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一念不覺起無明





一念不覺起無明

 悟顯法師    開示:

祖師大德跟我們講過,眾生之所以輪迴,就是因為這一念不覺。不覺心起而有無明,所以現有妄境界。實際上,這一念不覺就是無明,只要不覺,它就是無明。因為自性本明,不屬於無明,也不用有所可明。



《楞嚴經》上,富樓那不了解無明本空,認為自性一定是有所可明,所以被佛喝斥,因為他不了解煩惱本空,無明的根本並非實有。所以只要你一念覺悟,你就能夠斷除煩惱。這也是我們淨土宗之所以能夠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原因。為什麼呢?就好像千年的暗室,一燈可破;長劫的輪迴,一覺可消。你輪迴再久,煩惱再重,只要一念迴光返照,照破無明本空、六塵非有,所有的業障、所有的貪瞋癡,當下消除,不復更起。所以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如木成灰。不重為木。」

這煩惱就好像木頭一樣,木頭被火燒了,變成了灰燼,這個灰不會再變成木頭。眾生的無明亦復如是,以般若智慧火燒煩惱薪,煩惱一旦消除,薪盡火滅,無智亦無得,那煩惱再也不會現前了。可是一般眾生不了達這一層道理,以為無明是實有的,所以就會生起:那佛無明斷了以後,何時又起無明?眾生覺悟以後,何時又不覺?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而已啊,從來沒有迷。這是大乘佛法,從來沒有無明,所以跟你講煩惱即菩提。就好像你迷路了,你走錯路了,這個迷從哪裡來啊?如果從路來,那應當每一個人走到這條路都要迷。正在你迷路的時候,東方還是東方,西方還是西方,方位仍舊不變,只是你自己在那裡打轉而已,自己活在自己的妄想當中而已。在自己妄想所現的境界當中出不來,真的也沒有妄境界給你出。所以佛講:當下即是,一切境界當體即空。

以我們念佛,可以當下化娑婆為極樂,這就是一念覺,這一念不是你念頭念念相續的那個念。很多人以為念佛是一念接著一念叫做「覺」,再穿鑿附會一下淨念相繼,他以為看到「相繼」就把它當作是相續,實際上不是。繼就是不斷,淨念不斷就是真心現前,淨念相繼。所以這一念是你照破無明這一念覺,你要達到最後這一念悟處的時候,你不能離開現前的佛號,不能離開現前的觀照。如果離開了,最後這一念你也沒有辦法得到,你也沒有辦法轉過來。

所以祖師教我們綿綿密密,就是這麼用功,就是這麼行持,你才能夠迴光返照,才能一念照破;這一念照破,就一念覺悟。一旦覺悟以後,就不屬於凡夫這一念了,有一到十、一到一百,有前後、有生滅,這都是凡夫的妄心,落在三際相當中。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落在能所相當中,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能斷之佛號與所斷之妄想。這些都不是真實的淨念,都是染著。

所以大勢至菩薩就是這一念覺;凡夫就是不覺這一念。不覺這一念,而有無明,在於你能不能照破、能不能當下放下、能不能頓脫。

大乘佛法不講次第法門,它就是講頓超。你要找個入手處,現在有很多教你入手處,很多同修想按部就班來。我告訴你,大乘裡面沒有,沒有給你按部就班的,為什麼?眾生的煩惱習氣不同。三乘教當中有先斷見思,後斷塵沙,再破無明,這是三乘教。

大乘教當中直破無明,分破見思、塵沙,所以叫「圓破五陰,超五濁。」這是大乘。你念阿彌陀佛正是「圓破五陰,超五濁。」為什麼?從根本修。這根本就是一切眾生的心。

大乘的基礎是先明心;先明心,悟後起修,與不悟者日劫相倍。這是大乘佛法。「悟」有很多種境界可以悟,看你能不能迴光返照而已。所以大乘在修行,不是像三乘教當中,不是像小乘當中,有先後、次第、順序。真正的大乘佛法直接從心轉。就像你被別人騙了,被騙了一輩子,夫妻間都互相騙啊,你突然一念迴光,那他騙你的謊言當下就消除;你被騙時的迷惑也當下消除,需不需要次第?不需要啊。所以《圓覺經》講:「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那要怎麼修呢?「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你不要了知妄想境,所以有些法師叫你要看到妄想,看著它,看著它做什麼?佛叫你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也不做真實解。這就是修行,這就是大乘的入手處。所以真的是無門為法門,真正是門風高峻啊!那一下子沒有辦法達到,沒有辦法一念迴光,所以開個善巧方便,念阿彌陀佛。

念阿彌陀佛,念的是誰呢?念的不是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阿彌陀佛,就是你自心無量正覺,不從心外而得,所以說不離當處而生淨土。《維摩詰經》講的:「心淨則佛土淨」。眾生心要是淨了,要是見性了,佛土自然轉為極樂。所以說極樂世界是眾生的本地風光,就是一切眾生本來面目。所謂「是諸眾生清淨覺地。」是眾生不二之性,當下就在目前。所以為什麼叫大家要念佛,念佛就是迴光返照,不是只有念阿彌陀佛,你心向外求,實際上也沒有外給你求,西方淨土還是你心現的,彌陀世尊就是眾生的真如自性,就是本心而已。

眾生就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所以你要迴光返照,要從此覺悟,從此翻破無明見得本來,見到了以後,與大菩薩,與三乘教當中歷劫修證、無量劫修證的,所見的完全相同。所以為什麼大乘法講頓超,真正殊勝;其他的他要見性,要三大阿僧祇劫,甚至無量劫都不一定能夠見性。大乘法當中可以,所以真正殊勝,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講這個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法華經》講:「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為一大事因緣故。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眾生只要具此佛知佛見,必然能夠脫離,能夠打破無明。

為什麼修行首重知見,最重要你的見地透不透徹,如果見地不透徹,縱然你戒持得再好,也是外道;佛念得再好,念到風吹不透、雨打不溼,你只是一顆頑石而已啊!不是真正的如來。所以我們念佛的人要曉得,明心見性最為重要,就是這一念覺。這一念覺不是念念相續,是一念照破無明,識得本來。希望大家能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