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1)│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六(1)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六】   (精彩節錄)


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觀耳根圓通  (25-1)


悟顯法師 講述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個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從音說觀」那就已不是用耳聞。這裡一開始就是觀世音菩薩講他從過去無數恆河沙劫前,有一尊佛名為觀世音,也就是觀世音如來。觀世音菩薩從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觀音如來教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所謂「聞思修」,「聞」就是聽聞,「思」就是思惟,「修」就是觀照。所以是從聞中思,思而修也。這是〈耳根圓通章〉,一開始就很直接地講出來,觀世音菩薩從前學〈耳根圓通章〉的因緣。

下面講他是怎麼修學的: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第一個,先亡前塵。

初入門的時候是「入流」,所謂「入流」就是返流,也就是《楞嚴經》上講的:「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即反觀聞性。你能不順流、能逆流、能返流,那就是經上講的:「不由前塵所起知見。」如此聞性即能現前,於是塵境就銷亡,所以叫「入流亡所」。「所」就是境界,前塵就沒有了。他在沒有觀聞性之前,境界有動靜,有動靜,那「聽」就不會超出音聲。今天反觀聞性寂然,則「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所以前塵就銷亡。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前面是「亡所」,接著再來深入,這裡就是盡內根,是亡「能聽」的內根。所以他說:「如是漸增。聞所聞盡。」能聞與所聞都銷亡。因為境界寂滅了,繼續深入觀照;所聞的音聲沒有動靜,能聞的耳根也銷亡;耳根亦泯,就是能聞之根亦泯,「亦泯」就是「也銷亡」的意思。所以說「聞所聞盡。」這就是盡內根。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第一個「遣觀智」。

因為他要證「法空」,所以他先遣觀智;前面是講得「人空」,後面是要「法空」,要證法空之前要先遣觀智。所以他說:「盡聞不住。覺所覺空。」這句話就是《楞嚴經》上講的:「空性圓明。成法解脫。」所以說「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就是根、塵雙泯為盡聞之處,而亦不住盡聞之覺,所以更深入,更增觀行,根、塵既泯而觀智亦亡,所以覺「所」之覺也銷亡,這就是把觀智給遣除了,所以叫「覺所覺空」。

再來就是要「遣重空」,就是能空「所空」的也空掉。

下面看經文: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就是空「觀智」之空至於極圓之處,所以叫「空覺極圓。」則空所空之空也任運銷滅,也就是能空所空的這「能空」也任運銷滅,所以叫「空所空滅。」這就是泯除諦理以遣重空,「重空」就是兩重空,也就是「能空」跟「所空」,一個是能空的,一個是所空的,這也要銷除。所以說「遣除重空」,到這裡就證得「法空」。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到這裡就是「俱空不生」。什麼叫「俱空不生」?就是重重遮遣到於無遣,即所謂無法可遣、無法可除,所以叫「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前面的重空既然已銷亡,生滅全部銷滅,於是寂滅妙性就現前,這就是妙行已圓,三諦一心平等顯現,所以下面才說他能「忽然超越」。這個就是《楞嚴經》中〈耳根圓通章〉修學的過程。實際上前面的二十四個,包括這裡第二十五個都是這樣的修學過程,一定是先除「人空」,後除「法空」,再來「俱空不生」,頓證一心,這就叫「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所以他能夠忽然超越世出世間。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到這裡是一段。他說:一念頓證叫「忽然」。十法界皆是寂滅一心所現的影像,叫做「超越」。「一念頓證」所以平等心顯現,叫「忽然超越」。圓滿十方洞然無礙,所以叫做「圓明」。這都是讚歎妙性。就是前面講的「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這是寂滅之心顯現的,所以叫「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能現能變一切法,這一切法他能夠隨緣應用而沒有障礙。一般的眾生也是心變的,也是心現的,可是一切變現皆為煩惱,那就是煩惱心。那這裡是他煩惱心銷亡了,所以說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所以「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圓照自心眾生無不願度,就是合十方佛本妙覺心。佛跟眾生是同體,所以無一眾生而不願度,所以說他「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跟佛是同一慈悲力。下與六道眾生共一法身,以眾生心中之悲仰即諸佛拔苦之覺地,為什麼說眾生心中之悲仰即是拔苦之覺地?因為眾生有心,「悲」就是本具的慈悲,「仰」就是仰求佛道。眾生今天從迷要返覺,求佛來加持,求佛來傳法給他,這一念心就是諸佛拔苦之覺地。所以說此心與佛完全相同,這就是一念覺心,也就是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說「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與佛如來同一慈力。」這兩個最勝,一時獲得。所謂「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就是這個道理。「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就是與眾生同其「用」。生佛體同,但是一般人不曉得;顯現的作用看似不同,實際上完全相同。「悲」者,是講慈悲,希望佛能夠慈悲來救度,所謂的「悲」還可以當作悲哀,「仰」者仰望,就是眾生有苦難,哀求拔苦,希望與樂;菩薩同其用,所以施無畏力。

 

所以第一個是講他跟佛是同一慈力。第二個是以眾生心中的悲仰,即是諸佛拔苦之覺地。希望佛來救度。這一念覺心迴光返照,所以佛能夠拔眾生的苦,總的來說就是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