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耳識界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十八界本如來藏 ─  耳識界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是講耳識。這「耳聲為緣。生於耳識。」跟前面講「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是同樣的道理,耳根攀緣聲塵產生耳識,這個「識」從哪來?是因耳而生,以「耳」為界,還是因「聲」而生,以「聲」為界?

如果是因耳而生,動靜二相不現前的時候,「動」就是有聲音,「靜」就是沒有聲音,這耳朵不屬動靜二相,那動靜二相既然不現前,根就不成知,單有一根沒有用,「必無所知」,這個「知尚無成」,不可能產生耳識。

下面講:「若取耳聞」,耳朵在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沒有動靜,沒有音聲沒有辦法成聞,你沒有辦法成聞,無動靜故,你說我這個耳識,是從耳聞而來,沒有這個音聲相,這個「聞」無所成,聞性尚且無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這個耳形,耳朵這個形狀,雜色,耳朵形狀它包含什麼?包含色塵、包含觸塵,因為它能感觸。既無動靜又無耳根,這個沒有辦法成耳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這個是從耳根上來說明,因為耳根它還有覺觸的能力,所以你去摸你的耳朵,你會有感覺。你說以什麼叫做耳根?耳根包含著有「能覺觸」的能力,包含著能聽的能力,可是你單說識從耳根而生,沒有動靜相,是不能成聞,也不能成耳識界。這個是從耳根上破。

再來從音聲上破,如果這「聞」是從音聲而來,識因聲有,那跟聞就沒有關係了。「無聞」,既然無聞,則亡聲相所在,你就不知道這音聲從哪來,你沒有辦法聽。

「許聲因聞而有聲相」,如果你堅持你的看法,堅持你的錯誤的想法,你認為這個耳識是從音聲而生,假設真的「識」從音聲而生的話,又允許音聲必因有聞,而有音聲之相,則聲中有識,那麼在聽的時候,則識已被聞,那識既然已經被聞,「聞應聞識」,不是聞聲,那如果說耳朵不能聽到耳識,「不聞則非界」,那耳識界沒有辦法成立,耳識界就沒有了,既然沒有耳識界,你怎麼了別音聲,所以說「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如果說你是不聞則不屬耳識界,聞的話那它同於音聲,識已被聞,既然已經被耳聞了,誰來了別音聲,所以說:「誰知聞識」,既然分別音聲的耳識,已經被你聽走了,你怎麼知道聽到是什麼音聲?沒有辦法的。

又「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如果是無知者,就如同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耳朵跟聲塵混雜在一起產生中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說「不應聲聞雜成中界」,這「界無中位」,你說耳朵跟音聲的一個中間在哪裡,沒有辦法去分別,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沒有辦法分別,所以「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看下面的註解,耳聞聲塵從動靜來為我們說明,若因耳生,從這個耳根來講,這個耳識因耳所生,那就不用動靜,無有動、靜那根就不成知,必無所知之境界,亦無能知之根,則知根尚且無成,而所生之識應該作何形貌?所以說這裡就知道,這第一個我們就很清楚了,這個耳識不從耳根,因為耳根沒有動靜相,這動靜就是音聲,那如果取耳聞為根,無動靜的時候這聞也沒有辦法成立,聞性尚且無成,豈有耳形雜色觸塵而為耳識界?你聞尚且沒有形成,那麼你這耳形,耳朵包括包含著色塵跟觸塵,雜色跟觸而為耳識界,這是不可能,既無動、靜又無耳根,耳識界復從誰立?這個是妄計因耳而生識者,這個是虛妄的,所以他這裡講的,你這個耳根不屬動靜,這聞就不成了,如果取耳聞為根,他這裡就認定說是從耳而生,如果是從耳聞當作根,無動靜時這個聞就沒有辦法成立,一樣的意思,聞性尚且無成,這個耳識界沒有辦法成立。

下面是破音聲的,如果這個耳識因聲而生,這個識因聲而有,既然是屬於聲而有,那就跟你的聞有沒有關係,則不關汝聞,若聞既然是聲,則有聞便有聲,無聞則亡聲相所在,有聞有聲,無聞的時候,則不知聲相所在矣!如果這個識真的是從音聲所生的話,又允許了這個聲因有聞而有聲之相,這個就講得再復雜一點,這個意思是允許這個音聲因為有聞而有聲相,則識已被聞,識既然被聞,聞應聞識,就不叫聞聲,若不聞識,不聞識就等於無聞,就不是耳識界,它就不是因聲而生的,從音聲而生;若是聞識,則識已同聲,若你真的聽到識已同於音聲,那識既然同聲與音聲一體,又被你聽走了,識已被聞,將誰又知聞識耶?你說你聞識那是不對的,所以經文裡面講的「許聲因聞而有聲相」允許音聲必因有聞,而才有音聲相。那麼「則聞應聞識。」你聽應該是聽聞到耳識,若「不聞非界」,如果不聞,這個耳識界不能成立,又如果能聽聞能了別,那麼「聞則同聲」,耳識既然已經同於聲相,則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所以總結因為音聲而有識這個是錯的,不應聲塵與聞根共處,雜成中界,這個是破共生,聲塵跟聞根共處,不可能雜成中界,音聲是動靜這樣變化,這個耳根,它是色塵跟包括有觸的能力,這兩個沒有關係,你說和合,怎麼和合?如果又堅持是和合的話,那我們再來破,沒有關係,和合是兩個合在一起,那又成另外一物,你說在中間,一半屬於能、一半屬於所,一樣的,你這個識一半是能聞、一半是所聞,你說在中間,體性雜亂,所以反覆推之,根、塵無體,而識界竟從何立?這識界既空則本如來藏矣!

這就是反覆地去徵明,佛門講徵明,就是為我們分析,你說你這個耳識從哪來?從根裡面的耳聞而來,不對,因為它沒有動靜,沒有動靜這個耳根就沒有用,沒有動靜,沒有音聲相,耳聞也不成立。既然沒有耳聞,怎麼會有耳識界。

若說是從聲音而來,音聲就是動、靜二相,既然從音聲而有,它就是屬於音聲,跟聞是沒有關係的。既然與聞不相干,那你這耳根攀緣音聲產生耳識,也沒有辦法成立,所以說: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你說「識」從音聲而生,這是不可能的,若識從聲生,它則屬於聲,聲怎麼可能產生聽耳識。那若允許音聲必因有聞,而有音聲相,經文講的「許聲因聞而有聲相」,則聲中有識,耳識屬於音聲的話,你聽聞到的,到底是聞聲?還是聞識?「識」既然已經被聞,你就沒有辦法了別音聲。

若說有聞,則「聞應聞識」你應該聽聞到你的耳識,若不聞則這個耳識界,不能成立,聞則同聲,既然已經同於音聲,則識已被聞,那你說你聞聲還是聞識,所以,你到底是聞音聲還是聞意識,沒有辦法,兩個都不對,到底是從耳根而生,還是從音聲而生,還是共生,還是無因生,無因生就等於是亂聞,所以說這四個地方都沒有,所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所以這樣子來反覆來顯示無生的義趣,讓我們知道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個要多看多聽你才會懂,裡面講的內容,跟我們平時的認知不一樣,一般人在聽聞時,他不會去分別「我為什麼能聞」,一般我們學到的知識,就是說:「這耳朵會聽聞音聲,所以我能識知了別。」他不問為什麼,他去找醫學上講的,耳朵裡面有耳膜、震動,這就是耳根,它震動,那請問誰來了別,死人也有耳,剛斷氣的死人有耳,他能聽嗎?他不能聽。其實很簡單的,死人有耳朵,但他不能聽,你有耳根真能聽?不是的。

若音聲能聽,這個耳識從音聲而來,那它就屬於聲,屬於外物,就像別人的耳識,跟你是沒有相干的。

那和合呢,耳朵跟音聲相合,就像眼根跟色塵相合,那你說這個是長什麼樣子?和合必然有個形象,是實體的。所以這個你要是懂,有些內容其實你簡單看你大概就能明白,如果說從虛空而生,空中沒有音聲你也能聞,那麼有音聲也可以不聞,這個就是無因而生,「無因而生、無因而滅」,所以說這四個地方都沒有。

耳根、聲塵及聲界三處都無,「都無」就是講「皆空」,所以不屬因緣不屬自然。

耳識界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