到了極樂世界,在早上的時候,晨花遍供十方諸佛,到十方諸佛如來那裡去聽法,極樂世界一國土能夠徹照十方,這是說國土能容國土,國土中的有情能夠說法。也就是《華嚴經》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微塵能現剎土,剎土裡的眾生能說法。西方淨土包容無盡的法門,所謂「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若照他們不懂的方式去解,豈不是阿彌陀佛很夾雜,摻雜了許多法門在西方極樂世界當中。所以自己要曉得:你念佛修行,你就念你的佛、或持你的咒,念佛也可以成就,持咒也可以成就,觀想、觀像、參究都可以往生淨土,佛沒有說只有持名才能往生,這點一定要清楚。
所以那些錯解的人,把自己的見解加到祖師身上去,表面上叫你要學祖師,實際上他是在弘揚他自己的見解,而不是祖師的。祖師講《觀經》、講《阿彌陀經》,只是在提倡經典裡有教的修行方式,實際上《觀經》包含「憶、念、觀、參」都有,所以不但有「持名」,也含著「觀想」、「觀像」、「參究」都有,而善導大師提倡的是「持名念佛」。就像精舍提倡的是持名念佛,但是絕對不會說用其他的方式不能成就。若有這種說法,那就是講經法師以偏蓋全,是不對的。所以在佛門中修學淨土宗的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只有靠「持名念佛」才能往生。只要將修學功德迴向求生極樂淨土,是修學唯識宗的也可以往生,參禪的當然也能以淨土為歸,淨土宗是所有宗派的歸宿。在《禪門日誦》中,晚課都會誦《阿彌陀經》。淨土宗也不能離開密宗,因為它有往生咒,其實持佛的名號,念「阿彌陀佛」本身就是持咒。淨土宗也不會離開唯識宗,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即唯識故,智者大師、章安灌頂大師統統都是求生淨土,所以也不會離開天台宗,而律宗就更不用說了,近代的佛門律師,每位都是求生淨土。出家受過戒的就曉得,要把受戒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全部迴向求生淨土,這些不同宗派的人都往生極樂淨土,總不能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夾雜,更不能說善導大師以外的祖師講的法都「模棱兩可」,那是你自己搞不清楚淨宗要怎麼修行、要怎麼樣成就。你要懺悔自己的業障,不能反過來謗祖師大德,說只有善導大師的可以,其他的不行。
所以要知道,觀世音菩薩在極樂世界也開無量無邊的法門接引眾生。如果有人說:「悟顯法師,你又沒到極樂世界,怎麼知道觀世音菩薩開無量法門呢?」那很簡單,是經典上說的,《華嚴‧觀自在章》說「眾生心行無央數。我以種種方便力。令其聞見皆調伏。」觀世音菩薩以種種方便力,所謂「方便力」就是法門的意思。菩薩開無盡的法門,法門能夠調伏眾生。〈普門品〉大家都讀得很熟,菩薩乃至示現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契機」之法,這是三十二應入國土身。那豈不是說觀世音菩薩比較夾雜,觀世音菩薩還不如善導大師?阿彌陀佛來示現永明大師,永明延壽大師通宗通教,所作一本《宗鏡錄》融通性、相二宗,那是不是阿彌陀佛也夾雜,講的法不純?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再來,是位大禪師。清涼國師講:「當取信於佛。毋取信於人。」所以就要會揀擇,人所講的話若跟佛經講的不一樣、跟祖師大德講的不一樣,就要警覺,知道這人不能再依止了。所以在現代,雖然他也告訴你要學祖師,也教你依祖師的,可是他所講的祖師大德開示,卻自己把它錯解、謬解,反倒過來謗其他的祖師。這是現在佛門淨土宗當中,知見錯誤的一類,這裡講出來幫助大家能夠辨別,知道那是不可行的,因為你心生對待,且先不說你念佛有沒有成就,單單毀謗祖師的惡業就夠讓你下地獄,出都出不來,還想要得念佛三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講自己業障重,是沒錯的,因為所講的話都在暗中毀謗祖師、毀謗淨土宗,毀謗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不知道自己謗到,但即使不曉得還是有愚癡的過失。所以自己好好修就好,不懂的就懺悔業障,不要不懂裝懂,胡亂解釋。要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的就如法而說,不曉得的就要懂得懺悔業障。


第七講
現在的人,無論是什麼年齡層,都不知道為何要將心安定下來。上班的人忙亂於工作與應酬,學生忙亂於課業與同學間,即使有空閒,也一定找事情讓自己處於忙碌狀態,或是一下玩玩手機、電腦,一下打打電話、看看電視,即使坐在那裡,腦子裡還是轉不停,心裡總是覺得很煩,或是很無聊。正好發簡訊不要錢,就拿起手機或上網來開始找同學、朋友、同事們聊天,聊什麼內容都不重要,隨便聊。只要有按按鍵,有字跑出來就可以了。
這就是現在的人,沒有辦法體會到「為什麼要學佛?」為何要到佛堂裡打坐,把腳盤起來,既難過又辛苦,更不知道佛教是一門教育,佛教也不是一般世間的宗教。一般世間的宗教,有很多的思想、做法。佛教剛好相反,佛教雖也是叫做「宗教」,但講的宗教的「宗」是指宗門,「教」是指教下。是教你離煩惱。而世間的宗教,沒有辦法教你離開煩惱。如果大家現在就來學佛,以後遇到什麼樣的境界,就都不會讓那些煩惱困擾你,無論是順境、是逆境,跟你想的、希望的一樣也好、跟你想的、希望的不一樣也好,你都不會起煩惱。
一般眾生煩惱起得習慣了,所以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就會覺得:我生氣是很正常的。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想盡辦法去得到,在這當中就有得失、有利害,這些都是從小就培養的習慣。現在的世間人,對於「因果」的真相不了解,認為競爭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把產生得失利害的錯誤行為加以美化、潤飾,解說成是對的行為。但不管他說得再好聽,這些行為終究是錯誤的,佛法不是宿命論,最後你做這些行為,相對應的反作用力就會發生。「反作用力」就是造作了這些行為所落下來的因果,畢竟會回到你自己身上去受果報,關於這點不會有人告訴你,而且以他們的智慧也看不到,只有在佛門中會提醒你這件事,甚至那些人也不相信其他宗教有神的存在,有人說:我坐飛機飛到天上去,沒看到神。世間人更用考據的方式去研究,說:佛教的釋迦牟尼佛是印度宗教演變過來的。完全不曉得歷史,更不知道何謂「佛陀的教育」。
佛教是教大家離煩惱。既然要「離」煩惱,就要有一些方法、有一些動作,這方法就是:把心先靜下來。《八大人覺經》中所講的:「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心是惡源,也可以是善源。因為眾生有貪瞋癡存在自己的心中,從心裡發動出來,那麼這心就是惡源。說心也是善源,是因為心本來就具足戒定慧,所以能夠起斷煩惱的作用。煩惱依心而生,但是煩惱也依心而斷。
叫大家學習靜坐,是因為一般人平常動習慣了,不覺得自己在胡思亂想。所以想靜就要先把動作放慢下來。以水來比喻心,每個念頭就是在撥動心水,起大煩惱如同遇上大風波,起驚濤駭浪。無論起小煩惱、起心動念、起無明……,都是在晃動這水,因為凡夫沒有辦法覺察,所以要使用靜坐下來的方式。一開始心充滿雜念,就像波動的水一樣,不停妄動翻攪,坐的時間夠久了,等於把水盆放在那裡靜止沉澱,靜止後,水上沒有了波浪,才會有定下來的感覺。此時心就像鏡子,有照見的作用,能察見心中在打妄想,照見自己怎麼一下想這事、一下想那事,這只是最開始簡單的一層,再來時間久了,這妄想就會從心裡慢慢地消失;接著深入,可以知道這身心是四大五蘊虛妄合成的,是性空,並不是實有的,再來從內而外,慢慢放大,知道山河、大地、世界都是自己心所現、所照映的。乃至後面漸次深入,清淨至一個程度就會發神通,心的能力越來越強,包括這娑婆世界哪邊下幾滴雨,哪個眾生起什麼心念都知道。再來,知道「心境一如」,境就是心,心就是境,這就叫「照見五蘊皆空」。此時本性的面目就完全恢復了。
所以佛教講的是斷煩惱。而「佛陀教育」也不像是世間的教育,看看書考考試,寫篇論文過關就算學佛有學好。佛門裡講的:「阿羅漢」、「菩薩」、「佛」,都是煩惱斷證層次淺深不同的位次,它不是世間的學位,而是「位次」。也就是說:將見思煩惱斷了,就稱為「阿羅漢」;塵沙煩惱斷了,就稱為「菩薩」;無明煩惱斷了,就稱為「佛」。所以「佛陀教育」不是教學術,也不是教世間的宗教,雖看似有兼涉到,可是它的宗旨不是在於學術或是宗教上,也不是在某種哲學或思想理論。它教的是離煩惱,如果還講到「思想」層次,就還沒離開煩惱範疇,那就全然偏離佛法,完全不對了。所以現在有許多人講「釋迦牟尼佛的思想」或某位祖師大德(智者大師、蕅益大師、……或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或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的思想,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沒有這麼多思想,凡夫才有這麼多思、這麼多想。
「思」就是心上有分別,才有思。「想」是心上有相,心有罣礙就想。心有思有想,心就不清淨。古來祖師大德很多都是見性的、都是離煩惱的,完全沒有這些思想。不但沒有世間的思想,也沒有佛法方面的思想,如《心經》所講:「無智亦無得。」「智」就是指佛法的智慧,不光世間的世智辯聰不存,佛法的智慧也放下,佛心達到圓滿的境界。究竟也沒有能證的佛果,確實「我」跟「法」俱捨,這才是佛教。
大家現在就開始練習,透過修行,至少可以把心靜下來。靜下來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打坐、數息、持咒……,精舍教的是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一般用「數息」,數出入息,數一到十,這方法沒有佛力加持,而持咒較長,也沒辦法在念完之前做到不打妄想。「阿彌陀佛」四個字,既是咒又是佛號,不長不短,正適合現在的眾生修學。所以身體用打坐、用經行的方式,搭配念佛,幫助大家把心攝住,也就是常聽到的所謂「以聲攝念」,用念佛的聲音,把心中的妄念給收攝住。「攝住」就是降伏它,注意力全在佛號上,這叫「以聲攝念」。用這方法來幫助每個人,心不要這麼散亂,很適合現代人。因為經典上說這裡的眾生耳根特別厲害。說你視力有多好,一張紙遮著就讓你看不到。說鼻子很靈,把鼻孔塞住,就沒有辦法嗅了。舌頭沒有吃喝到東西就沒有辦法辨別味道。即使是身體,也要有對象或是有物體來碰觸,才能感觸得到。所以最厲害的是耳朵,耳根很利,俗語說:「隔牆有耳」。隔個牆也聽得到、睡覺時也聽得到。舉個簡單例子:每天早上怎麼賴床的?一定是聽到鬧鐘響,不願起床,才有賴床的行為,這表示在睡夢的時候,耳根都還在作用。
所以透過嘴巴出聲念佛,利用此方眾生的耳根利,以佛號聲把耳朵攝住,意念就攝住了;意念攝住,眼根就不亂攀緣了,這就叫「以聲攝念」。這方法可以把你的妄念給調伏住,久而久之,意根就不會輕易打妄想;不打妄想以後就得自在,它本來的功能就恢復了。你就不會老感覺自己怎麼鈍鈍笨笨的,怎麼糊裡糊塗的。佛門的大禪師絕不會覺得:「今天睡起來怎麼腦子糊裡糊塗的?」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沒有學佛修行的人則是「弟子心中常犯糊塗」。這就是「有學」跟「沒有學」的差別。學習佛教的教育,確實對於現代人的身心是有益處的,而且年紀越小開始學越好,年紀大的要加油,要更用功,之前因緣不好,沒有遇到這麼好的學習方式。
經云:「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不光是對惡人,連自己所愛的也是如此。要不起愛的念頭,因為有愛就有罣礙,無論是對家親眷屬、對子女都一樣,這些統統都是煩惱。可是一般人卻認為是正常的,因心理上認世間為實有,總將儒家講的「五倫十義」以私心去落實。所以在順逆境中起煩惱的時候,自己根本不曉得這就是煩惱。
還是要強調:學《弟子規》不算是學佛,《弟子規》是世間的善法,跟佛教是沒有關係的。為什麼沒有關係?因為「孝順父母」這件事是不關乎宗教的。佛教裡面雖有講到要孝順父母。但是不能說「孝順父母」就等於是佛教。就好像:人天天都要吃飯、都要上廁所,這很正常,人人如此,那豈能說人活著主要是為了吃飯、上廁所嗎?不管學哪個宗教都是這樣。佛教一樣要托缽、要吃飯,那豈能說吃飯就是佛教?意思是一樣的。「孝親尊師、兄友弟恭」這些統統都是做人的基本條件,不可忽略,但是不可以強說做這些就等於佛教,道理是一樣的。就像念大學,大學裡面有很多共同科目,還有很多專業科目。譬如說是念電子科系的,與其他科系一樣有國語、英語、數學等共通科目,可是還有電子方面的專業科目。那豈能說國、英、數就等於是所學的專科?不行。那能不能說離開國、英、數呢?不行,一樣的意思。佛法它不會離開孝道,它也不會離開忠恕之道,但是它不是佛法,它也沒有建立在這之上。因為《無量壽經》講五逆十惡、具諸不善,都能夠了脫生死。而不是說孝順的人才能了生死。佛陀接引的眾生,不光只有世間人,還有畜生、鬼道、地獄道的,還有天道的眾生,乃至阿羅漢。像天上的天人,有些在四禪天的,他是化生,沒有父母的。
佛陀是對六道眾生說法,跟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樣的。所以,講學佛的基礎要學《弟子規》,那只是一些宣傳的人,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像要怎麼學佛,並不是佛所教的。一般人沒看經典所以不懂,聽著似是而非的道理,無從辨別,因此受騙。我從小就看經典,非常地清楚佛教在講什麼,沒有任何的疑惑。所以當這些錯誤的說法、穿鑿附會的言論出現,我們不會迷惑顛倒,一聽馬上就能分辨。所以《八大人覺經》講要常看祖師大德的著作、常跟善知識接觸。看祖師的著作就是為你灌頂加持,不用跑到國外去找活佛幫忙灌頂,家中的佛書都是佛、祖師的法舍利。大家還要到哪裡去拜舍利?精舍印的書都是佛的舍利,都是祖師大德的真身,所以不用向外去求。拜一般的舍利是修一些福,但心念若轉不過來,就如古人講:「如蛇鑽竹筒」一樣,這煩惱解決了,另外一個煩惱又出現了。夏蓮居老居士也說:「貪去瞋又起」。這都是一樣的意思。


第八講
靜坐前方便:天台智者大師所教的六字訣,是用這六字來清理身體內部。這方法最早是跟著佛法傳到中國來,不是天台宗的祖師們所創的,後來中國的道家也學著用,中醫也用在養生上。這算是一種吐納的方法,幫助大家在打坐以前,將身上的沉積的濁氣給排掉,對大家的身體有絕對的好處,這是以前古大德教下來的方式,因為從前的大和尚幾乎都住在山裡,醫藥沒有現在發達。根據佛教講的心性原理,來做這調身的方法,對於我們修行有增上的作用。佛法有很多調身的方法,像念咒語有時比吃藥都還要有效。像佛法的咒語,看這咒語好像沒什麼意思,但沒意思當中,真正有意思存在,身上不通的地方,咒語用音聲振動的方式能幫你打通。所以如何發音及怎麼樣的念法就很重要。所以精舍教天台宗智者大師傳的這六氣,有能夠把臟腑裡汙穢濁氣排掉的作用,這跟佛門講的陀羅尼(咒語)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回去可以多練習。
《八大人覺經》的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當然,一般人都是想發財,不是發大乘心,要發就先要知道什麼是「大乘」。大乘跟小乘原本確實是佛法裡真如平等之法,佛心中沒有大、小乘的分別,是就眾生的根器差異,才分為大、小乘。大乘的「大」就是廣大,「乘」就是運行的意思。為什麼叫小乘?這「小」是相對「大」來說的,「乘」也是運行。大乘是「一法攝一切法」,「一行攝一切行」,乃至隨拈一物,無不攝無邊法界,一微塵當中能攝十方法界的無盡國土,包括同類世界、異類世界。這個「乘」,跟一般的「修行」不一樣。一般「持戒」就只是「持戒」,「忍辱」就只是「忍辱」。一般修「忍辱」絕對不會是「持戒」,「持戒」不會是「忍辱」,所以相對於大乘來說那就「小」了。大乘佛法講「乘」就是運行義,於一微塵當中不光含法界,法界當中又有諸佛、又有眾生、又有六道受生之事,清楚歷然,在一念當中顯現,有形跟無形可以互融;無形跟無形可以互融;有形跟有形可以互融。這就是《華嚴經》告訴我們的「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大乘」、是「一乘」。而小乘沒有講到這層次,小乘認為法是有的、煩惱是有的,有煩惱就用一法去對治它。大乘講的煩惱是性空的,修一法即普攝一切諸法,所以說「初發心時,便成無上正覺」。一行即是一切行,初步到即是步步到。因為「同一法源」的關係,「源」就是「諸法源底」的意思,這就講到了佛法的核心,佛法核心就是講眾生的本性,也就是你的心、你的自性,本來就如此廣大,說「廣大」只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小相」。又此「大相」是無邊的法界、無盡的法海,全入一微塵當中,這是為破除你的大、小二相,為破能、所二相,為破有、無二相,為破對待二相,都破了以後、都放下以後,大家就知道:原來煩惱是空的。自己這一念心本自清淨,沒有任何的染著。所以修學大乘可以一下子頓超,凡夫可以即身成佛,在凡夫位就可以成佛。而小乘要遍歷數個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從初禪一直往上到第八次第定,才再突破至九次第定。若按小乘修學,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證得阿羅漢果。鈍根阿羅漢得少為足,須兩萬大劫才迴小向大;利根的阿羅漢,也可說是辟支佛,則要一萬大劫。之後才知道有菩薩位要行六度,這六度還是漸漸地修上去,這是漸教菩薩。實教算是有見性,見性後起修有四十一個位次,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一直到等覺位,這是從小乘迴心向大乘次第修上來。大乘則是凡夫心就成佛,凡夫心跟佛心平等不二,因凡夫跟佛同一法性。煩惱性空,如《金剛經》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是永嘉大師所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這是真正開悟見性的祖師所說的。所以真的只要一念轉過來,不須次第、不假三大阿僧祇劫。人人可修、人人可證。由此可知,根本不用學《弟子規》。很多不懂佛法的人說:學大乘要先學《弟子規》打基礎。大乘講的是頓超法,不講次第法,一切從心起修。念阿彌陀佛聖號十念、一念皆得往生淨土。因為大乘佛法是頓超的方式,所有皆從心地上轉。就像睡覺作夢,夢中不管是什麼樣的境界,好的、壞的,修行是苦的、是樂的、是次第的、是頓的……,一醒來什麼都沒有。夢中怎麼醒的?從哪兒轉?就一念覺悟、醒覺來就可以。所以,大乘佛法就是這樣慶快直捷,就一句佛號、一念迴光,就能夠超凡入聖了,而且一旦入聖位就永不退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直證阿鞞跋致,皆得一生補處,圓滿無上菩提。「一生補處」就是等覺菩薩,是後補佛,絕對成佛。
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一去就是圓教八地菩薩,絕對成佛。「阿惟越致」是講修證。如果「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沒有這修證,你說你有這修證,是犯大妄語,大妄語是波羅夷罪。佛告訴我們:眾生、凡夫及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至心念佛,十念、一念就頓超輪迴。
我的胎教是念阿彌陀佛的,這根就跟阿彌陀佛綁在一起,淨土法門的理論依據我很清楚。所以說,學佛要先學《弟子規》,這種話我是不會相信的。一般人對往生淨土的理論、方法不懂,聽說要先把人做好,會認為有道理,都是以凡夫心去揣測,才會被騙。不知佛願廣大,眾生與佛本是一體,所以三時繫念中說:「一念迴光而易往」。世間人總認為世間實有,萬丈高樓必然平地起,才誤認《弟子規》是第一層,再來才上第二層,若真如他們所想,那還忘記下面還有三惡道,你還沒打地基呢!所以大乘佛法跟一般人想的不一樣,對於佛法,你不能以自己所理解的去想像。
阿彌陀佛攝受眾生的願力,不是凡夫所能想像的。通途法門,就好像去爬台灣最高樓一零一(101),走樓梯一層一層爬,次第法門就像這樣:一樓往二樓,再往三樓爬上去……。現在的人,你讓他爬十層樓他都受不了,更不要說爬到第一百零一層。而念佛法門,像是坐高速電梯,在一分鐘內從一樓直達最高樓層,也就是圓滿達到目的地─成佛。
對這情形,祖師還有一個形容:修其他法門及修小乘、學《弟子規》的那些人,如同「有功之臣」,「有功之臣」就是皇帝的功臣,有最大的如:宰相是一品官,往下排下去還有「從一品」、二品,從二品、三品,從三品……一直排下去,到從九品的、還有那沒有品級的,雖有職務卻沒有品級,這些都屬於功勛位。意思是不管大臣建再多的功,做得再好,即使幫皇帝打過天下,畢竟不是皇帝的兒子。皇帝生了個小孩,即使只有兩、三歲,即使是功臣,看到他都要下跪。念阿彌陀佛與佛同心,超勝功勛位太多了,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這不是講政治,是舉個比喻。所以說彌陀弟子很殊勝。大乘佛法厲害、殊勝、難得、不可思議,就是告訴你,用想的還特別想不到。經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一般人的智慧沒有舍利弗高,連愛因斯坦都沒他高,連目犍連的神通要跟舍利弗開玩笑都沒有辦法,目犍連神通第一。舍利弗在打坐,他跟舍利弗講說:「出定,佛要出去講經」,用盡目犍連的神通,連舍利弗一個袈裟角都動不了,這定功多好,不要說他的身,不管他大風怎麼吹,大火怎麼燒、大水怎麼淹,連他的袈裟角都動不了。舍利弗的智慧深廣如海,所以說:「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舍利弗在母胎的時候,他媽媽就忽然辯才無礙。他八歲就學通世間諸法,學佛七天就通達佛法。一般人學七天還不知道佛法在做什麼,他有這麼高的智慧。他去想都想不到,何況是凡夫。佛將大乘佛法告訴大眾後,法華會上佛要講一乘法,要開權顯實,舍利弗請三次佛才說。請一次時,佛還告訴他:「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止止不須說」白話意思是:佛告訴舍利弗,你不要再提了。止止不須說,你的智慧還不夠,不要問。連舍利弗問,釋迦牟尼佛都還不願意告訴他,因為智慧不夠。直到三次殷勤啟請,希望佛開我的智慧。釋迦牟尼佛說:汝今已經三次啟請了,表示你想學,再不說就不對了。所以不能用世間的智慧,世間人沒有智慧,只有小聰明,偏偏還聰明反被聰明誤。其實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在佛來講,那都是接引邊事,目的是要眾生明心見性,要大家成就無上菩提,原本沒有在分大小。但是就根器上、就作用上、力用上,在接引攝受的程度上,那就有絕對的分別。學小乘絕對沒有辦法成佛。雖然小乘說他們也有佛,但那是藏教佛,這不是指密宗的藏教,而是指天台宗講的藏、通、別、圓四教,小乘有藏教的佛果─藏教佛,但若要成就圓滿教的佛果,像釋迦牟尼佛這樣,唯有一乘法,唯有學大乘才能夠做到。
那大乘當中所謂「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是一法」,「一微塵中含無盡世界」,乃至無邊法海,所謂「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這樣的境界要怎麼證到?禪宗叫學人參禪,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其實不用參,因為你根本不曉得是什麼,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會誤以為是中陰身,你還要去想中陰身是什麼樣子,根本想不到。話頭只是斷你的念頭而已。如果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中陰身。那未得中陰身前的本來面目又是什麼?要是這樣推度回去,那屬於推度。佛門叫推度,「推」就是推理、推測;「度」就度量。用推度的方式想要明心見性、證得佛性,是沒有辦法的。所以教大家使用淨土法門,使用念佛的方式「一超直入」,什麼叫「一超」?念這句佛號,正在念的當下已經超脫煩惱,超脫到連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這方法很厲害。在念佛的時候就不墮在煩惱中,可是你會覺得自己明明有看到煩惱,道理很簡單,既然看到,就表示沒有墮進去。就像站在河岸上看急流,能看到水流就不受其淪溺一樣的意思。一超直入是指直接契入「佛心」。念佛者,念阿彌陀佛即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觀經》講:「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所謂「觀佛身」,佛身真名即是阿彌陀佛,所以念佛跟觀佛身是完全相等的功德,一超直入即見佛心,只要念佛,就天天都與佛心相應,哪有不解脫的?在《淨土聖賢錄》中,哪位往生淨土的佛弟子是先學《弟子規》才念佛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學,只要念佛就可以了,而且一句佛號中,佛的功德完全具足,就把阿彌陀佛無量劫來的功德,全部收到自己心中,不會有漏失的。大家一定想:怎麼可能?怎麼佛修的功德會到自己這裡來。仁者心生分別,妄有高下,所以見這世間山河國土大地有所差別,佛心平等無有高下,阿彌陀佛的願力是:眾生稱我名號即得我全部功德,沒有絲毫的減損。因為佛心、眾生心平等無分別,《華嚴經》云:「是一心不是二心。」所以念佛、見佛、成佛時,三際一心無先後。這是祖師告訴我們的道理,所以真的是超勝絕妙,不可思議。若用世間科技、醫學去想像,用現代的科學去模擬、猜測,是想像不到的,因為它那是二元對待法,不是「能」就是「所」,不是「此」就是「彼」,別說二元,即使三元、四元、百元都想像不到。因為「離一切相」故,所以佛法講「超情離見」,所謂「見」就是眾生心中見有:二元、三元、四元……,這種空間維次思想見解,有這概念就不能夠見到。
大、小乘的差別在於大乘是一超直入,不講次第修,念佛法門就是這樣。若誰說修念佛法門要先學《弟子規》,打個基礎、講次第,那是他自己揣測想像的,不是佛說的。學佛要根據經典、根據祖師教的,所謂「祖祖唯傳本心,師師密付本意」,就是告訴你,不用懷疑,直接修學大乘即可,絕不要誤以為:學大乘前,先學小乘,這樣才有基礎,之後才沒有障礙。依你看,要學到什麼時候才行?最後還不是要「迴小向大」。祖師告訴你從前所學的,那是有相教,有相教要化空,化空以後才來學無相法。你現在直接學大乘無相法就可以了。法身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尤其念佛法門是無相大乘,是持名的你心有相,有相是你有心。若是心念清淨老實念佛,心就無相。心若有相,如何指陳?誰也指不出,心作何形相,若說心有相,心長什麼樣子?慧可大師求見達摩大師時,說自己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祖師回他:「將心來,與汝安」。意思是:把心拿來,我幫你安。慧可大師一念迴光,猛然一醒,竟是「覓心了不可得」,心沒有形相,根本找不到。這時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是說:把心給你安好了。識得自己的心沒有形相,妄心無相,真心也無相。真妄原不二,本來就清淨如如。這不是在講「禪淨一如」,這裡是講淨宗,念佛就是這道理。禪宗自還有更高的手段,像臨濟的棒、德山的喝,那套拿來用在現代人身上,自己還會惹官司。以前的祖師十歲、十一歲就能升大座,講《寶性論》、講《瑜伽師地論》。現在若說有個十一歲孩子可以講《寶性論》,大家一定說是在開玩笑,怎麼可能這麼小的孩子能講《寶性論》、《瑜伽師地論》?有看過的,不要說《瑜伽師地論》裡面的義趣,光是名詞都看不懂。字都認得,拼起來就是不知道它在講什麼。
從前的祖師都是小時候就想出家、就想開悟、見性。現代人沒有福報,即使是祖師出世,大家也不認得,要是真的出現在大家面前,只會覺得小孩在開玩笑。所以,李商隱的那首詩講得沒錯:「十四沙彌解講經,似師年紀只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不是年紀大小的問題,也不是讀多少書的問題。像中國最厲害的禪師六祖慧能大師,一個字都不認得,而法達禪師曾誦《法華經》三千部。法達禪師背一段經文,六祖就會了,不用再背,所以六祖對於《法華經》通達。像大珠慧海禪師,即使華嚴宗的座主問他、天台宗的座主問他、唯識宗的座主或律宗的座主去問他,他宗宗通、門門會,世間人問他世間法,他也通,什麼都會。一般人識字識得多,滿腹知識,來佛門反成「所知障」,所知障之後就會引發煩惱障。
所以印光大師講不如愚夫愚婦來得老實,但可不是要大家做愚夫愚婦,而是要大家成上根利智,變祖師。要是現在佛門提倡大家做愚夫愚婦、學鍋漏匠那是不適合的,因為鍋漏匠那是沒辦法,那年代在戰亂,沒有資源去讀書、認識字,無法去學高深的經教,所以只好這樣,那是他的緣,而且年紀也大了。可是現代因緣不一樣,要學經教,但可不能自己封祖師。現在很多都是自己封,就自己蓋一間新的道場,自己封自己的師父為祖師,把自己的師公也封祖師,就說自己是某某宗的傳承,是第幾代的祖師。現在做徒弟的封自己的師父做祖師,幫自己的和尚印證。「祖師」不是徒弟來封的,也不是:你跟我出家,我把法卷給你,你就當某某宗第幾十代傳承的祖師了。幾乎都是法卷傳法,然後再把宗派的字號傳承給他,根本都沒有真修實證,甚至還有結緣式傳法:現在影印技術很厲害,直接影印表框起來,只要是跟自己出家的,都有一份,傳給你後你就是第幾代傳人。好了,有這法卷,就去外面招搖撞騙了。沒有那個工夫、學識卻要承接一個宗派,說自己傳某某宗,那是出來欺騙眾生,欺世盜名,濫膺恭敬,戒經裡面有講果報,《地藏經》裡面也都有,很多經典都有講到。所以,可以說自己是學什麼宗的,但不能封自己是祖師、說自己是什麼宗派的傳承。我們是學淨土宗的,但不能說自己是淨宗的祖師,或哪個傳承,因為沒傳給你。即使傳給你,也要想想自己夠格嗎?見性了嗎?生死了了嗎?不要以為拿到那張法卷就行了。現在的人機偽多端,一說他沒有傳承,他就弄一張法卷傳給你。問題是,拿了這個卷子,你有這上面的本事嗎?沒有,沒有,那就是虛名。所以說不能自己號,他就弄個卷子,弄個卷子也不一定是真的,末法亂象很多都是自己封祖師、說自己是什麼傳承,拿了一張假文憑出來招搖撞騙。要張文憑還不簡單,但那並不重要,重點是他講了什麼?做了什麼?教了什麼?是不是用他所教的方式可以讓你了生脫死,這才是重點。
這裡講出了大乘、小乘的差別。大乘的殊勝與小乘的權巧方便,大家知道就好,不要心生分別看不起對方,看人家學小乘,就認為對方根器不行,或是覺得:「你比較愚癡」,那就造口業了。也不要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也算犯,別說嘴巴上沒有講,即使是暗示也不行。大乘佛法講「因、緣、法」,法就是:有去做;因是:有起這個念;緣就是:方便、暗示。
像大乘戒律講「殺戒」,殺因,殺緣、殺法、殺業。因、緣、法、業,統統都不可犯,大乘的戒條微細到這樣。或是人家告訴你學佛要學《弟子規》,你跟他笑一笑就好了,你知道佛沒有這麼說。但也不要覺得他大概不行,人家是緣不好,哪天遇到真正的大善知識,一回過頭來,修行得力就比你更快成就,所以都不可以輕視。
《弟子規》確實不是佛法,大家只要知道那樣學佛是不對的就好了,不要去批評對方,方便的話跟他提醒一下,可以勸導他,告訴他真正的道理是怎麼樣。學正法要跟佛菩薩、祖師大德學,不要跟世間人學,更不要相信假的出家人,什麼是假的出家人,就是雖然也剃頭,也穿出家人的衣服,但他不講佛法,只推行世間法,讓一般不懂的人找不出來他的問題,心甘情願地跟他去學。像「附佛外道」最愛提倡學《弟子規》,提倡的人心裡是希望大家都能恭敬他,又不好意思講,所以告訴那些人:學佛要從「孝親尊師」做起。當然,我們提醒你這些,不是要你不孝順,或是不尊敬師長,而是告訴你真話:佛法的重點在「離相」,使你的心清淨。如果誰所提倡的方法只令你更執著於世間,或對家親眷屬無半點捨離之念,那你就要好好審視說這話的人,他是不是真正要教你,是不是在弘揚佛法,或幫助你出離輪迴。


第九講
所謂「一行三昧」的這「一行」不能定執是「念佛」這一行。某些人會覺得除念佛外都是「夾雜」,其實那是他自己不了解。之前講過:「一行攝一切行」。若說念佛只是一行,那就跟經典講的不一樣。若說定是「念佛」這一行,那就只有這一行。但若說這一行是多行,那講這是一行三昧也不能成立。
究竟什麼叫「一行三昧」?不可說一、不可說多,不可用凡夫認知的一或多來判斷,是「一多之行」,所以非思量可測。精舍在眾多的行門當中,用念佛的方式,來達到三昧正受,所以稱為「一行」。如果達到了「三昧正受」,那此「一行」即攝無邊三昧,故名「一行三昧」。這樣解釋比較圓滿。所以不要看到「一行三昧」,就認為只有念佛才是「一行三昧」。正確來說,念佛是契入「一行三昧」的一種方法而已。很多人學佛到後來只執持名號,可是不教眾生執持名號,他今天持名,明天又持咒,後天又改參禪……,不能專一深入。所以佛法不好說,說大,眾生執大,說小,眾生執小,提醒說一定要念佛,他又開始排斥其他宗派了。譬如,常講的:佛教的根本在於明心見性,不是從世間法作為基礎。偏偏有些人聽了就要誤解,就說:那是不是不用修十善?那又搞錯了。凡夫總是墮兩邊,在是非對錯中繞不出來。佛的行為展現在這世間,他五戒十善都具足,這是世間人的一個正常行為表現。雖然佛的行為在事相上看,是有五戒十善,可是他的用心跟一般人不一樣。因為眾生著相,所以佛法不好說,當講了這邊,另外一邊又有很多人都會誤解。所以祖師講:要「解行相應」。念佛不礙持戒、不礙修善、不妨礙行六波羅蜜……,所以真正念佛,理跟事是一如的。
佛法、世間法都講孝順,但是同樣講孝順,佛法講的孝順是「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學佛人應做這樣的觀想。不像世間人,只有「他」是我的生父、「她」是我的生母,或只在意哪一個人跟我是同姓的,那你孝養的頂多是你的父母或是你的養父、養母而已,或只孝養所認的乾爹、乾媽,世間人認為的「孝養父母」範圍就只有如此而已。所講的孝道總是不離情見、不離名利。
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樣說「孝順」這件事?就用世間的《孝經》來解說,《孝經》開始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都是執著在自己這色身上,所以覺得把自己這身體照顧好了不敢毀傷,愛自己就叫孝養父母。
孝道的終極:「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之德,孝之終也。」所謂「揚名於後世」,行德就為了揚名,為了名留千古。它這「孝」字是跟名利扯上關係的。
佛陀講的孝順不是這樣,而是「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念想的是一切眾生。自己行十善,想的是一切眾生;持五戒,想的是斷除自己的煩惱。所以佛門講「戒」是無上菩提本,沒有說「善」能為無上菩提本。那「戒」能不能等於善呢?戒有涵蓋善的部分,但是戒超脫於一般世間的十善業道,因為用心不同。《十善業道經》教後來要修三十七道品,甚至說要用佛教的觀念行十善業道。所謂「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怎麼晝夜常念思惟?這話有密義,就是教大家:「你要見性」,才能晝夜常念思惟,要起觀,這個善法是幫助你脫離三界、六道輪迴,所以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遺教經》也講:「戒」是「正順脫解之法」。是能夠讓眾生解脫的,不是只有戒相,還包括一切觀門、一切的行法,包括持名念佛,都算「戒」。所以在行十善業、行孝道的時候,要懂得發「出離心」。要幫助父母學佛,這才是佛教提倡的孝道,跟世間人講的孝道不一樣。世間人所認為最大的孝順,都是滿心罣礙父母親,有句話說:「大孝終身慕父母」。這樣的孝順都出不了三界。當年釋迦牟尼佛要是有一念「大孝終身慕父母」,他就不會去出家、也不會成就佛道。世間人慕完父母就慕妻子、兒女,都是心中貪戀恩愛不捨。釋迦牟尼佛要是這樣的人,用現在的話講,他的老婆「耶輸陀羅」可漂亮了,她是當時印度公認最好看的女子。世尊是太子,將來必然繼承王位,想要世間人心中幸福美滿的家庭絕對有,要錢有錢、要名有名、要利有利,對於國家大事,軍事的、政治的、經濟的,他都能掌控,沒有人可以害得了他,一切生活極為幸福。所以就知道釋迦牟尼佛覺性高,看到生老病死,他就出家修行,他成道以後,度他父親學佛,教他父親念佛,要出離生死。佛也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講《地藏經》,勸導她依心地而安住。地藏即是心地,乃至地獄、餓鬼、畜生,皆依心而現。心現識變的地獄法「當體虛妄,了不可得」。所以,青蓮法師,他的《地藏經科註》有講到:「自性之心,用本虛靈。無相無名,絕思絕議。作群生之依止,為萬法之根源。究竟號中道正空,褒美稱第一義諦。」諸佛悟了此心,三身圓顯;眾生迷了此心,即六道輪轉。看《地藏經》玄義,不是只在世間的善惡對待上去作解。地藏是指一切眾生的心地含藏無盡寶藏、無盡的作用、德能,一切善、一切惡都依心地而住,甚至包括眾生下地獄時都還是這心在作用。所以,讀《地藏經》前都有一首,《華嚴經》的覺林菩薩偈頌說到:「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祖師把它編在前面,就是告訴你一切法、一切境界皆是「心現識變」,都是假的,非是實有。在這世間你做得再好,再執著都沒有用,你都還是在輪迴。
像《孝經》裡講的內容,都是世俗情見,出不了三界。佛也教孝順,但佛不教眾生學世間人所認知的,主要是教導你勸導父母親學佛,告訴父母:有生死輪迴苦,所以要修行。最少要做到讓父母減少造惡業。《地藏經》講的就是:地藏菩薩過去生時,她的母親造惡業,墮落到地獄去,靠他自己努力修行成就才能超拔。不是整天用貪愛心、執取心做仰慕父母那套就能超拔的,那都是不切實際。
其實,世間人講話很多都不切實際,對於事情本身也沒有任何的幫助。所謂「不切實際」就是指跟真如本性不相應。佛法講的孝、悌、忠、信,跟世間人想的不一樣。現在人在講的「幸福人生」講座都是滿心世間意,所教的都違背因果,只會讓人心更執著,胡說八道一通,千萬不要亂聽,對修行人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是障道因緣。真學佛人一看就知道,那些世間書不是佛經,跟佛在經典上講的內容不一樣,他們講的都是增長人的情欲、增長愛見分別。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五欲是生死的根本,遇到時,要「如見怨賊」、「如見猛獸」,要趕快避開。佛說:「盜賊之害,害你一生,五欲之害,害你永劫。」情欲貪愛已經讓大家在此受生出不了輪迴,他還叫想學佛的人去落實他講座中錯誤觀念,更有出家人鋪天蓋地地提倡《弟子規》,告訴大家學世間的貪愛觀念,才是學佛的基礎,還說學戒律也要學《弟子規》,這就是末法,出家人不怕因果,穿著袈裟,受用著十方供養,倒過來引外道邪說毀壞佛法,更說小乘沒有一般儒家心量大,還說大乘也要依世間法作基礎,這完全是倒說經律,因為經典上講大乘是以心地作基礎。不管是在家或出家人,講佛法要依經典,即使平日說話也要有依據,不可信口開河,何況說這些話的人只是沒修證的凡夫。學佛絕不能依自己的意思,最起碼要依古德,但也不能刻意曲解、繆解、亂解古德的註解、開示。當識破他的伎倆時,他還會說:「我是方便說」。其實那不是方便說,那是隨便說。佛門講的孝順,雖有事相上的做法,但心地上,是要求一塵不染。心是出世,行為雖然像一般人,但不能說是入世。因為心出世,行為就是出世,即使做世間事還是算出世。有些法師講:用出世的心,行入世的行為。這句話極有問題,因為「出世的心」是不會顯現出「世間行為」。佛的心、佛的行為,都是出世的。佛的心是住「一真法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佛的行為是出世的行為,不是世間人的行為,所以知道,用什麼心所展現出來的,就是什麼樣的行為,這才是佛法,是佛陀的教育。跟世間人充滿愛見、愛欲心、名利心,所認知的孝道,完全不一樣。自古世間人講要孝順父母,從修身、修德、立身行道,目的是為了揚名於後世、光宗耀祖。佛法講修身、修德,是為一切眾生,是為成就無上菩提,不是為自己的家庭、不為自己的名利,也不為自己的祖宗,其心量完全不一樣。連世間所謂的英雄豪傑,都不會為了個人的私情,去放棄他的大業,何況是佛。一般佛寺道場,有一間殿堂叫做「大雄寶殿」,英雄中的英雄所以稱「大雄」,因為能斷三界一切煩惱、能斷四生難斷之業習,所以稱為「大雄」。世間人事業做得再大,名留千古,還是斷不了習氣、出不了三界。佛卻能斷,所以《法華經》讚歎:「世雄不可量」,根本不是世間人可以想像的。《無量壽經》講:「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用盡他的智慧,都想像不到。《華嚴經》講:「虛空可量風可繫。無人能讚佛功德。」連世間的英雄,尚且不會執小而廢大,何況是諸佛如來,佛是遊步十方無所罣礙,於一切時處皆能入佛法藏,皆是究竟彼岸。
沒有出離心不會證得「一行三昧」或「念佛三昧」,因為所種的「因」不對,也就是「根本」不對,所得到的果報一定是錯的,《楞嚴經》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在因地的發心要與果地相應,這道理很清楚。世間人的想法、思惟,就叫生滅心。「用世間心欲求不生不滅佛乘,無有是處」,意思是:用生滅心為本修因,欲求佛乘不生不滅是求不到、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大法師、大律師(佛門中學戒律的法師),誰說學佛持戒要先學世間法,都不用管他的身分。講的法都要跟佛經上講的相應才行,這基礎觀念要有,要知道「離經一字。即是魔說。」即使對方再有名、之前戒律持得再好,如果現在所講的法離開經典依據、離開經教,跟心性不相應的,都不能依止。學佛不是靠世間的名利讓你成佛,而是看自己的煩惱有沒有斷掉。更不是看誰比較有名,所講的就一定比較正確。
「末法時期惑道者眾。悟道者少。」心中各懷私利,都想著自己的利益。就想看怎麼規劃,道場能夠人多興旺,怎麼設計、怎麼找藉口,錢才能收比較多。這是釋迦牟尼佛早就講過,末法時候就是這樣。精舍沒有這樣的想法,所以講經就是如法而說。不會講一些迎合大眾口味的,若要迎合世間人的口味,那根本就不用講經,你們自己回去找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好,自己看自己解經,解成自己愛聽的就好了。在家想怎麼樣自己順心滿意,要單盤就單盤,不想盤也沒關係,反正沒人管,要自在躺著念也可以,自己都是迎合自己口味,各人修行有各人的方法。我也不跟你講什麼人生大道理,活在這世間,誰都有一套道理,講得再大都沒用,還是輪迴!精舍只跟你講成佛的道理,學佛是在學作佛,不是來學做人。說到做人,每個人在各行各業都比厲害的,都有一套做人處事的潛規則、大道理,還都不能違背,那在佛門就叫「我執、我相」。而佛法正是要把你這東西給除掉,而不是來告訴你怎麼做人更圓滑。佛教不是在教你怎麼做人、怎麼做生意的,那不用教,因為每個人的福報、因緣不同。但佛教絕對可以教你了生死、可以出三界,用這方法你可以解脫一切煩惱,尤其越年輕學越好,現在就學,不用懷疑。
不要看所學的好像對課業沒有幫助,課業裡學不到佛法、因果、慈悲喜捨,在佛門可以學到,而且可以修福,在學校上課學不到解脫煩惱、輪迴的方法。
從前的人是「讀書志在聖賢」,現在人是「讀書志在賺錢」,讀書所想要的幾乎都是要賺很多的錢,使自己將來的生活好過,這跟古人講的行道又大不同。佛法講的是解脫之道,是為了要求解脫的,所以現在學,現在就得解脫,遇到什麼樣的境界,都能解脫。順你想要的順境,你不歡喜的逆境,你都處之泰然,「如風吹光,如刀斷水,心無搖動」,境界風有掃到你,惡業習氣刀也有割到你,但是你是水、你是光,不會被它動搖,這就是佛法給我們的好處、給我們的利益。是在別的宗教裡學不到的,用世間法那更學不到,只有到佛門裡來才有,因為佛法講的是心性、講的是佛性,教你正確觀念,給你適當方法,你才能夠證得、才有這樣瀟灑的境界。
希望大家學了,一定要時時刻刻觀照、時時刻刻用功,不要散心雜話,能夠保持在道場的氣氛,回到生活上去用功、修行,不要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