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清淨明誨章(1)│楞嚴經白話直解卷六(19)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六】   (精彩節錄)


清淨明誨章


悟顯法師 講述  ......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毗奈耶」翻作中文叫「律」,你要修學得定得慧必然要以戒為根本,所以說「攝心為戒。」攝心方能為戒,不攝心那就不叫持戒了,持再多的戒,都如同持牛戒、持狗戒一樣沒有用。所謂「攝心」,是攝什麼心呢?是「攝歸心性」。這才是根本戒,下面就會講,這才是「性戒」,才稱性,也就是「光明金剛寶戒」,依此戒能發種種戒,所以能生種種「定」,能發種種「慧」,能出生無量定慧,這個叫「三無漏學」。所以要「攝心」才能為戒,所謂「攝心」不光只是攝心不動而已,而是要「攝歸心性」,就像前面講的一樣,要「依不生滅圓湛性成。」所以這裡就包含著「事相戒」,包含著「無作戒」,這樣講才圓滿。因「戒」才能生「定慧」,所以是以「戒」為首要,因「定」才能發「慧」,這個叫「三無漏學」。


下面教持四種根本戒,就是讓他斷除「發業」與「潤生」二種無明。用四根本戒,所謂淫、殺、盜、妄,斷掉發業及潤生二種無明。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這是先講你要修三無漏學,要以戒為本。《楞嚴經》以「戒淫」為首。戒有多品,以這四根本戒為先,《梵網經》其他大乘菩薩戒,都以「不殺生」為首,這一部經以「斷淫」為首,從「利生」上說以佛性種子而觀眾生,所以一般講的就是先「斷殺」,這裡要講真修,那是先「斷淫」。所以說「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這是這部經的特別之處。《梵網經》上說:盧舍那佛坐千華臺,一葉一釋迦,奉盧舍那佛的教導,以心地法門和光明金剛寶戒宣傳流通於十方,所謂「若人受佛戒則登諸佛位」。所以「釋迦出世說法四十九年,是傳盧舍那佛所說的光明金剛寶戒而已」,這是憨山大師講的。所以說以攝心為戒,「戒」是什麼?光明金剛寶戒。所以說「攝心為戒」,這「戒」它是指歸到光明金剛寶戒上面去,即使殺、盜、淫、妄事相戒也不會離開光明金剛寶戒,這就是所謂「法法相通,佛佛道同」,若你了解佛法,那你就知道,你要是不了解佛法,你看到這裡,明明前面講要依「圓、通、常」,要依圓通本根,就是講的「圓明、圓妙」,到這裡又變成二乘的事相戒,那你等於退轉了,這就是因為不解《楞嚴經》;不光這裡不解,你連前面的七處徵心也不解,所以有些人解《楞嚴經》解到後來又退回去了,變成在那邊繞圈圈,原地打轉。比如說有人講「捨識用根」,蕅益大師說講這個話的人就是邪說,為什麼?可以引經文來證明,你連「七處徵心」你都沒搞懂,你才會認為要捨識用根,《楞嚴經》前面就告訴你「心在哪裡」?他取「根中之性」,所謂「根中之性」不就是說潛伏在根裡嗎?就是七處徵心,心在身內,身也是根,潛伏在眼根裡,如琉璃碗,那你前面都沒搞懂,所以看到後來你才會覺得要「捨識用根」,那你說要「捨識」,你怎麼捨識?唯識宗「轉識成智」,就講得很好。《楞嚴經》從來沒有一句話講捨識用根,也沒這個義趣,你去《楞嚴經》找,有沒有「捨識用根」這四個字?沒有。有沒有這個義趣,那更沒有。因為有人說經文上沒找到,那義趣有。那你看哪邊有?根本沒有。如果說「捨識」,彌勒菩薩的識就捨掉,識捨掉,那誰來成佛?彌勒菩薩他沒有教我們捨識用根。他說:「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這個是彌勒菩薩,他教「觀唯識」,他沒有教觀捨識,所以講捨識用根是跟《楞嚴經》講的完全不同。


而且《楞嚴經》教什麼?教你耳根圓通,耳根圓通裡面,講的根、塵、識性這三個,一根脫了,其他的六根自然銷復。所以不是把這「識」給捨掉,「識」沒有辦法捨,他是「轉」的。因為根本從頭到尾沒了解過《楞嚴經》,不解實相,你才會認為捨識用根是對的;講這個話,有些人聽了氣死,但這是事實。因為是末法,我知道現在很多人用「捨識用根」胡說八道,亂講一通。最早這講法從哪來的?是交光大師講的。有人說「交光大師往生淨土」,往生淨土是他的事情,但佛法講得不圓,講得有缺漏,也是他的事情。所以是要依經典,不是說他是個大師,他是個有名氣的人,有往生淨土,他講的捨識用根就絕對是對的,這你就變成「依人不依法」。所以他前面沒搞懂,到這裡它就變成事相戒。


憨山大師他是懂的,他非常懂,不是只有懂一點,大師他全懂。所以大師告訴我們,這裡講的戒,就是《梵網經》上說的「唯傳光明金剛寶戒」,所以說「云何攝心我名為戒。」戒是攝歸光明金剛寶戒,以此作基礎,然後從這裡開展出四種清淨明誨,也就是根本的「性戒」。所以光明金剛寶戒是「體」,而四根本戒是「遮用」,它是遣除煩惱的,是遮除你的煩惱。所以他要講根本戒前,他先講「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但傳盧舍那佛所說「光明金剛寶戒而已」,這是真實的,一切戒、一切大乘戒皆以心為體,所以叫「云何攝心我名為戒。」這一句話就很重了。一般講「攝心為戒」,多數人就會認為:我把妄心、攀緣心收攝回來,然後調息。實際上不是,是講「攝歸心性」,這個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