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第一願:國無惡道願、第二願:不墮惡趣願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這是第四十八願的第一願跟第二願。
「國無惡道願」跟「不墮惡趣願」。「國無惡道」這願是總願。
往生淨土沒有三惡道,也沒有二乘人,所以你們不要有二乘心。為什麼我教大家「深信大乘,心不退轉」,因為極樂世界是「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極樂世界沒有女眾,也沒有諸根缺陷的人,二乘種性的也不能往生。你存著小乘的心,你沒有辦法往生淨土,所以不要有二乘心存在你的用功當中。這裡說:「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意思就是:我成就無上佛道的時候。「成正覺已。」這個「正覺」不是阿羅漢,這裡是略說,前面已經說了無上菩提了,所以下面這個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他成佛的時候,所居的佛剎,他住的國土具足,「具足」就圓滿的意思,「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是總說,後面四十八願,裡面的內容它都涵蓋了。
所以要知道裡面兩個意思:一個是:具一切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第二個意思是:四十八個大願裡面所有的大願,每一願,現在人講極樂世界的「場景」,每一個「教學設施」,都具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國無惡道願」,就是不可思議莊嚴。「不墮惡趣願」,是不可思議莊嚴。後面的身悉金色願、三十二相願、身無差別願、……,統統都是不可思議莊嚴,所以這話是從這裡一直連貫到下面,全都是不可思議莊嚴,也就是說:凡夫想像不到。
有人說「地球每天都在轉,哪邊是西方?」看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但是要知道,我們的東西南北是用磁力線來分析的,所以還是定得出來。整個娑婆世界來說,也就是有百億日月,它有它運行的一定軌道。以前是九大,現在科技發達可以看到十二大行星,繞著地球走,也許還有第十三大、十四大、……,隨著太空科學的發展,所看的範圍會越來越廣,會找到的共通點會非常地多,有它一定的軌跡,只是人還沒有發現而已,所以你不能因為你沒發現就說沒有。
在這娑婆世界的西方,過十萬億個佛國土,每一個國土都如同這裡,有百億日月,這樣的國土有十萬億,非常地遠,現在的科學家根本看不到,他連娑婆世界的邊際也看不到,何況是「過十萬億的佛國土」。根器差的阿羅漢、聲聞人不作意,他眼睛可以看一千個世界,也就是一個小千世界,作意則可以看中千世界,也就是兩千世界;利根的,不作意可以看兩千世界,「作意」就像阿那律,他可以看一個娑婆世界。這是阿羅漢,他的天眼通可以看到這麼遠,一個大千世界百億日月,他清清楚楚看得到。有的人近視很深,有的人沒有近視,沒有近視的人,他看的距離也相當有限,即使刻意看清楚,也是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但是阿羅漢的能力就能夠看一個大千世界。這是講阿羅漢裡面視力比較好的,像阿那律有天眼通,現在人講「視力比較好」的,他的天眼可以看一個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這是天眼通能夠看到的距離,就好像看手掌心上的水果一樣,這麼清楚。
但不能說你沒看到就是沒有,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以外,過十萬億佛國土,每一個國土以百億日月來算,再乘上十萬億,所以是遠之遠矣,非是凡夫心力所能及,還有很多小乘的阿羅漢說:沒有他方佛。其實不是沒有,而是他視力不好,他有近視,他看不到,很多都只能看到二千世界而已,他看不到整個娑婆世界,所以釋迦牟尼佛讚歎阿那律天眼第一,因為他可以看一個娑婆世界,算是將阿羅漢能力做到極限了。所以當你們遇到小乘阿羅漢,他跟你講:我沒有看到有其他的國土。你就要知道,他有近視。阿羅漢是比一般人看得遠,可是比起大菩薩,比起諸佛如來,他的能力還是差太多了。所以,不能說「沒看到」就等於沒有。要是用科學來看,科學能力都還沒有阿羅漢厲害,要依《四十二章經》來說,未證阿羅漢前,不可信汝意。沒有錯,但是證得阿羅漢難道就可信嗎?所以,要相信佛說的:有他方國土。因為阿羅漢的能力真的不及佛,雖然他們有天眼、天耳、他心通……,最厲害的像大目犍連,能力也是一個大千世界而已,他方國土他就沒有辦法了,他從娑婆世界要到娑婆世界附近去旅遊一下,都要跋山涉水,都要用上點功夫,對他來說算是比較費力的事情。但是在娑婆世界內,他的神足通是隨意即到,他能夠想到,他就能到,這是阿羅漢。所以你不可以說你沒有看到,就說沒有。
這裡講「不可思議功德莊嚴」,所以凡夫看不到、想不到,那當然也說不出來,能說出來的就不是凡夫了,所以大家要清楚,你要有善根、要有福德,你才能夠相信。很多人不能相信,真的是「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像權教的菩薩也不能相信,連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等覺菩薩,對於如來的境界他都沒有辦法測度,因為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這些等覺菩薩來測佛的智慧,想見極樂世界,對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大部分他知道,但是知道得不徹底,所以有一個形容叫「隔羅望月」,就是隔著一層羅紗,這羅紗雖很薄,但是畢竟是遮住了,隔著羅紗看月亮,就是「隔羅望月」,羅紗就是布裡面算是最薄的。所以即使是等覺菩薩也沒有辦法測。經典上說,就算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成就了等覺,智慧都跟文殊菩薩一樣,把他們的能力,神通道力集合起來,給他想百劫、想千劫、想億劫,要來測度佛的智慧,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為什麼呢?因為佛的智慧、境界是證到的,你沒有證到,你想像不到,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圓滿果佛的境界,不是化佛。很多人都誤解,說極樂世界這佛是化佛,他說錯了。極樂世界的佛是圓滿報身佛,是成就功德法身的,圓證三智三德的,他三智已經圓顯了,三德也都顯現,顯現三德秘藏,他都證到了。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確實是不可思議,確實是萬德莊嚴。所以能夠相信諸佛如來的功德,那你的善根都不淺。
講這一篇,就知道真的是「如來興出於世,所說的確實是要講彌陀本願海。」因為要是離開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十方諸佛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普利群生。」你若說「在阿彌陀佛以前的佛,他也沒發四十八願……」,這就是你著相啊,佛的願通三世,雖沒有願文,但是其願心是一,所謂「佛佛道同」,所以他所同的是「道」,願文隨其方便而發,而行願力。就像地藏菩薩,他已能成佛,可是他仍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每一尊佛的願力不一樣,像藥師佛十二大願,也跟阿彌陀佛的願,在事相上多有不同之處,但是他的願心一樣,所以說「佛佛道同」,過去佛如是,現在佛如是,未來佛也如是。這裡講「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不只一樣不可思議,每一樣都是無量不可思、不可議,因為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你們讀《普賢行願品》,「一身復現剎塵身。」這就是無量不可思議;「一一遍禮剎塵佛。」於一塵中能出塵數之佛,能夠「各處菩薩眾會中。」菩薩都能顯現;「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這是講報身佛,成就功德法、功德身,他的境界,所以無量不可思議,一切相好皆不可思議,而且一相好攝一切相好,這是超情離見,當然不是你用凡情能懂、能入,你現在所帶的是凡情,你要去想,你想不到;你現在畫的佛像,你頂多畫個大概樣子,凡夫要畫佛的相好,不可能,你畫不出來,確實是如此。
這裡加強說明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功德就是他修行成就的。你們到寺院裡面投個錢進功德箱,那個不叫功德箱,在常住的立場,那叫要錢箱。有的在每一個菩薩前面都放一個缽,說好聽是跟菩薩結緣,實際上,他是跟你要錢。那你投錢下去,心裡面就想:我只要出一百塊,這錢投下去,就會有什麼功德;我花一百塊,我就能夠買到事事順心、年年如意、課業進步、業績增長……,有的比較大方一點,投個一千、投個一萬,捨「一」想要得「萬」報。捨「一」都能得「萬」報呢,那捨「萬」不就可以得「萬萬」報。所以都是帶著計度之心、算計之心,在那裡修福、在那裡投功德箱,投下去的叫做福德,而且是非常小的,它不是真正的功德。所以前面就告訴我們,「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這才叫「功德莊嚴。」什麼叫「功」?對境不生心,這叫「功」;隨緣應物叫「德」。《金剛經》講:「應無所住」這是功;「而生其心」叫德。我心不執著於世間任何一物,我把世間的這些東西,金銀財寶等等的,拿來轉做利益眾生的事,可是我心還是不著;我雖做一切事情,心裡面不著,不著世間、不著財寶、不著名聞、不著利養,對內,沒有能布施的我,就離我相,知道這但只是性具的。因自性無慳貪故,所以行檀波羅蜜,這個叫功德,這是修因。果上,就成就報身,跟眾生結緣。
所以「能捨」是空義,「得成」是莊嚴義,所以「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是「功德莊嚴。」從無住本,立所有法。你要是「有所住」,那這功德不會顯現,不光一項的功德不會顯現,無量的功德都不會顯現。
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因為發的是大乘心,修一行即是一切行,所以極樂世界隨舉一法,都具無量功德,他行布施的時候,一切法皆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皆是布施,亦同時兼攝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橫豎交徹,所以行布施的時候,其他五度皆是布施,這是「純」,亦同時兼攝五度,這是「純雜具德」,顯示出,隨舉一法皆是「功德莊嚴。」這一橫一豎,「豎」就是講不壞本位,布施還是布施、持戒還是持戒、忍辱還是忍辱、精進還是精進,各各不壞本位,都收攝於布施,所以布施裡面有持戒、布施裡面有忍辱、布施裡面有精進,這是雜門。那「純」就是行一布施度,其餘皆攝歸布施,持戒也等於布施,這是純。橫向,一橫一豎,橫豎交徹,深達法界,這是華嚴十玄門裡面的:「諸藏純雜具德門。」
深達法界「同時具足相應門。」所以總收一切功德,從「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持布施度門,亦同時兼攝一切行門、一切功德相門,所以說:隨舉一法攝無盡法界。所以極樂世界能「樹現佛剎、能徹照十方、能夠無情說法」,而且不光說一法,可說種種法,這就是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時候,發大乘心,行的是普賢菩薩的無盡願行,所以要用華嚴的一乘十玄門來解釋,而且遍於三世,橫該法界。三世裡面各有三世,收九世為一念,打破時空。所以過去諸佛也讚歎、現在諸佛也讚歎、未來諸佛也讚歎,叫「名聞十方」,皆讚歎。
所以善導大師講得沒有錯,如來唯說彌陀本願海,一如來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如是,華嚴宗叫「普眼境界」,唯智能入,你有智慧才能契入,沒有智慧你只能聽聽而已。我這是略說「功德莊嚴。」要是細說,無量億劫說不能盡。這是說法藏比丘他是怎麼用心的,你們要是學世間典籍,絕對沒有這個功德,以世間心做不了,你要發的是大乘心、發的是菩提心。所以從一法普攝諸法,又一一映現諸法當中,那就有「因陀羅網境界門。」這一法收一切法,映一切諸法當中,一切諸法又有收、又有攝、又有入,展開就變成如帝網珠,無盡復無盡,不光彌陀具足,我們眾生身中亦具。我們與佛來說,算是相對的,也具他一切法,所以你念佛,可以開啟彌陀所有的功德。這「因陀羅網境界門。」《華嚴經》十玄門叫「交涉無礙門。」或叫「攝入無礙門。」這是華嚴法界,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功德,不可思議。你想不透,因為你有「我相」、你有「我執」,你連解都沒有辦法解,所以怎麼可以去學世間法?世間法只會越學越執著。你想要弄懂經典都沒有時間了,怎麼可以有一絲毫的念頭,耽著到世間去,或是看世間這些典籍。所以一句「功德莊嚴。」不可思議,所以總收一句佛號同時具足,這真的是如來果地上的功德,「成就不可思議功德莊嚴。」而且皆是無量。
下面要講第一個願:「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這是講最差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也沒有「蜎飛蠕動。」地獄,最根本的地獄─「八熱地獄」,八熱地獄最底層是無間地獄,一一往上,第一層是等活地獄。八熱地獄附近有八寒地獄,這八大地獄,八大地獄是八熱地獄,每一個獄所有四個城門,四個城門外,各有四個地獄,所以叫做十六遊增地獄,「遊」就是遊戲,「增」就是增加,總共再乘以八,一百二十八個地獄─小地獄,還有在曠野的地獄,這是孤獨地獄,曠野深山當中。所以為什麽現在有的人去深山、曠野,聽到地獄哀嚎聲,那就是孤獨地獄,大概可想而知。所以極樂世界「無有地獄」,統統都沒有這些地獄。「餓鬼」這是指鬼道中最差的。餓鬼在鬼道來說,他是最辛苦的,沒有飯吃,而且看到人他就非常害怕。有一類的鬼,他是能令人畏懼,那是他還帶有一點福報。所以鬼有好多種,你可以去看《地藏經》,如果喜歡搞鬼的,那不要被迷了,不要搞到後來變附身、神通啊,只要了解一下就好。《地藏經》的重點在地藏菩薩,不在於那些鬼。現在外面很多附身的,講的都是鬼話連篇,你不要相信。那些鬼講的話你不要太當真,你相信,你就被他欺騙了,你就會跟著一起去搞鬼。現在佛門連淨土宗都在搞鬼,整天就是講鬼附身,說某鬼神附身,說有災難,說這個世界要毀掉了……。經典上說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你看是佛講的準,還是這些鬼講的準?我們是佛弟子,可以百分之百肯定,釋迦牟尼佛講的完全正確,所以你不用擔心,不要被他嚇到了,那些鬼神只是想要利用你的恐懼做法會,讓你弄一點吃的給他們,其實何必打這麽大的妄語,造惡業。所以,他自己墮在鬼道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極樂世界沒有餓鬼道,所以你要是去搞這些鬼神,你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你愛生氣、瞋恨的就生地獄道,極樂世界沒有地獄,也沒有禽獸,禽獸是指畜生。
從地獄、餓鬼、畜生這三個來看,極樂世界沒有貪瞋癡,這講「道」是講果。你修什麽因,感什麽果,你造的是惡因瞋恨,感得是惡果,感得的是地獄;你造的是貪欲,感得的是餓鬼;你要是愚癡,就變成禽獸。當然這三大類眾生,當中都具貪瞋癡,也是重重無盡的業相。所以為什麽《地藏經》講若廣說地獄罪報,也沒有辦法說盡,也是千萬億劫說不能盡。為什麼?他跟如來的果地,剛好是一百八十度相反過來的,如來在最頂,他在最底,所以他那裡也是惡業叢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完的。
所以前面講的八熱地獄、八寒地獄,一百二十八個近邊地獄,這都是佛在經典上大略而說,不是真的只有這樣的數目,實際上非常地多,地獄當中有小地獄,就像刑場,我們不要說遊樂場,那不是去玩的,沒辦法這樣玩,太辛苦了,下地獄不是好玩的,你不是大菩薩,你去只有吃苦的份,若非願力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那就像一個刑場裡面,有很多不同的刑罰,就是要折磨這些罪人,所以千萬不要看地獄變相圖,看完以後,將來你就下地獄,一切法從心想生,知道害怕就好,不要天天看,就是因為害怕,所以不忍心看。看西方極樂世界圖就好,我從不教人看地獄變相圖,我也不看,因為「地獄變相」就是你心所現的,你現在心裡面貪瞋癡這麽重,再看那個相,你心裡的貪瞋癡就會更重,為什麼?「種子起現行」。這個地獄相是你惡業種子起的現行,你畫下來,那你現在又跑去看,「現行的相」又熏起你惡業種子,那不是起貪瞋癡嗎?「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啊!
你看極樂世界的相,你看《觀經》,你想《觀經》,《觀無量壽佛經》講極樂世界的莊嚴,也是種子起現行,它是你心具的淨土,講的都是你稱性的功德,所以就帶起你稱性的功德,臨終就是往生淨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前。所以《觀無量壽佛經》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果你心想地獄,想:「唉呀!我很慘,我惡業很重啊,我將來死了以後一定就下地獄。」那你死了以後就去了。為什麼?因為你一輩子當中只有這個願嘛!你要是這一輩子當中想的就是極樂世界,除這一條路以外,沒有第二個商量處。「天上」我也不去,「地獄」那是免談,想都不想,只有往生淨土這一條路。
所以你們在幫人家助念的時候,你不要跟他講六道輪迴,他聽不懂。你就告訴他:你現在只有一條路,這一條路就是跟著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給人家助念,我就只給他講這條路,其他的都是岔路,他要是心神迷惑,正好聽了你講的岔路,走到那上面去,那你把他害慘了。我不敢害人,所以我就只講西方淨土。
再來,念佛念下去,有佛光攝受,自然不墮惡道,這是助念的訣竅,很多人不會,一去就拿著一張紙,嘀嘀咕咕的,開示兩個小時,講完了那個人也不知道去哪了。不懂助念訣竅,真的是讓人家不能解脫,俗語叫吵死人,讓死人都沒有辦法安寧,還跟他講六道輪迴如何如何……,有的還分析唯識怎麼修、天台怎麼修,不用講那麽多,就是叫他念佛求生淨土。也不要一直開示,有些人他會兩個小時開示一次,不用!我們教你的,你就是念佛就好。去開始的時候講一下,不講也沒有關係,沒有機會講就不要講。不是一定什麽都按照說明書上來走,那是死腦筋,死腦筋你就要出大問題,人家念佛念得好好的,佛要來接了,你突然把佛號停掉,要亡者聽你講廢話,聽你講了這廢話,反害他不能往生淨土。你要看狀況,要會助念,不是去都是照課本上教的操作。
有很多初學的同修,很執著這流程,認為:沒有蓮花不行、沒有香不行、沒有佛像不行,沒有……也不行。你放心,往生淨土,沒有你不會不行,人家照樣往生,你做這些事,很多都是多餘,重點要抓到,有也好,沒有也好,重點是要勸他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才是正因,其他的都可以商量。絕不要燒紙錢,或家屬在那裡摺蓮花,家屬如果在後面打麻將、閒聊的,都叫他們排班,輪流來前面念佛,很多人家裡有人往生了,家屬見面,不是難過,而是變成大家可以聚一聚,打打麻將,說說閒話,好像助念是你們家的事情,像這些都是不孝的舉動。為什麼叫「慎終追遠」?「慎終」就是臨終要助念。
「蜎飛蠕動之類」,蜎飛是現在講的微小生物,「蜎」是小飛蟲。蠕動就是像毛毛蟲之類的,像一些爬行類的動物。蜎飛蠕動,牠力量比較小。
禽獸就是體積比較巨大,而且具有暴力傾向,所以就叫做禽獸,有的是肉食性的,有的是草食性的,講的是統攝禽獸、蜎飛蠕動之類的,統攝這個畜生類。
舉地獄餓鬼畜生,統攝三惡道,也包含惡人。那裡沒有惡人,所以你跟他說殺生、偷盜,極樂世界的人不知道,他沒這個緣,連這名字都不會聽過,那個地方是真正的淨土啊,是最極清淨的,所以一定要發願求生。這是發大誓願第六的第一個願:「國無惡道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