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十八界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十八界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阿難。

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裡講「十八界」,什麼叫「十八界」?就是講「根、塵、識」三個,和合起來叫做「十八界」。眼攀緣色塵,中間產生意識,所以叫「眼色為緣。生眼識界。」「眼識界」,十八界的「界」就是界限,就是以眼所緣的為界限,十八界裡面眼攀緣色塵產生眼識,這眼識所緣的不離色塵。

以眼為能緣,色塵為所緣,以色為界,這叫做眼識界,它所對的就是色,這是一般的認知。這裡可以講是幫我們把它銷歸自性。為什麼?因為一般都會認為是因緣和合的,像二乘人跟一般凡夫都是這樣認為。

我們看到經文「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一個很大的徵問:阿難,為什麼十八界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再來就為我們分析,佛說:「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攀緣色塵產生眼識,這個識是以眼為界?還是以色為界?所以眼根攀緣色塵生眼識,這就是「眼識界」。那這個識是以眼為界還是以色為界?佛說:「阿難。若因眼生。」若這個識從眼所生,這眼沒有色、空,是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你想要分別什麼色空?沒有色空給你分別,汝能見的能力不屬於青黃赤白。前面有講過,如果這見是屬於青,那當黃現前的時候,那這見就壞滅了。那如果緣明的時候有見,那暗的時候就壞滅,前面就講過這「見」不屬青黃赤白,既然不屬於青黃赤白則「無所表示。從何立界。」所以,這眼識不從眼而生。

那是從色而生嗎?若因色生,那在空的時候,沒有色,汝識應該消滅,你怎麼能夠識別是虛空?所以說「云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因為色塵它會壞滅,色在變壞的時候,你這識應該能夠識別色相變化。那東西壞掉了,你這個識是不滅的、是常恆的,這個界從何立,為什麼?因為他這裡講的,眼識從色而生,色壞的時候,你的識是不是能知道它壞,你知道它壞,又認為識從色而生,識又不隨它而變而變壞,那就不能說識從色生,而叫做眼識界,所以說「界從何立」,因為就變成一個是長恆存在的識,一個是會變異的色,一存一亡,一個存在,一個消亡,沒有對待了,無法成立眼識界。

下面就是縱許,縱然「從變則變」,如果從色相而變滅,你的識也變滅,那這個界相就沒有了,那如果它不隨色而變滅,不變則恆常,「不變則恆」,恆就是恆常,「既從色生」,既然從色而生,那它所知的應該是色,應不識知虛空所在,虛空它沒有辦法識別,所以一個是會變,一個是不變,不變它常恆,常恆從色而生,色變滅它也常恆,那它還是屬色,色就不是空,所以它不能識知虛空,如果是從色而生,色變它隨變,隨著而變滅,那界就無法立,就沒有辦法立眼識界,就不能說這個識從色而生。

下面講共生,前面講的,所謂從自生、從他生,這裡講共生,若兼眼色二種共生,「合則中離」,你眼色和合的時候,中間在哪裡?你找不到中間。若說眼色各個分離,而產生中間,那則這個識一邊兼眼根、一邊兼色塵,所以說「離則兩合」這眼識合於兩邊,那就一半有知眼根,一半無知的色,則此識一半有知,一半無知,所以說體性雜亂,云何成界,你說和合,我這個眼色相合,為什麼合則中離?因為你一和合的時候,那所謂中間,我們前面講的眼色為緣生眼識界,眼根攀緣色塵生眼識界,它是和合的,和合那你找中間,中間就沒有了,合在一起怎麼會有中間,離開了,一邊兼眼根一邊兼色塵,「離則兩合」,什麼叫兩合?一半有知一半無知,所以體性就雜亂,云何成界。

所以「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三個地方都不生眼識,則知眼識不屬因緣,也不屬於自然,當體即是無生。

我們看講義,他說根、塵和合,識生其中,所以就根塵來辯別,這個識沒有自性,讓我們了達識是無體的,前後種種說明,就是要顯示無生之義。什麼叫無生之義?《中論》講的,這是《中觀論》說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所以從根生者就是從自生,從色生者,就是從他生,根、塵和合就是共生,從虛空而生,虛空生,就是無因生,那無因生的話,那就會突然冒出眼識來,那這個是完全錯誤的,所以此四法前後這樣子來問答,顯出無生之義,所以他說不應該從虛空而生,也就是無因而生,或是講的自然而生,自然生就是無因生,因為自然它跟因緣所生是相對的,所以說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從此顯出無生的義趣,所謂不生滅性即如來藏矣!這個是講眼識界。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是講耳識。這「耳聲為緣。生於耳識。」跟前面講「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是同樣的道理,耳根攀緣聲塵產生耳識,這個「識」從哪來?是因耳而生,以「耳」為界,還是因「聲」而生,以「聲」為界?

如果是因耳而生,動靜二相不現前的時候,「動」就是有聲音,「靜」就是沒有聲音,這耳朵不屬動靜二相,那動靜二相既然不現前,根就不成知,單有一根沒有用,「必無所知」,這個「知尚無成」,不可能產生耳識。

下面講:「若取耳聞」,耳朵在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沒有動靜,沒有音聲沒有辦法成聞,你沒有辦法成聞,無動靜故,你說我這個耳識,是從耳聞而來,沒有這個音聲相,這個「聞」無所成,聞性尚且無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這個耳形,耳朵這個形狀,雜色,耳朵形狀它包含什麼?包含色塵、包含觸塵,因為它能感觸。既無動靜又無耳根,這個沒有辦法成耳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這個是從耳根上來說明,因為耳根它還有覺觸的能力,所以你去摸你的耳朵,你會有感覺。你說以什麼叫做耳根?耳根包含著有「能覺觸」的能力,包含著能聽的能力,可是你單說識從耳根而生,沒有動靜相,是不能成聞,也不能成耳識界。這個是從耳根上破。

再來從音聲上破,如果這「聞」是從音聲而來,識因聲有,那跟聞就沒有關係了。「無聞」,既然無聞,則亡聲相所在,你就不知道這音聲從哪來,你沒有辦法聽。

「許聲因聞而有聲相」,如果你堅持你的看法,堅持你的錯誤的想法,你認為這個耳識是從音聲而生,假設真的「識」從音聲而生的話,又允許音聲必因有聞,而有音聲之相,則聲中有識,那麼在聽的時候,則識已被聞,那識既然已經被聞,「聞應聞識」,不是聞聲,那如果說耳朵不能聽到耳識,「不聞則非界」,那耳識界沒有辦法成立,耳識界就沒有了,既然沒有耳識界,你怎麼了別音聲,所以說「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如果說你是不聞則不屬耳識界,聞的話那它同於音聲,識已被聞,既然已經被耳聞了,誰來了別音聲,所以說:「誰知聞識」,既然分別音聲的耳識,已經被你聽走了,你怎麼知道聽到是什麼音聲?沒有辦法的。

又「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如果是無知者,就如同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耳朵跟聲塵混雜在一起產生中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說「不應聲聞雜成中界」,這「界無中位」,你說耳朵跟音聲的一個中間在哪裡,沒有辦法去分別,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沒有辦法分別,所以「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看下面的註解,耳聞聲塵從動靜來為我們說明,若因耳生,從這個耳根來講,這個耳識因耳所生,那就不用動靜,無有動、靜那根就不成知,必無所知之境界,亦無能知之根,則知根尚且無成,而所生之識應該作何形貌?所以說這裡就知道,這第一個我們就很清楚了,這個耳識不從耳根,因為耳根沒有動靜相,這動靜就是音聲,那如果取耳聞為根,無動靜的時候這聞也沒有辦法成立,聞性尚且無成,豈有耳形雜色觸塵而為耳識界?你聞尚且沒有形成,那麼你這耳形,耳朵包括包含著色塵跟觸塵,雜色跟觸而為耳識界,這是不可能,既無動、靜又無耳根,耳識界復從誰立?這個是妄計因耳而生識者,這個是虛妄的,所以他這裡講的,你這個耳根不屬動靜,這聞就不成了,如果取耳聞為根,他這裡就認定說是從耳而生,如果是從耳聞當作根,無動靜時這個聞就沒有辦法成立,一樣的意思,聞性尚且無成,這個耳識界沒有辦法成立。

下面是破音聲的,如果這個耳識因聲而生,這個識因聲而有,既然是屬於聲而有,那就跟你的聞有沒有關係,則不關汝聞,若聞既然是聲,則有聞便有聲,無聞則亡聲相所在,有聞有聲,無聞的時候,則不知聲相所在矣!如果這個識真的是從音聲所生的話,又允許了這個聲因有聞而有聲之相,這個就講得再復雜一點,這個意思是允許這個音聲因為有聞而有聲相,則識已被聞,識既然被聞,聞應聞識,就不叫聞聲,若不聞識,不聞識就等於無聞,就不是耳識界,它就不是因聲而生的,從音聲而生;若是聞識,則識已同聲,若你真的聽到識已同於音聲,那識既然同聲與音聲一體,又被你聽走了,識已被聞,將誰又知聞識耶?你說你聞識那是不對的,所以經文裡面講的「許聲因聞而有聲相」允許音聲必因有聞,而才有音聲相。那麼「則聞應聞識。」你聽應該是聽聞到耳識,若「不聞非界」,如果不聞,這個耳識界不能成立,又如果能聽聞能了別,那麼「聞則同聲」,耳識既然已經同於聲相,則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所以總結因為音聲而有識這個是錯的,不應聲塵與聞根共處,雜成中界,這個是破共生,聲塵跟聞根共處,不可能雜成中界,音聲是動靜這樣變化,這個耳根,它是色塵跟包括有觸的能力,這兩個沒有關係,你說和合,怎麼和合?如果又堅持是和合的話,那我們再來破,沒有關係,和合是兩個合在一起,那又成另外一物,你說在中間,一半屬於能、一半屬於所,一樣的,你這個識一半是能聞、一半是所聞,你說在中間,體性雜亂,所以反覆推之,根、塵無體,而識界竟從何立?這識界既空則本如來藏矣!

這就是反覆地去徵明,佛門講徵明,就是為我們分析,你說你這個耳識從哪來?從根裡面的耳聞而來,不對,因為它沒有動靜,沒有動靜這個耳根就沒有用,沒有動靜,沒有音聲相,耳聞也不成立。既然沒有耳聞,怎麼會有耳識界。

若說是從聲音而來,音聲就是動、靜二相,既然從音聲而有,它就是屬於音聲,跟聞是沒有關係的。既然與聞不相干,那你這耳根攀緣音聲產生耳識,也沒有辦法成立,所以說: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你說「識」從音聲而生,這是不可能的,若識從聲生,它則屬於聲,聲怎麼可能產生聽耳識。那若允許音聲必因有聞,而有音聲相,經文講的「許聲因聞而有聲相」,則聲中有識,耳識屬於音聲的話,你聽聞到的,到底是聞聲?還是聞識?「識」既然已經被聞,你就沒有辦法了別音聲。

若說有聞,則「聞應聞識」你應該聽聞到你的耳識,若不聞則這個耳識界,不能成立,聞則同聲,既然已經同於音聲,則識已被聞,那你說你聞聲還是聞識,所以,你到底是聞音聲還是聞意識,沒有辦法,兩個都不對,到底是從耳根而生,還是從音聲而生,還是共生,還是無因生,無因生就等於是亂聞,所以說這四個地方都沒有,所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所以這樣子來反覆來顯示無生的義趣,讓我們知道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個要多看多聽你才會懂,裡面講的內容,跟我們平時的認知不一樣,一般人在聽聞時,他不會去分別「我為什麼能聞」,一般我們學到的知識,就是說:「這耳朵會聽聞音聲,所以我能識知了別。」他不問為什麼,他去找醫學上講的,耳朵裡面有耳膜、震動,這就是耳根,它震動,那請問誰來了別,死人也有耳,剛斷氣的死人有耳,他能聽嗎?他不能聽。其實很簡單的,死人有耳朵,但他不能聽,你有耳根真能聽?不是的。

若音聲能聽,這個耳識從音聲而來,那它就屬於聲,屬於外物,就像別人的耳識,跟你是沒有相干的。

那和合呢,耳朵跟音聲相合,就像眼根跟色塵相合,那你說這個是長什麼樣子?和合必然有個形象,是實體的。所以這個你要是懂,有些內容其實你簡單看你大概就能明白,如果說從虛空而生,空中沒有音聲你也能聞,那麼有音聲也可以不聞,這個就是無因而生,「無因而生、無因而滅」,所以說這四個地方都沒有。

耳根、聲塵及聲界三處都無,「都無」就是講「皆空」,所以不屬因緣不屬自然。

耳識界講到這裡。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個講的是鼻識界。

佛說:「又汝所明。鼻香為緣。」鼻聞香,產生鼻識,這個識是因「鼻」所生,以鼻為界,還是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佛說:阿難,第一個,「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你拿什麼當作你的鼻子?佛說:「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是以我們現在這個鼻根的形象,還是取那「嗅知」,也就是你的嗅覺,當作是你的鼻?如果取肉形,這個肉乃是屬身,「身知即觸。」那它就屬於觸塵了,所以說「名身非鼻」,它就是你的身,不可以叫做鼻,「名觸即塵。」名觸那就叫做塵,因為觸即是身塵,不可以叫鼻識,所以「鼻尚無名。」鼻的名字尚且沒有辦法確定,又從何立界?你說這意識是從鼻而生,取肉形雙爪之相,這是不對的。你說意識從鼻而生,那你以什麼為鼻,是以肉形雙爪之相?這肉質乃屬於身,如果是屬於身的話,那它就算身根,它不叫鼻根,身知它就屬於觸塵,不叫鼻識,所以沒有辦法立界。

還是取前嗅知?如果以嗅知性為鼻,又汝心中以何為知,是以肉為知,則肉之知,仍是屬於身觸,要麼叫做觸塵,不能叫鼻識,要麼叫身觸,你不能稱為鼻識,所以說,則肉之知,元觸非鼻,還是以虛空為知,那虛空自知,那跟你沒有關係,「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那你這虛空是你嗎?不可能的,「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虛空是你,虛空知道,你這個色身不知道,阿難應無所在,那你說你是阿難,這個阿難就應該不存在,為什麼?因為虛空是你,你說你這個色身是阿難,那你阿難應該不存在,所以說「應無所在」。嗅知性尚且找不到,鼻根尚無,這個鼻也不能成立,從何生識?這個鼻根,以兩個:一個是肉形的話,是屬於身觸,一是以嗅,你又找不到,你以嗅知性當作你的鼻根,你找不到這個嗅知。

還是「以香為知。」這裡是從嗅知來說,則「知自屬香。」跟你沒有關係,那如果這個香臭二氣必生汝鼻,從你的鼻所生,這個是防他轉計,「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這「栴檀木」是我們講的沉香木,那「伊蘭」翻成中文叫極臭木,可以臭四十里,伊蘭生長在栴檀木的旁邊,這個伊蘭它是很臭的,栴檀木是香的、一個是臭的,是非常明顯的對比。如果說這香臭二氣,生在你的鼻根的話,它就不生於伊蘭及栴檀木。

當伊蘭跟栴檀木這二物沒有現前,那你嗅嗅看你自己的鼻,是香還是臭?是香則非臭,是臭則非香,如果能同時聞出香臭的話,「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你說都生於你的鼻,哪有一個鼻可以同時生香臭的,那是不可能。因為是香則非臭,是臭則非香,它兩個是對待的。如果你能同時嗅兩味的話,那就是兩個嗅知,一個嗅香,一個嗅臭,你就等於有兩個鼻子。那你身上就有兩個阿難,為什麼?因為你有兩種知,一個嗅香的知,一個嗅臭的知,這就變成你有兩個嗅知。而人只有一個嗅知,你有兩個,那就變成兩個人,「對我問道。有二阿難。」對我問道的,有二阿難,誰為汝體?到底是嗅香那個?還是嗅臭那個?

所以「若鼻是一。香臭無二。」如果這裡他又轉計了,那我鼻根是一,我的嗅知是一,香臭無二,那「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香變成臭,臭成香,你說無二,「無二」就是一樣,那就臭成香,香成臭,香臭無差別,界從誰立。「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果因香而生,識因為香而有,這裡就從境界來看,「若因香生」這裡是從境界上,香塵上來辨別,你的鼻識是從鼻所生,是取肉形雙爪之相,還是取嗅知動搖之性?後面這裡你說嗅知性是從哪來?若是以香為知,那知自屬香,跟你沒有關係。到這裡則是從境界上,從香塵上來看,識因香而有,那香塵即是識,香塵既然是識,既成識,就像眼睛,如眼有見,不能觀眼。那你這識就是香塵,香塵就是識,那你這識怎麼聞香?若能聞,那跟前面一樣的「聞應聞識」,「嗅應嗅識」,一樣的意思。所以這裡講的「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因為香而有識,那它就不知香,就像眼睛不能觀眼根一樣,「知即非生。不知非識。」如果因香有故,應不知香,就像眼根沒有辦法自見其眼,如果能知,那它就不屬從香而生,鼻識就不從香生,不知呢,不知又非識,識是來了別的,所以若不知香,那就不屬於鼻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既然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所以沒有中間,也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你說是鼻根嗅香、產生鼻識,鼻根嗅到臭產生鼻識,你說要和合起來,沒有辦法和合,鼻根找不到,嗅性找不到,根、塵、識三畢竟虛妄,所以「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下面用憨山大師的解釋:

這裡就「會歸鼻識」,「辯識界文約根、塵。」他說辯識界,也就是十八界,一般都是從根、塵來看,「獨此一段有嗅知之性,以從鼻形兼嗅知性雙辯無體也!」從鼻的形狀來辨別物體,若鼻識因鼻而生,先審查以何為鼻,是取肉形之相?還是取嗅知之性?若取肉形,則肉質乃為身。若身知香,名身則非鼻,如果身能知香,它就屬於身,不屬於鼻。名觸即是身塵,因為觸是要合離的,它就屬於觸塵,而鼻尚無名,從何來立界。這就是妄計從肉鼻所生者。

下面講,如果取「嗅知之性」以為鼻者,則汝心中以何為知?如果是以肉為知,則是肉之知,元是身觸,不是鼻識。若以空為知,則虛空是汝,而汝身非知,「則阿難應無所在」,那你就不是阿難,虛空是阿難,所以說則虛空是汝,此則知性尚無,將何為鼻?這嗅知之性尚且找不到,以何為鼻?這是妄計以嗅知當作鼻者。

若你這嗅知是以「香」為知?那「知」自屬香,跟你沒有關係,若香、臭二氣生於汝鼻,則香、臭不生伊蘭及栴檀木,所以說當這二物不來的時候,你嗅鼻時,鼻是香的?還是臭的?若香、臭齊聞則有兩鼻,若鼻是一,則香、臭無二,臭既然成香、香又成臭,「則二性不有」,你沒有香、臭之別,那它們兩個是一,當你要聞香,香已變成臭,而你要聞臭的時候,臭又變成香。則香無體,界從誰立?那就沒有辦法立鼻識界。「知」尚無體,識從何生?這個是妄計以香為知者。

下面是從境界上來為我們分辨。

如果這鼻識是因香所生,則此識亦因香而有,那香即是識,如同眼有見,不能自見其眼,所以鼻識既因香有,則識已是香,更不知香,這是識因香而有,它就屬於香,就不能知香。又若知香,鼻識則非從香生,所以如果能知香,那鼻識就不從香而生。如果不知香,那它就不叫鼻識。若香不待知而有,沒有鼻識來分別它,它就自然能分別,那香界就不成。「若識不知香,則因界則非從香建立」,這鼻識界不從香而建,這是破妄計香能生識,既無中間,則內外不成,沒有中間也沒有內外,是沒有辦法和合而生的,「根塵和合」,鼻根跟香塵和合,找不到鼻根,怎麼和合。如果跟香和合,香塵也沒有生識的功能。所以是不可能的,那兩個合起來也不會有,因為都沒有辦法產生鼻識。所以由此知道:這三處都無,而識沒有自體,這無生的義趣就顯現出來。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不應虛空生汝心識。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舌攀緣味道產生舌識,此識是因舌所生,以舌為界,還是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這裡佛問阿難:你這舌識從哪裡來?為阿難顯示出無生之義。

佛說:阿難若舌識因舌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甘蔗是甜的,烏梅是酸的,黃連是苦的,石鹽是鹹的,細辛薑桂都是辛辣的。「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當都沒有味道出現的時候,你看看你這舌頭是甜還是苦的?

若舌性是苦,既已成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不能自嘗,就像眼根不能自見己眼一樣,所以你說你這個舌識從舌而生,不可能。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舌性不屬於苦,為什麼,若舌性已經成苦的話,那誰來嘗舌?舌它不能自嘗,「孰為知覺。」是誰在知覺。所以舌性非苦,味自不生,這個舌識界沒有辦法立。所以舌識不從舌而生。

若因味道而生,「識自為味」,識已變成味,同於舌根,一樣不能自嘗,就像眼有見,不能觀眼一樣,「云何識知是味非味。」它沒有辦法辨別到底是什麼味,因為它已經變成味了。若因味而生,識已變成味,它就沒有辦法自己再嘗這個是什麼味。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道有好多種,不是從一物而生。「味既多生」則有多識,那就「識應多體」,從鹹而生,還是從甜而生,還是從酸而生,從辣而生,這麼多味道,然後又和合在一起,這識應有多體,有好多個識。

後面又防他轉計,「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又如果你認為,這識體若是一,識必定從味而生,但是個這味道不會只有一種,鹹淡甘辛和合在一起的時候就產生變異之相,就有好多種變化的味道,識是一,嘗出的味道都一樣的話,就沒有辦法分別鹹淡甘辛,分別既無,則不名識,所以「云何復名舌味識界。」從味道來說,這舌味識界沒有辦法立。所以說從味道生的話,是沒有辦法成立的。

不應虛空產生你的舌識,這個不可能的,縱然能產生,那是虛空的事情,跟你沒有關係,縱然從虛空生,那這裡就有兩個阿難,所以釋迦牟尼佛很厲害,你要說從空而生,那就有兩個阿難,ㄧ身有兩知。到底哪一個是你?所以舌味和合,舌味和合就講根塵共生,即於是中元無自性,舌頭上找不到,味上也找不到,你說怎麼和合,你和合,哪一個屬於能、哪一個屬於所,你這個舌識到底是能是所,一個能知的,一個所知的,一個有知,一個無知,那不就屬於一半有知、一半無知,那是不可能的,即於是中元無自性,終究是找不到,既然找不到,你說和合而生,不可能,所以說云何立界,云何界生,所以「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這一段文,顯無生義趣非常清楚,這裡講的從根生是講自生,從味生是講他生,舌味和合是講共生,虛空生是講無因生,在這個陰入處界裡面,這一段我們是顯示無生之義,這一段就特別清楚,所以你說,舌識不從根生,也不從味生,也不屬根塵和合,也不從空而生,從空而生就是無因生,所以「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所以這裡就顯示無生之義。這個祖師講,這一段文特別明顯,所以微細推求三處都無,了無自體,本是如來藏性,不假因緣自然。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佛說:「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這裡跟前面一樣,到底這「識」是從「身」而生,還是從「觸」而生?

阿難,若因身而生,那身沒有合離,不屬合離。為什麼講「合離」?就是:有東西來碰觸它,名為「合」,有離開的感覺,名為「離」。「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沒有合離這兩種覺觀緣,你叫這個身根,你說它能生識,那它識別什麼?所以很簡單,馬上就破掉了,知道不從身根而生。

如果說是從觸而生呢?「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那沒有你的身,觸要怎麼產生,如何能夠覺知合離者?所以說: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物不因觸而有知,而是因為身知而有觸,因為身有知,即有觸。

「知身即觸。」就是這個身知是因為觸而顯現出來的。

「知觸即身。」知觸即是因身而顯,所以身與觸是沒有辦法離開。

「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若即觸則不屬於身,若即身則非觸,如果你認為識從觸而生,那你沒有這身根,是沒有辦法產生的。若說是從身根而生,那沒有「觸」,沒有「合離」,也沒有辦法產生,所以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

若即身則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找不到。合身即為身自體性,如果是屬於身的話,你說這個身跟觸它沒有辦法分開,可你也不能說它和合,你和合,合身即為身自體性,若觸合於身,即為身的自體,它就不屬於觸。如果離身,離開身,那觸就是虛空等相,若觸離開身即是虛空,所以內外不成,中云何立,沒有辦法分別內外,和合沒有辦法成就。

所以這裡講「即觸非身。即身非觸。」如果即是觸則非是身,即是身則非是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

他這是特別為我們解釋什麼叫身跟觸,是觸則不是身,是身則不是觸。可是身觸二相,也沒辦法分開,也沒辦法和合。分開的話,那這身觸就不成,那若和合,和合就是身自體性,分開又是虛空等相,那就不對了,內外不成,中云何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內外性空,裡面你找不到,外面也沒有,那沒有辦法立界,所以「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此識如果從身而生,身沒有離合二緣,那怎麼生識?如果從觸而生,因觸而有,所以但有觸而無身,也沒有辦法知道合離,且物不因觸而有知,身因有知而即有觸,知身則因觸而顯發,知觸即因身而顯發,是則身、觸不相離也!可是你又不能說,它兩個合在一起,若即觸則非身矣!若即身則非觸矣!然則身、觸二相元無處所,若觸合於身,則為身自體性,則非觸,如果離觸,觸離於身,則屬於虛空,內外性空,界從何立?

所以它這個身、觸沒有辦法相離,身、觸不相離,若即觸則非身,即身非觸,可是這個身、觸二相實在是找不到,若觸合於身的話,即是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所以你硬要說它合在一起,你又沒有辦法分別,所以不可以說和合,不可以說非和合,這個道理非常清楚。

前面說身觸不相離,是特別講離開身,沒觸,離開觸,這身根也沒有用,所以說它不相離。可是若說它是一體,觸即是身,那又不對。又說分開,分開了它是虛空等相,所以「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

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接著講意識界。

這裡佛告訴阿難說:「意法為緣。」意根攀緣法塵,產生意識。佛問他:這「識」是因意所生,叫做意識界,還是因「法」所生,叫做意識界。也就是問,你這意識從哪裡來?是從意根而生?還是從法塵而生?如果因意根而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你這意根必然要有所思量,才能夠顯現出來你有這意識。「若無前法。意無所生。」如果沒有所緣的境界,意識產生不出來。所以說「離緣無形。識將何用。」離開了法塵,你只有意根是沒有用的。跟前面一樣。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這裡是從同異來分辨根識,你這意識心,「意」就是指意識。「與諸思量」這句就是指第七的意根,此二都有了別的作用。此識與根是同還是不同?所以說「為同為異。」

「同意即意。」如果是相同,那它只是意根而已,就不是所生之識。如果「異意不同。」若跟意根不同,那它則不屬於意,則「應無所識。」它就沒有辦法識知、了別。「若無所識。云何意生。」如果無法識知了別,云何說它是意根所生的意識?

下面這一句,他說:「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如果異於意根,它又能夠有所識知了別,那麼它就叫做意根,云何意根又能識知了別意根。就像眼根,它能自見眼根嗎?它是見不到的。且同異這二妄,不管是從同來看,或從異來看,都無體性。你說它同於意根?它不同於意根?這兩個來看,都是找不到的,所以說「界云何立」,那你就沒有辦法立界。所以妄計從根而生,是錯誤的。所以他這裡又再特別講得更清楚,你認為的意根是什麼?是指第七意識?還是第六意識,你是把意識當作意根?那與這根是相同還是不相同?

下面從塵相來辨別。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如果因法而生的話,世間諸法,不離開五塵,這五塵分明所對的就是五根,所謂色、聲、香、味、觸, 對眼、耳、鼻、舌、身,它都有相狀。五根對五塵,它不是意所攝的,跟意根沒有關係。它是你其他五根所攝持的,所謂「攝持」就是它去攀緣它。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

如今你看看法塵是什麼樣子?因為法塵是五塵謝落的影子,並無實體,所以佛從五塵來為我們說明,法塵是無體的。「五塵」總的來說不離開「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你離開了這五塵,「越此諸相。終無所得。」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終無所得。五塵是離不開色空動靜通塞,法塵又不離五塵而有,離開前五塵,則法塵沒有形相。

所以「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色空諸法生,色空諸法滅,既沒有所生的因,那因法塵而產生的識又作何形相?所以叫「所因既無。因生有識。」所以佛就直接問阿難什麼是法塵?法塵是不離開五塵的,可是這五塵是哪來的?五塵是五根所攝,跟意根沒有關係,所以法塵只是五塵謝落的影子,並無實體。一個不實在的東西要去產生出意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說「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

什麼叫「生則色空諸法等生」?如果說我們的意識是依於法塵而來,那色空生的時候,色空是相互對待的,色空是對立的,那如果色滅的時候,你說你的意識從法塵而來,五根攀緣五塵,我們以眼根為例子,眼根所攀緣的色空,它在變化的時候,這意識,豈非一下有,一下沒有。更何況它本來就是虛妄的,因為法塵是五根攀緣前五塵謝落的影子,所以本來就是虛妄的,法塵本非實有,又怎麼能夠產生出意識?所以說「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既然相狀不有,法塵非是實有,那法塵所生之識,又作何形相。所以妄計意識從法塵而生,這是錯的。所以「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它就不屬於因緣、自然、虛妄和合。

從第一卷到這裡,阿難啟請妙奢摩他到這邊,從剛開始「破妄顯真」,再來「會妄歸真」,而所顯之理從淺至深,總該四時所說之教。

前面總該四時,從第一個徵心辯見來說,徵心辯見它是破身見,祖師講可當阿含的教義來看,再來破見分識精,這可以當方等教義來看,經歷五蘊三科,「五蘊」就是前面的五陰,「三科」就是這裡的入、處、界這三科,「入」就是六入,「處」就十二處,「界」就是十八界。五蘊三科會歸藏性,根塵識界一一本空,這就是般若教義。又讓你知道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法法全真通歸實相,這是法華終教義。如果再加下文七大周遍,一一圓融周遍法界,那就含攝華嚴教義。把《楞嚴經》廣解來看,這《楞嚴經》是通於五時的,涵蓋著世尊一代時教的精華,所以《楞嚴經》叫開智慧的《楞嚴》,真的相當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