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妄盡還源觀今說4




「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

這是第四個「普代眾生受苦德」。什麼叫「代眾生受苦」?就是修行不為自身,但為廣利群生,冤親平等。這「冤親平等」是在你自身上,沒有冤懟,沒有絲毫的愛染,所以稱為冤親平等。冤親平等裡面有「冤」跟「親」。這「親」就是你的親人、家親眷屬,你自己所愛的、所好樂的,就是「親」。那麼「冤」呢?就是冤家對頭。所以說迴向要「冤親平等」,在現在只是希望自己的死對頭不要來找我麻煩,這是狹義的解釋。那麼深入地理解,就是我們之前講的,自己的對待心要放下,愛好心要放下。可是,說「放下」,不是只用嘴巴說,而是靠修行。
所以在淨土宗是用念佛的方式,在一切境界當中,心不隨境轉,心不生煩惱。如果心隨境轉,馬上回頭。因為剛開始修行,業障比較重,很容易心隨境轉。好不容易有少時的安住,但是,要不了多久,馬上就煩惱重重。因此大家就要會:一旦忘失正念,一定要懂得「再提起佛號」,這才算達到冤親平等。那麼久而久之,你業障消了,「我執」減少了,「我愛」減少了,也就沒有所謂的「冤」跟「親」的問題,那就達到平等了。

「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普遍令一切眾生斷貪瞋癡,破無明。而且要能夠廣修萬行。這「萬行」就是講菩薩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展開來就是萬行,所以說令眾生「速證菩提」。祖師講的度眾生、幫助眾生,是要像前面講的「柔和質直攝生」,都是要令眾生出三界六道輪迴,而且圓證佛果。這裡所講的德行不是世間人認為的那種著相德行,講的德行都是教你離相,斷貪瞋癡,這才叫「有德」。更重要的是要教你明心見性,要教你「永斷夢妄思想念」,了知「根身器界」唯是一心,這才叫「功德」。這個是真正佛教講的德行,而不是只有世間的溫、良、恭、儉、讓而已。在言語上謙虛,在行為上恭慎而已。那些還不夠,而且不究竟。你只要對心性能明了,對佛法能明了,這世間的德行自然具足,而且更為圓滿。


「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

祖師更教著學大乘發心行菩薩道,要想成佛的這些學人,也就是我們,要以大悲大願度眾。「大悲」是了知眾生與我同一體性。「大願」,就是發願度一切眾生,行四弘誓願。要「以身為質」,「質」就是質押,也就是藉此身,入於三惡趣當中救苦難眾生。所以我們自己也要發這樣的大願,要幫助一切受繫縛、受束縛的眾生,令眾生能回頭。以下講得更清楚:
講菩薩的大願「以身為質」,示現在三惡趣,為什麼呢?為什麼說「以身為質」呢?因為菩薩本來神通自在,那你示現到惡道去,就要有他們的形象,就有他們的飲食,有他們的見聞,所以算是隱覆自己的身相光明,以及神通道力,質於三惡道中,也可說是人質的「質」。菩薩在三惡趣中,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令其永脫三惡道,並且發願盡未來際心無退屈。
你們受了菩薩戒,都是發願「盡未來際」永不退轉。你有發這個願,就已經種了金剛種子,菩薩戒是一受永受。所以《瓔珞經》講的菩薩戒,只有受法,沒有捨法。因為你發願了,盡未來際你都願意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其他的諸大菩薩亦復如是。所以既已發了菩薩大願,心就不要退轉。有時候你們去受戒或是在佛門裡問的一些問題,在我看來很多都是退轉的問題,很多問題表面上好像是戒律跟你在工作上有衝突,實際上,是你心沒有發出來。你真的要接受佛教,你真正要持戒,你真的要學佛,你就會去轉變,就看你有沒有真發心。你有幫助眾生的心,你就不會想再去殺生吃肉;你有幫助眾生的心,你就不會去偷盜;你就不會打妄語、欺騙,你就不會做犯戒的事情。所以告訴你們:不要發了願以後又萌生退意,正是此意。
但是幫助眾生時自己要有智慧,不要幫到後來,自己變成眾生,若自己定慧不足,就要增強定慧。不光願心要不退,道行也不退。所以講「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下面講「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你幫助眾生,無論你給他佛法或是給他衣服、飲食、醫藥......,你沒有希求他給你回報,也不是要圖個善人的美名,或孝子的美名,或尊師重道的美名。凡有所做不為名利,就是為正法久住,就是為了眾生可以永脫惡道、永離輪迴。更不能口說慈悲,卻存心靠著辦法會來賺錢維持生活,所以我常講,我不反對做法會,但是你如果用這種獲取名聞利養的心來辦法會,那這是我絕對反對的。說「反對」,是因為你不如法,你破壞佛教。實際上做法會,它本身沒有什麼過失,祖師大德也做法會。但是祖師沒有希望在法會當中,弄點名聞、弄點利養、弄點錢來養廟。所以,要幫助眾生,你就很單純地去幫助眾生,包括你保護動物、你救濟貧窮、施食......等等的。布施眾生衣服、飲食、醫藥、錢財......,你就是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而不是希求要做大功德主。你能供養三寶,那真的是三寶給你機會。在佛門護持正法,不是想要做大護法,更不要以為自己出了一些錢,拿個幾百萬、幾千萬,捐個一、兩億就不可一世,其實那些都是小錢而已。為什麼?人家供養釋迦牟尼佛,都是幾恆河沙的金銀珠寶來計算,你拿一點貨幣,並不算什麼,是給你一點修福的機會。給孤獨長者是用黃金鋪地來供佛,持地菩薩平地待佛,他有神通,只要是佛要走的地方,他把路全部給填平了。這些天王、梵王、無量的大眾他們供養釋迦牟尼佛都是以「恆河沙數」來做計算,或是以「世界微塵數」來做計算。你們在佛門裡面,你出錢,你做護法,那是應該的,因為你是佛弟子。你想要在這裡得個大功德主的美名,我告訴你,你只會得到業障很大、罪業很重。你在佛門裡面護法,這是佛菩薩給你機會,讓你修福,讓你來生不要墮在惡道當中,你感謝佛恩尚且不及,怎麼可以更生傲慢之心,破壞佛門的規矩,大家要有這個正知正見。

我想現在佛門裡面很多的出家人,不敢對居士講這種話,但是我必須得把實話告訴你,免得你花錢消不了災,還弄了一身罪業,來生墮在三惡道當中,那你真是欲哭無淚。因為在經典上就有記載,在家人護持佛教,但在佛教裡面不守規矩,出家人出於人情而不告訴他,害他死後墮在三惡道當中,非常地痛苦。所以你們不要以為出點錢,你就能修到功德,重點是你要全心全意為護持正法、護持佛教,不能希望有「毛髮報恩之心」,絕不會希望能從眾生那邊得到任何恭敬,或特殊的待遇,這樣才算有正知正見,你這樣才能得無量福報,成就無量的功德。


「《華嚴經》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行力。今此世界無諸垢。」

「廣大悲雲遍一切。」是講《華嚴經》中盧舍那佛,慈悲猶如天空的雲一樣,所以稱為「悲雲」,遍覆一切眾生。「捨身無量等剎塵」,為了幫助眾生脫離苦難,所以在三界六道當中示現種種不同的身,都能夠捨身度脫眾生。「以昔劫海修行力」,從無量劫以來,所謂的「無量劫」就是數不清的劫數以來,都能夠保持這樣的長遠願心來利益眾生。所以成就了如來華藏莊嚴世界,成就如來清淨的國土,所以說「今此世界無諸垢」,這是講盧舍那佛在因地他修行捨身幫助眾生。

「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

眾生從無始劫來妄執,念念隨著境界轉,隨著妄想而轉,所以稱之為苦。佛門講的「苦」,就是眾生起妄造業,生執著心,所以叫妄執。又不斷地使妄念相續,在妄境當中不斷地造作。所以《宗鏡錄》一開始就講「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本來沒有這個色身,因為妄執的緣故,所以感得了這個業報身;本來沒有三界六道,因為無明妄想的緣故,幻現出三界六道輪迴的現象。全都是因為不了真心,不識本性所造成的,就是因這一念無明。所以說:「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滴水興波,終起吞舟之巨浪」。這「一微」就是一微塵,你認一微塵為實有,那就有「心境相對」,所以說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這「戛漢之高峰」就是指四川的貢嘎山,又稱為蜀山之王,它周遭的山峰平均就有六千公尺高,但這蜀山之王「貢嘎山」高度有七千五百多公尺,高出群峰之上。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講:你一旦認境為實有,不斷地錯認,造就了這個世界。你起妄念,如同「滴水興波」,一滴水滴在大海裡面,一波推著一波,小波成大波,大波終成吞舟之巨浪。這「舟」就是船。滴水產生了這樣吞舟的巨浪,就像大海嘯一樣,所有的船隻全部被它吞沒。這巨浪從哪來呢?從滴水、從一小波而來。這就是眾生可憐之處,眾生為什麼可悲可憫?就是因為「自心取著自心相」。本來沒有幻相,但是因為取著,所以「非幻成幻法」,念念遷流。佛說這就叫苦,但這裡的眾生他不覺得這叫苦,他不知道這叫受苦受難。


所以「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二見」指斷見、常見或有、無,都稱為「二見」,因為你不了實相,必然產生出二見。「纏」是苦聚之業質,這是比喻像蠶作繭自縛,造就了這個根身器界。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這「貪愛」就比喻作蛾的兩翼,眾生如飛蛾撲火,墮在三界六道輪迴裡面,想要出離,卻沒有辦法出離。眾生不知道什麼是苦,總以為無明貪愛是正常的,所以在生死裡面不斷地輪轉。

「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菩薩依「大乘法」教他「觀」,就像《心經》講的:「色即是空」,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是空,什麼空呢?這個「空」就是講真空。教他知道當下即是真如,教其「了蘊空寂」。佛門用「真空」二字,就代表不是一般的「空」,不是經教裡面所謂「空宗」的那個「空」。佛門有「性宗」、有「相宗」,還有一個「空宗」。講「真空」就是講「真空」跟「妙有」是一體的,是所謂「圓滿的空」,不是一般經教講的「體空」而已。這裡講「了蘊空寂」,那你就知道《心經》講的空是講「真空」。

明了於自性當中本無,為什麼?因為色是幻色。之前講過,色如果是實有的,那必然礙於空,與空不能相合,不能入。所以「色」必是幻色,「空」必是真空,因為「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這才叫離苦。簡單講就是:讓你明了諸法實相,你才能離苦。不明了,你做再多的善,修再多的福,你再孝順,永遠都沒有辦法離苦得樂,因為那是兩回事。人做得再好,還是脫離不了無明煩惱。

「問。眾生無邊。苦業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


這是一個問答。問:眾生有無量無邊,那麼苦業也無量無邊,為什麼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這些苦難呢?這也是近代佛門裡面常錯解的,所謂「代眾生苦」。很多在家人、出家人,都想找個有修的師父,看他能不能幫你擔點業,以為這叫「代眾生苦」。實際上,誰都沒有辦法替你擔業,連佛都沒有辦法替你擔。要是佛有辦法替你擔的話,那釋迦牟尼佛早就都把眾生的業給擔掉了,不用再跟你講經說法,叫你要修行。所以業要自己消,自己心念要轉,業才能消,心念不轉則消不了。你從前殺生,現在不殺;從前諂曲虛偽,現在不再諂曲虛偽;從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現在不再墮在十惡業當中;從前常起貪瞋、愛慢、邪見,你現在趕快轉,這樣才能消業。

下面講,什麼叫「代眾生受苦」呢?


「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也。」

這是說明什麼叫「普代眾生受苦」。菩薩如何代眾生受苦?「由大悲方便力故」,因為有大慈悲、有大辯才,所以能方便說法。但是眾生對於自己的妄想顛倒非常地執著,也不知道它是虛妄的,所以稱為「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不知道貪瞋癡的根本是虛妄的,不知道一切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它的本性都是虛妄的,所以無由出苦。所以「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菩薩怎麼代眾生受苦呢?就是教眾生修行,修學「止觀」二門。這裡所用的「止觀」,你不要只想到天台宗的止觀。這「止觀」就代表佛教所有的行門,應機逗教、因病與藥,這就叫「教令修止觀兩門」。使「心無暫替」,什麼叫心無暫替?眾生的心就是攀緣在自己的業力裡面,攀緣在自己的妄想裡面,現在教你念佛,教你念念都念佛,心中佛號綿密不斷,那自然你就不會去念你的煩惱、念你的業障了。所以你說「業障怎麼消」?「念佛為什麼能消業」?從這裡你就可以看得懂了。

你心沒有在念這些妄想,沒有墮在這妄想當中,沒有墮在惡業當中,你的業就慢慢就消掉了,所以叫「心無暫替」。你的心全心全意在念佛、全心全意在修止觀、參禪、持咒,這樣子把業障給消掉,能使因果喪亡。所謂「因果」就是你的念頭、你的習氣種子。《瑜伽師地論》講什麼叫「習氣種子」?這習氣種子有「因果同時」的意思。這個種子,它是過去之果、未來之因,它具有因果,所以它能生後面的業習種子,再不斷地這樣相續,成為眾生各自現前的習氣。只要你念佛,你就不墮於世間的業習、不墮於世間的煩惱當中,你念佛自然代替了你的業習,以參禪、止觀、持咒代替了你的妄想、顛倒,所以說心無暫替,因果喪亡。這裡說的「因果喪亡」你不要錯解,這不是撥無因果!這是祖師講得稍為深一點。意思是能除惡業之因、能消現前的惡業,叫做「因果喪亡」。就是從心上去轉變,從根本去起修,所以教你念佛、教你打坐參禪。這就是「教修止觀」,所以「苦業無由得生」,心既不生,業怎麼生?所以達摩祖師講:「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這個業就沒辦法生了。那造業就是動念、動心、著相,所以為什麼禪宗教你參話頭、教你提起疑情?這「疑情」就是用來打掉你的妄念。因為眾生的妄念不是墮「有」就是墮「空」,所以他提這疑情讓你問自己「念佛的是誰」,叫你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話頭」沒有義味,就讓你在那裡疑來疑去,自然妄想全部被它打掉了。時節因緣到來,自然打開本來,能夠見性成佛。這是禪宗的修行,講「參話頭」。但在早期的禪宗祖師是用「直指」的方式,直接告訴你什麼是心?當時學人迴光一鑒,從此根身器界脫落。在這當中有漸悟的、有頓悟的,確實不是一下子就馬上開悟。所以在《指月錄》、《景德傳燈錄》裡面,很多祖師他並不是馬上開悟的,他是默然有省,意思就是他有所體會,集小悟成大悟;大悟十七八逐漸地這樣修行用功,最後終究大徹大悟。所以當時是用「直指人心」的方式,這是大概跟你講一下其他的宗派,像禪宗他們是怎麼修行的。

你心裡全部都安住在佛法,苦業自然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能夠讓眾生不入三塗,這才算是普代眾生受苦。所以「代眾受苦」,是使眾生的心都能安住在佛號裡面、安住在正法當中熏習,眾生既然熏習正法,就不起世間業了;既然不起世間業、不起貪瞋癡,自然就不會墮三惡道了,所以名為「代眾生苦」。這個「代」字,就是心無暫代、心無暫替。用什麼方法代?用佛教修行的方法代,教令修止觀二門。所以真正的悲濟眾生是用佛法,是用大乘佛法來教化眾生,讓他們來修行,這都是祖師所說。所以外面那群不懂佛法真實義的,說要用世間法、人天乘來教化佛教信徒,那些都不行。現在那些出家人或在家人,跑來佛門裡面學世間的東西,他以為:「我成佛要先把人做好」。我跟你講,那個根本是走錯路了。他會說:「因為我是初學,我應該要先修五戒十善,學學《弟子規》,了解因果」。乍聽之下,講得好像很對,但是永明延壽大師告訴我們,他說:你這種修行方式是錯的。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佛講的話你都不信,那你不是佛弟子啊!

永明大師說你拿這種世間的五戒十善與人,就像一個人很餓,你給他東西吃了,他好像飽了,但是這食物不乾淨,最後終究是生死毒發,沒有辦法了脫他的生死。所以說「但說大乘無咎」,就是直接教眾生學大乘,這沒有任何過失,而且窺基大師講:你現在直接學大乘,你就是頓根的人,是所謂的頓教。所謂的頓根不是愚鈍的「鈍」,是頓超的「頓」。因為你學小乘、學人天乘那是漸次教,你現在回過頭來直接學大乘,就是學圓頓大法,那你就是上根利智。這雖是窺基大師講的,但不是窺基大師的意思,是窺基大師依《涅槃經》的義趣告訴我們的,是事實,而不是窺基大師自創的,也不是在安慰你們的。所以祖師講經說法一定有依據,不是像現在的人穿鑿附會、胡說八道,以為做做法會就能超度眾生,做做慈善就叫幫助眾生,以為這樣就算代眾生受苦,這些都是不看經典,用自己的意思去揣測佛法,才會說「人做好了他就有佛法的基礎」!實際上正好相反,不光佛教基礎沒有,連做人基礎也沒做好,根本從來沒有入佛門。所以祖師講的「普代眾生受苦德」,簡單講就是教大家修行。


「《雜集論》云。於不堅堅覺。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種行德竟。」


在《雜集論》講「於不堅堅覺」,這是講菩薩修行。所謂「不堅」就是說六道輪迴當中的一切都是不堅固的,終究壞滅。能夠在這裡面「堅覺」意思就是:能夠覺悟、能夠發出離心。大菩薩如是,大家修行亦復如是。

知道這個身終歸幻滅,終究是敗壞,這是「不堅」。
可是你能在這當中懂得要修行,這就「於不堅堅覺」。所謂「深住於顛倒」不是教你心顛倒,而是要你在這個顛倒的世界當中,能夠離煩惱所惱。後面兩句是要一起看,「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

所以,你們看經若只看上面那一句而不看下面那一句,就會像現在外面有些出家人看不懂經典一樣,像《佛說父母恩難報經》這部安士高大師翻譯的版本是真正的佛經;可是另一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假的,經題差了一個字,那是偽經,裡面假託孝順之名,而實際上是在毀謗出家人,是在毀謗正法的。你們不要亂看,看了,你就會開始毀謗出家人,你業障就會很重。那部偽經它裡面所說的、所毀謗的事情,佛在《大報恩經》裡面早就全部都把它破掉了。如果你看經只看上面那一句,而不看後面的經文,那你就變成斷章取義。

若不整部經看清楚,不全篇去了解,看經只看文字而不懂意思,就因為有講「孝順」就認為是正確的,那你根本不懂佛法。現在有很多人,尤其是出家人,錯解《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去教信徒,說:「你即使左肩挑父、右肩挑母,你還不孝順!」這就是只取一半的意思。佛是告訴我們「左肩挑父、右肩挑母」這樣在世間孝順也都不算圓滿。接著後面的經文有講到,要你度你的父母學佛,這才叫圓滿,所以佛做給我們看。你不要只看到佛回去抬他爸爸棺材,就以為佛有那種世間人的情執、情見。釋迦牟尼在《涅槃經》裡面有講,如果你們這樣看我,你們就搞錯了,你們是在毀謗我!

所以,佛法重點不是在教眾生去做世間事。就像佛講過淨業三福,佛為什麼講淨業三福?是因為阿闍世王把他爸爸關起來,這樣做有不好的影響,所以釋迦牟尼佛順帶講個淨業三福,教大家要孝順父母。但是這三福中最重要的是後面的第三福,不是第一福跟第二福,第三福具足,那前面的兩福自然具足;若你只有前面兩福,缺了後面第三福,那不算具足。所以必然是「三事」,這也是在告訴你,在看經典時,要懂得怎麼看。

「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在這顛倒的世界當中,你能夠離煩惱所惱,而且得最上菩提,有所成就。

「已上明四種行德竟。」到此,說明了以上四種行德。


再看下面,
「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

前面講自性的作用,現在要教你怎麼來修證,怎麼來成就。用不離體,所以「攝用歸體」入五止門。

「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

五止門者,謂依前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所以前面講「無有眾生,無有能度所度」,沒有希望眾生有毛髮報恩之心。雖然度眾生,但是眾生相空,心裡毫不執著。雖然行布施而不著布施相,雖持戒而不著戒相,雖然行一切的善行而不著於善惡當中,這個叫「當相即空」。「相盡心澄」是說了知「相」空,既然空,心自然沒有絲毫的妄想顛倒。「相盡心澄。而修止也。」就是會相歸性,知道心體寂滅,所以叫做「止」。這是大乘的止觀,跟小乘所謂的止息煩惱入空不一樣,大乘它是「即觀之止」。所以大乘的「止」不是只像世間的禪定,定在那邊、死寂一片,或是像二乘墮空之止,或是一般菩薩捨兩邊取中道的止,這都不算真正的大乘止觀。大乘止觀是教你能夠知道心體寂滅,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當下寂滅。它是教你這樣來作觀。

「所言入者。性相俱泯。」「性」就是指我們的真性、真如佛性。「相」就是一切的相狀、現象。俱「泯」就是寂滅的意思。「體周法界」是說心體本自周遍法界。「入無入相」是:無有能入與無有所入,沒有「能入的心跟所入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離開能所」。性相俱泯,不存絲毫知見,不存絲毫軌則,知道法界相寂滅,這個才叫做「入」。無有能入、無有所入,所以講性相寂滅,體周法界,這才是所謂的「入止」。

「《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這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如來甚深的境界,其量有多大呢?「等虛空」,所以說「體周法界」。「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所以一切眾生入此大寂滅禪定,而實無所入。為什麼?因為本自寂滅。若有「所入」呢?則有能所,那就失去了寂滅的義趣,所以說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所這裡跟你講大乘的止觀,你再去對照外面小乘所說的:它也有止觀、它也有禪,你去比看看!絕對是大乘的究竟。它教你有所修、有所取、有所證。我這一講,那些外道又要轉計:「我也是無所修,無所取,無所證」。不一樣,你的「無」是墮在無中;我們大乘佛法講的「無」是「即有之無、即無之有」。那外道還會再轉計,說他的也有「即有之無、即無之有」。這正是祖師講的,叫「盜牛之論」。自己犯了錯、還要狡辯,偷了牛,還說只是看見繩子,拉了繩子而已,沒偷牛。這就是盜牛之論。所以不管小乘他說它有、還是說它無,說它亦有亦無,說它非有非無,這些小乘、外道都還是不了心性。所以你只要用佛法來對照、用《楞嚴經》來對照,那就一清二楚了。可是你要小心,現在有些外道也講《楞嚴經》,所以我提醒你們不要聽現代人說的,你看祖師的、看蕅益大師的,那就沒有問題了。看不懂沒有關係,只要肯多熏習,自然業障消,佛菩薩會加持你,你會慢慢懂得。不要總以為你看個一次、兩次就想懂,沒那麼簡單。但只要你是看祖師的,我可以跟你保證:縱然不能全盤的領悟,至少你不墮邪見,因為祖師不會傳邪見給你。除非你自己心裡不正、妄想顛倒太重,那自己起邪見錯解,那就是你的問題,不是祖師的問題。


「又準《入佛境界經》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


依照《入佛境界經》所說,入無相定,什麼叫「無相定」?這不是禪定的無相定、無想定。這是講大乘的「無相」,知相寂滅,唯是自心所作,唯是心現之法,這才叫無相。所謂「無相」不是沒有相,而是說「心所現相」,所現之法全體是心,所以叫「無相」。前面引《華嚴經》講,所謂華藏世界無論若山若河,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所以說「唯心」故名為無相,眾生不了達,以為真的有相可除。實際上佛法講的無相是講唯心。「相」是假名,全體是心。心,不墮斷常,能起隨緣的妙用,所以能現相。我講這個都是按經教跟你講,沒有講很快,你們要慢慢理解。因為剛開始接觸難免生疏,但不要覺得很難,我也是依祖師大德、依經典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慢慢學才能夠了解的,是要有一點耐性,不要怕難、不要怕苦、不要怕煩,你真正下工夫,你會得到佛法的利益。

「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見到諸法寂滅相,所以「常入平等故」,為什麼說「常入」呢?因為「一入永入」,所以名為「常入」。世間人的禪定,他還有「入定、出定」,二乘也是。菩薩常在定中,為什麼?因為他知法寂滅,所以他的定是沒有出入的。但是,沒有出入,不妨出入,這就是大機大用。這裡講的五「止」,所謂的寂滅,不是死寂一片。他還能夠東方入定、西方起,男身沒、女身彰,一身入定、多身出定,他都可以,這是得大自在。所以,「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也沒有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所以稱為「無所觀」。這無所觀是講沒有所觀的境,既然沒有所觀的境,也沒有能觀的心,因為「本來如此」,這才叫真入,不是去想像、去造作。所以你修觀經、你念佛,它不是去想像的,而是心真正契入佛境界。藉由觀法、藉由念佛來契入這樣的境界。
所以大乘講的禪定、講的止觀,不是有出、有入的那種止觀。有出、有入的那種都是不了義。


「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更無可入也。」

所以就跟我前面講的一模一樣,眾生本就在如來境界之中,所以現在所謂的「入」,也只是「復本心源」而已。真正入了這個境界,也是恢復本來而已,所以說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沒有能觀之心與所觀的境界。為什麼?因為本來就在寂滅境界之中。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乃至悟已。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而可入也。」

就像一個人迷路了,以為東邊是西邊。等你用現在的衛星定位系統,把你所在位置方位搞清楚了。一旦你把方向搞清楚了,你誤以為的西邊,其實當下就是東邊,所以說「更無別東可入也」。眾生亦復如是。

這上面是比喻,再看下面,是以比喻來合於所說之法,所以叫「以喻合法」。

「眾生迷故謂妄可捨。謂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無別真而可入也。」

眾生迷惑顛倒,以為有妄可捨、有真可入,以為有個「真如」、有個「涅槃」來讓他契入,實際上「乃至悟已」,真正入了這樣的境界,「妄即是真」,所以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更無別真而可入也。」所以說「當相即空」,在煩惱當中,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這講的就不是一般二乘、凡夫、小乘以及外道所能理解的。但現在你要小心那些外道,他會用一些相似的名詞,講一些相似法,來摻入外道法裡面、或是小乘法裡面,他以為也有大乘力用,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在《法華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沒有二乘。佛法中只有菩薩,沒有聲聞。為什麼?這就是破這些在末法的二乘人,或是在他法滅後的轉計。所以這是世尊在法華會上,展現出他的大慈大悲,把真話說出來,省得後世的這些弟子爭論不休。
所以你直接學大乘,那就是契合佛的本懷。


「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也。」

這就是先告訴你「諸法實相」,「入」與「不入」本來就平等。所以這裡講「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所謂「不入」者,就是講眾生本有的境界。而「入」呢?就是講你要去修行。就跟念佛一樣,「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所說「無念」者,因為眾生本來是佛,故名無念。
只是眾生有無始劫來的妄想顛倒,就像前面所說的「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粗穢之垢,如不加以種種磨治,終無得淨」。眾生的真如自性亦復如是,久被無明塵勞所蓋覆,如不以定慧種種熏修,終究沒辦法清淨。所以還是要修,但是「修無所修」;所以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因為入與不入本來平等。為什麼呢?入了這個境界,或不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本來就寂滅。雖說平等,但是力用不同,眾生不入,所以九界輪轉。為什麼說「九界輪轉」呢?因為六道輪迴的眾生有「分段生死」,四聖法界有變易生死,雖全在這當中輪轉,它的力用會有所不同。所以這裡講「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重點在「同一法界」。為什麼?你入與不入,法界一樣是寂然,但是這裡有秘意,就是「力用」會不同。


「《起信論》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

起信論講:你能觀「無念」,即是入真如。心能無念即是真如
;心若有念那就叫凡夫。所以大家還是要修行,但是為什麼祖師費這麼多口舌呢?或許你覺得祖師怎麼講得那麼難,修就對了嘛。其實這正是祖師大慈大悲之處,為什麼?因為祖師怕你預立一個境界,在那裡起「能所心」,所以先告訴你事實真相是什麼,而後你再來修,這才叫稱性起修。

所以凡是祖師要講到這個觀法,前面一定是一大篇先告訴你何謂「能入」與「所入」、「能證」與「所證」,就是怕你你無法消除「能所」,還墮在「能所」當中,不能把「能所」消除,反而還立了能所,不能圓滿成道,所以事先告訴你。這裡還算講得比較簡單一點,你要是去看南嶽慧思大禪師的《大乘止觀法門》一書,在你要修止觀以前,你要先了解的道理比這裡所說的還長,我記得前面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講,所以這裡說的算簡單了。所以《起信論》講,「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


「言五止者。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謂真諦之法。本性空寂。俗諦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虛。蕭然無寄。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正證之時。因緣俱離。」


什麼叫五止呢? 第一個「照法清虛離緣止」。照法清虛離緣止,就是講「真諦之法」,「真諦」就是講一切法空,但所謂的「空」是講「性空」,也可以說「體空」。所以說「本性空寂」,本體空寂。
而「俗諦」之法,是有「幻有」的作用,所以叫「似有」,但是「體」仍舊是空的,所以叫「似有即空」。就是常說的「有即非有」。

「真俗清虛」是說:無論是真諦,無論是俗諦,二者俱不可得,故云「清虛」。真諦不作真諦解,俗諦不作俗諦解,所以說「蕭然無寄」。

「能緣智寂」,能觀的智是「寂滅」,所緣的境界,當下是「空」。為什麼說「能緣的智」是寂滅呢?因為這個「智」是講你本具的智慧,所以當你在觀無念,你在觀境界的這個「觀智」,實際上它就是全體的般若,就是你的真心,所以叫「能緣智寂」。而所緣的境界,你所觀的境界,當下即空,所以叫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因爲能所俱空,所以心境無礙,能所合融,所以說「體融虛廓」,就是講真心遍滿法界,一切法無不如是,所以說「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於「正證之時,因緣俱離」,「因」就是能觀之心,「緣」就是所觀之境,是說:在證入這個境界的時候,是離開了「能所」,所以叫「因緣俱離」。這是講大乘的止觀。


「維摩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云照法清虛離緣止也。」

這是讓你知道,當你在照法的時候,實際上這法仍舊是「清虛」,仍舊是「離緣」。所以「能觀智寂」,這個能觀的智就是「般若智慧」,所觀的法、所緣的境也都是空的,所以云「照法清虛離緣止」。所以引《維摩詰經》所講,法不屬因,不在緣故。離開了因緣和合對待之相,當下即是真如。所以你在《楞嚴經》裡面看到的「陰、入、處、界」,四科、七大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全都是離開因緣和合,所以說: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名「照法清虛離緣止」。這是講「入五止」的第一個:照法清虛離緣止。

「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

這個字不是唸害怕的「怕」,而是念「泊」。停泊的意思。
什麼叫「觀人寂怕」?「謂五蘊無主名曰寂怕。」五蘊是虛妄的,所以名曰「寂怕」。「寂怕」就是寂滅的意思。「空寂無求名為絕欲。」是說既然五蘊是寂滅的,五蘊無主,還有什麼所求、好求的?所以說「空寂無求故名絕欲」。「故云觀人寂怕絕欲止也。」
說人,就是講五蘊。因為人具「色、受、想、行、識」。當然不光只是人,還包括境界,因為人是正報,還有所依的依報,所以一個「人」字,它就代表著依報與正報,俱是寂滅,所以叫「觀人寂怕絕欲止。」

當你在境界上起貪瞋癡的時候,比如說:你受不了大拍賣、大減價,當你衝動想要買東西時,你就「觀人寂怕絕欲止」。這是教你生活上簡單使用,確實有點大才小用。你能作如是觀,知道境界寂滅、五蘊無主,知道五蘊是空,沒有來處,不屬因緣,不屬和合,那自然這想要攀緣的欲望,自然就沒有了,所以名為「觀人寂怕絕欲止」。


「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謂依體起用。名為性起。起應萬差。故曰繁興。古今常然。名為法爾。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故曰性起繁興法爾止。」

「性起」就是依「體」起用。一切法無不從真如自性而起,所以叫「依體起用」,又名為「性起」。「起」,能應萬差,所謂「循業發現」,隨著眾生的業,所見不同,所感受的也不同。即使你是同一娘胎出來,同是兄弟姐妹,你得的受用,過同樣的生活、居住環境,同樣一件事情,各自感受也不一樣感受不同,所以講「起應萬差」。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就像人看水,水是我們可以喝,可以止渴的,但是魚看水是牠居住的地方,牠就覺得到家了。所以有十界見異的不同,十法界眾生同看一水,所見的境界,各各不同。鬼道看水就如同火;天人看水就如同甘露;二乘人看水就知道因緣所生,所以是空的;菩薩知是中道之義,因為離空離有;而佛看水,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所以十界的眾生在看,各各不同,所以起應萬差。這是就一法上所見不同、所受不同,還有隨眾生的業,同在一處,所緣的法界不同。所以如來雖然在這娑婆世界示現,他是住他的報土,我們是住我們的凡聖同居土,雖然同在一處,但是境界不同,就是「起應萬差」。如來跟我們示現一樣的人身,但是「同處不同住」,境界各不同。這是講得稍微仔細一點,讓你知道「起應萬差」,所以有種種的差別。就現象上,地水火風等成就各種不同的物質出現,衍生基本的元素、材料,再經過製造,把它變成生活的器具,在生活上受用,這叫「起應萬差」。

故曰繁興。「繁興」就是眾多的意思。「古今常然。名為法爾。」意思是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都是從性而起,這「性」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所謂「世間相常住」,它「住」哪裡?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世間一切法皆住法位當中,所謂「法位」的「法」就是講法性,住於法性真如之位。一切法都是從真如所顯現,所以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它不是說世間相不會變異,世間相如果不會變異,那你用火就沒辦法燒木頭,你煮水,水就不會煮沸,......這些都是「隨緣妙用」。「古今常然,名為法爾」,意思是: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都是從心所現。

「謂真如之法。法爾隨緣。」所以「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從心所生,所生之法,無不即性,這叫「止」。性起繁興,但是法爾止,是說「從真性而起,現繁興差別之相」,但是又「法爾歸性」。所以大乘講的「止」就「法爾歸性,法爾寂滅」。前面所講的「照法清虛離緣止」也是一樣,一切法的當下「清虛離緣」。所謂法不屬因,也不屬緣,當下寂滅。寂滅是講「歸性」,要作如是觀。所以這裡講「性起繁興法爾止」。

「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其義也。」

什麼是「無住本」?永明延壽大師講「無住本」就是我們的心。心空無有一法,所謂「無有一法」不是指沒有「諸法」,而是講「法法皆是寂滅」,所以叫「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永明大師講這「無住本」,也就是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體即是真性,沒有轉過來時叫阿賴耶識。那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成的呢?所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眾生迷妄以後,產生出的「生滅相」,夾雜於「不生滅相」當中,所以說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就叫做「阿賴耶識」。

所以為什麼眾生修行可以成佛,就是因為阿賴耶識有「覺」義與「不覺」義。眾生隨順這「不覺」,所以迷惑顛倒,變為眾生;現在學佛,熏習正法,同樣是不離開你的意識,你了知佛法、識知佛法,都是你的意識藉此熏修,然後「返本還源」。為什麼?因為阿賴耶識中具有「覺」義,所以眾生可以覺悟。又一切法都不離阿賴耶識,所以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心」就是講「常住真心」,「識」就是能了別。一切法都從心現,心現之法,你要用「識」來了別。凡夫迷惑叫「識」,覺悟了叫「智」。有祖師為大家做個揀別,就是:迷惑了叫做「意識」,覺悟了,這意識轉成「智慧」。用「智」來「了別」,所以叫「如如智照如如理」或「如如智照如如境」又叫「境智如如」。
實際上,你要是迷惑顛倒,這個「智」它就變成「意識」了;你要是熏習佛法,覺悟了,知道境界唯心,那就叫「智」。但是修行是漸修,我這樣講,在「理」上,你可以馬上了解,但是你在修證上,它的過程是漸進的,所以你現在覺得好像懂了,但是等一下你出去接觸到境緣,又迷惑了,所以對於此理你們要常常熏修、常常提起。

永明大師講「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這個「無住本」就是講的「第八阿賴耶識」,講得很精確,不然眾生聽到「無住本」,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實際上這「無住本」就是你的心。心迷惑了,就變成「識」、變成「阿賴耶」;心覺悟了,就稱為「佛性」,或叫第九「白淨識」或「菴摩羅識」。其實是沒有所謂的第九識,第九識就是「覺悟的第八識」。你第八識覺悟了,轉過來了,那就立個名,叫做第九識。實際上這八識本來就清淨寂滅,你只要遠離「依他起及遍計執」,它就自然就轉成「圓成實性」。彌勒菩薩「觀十方唯識」,知道十方法界都是心所現。所以他在經中講:「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這是唯識宗的修行方式。所以學「唯識」是要拿來修行用的,不是講心理學,現在有人把唯識當作心理學,那都是搞錯了。唯識是告訴你眾生是怎麼迷惑的,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這些都是分別,就是教你要懂得不要分別,要知道「一切百法無不即心」,所以叫百法明門。

《百法明門論》就是告訴你一切的萬法無不從心所現。《百法明門論》它不是要跟你分析心有幾種,遍行心所、別境心所,或是善有幾種、惡有幾種、善心所幾種、惡心所幾種......,這些都是枝葉。所以百法明門的重點就是告訴你:萬法唯心。諸佛如來、祖師大德用種種名相說明,同樣是「真如」,也可以叫「如來藏」,因為如來藏就涵蓋了世間與出世間一切的染淨諸法,這就叫如來藏。取其義來說,就是心。又說:心是第八意識,第八意識的當體即是真如,只是名詞不同,換來換去,實際上沒有所謂染淨之別。

所以說「幻化空身即是法身」,這道理要懂。雖然現在還證不到,但是道理一定要懂,你如果不懂,你就會被外道所迷惑、被邪見所迷惑。很多人就是覺得教理太深,不好懂,所以他就說:沒關係,我念佛號就好。結果他自己腳跟不穩,沒有正知正見,被人家ㄧ說:「你沒有根」,他心裡也虛,因為當初也是存心偷懶,現在正好被歪打正著,就說:那不然我來學。結果叫你學的人不是教你紮佛法的根,對方說:那你來學《弟子規》吧,他就這樣被騙上當了。那是什麼原因被騙去學的?是自己造成的。自己不用功,又想要偷懶,又想要撿便宜,又想要圖方便。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想要學佛,你想要成佛,你要在佛經上用功,不是在世間法上用功,世間法只會給你帶來輪迴,只會給你帶來「業繫苦相」,甚至整個世間就是業繫苦相。眾生有業,被業繫縛住了,所以生種種苦,而且更可悲的是:你在這裡面你還不覺得是苦。你還覺得:「沒關係,人家障礙我,我稍微讓他一點,讓他障礙一次,我還有幾次可以來聽經」。我看有很多學佛人都是這樣,還跟自己的同修講好,報備:我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不會在。這是又想要成佛,又想修行,但是家裡又放不下,這就叫「抱樁搖櫓」。「樁」是拴住船繩的。你一邊把船拴著,一邊搖著櫓,希望船能夠帶你航向涅槃彼岸,實際上你放不下,究竟還是在生死那頭。

現在佛門很多都是這樣,再加上一些不如法的出家人跟你說:「學佛,家庭也是要顧」,你心裡就更迷惑了。你應該反問:「法師,你既然說要顧家庭,又怎麼會來出家呢?你教我要顧,你怎麼沒有留著顧呢」?那樣說你們就很清楚了。表示這出家人有沒有正知正見?沒有啊!沒有正知正見。你跟他學,你學不到真正佛法,他更不能作為你的依止。所以你看現在很多出家人都教在家人:「世間事很重要」;當遇到小朋友、學生時,出家人就說世間事很重要,要好好讀書。如果這些小孩遇到我,我都教小孩:「佛法很重要,要好好學佛」。我不會告訴你世間法很重要,因為你本身就已經夠執著了,我如果再告訴你世間法很重要,我是把你往火坑裡面踢,我是在害你。你聽我講這話似乎不近人情,那是你不懂。
俗人都認為學生應該要忙功課,還有其他活動……等等的,總是把功課視為第一重要。但我告訴你,學佛人就不一樣,你要你的小孩學佛,應該什麼擺第一?你一定要讓他來佛門熏習佛法,要讓他做佛教的事情,為佛教來服務,他才有可能學佛,但只是「有可能」,是可能性比較大。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還要加上他的善根。你做為父母的,希望孩子學佛,增上緣要好,要能夠助發他的善根,縱然沒有辦法,也給他種善根,讓他知道佛教是什麼。絕不是又教著他出三界,又教著他搞世間事,那你自己做父母的都很矛盾。有些出家人他自己也很矛盾,又要搞好世間,又要搞出離的事情,於是他就很矛盾。有這狀況就是因為他對世間沒有放下,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如同兩匹馬,跑的方向不同,所以絕不會走到一塊去。


「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言定光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祖師告訴我們,這個「定」也可以是金字邊的「錠」,這代表「燈光」,它可照現,這定中有「慧」,是定慧顯現的意思,所以叫「定光顯現無念止」。所謂「定光」者,謂一乘教中,「一乘教」這裡特別指華嚴。「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這是一句,這是指十地菩薩。把十地的菩薩形容成「白淨寶網萬字輪王」。「萬字輪王之寶珠」,是說輪王他的王冠上有如意珠。此寶珠,「體性明徹」,它的性體是明徹的、是透明的。「十方齊照」,是說此珠就像水晶球一樣,它所在的地方,十個方面的影像都進入了它水晶球中,所以叫「十方齊照」。

這個如意珠,也就是摩尼珠,它跟一般的東西不一樣,你想要什麼,你跟它說,就是現在講的「許願」,你對著它許願,它就會顯現給你,這是「無思成事」。它並沒有想它自己能夠變現出什麼樣的東西,全都是應眾生心,所以常把摩尼珠當作寶物,也比喻作我們的真心本性、真如佛性,能無思成事,「念者皆從」,你希望什麼你跟它講,它會顯現給你,讓你受用。但是這摩尼珠終究不會認為自己是個寶,能夠現種種寶物出來,所以說「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華嚴經》云。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這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裡面說的,只要轉輪聖王在世,他出生的時候就有七種寶物,所以叫「輪王七寶」。這輪王七寶「來處不可得」,是說這七寶並不是別人給他的,而是他福報所感得的,一出生就有。這就是教我們觀業性是空的,十方法界亦復如是,亦復皆空,所以說「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並不是有東西來成就你的業,所以說「業性本空」,眾生雖然造業,但是能造業的心不可得。所以從這個比喻你就知道,眾生無論造什麼業,他的業都是虛妄的,並不是實法。所以你不要認為自己煩惱很重,沒辦法斷,這都是在妄想煩惱中又再造業,不是真正無念,是你的「定光」沒有顯現。


所以這裡講「定光顯現無念止」,就是告訴你真性本空,真性如同摩尼珠一樣,能夠起用,是無思成事,包括「業」也都是從心所現。「真性」沒有來處,沒有去處,真性不受染著,所以說雖現奇功,心無念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