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

意識界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十八界本如來藏 ─  意識界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

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接著講意識界。

這裡佛告訴阿難說:「意法為緣。」意根攀緣法塵,產生意識。佛問他:這「識」是因意所生,叫做意識界,還是因「法」所生,叫做意識界。也就是問,你這意識從哪裡來?是從意根而生?還是從法塵而生?如果因意根而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你這意根必然要有所思量,才能夠顯現出來你有這意識。「若無前法。意無所生。」如果沒有所緣的境界,意識產生不出來。所以說「離緣無形。識將何用。」離開了法塵,你只有意根是沒有用的。跟前面一樣。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這裡是從同異來分辨根識,你這意識心,「意」就是指意識。「與諸思量」這句就是指第七的意根,此二都有了別的作用。此識與根是同還是不同?所以說「為同為異。」

「同意即意。」如果是相同,那它只是意根而已,就不是所生之識。如果「異意不同。」若跟意根不同,那它則不屬於意,則「應無所識。」它就沒有辦法識知、了別。「若無所識。云何意生。」如果無法識知了別,云何說它是意根所生的意識?

下面這一句,他說:「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如果異於意根,它又能夠有所識知了別,那麼它就叫做意根,云何意根又能識知了別意根。就像眼根,它能自見眼根嗎?它是見不到的。且同異這二妄,不管是從同來看,或從異來看,都無體性。你說它同於意根?它不同於意根?這兩個來看,都是找不到的,所以說「界云何立」,那你就沒有辦法立界。所以妄計從根而生,是錯誤的。所以他這裡又再特別講得更清楚,你認為的意根是什麼?是指第七意識?還是第六意識,你是把意識當作意根?那與這根是相同還是不相同?

下面從塵相來辨別。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如果因法而生的話,世間諸法,不離開五塵,這五塵分明所對的就是五根,所謂色、聲、香、味、觸, 對眼、耳、鼻、舌、身,它都有相狀。五根對五塵,它不是意所攝的,跟意根沒有關係。它是你其他五根所攝持的,所謂「攝持」就是它去攀緣它。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

如今你看看法塵是什麼樣子?因為法塵是五塵謝落的影子,並無實體,所以佛從五塵來為我們說明,法塵是無體的。「五塵」總的來說不離開「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你離開了這五塵,「越此諸相。終無所得。」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終無所得。五塵是離不開色空動靜通塞,法塵又不離五塵而有,離開前五塵,則法塵沒有形相。

所以「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色空諸法生,色空諸法滅,既沒有所生的因,那因法塵而產生的識又作何形相?所以叫「所因既無。因生有識。」所以佛就直接問阿難什麼是法塵?法塵是不離開五塵的,可是這五塵是哪來的?五塵是五根所攝,跟意根沒有關係,所以法塵只是五塵謝落的影子,並無實體。一個不實在的東西要去產生出意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說「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

什麼叫「生則色空諸法等生」?如果說我們的意識是依於法塵而來,那色空生的時候,色空是相互對待的,色空是對立的,那如果色滅的時候,你說你的意識從法塵而來,五根攀緣五塵,我們以眼根為例子,眼根所攀緣的色空,它在變化的時候,這意識,豈非一下有,一下沒有。更何況它本來就是虛妄的,因為法塵是五根攀緣前五塵謝落的影子,所以本來就是虛妄的,法塵本非實有,又怎麼能夠產生出意識?所以說「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既然相狀不有,法塵非是實有,那法塵所生之識,又作何形相。所以妄計意識從法塵而生,這是錯的。所以「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它就不屬於因緣、自然、虛妄和合。

從第一卷到這裡,阿難啟請妙奢摩他到這邊,從剛開始「破妄顯真」,再來「會妄歸真」,而所顯之理從淺至深,總該四時所說之教。

前面總該四時,從第一個徵心辯見來說,徵心辯見它是破身見,祖師講可當阿含的教義來看,再來破見分識精,這可以當方等教義來看,經歷五蘊三科,「五蘊」就是前面的五陰,「三科」就是這裡的入、處、界這三科,「入」就是六入,「處」就十二處,「界」就是十八界。五蘊三科會歸藏性,根塵識界一一本空,這就是般若教義。又讓你知道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法法全真通歸實相,這是法華終教義。如果再加下文七大周遍,一一圓融周遍法界,那就含攝華嚴教義。把《楞嚴經》廣解來看,這《楞嚴經》是通於五時的,涵蓋著世尊一代時教的精華,所以《楞嚴經》叫開智慧的《楞嚴》,真的相當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