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恭祝 大勢至菩薩聖誕│ 願我得佛清淨聲

 

農曆七月十三─大勢至菩薩聖誕


南無大勢至菩薩
以智慧光普照十方
令離三塗得無上力
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恭祝  大勢至菩薩聖誕│ 願我得佛清淨聲

悟顯法師 講述

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

宣揚戒定精進門。通達甚深微妙法。

這就是他發願,希望我也能夠得到佛的清淨聲。為什麼說佛的音聲是清淨呢?佛有八音!裡面有不女音、不誤音;這個說話不會像女眾的聲音,講話不會口誤,義理表達非常的清楚,那又能夠令眾生聽了能夠身心安穩,這是清淨聲。

這在音聲的相上是清淨的。那音聲的作用上呢?眾生聞了佛法、聞了佛說的法,都能夠種善根。下根的人可以與佛結緣;這個中根的人可以成就阿羅漢、成就菩薩;上根的人聽聞佛法一念頓超、一生成佛,所以這個才是清淨聲。

如來他不打妄語,什麼叫妄語?說話墮四句、墮百非當中。墮是、墮非都是妄語;現代人講:不說是非。你們頂多做到是不說話,或是虛偽諂曲的,逢迎巴結人這樣就不說是非,你去看佛教的經典,釋迦牟尼佛他不會虛偽諂曲,都是直接喝斥的,他也不會去巴結人家、討好這些國王大臣,他不會,所以他講的才是正語,你做對了他給你讚歎,你做錯了他馬上斥責你,讓你以後不敢再犯,所以你們不要把佛的一番好意當成是是非。

我們講經常常揀擇什麼是佛法、什麼是外道、什麼是大乘、什麼是小乘,這個都是屬於清淨聲,因為能夠令眾生身心清淨,能夠讓大家學得大乘一塵不染,這個不能算是一般的是非,這是隨順佛教。

那麼法藏比丘希望能夠得佛的清淨聲,他所說的法,也像世尊一樣「法音普及無邊界。」「法音普及無邊界。」不是世間音、不是二乘音,這法音就是了義之音能普及無邊界。

什麼是法?這法當中是「宣揚戒定精進門。」戒定慧這個很重要。學佛的人你沒有修戒、修定、修慧,你沒有辦法成就,這是自身上的,現代的人他不守規矩來到道場放逸、恣意,學了幾十年,還是跟世間人一樣,這個都是沒有戒。有的他不想學、不想持,他就會覺得說這個戒律要懂得開緣,找很多藉口,目的就是希望人家不要拿戒律來看他,或是否定戒律。像現在有的比丘尼很不像樣,否定八敬法。我告訴你:你否定八敬法,你就不是比丘尼了,你就是被踢出佛門去了,要守八敬法、持比丘尼戒,這才算比丘尼。

有一些人不懂,說如果佛教不廢止八敬法,她就不出家,講這種傲慢的話,那你可以不必來出家,因為佛教不歡迎你。不管你是什麼身分,佛陀制定的戒不能更改。你要加入僧團,我們用佛教的話講:你要入僧數,僧數當中。那數就是所謂的數目的這個數;數量的這個數。僧數,你要入僧數的話,加入僧團當中,你是比丘尼的話,你就要奉持八敬法,這個很重要不能更改,這個就是戒。

那麼有了戒以後你修行才會得定,所以為什麼我提倡學佛的人,我們不要講初學,學佛的人,因為有一些人會自以為自己是老修,學佛的人一定要學《學佛行儀》,這個很重要,《學佛行儀》只是很表相的一個律儀而已,嚴格來說還談不上戒。但是有了這個佛門的禮儀,你的心就會收攝,你眼睛不會亂看、耳朵不會亂聽,古德講:「藏六如龜」,這六是六根,把六根收攝回來如同烏龜一樣,把四肢頭尾收攝回來,「藏六如龜,防意如城」;不要讓你的心念、想法太多,或是心亂動,起心動念,這防意如城。防止你的意念亂動如同守城一樣。在兩軍作戰,守城的這些官兵將領提高警覺,防意如城,所以這是律儀的一個好處,那麼才來談說你要修什麼法門,修念佛法門或是參禪或是學教、學教觀、學止觀,持咒、修密法,你要是離開了戒,絕對沒有定,這個是可以肯定的,百分之百肯定的,不能躐等的。

所以學佛要照規矩來,你不能自己想一套,你要是自己想一套,那個是妄想。像現在很多人,他自己想一套,自己安排自己想要學的。你學佛你要學什麼?要學你必要學的,不是學你想要學的。想要學的是你的好樂;你必要學的呢,譬如說你心散亂,身沒有威儀,你就要學戒律,學律儀。吃飯要怎麼吃,站要怎麼站,坐要怎麼坐,眼神要怎麼看,這是戒,這是基礎的。那再來談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盜淫妄這是五戒、十善。再來菩薩的十重戒、四十八輕戒,或是六重戒、二十八輕戒。這才來談到戒法怎麼持,怎麼樣算是有染汙,怎麼樣算是有違越。這個才來慢慢的學起來,學了以後,你就像一個學佛人的樣子。

那麼再來配合念佛、參禪、打坐、行香等等的修定。那麼修定以後你會發慧,發慧是斷煩惱。這慧它是有掃除的意思,掃除就是能掃除煩惱。所以這個慧字以前不是這樣寫,它有一個竹字頭,就是掃帚的意思,有掃除煩惱的意思。

所以「宣揚戒定精進門。」為什麼六度當中舉其中「精進」這一個度門呢?除了順文以外,文章要押韻,還有一個就是用精進來持戒定慧,也就是教我們認真精進的來修行。

所以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是實修的不是講理論的。只講理論那沒有用;說這個佛的身有多大,又是幾由旬,又是幾由旬;阿彌陀佛過去生叫什麼名字,再過去生叫什麼名字,那個都不相干。宇宙怎麼來的,哪一個動物怎麼來的,先有雞先有蛋,這個也跟你修行都不相干。所以有些人現在在問這個佛學問答,都是問這些不相干的,那個也就不用回答了,因為跟修行沒有太大關係。

還有人來問我說恐龍是怎麼來的,那個更好笑,我又不是動物學家,我是出家人,我不知道恐龍怎麼來的,這個不用問。那麼你問的問題,要跟你修行有相關的。所以法藏比丘他所希望能「宣揚戒定精進門」,那你們要學他,要跟他一樣。跟人家講話的時候要「宣揚戒定精進門」,不要講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是非門,是非門;宣揚煩惱是非門,這個就不是學佛人!你要宣揚戒定精進門,要宣揚正法。

那像現在宣揚正法,佛法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用講的,都能夠表達得出來,所以你就上網路,你去轉貼祖師大德的開示、著作,讓大家看到正確的佛法,你就是在「宣揚戒定精進門」。你自己不會勸,你請祖師出來幫你勸別人,那也很如法。你僱用祖師,祖師幫你工作,幫你宣揚戒定精進門。

那麼宣揚戒定精進門的目的是要「通達甚深微妙法。」那麼「通達甚深微妙法」你不要再說,這個甚深微妙法佛法跟世法都一樣,跟你講,絕對的不一樣。不然你到地獄看看,你被火燒、被這些惡鬼執捉的時候,你看一不一樣。且不要說地獄,在這個世間把你丟到糞坑裡面,你看一不一樣;那絕對不一樣。人家做工、上班,上一個月,領一個月的薪水,你領一天的薪水,你看一不一樣,絕對就不一樣。世間法跟世間法都不一樣,佛法跟世間法怎麼會一樣。

所以這裡講「通達甚深微妙法」,什麼叫「甚深微妙法」?你們開經偈都會唱:無上甚深微妙法。到底什麼法甚深?什麼法無過其上?現在你們唱這開經偈,什麼叫「無上甚深微妙法」?一般人的定義就是:我沒聽過的、我沒聽懂的、我現在沒搞懂的,這是無上甚深。那只要講的人給你講一些道理,好像懂了,這個法就不深了。那麼佛教講的「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個甚深就告訴你,諸法無生無自性。我們眾生都認為這個世間是有的,從小到大,小時候你父母就給你灌輸,要好好愛自己、愛這個身,從小就給你灌輸,灌輸這個叫分別我執,後天的分別我執。你自己又帶著俱生我執,俱生我執就是與生俱來的,認為這個身是我,所以再加上後天的熏習,熏染,這是汙染啊,那人到後來就是自私自利。所以沒有透過佛法熏習,他沒有辦法放下。那麼你執著這個色身是我,你就不能夠見到諸法實相,你見不到、看不到,看到了你也沒有辦法認識它。所以老是認為這諸法是有生的,因緣和合而生,有因有緣聚合,所以龍樹菩薩在《中觀論》就告訴你:因不能生,緣也不能生,那怎麼會有果來生?所以告訴我們緣起性空,緣起性空的道理,讓我們了解什麼叫諸法無生,這個叫「甚深微妙法」。

那麼從這裡你契入了,你能夠見到佛性,見佛性以後再起作用。後面就像法藏比丘講的一樣,他先見性然後再起修。見性以後發願,發願以後起修,所以積功累德,經歷無量劫。那麼這個是後面會說到的。「宣揚戒定精進門。通達甚深微妙法。」這微妙就是非是凡情所測。


悟顯法師 無量壽經講座  第128集 精彩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