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妄盡還源觀今說5




「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

這是講第四個「定光顯現無念止」。「定光」就是講「慧光」。這「定」就當「燈光」的意思,也顯示這「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此「定光」即是心性本具的光明。

所以它舉「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佛門常把這寶珠譬喻作心性,所謂的「寶珠」性體明徹,十方齊照。就跟真如自性一模一樣,清淨無染,十方齊照。它能夠循業發現,能夠隨緣妙用,所以說「無思成事」。一切法,皆依心所現,一切法皆是心具,「具」是具足的意思,不待你造作,所以說無思成事,不假造作,念者皆從,就是前面講的「循業發現」,雖現奇功,心無念慮。此寶珠終不自言「自己是個珍寶,能夠現種種寶」,真如自性亦復如是。自性沒有「我見」、「我愛」之想,沒有這虛妄的「我」,認為自己能夠有什麼功能,有什麼作用,所以說「心無念慮」。
下面引《華嚴經》裡講到的:「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就像轉輪聖王,他一出生就有七種寶物跟著顯現,這是輪王的福德所顯現,不是別人賜予他的,真如自性亦復如是。能夠起隨緣的妙用,能夠顯現諸法,但是它不是藉由造作,所以說業性亦如是。教你知道這業是本空,這「空」即是真空,真空就是我們的佛性,所以說業性亦如是。
這裡講:「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如果有眾生能夠入此「大止妙觀」當中,是這裡講的「定光顯現無念止」。只要講大乘、講一乘了義的「止觀」,雖然說「止」,必定含「觀」;雖然說「觀」,必定含「止」,否則這個「止」就不圓,「觀」也不妙,所以叫「圓頓止觀」。所以前面講「性起繁興法爾止」,這裡講「定光顯現無念止」,它這都是講作用,它講作用的當下即是寂滅,所以稱為「止」,就是「攝用歸體」入五止門。後面是從體起用「修六觀」。所以「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不用思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所謂:一接觸就明白,一明白就有清清楚楚,圓圓滿滿的作用。這就是「無思無慮,任運成事」。

世間人接觸事情,思前慮後想半天,得失計較,這都是心裡面煩惱心太重。你教他要放下,他還說「不想不行」,那都是墮於思慮之中。不管你想什麼,不管你計劃什麼,這都是墮在思慮當中。所以說眾生入此「大止妙觀」當中,能無思成事。凡事遇緣他就很清楚,馬上就明白這事情怎麼做,而且事情做得很好、很圓滿。但是因爲凡夫夾雜著貪瞋癡,即使思慮得很周到,或是一個人想,甚至多人想、一個團隊來想,還是有問題。所以為什麼講要「修止」?因為了知心體空寂,你後面才能起作用,才能任運成事,才能定光顯現。
「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就像寶珠有光明,能夠遠近齊照,清楚顯現,遍滿虛空,所以說「分明顯現。廓徹虛空」。這就是講你一旦入此大止妙觀門中,自然就有這樣的境界。這個境界雖是我們心本具,但是你不入的話,是得不到這樣的受用。所以為什麼教你平常要修行用功,不要打妄想。一件事情你想那麼久,這很多都是心不清淨的展現。世間的事情能夠不要去想的,就少去思量,要多用功、多念佛、多讀經,沒事最好,你才能夠把思慮給斷掉,你才能夠了達心體寂滅,這樣你遇緣起作用時,你的智慧之光就能透出來。

「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故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

這是做一個揀別。此大乘甚深禪定,不是二乘外道的禪定。祖師大慈大悲,給後面的學人說出來,讓你曉得大乘講的性定,跟二乘外道完全不同。所以說「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這把他們的工夫比喻作「塵霧煙雲」,就像現在講的「霧霾」一樣。學了二乘外道會障蔽心性本有的光明,所以說不要去學。

《楞伽經》告訴我們,二乘以及外道那些東西不會讓我們成就。祖師大德、諸大菩薩告訴我們:你學二乘、外道只會讓你墮在「無因論」當中,終究「撥無因果」。真正的大乘佛法不會撥無因果,所以你不要聽到大乘講「空」你就害怕,覺得「空」就是沒因果,覺得學大乘你就會著空、會撥無因果,那是你自己解錯了。實際上,你再怎麼用心去學二乘,最後還是撥無因果,因為你不知道法界是怎麼來的。所以那些都是「塵霧煙雲」,都是塵勞,都是煩惱。你學了,真心本性的慧光不能夠顯發,因為你不知道一切法唯心,你不知道心體寂滅,所以原有的定光無法顯現,原有的慧光無法顯現。所以祖師教我們修「定光顯現無念止」。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謂幻相之事。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故曰玄通。」

這裡講第五個「理事玄通非相止」,「事」是「事相」。這裡講的「事相」就是「幻相」,「性」就是「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所謂「互隱」,是說「事能隱理,理能隱事」,這是「雙隱」,就叫互隱。而「事能顯理,理能顯事」,這叫「互顯」。所以說「理事互顯,理事互隱」,故曰玄通。叫「理事玄通非相止」,這講的還是真如自性,大寂滅場地。

在這觀門裡面,你要知道,一切事相皆如幻,一切的事相本體即是無性,所以說「無性之理」。這「理與事」能夠玄通沒有障礙。理能隱事,事能隱理,所以理顯的時候事隱,事顯的時候理隱,所以說「互隱互顯」。

下面講得更清楚明白:

「又理由修顯。故事徹於理。行從理起。理徹於事。互存互奪。故曰玄通。」

前面講的「隱顯」是玄通,這裡講「存奪」也是玄通。「存」就是顯現。「奪」就是隱。為什麼呢?因為你迷於理,著於事相,所以「理」被「事」所奪;你悟於理,知道「事」攬「理」而成。所以「以理奪事」,你能夠見性開悟。無論互存,無論互奪,唯一真性,所以「故曰玄通」。在《華嚴》裡面確實講到「無佛無眾生」,眾生跟諸佛同一佛性,眾生跟國土同一法性,這是《華嚴》根本法輪裡面告訴我們的。所以無論是迷,無論是悟,皆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這是深入地去分析,告訴你為什麼。

就像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現在只知持名,事相上顯現,不解心性,這個「理」自然就隱。那若是「直觀心性」,不解極樂世界全是妙有,就是「理顯事隱」。必須要知道「事由理而成,理由事而顯」,存與奪皆沒有障礙,這才是真正圓通。我是會歸在淨土法門來看理事,讓你了知淨土,這講得確實有一點深,不過,覺得說得深,也是因為大家還不熟。你剛開始聽而已,所以你覺得不熟,但是事實真相確實如此。

這裡講「理」由修而顯,所以你念佛修行,你能悟心。「事」能徹於理:或是你肉眼直接見性,或是你參禪直接開悟,或在話頭中開悟,身心世界一時脫落。所以說「事能徹於理」,「徹」就是徹底的意思。「行從理起」,你在修行是依理而修,所以「理徹於事」。前面講,你雖念佛修行,但你不了解「理」,理就隱了。所以,理事不圓通,就不能玄通。對於心性之理要懂,要知道「事理無礙」,對於修行之事才能夠叫做「實修」,所謂「實修」就是與「實際理地」契合。不然就叫「盲修瞎練」。這裡是講「行從理起,理徹於事」。

那麼,一旦見性的時候,也可以從「果」上來講,見性的時候互存互奪。「以理奪事」則全事即理,「以事奪理」則全理即事。那二者互奪呢?互奪,就雙存,「存奪無礙」,存跟奪沒有障礙,所以叫「互存互奪」。存即是奪,奪即是存。這「存」就是存在。所以才有後面的「事事無礙觀」。「見事」即是「觀理」,因為你已經明了「事理玄通」。剛才講「以理奪事」,則「事隱理顯」;「以事奪理」,則事顯隱理。所以說互存互奪,存跟奪沒有障礙,不妨「存」時即是「奪」時,「奪」時即是「存」時,這個叫「玄通」,對於不懂的人而言,確實很玄!實際上運用在平常當中,當下就是事理玄通,因為「事依理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就事相上,千差萬別,皆有佛性。佛性從哪顯現呢?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身覺觸,在足運奔。所以明知這個「玄通之理」者,稱作佛性,於此理無知者,喚作精魂,所以墮為眾生。實際上,眾生即佛,佛即眾生。所謂「非相止」,是因為眾生著相,所以迷於理事,現在告訴你事理能夠玄通,當相見性,見到真如自性,自然不取於相,當下如如。


「玄通者。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悲智雙融。性相俱泯。故曰理事玄通非相止也。上來明五止竟。」

這是讓你知道,所謂的「玄通」即是大智獨存,所以說「唯如如智」。就是以如如智,照如如理。見到心性之體,體周法界。因為全相即性,全性現相,所以說「非相止」。也無生滅,也無變異,故《法華經》中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佛法的道理就是如此。你能發大悲心救物,則「萬行紛然,悲智雙融」。因為有悲就有智,有智就有悲。而凡夫有悲沒智,所以叫「濫慈悲、假慈悲」。若有智而沒有悲,那是慈悲不夠,叫「慈心不普」。大乘佛法講的「悲智雙融」,是悲中有智,智中有悲。所以「相即是性」,則相泯;「性即是相」,則性泯。所以說「性相俱泯,性相俱顯」。為什麼?因為「互即」。說「性即是相」,此性全泯入於相中,所以相顯;「相即是性」,相全泯入於性中。那既然性相「互泯」,所以「互顯」亦是同時。這就是「隱顯同時」,無障無礙。這是華嚴宗的教義。

現在很多掛著講《華嚴》的招牌,其中很多都在胡說八道,有的跟你講鬼神,或跟你講世間、講善法,或把華嚴說成:「一個人修善,再影響另外一個人,這叫重重無盡」。那豈不是一個人造惡業也可以影響其他人造惡業,也是重重無盡?那種說法根本就墮在善惡兩邊,都不見性。所以為什麼我講這高深的道理?因為這才是真實相。一切法,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如是,沒有例外的。所以教你「普觀」,你能入此觀,即是普觀。為什麼?這就叫「從體起修」,為什麼叫「從體」呢?就是讓你直接見法界的本體,知道一切法的根源是怎麼回事,知道一切法「性相雙融」,知道「性相俱泯」,知道這個「事理」就能夠玄通。這是從體起修,所謂「從體」,就是先了達「自性」。這個觀就是「普觀」,不動本處而觀十方。「本處」就是心性,是一切萬物之本處。無論它的速度有多快,存在時間有多少,是長是短?或是延,或是促,它的本處就是「佛性」。所以說一切法的根本,就是「真如」。連無常的根本,還是「真如」。就像《楞嚴經》裡面講的「揑目妄見有二月」,在天空中妄見有兩個月亮,那就叫眾生迷惑顛倒,實際上二月的當下,只有一月。眾生亦復如是,因為無明的緣故,所以妄有「能見相」、有「所見相」,就如同第二月,如同你幻見天空有兩個月亮。

沒學佛的人,不斷地相續此迷情,造作種種善業、惡業;未了一乘的學佛的人,想要令「能所雙合」,不知道根本沒有能所,就像天空中唯是一月。眾生不知道「事即是理,理即是事」,唯一真如。所以說為「一乘」,「一乘」就是一心之乘!用一心法來運載一切眾生。所以《楞嚴經》講,但一月真,中間更無是月非月。正是告訴你:天空只有一月。若你說要「泯能所」,本來就沒有能所,能所自泯。就像淨土法門的念佛,念到後來,「能所」為什麼不消自消?因為唯是一心!這能所自然就消融。為什麼會有能所?是因為你揑目,所謂揑目,就是你著相了,認為心外有法。那你為什麼會認為心外有法呢?就是你不了達實相。所以佛才出世,為大眾說「實相」,為物說「唯心」,讓大家能夠知道:原來這「真如自性」是怎麼一回事。世尊確實善使金錍,剔除眾生的眼病。跟我們講實相的道理,不讓大家墮在善惡當中,所以講《華嚴經》、講華嚴的奧旨,不是叫你去造善造惡,因為造善造惡都還是輪迴,是要你直了見性,直接了達真如佛性。
這是說第五個「理事玄通非相止」。

「上來明五止竟」,以上闡明這五種止。

「自下依止起觀。問。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云何更要入止觀兩門耶。」

從這裡開始是「依止起觀」,就是「從體起用」。
這裡有個問答「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相信我們這樣子講下來,大家看到《妄盡還源觀》裡面教你的每一個觀門都非常圓滿,包括前面的五種止門,隨舉一門,各各圓滿。到這裡,大家就會有疑問,由祖師幫我們問出來:從上義理來看,依著修行應該就非常圓滿的,那為什麼還要更入止觀兩門?明明是要講「觀」,為什麼要講「止觀二門」?

這裡秘密地告訴你,「止就是觀,觀就是止」。所以隨舉「止」門即是「觀」門,隨舉「觀」門即是「止」門。

底下是祖師回答,

「答。《起信》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不相捨離。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

祖師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都是依經依論,依了義的經典、依了義的大論。你不要看《大乘起信論》它很薄,它是了義的論典,是禪宗的祖師馬鳴菩薩所寫的,他用《大乘起信論》振興大乘佛法,破二乘外道邪見。
所以依《起信論》裡所說,若是修「止」者,是要對治凡夫住著世間,所以告訴你「一切世間相當體即空」,同時也是對治二乘怯弱之見。因為凡夫樂於小法,什麼叫「樂於小法」呢?就是喜歡小乘,凡夫他覺得:哎呀!這樣就好了、這樣就夠了」!所以現在你們才會在外面聽到有學佛人說:「我只要學個五戒,我持好就能成佛了」。是誰告訴你「五戒持好就能成佛」?那根本是胡說八道。前面我們看到:「三皈五戒者,佛法之平地」,才平地而已,你還沒蓋樓,還有大樓要蓋呢。你以為去買一塊地,地上自己就有樓了?那你叫「幻見」。你只是買了一塊地而已,還沒有蓋起樓房,你就滿足,這就不對了。這是比喻,搞錯的人以為自己學個小乘,能覺察到一下自己的心念了,有點寂滅感覺,他就覺得自己可以了。這是講凡夫的問題,同時帶破小乘人的問題。為什麼祖師說小乘知見是怯弱之見呢?因為小乘人見相生心。什麼叫「見相生心」呢?小乘生害怕的心,因爲「怖苦」所以想要出離,所以修「苦集滅道」,小乘觀世間都是「苦」,這正是見相生心,徹底著相,所以小乘是怖苦後想要斷除煩惱,想要修道、想要證到涅槃。想要「離苦」這個心就是怯弱之心,就是祖師在這裡講的。見苦生怖,所以這叫「怯弱之見」。這裡同時破凡夫、同時破小乘。既破凡夫心中的惡,也破小乘人樂小法的業習。所謂「樂小法者」就是「得少為足」。
就像一根麻繩一樣,這麻繩它全體是麻,因絞而成為繩。凡夫不懂而妄見,把繩子當作是蛇,可是凡夫還很喜歡這條蛇,終究為毒所傷,為什麼說被毒蛇所傷呢?因為凡夫認妄為真,所以在虛妄當中受報。二乘人也是看錯了,把繩子看成蛇,可是他是害怕,他不知道這條蛇本身是虛妄的,當下全體是繩子,其實全體是麻。二乘人對此也沒搞清楚,所以他害怕,他想要把蛇給捨掉,實際上也無蛇可捨,所以兩個都是問題。而且二乘雖把蛇給捨掉,也沒捨至究竟。小乘以為無蛇,他就已經成就了,但是,他不知道這蛇的當下即是麻繩,全體是麻。
小乘人不知道五蘊即是如來藏,他們只知道「蘊中無我」,所以他們墮的是「偏真涅槃」,所證的是「有為的菩提」。

所以這裡講「修止」是對治凡夫住著世間,也能夠對治二乘怯弱之見,同時也正是對治凡夫「得少為足」的錯誤觀念。這是講修止。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修觀」是對治二乘不起大悲心,所叫他修觀。他們沒有想要利益眾生,沒有想要圓成佛道,所以說大悲心不足。修觀者「遠離凡夫不修善根」,同樣也是對治凡夫不願修習善根的這種錯誤心態,所以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所以這止觀二門,能夠互相助成,「不相捨離」是沒有辦法分開的。若不修止觀,沒有辦法成就圓滿菩提。

下面用《華嚴經》金翅鳥的比喻為我們作說明:

《華嚴》云:「譬如金翅鳥。以左右兩翅鼓揚海水。令其兩闢。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如來出世。亦復如是。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鼓揚眾生大愛海水。令其兩闢。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


《華嚴經》講:譬如金翅鳥。金翅鳥的福報很大,牠可以知道哪一隻龍的命將終,當金翅鳥看到海中的龍,有命要盡的,牠就從山頂上飛下來,到鹹水海的海面上,用牠的兩翅這麼一振,牠的翅膀力量非常地大,能振開海水,將海水「兩闢」,把海水分開,牠就可以看到這海底的龍,這命要盡的龍,就會顯現出來,看龍命要盡了,就把牠吃掉,牠不從龍身先吃,是從尾巴先吃。「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

「如來出世。亦復如是。」這是把如來比喻作金翅鳥王,說釋迦牟尼佛出世也是這樣,「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以止觀作為他的兩個翅膀,「鼓揚眾生大愛海水」。就像金翅鳥要吃龍的時候一樣,鼓揚海水「令其兩闢」,闢開海水來,「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所以眾生根器成熟的,能夠學大乘止觀的,就教大乘止觀兩門來教化眾生。

「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就是依這個道理,所以要修止觀。

下面還有一個問答,

問:「止觀兩門既為宗要。凡夫初學未解安心。請示迷徒。令歸正路。」

這是承上面的問答,接著問。
問:知道止觀兩門是佛法的宗要,非常地重要,那麼「凡夫初學未解安心」,不知道怎麼修,所以「請示迷徒」,這是請祖師開示,指一條路出來,讓迷途上的人,「令歸正路」,是要讓我們能夠修學大乘的止觀。

祖師這裡回答說:

答:依《起信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

這是祖師開示怎麼修止。依據《起信論》所說:「若修止者。住於靜處。」在安靜的地方,「端坐正意」:打坐名為端坐。「正意」就是提起正念。「不依氣息」,這是揀別於小乘的。你們現在看到外面教的調息法,有些也不是小乘。附佛外道也有附小乘的,因為現在交通發達,資訊傳播得非常快,有些附佛外道也附在小乘法,他也說他是小乘,也說他實修,會教你調息、靜坐......,實際上,很多都是教你著在這身心當中。

所以大乘止觀教你「不依氣息,不依形色」,形色就是你這個肉身。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虛妄幻化的。你依氣息,氣息會變動,一變,你心就亂了。祖師教你「呼吸念佛」,這看似依於氣息,但真正重點是讓你念佛,而不是讓你著在那個定境中,關鑰、關鍵要搞清楚,很多人用呼吸念佛、用數息念佛、用計數念佛,要知道,計數念佛的關鍵不在數,關鍵之處在於念佛,這是幫助你念佛、攝心,而不是在數一、二、三,如果注意力在數數,你就墮在數中。所以說要是真的修大乘止觀,是教你不依氣息,不依形色。有的小乘教放慢動作,那只是前方便,教你腳舉起來慢慢地往前踏,從腳跟先落地,然後去感受腳落地的感覺,每一塊肌肉,每一條神經,一直踏到腳尖。有的腳舉起來就舉了大概五分鐘,放下去也放了五分鐘,這就是依形色在修行。大乘止觀不是這樣,所以說人人可修,腳斷掉的也可以修,不用腳;手斷的也可以修,盲聾瘖啞也可以修,都可以修,所以攝機之廣,不可思議!上根的可以修,鈍根的也可以修,根器差的也可以修,你們覺得自己根器很差的,正需要學大乘。

「朱子治家格言講: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我告訴你們:「眾生在迷,大乘一定要學」。越是迷,越要學。絕不能捨大乘,大乘經典即使你看不懂,都還能夠給你增福慧、消業障,你雖然看不懂,只要你讀了,都能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要是能夠深解大乘,「解行在躬」,是說你只要能夠依解起行,那你一生能圓曠劫之果。這是《華嚴經》的力用,是ㄧ乘了義的殊勝。所以你越是迷惑顛倒,你越是要學大乘,你越覺得自己根器差,你越要來學,為什麼?因為大乘可以轉變你的根器,讓你從下根轉成中根、中根轉成上根,學佛的智慧、福報會越來越大,所以,你不要覺得你自己根器差,不能學大乘,沒有辦法學經教,沒有辦法聽《華嚴》,這是你自己妄自菲薄,沒志氣,自己看不起自己。做一個學佛人,三寶弟子要有志氣,志在作佛,越是迷惑越要學,這個很重要,不可以認為自己不行。要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成佛尚且沒問題,解經、念佛、修行這些都不是問題,所以你自己要能夠提起來。

這裡講不依形色,「不依於空。」空就是講「空見」或是空的感覺,或沒有的感覺,或是講「捨受」,還有講「不依地水火風」,因為有些外道就是依地水火風,有的是拜火的、 拜水的、 拜風神的......,在這當中,修禪定。不依地水火風,也可以說,不依這個根身,不依器界。為什麼講「不依」?因為都是虛妄的,沒辦法依。所以「乃至不依見聞覺知」,所謂不依見聞覺知,就是心不隨境轉,而不是沒有見聞覺知。你要是以為不依見聞覺知,是不見不聞的話,那你就聽錯了意思。如果不見不聞,那誰來解經、誰來成佛?所以講「不依」,不是說沒有見聞覺知,是教你心不隨境轉,心不隨色相轉,不隨地水火風而轉,那麼「一切諸想,隨念皆除」。這就講到重點了,所有的想念皆是妄想,無論是善是惡,皆是妄想,所以隨念皆除,知道念頭當體即空。「能觀的」亦復歸空,所以叫「亦遣除想」,為什麼呢?以一切法本來無想。但是「歸空」之想也不作意,你只是了達「能觀之智」,本就是你心具,所以不用再起個念頭,把除妄想的這個「能觀之智」化空,只是念頭一轉,這樣就可以了。你不用再作意:「我在觀,能觀的這個心是空的」,那你永遠都有「能觀」要除,那這一觀就過不了,就化不空,所以說「亦遣除想」,怎麼遣呢?就是知道「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所以說「唯空」,就是不生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為什麼?因為終無「心外法」為所緣。因全體即心,心體本空,境界是虛的,境界既虛,所以無有心外境界,才說「亦不隨心外緣念境界」,這是教你大乘修止觀的「修止」。

所以你看現在外面教你修止觀的,他說小乘也有止觀,那個止觀跟這裡一對照,你就知道了。這個大乘止觀殊勝,這個大乘止觀究竟,而且大乘止觀徹底,還有這止觀斷煩惱之迅速,只一念,隨即全部化空,不用次第斷。你要是修小乘的止觀,有先修後修的問題,先修這個,再修那個,一個一個修上來,先修「五停心觀」、「四念處」、「四正勤」......這樣「三十七道品」逐步地修上來。大乘一念就圓具,所以單就「止」門,就已經圓超圓攝無量門。


「然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魔境自然遠離。」

再來「以心除心」,所謂「以心除心」是講外塵既無,能緣之心空。而不是你不了心性的「以心除心」,不了心性的以心除心,那還是認境為實有。這裡是「知境本空」,以你的「正知見」除「妄知見」。怎麼除呢?了達虛妄心的當下,全體是真,所以叫「以心除心」。剛開始因為不熟悉,你常會失念,就跟你念佛一樣,剛開始念佛的時候,你覺得妄想很多,念一念就跑到妄想裡去。就像有的同修,他在拜佛的時候,他說很奇怪,拜了半個小時,感覺全部都在打妄想。我說:「沒錯,你現在終於知道了」,因為你平常都在打妄想,現在拜佛的時候,你心收攝回來,所以你看到了你的心很亂。可是要知道:能見亂者,此心不亂,這就是「心光發宣」,這是心的光明透露出來了。但就是講你的心有收攝了,能夠照到煩惱。你不要拿我講的把你自己解得太高,你要知道你還有煩惱沒化空,還有路要走哦,不要我講個「心光發宣」,你就以為你見性了。要知道:眼睛一睜開也是心光發宣;耳朵,不要說早上起床,連在睡夢當中,你也能聽到鬧鐘在響、手機在響,這也是心光發宣。所以佛法的重點不是在於你「看到煩惱」,「看到」只是一個好兆頭而已,大乘講「化空」,重點是要把煩惱給化空,念佛亦復如是,你念佛的時候,你見到煩惱了,你不用害怕,你被煩惱蓋覆住了,你就趕快依照這裡講的:「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要立即回頭,提起正念,趕快念佛這就可以了。而不是你能了了清楚看到煩惱,看到煩惱幹什麼?那個就是該要化空的東西。因為我知道現在外面有人在教,告訴你們:這樣攝心你就能了了清楚看到煩惱。還要你們看著它,我說:你看著它幹嘛,那就是應該化空的。看著它,就「能所心」熾然成立,還是墮煩惱中,所謂「知覺乃眾生」。

所以你們要學《楞嚴經》,你不看《楞嚴經》,聽外面的人胡說八道,依照他教的,你雖然有看到煩惱,覺察到煩惱,然後有慢下來、緩下來,這還是墮在知覺當中,仍舊沒有辦法化空啊。他給你講一些名相,你以為是大乘止觀,其實差得遠了,這裡講的才是真的大乘止觀。所以祖師教你「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知道諸法唯心,知道萬法唯識。「心」即是「識」,為什麼講識呢?「識」有揀別的功能,講「心」是一切法的本體。本體即空,但是不落斷空,它能夠有了別的作用,所以講「唯心識觀」,這「識」就是「真實識知」義,「遍照法界」義,這前面有講過。所以教你「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的魔境自然遠離。所以你問魔境怎麼遠離?就教你唯心識觀。所以為什麼《楞嚴經》後面講五十陰魔。你會見到這五十陰魔,很多都是你「洗心非正,落於邪見」當中。所以現在有些人念佛、打坐參禪,著魔了,預言災難,然後也會狂妄說法,說他見到「誰」,哪個人是佛再來,哪個人有往生淨土,哪個沒往生,......這些都是妖魔鬼怪。這就是他在修行過程當中「洗心非正,墮於邪見」,我這樣講你就很清楚了,所以你不要去相信那些鬼神附身,他說某人多有修,說你多有修,說你過去生跟誰有什麼因緣,又有多少眾生要求你超度......,這些都是妖魔鬼怪。會講這些話的人,你就知道他正墮在《楞嚴經》講的五十陰魔當中,而且仔細看來,他還不夠厲害,人家五十陰魔那個境界,確實是很厲害,神通更大,講得更準。有一些預言災難的都不準,那就叫「著鬼神」了,遇鬼神附身,那就更要小心。

「凡夫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又無師匠。諮問莫憑。依四魔功。將為正道。日月經久。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沉淪苦海。出離無由。深自察之。無令暫替。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

「凡夫初學邪正未分」是教你要清楚:有很多人剛開始要學佛,或是剛開始修行,也都算「初心」。就像你初心在學佛,因為沒修證,「魔網入心欺誑行者」,你著境界了,或是天魔來擾亂,或你冤親債主來擾亂,鬼神來擾亂,他的擾亂你,不是只讓你痛苦,還有,就是讓你著境界:受樂,或是讓你發神通,之後你就會發神經,這種是真的有。也有人念佛,念一念自覺得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然後跳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心裡好樂,所以這妖魔鬼怪就現那個相去騙他,讓他從樓上跳下來。要知道,這個不是淨宗的問題,是那個人修行的問題,是他用心錯誤。所以要知道:你修行,你發了神通了,或是你有這些奇異境界,你不用太高興,《楞嚴經》講:「暫得如是。非為聖證。」所謂「暫得如是」,是說這情況是暫時有而已,不是真正有大成就,所以說「非為聖證」。經文中還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所謂「若作聖解」,意思就是:你以為你自己成佛了,你以為你自己有工夫了、有成就了,那你就會受他控制。

所以說「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又無師匠。諮問莫憑。」,我看現在有「師匠」也沒有用,師匠是要告訴你,你也不覺得這是你的過失,你也不覺得是顛倒,你可能還覺得:「師父你哪有我有修,打坐也坐不了多久,站也站不了多久......」,你跟他講:「你要小心」,他還覺得「你不懂,你嫉妒我」。有的鬼神附身了,他可以一直走一直走,一直繞一直繞,不斷地繞佛,不斷地行走,好像很精進的樣子,他好像又能顯神通,又能知道一些事情,他就到處去眩惑那些無識之人。在現代,就算有人能識得他著魔的境界,跟他講,也不一定救得了他。所以,在以前的人來說是沒有師匠,現在就算有師匠,他也不聽,他還覺得:「你哪有我功德大」!這就是現代人的問題,以前是「諮問莫憑」,沒辦法諮問。現在亦復如是,縱然有幸遇到一些善知識,卻因為你傲慢,也沒辦法問,何況沒有師匠。

佛在經上講:在末法時,「賢聖隱伏。」我們聽到這四個字覺得很難過。我說的「聖賢」是講佛教這些有修有證的聖賢,不是講世間人那種聖賢。在末法,你遇不到他們,即使遇到你也不認識,他們都躲起來了,所謂「躲起來」就是你沒有緣見到,而不是他害怕你,所謂「隱伏」就是你沒有緣見到他,還有就是:你福報不夠,業障太重,視而不見。

「依四魔功。將為正道。」「四魔」就是指「煩惱魔、五陰魔、天魔、死魔」,有這四種魔。你以為你有這些神通,有這些怪異的現象,你就是成就了。那麼「日月經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剛才前面講的,諮問莫憑,沒有師匠,那個是遇不到。這裡是你自己已經邪見日深,即使遇到良緣,縱然遇到善知識,你也難改變。所以我跟你們講:《弟子規》那些世間書不要學不要看,聽說還有《群書治要》這種世間書出現在佛門,你在佛門裡面,這種東西不要去看。可是還是有些迷惑的人,就像這裡講的:依著自己的妄想顛倒去看去學。所以縱然遇到正法,他也改不過來,「設遇良緣。終成難改。」那麼正中祖師這裡所說「沉淪苦海。出離無由。」所以你知見不正,墮在邪見,著在神通上面,或奇異的瑞相上面,終成難改,導致沉淪苦海,沒有辦法出離。我們道場也有很多的瑞相,可是我們從來不會跟你講,瑞相就瑞相,沒什麼大不了,很正常,不要執著。有些道場的人看到窗戶上有法輪,就用相機拍,或是拍到天空、或是牆壁、哪邊又有現佛菩薩相。我告訴你:天魔都能現佛菩薩的形相,重點是要看「知見」,所以佛是示現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更禁止弟子現神通。所以,一個正法道場,它不會提倡神通,用這種手段去吸引大眾,更不會去欺騙信眾。所做的就是講正知正見。

哪一個道場有釋迦牟尼佛道場的瑞相多?每一部經都有瑞相,而且還能夠做到我們現在講的「即時連線」,可以看到他方諸佛,全都是直播的,但是雖有這樣的瑞相,佛也沒有炫耀,因為佛不是在提倡瑞相,他是教你有正知正見,能分辨。所以你就知道佛法講的是正知正見,講的是大乘的了義,教你實際去修行,不是要搞神通、不是要搞鬼神。你縱然有這樣的成就,你也不要覺得高興,所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因為你要是高興了,心就著相了,一著相就著魔,不是等到以後才著魔,是當你一著相你就著魔,所以說「出離無由,深自察之」。「無令暫替」就是不要讓這些妖魔鬼怪來擾亂你的心,不要讓這些不正見來影響你的正知正見,影響你的道心。「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
這裡所說的,是依照《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

「六起六觀者。依前五門即觀之止。而起即止之觀。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定慧雙融離分齊故。一多相即絕前後故。大用自在無障礙故。」

前面有講「理事玄通非相止」,那你就知道「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止即是觀,觀即是止」,到這裡你再來理解就不成問題。所以祖師說「隨舉一門能收全部,又不妨其中次第宛然」。確實如此。

這裡開始講第六、「起六觀」。「起六觀者,依前五門即觀之止。」這是說前面講的「五門」是即觀之止,「觀」就是講「繁興的作用」,但作用的全體寂滅,「而起即止之觀」,寂滅性中有圓圓滿滿的作用,這叫「即止之觀」。「何以故,理事無礙法如是故」,為什麼呢,因為理與事,互隱互顯、互存互奪,沒有障礙。「定慧雙融離分齊故。」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所以雙融。後面會告訴大家,什麼叫「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它會起作用,「男身沒,女身彰。東方入,西方起。」東方入定,西方出定,這就「定慧雙融」。「離分齊故」,「分齊」就是分別。「一多相即,一即是多」,所謂「一念能開為無量劫,無量劫收為一念」,「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所謂「一微空故眾微空,眾微空故一微空」,「一微塵」之塵性是空,眾微塵亦復如是,「一即是多」,一微空故眾微空。「多即是一」,所以眾微空故一微空。「微」就是微塵。「眾微」就是「眾多的微塵」,是當體寂滅。
「一微空中能含眾微,眾微空中能含一微」,在這當中的「一」跟「多」,此「一」即是講「心體」,即是說眾微空,重點在「空」。講「多」就是講「眾微」。講「相」上就是講「一微」或是「眾微」,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相即絕前後故」就是無有前後。這「絕前後故」有它的深義,我到後面再來作說明。
「大用自在無障礙故」。這是講「大機大用」。佛門常講的大機大用,到底有多大?用有多廣?一般只是簡單地帶過,後面「依止起觀」就會為我們來做比一般還要詳細地說明。

「言六觀者。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

第一個「攝境歸心真空觀」:境即是心,當體即空,所以叫「攝境歸心真空觀」。其實前面都有揀情的作用。所謂「揀情」,「揀」就是揀別、揀除的意思。是讓你知道什麼是你的情見,而且要把這情見給除掉,所以說是揀情的作用。因為眾生不了境唯心,所以《唯心訣》講「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所以先告訴你「攝境歸心真空觀」,讓你知道一切境界唯心所現,心體是空,所以無「心外法」為所緣。

這裡講「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三界中的一切,唯是一心所造,就像夢中的境界,唯是心所現,更無心外的夢境,全夢是心,三界亦復如是。一切諸法唯是一心造,誰的心?就是你的心,你心現諸法,所以說「心外更無一法可得」,這個道理我常在講。「故曰歸心」,所以叫攝境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一切的分別,分別什麼?森羅萬象。一切分別都是自心,見明見暗,見好見醜,所以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緣無論是好是醜,皆從心所起。所以一切的分別,但是分別於自心。「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這首偈子很有名,後面還有:「智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有智慧的人了達,在這當中「心不隨分別、心不隨境轉」名為除心。可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了一切法唯心,所以叫「除心」,而不是把心給除掉,心除掉,誰來修證?沒有人可以修證。只是「了境唯心」已,所以叫做「除心」,心既除矣,萬境本空,所以「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所以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不是說你的心能分別,而是說好醜皆由心所現,這個解才是究竟。因為現在佛門中,有些人會引這一句話,但他是把它理解成「你不要分別,好醜都是你的心在分別」,實際上這一句更深的意思是講:「好醜由心造,心平等顯現,只是眾生不了,萬境皆空,才起於分別。做到「不起分別」還不夠,還要「了境唯心」。你只知道「境緣無好醜,而不起分別」,這個還沒達到究竟,真正達到究竟是:「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就不會生起分別的妄想,所以講「但由自心」。

下面「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這句話我常引用,這是賢首國師講的話,所謂「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所謂「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是說你心所緣的,就是自心所現的境界。在《解深密經》裡面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都是同樣的道理。在末法,眾生把「識」當作是煩惱、是虛妄的,實際上,「識」根本就沒有所謂「煩惱」的問題,因為當下即心。「八識心王」沒有染淨的差別,是能作染淨的依止,特別是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染淨的依止。是「依止」,能現染淨,但它不屬染淨。一切染淨但是自己分別而已,識體本自清淨,所以稱為「如來藏」,迷失了真如自性,所以稱它為「妄識」。現在教你修行,教你了萬法唯識,叫你遠離「依他起」及「遍計執」,所以由此可知,「性宗」跟「相宗」是絕對可以融通的,沒有任何障礙,捨除的只是你的攀緣妄想而已,《楞嚴經》講:汝但不隨「分別妄想」......,重點是在「不隨」,「不隨」不是沒分別,你隨了,心就著境,墮在境界上。
就是我之前講過的「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眾生有十二種大類,約依「處」來說有二十五有。這二十五有就是三界,可以分為二十五有,這就是迷失自性、迷失本來,之後所起「相續之識浪」,如飛蛾撲火,「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就在無身中受身,「無身」就本來沒有這四大假合的身,而幻有這四大假合,心就著在境界上,從此一向迷惑,不知道要「返本還源」,「積滯著之情塵,......匍匐於九居之內。」這「九居」就是講「天下」、講在六道四生當中,捨身受身,改形易道,都是不了唯心的緣故。「意識」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你取相分別,所以《楞嚴經》教你不隨分別,重點在於「不隨」,一隨了就入境界,所謂「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一旦惑為色身之內,則不知「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你不曉得,你就鎖在這個頻伽瓶當中,雖然鎖在頻伽瓶裡面,但是我們的八識與真如佛性無二無別,頻伽瓶中的空跟外面的虛空,無二無別,頻伽瓶裡的空就是講「八識」,瓶外面的空就是講「真如自性」,實際上沒有任何的差別。就像海中的水泡,泡裡面的水跟水泡外面的水,同是海水,所以講「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都是同樣的道理。只是眾生不了達,所以變為眾生。所以我們現在要念佛、要修行、要持戒來「返本還源」,說返本還源不是刻意造作,因為心性本具。就像祖師講的:「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真性從來不受染汙,但是不妨你修,可是修證並不是產生出一個新的佛性,而是復本心源而已、恢復本來的面貌。這裡講「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因為「心不起,外境本空。」只要你不起心,境界本是空寂。

「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故。真空義成。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

論裡面講到,「依唯識故」,一切法唯識所現。「境本無體故」,「境」就是講境界,本無自體。所以《解深密經》講:「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境界是「識」所現,也就是講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你現在見到的色相物質,就是阿賴耶識的相分,能見的心就是「見分」。但是若不了唯心,見、相二分,就成為對待,一旦了境唯心,則能夠透過修行、透過熏修,發起本有的「證自證分」跟「自證分」。因為自體有自證的能力,為什麼?因為第八阿賴耶識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不生不滅」就是講真如自體,也就是講「自證分」,有自證的能力,能夠成佛。那「證自證分」就能夠起用,能夠起種種的妙用,這就是護法菩薩講的「自體四分」。

你們不要著在名相上,還說:「法師,你只講了一個第八阿賴耶識。」實際上,所有的諸識都從第八而轉生,《楞伽經》講種種轉生都是幻化。所以,說「第八」廣義上一定含著前面的七識。這裡講:「依唯識故。境本無體故。真空義成。」所以說是「真空」,因為境本無體,當體即空。「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既然塵無有,本識即不生。你要清楚,說「不生」,不是沒有,所謂不生,是說它轉成大圓鏡智。

因為有生就有滅,有滅它就有生,就有種種識浪相續轉生,所謂「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正是此義。種子滅去以後,會再生種子,因為這個種子,它是未來之因,是過去之果,它會變異、它會成熟,所以又叫「異熟」。都是屬第八阿賴耶識,因為含藏無量習氣的種子,所以它又叫「含藏」又叫「異熟」。

「本識即不生」,不生,它就會轉成大圓鏡智。可是你迷惑了,它就有生,就妄有八識,你的智就變成識。

「又經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

這正是前面講過的,經上說:未達境即是心,起種種分別,了達境唯心,分別即不生。你知道境界唯心,分別自然就不生,就不起種種分別了。

「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


這裡講「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了達境唯心,分別即不生,所以你能夠捨一切的塵勞之相。所以說「修行」以了達心性最為重要。因為知道諸法唯心,便能捨外面的塵勞。所以說一切的煩惱皆能捨,一切的恩愛貪欲皆能捨。「由此息分別」,是依心來捨,所以說從根本修。「悟平等真空」,不但人我平等,一切差別染淨皆悉平等。又說:「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就像世間有醫術很高明的醫生,稱為「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也是如此,你看釋迦牟尼佛,出世教化的宗旨是什麼?「為物說唯心」,而不是講世間法,不是講人天乘,這點大家一定要懂,他是「為物說唯心」,說唯心之法,正是契機、契理之要。為什麼說「契機」呢?因為眾生本來就具有此心,所以說「契機」。此心即是十方諸佛所證之理,所以說「契理」。十方諸佛出世但為此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不只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亦復如是。所以說「諸佛出世,以唯心之法教化眾生」,這是契機契理,是救世的妙藥,確實非常圓妙。

「以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現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當作此觀。智慧甚深。故曰攝境歸心真空觀也。」

這樣你就知道了,境是由心所現,叫「由心現境」,「由境現心」。這兩個現在有些佛學院以及學經教的人常搞錯,誤以為心境是互相依存的。心境互相依存,則心境相對,不能夠「心境一如」。所以這裡講「由心現境」,所以這「境」是空的;「由境現心」,「心」是空的。所以說「心不至境」,心為什麼不至境?心能了別、境界有差別,境不入心,又不妨「心境宛然」,又不妨「心境雙融」,所以叫「境智如如」。所以,問永明延壽大師他的教化是何宗旨啊?他就給你指著門前的西湖說「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但於一切境界上,不求知不作解,就是永明延壽大師的宗旨。所謂「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心境如如、心境宛然。由心現境,由境現心,這講的是「心境如如」,心境如如又不妨「心境宛然」,心是心、境是境。


「當作此觀,智慧甚深」,起這觀,才叫智慧。不是你很會搞世間法,很會人情世故,很會在世間勤身營務、好營世務,這都不叫智慧,只是很會攀緣,誤把攀緣當結緣,明明是在攀緣,他還以為他是在結緣,這就是心太粗了,智慧不足。所以,講「智慧甚深」是教你唯心識觀,知道境即是心,這才是般若智慧。這是講六觀的第一個觀門:攝境歸心真空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