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妄盡還源觀今說2



「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故曰法界圓明自在用也。」

這是講「起二用」,第二個:「法界圓明自在用」。前面解釋了什麼是「華」、什麼是「嚴」。「華」代表因行,行有感果之能,所以「華」代表因。「嚴」就是這裡講的「能所俱絕。顯煥炳著」,故名為「嚴」。就是圓滿的果證,所以「能所全銷,真性全顯」,所以稱為「華嚴」。

「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所謂「非真流之行」,一般人或通途的學佛,都是以生滅心、以妄心在那裡修行,他不了解怎麼契合真如,不知道「從體起用」、「稱性起修」,所以總在枝葉上打轉,總在名相上尋枝摘葉、求知作解,這些在一乘教義裡來看,他們都算是外道。何況是你要用世俗的情見、用二乘,那就更是外道,都不是這裡講的「真流之行」。所謂「真流之行」就是你要明心見性,你要明白心性,從性起修,所以說良以非真流之行,則「無以契真」,就是沒有辦法證得真如。所以祖師大德講:「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所以最重要的呢,是要明白什麼是真如佛性。沒有辦法一下子證悟,也要先有解悟,你才能夠在境界上知道怎麼用功,能夠證得真如。所以說「非真流之行則無以契真」。

「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所謂「飾真」的「飾」就是嚴飾的意思。以萬行嚴飾真如,包括修六波羅蜜、《華嚴》講的十波羅蜜,就是六波羅蜜後面再加上「方便」、「願」、「力」、「智」,這四種波羅蜜。這些都是飾真之行。這「真」就是指真如,嚴飾真如、嚴飾自心。所以說「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

「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該」就是涵蓋的意思。真如涵蓋著,「妄末」,所謂「末」就是枝末,包括五戒十善等等的,都是真如所涵蓋,包括你的貪瞋癡,也都是真如所涵蓋,所以說「真該妄末。行無不修。」所以你修行只是修斷佛性當中本無的煩惱。常講「煩惱性空」,煩惱不是實有的,你要了煩惱性空,必然要知道真如實相,才懂得什麼叫「真該妄末」,知道妄想的當下即是空寂,甚至更徹底的,知道煩惱即是菩提,這個就是「真該妄末。行無不修」。所以一行即是一切行,念念契真,心心在道,這個就是祖師講的「行無不修」了。「妄徹真源。相無不寂。」一切的虛妄,一切的煩惱,一切的生滅變異都即是真如,所以說「真該妄末」、「妄徹真源」。

       我們常講「妄」亦是從真而起,但是真不是妄。就像波浪是從水而起,但是「動」義非「濕」義故,這波浪是動的,水是濕潤的。《圓覺經》講,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種種的無明,皆依如來圓覺心而得建立。所以說:「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所以妄亦是從真而起。我們常講的「全妄是真」,就像你作夢,夢中的境界就是你現在的心所現的,所以「全夢是心」,是一樣的道理。在夢中隨舉一法,無不都是你心的顯現,舉這比喻這個道理就非常地清楚了。所以你整個夢境就是你心的展現。

再反觀到現前這個世間,也是你心所現。很多學人不了解這一層道理,雖在修行,卻是在盲修瞎練。所以祖師常講:「向無事內剛求捨離。」本來就無事,有什麼可捨?在沒有對待當中妄生對待,在沒有「能所」當中妄生能所,都是「迷宗背旨」,迷失佛法的宗旨,失去自性本有的湛然,所以叫「失湛乖真」,「乖」是違背。乖於真如啊!
這裡講「妄徹真源。相無不寂。」一切相即是如來藏性,所以《楞嚴經》講:「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只是眾生墮在「因緣」跟「自然」當中,有種種的妄動,有貪瞋癡煩惱的顯現,不知道「全相是心」,被境界所轉,被煩惱所繫縛,沒有辦法成佛。不知道虛妄的當下即是真如,而虛妄本空。為什麼達摩大師講「不得將佛禮佛,否則自墮於眾生位中」。為什麼說自墮眾生位中呢?因為眾生本來是佛,你有佛、有眾生,是心有二相,所以自墮眾生位中。但是這說法不是墮空,不是撥無因果,不是不修十善,不是不持戒,而是戒律照持,佛照禮。所謂: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禮如是事。是要你心中離開「佛與眾生」這兩種對待相。你要是造業,那就墮惡業眾生位中,就不是一般的眾生。你看到這一句,你要是不懂,撥無因果,以為不要禮佛,這樣就不墮眾生位。如果也不修行,也不持戒,那你就墮惡業眾生位,你就在造業了。
這裡講:「妄徹真源。相無不寂。」一切現象本自寂滅,這「寂滅」就是講「無生」。所以說「無生」不是斷滅,但是它不屬有生,也不屬有生、無生的中間。因為有生跟生滅這兩個,本來就是不相干的東西。就像一個生一個滅,生不是滅,滅不是生。可是二乘人不了,以為生滅是相續,實際上呢,生相不是滅相,滅相不是生相,這個東西已經滅除,不會再生另外一個東西。所以祖師講「生自緣生」,所以叫緣起,因緣所生法,但是緣起的當下即是無生,所以說「緣起性空」。凡夫以為「滅了以後會再生,生了以後會滅」,就墮在這生滅相當中。那為什麼你會見到這個虛妄相呢?為什麼會見到這個生滅的相續相呢?實際上是你的心在攀緣,你迷失真性以後妄想相續,識浪相續。所以前面講:「妄盡心澄。萬象齊現。」但是眾生識浪相續,所以見到這個虛妄相,見到這種相續相,實際上是你的妄心妄識在相續,不是真的有生有滅,實際上當下是無生。所以為什麼說「明心為要」!前面講過,《楞伽經》上說本來是「如同大海」一樣,因為有風,所以有浪,所以說「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眾生的意識就是這樣啊!「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眾生就是這樣迷惑顛倒,為境界風所動。因為迷失本來,所以妄見有境界、妄見有一切現象。所以,把境界比喻作風,境界風所動,所以種種識浪騰躍而轉生,才見到生滅相續相,不知道生滅的當下,即是無生,不知道海浪的當下,全體即是潤性,所以隨波逐流。於無生當中,立二十五有。本來沒有佛,也沒有眾生,就幻現出「二十五有」,這二十五有就是講三界六道輪迴。這是眾生迷惑顛倒之處,就是因為不知道妄徹真源。

「故曰法界圓明自在用」就是告訴我們,「真」本就該於妄末;「妄」本就徹於真源。所以是也無真也無妄,唯一真如之用,所以叫「法界圓明自在用」,「法界圓明自在用」就是你徹證真如以後,它起的大機大用!後面會引經文跟大家解釋什麼叫「法界圓明」。



「《華嚴經》云。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依此義故。名華嚴三昧也。」

所以「法界圓明自在用」又叫「華嚴三昧」,前面的「海印森羅常住用」又叫「海印三昧」。這裡告訴我們什麼叫「法界圓明自在用」,《華嚴經》講「嚴淨不可思議剎」,這「嚴淨不可思議剎」就是種種萬行莊嚴國土,承事供養一切諸佛如來,所以叫供養一切諸佛如來。從諸佛如來會下聽經聞法,修道證道,所以「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且常行「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十波羅蜜。「如是一切皆自在」,一切的神通道用皆悉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為什麼他一切皆自在呢?因為他徹證心源,妄想皆除,所以得華嚴三昧。這是華嚴三昧的力用,他可以廣度群生,可以示現種種不同的身,行同事法、行四攝法,來饒益眾生。

       這「四攝法」大家要搞清楚,所謂「同事行」,是讓眾生同菩薩事,不是讓你去同眾生事。現代很多講經的人都誤解,以為「同事行」是菩薩去變成跟眾生一樣墮落。不是的!菩薩是能示現「同類身」,就像他能示現在人道當中,在人道裡面呢,他跟人一樣,有種種的際遇,但是一般的人是起煩惱,而他會示現出家、示現學佛來教化眾生,讓眾生能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種很多都是菩薩示現。所以你在家也可以當個菩薩,也同樣是在家裡面,同在公司、學校當中,人家吃葷腥,你為他示現不要吃葷腥,你為他示現素食,告訴他殺生的惡報,這就是行同事法。世間人為了爭名逐利,機關算盡,你示現禪定,示現離欲之法,跟他講:不要與人鬥爭,教他隨緣、教他自在,這都是同事行。從前喜歡賭博,喜歡喝酒,你行同事法,你教他不要賭博、不要喝酒,而不是跟他一起賭,把他賭贏了。眾生看到你這麼會賭,他只會想要跟你學賭而已。看你這麼能喝,他只會想要跟你拼酒而已,他不會想覺悟。所以,菩薩在這當中,在酒鬼當中、在賭徒當中,他就示現不賭了、示現不飲酒,轉變了,讓這些眾生知道飲酒的壞處。那些眾生本來好賭,看你這麼會賭,你都能不賭了,他賭了也沒意義,他應該學著把賭的習慣給改掉。想到你從前這麼能喝,現在呢,滴酒不沾,他當然也能夠回頭。所以,不是去跟他喝酒、拼酒,跟他一起賭博再度他,不是的。剛開始菩薩會示現好像迷惑的樣子,之後他會回頭。所以你之前迷惑顛倒,你現在回頭,你現在就是菩薩,這才是菩薩同事行,是這樣子修的。眾生在家貪欲,所以告訴他「要出家」,告訴他「家是貪愛繫縛之所」,希望一切眾生都能來出家、來學佛,沒因緣出家也能做個「在家的出家」,這叫示現同事法。不是菩薩跟眾生一起墮落,那菩薩就變眾生了。所以「同事」是令眾生同菩薩事,這個觀念要清楚。
這是講「華嚴三昧力」,能夠以種種方便度脫眾生,示現種種身,行種種事。你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你只要把佛的教誡做好,就是行菩薩行,就是行菩薩四攝法,都在攝受眾生,讓眾生看到你,知道要學佛,要有正知正見,不起煩惱,不墮境界當中。這都是在攝受眾生,而不是變得跟他一樣爛,一樣退轉,一樣迷惑顛倒,那樣不能攝受眾生,因為你自己就是個大眾生。所以救度眾生要有方法,要能夠看得懂經典,你才懂得怎麼救度眾生。


「三示三遍者。謂依前二用。一一用中。普周法界。故云遍也。」

前面是「依體起用」,這裡再講得詳細一點。這個「用」,普周法界、周遍法界,故名遍也。所以這「三遍」就是顯示自性的作用遍法界虛空界。當然不是只有「廣大」而已,還包括入於一微塵當中,一微塵中能夠出生無盡法,能夠出現一切諸法,這都是自心遍滿的作用。


「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謂塵無自性。攬真成立。真既無邊。塵亦隨爾。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

一一塵中「見」法界,實際上也是當「顯現」的意思。這裡說的「三遍」,「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一微塵能普周法界,為什麼呢?下面祖師講「塵無自性」,「塵」當體即空,無自性。怎麼來的呢?攬真而成立,「攬真」就是依於真如而得成立。就像海中的波浪,依於大海而得成立,所以說「攬真成立」,依於海水而有波浪。那麼「真既無邊。塵亦隨爾」,所以你在大海當中,無論是哪邊的海水,無論是怎麼樣的波浪,你把海水盛起來,它都是濕潤的。所以「真既無邊。塵亦隨爾」。所以說,一波之潤性跟大海的潤性沒有差別。就像「芥孔之空等太虛之容納非別。」一個小孔,就像芥子這麼小的洞,它裡面的「空」跟太虛空的「空」是一樣的。就像頻伽瓶裡的「空」跟太虛空是一樣的。眾生的妄心當下,跟真如完全相同。所以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就是這個道理。如來善巧比喻,讓眾生能夠開解。所以一微塵亦復如是,一微塵性空,依真而成立,真既無邊,塵亦無邊。所以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華藏世界」包含著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世界長得像一朵蓮花的樣子,所以叫華藏世界。想詳細了解,你可以去看法界安立圖,就有畫出來華藏世界是什麼樣子。說「華藏世界所有的微塵」,就包含了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一一塵中能夠現法界,一一塵中能夠容納無邊的諸佛剎土,包括一切菩薩因地所行、一切六道眾生在裡面造善造惡,都能夠於一塵當中圓滿顯現,如一塵既爾,一切塵亦復如是。這裡講:「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這是說如來的剎自在,能夠於一塵當中,能夠普現一切世界,這是如來的十種自在之一,剎自在。「寶光現佛如雲集」是說在光中能夠現佛。所以說:「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一塵能夠現法界,能夠容納盡法界虛空界,這就破除了你空間的思惟、你情見的思惟了,這是事實真相。眾生就是著在相中,認為相實有,所以大小不能相容、一多不能相容、有情跟無情不能相容。但是如來徹證,所以能夠有這樣的受用,那麼再告訴我們:一切的眾生亦復如是。即使你不明了,現在的事實真相也是這個樣子,沒有任何的差別,只是眾生不見不聞而已。所以這裡講:「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如來在光中能化佛,在光中能夠顯現一切的依、正二報,就是依報跟正報。這依報就是講「物質」,正報就是講「有情眾生」。甚至在依報當中,能夠現正報跟依報。就是在物質當中,能夠現佛身。這到後面就會講到。



「準此義故。當知一塵普周法界也。」

所以,依此義故,一塵能普周法界,名為「一塵普周法界遍」。

「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

一塵,能出生無盡之法。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

「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

這跟前面講的一樣,塵無自性,起必依真。

「真如既具恆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

這是講德用,真如有恆沙的眾德,數不清,如同恆河裡的沙,所以說有「恆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所以「一塵」不光是普周法界,而且,一塵之中的作用,亦復隨真如「起應萬差」。這「應」就是感應。眾生有感,真如就有它起的作用,所以說「循業發現」。眾生的業感,隨九界之緣,能夠顯現九法界;隨佛界之緣,現佛法界。不管是佛法界,還是眾生法界,或是其他的任何法界,全都是真如所現。真如有種種的作用,一塵亦爾,一切塵亦復如是,所以說「亦復萬差」。


「起信論云。真如者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經云。如此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

這是《起信論》裡面講的,真如自體有「常樂我淨」之義,具足常樂我淨,「常」是真常。這「樂」就是所謂的法喜。「我」是真我。「淨」就是講本自清淨。所以叫「常樂我淨義故」。而且具有「清涼不變自在義故」,所謂「清涼」就不屬於熱惱,眾生有煩惱,所以墮在熱惱當中,真如是清涼的,而且不隨時間而改變。一般世間的禪定,於禪定裡,他雖然得暫時的清涼,但是八萬大劫後,終是落空亡,即使讓你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仍舊不免生死,所以雖然清涼,但是不是真的。所以這裡是揀別於二乘、揀別於凡夫他們的受用。「自在」就是前面講的「一切皆能現」,所以說「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是說從「體」起用,有種種的功德,或能夠「延促同時」,或能夠「大小相容」,或能夠「一多無礙」,或能夠「交參無礙」、「重重無盡」,這些都是功德。所以現在你們看到外道在那裡顯神通,那些都不算什麼,要講神通,在《華嚴經》裡面神通可多著呢。而且這些神通都是眾生本具,沒什麼好希奇的,所以佛說不要用神通來幫助眾生,就是要用講經來讓眾生明了實相的道理。所以你大可不必好樂神通,因為這些神通、德用都是眾生本具,而且絕對比你在外面看到的那些「鬼神附身」的神通,實在是大得太多了。這《華嚴經》的境界是能夠「芥子納須彌」,能夠「一念開為無量劫」,能夠使無量劫入於一念當中,這時空全部被它打破了,比一般的神通還厲害。能夠「手擒大千」,一個手掌內能夠握住大千世界,能夠「藕絲懸須彌盧之山」,能夠「以蚊腳為梯登」,能夠讓你爬至梵宮,種種都是不思議事,都是希有之事。比你現在看到的:他能夠知過去、知未來,那都是小兒科的神通,我們《華嚴經》裡面講的神通,那真是大神通。而且,觀世音菩薩在《華嚴經》裡面「隨緣感赴、三十二應」,稱名馬上就能夠示現在眾生面前,相信大家念觀世音菩薩也都有這樣的感應,這些都是《華嚴經》裡面講的神通德用,都是自性的德用、自性的功能,而且一切眾生本來都具足。所以你不必去好樂,不必向外希求,你不用去求看誰幫你開天眼,你越開你就越糊塗,為什麼?講給你們聽,你們就曉得,有的是鬼上身,是他叫一些小鬼附在你的身體裡,讓你感覺好像你有神通,實際上是鬼通,不久你的陽氣就被那些鬼給吸掉,吸你的精氣,你就會開始衰老,才四、五十歲看起來像七、八十歲,因為陽氣都被他吸掉了。還有一種就是他會下藥,讓你眼睛好像可以看到一些東西,那個是幻象、幻覺,或是有一些藥可以開發出神通的,這種講的是「術通」。我們佛教講的神通,是講「道通」,也就是明心見性,它就不是一般的神通,所以叫「德用」。

「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真如自性」具恆沙的功德,無有所少,所以,「經云。如此華藏世界海中。」這華藏世界海,就是講我們現在的這個華藏世界,娑婆世界在華藏世界中央, 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中,裡面的第十三重,屬毘盧遮那如來的教化區。所以我們也在華藏蓮華臺藏世界最中間,也就是蓮蓬的地方,這裡有二十重華藏世界,我們在第十三層。所以在華藏世界海當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隨舉一物,隨舉一塵,「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所以常常看到人家問「祖師西來意」、「見性後如何」?祖師就隨拈一物,或是告訴你「庭前柏樹子」,就是告訴你「法法全真」,所以有人問永明大師:大師你是什麼家風?是什麼旨意?永明大師回答他,說:「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所以說「隨舉一物,無不皆是真如」,正是這華嚴的境界。所以禪宗開悟,跟你契入華嚴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差別。永明大師的宗旨,跟華嚴講的「隨舉一法」無不都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這道理是一樣的。永明大師讓你在肉眼當中見道,大慧宗杲禪師講:「肉眼見道,才是真見道。」你只是心裡面,心地法眼見道,不算是真正見,要肉眼見道。所以說「在事境界上會得者,道力壯」,他的道力就很強。但是如果只是「在文字上解得者,道力弱」。所以為什麼祖師教我們要在境界上能夠領悟、能夠見性,你知道沒有一法不是真如,所以說華藏世界「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正是此義。
所以永明大師的宗旨,相信你們也都很清楚。包括一切禪宗祖師的宗旨,亦復如是,只是「教下」用文字給你表達出來,禪宗它是從肉眼當中能夠悟得真心,肉眼當中直接見道,不是只有解悟而已。



「依此義故。當知一塵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即三身即十身。」

所以,依此義故,就是一塵具無邊德,依此義故,一塵即事即理,「事」就是事相,「理」就是法性。即人即法,「人」就是指有情眾生,「法」就是指一切的無情。即彼即此,即是彼,即是此,自他二相就沒有了。即依即正,即是「依報」即是「正報」,「依報」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正報」就是指我們自己,所以一塵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是「染」即是「淨」,在一塵當中就具有。即因即果,所以說「因果同時」,為什麼?因為同一真性。
淨土宗有一句話講:「因果同時。為蓮故華。華開蓮現。華落蓮成。」講的就是因果同時,講眾生心即是佛心,是講因果同時。所以「華」跟「蓮」打開的時候,它代表因果同時,華開蓮現,華落蓮成,這「華落蓮成」就代表圓滿的修證。在我們淨宗裡面,有一首偈子是這樣講的。所以「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是同即是異。一切同異相,一塵當中炳然顯現。「即一即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即廣即狹」,廣跟狹沒有障礙,都在一微塵當中顯現。「即情即非情」,「情」是有情,「非情」就是無情。「即三身即十身」,即是法、報、應三身,即是如來的十身,包括所謂的「智身、應身、威勢身、……」等等的,有十種身。

「何以故。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如是。」

說「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所以故名無礙,所以叫「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切法本來如是。所以你學佛,是要了解一切法的現象是如何,而不是像一般外面教的,你去找這因,找它生起之處。你連問這個話都不必問,因為龍樹菩薩告訴你「無生」,諸法無生,既然無生,你這個問心,就應當除滅,在那裡思想發問、妄想顛倒的「根」就要除滅,不然你在這裡沒辦法看得懂這華嚴的境界。「華嚴」是超情離見,你一直在問為什麼、為什麼……,你就不能見性。所以為什麼《楞伽經》裡面佛破百八問,大慧菩薩這個也問、那個也問......,世尊告訴他:這些統統都是知見、都是顛倒。因為你一問,就墮在你的情想當中,所以你要用眾生心,要來測如來智,你測不了。如來直接給我們顯示什麼是真如法界。因為眾生心能夠生出別的,這個別的東西又再跟其他東西和合,又再生出別的,都是「有生」。所以在那裡妄想「雞生蛋、蛋生雞,先有種子還是先有樹」,實際上龍樹菩薩告訴我們:本來無生。那些都是眾生看到後面的現象,妄自揣測,在那裡顛倒。說是先有雞,說是先有蛋,這兩個都是不見性,都是墮在「相續相」當中。
        所以你要明了華嚴的道理,你要把你從前這種「能所對待」的思惟方式打破。所以為什麼祖師做很多問難?為什麼給你講「中觀」?就是要破除你認為「有來處」、認為「有去處」。所以說一切法,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唯心所現。就像你的夢境,是由你的心顯現,不是因為你夢中看到微塵跟微塵和合,來產生出夢境。夢境就是心一時頓現的。所以跟你講法界一時頓現,誰來頓現?就是眾生的心。但是歸根結底,來處不可得,去處也不可得,所以說為「無生」。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共生」就是和合生,也不屬「無因」生,不是沒有因。是什麼「因」呢?是真如所現。你用世間的思惟,用世語言欲入佛知見,是無有是處。所以你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怎麼想不通?「一塵當中怎麼會普周法界」?有些人就因此毀謗華嚴、毀謗大乘。其實那是他境界不夠,而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問題。是他沒有這樣的境界,所以說「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就在目前,但是翻成「名相之境」。今者釋迦如來破微塵出經卷,告訴我們法界之義,但是眾生就墮在「能所」當中、「相續相」當中,所以不能自悟、不能悟心、不能徹見華嚴法界。你們迷惑的地方,我直接給你們講出來,你就比較容易能夠契入。你們從前學的那些世間法,都是所知障,都是煩惱障。

       現在佛門裡面還有人提倡要學儒家來作學佛的基礎,這是腦筋有問題。華嚴五祖圭峰宗密大師告訴我們:他從前學儒,所謂「髫專魯誥。冠討竺墳。」「髫」就是垂髫,小孩子的時候,他十二歲的時候學儒。「冠討竺墳」,「冠」是「弱冠」的時候大概是十八歲,「竺墳」就是指佛經。但是「俱溺筌罤。唯味糠粕。」意思是都墮在名相枝葉當中,只食佛法的「糠粕」,就像酒渣,米糠這種東西,並沒有得到真實的義趣。「幸於涪上。針芥相投。」涪上,這「涪」就是四川的涪水,在川北一帶,這涪水就是現在的涪江,接嘉陵江,嘉陵江是長江的支流,涪水就是現在的遂寧,四川的遂寧,以前是遂州,他在那裡得遇大乘的正法。「針芥相投」就是相互契合,「針」能被磁石所吸,「芥」就是芥子,能為琥珀所吸,所以叫「針芥相投」。講的是正極跟負極相吸,針芥相投。「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內,對於佛法全部明了。祖師說他從前學儒,就是墮在知見。俱溺筌罤,只學到佛教的名相枝葉,所以「唯味糠粕」。現在的人,你不看祖師怎麼學的,祖師是過來人,你還用你自己的想法、用你自己的顛倒妄見,來說學什麼儒家作基礎,祖師就已經講他親身的經驗了,他從小就學儒,所以處處都是所知障。印光大師也是這個樣子,歷代的祖師都是棄儒從佛。為什麼?因為那個就是世間的所知障,讓你沒有辦法契入啊。所以為什麼要修禪定?禪定破除你的知見,讓你的心不要妄想亂動,你再來看佛經,你才能看得懂,持戒就是讓你的身心不染世俗,你才能夠契入。所以你要把從前認為「有能所」、「有來處」,這種思想觀念放下,你才能夠契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

「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

所以說一塵能夠出生無盡,因為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十身互作,所以一身能夠現十身,這「十身」後面會說。「唯普眼之境界」能夠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能夠見門門相即相入。一塵當中能出生無盡,這在華嚴宗裡面稱為「普眼境界」,所以說唯普眼之境界,你真的心地法眼通達了,在事相當中見道了,這個稱為普眼境界,這是成道,唯證乃知。


「如上事相之中。一一更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

所以說如上事相當中,不光一塵即事即理,即人即法,即彼即此,一切法相即都入一塵當中,而且互相容攝、法法容攝,人跟法可以容攝,人跟染淨可以容攝,都入一塵當中。所以說:「一一更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所以於一塵當中又隨舉一一法,前面說的「一切法入一塵」,現在到這一微塵裡面隨舉一法,又各互相容攝一切,所以名「重重無盡」,這是講第一重跟第二重。第二重裡面也是隨舉一塵,一塵當中又容攝一切法到第三重,也是「重重無盡」,正是各具重重無盡之境界也。所以「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一切法門,這個「法」就包含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法,不可說不可說,無有窮盡所以稱為「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這一法道場,「一法」說是一微塵也沒有問題,因為一微塵之性即是一切塵之性,一微塵性即是佛性,所以說同會一法道場中,同入佛性之中。「如是法性佛所說。」諸法之性、諸法之真實義是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但是唯智能知,法爾如是。這個「智眼」是華嚴經上的普智眼天王,普智眼天王為我們示現「普眼法門」,這是講「一塵出生無盡遍」。

下面有一個問答:

「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

這是「問」,所以是佛學問答,現在外面有些佛學問答都亂問一通,不會問。你看祖師設問答,同時也是在開示學人。他講:「據其所說。」據前面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佛性全顯,「事無不融。」事跟事得以相融。「文無不釋。」一切的文章,都可以得到解釋。「義無不通。」這裡面的義趣都說得通。但是「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要怎麼來明了?「達於塵處。」能夠見到這樣的境界、能夠契入這樣的境界。
這真的是要有開悟的人,才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所以這是祖師自問自答,幫助我們後面要學佛的人、學華嚴的人,能夠於一塵當中,見到普眼境界,能夠見到「重重無盡」的境界,這是使眾生眼,當下變為佛眼,當下是「普眼境界」。

接著問:
「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為真。何者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名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名菩提。云何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請垂開決。聞所未聞。」

這裡就是問: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何者是淨?何者是真?什麼是俗?什麼是生死?什麼是涅槃?什麼是煩惱?什麼是菩提?什麼是小乘?什麼是大乘?請祖師為大眾開示。
所以祖師用一微塵就能夠解釋無盡的法界,這跟後面的〈金師子章〉有異曲同工之妙,他是用金獅子來解釋世出世間一切法。這裡是用「一微塵」,可見賢首國師辯才無礙。

我們直接看祖師回答:
「答。大智圓明。睹纖毫而周性海。真源朗現。處一塵而耀全身。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

這裡講「大智圓明」,「大智」就是講眾生的般若智慧,本自圓明,所以「睹纖毫而周性海」,這「纖毫」就是一毫毛,隨舉一毛無不周遍法界。而「周性海」,「周」就是周遍,「性海」就是真性。意思是「真如自性,無不遍滿」。形容自性廣大無礙,所以「睹纖毫而周性海」。「真源朗現」,「真源」就真如,朗然顯現,所以,雖然在一塵之中,而全身獨耀,如來的法身全體顯現、如來的十身全體顯現,所以說「真源朗現,處一塵而耀全身」。
「萬法起必同時」,萬法一起則一切起,一成則一切成。《無量壽經》講:「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這就是表示法藏比丘契入了毘盧性海、契入了華嚴三昧,圓滿成佛。所以說「萬法起必同時」,一起則一切起,一真則一切真,一假則一切假,「真、俗、中」這三諦都同時起作用,是染、是淨、是大、是小,是情、是非情都同時而起。就像隨牽一髮而動全身,你全身都有感覺,這是講「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先後。」皆是一際、皆是一心,沒有前後的差別。

下面祖師仔細分別,他說:
「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由此塵相空無所有。即是淨也。由此塵性本體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即是俗也。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由觀塵相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是涅槃。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即是煩惱。由塵相體本空寂。緣慮自盡。即是菩提。由塵相體無遍計。即是小乘法也。由塵性無生無滅。依他似有。即是大乘法也。」

這是解釋他前面的問答,祖師用一微塵能夠涵蓋諸法。這裡是仔細解釋。他說:何以故,「此一塵虛相」。塵相是虛的,所以「能翳於真」。因為眾生不了,隨著境界,迷失真如。所以「即是染也」,則就稱為染法。「由此塵相空無所有」,雖然是染,但是相是虛妄的,你現在覺悟了,明了了,塵相空無所有,所以「即是淨也」,所以說「即染即淨」。


「由此塵性」,一微塵之性。「本體同如」,所以說依真而起,所以「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因緣所生,虛幻而有,所以即是俗諦,即是世俗之法,因為世俗之法,緣生如幻,「即是俗也」。它這裡講的真、俗、染、淨,都涵蓋著一切法,都涵蓋著一切諸法。所以不要只想到佛門的名相,要想到名相的意義。講真諦理、講俗諦理,「俗諦」就是世俗法,世俗的世間法,就是你們現在在世俗當中種種的作用,無不都是緣生幻有,所以說一塵亦復如是。


「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塵相」會毀壞,會變異,所以念念遷變,這個就是生死。「由觀塵相生滅相盡」,觀塵相即是無生,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是涅槃。所以祖師為我們開示出來,一塵確實含攝諸法。「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所以即是煩惱。為什麼會見有塵相?妄心分別,就是塵世煩惱。「由塵相體本空寂」,講塵體本空,所以緣慮自盡,種種攀緣亦復不起。眾生為什麼能見虛妄相?因為有「緣慮」,現在妄相既然空了,「所相」既空,「能緣之心」亦復空寂。就像六根攀緣六塵,才產生出「識」,既然你了知六塵它空,能緣之心亦復空寂,所以「根塵具盡」,說「盡」,不是「滅」,你就能夠知道它當下是「空」,所以說「緣慮自盡。即是菩提。」

下面看,
「由塵相體無遍計。」小乘認為眾生現在看到的、所接觸到的這些,都是貪瞋癡所感招的現象,但是他把貪瞋癡化空。塵相體無遍計,是說離開了遍計所執。「遍計所執」就是你的妄心在境界上不斷地攀緣,所產生出的種種煩惱,叫「遍計所執性」。「遍」就是在境界上攀緣。「計」就是思量分別計度。產生出執著,就叫「遍計所執」。那為什麼會有「塵相」?是遍計所執而生。塵相,你觀其體,沒有遍計,但是你的妄心分別而已,所以「即是小乘之法」,「滅色入空」即是小乘法。觀塵性依他似有,小乘是觀無遍計,它不達不生不滅,不達煩惱即菩提。知道為什麼會有微塵?是依他似有,所以小乘它離開了遍計所執,得的是偏真涅槃。
但是大乘知道,一塵之性不生不滅,知道煩惱即菩提。知道一切法不生不滅,離開了依他起性,而證圓成實性,所以即是大乘之法。


「如是略說。若具言之。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塵字而為解釋。宜深思之。」

這裡確實很深,所以要你們要先讀過。祖師這裡做一個總結,「如是略說。若具言之。」總的來說,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都有疑問,各各不同的疑問,一時同問如來,同問釋迦牟尼佛,或是你到極樂世界去,清淨大海眾一時同問阿彌陀如來,如來唯以一塵字而為解釋,你就知道如來的辯才,確實無礙。這裡確實難懂,所以教我們「宜深思之。」我簡單跟大家這樣講過。

下面引經來作證明。
「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依此義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

「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所以唯以一「塵」字來作回答,「依此義故」,名為「一塵出生無盡遍」。所以,一塵既爾,一切塵亦然。這都是我們「真心本性」本來就具有如是性德,這就是真心的功德,在一塵當中圓滿顯現。

所以萬法起必同時,一塵出現,一切塵都具有圓滿佛性的德用,我不要講那麼複雜,簡單跟你們講就是這樣子。所以隨一一塵,一舉手一投足,無不皆是海印三昧,無不皆是華嚴三昧。所以為什麼以前祖師的徒弟在讀《楞嚴經》時,讀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他這徒弟不解,去問他的和尚,和尚說「都是海印發光」,這「釋迦老子,好與三十棒」。依《華嚴經》來說、依根本法輪來說,實際上確實都是海印發光,只是祖師為我們解釋它光明的程度:一塵含容一切法。不然,你說同樣是發光,以前的鎢絲燈泡也是光,現代化的燈泡也是光,蠟燭也是光,到底它發什麼光?這裡祖師跟我們講「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普周法界遍」,這就是講光的功能。你現在沒辦法契入,沒有關係,給你種個善根,你到極樂世界去,馬上就見到。但是在這裡一樣要熏習,因為你熏習這境界可以消你的業障,讓你的心不要那麼著相。所以你這一會「妄盡還源觀」,一次沒聽懂,請你要多聽幾次,因為不可能聽一次就懂。所以賢首國師在世的時候,講《華嚴經》講三十遍,如果壽命還夠,講四十遍、五十遍。他的徒弟清涼國師,一生講五十遍《華嚴經》,要是壽命還夠,還可以繼續講,就是因為這不是聽一次你就能夠理解的。


「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謂塵無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真空具德。徹於有表。觀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觀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無二。悲智不殊。方為真實也。」

這是講「一塵含容空有遍」。相信前面講「一塵普周法界」、「一塵出生無盡」,再來看這個「一塵含容空有遍」,你的壓力就不會這麼大,因為只有兩個,「空」跟「有」而已。不過,「空、有」也是代表一切法,你在《華嚴經》中,在解經時,你要知道,隨舉一法無不都是具一切法,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它裡面沒有凡夫所謂「染、淨、高、下、對待、能所」,它就是講諸法實相。這裡講「一塵含容空有遍」。「謂塵無自性即是空也。」這是說塵相本虛,即是空也;「幻相宛然即是有也」雖空卻不礙幻有,所以即是有。所以一塵能含容空有,一塵即空即有。
「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這虛幻的色沒有自體,所以不異於真空。這裡的「空」要搞清楚,沒搞清楚,你就會變成「斷空」。「斷空」就跟「實色」相違背,它不能容色。在《華嚴法界觀門》第一個「真空觀」裡面,就會跟你講得很清楚,這裡巧妙地引用「真空觀」讓我們知道。所以說「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真空具德。徹於有表。」所以,「有」是即空之有,「空」是即有之空。這裡說的「空」,不是屬於二乘斷滅空,或是後面講的三種亂意空,《寶性論》裡面有三種亂意空,在後面就會講到。它不屬於這種斷空、頑空,或滅色空。它是講「真空」,經典裡面講「妙有」,所以說極樂世界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真空即是妙有」。有人毀謗淨土,他認為極樂世界是化城,不是真實之法,這就是他不懂《華嚴經》的義趣,他不懂得如來真實的境界,因為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勸大家求生淨土,結歸在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事實。這顯示極樂世界不是二乘這種化城的境界,如來在法華會上講的化城是指二乘,不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真空具德。徹於有表。」這有表就是徹於有上。一切的「有法」無不是真空所現,所以觀色即空。《心經》講:「色即是空。」這「空」就是真空。所以「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色即是空,你不墮在色當中,所以有大智慧,不住於生死。觀空即色,知道空即是色,起大用,就「成大悲而不住涅槃」,成就大悲心,不住涅槃;一般二乘人是住在涅槃當中,他不知道色空無礙,他只知道滅色入空,他沒有大悲心,所以不圓滿;大乘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以色空無二。悲智不殊。方為真實也。」色、空完全相同,悲、智不殊,這才是真實。


「《寶性論》云。道前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者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者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為有。」

《寶性論》裡講「道前菩薩」,也就是還沒有見性以前,都稱為「道前」,沒見性都稱為道前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對於「真空妙有」他搞不清楚。第一個,「一者疑空滅色,取斷滅空」。就像二乘入於偏真涅槃,他滅一切見聞覺知,也就是色,因為有見聞覺知,他就能夠觀色,他滅掉了。所以他「內守幽閑」,這是二乘人證阿羅漢。「疑空滅色」,所謂「疑」就是不解,他入於空寂當中,入於偏真當中,不起種種造作故名「滅色」,取斷滅空。
「二者疑空異色。取色外空。」疑「空」跟「色」相對,在色外取空,認為煩惱之外有個菩提,這就是道前菩薩的疑惑,還沒見性以前就有這樣的疑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疑惑,所以這疑惑要消除。「疑惑」就是不解,你不是懷疑大乘,你是不解大乘。這「疑」有好幾種意思,那你是不解,所以說疑空異色,取色外的空。
「三者疑空是物。取空為有。」把「空」當作是一物,以為空是有的,有個空,所以取空為有,這些都是疑惑。

「今此釋云。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若礙於色即是斷空。若礙於空即是實色。」
前面講過,色是幻相,必不礙真空,跟真如沒有任何的相妨礙。所以,色是幻色,一切現象本體如幻,就如同夢中的境界,你作夢的境界,夢中見種種色相,並不礙於你的心。要是你在夢中,你還能夠清楚知道自己在作夢,你就能夠自在,你就可以「要大則大,要小則小」,因為你知道夢中的境界,這個「色」是虛妄的,一切法是虛妄的,所以說「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
在夢中,這心即是真心,在夢中的境界當中,跟色也沒有妨礙,所謂「幻化空身即法身」正是此意。「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講得非常地清楚。「若礙於色」如果空會礙於色,那「空」就是斷空。為什麼?因為斷滅空才跟實色是相對的。佛門講的「真空妙有」就是剛才所說的,它是一切的空、有都沒有障礙。
如果這個空是斷滅空的話,那必然礙於色,因為色就是實色。既然色是幻色,空是真空,真空跟妙有就沒有障礙。「若礙於空即是實色。」剛才說:如果這色跟空不能相容的話,那這色是實色,空是斷空。這是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的,你先直接聽進去就可以了。想要詳細地分別,其實還是要去看《楞嚴經》,你才能知道到底是為什麼。佛法還是可以問的,《楞嚴經》裡面會解釋清楚。但是你要知道,佛的解釋,還是為了要破除你的「問」,佛法不是無因論,但不是要讓你一直問,不是要讓你不斷地找原因。
像世間的科學家,說他發掘宇宙萬有的本體,實際上他那個是無因論,為什麼?因為他根本找不到因素,他只能說:現在找到的是這個原因,沒幾年又找到別的原因了,一下有這個說法,一下有那個說法,他講的又被推翻了,因為他墮在「相」當中,在現象界當中去找,他不了解「諸法實相」,所以他永遠找不到源頭,不知道萬法就是你現前這一念心所生。他們一直在量子力學上面找,一直在太空物理上面找,絕對找都找不到。還有出家法師去引太空物理學來解釋佛經,那是走偏了,根本沒有必要,因為跟佛經是不相應的。所以你看這類法師在引用太空物理學講經,學到後來,無法離相,自己都變成個俗人,可知完全不解真如實相。
祖師大德那個時候沒有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照樣見性,為什麼?因為「見性」只是見自己的本來面目而已,見自己這一念心而已,並不是向外尋求色相,或是找個「寂滅」,找個「斷空」來安住,或是去發掘色相當中,看它是怎麼來的,那些都是著相。明明《心經》就已經講出這世界怎麼來的,它很清楚地告訴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要你不著相,你就能夠見到本來,你就能夠見到法界重重。



「如一塵既具如上真空妙有。當知一一塵等亦爾。」
一塵如是具真空妙有,一切塵亦復如是。


「若證此理。即得塵含十方。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
如果你能夠證得此理,你就見得到「塵含十方,無虧大小」,沒有所謂大、小的分別,小能容大,大能入小。「一念包九世」,「九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當中又各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乘以三」等於九,悉入一念當中,一念能開為九世,九世收為一念。所以華嚴杜順和尚的〈漩澓頌〉云:「一念照入於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這就是一念能開為九世,能夠使延促同時。所謂的「延促同時」,不是神變。其他的大乘經當中,有很多都是神變,一念展開來為無量劫,它有的是神變,但是這裡講的是「法爾如是」、「緣起實德」。所以二祖雲華和尚說:華嚴所說的是「因果緣起,理實法界」這是華嚴宗的宗旨。可以延促同時,念包九世,它不是神變、不是神通,不是你證得以後才有這樣作用,而是現在就是這樣子,所以跟一般的神通又不同。神通有的是外力,或是菩薩的神變。


「故得殊勝微言。纖毫彰於圓教。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迥超言慮之端。透出筌罤之表。」

所以說「故得殊勝微言」。一句話、一個字、一毛頭許,圓滿的教海全體顯現,所以說「纖毫彰於圓教」。「輕埃現於全軀」的「埃」是非常微細的,非常微小的。 在微塵當中,能現無邊的諸佛,在光中能化無數的諸佛,所以說「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迥超言慮之端」意思是「不可以用言語來形容」。「透出筌罤之表」,「筌罤」就是陷阱,就是殺生的工具:捕獸網,捕兔子、捕魚的……,稱為筌罤。超出於一般的言表當中,超出於「能所」當中。佛門常把筌罤當作是「著有」或是「著空」,或是著在相上,都算墮筌罤之中。所以圭峰大師說他還沒有真正遇到華嚴以前、還沒有遇到大乘法以前,學那些儒家、學那些佛法名相,都害他墮於筌罤當中,「俱溺筌罤,唯味糠粕」,只吃了佛法的糠粕而已,沒有得到真實的義趣、沒有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祖師說他怎麼修行的,我們自己要警惕,不要再走那些不該走的冤枉路、再走錯的路。


「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

《華嚴經》講:有大經卷,量等同三千大千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是舉一個世界同時入於一微塵當中,所以說這經的數量、體量有多大,就如同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入於一微塵當中。這「經卷」就是指我們的佛性。所以說「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一一塵中都有等大千之量的經卷。有一「聰慧人」,這是指佛。「淨眼普明見」,佛成道了,知道諸法實相,所以「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這「塵」就是指塵勞,讓你著相的這些習氣業障。貪、瞋、癡、慢、疑都消除,叫「破塵出經卷」。「經卷」就是指真如自性。所以說「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眾生依之修行,能夠自己成道,而且廣饒益眾生。佛為眾生破塵出經卷,讓我們知道一塵含容空有,一塵出生無盡,一塵普周法界,也算是破塵出經卷的義趣。


「若據理而言。即塵眾生妄計。經卷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依此義故。名一塵含容空有遍也。」

這「塵即是眾生妄計」,「塵」就是眾生的妄想分別。「經卷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所以《華嚴經》講,這「塵」在事相上,「塵」不光是指微塵而已,也可以代表煩惱塵勞。煩惱之性即是全體佛性,即是全體法界,這在一般二乘法裡面、儒家裡面是沒有的,《弟子規》那是根本不會有。因為那些外道典籍都是讓你墮在塵勞當中,墮在「男女相」當中,墮在「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相當中,你去學的那些東西,本身就是輪迴的人寫出來的話,只會讓你輪迴而已,不可能成道。釋迦牟尼佛是成道的人,所以說出的法,能讓眾生出三界,能夠開啟本有的大智圓明。這裡講:「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智慧無邊,所以說量等三千界。《華嚴經》裡面,不光這塵是微塵,微塵裡面確實具足無邊法界,確實具足一切諸法。所以告訴你「即染即淨、即同即異、即一即正、即事即理」,都入一塵之中。

      所以你在解經時,心量要廣大,不能只去找特定的意思,或只有一種意,要廣開解義味。所以你真正看了《華嚴》,你才知道佛家的富貴、佛法的高深,這一部是華嚴的奧旨,你在這裡用心,你可以略微體會到真的是佛法無邊,超出你的思量,超出你的凡情,超出你的見解,確實如同《華嚴經》上講的「一塵含容空有、一塵出生無盡、一塵普周法界」。確實如同《妄盡還源觀》這裡講的一樣,這是確確實實的,佛沒有妄語,這裡講的「塵」也不是拿來表法的,只是方便告訴你說,它可以代表你的塵勞煩惱,也可以代表一微塵,所以這叫「託事顯法生解門」,藉由事上的法來顯示一切諸法,所以你的心量要廣大,要廣開解義味。「依此義故。名一塵含容空有遍也。」準此意故稱為「一塵含容空有遍」。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
自性具德,而行四德。
「謂依前一塵能遍之境。而修四種行德。」
所以它是猶如鉤鎖,環環相扣,但是又不妨「一能攝多」,隨舉一觀能夠統攝六觀,隨舉一門能夠統攝諸門。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這是一德。

「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謂依真起用。廣利群生。眾生根器不等。受解萬差。樂欲不同。應機授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第一個叫「隨緣妙用無方德」,知道「真性」能遍,依能遍之境行四種行德,第一個就是「隨緣妙用」。什麼叫做「隨緣妙用無方德」呢?就是從真起用,一直強調從真起用,廣利群生。所以「菩薩行」是從真起用,不是從你的愛欲心起用、從你的世間情見起用,而是知道「同體大悲」,從真起用,廣利群生。「眾生根器不等」,眾生有種種不同根器,不同的生活環境。「受解萬差」,每個人理解的程度都不一樣。「樂欲不同」,想要的東西不同。有的人想要聽簡單的法,也就是略說;有的喜歡廣分別,也就是詳細地說明;有的喜歡單持佛號,有的喜歡參禪,有的喜歡持咒,有的喜歡禮懺,這都是樂欲不同。
「應機授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重點在於應機說法,能夠應病與藥,眾生是什麼病,就給他什麼藥。重點是:給的必須是藥,是佛法,不是給世間法,給世間法,那你是在給病,不是給他藥,你用世間法來教他,他只會病得更深,病得更嚴重而已。

「《維摩經》中具名斯義。」
《維摩經》中很清楚地把這意思講出來。


「又以大悲故。名曰隨緣。以大智故。名為妙用。又不壞假名。而常度眾生。故曰隨緣。了知眾生性空。實無度者。名為妙用。又理即事故名隨緣。事即理故名妙用。又真不違俗故隨緣。俗不違真故妙用。又依本起末故隨緣。攝末歸本故妙用。」

這裡是講「隨緣」跟「妙用」。以大悲故,能夠利益眾生,是隨緣;以大智故,所以從體起用,名為妙用。又不壞「假名」,假名是虛假的名字。「而常度眾生」,為你說種種法,所謂「三乘五性皆醒悟」,「三乘」是講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五性」是指善性、惡性、定性、不定性、闡提五種不同根性的眾生,也就是包含一切眾生的根性。能夠方便常度眾生,所以名為「隨緣」。但是了知眾生性空,實無度者,會歸真性,名為「妙用」。
又理即是事,故隨緣,這是講從體起用,顯現種種差別萬相,起種種的大智光明,故名隨緣。事即是理,故是妙用,事依理而成,所以稱為妙用,會相歸性叫妙用。又真不違俗故隨緣,說真諦法不礙俗諦,所以隨緣。要知道「真不違俗」,現在的人用俗諦教化眾生,馬上自己都變成俗人。如來說三乘法,如來還是如來,所以他真的是「真不違俗」,如來能夠隨緣說俗諦法,能令眾生悟得真如,所以叫「俗不違真」,故叫做妙用,這才是攝生。所以你懂得佛法,懂得佛經裡面所說的義趣,你就用佛法去教化眾生,你就用眾生日常生活當中,接觸到的東西來舉比喻,讓他了解什麼是真如佛性。所以佛常用水、用虛空、用夢境……等等的這些比喻,讓眾生來了解佛性,這就是隨緣妙用。說俗諦法,俗諦就是舉你在世間能夠懂得的東西,來譬喻說法,所以「真不違俗,俗不違真」。又依本起末故隨緣,「末」是枝末,所以你看講的有大乘、有小乘、有人天乘。所以為什麼如來出世先講《華嚴》,先講根本法輪。因為眾生不懂,才從本起末,講阿含、講方等,裡面有兼講五戒十善等等,這就是從本起末,叫隨緣。到最後法華涅槃,就「攝末歸本」,叫妙用,這就稱作「隨緣妙用無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