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上冊-45)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十宗
以下講中國佛教的十個宗派。......


禪與教。無兩樣。

「禪」不是盤起腿來,閉上眼睛,叫做禪。
如果盤起腿、閉上眼睛,收攝六根,將散亂不堪的念頭,收攝起來,不讓它放逸,這只是攝心,並非是禪。
即使做到心如止水,也只是「止於靜」的世間功夫。
達摩大師說:「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所以叢林禪堂坐禪時,大眾用功,努力於善惡不思,便是在如是用功。
但要警覺,不得墮入昏沉、掉舉、無記中。
在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因病與藥而已。
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思」,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們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後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屍的是誰」,有的是「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後來多用「看念佛的是誰」或是「看念經的是誰」其實都一樣。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所以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
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
由此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性即是心,「反聞聞自性」,即是反觀觀自心,「圓照清淨覺相」,清淨覺相即是心。照即觀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觀佛,觀佛即是觀心。所以說「看話頭」,或者是說「看念佛是誰」,就是觀心,即是觀照自心清淨覺體,即是觀照自性佛。
心即性,即覺,即佛,無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無往無來,就是本來現成的清淨法身佛。
行人都攝六根,從一念始生之處看去,照顧此一話頭,看到離念的清淨自心,再綿綿密密,寂而照之,直下五蘊皆空,身心俱寂,了無一事。從此晝夜六時,行住坐臥,如如不動,日久功深,見性成佛,自然苦厄度盡。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汙染,實見自性的面目。汙染就是妄想執著,自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為諸佛眾生所同具,無二無別,若離了妄想執著,就證得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則就是眾生。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兩句話是參禪的先決條件。
如果不做到,參禪不但不成功,連入門都不可能。
因為萬緣纏繞,念念生滅,哪能參禪!
參禪成就,那就是時時禪,所以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以下舉幾則祖師公案─
明朝末年的紫柏尊者─達觀大師,因參話頭,使得頭、面都紅腫。有一天吃早粥時,專致用功,心不在焉,一失手,將粥碗掉落在地上跌碎了。此時他忽然大悟。
這是參禪用功的一個例子。
今人參禪一曝十寒的態度,恐怕一輩子都不會有成就。
還有一位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別號懶安,是百丈懷海禪師之法嗣,俗姓陳。幼年出家,後在鳳棲寺受具足戒。受業於黃檗山(今福建福清縣境內),學習律乘。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深感所學不得力。於是四處雲遊。在前往洪州的路上,大安禪師碰到一位老人家指點他往南昌,說:當有所得。
於是,大安禪師便前往洪州百丈山,參禮百丈懷海禪師。
剛開始參禮百丈禪師,大安禪師便問:「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百丈禪師說:「大似騎牛覓牛。」(就像騎牛找牛)
大安禪師又問:「識得後如何?」
百丈禪師道:「如人騎牛至家。」
大安禪師再問:「未審始終如何保任?」(不知道如何保任)
百丈禪師道:「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
(就像牧牛人,拿著鞭看著,不讓牠踩壞人莊稼)
大安禪師由此領悟佛旨,安心住山,再不向外馳求了。
後遵百丈禪師之命,前往大溈山輔助靈佑禪師,開創溈山,充當典座。
在大溈山住山期間克盡職守,為眾所敬。後到福州怡山,教化閩中。
曾有一次,大安禪師在陞座、說法的時候,對座下群眾說:「你們來找我,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假如是想成佛,你們自己本來就是佛,何必擔佛覓佛,像渴鹿追陽燄,何時才能相應!只要你們沒有這許多顛倒攀緣心、沒有妄想惡覺、垢穢染淨的眾生心,那就是初心正覺佛,還要向何處去尋覓呢?」
過去我在溈山禪師座下三十年,雖吃著溈山飯,拉著溈山的屎,但不學溈山禪。(大家別誤會,這裡可不是世間人認為的吃裡扒外喔!而是說明大安禪師的用功法)
我用功的方式是:
「看著一頭水牯牛。如果牠的頭才從路上轉到人家草叢,我便把牠鼻頭拽轉回來。如果牠才犯人苗稼,立刻拿鞭子撻下去調伏牠,這樣調伏的時間久了。雖也曾遭到批評。但我仍堅持我的做法,現在也是個露地白牛,終日露炯炯的,趕也趕不去。」
這牛的比喻,正是大安禪師用功的方法,而不是一般盤腿靜坐的通途方法。
禪宗大德們在開示中,有個譬喻:「用功夫,如貓看老鼠一息都不能鬆懈。」這譬喻就是教我們如何用功。
今人照顧話頭就是要時時勤做功夫,這樣便可以得個入處。
像南嶽懷讓禪師初參六祖慧能大師的時候,六祖問:「什麼處來?」曰:「嵩山來。」
六祖又問:「什麼物?恁麼來?」懷讓禪師無語……。
經過八年,忽然有所悟,乃白六祖說:「某甲有個會處!」
六祖說:「怎麼生會?」懷讓禪師說:「說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說:「還可修證嗎?」
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
六祖說:「即此不染汙,乃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我亦如是。」
所謂禪宗,非用思量、想像而能得入,也就是「見性」想入禪宗,必須達到絕思絕議,「絕」是斷絕,真能所兩忘,方識得何謂禪,而不是用思想、動念頭。
四祖道信大師曾開示牛頭山法融禪師說:「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缺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愁慮。
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惡,不作諸善。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
這才是禪。
其次,再講到「禪與教」的「教」。教是言教。
是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當中,所講的說法、開示、語句,總稱為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化。
內容包括了:
方便接引入佛門的小乘法,大乘入佛的菩薩法,諸佛境界的一乘法。
如果能依教奉行,可以不再輪迴三界六道,還可以圓成佛道。
這就是講「教」的部分,雖然有時會在部分不了義經中看到佛陀教來請法的世間人一些世間法,但那不是世尊應化世間的主要目的,所以佛在《涅槃經》的四依法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唐朝圭峰宗密大師說:「教為佛口,禪為佛心。」
教猶如指路標,藉由文字的敘述來讓學佛人知道該如何修行,以及修行的過程及證入境界。禪是直指,非關文字,後來使用的方便見性證入的手法則稱為「禪法」。
教下雖透過經典,但解行不可偏廢,定慧也須相資。
因為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修證佛法的三無漏學,三者相輔相成。
之所以說「教與禪無兩樣」是因為「教與禪」只是契入佛性的手段方法不同,最終證入的境界是相同的。
所謂「殊途同歸」即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