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楞嚴經發起的因緣

 



楞嚴經發起的因緣


悟顯法師講述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晏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這個時候剛好是休夏自恣日,所以說「屬諸比丘休夏自恣。」比丘會結夏,也就是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三個月,就是在夏天的時候,為了護生他就不再外出了,就待在他住的地方結夏安居用功。你有「結夏」你就有夏臘,也叫坐臘,這九十天是沒有外出的,無由見佛。夏滿之日同詣佛所,就是在最後一天,一起到釋迦牟尼佛所在的地方,也就是前面講的祇桓精舍,自己有過失「恣任僧舉」,就是讓其他的人可以舉他的罪,他出來懺悔,佛為作法懺悔,所以名為「羯磨」。

 

那麼不光是這些比丘,還有十方菩薩也有問題想要來請問世尊。「欽奉慈嚴將求密義」,想要從佛那裡學到如來的甚深妙法,所以叫「欽奉慈嚴。將求密義。」「欽奉」與「慈嚴」,欽奉,就是恭敬奉持,慈嚴就是指釋迦牟尼佛。

 

 

「即時如來敷座晏安」,佛就端坐在大眾當中,「為諸會中宣示深奧」,佛在這會當中,為大眾開示佛法。當時候大眾「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這「迦陵仙音」一般來說都是指佛說法的音。遍滿十方界,那恆沙菩薩聽到釋迦牟尼佛說法一起過來集會,「恆沙菩薩來聚道場」,以文殊師利菩薩作為上首,作為代表,所以說「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這是「別序」,「別序」就是它有它特有的因緣。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這時候波斯匿王因為他爸爸往生,波斯匿王要在結夏的最後這一天,想要發心供齋,迴向給他爸爸,所以叫「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到宮庭裡面來,自己親自來供佛,「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就是用最好的東西來供佛。「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包括自己也親自供養諸大菩薩。那麼除了波斯匿王、城中復有長者、居士都同時要在這個時候來供佛,因為精進修行這三個月以來,功德很大,有證果的、有人開悟了。大家知道這個時候可以修福,所以「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讓文殊菩薩「分領菩薩以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就是每一桌都有賢聖僧,讓他們供養。

 

 

那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阿難之前就有事情「先受別請。遠遊未還。」還沒回來,沒有跟上,所以說「不遑僧次」。阿難自己出去「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那天他獨自回來,中午還沒有吃飯。

 

那麼再看,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這時候阿難執持著應量器,就是缽盂,「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就是托缽,托七家,所以叫「次第乞食」。「心中初求最後檀越」,心中希望有施主來供齋,為什麼叫「最後檀越」?因為前面僧團已經受波斯匿王請,只有他一個人,因為有事遠遊。是幫大眾去辦事情,不是他個人的事情。「遠遊未還。不遑僧次。」前面僧眾已經應諸齋主,大眾都去,只剩他沒有跟上。所以說「心中初求最後檀越」,看有沒有檀越施主能夠來供養他。

 

來「以為齋主」,他以平等心,「無問淨穢」或是「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不分別他的種族、不分別淨穢、以平等心人受供,不擇微賤,發平等心,希望能夠成就一切眾生的無量功德。

 

 

這是自利利他,自己成就無量功德,一切眾生功德也能成就,因為前面講波斯匿王跟這長者居士請了僧團,獨有他一個沒請,那這供養的功德就還沒有圓滿,所以說「心中初求最後檀越」,看哪一個人最後能來把這事情給做圓滿,成就無量的功德,也就是自恣日的這齋僧功德。「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當然,「供僧」本身也就是無量的功德。

 

 

他知道佛「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這在經典裡面都講過,一個想說:窮人很苦沒有福,他就去窮人那邊跟他托缽。這是大迦葉所為,他就去找那窮人托缽,人家就譏嫌他,人都已經窮到沒飯吃了,你還跟他要飯吃。那麼須菩提他是想到富人,如果沒有修福,將來會墮落,就專門找富人托缽,須菩提這樣的做法也被譏嫌,說:你看須菩提想吃好的、用好的,他就專門去找有錢人托缽。所以釋迦牟尼佛講:你們「心不均平」,心不平等。那麼阿難「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佛教他們不要以不平等的心來托缽,省得人家生毀謗。那麼阿難也如教奉行,依照如來所教「開闡無遮」,就是平等地,沒有分別地行托缽的方式,這樣能夠「度諸疑謗」,也就是消除大眾的毀謗跟懷疑。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於是阿難從城隍邊這護城河要走進去,「徐步郭門」是慢慢接近城門,這形容得非常仔細,在城門前很安定,然後徐徐緩緩地走。就是調整自己的威儀,準備如法來托缽,所以叫「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這是講阿難因為遠遊未還,所以在外面乞食,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要用幻術去迷惑阿難。

 

「娑毗迦羅」翻作中文叫「黃髮」,也叫做「金頭」。這是一個外道的名稱,那麼以我們現在人講的邪術、邪咒去迷惑阿難!

 

「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如來知道阿難被淫術迷惑了,用齋完畢就立刻離開王宮,所以說「齋畢旋歸」。

 

那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他們知道如來用完齋以後,一般都會講經說法。怎麼他這一次沒有講經說法,就直接就離開了,所以他們就跟著走,「俱來隨佛。願聞法要。」「願聞法要」,就是希望如來應供完之後能夠開示。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這個時候世尊放光,出千葉寶蓮,光中有化佛宣說楞嚴咒,然後佛命文殊師利菩薩把楞嚴咒送往阿難所,消滅惡咒,把阿難跟摩登伽都帶回來,帶回到室羅筏城的祇桓精舍。所以叫做「歸來佛所」,這個是《楞嚴經》它發起的一個因緣。

 

節錄自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一  悟顯法師 講述

 https://mdxv1blogger.blogspot.com/2020/09/blog-post_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