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悟顯法師 宣講 第三十七願:衣食自至願 第三十八願:應念受供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悟顯法師 宣講

(願文)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七、三十八願)


(講解)

這是三十七跟三十八願,「衣食自至願」跟「應念受供願」,這一願大家都很喜歡,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用工作就有飯吃,就有錢可以拿,這也是法藏比丘看到的,十方國土當中的眾生,想要修行卻沒有辦法,為什麼?他要工作。這沒錯,他要為了自己的衣食去起心動念,所以你們已經退休的,你好好把握時光,因為你現在已經衣食自至了,你還不好好修行,那你就糟糕了。法藏比丘看到這些眾生確實是受工作所束縛,甚至為了工作要造業,所以他發了這一願,確實是非常地現實,讓我們感覺可以受用得到。而且現在就受用得到,因為你學了佛,你對於世間放得下,你不好樂世間的衣食,你懂得知足,至少你受用到下品的「衣食自至願」,上品的到極樂世界再去受用,在這裡你要知足。所需衣服、飲食、飲食衣服種種供具,想到,它就現前,吃完了、用完了,衣服不用洗,現在洗衣服晾衣服,洗衣機還有洗、脫、烘三種功能。到極樂世界衣服穿髒了不用洗,極樂世界衣服不會髒,那邊也沒有賣洗衣機的,也沒賣洗碗機,因為不需要。衣服、食物當你想要的時候它就現前,吃完了、用完了它就化去,連盤子也不需要洗。而且不用上廁所,因為到極樂世界去是「無諸便穢」。在娑婆這裡有,要是按照我們人的身體循環,這裡每天至少要上一次廁所,大號要上一次,不然就算是身體有問題了,可能需要調整,在極樂世界沒有這些問題。極樂世界沒有這些世俗的毛病,所以想要衣食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心裡想就有,而且就是最好的,最適合你的身材,你也不用化妝,不用想:我今天要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配什麼樣的鞋子、褲子、帶什麼樣的包,什麼樣的手錶,甚至連手機的外殼他都要換、要搭配,其實這些都是在煩惱,就是打妄想。

 

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不用,想什麼就有什麼,隨意即至,無不滿願,你都能夠滿願,你都能夠隨心自在。所以你想要過好生活不用在這裡過,你到極樂世界去過。重點是你在極樂世界吃了這些東西、穿了這些衣服、聞了這些香氣,你能成道、能得三昧,能體會到佛法,這是你在這裡絕對沒辦法的,在這裡你聞到香水的香氣,勾起世間的欲望;才剛發願說要吃素,人家就拿葷食來誘惑你,故意說這雞腿有多好吃、有多營養,讓你聞到受不了了,世間的貪瞋癡全部起來,吃下去,俗話叫「病從口入」,吃下去要出毛病,在西方淨土不會有這個問題,而且你往生極樂世界根本不會想吃葷的,縱然你想,也只是現給你看並不是真的有命。到極樂世界你聞到的、受用的種種飲食衣服讓你能成道,這在後面經文就會詳細說到。甚至聽到音聲會證無生法忍,這是上根的,中下根人隨他的根器或是成就初果或是二果三果不等,這是講斷證,所以說無不滿願。

  


「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我們在這裡想要供佛,你現在供的是泥塑木雕的形象,沒有辦法供養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只能說心誠則靈。所以有些道場就把佛的舍利端出來賣,名義上說讓你供佛,其實這是裨販如來。所以這裡的眾生,無法遇到世尊在世,所謂「佛在世時我沉淪。今我出世佛滅度。懺悔此身業障重。不見如來金色身。」但是只要往生淨土,不光釋迦牟尼佛你供養得到,阿彌陀佛你見得到,十方諸佛都能接受你的供養。前面講到:你有神足通,一念頃便至十方國土,你能供養諸佛如來。你能修無量的福慧,所以往生淨土是真正殊勝、非常地殊勝,你能供佛,供佛以後你可以聽佛說法,你不會聽到邪知邪見,沒有人會跟你說不正見,而且你想聽什麼,就能聽到。什麼法適合你的根器,佛就會直接告訴你,所以為什麼說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之快不可思議。你在這裡要學佛又要工作,你很辛苦,好不容易,能夠來念個佛,又要回去工作、又要回去散亂,熬到好不容易退休,但是你的兒女又想要把你當傭人用,叫你幫他看小孩、叫你幫他照顧家裡,所以總是有很多世俗之事,讓你沒辦法用功,等到你想清楚:「我要來修行」,你已經一命嗚呼,悔之晚矣。所以總是沒有辦法修道,世間人總有很多理由藉口,說我有這個事、我有那個事,沒有辦法來道場,實際上什麼事呢?都是輪迴事,都是世間事,對於從世間意發生的世間事,沒有辦法放捨,總是心裡罣礙,捨不掉。你如果還是這樣,你也沒有辦法往生淨土。想修行的人求生到了淨土,你就會得到這一願的加持,有這樣的受用,你不必擔心沒有工作,不必擔心沒有飯吃。所以你們現在有空的人、不用工作的,要趕緊把握時間、趕緊用功,不要忘失正念,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

 

這一段告訴我們要懂得供佛。現在的人對於錢財非常地慳貪,對於自己的東西非常地慳貪,不肯捨。他覺得捨了以後他就沒有了,你這財物是沒有了,你的煩惱也消掉了。布施為的就是把你的煩惱給布施掉,你把你在意的給放下了,那你就是布施了你的煩惱:你對於錢財貪了,你就把這個貪念給布施掉,你對於家親眷屬貪著,你就把你對家親眷屬的貪愛心給布施掉,改成:我來為眾生做事情、我來修行;你若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諸法實相」不明白,你也把這無明給布施掉。所以「布施」是要這樣布施,供佛是這樣來供的,要「如說修行供養」。那現在的人看到出家人,會覺得出家人他沒有修,當年唐太宗也問過玄奘大師這個問題,唐太宗問玄奘大師說:他想供僧,可是不曉得供養這些僧有沒有福。玄奘大師告訴他,說:「崑山有玉,混雜泥沙。麗水生金,寧無瓦礫。土木雕成羅漢。敬之則福生。銅鐵鑄就金容。毀之而有罪。泥龍雖不能行雨。祈雨須禱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修福須敬凡僧。」所謂「崑山有玉混雜泥沙」這是講大崑崙山,我們中國有名的漢白玉就是產在那裡。「麗水生金,寧無瓦礫。」麗水就是金沙江,流過麗江的我們稱麗水,就是現在的金沙江,它裡面的泥沙含有金的成分,麗水生金也是混雜泥沙瓦礫。「土木雕成羅漢。敬之則福生。」土木雕刻成的羅漢,恭敬則有福。「銅鐵鑄就金容。毀之而有罪。」「金容」是指佛菩薩的形象,銅鐵鑄成的佛菩薩形象,雖是銅做的、鐵做的,你把他毀壞掉了,你仍有罪過。「泥龍雖不能行雨。祈雨須禱泥龍。」是說泥塑雕塑成龍,泥龍雖不能降雨,你要祈雨必須祈禱於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修福須敬凡僧。」是說凡夫僧雖不能給你福報,但是他代表的是佛陀的形象,你平等恭敬供養,自然有福報。

 

唐太宗根器很利,聽玄奘大師一開示,他知道從今以後即使對一個小沙彌也一樣要恭敬如佛。所以從這裡你就曉得,即使對於形像能恭敬,你都有福報,你不用管他有沒有修。所以玄奘大師告訴我們,泥龍雖不能降雨,祈雨須禱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修福須敬凡僧。正是我們看到了這一願我們自己要警惕,要能想得起來。「十方諸佛。應念受供。」「諸佛」包括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是未來佛,你要用佛法來供養他,這才叫「供佛」。十方的出家人,雖然不是各各成道,但也是未來佛,你想修福、你想成道,也一樣須敬凡僧。所以佛在「菩薩戒」裡面告訴我們:你如法僧次一凡夫僧,勝過供養五百阿羅漢,勝過別請五百阿羅漢。七佛沒有別請法,「別請」是外道法,就是你看哪一個人有修、跟他特別好,就特別請他來,那是「別請」,這是福報不夠,心有分別、有高下。所以看到這一願我們要懂:要平等心供養,平等心布施,把自己的分別心布施掉,把自己貪愛心布施掉,透過身體的作為、透過錢財的布施等等,透過身口意,意念轉煩惱,三業都來做布施,都來做供養,那你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內捨、外捨、內外捨。內捨是我們的內財,外捨是錢財、衣物等等的,身外之物都叫外捨,內外俱捨這才真正能夠做到「遍供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