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 (五) 正宗分 - 道源法師講

....續

正宗分


釋淨業義:欲界業有二種,善業和惡業。色界、無色界的業,叫不動業。三界內的凡夫有此三種業。欲界中有六道,又分為三善道、三惡道,造善業生三善道,造惡業生三惡道,合稱六道。上二界是修四禪八定生上去的,所謂四禪八定者,八定之中包含四禪,非謂四禪之外別有八定也,即色界修四禪定,無色界修四空定,合稱四禪八定。因生到色界、無色界,都是修的定業,故名不動業(定即不動)也。三界之內的三種業:善業、惡業、不動業,我們先學不要造惡業,停止造十惡業,修學十善業;但是應知道,修行十善生天道,而這修十善業,祇是修大乘法的基本工夫,非求生天道也。世尊不叫我們生天道受天福,因為天福享盡,還要墮落。故知此處說修十善業,非是叫我們生天道,而是準備修大乘法的。這個道理很容易了解,若是天天造十惡,還修什麼菩薩道!上二界的不動業,是他們現今在定中為不動,定力散時,還要輪迴下界,非永久不動也。到此以「淨業」校量之,欲界的惡業固非淨業,而欲界的善業亦非真正的淨業,它若與惡業比較起來,則可謂淨業。但此淨業非真正永久之淨業,因它不脫出輪迴,人天福報盡時,還墮三惡道。上二界的不動業亦不脫輪迴,所以三界以內的業,祇能叫做善業,不能叫做淨業。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出世法,了生死出輪迴,證聲聞緣覺果,它這個業清淨了。然而他們的淨業,若是比對三界的凡夫言,二乘業是淨業,若比對大乘業,則二乘業還不是清淨業。因二乘人雖能超出三界不受輪迴,但是他不發菩提心,不行菩薩道;他證得偏空涅槃,自以為所作皆辦,不發菩提心度眾生;他起了涅槃的法執,執著涅槃之相。又因度眾生要在生死道上,他害怕生死之苦,才超出三界的,所以他著了生死之相。著了生死之相,故不肯到生死道中度眾生;著了涅槃之相,故捨不得丟掉涅槃。結果,被法執所染污。他的業對凡夫業而言,名為淨業;但被法執所染污,其淨業又不得名為淨業了。大乘菩薩有權教大乘和實教大乘,權教大乘之業,較諸二乘叫做淨業。因他能自利利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他上求佛道,著上求佛道之相,下化眾生又著下化眾生之相,因他按事相而修六度之故,所以權教大乘之業,對二乘言名為淨業,若較諸實教大乘,又不得名淨業了。實教大乘修六度行,上求下化與權教同,但實教大乘菩薩是依法(佛)性起修,不著事相,上求佛道不著佛道之相,下化眾生不著下化眾生之相,這才叫真實大乘。真實大乘,上求佛道,無佛道可成;下化眾生,無眾生可度,這種業才叫淨業。金剛經說:「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者。」這即是叫人度眾生不要著度眾生相。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求佛道是求法身如來,若是著佛相法相,即不能證得法身如來,因為行了邪道,已染污了。所以終日求佛道,若是著了佛相,著了法相,即非成佛的正因,而成了邪道。這是大乘最高的哲理:必須每日求佛道、無佛道可成,每日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每日求佛道、修成佛道之業,每日度眾生、行度眾生之業,這個業沒有著相,這才叫清淨業。「如此三事,名為淨業。」經文說這三件事,都是淨業,如何融會貫通?剛才我說:凡夫福業 --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不是淨業,是凡夫有漏之業。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亦不是淨業,乃是小乘之業。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業,但這大乘業須是真實大乘,權教大乘業還不淨。那末,由此看來,祇有第三種福才是清淨業。還得了解明白,不要落到權教大乘上。怎麼這個經文上「如此三事,名為淨業」?這就知道這三種福,叫我們要完全修的,因為十六觀經是大乘理,修這三種福是作十六觀想的初步工夫。要想修十六妙觀,先修這三種福。雖然三種福統統修,其目的卻在第三種大乘福。此大乘福含攝有前面二種的凡夫福和二乘福。但是前面第一種凡夫福,不含第二第三福。第二福含有第一種,而不含第三種大乘福,這叫「得前前者不得後後,得後後者必兼前前。」所以這個地方叫我們統統修。實教大乘菩薩修六度萬行,尚且不著相,何況他修凡夫十善及二乘戒法,怎麼會著相。所以一清淨一切清淨,統統變成清淨業了。

以上將修三種福的文消通了,今再把它的玄義加以解釋。為什麼佛叫我們求生西方,先修此三福?福與罪是相對待的,不修福就必造罪,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要轉凡成佛,把凡夫轉變為佛,把凡夫轉變成聖人,若天天造罪,怎能生到西方去?若是修福就不造罪了。造罪則生障礙,不造罪沒有障礙,天天修福,則福報愈修愈大。求生西方要修淨業,要修福,還不要著相,理論愈讀愈高,愈讀愈深,但是下手必須從事相上下手。學佛本為求智慧,而佛號稱兩足尊,即福慧兩足的世尊,足者修行圓滿之意。修福如何修?行布施持戒。布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都是培福。其次持戒修福,分在家戒與出家戒。在家戒有三皈戒、五戒、八戒,及在家菩薩戒等,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及菩薩戒等都是修福的。戒律雖分多種,功能則統歸一致,防非止惡。我們眾生不知何者為非,何者為惡,佛有大智慧,他為我們抉擇出來,何者不應作,作了就是非,何者不應做,做了就是惡,若是為非作惡,就是造罪。若是持戒清淨,不為非作惡,處處防非止惡,那就修了福。所以在家居士持戒亦修福,出家比丘、比丘尼持戒亦修福。上說行布施持戒以修福,修福又名培福,即以新福培養夙福。修福培福既已得福,還須惜福,惜福即不要捨福,而盡量保存前生前世布施持戒修得來的福,不要濫用。這等於銀行存款,是從前賺得來的錢,現在不要隨便亂用。捨福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之中奢侈浪費,名為捨福。惜福者愛惜福報也,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儉德。務須明白,儉是節儉,儉非慳吝,節儉在佛教謂之惜福,是對自己的生活,不要奢靡。節儉下來的錢財,拿去布施救濟貧民,並不是慳吝不捨,這道理須了解清楚。現在明佛理的人少了,大家都崇拜新學說,而現在的新學說,要提高生活,提高生活享受,就是要大家舒服舒服,「人生行樂耳,何必自找苦吃」對這一學說,大家都很容易學,因為這種學說,正合凡夫性,凡夫都有貪心,好好的享受享受,正合凡夫之心,故此學說,大家都樂於接受。這種新學說,還有他的新理論支持著,他說:過去佛教講惜福的儉德,那是舊道德,現在講提高生活享受,乃是新道德,並不違背道德。此話怎說?因為現在生產過剩,若是大家都節儉惜福,那工廠的貨物銷不出去,都要關門,工廠關了門,工人沒有飯吃,你說你是在惜福,結果是在造罪。若是提高生活享受,工廠可賺錢,工人不失業,這等於救濟工人,此乃是一種新道德。這話乍聽起來,似乎有理。但實際其中含有不道德的事,所謂提高生活享受,應打打算盤,量入為出。若不打算盤,光圖生活享受,沒有錢怎辦?沒有錢祇好去偷去搶,這樣豈不是造罪業!是故此等新學說,其中實含有罪過。

此十六觀經韋提希夫人為當機者,等於阿彌陀經的舍利弗尊者,金剛經的須菩提尊者。韋提希夫人既是此經的當機者,佛講給她聽,亦就是講給我們大家聽。「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佛在此特別加重解釋,就是勸我們相信,要修這三種福。這三種福,已經接著說過名為淨業,這個淨業,是三世諸佛都要修的正因,過去諸佛已經涅槃,亦是修這三種福的;現在十方諸佛,亦得修此三種福;未來諸佛,我們已發菩提心,我們就是未來諸佛之一份子,未來的諸佛還沒有來,還沒有成佛,他們怎麼成佛的呢?亦得修此三種福。因為這是個清淨業,是成佛的正因。前天講過,成佛是正果,必須修成佛的正因。若是因不正,則果亦不正,「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佛講給韋提希,叫她知道,就是叫她堅固她的信心,一定要修這三種福。下面十六種觀想,隨各人的根機,能夠齊修十六種觀想,是修淨土法門的上根利智者,若不修此十六觀想念佛,而依著阿彌陀經修持名念佛,亦得修福。福報關係很重要,關乎自利,關乎利他。若是福報不夠,福太薄,乃是前生的關係,前生沒有修好。佛教不是定命論,定命論者說你該窮,該窮就得受窮。佛教不是定命論,佛教是因緣論,我今生福薄,是前生沒有培福,即前生對布施持戒都太差,但可以今生培的,我懂得佛說布施持戒是修福的,我可以今生加緊努力的修,今生還來得及,此名因緣論。若是不注意福報,而聽經修行這都是求智慧非修福。沒有福報,要修行修不來,魔障太多,第一個是病魔,不修行用功沒有病,一欲修行用功,這個病那個病全來了。因為福報薄沒有錢,害了病沒有醫藥費,如此怎麼去修行呢?此名病魔。福報不夠,欲修行不能修,因為福報不夠,生活就艱難困苦;因為生活不充裕,就得去謀生活,從早忙到晚,忙得不夠吃飯,這種為謀生而辛勞做事,做得精疲力盡,不能修行,就叫事務魔。病魔、事務魔,統屬煩惱魔。煩惱者紛煩惱亂,使你身不安,心不安,怎麼能修行呢?這是貧窮的佛弟子,前生沒有修到福,今生薄福貧窮,祇有今生急起努力修福。怎麼修?第一、精進持戒,持戒是正對罪業而說,持戒防非止惡,不為非作惡,就不造罪,不造罪回轉來就是做善事,那就是培了福。第二、讀誦大乘經典,發願每天讀誦金剛經、阿彌陀經和遺教經等大乘經典,那就培了大福報。其他如拜佛、念佛等都是培大福報的,這幾種事,都不須要花錢,而能培大福報,當勉力行之。至於布施度,分財布施和法布施,貧窮的佛弟子,不能行財布施可以行法布施,將自己聽得來的佛法,轉行說給他人聽,這是不要花錢的法布施。再說薄福的人,是不是可以行財布施呢?一樣可以做,祇看你發心不發心。貧窮的佛弟子,財力不夠,祇要你發心,能在你的生活費裡節儉下來一元,誠心布施求福,比那個有錢人布施一千元的功德還大,培福培得還更多。這是說,福薄之人,要想自己修行用功,處處都生障礙,要想利益眾生,所求不能滿願。利益眾生按世間法的利益,例如到了冬令救濟,知道有人生活困苦,我想買點米送他,沒有錢!想買幾件寒衣送他,又沒有錢。你不發心救濟眾生罷,若是發心欲想按世間法利益眾生,不能滿願,為什麼?福報薄,沒有錢。福薄之人,想按世間法利益眾生,不能滿願,為什麼?福報薄,沒有錢。福薄之人,想按世間法利益眾生不能行,但按出世間法可以行,例如修造佛殿,佛殿是供養三寶之處,人家有錢,十萬八萬捐獻得出,我貧窮人十元八元都拿不出。欲想供養三寶,供養不了。這是貧窮弟子,想按佛法作功德,又不能滿願。那麼,怎麼辦呢?祇要你發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修造佛殿,他人出大錢,而我出多出不起,我隨喜功德,能出十元就出十元,能出五元就出五元,但是要發虔誠心。修造大殿,搬磚搬瓦,需要人力,我發心搬點磚搬點瓦,這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他人發心請法師講經,講經要印經書,我太多的錢出不起,十元八元總可以;十元八元亦出不起,印出來的經書,我可以出力去搬運和做些分發的工作。人家在講堂裡講經,我來給你打掃講堂,安排桌椅,這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是培福的。但這必須發心我是來培福的。由此看來,雖然沒有錢,一樣可以培福,祇要你發心。有錢的佛弟子,培福容易,但是要知道培福的道理,才肯培。若是有錢沒有學到佛法,那就沒有福報還比較好點,少造些惡業。他有福報是前生培來的,今生沒有聞到佛法,他不能以福培福,而是以福造罪。前面說:生逢這個時代,要提高生活享受。沒有錢的人,儘打妄想。提高不起來。有錢的人,提高生活享受,非常容易,馬上就能滿願。報紙上登載:在台灣吃一桌酒,花新台幣伍萬元,這算不算浪費?這是提高生活,提高享受,這豈不是把錢糟蹋了嗎!糟蹋錢財就是捨福,那個錢是前生培福得來的,不學佛法不懂這個道理。今生亂用錢把前生修來的福捨掉了,又在那裡造罪業。想想看,那五萬多元的一桌筵席,吃的什麼東西呢?完全是拿眾生的生命肉體,給自己飽口腹之欲。這種情形,寧可沒有錢,有了錢不知道以福培福,而在以福造罪。不學佛法的有錢人,造些非常殘忍的殺業,今舉清蒸螃蟹為例,那些有錢人,大魚大肉吃膩了,要吃螃蟹,將蟹置盤中去蒸,蟹就在盤中受熱想逃命,發出走動掙扎的痛苦聲音,我們聽了心痛,但是他們的心靈,為食慾所使已麻木了,無動於衷。其次,有錢人,要喝蟹髓湯,取幾十個活蟹之髓,作成一碗羹湯,這種不顧眾生痛苦死活,祇圖自己食喝痛快的行為,豈不是拿錢造殺業、造罪過。香港南洋一帶,歡宴貴賓之筵席,必定要上一個烤豬,這是名菜,為了掙面子,不能缺少。這個菜聽說是用一隻小豬活活烤死的,真是慘的不得了,但是拿上桌來,不是為填飽腹,而是為擺架子,表示有錢,吃得起名貴菜餚,才做這個烤豬的。有人問道:究竟有沒有地獄?我們是佛弟子,絕對相信有地獄。地藏經上有明文,婆羅門女問陰府的無毒鬼王:聽說鐵圍山間有地獄,是事實否?無毒答道:實有地獄。有的人還在半信半疑,究竟有沒有,誰看見了?當知一定有地獄的,若是沒有地獄,那些將錢造罪過、造殺業的人,法律制裁不到他,他為了自己口腹之慾,慘殺那些螃蟹、小豬乃至其他的畜生,受無窮盡的痛苦,道德他不管,法律制不了他,這種人應當把他安置在那裡呢?非得有個地獄不行。有錢的人,有大福報,福報是前生帶得來的,若能以福培福,則福報愈來愈大,剛才說過:有錢的人,若是學了佛法,欲想自己修行,生活不打你的閒岔,因為你有的是生活費。其次,煩惱減少,因為家庭富裕,不隨心的事很少。事務亦不打閒岔,自利方面很好用功。欲想利他亦很容易,利他需要有福報有錢財,你已有福報有錢財,想欲利他,要造佛堂寺院,就造佛堂造寺院。我時常對我們志蓮精舍曹居士夫婦的這個講堂,非常讚嘆,不是一直讚嘆他,是叫大家學樣子,你有了錢,亦可以再去造個講堂,比這個志蓮精舍更大一點都可以。有了錢能用之以供養三寶,利益眾生,這叫以福培福,福報愈來愈大。這就是聽到十六觀經說要修三福,你若是自利利他,福報愈培愈大,結果得到的果報是成佛。三世諸佛都要從培福作起,才能夠成佛。即是說,若沒有福報,自己吃飯都成問題,怎麼能修行用功?自己生活不具足,怎能夠上供三寶,下利眾生?所以說一定要有福。前生培的有多少,我們自己不知道;今生栽培,自己可以作得主。望大家努力修福,要修清淨福(淨福又叫淨業),才能夠成佛。

乙二、辨妙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從此以往,屬正宗分的第二大科辨妙觀。辨者,辨別說明也,說明十六種觀想,都叫妙觀。妙觀者妙是不可思議,以凡夫心,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馬上把它觀想出來,這是不可思議的觀想,故名妙觀。此十六妙觀,是本經正宗分中之正宗。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佛告當機者韋提希,同時告知阿難尊者,因為叫阿難尊者受持佛法,現在聽佛說了,回去就要說給大眾聽,還要結集成經藏,流通後世,利益未來眾生。告阿難尊者,是要他負弘法利生的責任;告韋提希,因她是當機者。故同時叫他兩人諦聽諦聽!諦聽者,諦是詳審為義,我把它說的詳詳細細、實實在在。聽佛法不可粗心浮氣的聽,一定要靜下心來,詳詳細細、實實在在的聽,因為佛法愈講愈細,若是粗心浮氣的聽,決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一定要諦聽,諦聽就是詳詳細細的聽,實實在在的聽,聽在心中。重說一個諦聽,就是加強語氣要我們注意了再注意,一定要詳詳細細的聽,實實在在的聽。聽了以後,還要「善思念之」,就是要好好的思維研究。妙宗鈔解釋此二語,配以三慧,諦聽生聞慧,善思得思慧,念之即修慧,總為聞思修三慧。前面令修三種福,此處令得開智慧。「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淨土法門按當時情況,是為利益韋提希夫人,實實在在多份為利益末法眾生,亦就是利益你我大家。末法眾生善根淺薄,業障深重。善根淺薄故福報少,業障深重故煩惱多。煩惱譬作賊者,賊能害命,煩惱能損慧命,故名為賊也。「說清淨業」這句話是牒前標後,牒者重牒,指前面的三福,標者標舉,標舉後面的十六妙觀,皆名清淨業。能修三種福和十六妙觀,則煩惱賊害不到你了。「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此讚嘆當機大士,佛正欲想說淨土法門,利益末法眾生,她適時啟問,故云善哉!問得稱佛的心,合佛的意,故云快問。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此是囑累阿難,受持法藏,弘法利生。受持者,受是領納於心曰受,持是憶念不忘曰持。即是我現在要為韋提希夫人,說十六妙觀之法了,你得統統聽到記住,去替我轉法輪。「廣為多眾,宣說佛語。」下面經文,有回到耆闍崛山,阿難重為大眾宣說一遍之事。「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不僅是教韋提希一個人,是要教未來世一切眾生,都要這樣修。修個什麼法呢?「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佛叫阿難應當受持者,即是受持此「觀於西方極樂世界」的觀想念佛法門。將來結集法藏,流通未來,利益末世。「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我下面講的十六妙觀,教韋提希修觀想。她是凡夫,修此觀想怎能觀想成功?有佛力加被。所以淨土法門,不完全靠自力,還要靠佛力,有佛力加被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此謂有佛力加被,一定可以見到極樂世界,等你觀想成功,見到極樂國土之時,「如執明鏡,自見面像。」看得清清楚楚。若是你依照佛說的十六觀行去修觀想,決定可以見到極樂國土。「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能生種種不可思議之樂,故名妙樂。修觀想念佛的行人,見到那種種妙樂之事,應(當)時即可證得無生法忍。今略釋無生法忍一詞之意義:無生法忍是一個修行工夫的名詞,在無生法上得一種忍力,名為無生法忍。「無生法」者,諸法本體自性,原是不生不滅,而眾生為無明所覆,一念妄心起,於無生無滅法上,妄見有生有滅。此生滅法,因緣聚會則生,因緣分散則滅,因緣無本體自性,故此生滅法,實是幻生幻滅。等於表演戲法的人,在那戲臺上,忽然變出一隻馬來了,其實沒有馬的,他祇是利用道具的聲光影像配合起來,幻化成一隻馬,在無知的觀眾看來,以為那是真有一匹馬。等他把道具收捨起,幻境即滅,在觀眾看來,馬沒有了。實際那個幻馬,本來不生,本來不滅。在迷的眾生,觀一切生、滅法,亦復如是,故名如幻。又名如夢;正在作夢之人,見到種種夢境,有生有滅。一覺醒來,那個夢境本來沒有生亦沒有滅。未曾悟道尚在執迷的眾生,對因緣生滅法,亦復如是,妄認有生有滅,一旦悟了道,方知道這本是不生不滅。今者對諸法妄見有生滅的眾生,依照這十六妙觀去修觀想,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證到無生法了。此無生法即一切法的本體,亦就是我們的自性,統名本體自性。它的別號有很多,又叫真如,又叫實相,......,都是我們的本體自性。此本體自性,本來不生,名為無生法。此無生法,我們沒有得到這個工夫,不知它像什麼樣子,得到了這個工夫,就叫做得到無生法忍。今釋「忍」字,忍有忍可和安忍二義,忍可者,對無生法認識清楚,即是真正開了悟,真正見到無生法的本體,故名忍可,此屬智慧。安忍者,不動之義,一得永得也。悟道之人,對於無生法,安住不動,此屬於定。忍字有此二種解釋,就是定慧一如的境界,名為忍。對於無生法真正見到了,名為忍可。我既得證無生法,不會再失掉,安住不動,這叫安忍。證此無生法忍,別教須初地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即可證得。當知圓教初住位即等於別教初地位。別教初地菩薩證無生法之後,漸次上進,豁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位菩薩,證到無生法忍,即得一分本體自性,便起妙用,而能「百界作佛」於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同時示現八相成道。此處謂未來世末法時代修觀想念佛之凡夫,見思惑未斷,祇要依佛所說,至誠修行觀想念佛,觀想成功,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心裡就生大歡喜,法喜充滿故,立即證得無生法忍。以博地凡夫一下子超出別教三賢圓教十信位,所以古德謂觀想念佛,是頓教頓超法門。這裡是在未講十六妙觀之前,預示修十六觀所能得到之利益。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佛告韋提希,說她是凡夫,此話告訴韋提希,就是告訴我們這些未來的末法時代的眾生。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有一個卑劣慢,自己瞧不起自己。自以為我是末法時代的眾生,怎麼能夠修觀想念佛法門?我們比不得韋提希,她是與佛同時出世的大菩薩。這麼一來,生了卑劣慢,為卑劣慢所障,不敢望修聖道。佛因此告訴韋提希,叫她不要生卑劣慢,同時告訴我們未來的眾生,要發起道心來,跟韋提希學,韋提希就是個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羸者羸弱無力,劣是惡劣,凡夫的心想,羸弱惡劣,想不到遠。又未曾得到天眼通,看不到遠處,可是「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淨土法門,靠佛力加被。異方便是奇異、特別之意,起信論叫做勝方便。淨土宗是個方便法門,但非普通之方便,而是特異殊勝方便。諸佛有特異殊勝之方便,可以令汝得見。這「令汝得見」,亦是牒前標後的一句經文。重牒前文,前面佛放眉間光,把西方極樂世界攝照過來,再佛頂金臺上,韋提希夫人已見到過了。韋提希是個凡夫,她怎麼能看到極樂世界?這就是如來的異方便令她見的。此為牒前。標後者,即標明後面十六種觀想法門,若是依照所示十六觀法去修觀,觀想成功,便可親見極樂世界。這亦是如來的異方便。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韋提希此話,是沿著上面牒前標後之句義,而謝前請後也。我剛才看見西方極樂世界,那是蒙佛力加被看見的,我當感謝世尊,此是謝其前。請其後者,佛有異方便,宣說觀想念佛法門,我依佛所說,隨聞入觀,當下修成,即得無生法忍,如下面經文所說,我這還是佛力加被我的,可是末法眾生,去佛遙遠,怎麼能夠見到極樂世界呢?此即是韋提希夫人代我們這些佛滅度後的眾生請法。如經文云:「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由此可知,韋提希夫人作當機者,確實是個大乘根器,她自己得到利益,她就關念到眾生。「濁惡不善」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叫做五濁惡世,所以名為不善的世界。五濁在阿彌陀經上有明文: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因為有此五濁,是故這個世界變成惡世,叫做五濁惡世。「五苦所逼」之五苦,即是八苦合併起來,叫做五苦。將八苦前面的四苦,生老病死合併為生死苦,再加其餘的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等,名為五苦。五苦所逼,是指末法時代的眾生,為五苦所逼迫。此五苦所逼,分開來就是八苦交煎。那時候的眾生,怎麼樣修行,怎麼能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呢?這都是韋提希夫人替末法時代的眾生請法。以下是佛開示修行觀想念佛之法,分十六觀。

丙一、日觀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從此以下是十六妙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七華座觀,八佛菩薩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這十六觀文,約分為三:初六觀觀其依報,次七觀觀其正報,後三觀說明三輩九品的往生。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謂汝韋提希以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都當如是修。「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怎麼能見到西方世界?要修觀想,把它想出來,怎麼個想法?應當專心繫念一處。眾生之心是散亂心,東想西想,要把它統一起來。專心即是一心,繫念就是把心念安制在一個地方,此即遺教經所謂「制心一處」,把散亂心管制在一處。那制心一處之制與此繫念一處之繫,同一意義。要把心念控制住,「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果能把凡夫的散亂心控制得住,沒有什麼事不能辦。你要成阿羅漢,就成阿羅漢;要成佛就成佛。那麼,你要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就能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所謂想於西方,「云何作想」怎麼個想法呢?如來有異方便,有一個下手的方法,「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生盲就是從母胎生出來就是個瞎子,這種人從未看見日頭,無法修日觀,祇要不是生盲,就一定看到過日頭,這裡講的是快要落山的日頭,有目之人,都看到過那種日頭的。「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行者這時候,應當生起想念,想念那個快要落山的日頭。行者修行觀想,須於清靜室中,「正坐」就是跏趺坐,不能大跏趺坐,半跏趺坐亦可。正坐的面一定要對著西方,因為要觀想落日,而且極樂世界亦在西方,故當面向西方。「諦觀於日欲沒之處」,這時候用眼睛觀心裡想,觀想那日頭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令是使令,使令觀想之心,堅固安住,專想那個要落的日頭,不移就是不要東想西想。此即前面說的「專心繫念一處」之意。「見日欲沒,狀如懸鼓。」專心觀想成功,便見到那欲落的太陽,形狀就像大殿裡懸掛著的鼓一樣。「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觀想是用心想的,最初是閉著眼睛想的,想出來一個太陽,狀若懸鼓,但一睜開眼睛,它就沒有了。再閉著眼還想,想那狀如懸鼓的日頭,再睜開眼睛看,要修到閉著眼和開著眼,都看到一個狀如懸鼓的落日,分分明明,在正前方,這時日觀就修成了,此是在靜室中打坐觀想出來的。還有一個前方便的修習方法,就是先去實際的觀落日,這時或坐或立都可以,正對西方,瞪著眼睛看那欲落的太陽,太陽快要落了,發紅色,光線不強,不刺眼,這個時候可以開著眼睛看,看一會兒,再閉著眼睛想,若是想不出來,再開著眼看,那個太陽還在,還沒落下去,再看,看了再閉著眼睛想。天天這樣的用功,直到閉眼開眼,皆見落日,這是方便中之方便。然後回到靜室打坐,打坐這時,房間裡沒有太陽,當先閉著眼睛觀想太陽,觀想見到太陽,再睜開眼睛,在這沒有落日的靜室中,開著眼睛亦看見太陽,閉著眼睛亦看見太陽,這就是日觀修成了。修這個日觀幹什麼呢?這問題下面有講到的,是為了修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寶地的前方便。凡夫的心想羸劣,一旦觀想大的西方極樂世界,觀不成功,所以先教觀想落日,觀想的落日有多麼大呢?有大殿裡的鼓那麼大,這是凡夫的心,可以想得成功的。想成功了,下面再一個觀,再把它放大,再把它生起莊嚴,這是為了要觀想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先觀想這個日。「是為日想,名曰初觀。」這是十六觀中的第一個觀。

丙二、水觀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水觀就是將前面第一觀觀想出來的落日,叫它變成水,「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想見那狀如懸鼓的落日裡面,通通變成水,那個水非常澄清,沒有半點渾濁之象,亦令明了,就是前面觀想落日之時,謂開目閉目,皆令明了。此處觀想水,亦要觀想得清清爽爽,明明了了,故說「亦令明了」。「無分散意」者,既已專心觀想水,觀想成功之時,此心便不再分散,一定把它訓練得專心繫念一處。「既見水已,當起冰想。」這個觀,本名水觀,其中含有次第觀想之意,先觀想水,水觀成功,再觀想水把它結冰。「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水把它觀想成結冰,見冰映徹就是內外通明,水是澄清之水,結成的冰不但澄清,還帶光明。光明映照,內外通徹。冰的觀想,觀想成功,再作琉璃想,叫冰再變成琉璃。琉璃是什麼東西?琉璃是寶物之名,譯成中國話叫青色寶,它的青色像什麼色?就是晴天的天空之色,我們普通叫蔚藍色,那個就是琉璃色。佛經上說,四大部洲中間的須彌山是金、銀、琉璃、玻璃四寶合成,我們所居的是南贍部洲,南洲正是應著那個琉璃寶,所以琉璃寶對著日光照射反映出來的顏色,就是蔚藍天空。此處說作琉璃想,就是要把原已觀想成功的冰,冰本色白,再把它觀想成琉璃寶色。「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琉璃寶觀想成功,見到的琉璃寶地,亦是內外映徹,因為先觀想冰,冰是內外映徹,只是把它變變顏色,白色的冰變成青的琉璃寶色,而琉璃寶的本體仍舊是內外映徹。這個地方有個前方便的觀想:上面第一觀--日觀,有個大小的形狀--「狀若懸鼓」,那個鼓有多麼大?經上沒有說,再大亦大不到那裡去,因為是個鼓,再大的鼓亦決不會像西方世界那種範圍,於是教觀想將欲落山的太陽狀如懸鼓那麼樣。此即前面說的,我們凡夫的心想羸劣,一旦教觀想西方極樂世界,觀想不出來,因為我們的肉眼,常常看見落日,所以令作此觀想,容易觀成功。只要把那狀如懸鼓的落日觀想成功,這第二個觀觀成水,水再觀成冰,冰再觀成琉璃,這都很容易了。最難的就是第一個落日觀,雖然只觀一個落日,卻很費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用過專心繫念的工夫,我們的妄想心,是個散亂心,叫它專一,它不專一;叫它不打別的妄想,它愈是妄想紛紛,這就是凡夫的境界。你沒有用過功,你不知道這個心多麼散亂,它晝夜六時都在散亂,白天東想西想,晚上睡著了還是在亂想,它不散亂,為什麼做些亂七八糟的夢?現在我們學了佛法了,叫它專心繫念西方,把西方極樂世界觀想出來,那可非常費力,就是你叫它不要東想西想,它愈要東想西想,而我們用功,卻要控制住這個妄想心,要觀想落日,把它觀想出來。怎麼樣的費力,都一定要觀想。把它觀想出來了,這個心就受了訓練了,就是怎麼樣能把它歸一?這個心控制到能聽你的招呼之時,再觀想水就比觀日容易,水觀想成冰,冰變成琉璃,這都不太費力氣了。所以用功的人說:「頭難頭難」!第一步最難,不要怕難,沒有觀想不成功的。

初用功的人,最難調伏的有兩個心理:第一是掉舉心,即妄想心,東想西想,想的都與道不相應;第二是昏沉,即打瞌睡,這是在沒有掉舉心以後的現象,這比掉舉心更可怕,一打坐就昏昏沉沉的睡著了,坐香的時間滿了,瞌睡亦醒了,人家坐了一枝香,他睡了一枝香,他不知道,還以為他是在用功呢。這種昏昏沉沉的坐禪,就叫做養無明,這無明愈養愈大,起初是打坐時昏沉,漸漸的看經、念佛、拜佛都會昏沉。所以初學用功的人,有二句警語,叫做「腿子痛不算病,腿子不痛要老命。」過去大陸上的出家人,初學用功,一定要去叢林裡參學,叫做入眾參學:在叢林裡用功,不容易昏沉,因為上有師長的督導,中有同參們的輔助,叫做依眾靠眾。舉例來說:禪堂裡有監香師父,大眾坐著他站著,站在禪堂當中,手裡拿個香板,靜靜的監視大眾,有沒有人打瞌睡?他若看到你在昏沉,就輕手輕腳的來到你身邊,拍噠一聲,打你一香板,這香板要打的響,而不是要打的痛,打的響可使旁的人聽了,提高警覺,免落昏沉,以收打一警百之效。念佛堂有當值的師父,他拿個巡香旛,這旛就像大殿裡掛的長旛,旛上一面寫著「惺惺寂寂」,一面寫「寂寂惺惺」,在大眾師念佛歸位止靜以後,僧值師就站在堂中,監視大眾用功,若你昏沉時,他就用巡香旛,在你臉上打一下,這都是去除你的昏沉,令你提起正念來用功。祖師們制定這些規矩,是要令初學不走錯路--不走掉舉和昏沉的路。現在大陸的佛教通通沒有了,台灣佛教既沒有禪堂,亦沒有念佛堂,你想入眾參學,沒有地方可以參學;你想依眾靠眾,沒有個眾可以依靠;發心用功的人,只有入山住茅蓬,這既沒有師長督導,又沒有同參協助,打坐之時,應特別注意,不要昏沉。還有在家居士發心靜坐,亦要注意到不要昏沉!因為現在臺灣沒有禪堂亦沒有念佛堂,所以在此講經之時,多說幾句,給大家做參考,發心用功的人,要注意掉舉和昏沉這兩個煩惱。

現在再講到十六觀,叫做妙觀;妙者不可思議,它既能對治掉舉,又能對治昏沉。因為修觀之時,坐下來先觀想一個落日,這須專心繫念,非得把妄想心統一不行,心不統一觀想不出一個落日來。所以你能修觀想的時候,自然而然把掉舉煩惱對治了,對治了掉舉亦不會有昏沉。昏沉打從那兒來的?怎麼會坐著睡覺呢?妄想不起,妄想剛剛歇落下來,昏沉來了,打從這兒來的,就是沒有用功人才會有這種煩惱。你現在修觀想,觀想一個落日,叫他閉著眼睛亦看見,睜開眼睛亦看見。再觀想叫它變成水,變成冰,變成琉璃。妄想不起,昏沉亦起不來,因為有個境界貫注著他,要他想觀一個落日像鼓那麼大;這亦是因為凡夫的心量,觀西方極樂世界一時間觀不出來,能夠把鼓那麼大個日頭觀成功,這就容易了。日觀既成,再叫它變成水,水變成冰,冰變成琉璃。經上雖然沒有說,用功的人得知道這裡有個放大的觀想。因為琉璃地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地,光觀想像個鼓那麼大怎麼行?須盡你的心量,叫它盡量放大,一直放到一看這個地無量無邊,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地。這個十六妙觀,怎麼叫做妙?剛才說它能對治掉舉和昏沉,它還能夠把我們的心從小擴大起來。我們不學佛法,不知道自己有個真心;學了佛法才知道我還有個真心。真心有多麼大?真心遍法界,大而無外,沒有那一法超出我的心以外,所以一切法都在我的心內。依著經是這麼講,我們現在的心,還是個妄想心,還是個小心。心在那裡?心在我們的身體內,身體以外的都不是我的心。這個時候假觀想作下手,利用心大無外,叫它盡量的大,大得無量無邊的一個琉璃寶地,這時候你要知道,你的心已變成一個大的心了。這個地方有個疑問,就是小本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黃金為地,這裡為什麼說琉璃為地?要知道,彌陀經經文少,意義簡單,它說黃金為地,你就觀想黃金為地就對了。它和這個十六觀經說琉璃為地,怎麼配合?整個極樂世界是琉璃為地,所謂黃金為地者,是指琉璃地上的道路是黃金色的。阿彌陀經下文說飯食經行,經行就在這黃金路上走的,那是指著黃金路說的,不是全體黃金的,而是全體琉璃寶。「見琉璃地,內外映徹。」前面由水觀變成冰觀,冰觀變成琉璃觀,琉璃觀觀成,看到琉璃地,盡我們的心量,把它放大。既見到琉璃地,內外映徹,再往下觀,此琉璃地「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下就是琉璃地的下面,有個金剛七寶金幢在那裡擎著它。幢是什麼?幢就像柱子一樣,柱子有圓的,有方的,而這根金幢是八方的,有八個楞子。它的本體是黃金的,叫做金幢。上面有金剛寶,還有七寶,叫做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的擎,就是托舉起來。西方極樂世界琉璃寶地的下面,有一根金剛七寶金幢,把它擎起來。「其幢八方,八楞具足。」這個幢有八個方面,八個楞子,叫做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上面說金剛寶、七寶、黃金等,那是從本體簡單說,其實那個八面金幢,每一方面都不止七寶,還有其他的寶,這個寶不止七種,是百種寶所成的。「一一寶珠,有千光明。」此處觀想寶,要隨著經文按次第觀:先觀想琉璃地下面有個幢,在那裡擎著它;再觀想那個幢什麼顏色?黃金的;再觀想那個上面還有金剛寶、還有七寶;七寶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等,彌陀經上有明文。再觀想它每一方面都有百種寶;這百種寶都是寶珠,它是用寶珠莊嚴其上。再觀想一一寶珠,有千光明。這要先觀想這些寶珠放光,放一種光,慢慢的觀,觀想它能放出一千種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再觀想寶珠放出來的光明,起初是一種顏色,愈觀愈多,每一種光明都具足八萬四千種色。這個光大了,這大光明「映琉璃地」。寶幢上,寶珠上的光,都照映著琉璃地上。這個光大了,大得「如億千日,不可具見。」我們這娑婆世界的光,最大的就是日頭,一個日頭的光很大,兩個日頭的光,我們就不能看了。這個光明,如億千個日頭的光那麼大。我們作觀想的人,雖然能觀想成就,亦不能完全看,完全看,眼睛簡直受不了。「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上是觀想琉璃地下面的莊嚴,觀想成功,現在把觀想的心,轉到琉璃地上,再觀想琉璃地上面的莊嚴。這個琉璃地是整體的,全體都是琉璃寶。這個地上面,「以黃金繩,雜廁間錯。」雜廁間錯,就是縱橫交織。黃金繩剛才解釋彌陀經上叫做黃金為地,這繩子是路。可看四帖疏上善導大師的解釋便知。我們作觀想,應知琉璃地是整體的,地上面一條一條的黃金道路,我們觀想它就像繩子一樣。繩子是形容和譬喻,實際就是個黃金的道路。黃金的道路,有橫著的路,有豎著的路。像我們臺灣有縱貫路,有橫貫路,這就叫做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把黃金道路,縱橫交錯的形狀,觀想成功了,再看那路邊的莊嚴,以七寶界,分齊分明這句,上面那個分字唸作份,齊字唸作劑,(份劑)下面那個分字讀本音(分明)。這是指那個譬作黃金繩的道路兩旁的莊嚴。道路兩邊有個界限,此地是以七寶來分界限的,有個分齊,就是有個路的邊界,這邊界的分齊很分明,因為是用七寶莊嚴出來的。「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莊嚴道路的七寶,每一種寶珠放光都放五百種顏色。「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本來是莊嚴黃金路的七寶,它放光映射到虛空裡,有的像華,又有的像星星、像月亮。懸掛在虛空裡,變成虛空的莊嚴,再變成一個光明臺。再變又變成樓閣,「樓閣千萬」千萬是說它很多,不一定是一千一萬,而是統說他有很多的樓閣。「百寶合成」這些樓閣是百種寶合成的。小本阿彌陀經說的簡單,七寶合成,這個地方說百寶合成的。「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再觀光明臺的莊嚴,這光明臺的兩邊,以華幢莊嚴。幢,我們平常叫做幢旛,那虛空裡,一個一個的幢旛,都是華做的,故名華幢,而有百億之多。還有無量樂器,以為莊嚴。樂器就音樂之器,如笙蕭管笛等等,在這光明臺兩旁的虛空裡,有無量無數的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樂器就是笙、蕭、笛、管、大鐘、大鼓等,都在空中懸著的莊嚴,風一吹它就會響,這風有八種,故說八種清風。風為什麼有八種?這是表法八正道分,阿彌陀經講雀鳥會說法,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就是表示八正道的風。這風通通是從前面,那光明裡面出來的。鼓是鼓動,這八種清風,鼓動那空中的樂器,樂器就像有人吹奏一樣,自然會響起來。響起來的音聲會說法,說的什麼法?說的苦、空、無常、無我之法。苦、空、無常、無我,這四種法,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平常說佛教的道理很難懂,是因為不知佛教的基本道理。你想學佛法,應先了解一切都是苦的,再了解一切都是空的,再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再觀想根本就沒有一個我。這苦、空、無常、無我,為佛教的基本道理,因此,它是三乘共學之法,就是佛弟子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乘人皆當修。專學苦、空、無常、無我,這就叫做二乘人,又叫小乘人,小乘修此法,它就叫小乘佛法。大乘人學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亦以這個法為它的基礎,亦得修苦、空、無常、無我這四種法。西方極樂世界,它是大乘法,大乘法亦是最初先學苦、空、無常、無我這三乘共學之法,等於前面的三種福,那三種福,有凡夫的福,有二乘的福,有大乘的福。它可以一一分修,亦可以三種福一齊修。你發了菩提心,就要修大乘的福,而前面凡夫的福,即變成大乘的福,二乘的福,亦變成大乘的福。你若是單修凡夫的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沒有發菩提心,這就叫做凡夫的福,修的再多,都是得人天福報,來生來世做個大富大貴的人,或者昇到天上做天人,故名凡夫福。發了菩提心的人,還是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凡夫福,就是人道的福,你欲想成佛,先成個人,如果人道都不具足,人的資格都不夠,那裡可以成佛呢?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這十六觀的第二觀名為水觀,你看了經文就可知道,這第二觀不是單觀想水,而要觀水變成冰,冰變成琉璃,琉璃地下有金幢,地上有種種的莊嚴,可是它結句結到水上,就是第一個落日觀觀成,第二個叫它變成水很費工夫。只要把水觀修成,叫它結冰變琉璃,都省力氣了。所以第二觀結句結到水上。

丙三、地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水想成已,如此想著,名為麤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這是說將前面的第二個水觀,連地上地下的種種莊嚴,都觀成功了。「一一觀之,極令了了。」再令一一觀想,前面曰明了,此處云了了,就是明了再明了,叫做了了分明。閉著目可以看見,開著目亦可以看見,不令它境界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凡夫要吃飯,不吃飯不行,除了吃飯之時,不修這個觀想,平時要恆常憶念著前面第二觀的觀境。「如此想著,名為麤見極樂國地。」前面觀琉璃地已經觀成功了,怎麼不叫地觀叫水觀呢?那還是個假想地,是粗粗的看見,不是真實的詳細看見,所以名為麤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前面的觀想,觀想成功,還沒有入三昧,梵語三昧,譯成中國話叫做正定,就是還沒有入定;又譯作正受,正受者不受一切諸受,照定力受,叫做正受。若得三昧者,得到念佛三昧。彌陀經的一心不亂,叫念佛三昧,是持名念佛三昧。而這觀經第三觀的念佛三昧,是觀想念佛三昧。若是修觀想,得到三昧了,即「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看見西方極樂世界,了了分明,不可具說,因為這時所看到的莊嚴更多了,說亦說不完,故云不可以具說。前面修的觀想,沒有得三昧看見的,是粗見西方極樂世界;須是得了念佛三昧看見的,這才是真實詳細的看見西方極樂世界。若是以答覆韋提希夫人的問題「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而言,前面第一第二觀,都是教她思惟的工夫,思惟就是觀想,教我正受者,就是用思惟的工夫,離邪倒想,領納所緣,這個時候,就得到三昧了。三昧即正受。這就是教她正受的工夫。

「是為地想,名第三觀。」這第三觀結名地觀,就可知道第二觀觀那個地叫做水觀,那個地是粗見地相,並不是真實見到地,要到了第三觀入了念佛三昧,這才是真實見到地了,所以這叫做地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佛對阿難等說過第三觀之後,再告以得第三觀的利益:汝持佛語,即是你要受持佛說法的話,為未來世一切大眾,給他們講。為當時其他的菩薩講可以,為未來大眾怎麼講呢?這是叫他要結集經藏;他結集這十六觀經,就等於為我們這些未來大眾說。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未來的一切大眾,他不願意脫苦,他是愚癡眾生;若是願意脫離苦海,就給他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修此地觀法者,現在一下子就給你消除八十億劫的生死之罪。這就是第一觀日觀,第二觀水觀,都是這第三觀地觀的前方便。因為凡夫的心想羸劣,一下子觀西方極樂世界,觀不起來,未得三昧之故,故教以先修日觀,再修水觀,再粗見其地相,再得三昧,得了三昧,就把地觀成功了。才觀了第三觀,你就得了大利益,先消除生死重罪,一下子消掉八十億劫。「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這個時候,叫你信心能夠成就,阿彌陀經說往生三資糧,第一個就是信心,這個時候你的信心已成就了。捨身他世,就是你這個身體,果報盡了,再活八十歲要死,再活一百二十歲還是要死的,死後捨了這個身體,來生、他世(第三世)要轉生,轉生不在六道輪迴裡轉,必生淨國,用個必字,是說決定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國土。「心得無疑」這個心裡,絲毫沒有疑惑,絕對相信,那信心就成就了。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欲修地觀者,應依佛經所說,包括前面第一、二、三觀,漸次修學,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即觀想的境界,與經文不合者,就叫邪觀;應趕快把它捨棄,還是依照經文來修觀想,叫做依文作觀。

丙四、樹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地觀成已,謂第三觀地觀,觀想成就之後,再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樹,那個樹都是寶成就的,所以叫做寶樹。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王黎)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觀寶樹當怎麼樣觀?「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觀想那裡每一個地方,都有七重行樹,行字讀ㄏㄤˊ,重字讀ㄔㄨㄥˊ,一行一行,一重一重,如此有七重行樹,觀想七重行樹的大相之後,再觀想它的高,「一一樹,高八千由旬。」一由旬等於八十華里,此等寶樹,有八千由旬那麼高。「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不但樹身有八千由旬之高,樹上面開的華,生的葉,通通是七寶成就的。「一一華葉,作異寶色。」每一朵華,每一片葉,作異寶色,它是七寶成就的華和葉,顏色不一樣,且放光放的不一樣,叫做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王黎)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是白色);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珊瑚琥珀句,是簡略詞,可作珊瑚色中出琥珀光,或琥珀色中出珊瑚光解。一切眾寶,以為映飾,這兩句是總結,謂七寶所成的華葉,再出種種的光,以為映飾。因為光是互相照映的,即以此等寶光,互相照映,以為裝飾,而資莊嚴。「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妙真珠網,即用珍珠串結而成的網,叫真珠網;妙真珠網,妙者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真珠寶網。彌覆樹上,彌者滿也,滿覆七寶行樹之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即是說每一樹上,都覆有七寶寶網,而每一個一個寶網中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此諸宮殿,都是妙華莊嚴出來的。如梵王宮者,如大梵天王的宮殿那麼莊嚴。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葉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閰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瓶。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那個像梵王宮那麼莊嚴的妙華宮殿,它裡面住的什麼人?住的天人,故言諸天童子,自然在中。須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夫眾生,只有兩道:天道和人道。這兩道眾生,還互相交通。我們娑婆世界有六道,我們在人道,只有畜生道,可以交通,人看見畜生,畜生看見人,其他的天道、阿修羅道看不見,地獄道、惡鬼道看不見。西方極樂世界只有兩道眾生,天道和人道,而且隨時可以來往的。這裡是說天道的眾生,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那些諸天童子,每個人身上掛的瓔珞,都是用摩尼寶珠製成的。摩尼即寶珠,又叫如意珠,摩尼寶珠的名字不一樣,他們佩的摩尼寶,叫釋迦毗楞伽摩尼,譯成中國話叫能勝,是摩尼寶中最好的寶珠。因為他們有此寶珠瓔珞佩在身上,故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他們那個摩尼寶放光,能照百由旬大的範圍,這種光明特別大,像和合百億日月那麼多的光明,不可具名,說都說不來多大的光明。「眾寶間錯,色中上者。」在這個光明之中,看見眾寶的顏色,互相交錯起來,是光色之中最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這七重寶樹,行行相當,就是一行一行都互相對準。葉葉相次,就是樹上一個一個的葉,都很有次序,而不紊亂,這是形容那個樹的身很莊嚴,長的葉也莊嚴。「於眾葉間,生諸妙華。」在這種寶樹的眾葉之間,還要開華,開的都是不可思議的華,叫做妙華。佛經對妙字的解釋,是不可思議為妙。因為華是妙華,華上長的果亦是不可思議的,都是些七寶果。這裡須注意,它是華果同時的。其他的樹上,開了華,華落了才結果,這個是就在華上結的果,是華果同時的。這華是表因位的。我們念佛生西方,這是觀想念佛,你同時觀想,同時就生到西方,這叫因果同時。在我們娑婆世界,都是用蓮華作譬喻,蓮華它就是華果同時的,蓮華它有了華,裡面就結了果。這個地方是七寶行樹的華,並不是蓮華,亦是華果同時,所以叫做妙華妙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每一個樹葉,叫做一一樹葉,每一個樹葉,有多麼大?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縱是豎,廣是橫,正等即相等,那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那麼大。那樹葉為什麼那麼大?因為樹太大了,有八千由旬高的樹,所以樹葉亦大。「其葉千色」那個樹葉的本體是七寶,表面看它的顏色,有千種之多。「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樹葉上有脈絡,即長的紋,一道一道的紋,像畫的畫。它像個什麼?像個天人掛的瓔珞那個樣子。「有眾妙華,作閰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再說那個葉,那華作閰浮檀金色。閰浮檀金譯作勝金,是一種最殊勝的黃金,那個華具這種金色叫做閰浮檀金色。可是它還有光明,看起來像一個火輪一樣,像個火輪在那樹葉之間旋轉,故說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瓶。」那裡華果同時,所以就在華的上面,一下子涌生諸果來。帝釋就是釋提桓因,我們唸彌陀經的人,都知道釋提桓因是欲界第二重天忉利天的天主,他有個寶瓶,叫做德瓶,這個瓶子,你求什麼,它就出什麼來,因為瓶口是向上的,由瓶口上冒出東西來,所以叫做涌;帝釋天的寶瓶如此,這裡是指極樂世界的華,能涌生諸果,故言如帝釋瓶。

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蓋;」這些果上都放光,放出的光明再變化成幢旛寶蓋,這都是莊嚴品,亦是供養品。我們佛教裡常以這些東西作莊嚴。幢就是圓形的莊嚴,旛是扁形的莊嚴,寶蓋就像一個傘樣。「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在那個光明裡面,現出來寶蓋,寶蓋裡面再現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 -- 一切佛事,就是講經說法,或應赴齋僧,或者是誦經打坐,都叫佛事;不但是現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十方諸佛的國土,都給你現出來。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見此樹已」,修觀想者,已見到了這個七寶行樹八千由旬那麼高,這是總結之語,前面一樁一樁都講過,到此把它總結起來,你先觀想這個樹,把樹觀見之後,亦當次第一一觀之,照著前文說的,一樣一樣把它都觀想成功。「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先觀想一個樹的大相,再觀想樹的莖--莖即樹的根幹部分;再觀想樹枝樹葉和華果。如前面所講的,華呀!果呀!如旋火輪,及放大光明等種種,都要把它觀想成功,一一皆令分明。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這是個樹的觀想,在十六妙觀中,這是第四個觀想。

丙五、水想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

此觀名八功德水觀,亦叫蓮池觀。「次當想水」,想水者即觀想水,此與前面第二觀「次作水想」不同,那是觀地之前,以觀水作前方便,先觀想水,次觀水結成冰,再觀冰變琉璃,琉璃變為地。而此觀水就是水,並不是別的地方之水,而是蓮華池裡的水叫八功德水--輕、清、冷、軟、甘美、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欲觀想水者,應知極樂國土共有八個蓮華池。「一一池水,七寶所成。」那各個池裡的八功德水,是從何處來的呢?是由七寶化成的。七寶何以能化成水呢?「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因為極樂世界的這種七寶,是非常柔軟的。此七寶水而且是從如意珠王生出來的,如意珠梵語為摩尼珠,最大最上的如意珠,叫如意珠王。此水生出來時「分為十四支」,為什麼此水不多不少,分為十四支?須知此類數目都是表法的,如本觀八池水是表八正道,七寶所成是表七覺支;分為十四支,是表示有十四個佛國的眾生,往生西方,詳如無量壽經所說,除了我們娑婆世界外,還有十三個佛剎土的眾生往生其國,所以它那蓮池水分為十四支。實際十方世界的念佛眾生都可往生西方,但是釋迦佛陀說法之時,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才十劫,已經有十四個佛國眾生往生其國,爾後可能有十五、十六,甚至無量佛國土眾生往生之時,那水就分得更多支了,此水不可思議,不是呆板的。

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一一支作七寶妙色。」因為那水本是七寶所成,從如意珠王生出的,所以水亦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此講蓮華池之邊岸,我們此方作池皆以水泥或磁磚建築,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七寶所成,所以說黃金為渠。渠就指蓮華池之邊岸。「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此說蓮華池下面的底沙,我們這世界都以石子泥沙以為底沙,極樂世界是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彌陀經說:「池底純以金沙布地」,那是簡單說。「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彼土有八個蓮華池,每一個蓮華池,能容納六十億七寶蓮華,可見其大的很。「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彌陀經說:「其中蓮華,大如車輪。」所謂車輪,不是我們普通所見的車輪,而是轉輪聖王轉輪寶的那種車輪。那有多麼大呢?有十二由旬大,為什麼那樣大?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華化生,蓮華是往生者的母親--托生之所,生出的人很大,母親當然要大,所以蓮華很大。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摩尼是梵語,譯成中文為寶珠,又譯作如意珠。其摩尼水,即前面所說的如意珠王流出之水,此水不是在池中不動,還會上下流動,流到華上去,甚至流注到樹上去。「尋樹上下」尋字當順著講,樹是指蓮華池岸上的七寶行樹,尋樹上下是說八功德水是流到岸上,順著樹上下流注,這是不可思議的。水流起來,就有聲音,聲響就是說法的聲音,「其聲微妙」說法的聲音很精微很玄妙,不可思議。「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說的什麼法?說的三乘妙法,苦、空、無常、無我是小乘法,諸波羅蜜是大乘法,合之為三乘法。前面講過,苦、空、無常等,小乘人修為小乘法,大乘人亦必須修,這叫三乘共學之法。諸波羅蜜是大乘不共之法,小乘人不會修的,只有菩薩才會修;波羅蜜是梵語,譯成中文叫到彼岸,諸波羅蜜是說波羅蜜不止一種,有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波羅蜜義為到彼岸,就是由凡夫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亦就是轉凡成聖,謂修此六度法門,能轉凡成聖也,這是大乘菩薩修的,叫大乘不共法。佛法法相太多,愈學法相愈覺得多,道理又太深,愈學愈深,實際它都有個綱要,佛法的法相沒有好多,亦沒有什麼難,只要把苦、空、無常、無我,六波羅蜜等記熟就好了,三乘法門,統統有了。要學佛法,第一先知道苦,若不知道苦,就不配學佛法,學了佛法亦不會修行,為什麼?他把佛法當成世間上的學問,口裡講,不修行,故不能得法益。若能知苦,應斷集--集諸煩惱,此有三個根本煩惱,名貪、瞋、癡;此三根本煩惱中,貪是根本中之根本,貪不到便生瞋,不應貪而貪,不應瞋而瞋,則生癡。故貪煩惱為三根本煩惱之首;今知苦要斷集,斷集第一就要斷除貪煩惱。貪煩惱如何斷法?即修空觀(第二觀);觀空就能斷除貪煩惱。觀空如何觀法?但觀此身,有生必有滅,無論壽年長短,終有死亡之日,到死時「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到死時才知道萬般帶不去已遲了,因為你已造了大堆業了!故須平日修空觀。第三作無常觀;須知一切法無常,我們的生命當然是無常,不能永久存在,縱然活到一百二十歲,終有一死。四十二章經說:「人命在呼吸間」,能作無常觀,現在就是空,不必等到一百二十歲時,方是空是無常。第四無我觀;這是小乘佛教根本觀法,小乘聖人將無我觀空了,便證得阿羅漢果。無我觀如何觀法?應觀此身為地、水、火、風四大和合之假法,及受、想、行、識四個作用之心法,內外八法合成之假相,本無有我。如此觀想成功,便證得我空。小乘人觀想到此為止。大乘行人不但破我空,還要破法空,大乘的不共法,叫六波羅蜜,即是六度。六度中第一布施度,分財施、法施、無畏施。大乘法門怎麼叫做大?它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功夫故名大。小乘家用功夫,有錢皆捨了,不生貪心,自己不生貪心,得了利益只能自利,不能利人。大乘菩薩會利用錢財,心想我怎麼有錢財呢?因前生行布施,故有此福報;有了福報,就去利益眾生,用財去布施,普濟眾生,本是污染法的錢財,因此變成了利益眾生的微妙法;光以財布施還不夠,還要給他說佛法,令他知道今世窮,是前世未修布施,今世應行布施培福,此名法布施;眾生遭了災難,我們去協助他,叫無畏施。第二持戒度,分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聚。一攝律儀戒者,凡是不合戒律,不合威儀事,統統不犯不作,此包括大小乘戒,例如不殺生戒,小乘戒有,大乘戒亦有,而小乘的一切戒,皆攝在大乘菩薩戒的攝律儀戒中。二攝善法戒,無論大小善事,皆應當作,不作即犯戒;小乘戒重防非止惡,若不作惡則戒行清淨,小乘戒到此為止,大乘戒不但持攝律儀戒,諸惡莫作,還須眾善奉行,若善事不作,犯菩薩戒。三饒益有情戒,大小乘戒之不同,小乘戒只圖了生脫死,出離三界,便到達目的,眾生有苦他不管;大乘菩薩戒則不然,因菩薩行人發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應多多利益眾生,若不利益眾生,犯菩薩戒。第三忍辱度,行菩薩道,是於眾生界行,可是於度生過程中,若遇眾生不受度化反加污辱,應予慈悲忍受,莫退道心,凡是逆境現前,必須忍,名忍辱波羅蜜。第四精進度,凡夫懈怠成性,出聞佛法,發勇猛心,要用功,要自利利他,但不到幾天便懈怠了,一定要用精進度,不教他退墮。精進不但對自己用功,還要用以度人,例如度人遇到障礙,決不為此退心,應更另求別處度別的人,故精進是積極的利己利人。第五禪定度,禪定度散亂,這是用功修行的方法,我此散亂心如何令他定下來?可依照佛說修禪定的方法去修禪定,修成功,便成禪定波羅蜜。第六般若度,般若,中國話叫做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世間法的聰明、學問,佛經上的般若,是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要把它啟發出來,如何啟發呢?持戒修定,定修成功,般若智慧自然啟發出來了。佛教的書籍非常之多,大小乘法,經律論及祖師們的疏注文鈔等,多得不得了,但它有個總綱,即苦、空、無常、無我、六波羅蜜,能把此總綱記到,統統有了,既能自利亦能利人,結果還能圓成佛道。本經說極樂世界的水發出此等音聲,水何故說此法?須知此是對帶業往生之凡夫說的,因帶業往生的凡夫,我沒有空,法亦沒空,諸波羅蜜亦未曾修,故極樂世界以水音說此法,令其悟道。「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佛的相好是從修無量功德得來的,讚佛相好,是要令帶業往生的凡夫,聽了發起大心去修功德。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前面說如意珠王能生水,此說如意珠王又能出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阿彌陀經說:「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此經說是如意珠王涌出的光明所變化的,為什麼和阿彌陀經不同?須知如意珠王從那裡來?如意珠王亦是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所以此說和阿彌陀經說的是一樣。「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鳥聲哀雅是世間相,但此處鳥音是常讚嘆念佛、念法、念僧--念者從今從心,你若心裡常常念到佛、念到法、念到僧,牠便讚嘆你,你若不知念三寶,牠就讚嘆念三寶功德,使你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揀別不是第二觀的水觀,「名第五觀」在十六妙觀中,這是第五個觀想。

丙六、總觀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此觀將前面所說的極樂世界寶地、寶樹、寶池等,結成總觀想,故名總觀。「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前第二觀說彼國地「以七寶界」,此謂每一個寶界中,即每一區域內,都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伎樂即音樂,天伎樂就是天上的音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是總觀,故將前面所說懸處虛空的樂器重觀之;如天寶幢,是說如帝釋天的寶幢,不要人工鼓動,它自己會鳴會響,發出叮叮噹噹的音聲;此音聲中,說的還是叫你念佛、念法、念僧。此一觀想成功,比較前面觀想水結冰,冰成琉璃,琉璃變為地,那叫粗見極樂國地,此是總觀。雖然還叫粗見,還不精細,可是這第六觀,已經把依報觀成功了。前面韋提希夫人,求生無憂惱處。生憂惱是由環境惡劣,今此六種觀想,觀西方依報莊嚴,依報莊嚴環境好,即不生憂惱處也。前面韋提希夫人又請求不聞惡聲,若是生到西方,怎聞惡聲?極樂世界的水聲、風聲、鳥聲、音樂聲,統統為你說法,你自然要辦道了,更無因緣令生煩惱。若是光看阿彌陀經,說到極樂世界種種莊嚴,若無信心,或信心淺的眾生,會誤認是佛說的理想世界,不是事實,因為我們此世界太苦了,佛陀慈悲,說個那樣好的世界,我們尚未往生,究竟有沒有此世界,還不知道,佛說的話雖然可信,他還不敢相信到此。十六觀經談一切唯心造,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造的,我們自己亦能造,只要修觀想,觀想個極樂世界現前,這你能不相信嗎?「一切法唯心造」,硬要觀想個極樂世界現前,你就相信了,還沒有修觀想,要觀想成功,亦非易事。即以今此精舍便是無憂惱處,此無憂惱處非虛空掉下來的,「一切唯心造」,此是曹居士夫婦發心建造變化出來的,這不是事實證明嗎?那麼你們亦可以去造個講堂,亦就是你造就個極樂世界。

若不學佛,前生修了福,雖然有了錢不會用,不知以福培福,而是以錢造罪。怎麼造罪業?以錢開酒家、開舞廳,這即是造惡世界。因酒家舞廳中常常發生殺、盜、淫、妄等事,為什麼?因為那是養貪瞋癡的地方,耳聞雖有樂聲,卻完全是苦聲,引發貪瞋癡煩惱故也。結果惡業上加惡業,這就是有福報不會用,拿著福報去造惡業,又引眾生造惡業,自己墮地獄,又牽著眾生墮地獄。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此說明總觀觀想成功的利益。極重惡業就是殺、盜、淫等業,無量億劫所造之極重惡業,只把此依報觀想成功,統統消除。前面地觀說能消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看起來很長,還有個數目,這裡是無量億劫的極重惡業,都給消除。「命終之後,必生彼國。」生到西方是一定的。「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可是你的觀想要一步一步的觀,要照十六觀經,名為正觀;若觀想中,忽然發生特別境界,與十六觀經不合的,就把它捨掉,因為那是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