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楞嚴經玄義

 




連結【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一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二

       【楞嚴經白話直解】卷三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玄義

悟顯法師 講述

玄義

我們按照天台宗的五重玄義來說明,「玄義」就是講《楞嚴經》大綱,以及楞嚴最精要的重點,所以叫「玄義」。裡面包括這部經的體性,這部經修學的方法,還有這部經他是由哪些人翻譯的?從哪裡來的?以及修學這部經有哪些作用,也就是說你學了以後會得到什麼好處,我們叫「方便力用」。

如來的一代時教按天台宗講的分為「五時八教」,這玄義還會說明這部經在如來一代時教裡面,它是屬於哪一個時期說的,這樣我們就很清楚這部經的「教相」,就知道如來的用意是在接引哪些根器的人,這就是「判教相」,就能知道這部經到底圓不圓融,是不是究竟了義的經典,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學佛經,對於教相要認識,如果不認識教相,那就是盲修瞎練。像有一些講世間孝道的、神通的、鬼神感應的、氣功養生的……等等,他也說他講的是佛法,這就是他對經教不明了;講清楚一點,就是他對教相沒搞清楚,以至於把「不了義法」當作「了義法」,這就是因為對教相不認識。不光對一部經的教相不認識,對部部經的教相也都不認識,對如來一代時教的教相也不認識,所以說「判教相」也是非常地重要,總的來說這五重玄義每一個都是重點。

 

五重玄義:第一個釋名,第二個是辨體,第三個明宗,第四個論用,第五個判教相。

一、釋名:

就是解釋經名。

這《楞嚴經》它最早是從龍宮裡面傳出來的。

現在有的人他的福報不是很夠,業障重,思想不夠廣大,你跟他講從前的人心淨,有禪定有神通道力,他就是不相信,他非得眼見為憑,以自己所知所見的當作基準,實際上他的眼睛能看的非常有限,隔張紙就看不見了,如果不信聖言量,只用自己淺小的見聞作判斷,那他人生會有許多遺憾的,因為真正的寶藏,凡夫肉眼,是無法理解的,所以必須透過祖師大德,諸佛菩薩的開示才能開悟。

那麼我們根據祖師大德說,這《楞嚴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默背出來的。

此經在當時候的印度將其視為國寶,後來是般剌密諦大師歷經三次偷渡,才成功傳到廣州制止寺,也就是現在的光孝寺,是在光孝寺那裡翻譯的,我們看經題。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也有人叫它《首楞嚴經》,正確應該叫做《大佛頂經》。我們一般通俗稱作《楞嚴經》。

經題一般按常規來講,分「通題」跟「別題」,「通題」就是「經」這一個字,「別題」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憨山大師講,他說這個經題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首楞嚴」,「首楞嚴」翻作中文叫「一切事究竟堅固」,是真心本性的異名而已,並不是有其他玄妙的東西,就是眾生心性的異名。

因為其體不變猶如金剛,依此金剛不壞之心發起三觀,為《楞嚴經》的一大宗旨。當初智者大師作「大乘止觀」,也就是「摩訶止觀」,來闡明一心三觀的旨趣。當時候就有梵僧,告訴大師,跟他講,你的一心三觀,跟我們天竺國寶《楞嚴經》的義趣是一模一樣的。

智者大師希望看到《楞嚴經》,就在天台山築拜經臺,拜了十八年,但一直到最後也都沒看到。後來由般剌密諦大師把它傳過來,你要說是「偷渡」也是正確的,因為印度是不讓傳的。

經題最重要的,在於「首楞嚴」三個字,眾生迷也就是迷首楞嚴,悟也是悟首楞嚴,要依之修行而得成佛,也是依首楞嚴。所以,從迷到悟,都是不會離開首楞嚴。

「大佛頂」,這「大」是讚歎,「佛頂」就代表頂法,自性具有「體、相、用」,三者皆稱為大。周遍無際稱為大,無礙稱為大,含容稱為大,攝入稱為大,義趣大致就是這樣。

「佛頂」就是讚其為頂法,也就是如來的教法當中最為殊勝的,稱為「佛頂」。此經所說的一心,就是這個「首楞嚴」,能作如來的密因,因為如來依此而成佛,能為菩薩萬行之司南。所以說「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如來依它而修證,是了義中的了義。「菩薩萬行」是依首楞嚴,「如來密因」也是依首楞嚴。說為「密因」,因為它非是眼見,非青黃赤白大小方圓。而能顯現青黃赤白大小方圓,所以稱為密因。

這個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大致上的義趣。「經」具有貫、攝、常、法,至少四個義趣。

那總的來說,如來的頂法不離心。一切的作用不離一心,這個「萬行」,菩薩萬行就是講不離一心,修行的了義,不能離開真如自性,所以眾生無始劫來迷此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用諸妄想,但是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這就是眾生迷惑顛倒的本因!

迷一心以後,那就像「演若達多」一樣,迷頭認影,以為自己失去本頭。反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為什麼叫「愛鏡中頭」?就是指自己自心現的這個幻象。因為鏡中頭眉目可見,自己卻看不到自己,於是瞋責己頭不見己面目。雖然迷於幻象當中,但也是不離他本來面目。

所以「演若達多」就是很明確地代表眾生迷失真性以後所產生的問題。你要返本還源,就必須得知道迷悟的根本。眾生是在迷什麼?悟是在悟什麼?是怎麼迷的?《楞嚴經》上講「覺明空昧。相待成搖。」就是一念無明妄想「認妄為真」。「想相為塵。識情為垢。」這個世界熾然成立,所以說「能所相待」。

什麼「能所相待」?因為一般人他認為這世界它是個物質的,實際上佛在經上講「唯心所現」,若只有物質,沒有能了知的心,物質無法成立。所以說迷此一心後,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不斷地對立,不斷地發生種種妄想。所以在自己心法當中,就有「受、想、行、識」這四陰纏縛,再與色法相結合,摶取少分四大,就有眾生的根身,根身而外的四大,就是山河國土大地。所以總的來說,一切的色相是自心中的「相分」,一切的心法是自心中的「見分」,能夠了此者,名為「證自證分」,也就是《楞嚴經》常講的「見精」,識精圓明,「識精」本來就圓明。

「見精」就是唯識宗講的「自證分」,祖師講自證分還不算是圓滿清淨的佛性,它必須到《楞嚴經》第二卷,文殊菩薩舉月之喻,但一月真,中間更無是月非月,經文說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這個時候才徹底顯示出真如自性,這就是眾生迷妄的根源,也是覺悟的根源。

經題上面「首楞嚴」翻作中文,叫「一切事究竟堅固」。那麼經題上稱「大佛頂」顯示三個,所謂「大」者就是心體廣博包含,極法界量,大而無外,體絕名言,所以叫做「大」。沒有辦法言說。能夠包太虛、包法界,所以叫「大」。也可以說是心性,它本具有的含容的功能。「佛頂」者這是以譬喻來表示相大,因為佛的頂是不可見。所以說「無見頂相」,也是最尊無上之頂,所以,以「佛頂」來顯示自性的相大,用佛頂來比喻廣大無礙之心,無相而不可見,所以叫做「相大」。這是佛頂的意思,所以叫「大佛頂」。

有人說這部經應叫《大佛頂經》,不能叫《楞嚴經》,實際上這樣說也是可以的。因為它主要是要說明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一般叫《楞嚴經》是我們習慣的一個叫法,方便的一個講法。

再看「如來密因」等者,「如來密因」這是顯示「用大」,所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這是顯示「用大」,為什麼叫用大?就是作用。前面是相,再來「大」是「體」,體相作用三大,謂一切諸佛乘此一心,以躋佛果究竟無餘。究竟無餘故云「了義」。「如來密因」講的是「用大」,一切諸佛乘此一心,依一心而證果,圓滿無餘。所以稱為「了義」,稱為「如來密因修證了義」,這是自性之用。你迷惑是迷此真性,覺悟也是悟此真性。所以叫「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就是你依真如自性而得開悟。一切菩薩乘此一心到如來地,所以叫「菩薩萬行」。以上「此一心」具上面的體相用三大之義。以此作為《楞嚴經》的總名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這「經題」它有分「通題」跟「別題」,「通題」我們講過很多遍,所以直接帶過去。

這部《楞嚴經》還有一個別名,什麼別名?就是《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它有一別名。印度翻作中文叫做「月邦」,當時候印度有五個,是西域的一個大國,那蘭陀翻成中文叫「施無厭」,是一個龍的名字。在《西域記》裡面有記載「菴沒羅國」有池,池中有龍名「施無厭」,也就是說這隻龍的名字叫「那蘭陀」。這座寺院跟施無厭池很近,所以叫那蘭陀寺,《那蘭陀大道場經》。「大道場」者:西域諸寺獨此最大,五天竺國王都供奉,集性相二宗的大德沙門都居住在這裡,在這裡修行,包括玄奘大師到西域,跟從戒賢論師學習唯識宗也是在那蘭陀大道場寺。

什麼叫「灌頂部」?「灌頂部」就是華嚴界中有五方佛,所說之法各有一部,中央是毗盧遮那佛為主,所說之法名為灌頂部,以顯此經通為報佛所說,所以此經以此為名。既標《那蘭陀大道場經》,則集者可知,這部經不是一時而說,它可能就像我們講經,就是一個會,楞嚴會,因為阿難是一個發起的因緣,這分幾次把這主題給講完,今天講一些,明天再講一些,所以叫「非一時之說」,應該是沒有隔很久,都在圍繞楞嚴的首楞嚴三昧這主題來講。這是講另外的一個經名。按《長水疏》裡面存有經題,從經名裡面可以看出,這部經不是一時而說,這樣解釋也是可以講得通的。

阿難是一個因緣發起,「齋畢旋歸。」佛陀回到精舍,大家跟著到佛陀的精舍去,「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這部經講了一些時候,就不是只有一次講完,是分好幾次,這樣解釋也可以。

再來看「人題」:

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於廣州制止道場譯

般剌密諦大師,他是天竺人,經由三次偷渡,最後一次《楞嚴經》藏在手臂裡面,再偷渡到我國的廣州,一樣是走現在講的「海上絲綢之路」,就這樣坐船過來,在廣州那裡翻譯的。

這廣州制止道場就是現在廣州的光孝寺。因為「天竺」有分為五天竺,那它是在中間,所以稱「中天竺」。天竺也叫「乾竺」也叫「身毒」,那也叫「印度」或者叫「膝前」,都是一樣的意思。那「般剌密諦」翻作中文叫「極量」,是翻譯《楞嚴經》這一部大經的這位大師他的名字。

此經是印度所貴重的,就像他們的國寶一樣,是嚴禁出境的,就是不讓人家傳出來。般剌密諦三藏大師經歷三次偷渡,最後一次把《楞嚴經》藏在手臂當中,就是把手剖開把經藏進去,然後偷渡到今天的廣州。所以這部經是在廣州的光孝寺翻譯的,光孝寺也是六祖慧能大師開悟的地方,那麼古代廣州光孝寺也是翻譯經典的處所,是在南方的一個譯經大寺院,所以說在那裡翻譯。

再來看另外一個,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烏萇」翻作中文叫做「苑」,這是他們國家的名稱。這國家的國王有一位他也是學佛,後來也是往生淨土。彌伽釋迦,此云「能降伏」。那麼什麼叫「譯語」?就是翻梵文為中文,也就是把當時候印度的梵文,轉譯為華語,也就是我們的中文,所以叫「譯語」。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羅浮是山名,在我國廣東省,為名山之一;南樓寺是大師所住之處。「證譯」就是於音字之中,參詳校正。

大師久習經論,也通達梵語,經文翻譯過後,經大師證明,可謂盡美盡善。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省門下省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在憨山大師的《楞嚴經通議》裡講的,唐神龍元年乙丑五月二十三日,剛好宰相房融被貶官,知南銓事在廣州,那般剌密諦三藏剛好在制止寺翻譯,所以就請房融宰相來筆授,在佛門一直以來有些人認為房融宰相,當時到廣州的時間記載有出入,因此而偏執的認為,《楞嚴經》是偽經,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只是記載有出入,並非無所依憑,你就偏執地認為《楞嚴經》是偽經,完全不管內容,實際上佛門高僧大德有修有證,依實相法印,印定此經確實是佛所說,所以判斷一經的真偽,要用實相法印,不能用個人的偏執,就像我們中國家喻戶曉的木蘭詩,到目前為止連作者都找不到,但是你不能否定,木蘭詩它的內容還是講述忠孝節義,是有教育意義的,如果因為找不到作者,你就否定木蘭詩內容,那不就像個愚人一樣,《楞嚴經》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是記載有出入,你就偏執的毀謗,完全不看裡面的內容,豈不大錯特錯,再者就是有看不懂的人,認為《楞嚴經》是偽經,那這種人,實在是善根淺薄,真所謂愚人著相,智者見性,沒有智慧的人著在文字相上不解其意,有善根的人,不要說遇到《楞嚴經》這麼圓滿的經典了,哪怕是蟲鳴鳥叫,他都能開悟,所以善根不夠,多生毀謗,要想入大乘,只能等待來生看看業障消了沒,看有沒機會遇到好的因緣了,好的善知識教導他了,還有人想像力豐富過頭,説《楞嚴經》是房融僞造的,要我説呀!房融要是有這麼聰明,有楞嚴的智慧,當初就會去出家了,早就成佛解脫了,不會搞到被貶官了,所以這些人就是胡思亂想,真是拿他們沒辦法,所以呀!業障中的眾生,自己看不懂佛經不知道要懺悔,還要毀謗經典,毀謗諸佛如來,真是又愚癡又可悲。

房融宰相,「菩薩戒弟子」是他的法銜,因為一般做官有官銜,受法有法銜,那麼他是受了菩薩戒的弟子。所以戒經上講:「欲受國王位時。乃至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

「前正議大夫同中書省門下省」,正議大夫大概是唐朝四品的官,同中書省門下省平章事,這是他能夠參贊的政務,參加議政,就相當現在的中央政治局的委員,「正議大夫」就是像魏徵一樣的工作,就是能夠向皇帝勸諫。

清河房融筆授。

其實去看一下,當時候神龍年間的時候,中書省門下省已經改為「鳳閣鸞台」,所以應該是要寫「鳳閣鸞台」才是準確。好,沒有關係,知道即可,這不是我們學佛的重點。

筆授就是潤文的意思。

二、辨體:

這部經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體」就是這部經的「體性」,它是以什麼為自體,也就是說以什麼為它的根本。小乘是以「生滅六識」為染淨的根本,大乘是以「不生不滅真如自性」為它的根本。這是講這部經它是依止什麼而說的,所以叫「本經的體性」。

也可以反過來看,就是:「他要說什麼」。在經文裡面就會說到他要講的內容。我們看這部經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性,這不是隨隨便便我們認為它是什麼體,它就是什麼體,必須要有經文作印證。我們看到經文裡面講:「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這是其中一句經文,就是說:眾生不知道生滅去來本如來藏,都是常住妙明不動周圓的。「常住真心」是經文裡面講到的,也就是這部經它要講的,它依的體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以為自體,這是它的根本;還有:「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在五陰的章句裡面有講到,乃至包括講六入的最前面、十二處的最前面、十八界的最前面都有這一句,「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乃至「七大」,都有講到「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都有,乃至如來藏中不屬因緣,不屬自然,所謂「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是經文裡面說到的,就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作為自體,都是要了解這回事而已。

經文裡面又講到:「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包括到後面的「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就是告訴我們:「識」與「覺」皆性皆真。這是在「識大」裡面講到的,包括「七大」文中講到的「性空真色。性色真空。」「性風真空。性空真風。」又說到「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這經文裡面不斷地講到如來藏,也指示如來藏。可想而知,這部經它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

什麼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包括《楞嚴經》它要發起修行,乃至你要成佛,你用的二十五種圓通都不會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這二十五圓通都一樣。眾生迷,是迷如來藏妙真如性;悟,也是悟如來藏妙真如性,一直圍繞在「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重點上,所以這就是本經的體性,就是所要講的最根本的。還有,我們要知道:這部經是依如來藏妙真如體性而說的,包括破外道、破邪見、破五十陰魔,也都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為自體而破的。包括:楞嚴神咒、秘法,都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而起修的,所以說:十方如來持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十方如來依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這些都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為自體所起的作用,「覺明分析微細魔事」,解釋七趣升沈,眾生的十習因、六交報,「詰其根本。」都是依如來藏妙真如性為自體。你迷了就有十習因、六交報,就有所謂的七趣升沈,就有五十五個菩薩位次。如果覺悟了,就是所謂「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也就沒有所謂的五十五位菩薩這樣的修行次第,沒有六道輪迴了,因為當下頓脫。所以無論是頓漸,都不離如來藏妙真如性,無論是覺迷,也不離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這部經一切處、一切時不會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是根本。智者大師講的「一心三觀」,也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首楞嚴三昧,它也不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就是它的體性,你依它來起修,那就是《楞嚴經》講的「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這個就是沒有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是以它為自體。所以《楞嚴經》中在在處處都是指歸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是重中之重。也因此知道這部經它所要闡述的,包括後面明宗、論用,你之所以能知道怎麼修,修是以一心三觀,你講這個論用,你講這部經的教,不管是判在哪一時,都不會離開如來藏妙真如性,乃至如來一代時教,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本經的體性。

三、明宗:

「宗」者,修行之綱領,顯體之要樞。此經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什麼叫「宗」?就是修行的綱領、綱要。你明了自體以後,你要知道「怎麼讓自性顯現出來」,要抓得到修行的綱領,前面講此經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自體,我們知道這部經要講的就是真如自性;再來是你要怎麼明心見性,你要怎麼修行,這部經講的修行綱領在哪裡?二十五門是門門都能入,那總得有一個綱領存在,八萬四千門都能入,還是有個綱領的。這部經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旨,就是教我們要「依不生滅為本修因,圓成果地修證。」

我們這「玄義」主要是用蕅益大師的《文句》,我把它的內容節取出來作說明,也就是取最精要的部分,大家比較好懂。蕅益大師的《楞嚴經》玄義,你要是能夠看懂,你對天台宗大概就能夠了解,就沒什麼問題了。看到蕅益大師的《楞嚴經》玄義,你才曉得佛法之高深,大乘佛法之浩瀚,是近代這些出家人,但凡講經者,都沒有辦法跟蕅益大師相比,他是明朝末年以來,少有的高僧大德。這部經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同樣地,我們要引經文來說明,才知道到底是不是像蕅益大師所講的這樣,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旨。經文裡面講:「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大家都知道有六道輪迴,眾生為什麼會生死相續,眾生為什麼輪迴?六道輪迴怎麼來的?沒有人可以解釋。當時候的外道,他有禪定,那禪定功夫是比現在的科技都還厲害,他有能力入定到他方世界去,到不同的空間去,也就是他定中的境界,他見到真實,定中境界一般講的就是「現量境」,在唯識裡面說的現量境就是真實的境界。外道他雖然得了四禪八定,但是他也不知道輪迴是怎麼來的,所以如來出世告訴眾生,「一切眾生生死相續」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在這裡生死相續。就是因為不知道「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眾生用妄想,這個妄想不是真實的,所以才有輪轉,乃至第二卷裡面講到的:「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如果能夠「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也就是所謂的「因緣、自然」你都遠離;因緣和合以及不和合都遠離,這種世俗的妄見、妄想你都遠離,就能夠直接見到不生不滅,那你就能「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菩提不生滅性圓圓滿滿,本來具足,它就現前了。第四卷裡面講到的:「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乃至「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所謂「云何覺明不成圓妙。」都一樣的。所以這部經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旨,不生不滅因果是修行的宗旨,叫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到第七卷裡面講到:「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以上這些都是經文,顯示本經的宗旨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旨,也就是說:「修行」沒有辦法離開不生滅性,所以「首楞嚴大定(首楞嚴三昧)」也是依照此宗旨來修行,二十五圓通也是依照這個宗旨來修行。從第一個「色塵」,一直到最後的「耳根圓通」都是見性的,皆是以不生不滅因果來修行,不然都只是有為功用而已。持地菩薩他雖然能平填道路,但是不明心,所以如來教他「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這就是教他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像畢陵伽婆蹉尊者,路中毒刺傷足,他反觀:「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這就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是修行的綱要。彌勒菩薩的「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這也是以不生不滅因果為宗,諦觀十方唯識。所以〈念佛圓通章〉裡面的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所謂「都攝六根」那就是不隨生滅,「淨念相繼」就是不生不滅。一般人依文解義,他覺得淨念相繼就是一念接著一念相續,這樣念念相續,實際上不是。所謂「相繼」就是「不斷」的意思,不斷就是「常」的意思,所以是「淨念現前」。如果說「淨念相繼」是一念接著一念,是生滅的,那大勢至菩薩不可能「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以你要從因果上去理解,不能依文解義。有人說大勢至菩薩的「淨念相繼」是一念接著一念,那是胡說八道亂講一通,如果說淨念相繼是你凡夫那種生滅念頭,一念接著一念的話,那大勢至菩薩怎麼可能「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謂「三摩地」是三昧正受,既是「正受」就不是妄念。因此你要是「以義定名」則萬無一失,若「以名定義」則萬無一得,你全部都會搞錯。所以二十五種圓通也都是以不生不滅因果作為他修行的宗旨,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四、論用:

什麼叫「論用」?就是學了這部經以後有什麼功德,有什麼作用?是講你對此經宗旨明了,那你要知道「我這樣修,以後會得到什麼樣的作用」?所以要講「論用」。此經以「離愛得脫」為用,這就講到重點了,「離愛欲得解脫」就是它的作用,你看經文後面,包括「清淨明誨」,也是為了離愛得脫,不是只有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還不能讓你離愛得脫;所以為什麼說世間法做得再善都沒有辦法離開輪迴,因為他沒有教你離愛得脫。蕅益大師這裡講得很好,其實不光是《楞嚴經》是離愛得脫,包括所有的經典,大小乘都是離愛得脫為用,這是很主要的。

我們看經文裡面哪邊說到「離愛得脫」,經云:「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持楞嚴咒消滅惡咒,這個就是離愛得脫。又云:「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頓歇。得阿那含。愛河乾枯。令汝解脫。」這也是離愛得脫,以佛頂神咒銷除淫火,所以摩登伽女得阿那含果。再來,「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這是摩登伽女在佛門出家,法中名為性比丘尼。又云:「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這也就是密咒的一個功用,包括持楞嚴神咒它的功德。又講:「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這也是經文裡面講到的,你懂得再多「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所以都是講「離愛得脫」。又云:「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又講:「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又說:「我今度汝。已出生死。」又講:「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楞嚴經》從頭到尾這些都是講到離愛得脫。

那「離愛得脫」這「愛」又分四教,天台講的四教:一般的離三界的果報愛,所以得偏真涅槃的解脫。但是二乘人藏教有偏真愛,所以離偏真涅槃之愛,得出假的解脫。但是又有出假神通之愛。有中諦似道的法愛。

而所得者。有圓淨涅槃的解脫。有方便淨涅槃的解脫。有性淨涅槃的解脫。

這部經顯、密二種解脫都有講。「顯」就是我們一般能夠看得懂的,這樣子去修行;「密」就是持咒。裡面有講到持「佛頂陀羅尼咒」,也就是「楞嚴神咒」,這就是「密」,從密咒上修行得解脫,「顯說」就是「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能令眾生圓離諸愛,圓得種種解脫。就是這部經的大力用。

所以有得圓淨涅槃,圓淨涅槃就是成佛,有得方便淨涅槃,方便淨涅槃就是包括菩薩,一定是要明心見性的。方便淨涅槃的「方便淨」就是方法,有方法來修學得到涅槃。「圓淨涅槃」就圓滿清淨,那就是圓滿成佛。還有「性淨涅槃」,性淨涅槃就是就是天台宗講的「名字位」,就是明了什麼叫性淨涅槃,但他還不算真正的解脫,只是比一般人解脫一點而已,這是性淨涅槃。

這部經講的是「離愛得脫」為用,離三界果報愛、離偏真愛、離出假愛、離中道愛,所謂「中諦似道法愛」就是捨兩邊取中間。離開了中諦似道法愛,就是包括真諦跟俗諦,他都捨了取一個「中諦」,但這還不是究竟的,這也只是相似之道,因為在這裡取著,有這法愛。所謂「法愛不存心」,才能真正得解脫。得什麼解脫?得圓淨涅槃,得方便淨涅槃,這才是解脫。這是講這部經的力用,這部經有什麼用?就是離愛得脫為用。

五、判教相:

此經以「方等」為教相,這一樣是按照蕅益大師裡面所講的,這部經是大乘方等經典。蕅益大師有解釋為什麼。他說:有些人認為這部經是華嚴時,但華嚴是在佛初成道的時候講的。佛跟波斯匿王是同年紀,佛講這部《楞嚴經》時,波斯匿王是已經六十二歲了,所以不是佛初成道的時候說的。華嚴是為大根眾生說大乘圓教,他講「圓別教」,因為他判法華是純圓,華嚴是圓中兼別,兼天台的別教。但是沒有關系,反正就是天台的一個判法。華嚴是為大根眾生。這部經為阿難等「訶小說大」。喝斥小乘、破外道,所以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唯談如來境界,一個是喝斥小乘的,所以不能說是華嚴時。那這部經它是阿含嗎?阿含時是正說小乘。此經卻是正訶小乘,所以不能判在阿含部。那部經是般若嗎?「般若」就裡面有帶通、別二教,正說是圓教,會一切法皆摩訶衍,皆是大乘。這部經講到的唯有如來藏三義當中,普收十法界,與般若相同,而前後訶小乘之處,又跟般若不一樣。

般若有共與不共兩種般若,這部經惟明「不共般若」。這部經講的「總明一切諸法」,跟般若時相同,但跟般若味不同。「時」相同,決不與般若同部味也。它是惟談「不共般若」。般若它有共與不共,它都講。

什麼叫般若經有共與不共?說共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人之法,這個叫「共般若」;唯談菩薩所行之法,不與聲聞緣覺共,這個叫「不共般若」。這部經它喝斥聲聞緣覺,喝斥小乘,所以談的是「不共般若」。在天台裡面是這樣判的。

這樣來看,這一部經不屬般若。

那這部經是法華時嗎?法華開權顯實,破妄顯真,舉手低頭皆成佛道,這部經它講「不知二種根本」不成菩提。「時之與味,一向不同。」時間與義味不一樣,所以不能說是法華時。

也有人問:這部經是涅槃時嗎?

涅槃是最後中夜要滅度的時候說的,涅槃是借藏通別三教以助顯圓教一乘。他這個藏通別的三教的藏通別,蕅益大師在《教觀綱宗》裡面特別講,他說:圓教「借三助一」的藏通別,跟「方等時」的藏通別是不一樣,它這藏通別是都已經對於圓教有了解,他是帶著說一點藏通別,這跟方等時它裡面講的藏通別不同,在方等時是對圓教完全不懂的。看起來是借藏通別來顯圓,實際上裡面程度不一樣。這是講涅槃。那《涅槃經》是借三助一,「借三助一」就是藉由藏通別三來助顯圓教,所以叫借三助一。所以也不屬涅槃時。

既然這四部都不可收,那一定是歸「方等部」,方等部「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正是方等法門,所以知道這部經於通、別二時中,時通「方等」。在四種化儀中,是頓教。是漸時,而非漸教。大機所見,小機不見,是秘密相也。放光說咒,是秘密部也。蕅益大師判這部經是屬於「方等時」,此經以方等為教相,所以說是方等部。「時通方等」,這個「時」是通時的方等,是指通教裡面講的方等。天台宗講得很清楚,通時的方等部、方等時,判在大乘方等裡面沒有問題,方等,「方」就是方正廣大,「等」就是廣大平等。所以這是「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歎大」就是讚歎大乘,「褒圓」就是褒獎圓教一乘法,所以這是方等法門。這是一般我們要了解到的經教,一定要知道。

再講深入一點:憨山大師說這部經的發起「示墮淫室當中」,正是阿含之時,所以它兼有「阿含時」,這是教你不著於五教,所以這部經它是遍於五教,以徵心破執身常見,破波斯匿王的斷見,這就是阿含教義。這是憨山大師講。辯妄見以顯真見,破見精以顯本覺,義與《解深密經》同時,五蘊三科會歸藏性,則同般若時所說的真空、法華時所談的實相。

又歷講般若跟法華兩時之間,所以說七大周遍性真圓融,與華嚴「理事無礙」法界相等。

要到第四卷中間講的:「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這就是講華嚴「事事無礙」法界,正是所謂的妙莊嚴海,這就是究竟歸寧之地,是《楞嚴經》上講「畢竟所歸寧地。」就是所安住之處,三身一體,釋迦出世之本懷,教化眾生必然令眾生能契入事事無礙法界。這個才是。

由此可知此經無教不收、無機不攝,不可定局於哪一時,這是講這部經有阿含、有唯識《解深密經》,含有般若跟法華這兩時,也含有華嚴的義趣存在,所以不定於哪一個時候,也就是說它是通的。所以你看天台、華嚴乃至唯識、淨土、禪各宗各派,他都會學《楞嚴經》,這是通的,因為他都講到,這《楞嚴經》是佛門裡面很重要的一部經典。前面我用蕅益大師的,他是用通途的方式來說明。這部經你真正要來細究的話,它可以是方等時,如果你廣解義趣的話,它涵蓋著如來一代時教,五時八教它都有。因此不可特別侷限在哪一時,這就是開眾生的普眼、開眾生的慧眼,所以無教不收、無機不攝。世尊所秉的就是盧舍那佛傳的一實相印,顯示如來藏不生滅性,所以哪有定局在一時;《法華經》講「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就是要你明了如來藏不生滅性。《楞嚴經》裡面也處處講到,就是要令眾生明了「不生滅性」,所以你不可定局於哪一時,因為每一時都是要攝歸藏性。

這部經講到修學,也就是修行,是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依妙真如性建立什麼?建立「一心三觀」,還證一心。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因此告訴阿難:不達此心,一向多聞未得無漏,所以不能頓拔生死之根,都是因為不明心的緣故。一切眾生,生死相續,都是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又講到有「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這部經是先悟一心,建立一心三觀,修一心三觀還證一心,這是這部經教的;你要修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就具有空假中,這些在後面會講到。

看到這

從初卷到四卷中就是密陳三觀之體,前面有很多的問答,心在哪裡,十番顯見、四科七大,一直到第四卷中,講到:無明怎麼來的?如來成就以後還會不會再起無明?藉由種種的問答來顯示三觀的體性。三觀的體性是什麼?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楞嚴經》前面四卷半非常非常重要,這個懂了,你對於佛教講的基本實相就了解,是可以這麼說的。你了解以後,才能起修。

後面從四卷半到六卷初,在講二十五聖,是教我們旁通悟入之法,最後揀擇耳根是最初方便,這是四卷半到六卷初。

六卷以後,就是講清淨明誨,後面使初心要修行的人觀相分明,任運一心,「法爾淺深」,對於法之淺深,皆具有斷惑證真高下之用,這是從七卷初到第八卷中要講的重點。

在第八卷末後,「修斷已極」,就是知道了包括「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包括五十陰魔「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都知道,這部經始終不出楞嚴大定。包括後面講這部經它是叫什麼名字,這是從第八卷末後一直到第十卷結束。

《楞嚴經》通途說的哪一卷大概講些什麼,我們這裡概要提一下:第一卷是講「七處徵心」,第二卷是講「十番顯見」,第二卷末後就開始講「五陰本如來藏」,到第三卷「四科七大」都講完,到第四卷的前半講「無明怎麼來」,後面講「發覺初心二決定義」,教我們選擇圓根,讓我們知道六根哪一些是功德具足的,知道要依「不生不滅性」才能夠修行。然後講「二十五圓通」,最後「揀擇圓通」,揀擇圓通完,之後講「清淨明誨」,再「說密咒」,密咒說完,接著講「密咒的功德」,講完密咒的功德,然後第八卷講「七趣的升沈」,升沈講完以後,再講「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真菩提路講完,就「分析覺明魔事」,也就是五十陰魔,魔事分析完,最後再消除我們剩餘的疑惑,說到:「五陰它是一次完全消除的嗎?要怎麼滅?」所以說「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到最後結束是讚揚這部經的修持功德。

《楞嚴經》十卷的內容大概就不出於此。從最初的發起因緣,一直到最後,大致上就是這樣。

我們大概講一下三觀,什麼叫「三觀」?就是「空觀、假觀、中觀」。依「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也就是「一真法界如來藏心」,先示此體為所觀之境,要依此體起大智用,這藏心具有三義:第一個「空如來藏」,第二個「不空如來藏」,第三個「空不空如來藏」。你先了解真如自性,那「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就是所觀的境界。

所謂「空如來藏」,就是藏性其體本空,一法不得。如摩尼珠體性空淨,了無色相,然後隨方映色,這是講真心本淨,了絕妄緣,雖有隨緣之妄,妄不離真,以即是真故,所以名為「真空」;故為觀者,先示真心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為「真空觀」。

經文講:「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然後一往「七徵八辯」,就是七處徵心、八還辨見。有人判「十番顯見」,有人判「八還辨見」。「七處徵心」也是一般通俗的講法,要是按蕅益大師所講,他講「七番破處」不是在找心,是告訴你「心不可得」,所以他用沿用交光大師所說「七番破處」,判為「廣破七番妄計」,蕅益大師真所謂公心不掩他長,所以「廣破七番妄計」抉擇真妄,讓你知道五蘊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執,顯本覺真如;乃至「四科七大」會歸藏性,然後真妄圓融,方顯「妄即是真」;這大段總顯「空如來藏」的道理。就是從初卷到第三卷終是講「空如來藏」。

再來講不空如來藏,此藏體雖空,而有恆沙的稱性功德,包含融攝,絲毫沒有欠缺,如摩尼珠體性雖淨,具有圓照之用,能隨方現一切色,這色即是珠,以珠現故。藏性雖空,能隨緣顯現十法界依正之相;現十法界,「相就是性」,以是性起故,前面講「色就是珠」,以珠現故,這「珠」就代表藏性,所以說相即是性,以是性起故,名「不真空」,也叫「不空如來藏」。

是故為觀者示此藏性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為「不空觀」。

前面講的空如來藏叫「奢摩他」,也叫「體真止」。這部經「不空如來藏」,經裡面講到,名為「三摩」,叫做「方便隨緣止」。這是從富樓那「執相難性」,三種相續,深窮生起之由,委明「循業發現」之義,總顯不空之體。從這一大段「不空如來藏」,從第四卷初到第四卷「發真如妙覺明性」半卷的經文。一千五百餘言講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就是講:藏性其體清淨,而能應能現。如摩尼珠體性圓淨,淨故非色,以即是珠故,圓故能應,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藏性」你不可說他是色,就像你不可說珠是色,不可說色是珠,所以說非色非珠。藏性體性圓淨,淨故不屬於相,以是性故,圓故能現,非不相。非不相那就是相,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如來藏」。非相,所以我們稱為「空」,非性,所以稱為「不空」。非即非離,所以平等如如,所以名為「中道」。修觀者示此藏性以為觀體,能觀此體名為「中道觀」。經文中叫做「禪那」,也叫「離二邊分別止」,也叫做「等持」。從第四卷中「而如來藏非心……,一直到即常即樂。即我即淨。」這裡文有二章,大概三百句,這是講三觀之體。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還有空不空如來藏。

第一個,你要是能觀此體,能觀空如來藏的叫「真空觀」,這在經中叫「奢摩他」,也叫「體真止」。你能觀不空如來藏的,這在經中叫「三摩」,也叫「方便隨緣止」。觀空不空如來藏,這在經中叫「禪那」,叫「離二邊分別止」。

以上「三諦」體雖不二,舉一即三,還是著在名相上,「猶存歷別」就是還有次第,未及一心之源,難契圓融之旨;直到最後教你「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則藏心妙性徹底窮源,絕諸對待。雙離則雙泯,雙即則雙存,所以是「空有具非,空有具即」,所以叫「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存」則三諦宛然,「泯」則一心無寄;寂照同時,存泯無礙,唯在忘言者可以神會,絕慮者可以心通,這就是「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寰」就是法界、宇宙,環宇的意思。

這是前面的四卷半,到「即常。即樂。即我。即淨。」這裡,它是解釋三種如來藏,到最後一句「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這是把它講到最究竟,這不滯名言。這是「三觀之體」。

第二個,要講「三觀之相」,

第一個叫「奢摩他」,名為空觀,就是了一真法界如來藏心本無生滅亦無諸相;因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起三細六粗相,四大六根種種諸法,而此諸法唯心所現,本無所有,但是一心,心體圓明,離一切相。如珠中色本來不有,珠本來無有色,當體即空,以即空故,所以說「色即是空」,以「色非色故」,色不是實色,依於真空而有,所以說:「色不異空」,作是觀者名為真空觀。他這是依空如來藏而起修、起觀,叫做「真空觀」。

再來,同樣都是依一心,依如來藏不生不滅,心體圓明,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此則諸法當體虛假,如幻不實。這個叫「三摩缽提」名為「不空觀」。什麼叫「三摩缽提」?就是講「不空觀」,也就是「假觀」的意思。如珠中的色分明顯現,全珠即色,以即色故,故曰「空即是色」。前面講「色即是空」,這裡講「空即是色」;以「空非空故」,空不是斷空,全體是真空,「空即是色」,所以「空不異色」,故名「不空」;作是觀者名為「不空觀」。

第三個是「禪那中道觀」,依寂滅一心照明諸法,諸法法爾當體寂滅。以寂滅故名為「空」,以能照故名為「不空」。如珠與色,非色非珠,名「空不空」;所以非寂非照,如如平等,唯是一心湛然不動,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任運流入薩婆若海;作是觀者名為「中道觀」。

這是大概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三觀」。

這裡講「三觀之相」,後面還有「三觀之用」,這樣下來一直到這部經結束,是講三觀之「名」,三觀之名就是這部經的經名。這是因為《楞嚴經》的因緣跟智者大師有相當的關係。智者大師作「天台三大部」,講大乘止觀,講一心三觀,在當時候就有位梵僧跟他說:你這個跟《楞嚴經》裡面講的內容很像,實際上《楞嚴經》不是要講智者大師說的內容,只是後面的學人引用智者大師的一心三觀來解釋《楞嚴經》。你要搞清楚,《楞嚴經》是因阿難墮於淫室當中,如來藉這個因緣為大眾顯示出首楞嚴三昧,所謂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這是《楞嚴經》它所要講的,而不是變成講一心三觀,只是一心三觀剛好能解釋這部經的經文,這樣才是回歸到本來。如來在《楞嚴經》上他要講什麼?本來就是要講「首楞嚴三昧」,但因眾生不明心見性,需要藉由修行來證道,所以佛就跟他講你的心怎麼來的,經過七番破處,然後再十番顯見,重重開示把這藏心給顯示出來,後面才教他用圓根來修圓觀,所以有「耳門圓照三昧」。

你要說二十五門,門門都是首楞嚴三昧,也沒有問題,只是入手處不同而已,所以他說「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阿難他示墮淫室,遭摩登伽難,回到精舍後,他就說「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求如來給他一個修行的方法,佛就教他首楞嚴三昧,所以在後面第三卷阿難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才是《楞嚴經》要說的。一心三觀的內容只是剛好能解釋《楞嚴經》,理是沒有錯,但是後來的學人講得有點偏離《楞嚴經》它所要講的主題。《楞嚴經》是佛所教給眾生的,而不是佛依智者大師講的,是佛經有這個義趣,後世用智者大師講的天台一心三觀來解釋佛經,幫助我們理解《楞嚴經》,修學《楞嚴經》,是這樣子的。

實際上一心三觀、一心三止在各各法門裡面都涵蓋的,一心三止是:體真止、方便隨緣止、離二邊分別止。止觀是同體的,所以說「止觀雙運」。後面的學人,尤其在末法,他會覺得《楞嚴經》講的是一心三觀,那你要去看《楞嚴經》經文它裡面是在講什麼;是智者大師講的一心三觀,大乘止觀跟《楞嚴經》很像,它可以作為《楞嚴經》的解釋,但《楞嚴經》裡面要講的是首楞嚴三昧,這個才是佛要教的。「首楞嚴三昧」你要怎麼理解?我們可以用一心三觀來理解。這樣就很正確了。

所以後面的祖師在講《楞嚴經》時,都會講到一心三觀的道理,用在《楞嚴經》裡面加以解釋,所以後面的學人學一學就變成「《楞嚴經》講的是一心三觀」,雖然大道理是沒有錯,可是你還是要看清楚,在經文裡面佛是要講什麼?他講的就是大佛頂首楞嚴王,是這「首楞嚴三昧」,這才真正是《楞嚴經》它要教給你的三昧。這個是一定要清楚的,我們玄義就講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