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下冊-28)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下冊)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六度

六度又名六波羅蜜。
波羅蜜,譯成中文是「彼岸到」。順此方的文法是「到彼岸」。
「彼岸」是譬喻,指的是涅槃。涅槃既是彼岸,則生死為此岸,煩惱為中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藉由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方法,以作寶筏,由生死的此岸,「度」過煩惱中流,而「到」達涅槃「彼岸」。所以六波羅蜜又稱為六度。
大乘菩薩欲成就菩提道,六波羅蜜是必修的。四弘誓願也是必須發的: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

第一、「布施度」,梵文的原名叫「檀那波羅蜜多」,簡稱「檀波羅蜜」。
中文名是「布施」。「布」含義很多,在這裡當作廣布、分散的意思。「施」是,惠、與也。「布施」和贈與不同。「贈與」有時必須定立契約,作法律上的根據,以免後來的紛擾。而「布施」是無條件的。
布施有三類:一、財布施,二、法布施,三、無畏布施。
財布施又分:外財和內財的不同。
「外財」是身外之物。由一塊錢乃至百萬、千萬,田地、房屋、珍貴物,只要是屬於物質的,甚至妻、子、國城等,看布施者的布施程度深淺,只要是屬於布施者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隨意施捨。「內財」包括自己的色身。在《金光明經》捨身品上說:教主釋迦牟尼佛在因位中,身為摩訶陀羅王第三王子,名摩訶薩埵,曾從高巖上跳下,跌碎自己的身體,以餵將死的餓虎。做尸毗王的時候,為了被獵的鴿子,割自己身上的肉,而向獵人贖鴿子命。
財布施得富貴。
法布施:佛門所說的法,必須符合佛涅槃前所交代的四依法,符合了這標準,才算正知正見。大乘佛法在一切佛法中最為殊勝珍貴。學佛人要將正法流通在這世間,使其利益現在以及後來的眾生,這就是法布施。其餘之法若不能令眾生一生究竟圓滿成佛,則只是佛一時的方便法。
法布施得聰明智慧。
無畏布施:「畏」是恐懼的意思。不管是人或是其他的生物,對於死亡,都具有相同的恐懼。
若遇到有動物要被殺,能力所及就花點錢,把它們贖回來。是飛鳥,則放入山林,是水族,則放之江海,使它們活命,各遂其生,免除死亡的恐懼。
這就是無畏布施。
現代的放生則要注意環保及種種問題。
要確定做到正確的放生。
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第二、「持戒度」、梵文的名字「尸羅波羅蜜多」,譯成中文是「持戒到彼岸」。「戒」有止持和作持的不同。「止持」是戒律所禁止的行為。「作持」是善行。該做而不做,也是戒律所不許。所以應做或不應做,佛弟子皆應當謹慎奉行。所以名「持」。
戒包含有三:
一、攝律儀戒。《瑜伽師地論》指為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這些是佛門出家、在家七眾弟子所應守的戒,包含了止持和作持。
「攝」是該攝。如:禁止殺、盜之類的戒,屬於「律」。指示行動上的規矩,屬於「儀」。「儀」是威儀。
二、攝善法戒。凡有利於菩提道的,皆名為善法。諸如:勤於聞法、思惟、修習止觀等等,都是屬於攝善法戒。
三、饒益有情戒。「饒」是豐饒。「益」是利益。「有情」就是具有執情或富有情感的眾生。行菩薩道的佛弟子們以佛法自行化他便是落實饒益有情戒。令他們皈依佛教,趨向於圓滿菩提路。
第三、「忍辱度」梵文的原名是「羼提波羅蜜多」,譯成中文是「忍辱到彼岸」。「忍」是對於與自己有仇怨的眾生,不生憤怒,不懷報復。在難忍的境界之中,以侮辱為最,故名忍辱。
《瑜伽師地論》上說,菩薩對於長時間、陸陸續續從他人怨毒心中給予我的迫害,要用猛利心、不間斷的心,觀想迫害之來,都是由於我先世自造種種不淨的業因,所以今生受種種苦果。
假如我仍用怨毒之心,設種種方便而圖報復,則冤冤相報,永無了期,徒然增加彼此間現在以及未來的種種大苦。菩薩有了這個基本觀念,則燒心的憤火自然會息滅。
第四、「精進度」梵文的原名叫「毗黎耶波羅蜜多」,譯成中文叫「精進到彼岸」。「精」是專一。「進」是不退。《瑜伽師地論》上講,精進有多種。現在擇其最重要的三類:
一、環甲精進:
「甲」就是「戒衣」。古時候打仗的武器,不外乎刀、鎗、劍、戟。勢力能夠到達遠處的,就是「箭」。抵禦這些武器的,就是將士們穿在身上的鎧甲。「甲」的原料是獸皮。或者是鐵葉片連貫起來的。將士們穿在身上,跳上戰馬,和敵人接戰。此時置生命於度外。
菩薩行菩薩道,也應當這樣。菩薩為了解脫眾生的苦惱,即使須要經過恆河沙的劫數身處大地獄中,也只當一晝一夜來看待。菩薩為了解脫眾生,即使延長其成佛的時間到百千萬劫,菩薩也絕不氣餒、懈惰,而勇往直前,以求完成他的發心。
二、攝善法精進者:
善法無過於六波羅蜜多。菩薩為了圓滿六波羅蜜多,於長時間以勤勇無間的精神,忘我地加功用行。任何的打擊、障礙都不能動搖他堅固的發願。地藏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是最好的例子。
三、饒益有情精進者:
就和「持戒波羅蜜多」中的「饒益有情戒」一樣。

禪定度。智慧度。自他苦。從此度。

第五、「禪定度」梵文原名叫「禪那波羅蜜多」,譯成中文是「靜慮到彼岸」。圭峰宗密禪師作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說,「禪」是印度國的話,完整的名字是「禪那」,譯成中文,為「思惟修」,又叫「靜慮」,是定、慧的通稱。中國佛教徒,在印度和中國的兩個名字上,各取一個字,所以叫「禪定」。這叫「華梵並舉」。
圭峰禪師說:禪定這一門最為神妙,能發起自心上的無漏智慧。
一切妙用、萬德萬行,乃至神通光明,皆從「定」發。
無論大乘、小乘,要想證得聖道,必須要修禪。捨此無門,捨此無路。即使修行淨土,也得要修十六觀禪、念佛三昧及般舟三昧,才能有所成就。
眾生本覺真性本來是不垢不淨、凡聖無差。
於修禪時,可分五大類來講:
一、外道禪:
「心遊道外」謂之外道。雖然他們有「欣上厭下」的目標,也就是「欲求上界的清淨、厭棄人世間的汙濁」。他們雖有他們的觀察所得,但所得都是錯誤的。還執以為是。這在佛教的名詞上叫做「異計」,意思是「錯誤的執著」。所以稱為外道禪。
二、凡夫禪:
這一類的修行人,欣求上界的淨、妙、離,厭棄人間的苦、粗、障,其實和外道是同一心理。但是他們正信因果,修成了,可以生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也就是所謂的「四禪八定」。但因為不能超越三界輪迴生死,所以叫凡夫禪。
三、小乘禪:
小乘觀察四諦、十二緣生,悟「我空」偏真之理,超越三界,了脫生死,但無大悲普濟之心,所以叫小乘禪。
四、大乘禪:
修我、法二空觀門,而悟得真理,名大乘禪。因為雖然悟未究竟,或者漸次而修,而兼修其他五度,在教理上稱他們為權乘菩薩。
五、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
也可以說是達摩禪。本宗的修法是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本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如《圓覺經》上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達摩大師所傳者,即是此。
第六、般若度
般若梵言「般若波羅蜜多」,譯成中文為「智慧到彼岸」。佛陀的言教本來就是智慧,所以般若貫通諸宗。經、律、論三藏教典,無一不是般若。
「般若」就是自性清淨心照了諸法皆空的「能照」功能,又稱為「觀慧」或者「空慧」。唯識又名二空觀智。
舉例來說:《心經》上「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的那個「照」,就是能照的觀智或觀慧。
在達到般若之體的過程中,有三個方法:
第一、文字般若:
文字本身雖非般若,但卻是詮解般若之方便,能令眾生發起般若慧。
文字是有形質的三藏教典,若狹義地說,就是般若部的經論本身。經論的文字,除非是有宿世智慧的人,否則是不能無師自通的。
幾乎都必須透過聞法而思惟,由思而修,來學習。「聞、思、修」稱為三慧。
《華嚴經》說:「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在開智慧的《楞嚴經》上,講到: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所以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中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足見聞法可以熏發眾生的宿慧。「聞」當然也包括了讀、誦、受持。所以說文字般若。
第二、觀照般若:
就是講把你所學的法,用在生活上,起煩惱的時候提起來照破它,不起煩惱時心也不住清淨相中,如是染淨俱離,才是真實觀照。
學淨土宗的人就提起佛號,因為「觀」即是念,念佛就是觀,照就是了了見佛,所以一切法門都可以觀照二字涵蓋,都可稱為觀照。
第三、實相般若:
實相無相,也就是《心經》上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諸法空相」,是般若之自體,由觀照而契入。則實相就是般若,和上上乘禪的禪體無二無別。
貫串起來說:
因文字而起觀照,因觀照而證入實相。實相是般若之體。依體起用,則實智、權智、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乃至無障礙法界智,無一不是般若。
文上又說:「自他苦。從此度。」
這是對於六度的結語,也說明了六度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信佛、學佛,為的是成佛。其最初的條件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
當發菩提心的菩薩們修這六門功課時,一方面是「自度」,一方面是度「他」,使自己和他人皆能超越生死的此岸,度過煩惱中流的「苦」海,而「從此度」到涅槃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