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淨土或問】3

淨土為歸



淨土或問        惟則禪師

問曰。
佛祖出世為度眾生。學者但患大事不明。大事既明。當行佛教。隨類化身。入泥入水不避生死。廣度生靈。今悟達之士。求生淨土。則厭苦趨樂。不顧他人。此非吾所願也。

答曰。
見卵而求時夜。何太早計耶。
爾將謂一悟之後 習漏永除便得不退轉耶。
爾將謂一悟之後 更無遍學佛法修行證果等事耶。
爾將謂一悟之後 便可上齊諸佛入生入死不受障緣之所撓耶。

審如是。則諸大菩薩修六度萬行。動經恆河沙數劫者。寧無愧於汝耶。
古教有云。聲聞尚有出胎之昧。菩薩亦有隔陰之昏。況近時薄解淺悟而自救不了者乎。
縱有悟處深遠見地高明。行解相應志在度人者。奈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充。居此濁惡化此剛強。此亦先聖之所未許。

如以未完不固之舟濟多人於惡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

故往生論云。欲遊戲地獄門者。必生彼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救苦眾生。以此因緣求生淨土。

又先聖有云。未得不退轉位。不可混俗度生。未得無生法忍。要須常不離佛。譬如嬰兒常不離母。又如弱羽只可傳枝。
今此國中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而況四惡趣苦因果牽纏。外道邪魔是非扇亂。美色淫聲之相惑。惡緣穢觸之交侵。
既無現佛可依。又被境緣所撓。
初心悟達之人。鮮有不遭其退敗者。
所以世尊殷勤指歸極樂者。良有以也。蓋彼彌陀現在說法。樂土境緣種種清淨。倘依彼佛忍力易成。高證佛階。親蒙授記。然後出化眾生。去來無礙也。以是之故。雖上根利器。猶願託生。況汝中下之輩初得發明者乎。

豈不見。「觀佛三昧經」中。文殊自敘宿因謂。得念佛三昧常生淨土。世尊復記之曰。汝當往生極樂世界。
又不見。華嚴經中。普賢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以十大願主導歸極樂。其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佛。即得往生安樂剎。
又云。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覩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利樂一切眾生界。
又不見。入楞伽經中。授記龍樹偈云。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又不見。起信論中。馬鳴菩薩有。求生之願。無量壽論。天親菩薩有願往之心。
又不見。大寶積經中。印許淨飯王及七萬釋種同生安養。十六觀經中。指示韋提夫人及五百侍女同覲彌陀。且淨飯韋提等。皆是現得無生法忍。西竺似此之流。不可得而勝數矣。
東土如廬山遠公合社高人。天台賢首諸宗尊者自行化他。
曰僧曰俗同生淨土者。又可得而勝數耶。

只如文殊普賢大菩薩也。善財海眾遍參知識。悟同諸聖者。馬鳴龍樹等亦菩薩也。亦禪宗以為大祖師也。此諸聖人所悟所證。比今悟達之士。為何如哉。
彼尚願生樂國。親近彌陀。而汝一悟之後。更不求生。則龍樹馬鳴普賢文殊等。寧無愧於汝耶。
今汝何不自揣其心,自量其力:
所修所證。誠有過于二菩薩二禪祖者乎。
所參知識所悟佛性。誠有過於善財海眾者乎。
所得無性法忍受佛印證。誠有過於淨飯韋提者乎。
淨飯國王 佛之父也。七萬釋種 佛之親屬也。淨土之生倘無利益。佛忍自誤其父與親屬乎。
向謂 得無生法忍者 可許混俗度生。今其父王親屬既得此忍。而尚記往生。則汝求護持保養之意。豈不深且遠乎。

多見今之禪者。不究如來之了義。不知達磨之玄機。空腹高心習為狂妄。見修淨土則笑之曰。彼學愚夫愚婦之所為。何其鄙哉。
余嘗論其。非鄙愚夫愚婦也。乃鄙文殊普賢龍樹馬鳴等也。非特自迷正道。自失善根。自喪慧身。自亡佛種。且成謗法之業。又招鄙聖之殃。佛祖視為可哀憐者。

於是永明和尚深憐而痛哀之。剖出心肝主張淨土。既以自修。又以化世。故其臨終預知時至。乃有種種殊勝相現。甚至舍利鱗砌於身。
嘗有撫州一僧。經年旋繞其塔。人問其故。僧曰。因病入冥。閻王以陽數未艾。得放還生。乃見殿左。供養畫僧一閻王禮拜殷勤。
遂叩主吏。吏曰:此永明壽禪師也。其修行精進。徑生極樂上品。王以為希有。故圖像而禮敬之。

夫永明既悟達摩直指之禪。又能致身於極樂上品。以此解禪者之執情。以此為末法之勸信。故余謂其深有功於宗教者此也。豈特永明為然。如死心新禪師。作勸修淨土之文 有云。
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又云。參禪人最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
佛不生淨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
又如「真歇了禪師」作「淨土說」有云。洞下一宗皆務密修
。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又云。宗門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於淨業者。得非淨業之見佛簡易於宗門乎。
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入。
至如天衣懷禪師。圓照本禪師。慈受深禪師。南嶽思禪師。法照禪師。靜靄禪師。淨慈大通禪師。天台懷玉禪師。梁道珍禪師。唐道綽禪師。毘陵法真禪師。姑蘇守訥禪師。北磵簡禪師。天目禮禪師等諸大老。皆是禪門宗匠。究其密修顯化。發揚淨土之旨。則不約而同。豈特諸大老為然。

余嘗聞一老宿言曰。合五家之宗派。盡天下之禪僧。
悟與未悟。無有一人不歸淨土者。因問其故。乃曰。如百丈大智海禪師。是江西馬祖傳道之的子。天下叢林依他建立。從古至今。無一人敢議其非。天下清規依他舉行。
從始至末。無一事敢違其法。看他為病僧念誦之規云。
集眾同聲舉揚一偈。稱讚阿彌陀佛。復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百聲或千聲。
迴向伏願云。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大命難逃。徑歸安養。
此非淨土之指歸乎。
又看他津送亡僧。大夜念誦迴向
伏願云。
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
此非淨土之指歸乎。
至於荼毘之際。別無所為。但令維那引聲高唱: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是十唱而大眾十和。總名之曰十念也。唱畢復迴向云。上來稱揚十念 資助往生。此非淨土之指歸乎。
自百丈以來。凡所以津送禪僧。皆依此法。然則所謂合五家之宗派。盡天下之禪僧。無有一人不歸淨土者。豈不然乎。

以余觀老宿所引之言。誠有所據。而不容辯矣。又因其言遂悟百丈祖師立法之意。亦豈無所據而然耶。汝在叢林津送禪僧。
不知其幾矣。此等迴向十念。口裡唱過。耳裡聽過。又不知其幾矣。
汝既不會祖師之意。又自不發省覺之心。妄謂悟達之士不願往生。則天下禪者之執莫汝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