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6日 星期二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七約顯見性惟真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二】  

 (精彩節錄)


你的心在哪裡?


楞嚴經 十番顯見 七約顯見性惟真


悟顯法師 開示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按照蕅益大師講的:這是阿難又提了一個問題,他說:世尊,如果「見精」真的是我,妙性就在我眼前,是這靈靈昭昭的一段光景,現在我的眼前,這「見」真的是我,那「我今身心復是何物。」這等於「見」反過來看阿難自身。「而今身心實有分別。」「分別有實」就是「實有分別」,可是這個「見」在我眼前,「彼見無別分辨我身。」它居然不認識我。「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若在我眼前的實是我的真心,「見性實我。而身非我。」反而這個色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所以阿難還是把「見性」當作是一物,認為物可以反見於他。

「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這裡祖師分析了這一段經文:阿難說「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這個觀念是什麼?祖師講這是「計即色是我」,認為眼前的這妙性,即色是我。「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這是「計離色是我」,「妄計」離色是我。妄想計度所以叫「妄計」,妄計離色是我。這裡講「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這是「計我大色小,色在我中。」還有一段,「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這是妄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前面是「我大色小,色在我中。」這裡是「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其實就是外道的妄計顛倒。

再來要講的就是「破我執以顯一真。」

此下破八識自證分,潛破我執以顯一心。因為一向第七意識執此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內我,二乘計此為「涅槃真我」,外道認為是「冥諦」,所謂「渺渺冥冥其中有精」這就是外道認為的「冥諦神我」,才說「有我遍十方界」。繼而產生認為「即色是我,或離色是我,或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或色大我小,我在色中」,這樣子的妄想計度,就是外道二乘他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妄想「計度分別」。

這裡是講外道執此妄想神我,所以說「有真我遍十方界」。所謂「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就是前面講到的外道,說有一個覺性遍十方,這個「覺」是現在他面前,就是覺悟很大。所謂「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或是「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所以他這裡講: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者,「此」這個字指前所轉之物。這若「此」就是講前面「所轉之物」,因為前面講「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斯則現前一切萬物皆是我的見精」。他是這樣認為:若此見精必我妙性,所以他認為「我這見精在我眼前,它能轉物,那現前一切物相都是我見精」。所以講「潛計即色是我也」,認為外頭的「色」都是我。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且今與汝坐祇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

這裡佛告阿難說:你現在說「見」在你的面前。「是義非實。」是完全搞錯了。「若實汝前。」如果這「見」是現在你的面前,「汝實見者。」它是一物,你還能看到它的話,「則此見精既有方所。」所以說既有方所,「非無指示。」那應該可以指示得出來,能說出來它在哪裡。佛說:那我跟你坐在這祇陀林,遍觀林渠,遍觀樹林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面就是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你在如來大座的前面,舉手指陳種種萬象,「陰者是林。」看起來黑暗,那是因為樹林的關係。「明者是日。」為什麼能見明?因為有太陽。「礙者是壁。」有障礙的是因為牆壁,把它阻斷。「通者是空。」通暢的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乃至有花草樹木,有大有小,只要有形象你都可以指示得出來是什麼東西。

如果說這見性是一物,就在你眼前,你可以用手清楚指出「何者是見。」你能告訴我在你眼前的哪樣是「見」。

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這裡佛就問阿難說:如果這虛空是「見」的話,「見」就是講「見性」,那空既已成「見」,那它就能看你了。所以說「既已成見。何者是空。」如果物是「見」,那「空」在那裡?剛才說的祇陀林、講堂、樹林「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若這牆壁是見,既然是見性,那見與物,一個是能知,一個是所知,既已是「所」則不是「能」。所以說「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你去萬象當中仔細找找看,哪一樣能析出你的見精,你再告訴我你的見精在哪。「同彼諸物分明無惑。」這應該可以指示得出來,就像一切的萬象,草樹纖毫大小,既然是一物就可以指陳,就可以指示出來。你在萬象當中,你指示出你的見精給我看。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佛在這裡肯定阿難。

阿難回答佛說: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到從恆河,上看到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放眼望去, 用眼睛徹底地觀察,「指皆是物」,一切都是物,沒有見精。世尊,如佛所說。況且我是有漏初學聲聞,即使是菩薩也不能於萬物象前分明剖析出見精所在,離一切物還別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菩薩也沒有辦法做到,「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所以說「指皆是物。無是見者。」都是萬象。

這一段就是破物是見,認為說物是你的見精。

下面就是要「破物非見」。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在這裡如來又再問阿難說:「如汝所言,在一切萬象中找不到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你在這萬象當中,看到這些萬物,沒有見精的存在。「汝與如來同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的現象,必無見精受汝所指。」那我現在再告訴你,你再看看這當中哪一樣不是你的「見」?

一般人聽到這裡,他就聽不太懂,前面說都是萬物,所以沒有你的「見」。這裡又說「都是」,於萬物當中哪一樣不是你的「見」。

所謂大千沙界,是沙門一隻眼。

阿難言。我實遍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佛言。如是如是。

所以阿難他說:「我實遍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

阿難說萬物當中都有我的見。

其實它是一如的,可是你要去找它。說這裡是我的見,那見只在一處,或是見在多處,那沒有辦法。但是你要說見不在,那你怎麼見物?

阿難說:「我實遍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所以不知是中何者非見,都是見精所緣的,到處都是。所以說「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它前面破物是見,再破物非見,是非破掉了就「一如」。佛講這個,要破除的是妄見,並不是他定要說「是」或是「非」。所以要懂得他言外之意。

所以阿難說若樹非是見。云何見樹。若樹即是見的話,那它就不叫樹,所以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所以阿難說:我以此道理如是思惟,微細發明。萬象中無非見者。

佛言。如是如是。你講得太對了。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這一段就是「破物非見」。

佛意在直指一真了無是非之相,但阿難跟大眾聽不懂,墮在是見非見當中,也就是墮在是非圈裡,所以說「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惶悚」就是感到害怕。「失其所守」就是從來的妄想顛倒被彈呵掉,所以害怕。

失其「所守」就是他從來的認知。眾生在守什麼?要麼「是」,要麼「非」,一般都是這樣的認知。所以佛把它破掉了,弟子們嚇一跳,失其所守。從來的執著一下被拿掉,那就不知道要怎麼處事為人,不知道要怎麼辦。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魂慮變慴講得挺嚴重的,形容嚇壞了。佛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說:「無上法王。是真實語。」事實是如何,我就怎麼說,不會打妄語騙你的,不是末伽梨他們那種外道,四種不死矯亂論議,你仔細思惟,無忝哀慕。

所以說阿難與大眾不達,故世尊說法王所說是真實語,不同外道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矯亂就是「矯智亂答」,沒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叫「矯亂論議」。世尊則不然,以我法據真實義,不忝汝之哀慕也!所以說「無忝哀慕」,「忝」就是輕視的意思。因為你有恭敬心,你仰慕如來,哀求如來,如來會應你所求為你說法,不會輕視你。所以說「無忝哀慕」。

以世尊自指「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足知前面「破我執」這個道理,非常清楚。

前面大眾聽不懂,下面文殊菩薩哀愍四眾,就出來為大眾請問。請佛開示。顯示「見非是見」。

接著下面要講的是「文殊顯真」。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因為前面佛講的道理,大眾聽不懂。這時候文殊師利法王子哀愍大眾,「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於是文殊菩薩向佛請法。

他說這些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之義。阿難他們搞不懂前面的義趣。文殊菩薩說:「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如果說見性在萬物當中,都有見性的話,那應該有所指示。「若非見性,應無所矚」,若沒有見,那就沒有辦法看得到。這就是前面講的所謂「精見色空是非是義」,到底是有見?還是無見?

「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不是他的善根不夠,所以希望「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及與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這裡其實是要講「無是非是」,離開了一切是非,特別要顯現見精,可是一般大眾聽不懂,他就會墮在那裡想:到底是有見還是沒見?到底是我的見性,還是不是我的見性?就掉到「是非二相」裡面。因為阿難大眾不悟見精是非之義,文殊菩薩特為啟請。

因為迷「智」而為「意識」,所以妄見有根身器界一切萬物。其實皆是唯識所變現,若「轉識成智」,則一切萬物當下銷亡。所以說經典講: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得相就是得到的「得」。什麼叫得相?你著相那就成「意識」,你不著相那就是「般若智」,所以唯在轉變之間。原本是一真之體,轉成阿賴耶識,故幻起這根身器界。

如果從這裡反觀,內脫身心、外遺世界,即此「識藏」元是如來藏一真法界常住真心,又何有是非之相哉?所以他目的是要你「了妄即真」。所現的這個相,原是心現,所以說都是見性,那見性就非是一物,於是在這當中你無所指示。

如來是要他藉此,離開是非二義,不可說「是」、不可說「非」。說「是」,則見性是一物。說「非」,心境分成兩邊,分成兩邊就不符合實相義趣。實相義趣是心境一如,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說「即此識藏元是如來藏一真法界常住真心」,沒有是非之相,但依妄見,故有是非。若以大智照了,則無彼此是非之相。

非此大智不能徹照,故藉文殊來啟請,到底見精是什麼樣的道理?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佛告訴文殊及與會的大眾說:十方如來及大菩薩,在於自住三昧當中,「三摩地」就是三昧。「見與見緣」,「見」就是能見,「見緣」就是所見的。以及能見與所見的,「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徹底是空。所以說如同虛空的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本無能所,沒有所謂的能見與所見。因為能見所見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個就是禪宗講的直指人心。

所以說在這當中沒有是、沒有非。沒有所謂這裡是你的見性或不是你的見性,但要顯示唯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佛在這裡叫他去思惟:萬物當中到底有沒有你的見性?如果有,那見性是一物,如果無,那云何成見。這是承上面的問答下來。

佛說我現在舉一個例子。「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佛說我今天問你,「你就是文殊菩薩,你之外還有沒有另外一個文殊菩薩?還是根本這裡就沒有文殊菩薩?」這裡直接指文殊菩薩那就很清楚了。有「是非二相」就是戲論。

下面文殊菩薩就回答,「我真文殊。無是文殊。」沒有所謂的「是文殊」或「非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有「是」文殊和「非」文殊,那就變成二法。「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所以文殊菩薩就是文殊菩薩,至於「是文殊菩薩」,還是「不是文殊菩薩」,沒有這戲論的。所以說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於中沒有所謂「是見性」或「不是見性」的這種是非戲論。因為有是有非,那就墮在四句百非裡面,「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一旦有這四句,展開來就成百非。所以為什麼說就變成戲論,大乘佛法它不是講戲論。

在講義裡面說,如來及大菩薩自住三摩地當中,以智而觀,所以見與見緣并所想相猶如虛空華。為什麼叫虛空華?虛空原本沒有華,本無所有。所以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這是特別顯示一真了無別法,是直指人心的一個開示。

文殊自謂「但一真文殊」,沒有是非二相。意思是說:這裡只有一個文殊,就是真的,沒有所謂的「是文殊」跟「非文殊」,這個道理是很清楚很好懂的。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所以佛說「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這見精與諸空塵亦復如是,元是無上菩提淨圓真心。「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就是直指人心,直指真心本性。所以說但是無上菩提淨圓真心。那為什麼你現在會見到有能見、有所見?只是妄為色空及與聞見而已,「色空」就是所謂的塵象,「聞見」就是指能見的見精,猶如第二月。

就如同以手捏目,在天空中看到第二月。你捏著你的眼睛看到天空上有兩個月亮,你還在那裡分別到底哪個是月?是左邊的是月,還是右邊的是月,又誰非是月?這就是戲論,是妄想顛倒。所以佛告訴文殊菩薩:「但一月真。」天空上只有一個月亮,在這當中,沒有所謂「是月」或「非月」,因為「是」與「非」都是戲論。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你在這裡分別,塵象當中到底是你的見性,還是非你的見性,這其實都是妄想而已。就像捏目見有二月,你在那裡分別,天上的兩個月亮,到底左邊的是真月還是右邊是真月?還是天空上所見的非是真月,實際上這都是妄想。所以「不能於中出是非是。」你墮在妄想當中,就跳不出是非。只要你不要捏目了,天空但是一月,沒有所謂的「是」月「非」月。所以說「由是真精妙覺明性」,你要直觀一月真,也就是「直觀心性」,才能夠離開是非二相,「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就是這個道理。

這裡講,「佛言:以此足知此見妙明與諸空塵本是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只是眾生不了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猶如第二月。」若了天空但是一月真,自然就離開了是非二相。

前面破妄見,故曰: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今破見精,則曰:唯一月真,更無二月。所以這裡是破見精,直接指到佛性上面來,把「能見」跟「所見」給破掉。

這裡是破見精,離開了所謂的是非。所以說「但一月真,更無二月。」如來說法從粗到細,漸引歸真,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到。「漸引歸真」就是慢慢引導你回歸真如佛性。若以妄想而觀,則不能出是非之外。以妙覺明性而觀,能令汝出指非指,這就是叫你直觀心性,自然就離開是非。但觀天空只有一月。就把這「捏」放下來,不要捏著眼睛,你就能夠見到天空只有一個月亮。離開是非二相,就能夠見性,而「直觀心性」方能離開是非二相。

這一大段,破我執以顯一真到這裡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