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楞嚴經玄義 【判教相】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玄義

悟顯法師 講述

玄義......

五、判教相:

此經以「方等」為教相,這一樣是按照蕅益大師裡面所講的,這部經是大乘方等經典。蕅益大師有解釋為什麼。他說:有些人認為這部經是華嚴時,但華嚴是在佛初成道的時候講的。佛跟波斯匿王是同年紀,佛講這部《楞嚴經》時,波斯匿王是已經六十二歲了,所以不是佛初成道的時候說的。華嚴是為大根眾生說大乘圓教,他講「圓別教」,因為他判法華是純圓,華嚴是圓中兼別,兼天台的別教。但是沒有關系,反正就是天台的一個判法。華嚴是為大根眾生。這部經為阿難等「訶小說大」。喝斥小乘、破外道,所以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唯談如來境界,一個是喝斥小乘的,所以不能說是華嚴時。那這部經它是阿含嗎?阿含時是正說小乘。此經卻是正訶小乘,所以不能判在阿含部。那部經是般若嗎?「般若」就裡面有帶通、別二教,正說是圓教,會一切法皆摩訶衍,皆是大乘。這部經講到的唯有如來藏三義當中,普收十法界,與般若相同,而前後訶小乘之處,又跟般若不一樣。

般若有共與不共兩種般若,這部經惟明「不共般若」。這部經講的「總明一切諸法」,跟般若時相同,但跟般若味不同。「時」相同,決不與般若同部味也。它是惟談「不共般若」。般若它有共與不共,它都講。

什麼叫般若經有共與不共?說共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人之法,這個叫「共般若」;唯談菩薩所行之法,不與聲聞緣覺共,這個叫「不共般若」。這部經它喝斥聲聞緣覺,喝斥小乘,所以談的是「不共般若」。在天台裡面是這樣判的。

這樣來看,這一部經不屬般若。

那這部經是法華時嗎?法華開權顯實,破妄顯真,舉手低頭皆成佛道,這部經它講「不知二種根本」不成菩提。「時之與味,一向不同。」時間與義味不一樣,所以不能說是法華時。

也有人問:這部經是涅槃時嗎?

涅槃是最後中夜要滅度的時候說的,涅槃是借藏通別三教以助顯圓教一乘。他這個藏通別的三教的藏通別,蕅益大師在《教觀綱宗》裡面特別講,他說:圓教「借三助一」的藏通別,跟「方等時」的藏通別是不一樣,它這藏通別是都已經對於圓教有了解,他是帶著說一點藏通別,這跟方等時它裡面講的藏通別不同,在方等時是對圓教完全不懂的。看起來是借藏通別來顯圓,實際上裡面程度不一樣。這是講涅槃。那《涅槃經》是借三助一,「借三助一」就是藉由藏通別三來助顯圓教,所以叫借三助一。所以也不屬涅槃時。

既然這四部都不可收,那一定是歸「方等部」,方等部「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正是方等法門,所以知道這部經於通、別二時中,時通「方等」。在四種化儀中,是頓教。是漸時,而非漸教。大機所見,小機不見,是秘密相也。放光說咒,是秘密部也。蕅益大師判這部經是屬於「方等時」,此經以方等為教相,所以說是方等部。「時通方等」,這個「時」是通時的方等,是指通教裡面講的方等。天台宗講得很清楚,通時的方等部、方等時,判在大乘方等裡面沒有問題,方等,「方」就是方正廣大,「等」就是廣大平等。所以這是「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歎大」就是讚歎大乘,「褒圓」就是褒獎圓教一乘法,所以這是方等法門。這是一般我們要了解到的經教,一定要知道。

再講深入一點:憨山大師說這部經的發起「示墮淫室當中」,正是阿含之時,所以它兼有「阿含時」,這是教你不著於五教,所以這部經它是遍於五教,以徵心破執身常見,破波斯匿王的斷見,這就是阿含教義。這是憨山大師講。辯妄見以顯真見,破見精以顯本覺,義與《解深密經》同時,五蘊三科會歸藏性,則同般若時所說的真空、法華時所談的實相。

又歷講般若跟法華兩時之間,所以說七大周遍性真圓融,與華嚴「理事無礙」法界相等。

要到第四卷中間講的:「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這就是講華嚴「事事無礙」法界,正是所謂的妙莊嚴海,這就是究竟歸寧之地,是《楞嚴經》上講「畢竟所歸寧地。」就是所安住之處,三身一體,釋迦出世之本懷,教化眾生必然令眾生能契入事事無礙法界。這個才是。

由此可知此經無教不收、無機不攝,不可定局於哪一時,這是講這部經有阿含、有唯識《解深密經》,含有般若跟法華這兩時,也含有華嚴的義趣存在,所以不定於哪一個時候,也就是說它是通的。所以你看天台、華嚴乃至唯識、淨土、禪各宗各派,他都會學《楞嚴經》,這是通的,因為他都講到,這《楞嚴經》是佛門裡面很重要的一部經典。前面我用蕅益大師的,他是用通途的方式來說明。這部經你真正要來細究的話,它可以是方等時,如果你廣解義趣的話,它涵蓋著如來一代時教,五時八教它都有。因此不可特別侷限在哪一時,這就是開眾生的普眼、開眾生的慧眼,所以無教不收、無機不攝。世尊所秉的就是盧舍那佛傳的一實相印,顯示如來藏不生滅性,所以哪有定局在一時;《法華經》講「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就是要你明了如來藏不生滅性。《楞嚴經》裡面也處處講到,就是要令眾生明了「不生滅性」,所以你不可定局於哪一時,因為每一時都是要攝歸藏性。

這部經講到修學,也就是修行,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依妙真如性建立什麼?建立「一心三觀」,還證一心。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因此告訴阿難:不達此心,一向多聞未得無漏,所以不能頓拔生死之根,都是因為不明心的緣故。一切眾生,生死相續,都是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又講到有「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這部經是先悟一心,建立一心三觀,修一心三觀還證一心,這是這部經教的;你要修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就具有空假中,這些在後面會講到。

看到這

從初卷到四卷中就是密陳三觀之體,前面有很多的問答,心在哪裡,十番顯見、四科七大,一直到第四卷中,講到:無明怎麼來的?如來成就以後還會不會再起無明?藉由種種的問答來顯示三觀的體性。三觀的體性是什麼?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楞嚴經》前面四卷半非常非常重要,這個懂了,你對於佛教講的基本實相就了解,是可以這麼說的。你了解以後,才能起修。

後面從四卷半到六卷初,在講二十五聖,是教我們旁通悟入之法,最後揀擇耳根是最初方便,這是四卷半到六卷初。

六卷以後,就是講清淨明誨,後面使初心要修行的人觀相分明,任運一心,「法爾淺深」,對於法之淺深,皆具有斷惑證真高下之用,這是從七卷初到第八卷中要講的重點。

在第八卷末後,「修斷已極」,就是知道了包括「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包括五十陰魔「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都知道,這部經始終不出楞嚴大定。包括後面講這部經它是叫什麼名字,這是從第八卷末後一直到第十卷結束。

《楞嚴經》通途說的哪一卷大概講些什麼,我們這裡概要提一下:第一卷是講「七處徵心」,第二卷是講「十番顯見」,第二卷末後就開始講「五陰本如來藏」,到第三卷「四科七大」都講完,到第四卷的前半講「無明怎麼來」,後面講「發覺初心二決定義」,教我們選擇圓根,讓我們知道六根哪一些是功德具足的,知道要依「不生不滅性」才能夠修行。然後講「二十五圓通」,最後「揀擇圓通」,揀擇圓通完,之後講「清淨明誨」,再「說密咒」,密咒說完,接著講「密咒的功德」,講完密咒的功德,然後第八卷講「七趣的升沈」,升沈講完以後,再講「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真菩提路講完,就「分析覺明魔事」,也就是五十陰魔,魔事分析完,最後再消除我們剩餘的疑惑,說到:「五陰它是一次完全消除的嗎?要怎麼滅?」所以說「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到最後結束是讚揚這部經的修持功德。

《楞嚴經》十卷的內容大概就不出於此。從最初的發起因緣,一直到最後,大致上就是這樣。

我們大概講一下三觀,什麼叫「三觀」?就是「空觀、假觀、中觀」。依「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也就是「一真法界如來藏心」,先示此體為所觀之境,要依此體起大智用,這藏心具有三義:第一個「空如來藏」,第二個「不空如來藏」,第三個「空不空如來藏」。你先了解真如自性,那「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就是所觀的境界。

所謂「空如來藏」,就是藏性其體本空,一法不得。如摩尼珠體性空淨,了無色相,然後隨方映色,這是講真心本淨,了絕妄緣,雖有隨緣之妄,妄不離真,以即是真故,所以名為「真空」;故為觀者,先示真心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為「真空觀」。

經文講:「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然後一往「七徵八辯」,就是七處徵心、八還辨見。有人判「十番顯見」,有人判「八還辨見」。「七處徵心」也是一般通俗的講法,要是按蕅益大師所講,他講「七番破處」不是在找心,是告訴你「心不可得」,所以他用沿用交光大師所說「七番破處」,判為「廣破七番妄計」,蕅益大師真所謂公心不掩他長,所以「廣破七番妄計」抉擇真妄,讓你知道五蘊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執,顯本覺真如;乃至「四科七大」會歸藏性,然後真妄圓融,方顯「妄即是真」;這大段總顯「空如來藏」的道理。就是從初卷到第三卷終是講「空如來藏」。

再來講不空如來藏,此藏體雖空,而有恆沙的稱性功德,包含融攝,絲毫沒有欠缺,如摩尼珠體性雖淨,具有圓照之用,能隨方現一切色,這色即是珠,以珠現故。藏性雖空,能隨緣顯現十法界依正之相;現十法界,「相就是性」,以是性起故,前面講「色就是珠」,以珠現故,這「珠」就代表藏性,所以說相即是性,以是性起故,名「不真空」,也叫「不空如來藏」。

是故為觀者示此藏性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為「不空觀」。

前面講的空如來藏叫「奢摩他」,也叫「體真止」。這部經「不空如來藏」,經裡面講到,名為「三摩」,叫做「方便隨緣止」。這是從富樓那「執相難性」,三種相續,深窮生起之由,委明「循業發現」之義,總顯不空之體。從這一大段「不空如來藏」,從第四卷初到第四卷「發真如妙覺明性」半卷的經文。一千五百餘言講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就是講:藏性其體清淨,而能應能現。如摩尼珠體性圓淨,淨故非色,以即是珠故,圓故能應,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藏性」你不可說他是色,就像你不可說珠是色,不可說色是珠,所以說非色非珠。藏性體性圓淨,淨故不屬於相,以是性故,圓故能現,非不相。非不相那就是相,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如來藏」。非相,所以我們稱為「空」,非性,所以稱為「不空」。非即非離,所以平等如如,所以名為「中道」。修觀者示此藏性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為「中道觀」。經文中叫做「禪那」,也叫「離二邊分別止」,也叫做「等持」。從第四卷中「而如來藏非心……,一直到即常即樂。即我即淨。」這裡文有二章,大概三百句,這是講三觀之體。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還有空不空如來藏。

第一個,你要是能觀此體,能觀空如來藏的叫「真空觀」,這在經中叫「奢摩他」,也叫「體真止」。你能觀不空如來藏的,這在經中叫「三摩」,也叫「方便隨緣止」。觀空不空如來藏,這在經中叫「禪那」,叫「離二邊分別止」。

以上「三諦」體雖不二,舉一即三,還是著在名相上,「猶存歷別」就是還有次第,未及一心之源,難契圓融之旨;直到最後教你「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則藏心妙性徹底窮源,絕諸對待。雙離則雙泯,雙即則雙存,所以是「空有具非,空有具即」,所以叫「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存」則三諦宛然,「泯」則一心無寄;寂照同時,存泯無礙,唯在忘言者可以神會,絕慮者可以心通,這就是「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寰」就是法界、宇宙,環宇的意思。

這是前面的四卷半,到「即常。即樂。即我。即淨。」這裡,它是解釋三種如來藏,到最後一句「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這是把它講到最究竟,這不滯名言。這是「三觀之體」。

第二個,要講「三觀之相」,

第一個叫「奢摩他」,名為空觀,就是了一真法界如來藏心本無生滅亦無諸相;因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起三細六粗相,四大六根種種諸法,而此諸法唯心所現,本無所有,但是一心,心體圓明,離一切相。如珠中色本來不有,珠本來無有色,當體即空,以即空故,所以說「色即是空」,以「色非色故」,色不是實色,依於真空而有,所以說:「色不異空」,作是觀者名為真空觀。他這是依空如來藏而起修、起觀,叫做「真空觀」。

再來,同樣都是依一心,依如來藏不生不滅,心體圓明,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此則諸法當體虛假,如幻不實。這個叫「三摩缽提」名為「不空觀」。什麼叫「三摩缽提」?就是講「不空觀」,也就是「假觀」的意思。如珠中的色分明顯現,全珠即色,以即色故,故曰「空即是色」。前面講「色即是空」,這裡講「空即是色」;以「空非空故」,空不是斷空,全體是真空,「空即是色」,所以「空不異色」,故名「不空」;作是觀者名為「不空觀」。

第三個是「禪那中道觀」,依寂滅一心照明諸法,諸法法爾當體寂滅。以寂滅故名為「空」,以能照故名為「不空」。如珠與色,非色非珠,名「空不空」;所以非寂非照,如如平等,唯是一心湛然不動,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任運流入薩婆若海;作是觀者名為「中道觀」。

這是大概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三觀」。

這裡講「三觀之相」,後面還有「三觀之用」,這樣下來一直到這部經結束,是講三觀之「名」,三觀之名就是這部經的經名。這是因為《楞嚴經》的因緣跟智者大師有相當的關係。智者大師作「天台三大部」,講大乘止觀,講一心三觀,在當時候就有位梵僧跟他說:你這個跟《楞嚴經》裡面講的內容很像,實際上《楞嚴經》不是要講智者大師說的內容,只是後面的學人引用智者大師的一心三觀來解釋《楞嚴經》。你要搞清楚,《楞嚴經》是因阿難墮於淫室當中,如來藉這個因緣為大眾顯示出首楞嚴三昧,所謂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這是《楞嚴經》它所要講的,而不是變成講一心三觀,只是一心三觀剛好能解釋這部經的經文,這樣才是回歸到本來。如來在《楞嚴經》上他要講什麼?本來就是要講「首楞嚴三昧」,但因眾生不明心見性,需要藉由修行來證道,所以佛就跟他講你的心怎麼來的,經過七番破處,然後再十番顯見,重重開示把這藏心給顯示出來,後面才教他用圓根來修圓觀,所以有「耳門圓照三昧」。

你要說二十五門,門門都是首楞嚴三昧,也沒有問題,只是入手處不同而已,所以他說「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阿難他示墮淫室,遭摩登伽難,回到精舍後,他就說「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求如來給他一個修行的方法,佛就教他首楞嚴三昧,所以在後面第三卷阿難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才是《楞嚴經》要說的。一心三觀的內容只是剛好能解釋《楞嚴經》,理是沒有錯,但是後來的學人講得有點偏離《楞嚴經》它所要講的主題。《楞嚴經》是佛所教給眾生的,而不是佛依智者大師講的,是佛經有這個義趣,後世用智者大師講的天台一心三觀來解釋佛經,幫助我們理解《楞嚴經》,修學《楞嚴經》,是這樣子的。

實際上一心三觀、一心三止在各各法門裡面都涵蓋的,一心三止是:體真止、方便隨緣止、離二邊分別止。止觀是同體的,所以說「止觀雙運」。後面的學人,尤其在末法,他會覺得《楞嚴經》講的是一心三觀,那你要去看《楞嚴經》經文它裡面是在講什麼;是智者大師講的一心三觀,大乘止觀跟《楞嚴經》很像,它可以作為《楞嚴經》的解釋,但《楞嚴經》裡面要講的是首楞嚴三昧,這個才是佛要教的。「首楞嚴三昧」你要怎麼理解?我們可以用一心三觀來理解。這樣就很正確了。

所以後面的祖師在講《楞嚴經》時,都會講到一心三觀的道理,用在《楞嚴經》裡面加以解釋,所以後面的學人學一學就變成「《楞嚴經》講的是一心三觀」,雖然大道理是沒有錯,可是你還是要看清楚,在經文裡面佛是要講什麼?他講的就是大佛頂首楞嚴王,是這「首楞嚴三昧」,這才真正是《楞嚴經》它要教給你的三昧。這個是一定要清楚的,我們玄義就講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