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一切因果 世界微塵 因心成體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一】   (精彩節錄)



一切因果  世界微塵  因心成體 


悟顯法師 開示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阿難說:世尊,我是佛的弟弟,因為看到佛臉相莊嚴,心愛佛身相莊嚴,所以發心來出家。他說:我心不光是供養如來,不要說供養釋迦牟尼佛,「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甚至我供養十方諸佛如來及大善知識,以及我發勇猛心,行諸一切難行法事,都是用這心。

 

因為凡夫,包括二乘,都認為六識是他的心。他認為六識向外攀緣的這是他的心。凡夫常用這個六識,那二乘人想滅除六識,這兩個都不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所以他這裡才會講,我不光是供養如來,乃至發大勇猛,供養他方諸佛,皆用此心,所以他說大眾當中,也都是這樣用的,縱然是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這就是凡夫、包括二乘都會有的毛病。「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阿難就認為:如果這不是我的心,那我心就斷滅了,我就沒有心了。「離此覺知。更無所有。」離開了這六識的分別妄想,就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為什麼如來說這不是我的心?

 

「我實驚怖」,我實在感到非常地驚訝、也非常地恐怖。

 

「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因為在底下坐的都是二乘人,二乘人認生滅六識作染淨根本,他認為自己為什麼起作用?因為有六識,他覺得就是六識在那裡攀緣,二乘人就是要滅除他的六識,使他的六識不要在那裡妄動。他知道他今天在這裡攀緣生滅、會讓他生死的就是這個六識,所以叫「知苦斷集」,「修道證滅」,你知苦,然後斷集,二乘人他說煩惱的根本就是六識在妄動,所以他用第九次第定,剛開始他先觀世間無常,修三十七道品,然後修定、修觀。二乘他也有止觀,不過他是生滅的止觀。他認為六識在那裡妄想攀緣,所以他要止息它。而凡夫是根本不曉得,凡夫認為:我在想的就是我的心。實際上這只是所謂的「前塵虛妄相想」,是六根攀緣六塵,所產的妄想意識,也就是我們講的「妄想心」,所以叫「前塵虛妄相想」。

 

阿難這裡說: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在座的所有的人都搞不清楚狀況,懷疑起來。所以請佛「惟垂大悲。開示未悟。」希望世尊開示。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那這個時候世尊就開示阿難以及與會的大眾,說:欲令大眾心入無生法忍。要讓阿難及大眾能夠悟無生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如來常講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為什麼佛會講這一段?因為阿難認為:「離開了六識他就沒有心。」離開了這個妄想顛倒,這個攀緣推窮尋逐的心,他就沒有心,就跟土木一樣。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告訴他「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因為阿難不了解常住真心的道理,「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所以阿難認為:我在攀緣,在想的就是我的心,如果這個在想的不是我的心,那我就沒有心了。

 

阿難認為「心」跟「境」是分開來的,是心境相待的,是能所對待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會這樣講,他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那你現在看到的一切因果,不管是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包括「大」,是世界。組合成世界最小的是微塵,所以說「小而微塵」,「因心成體」。皆因為心性而有,這就是直接告訴阿難。在禪宗這叫「直指人心」,所謂「直指人心」就是把話給直接說明白了。所以「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就是佛教的根本。如來常說:佛法的根本就是講「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那在修行上,他要教你認識你的妄想顛倒心,並且能夠返妄歸真,能夠了妄即真,這是通俗的說法。那一般人講的就是:能斷除煩惱,能斷除虛妄相想。但實際上在大乘裡,沒有所謂「斷」的問題,「斷而無斷,故名曰斷」,這個就是大乘的修行方式。

 

 

這裡說的「因心成體」。佛告訴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這些你看到的林林總總,包括花草。「詰其根元。咸有體性。」你去觀察它,問其根本,都有它的體性,都有它的樣貌。有的它是屬火的、有的它是屬土的、屬木的,「體性」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組合成它的,不管是基本物質也好,還是形成它最後的樣貌也好,都有它的一個體性。

 

它這裡的「體性」就不是講所謂的常住真心。就只是說「草葉縷結」,它是花草,它是樹木,它是藤蔓等等的這些東西,都有它的成因。

 

 

佛說縱然是虛空,虛空是空的,也有一個空空蕩蕩的樣子。「何況清淨妙淨明心」,何況這個常住真心。「清淨妙淨明心」,這就是讚歎真心清淨、妙淨。「性一切心。而自無體。」是說常住真心為一切法的根本,它怎麼會沒有體性。佛說「若汝執吝」你非得要執著認為,這個生滅妄想,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就是說如果你把你的六識分別覺觀當作是心。那「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那要離開了「色聲香味觸」,他還能有作用,還不隨色聲香味觸生滅變異,所以叫「別有全性」。

 

佛這裡就是在告訴阿難,六識這妄心無體,同時告訴他,真心他是不隨生滅動靜變異的,離色聲香味觸法諸塵事業,都還別有全性。所謂在染而不染,在淨而不淨,在生死而不隨生死;所謂「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這裡其實就是心經講的「色即是空」。那麼「別有全性」就是他「空中無色」,這是超然的。真空必然不隨妄色,同樣的道理。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佛說「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就像你現在聽我說法,聽我講經,是因音聲而有分別,這個不是真心,應該要離開色聲香味觸法別有全性才對。這個其實是方便,是要阿難從裡面能夠跳脫出來。因為阿難迷在裡面太久。

 

這上面兩段就是要顯示「妄識無體」。

 

 

我們看註解:阿難一向妄想。執這妄想六識攀緣之心以為真心。所以今天被佛喝斥,他嚇到,很驚怖,認為說那我就沒有心了。「乃以無心同諸土木」來反問釋迦牟尼佛,說:我現前能思惟的如果不是我的心,那我就沒有心,就同諸土木。世尊大慈大悲,欲令阿難及大眾,心入無生法忍。所以佛告訴阿難,說:你為什麼懷疑自己無心同諸土木。為什麼認為離開了六識妄想攀緣,你就跟木頭一樣。如來告訴阿難:我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世間依正因果因心成體。」這個就是真心,你為什麼沒有開悟?怎麼沒有在這裡去悟入。那麼且世界所有至微之物,乃至虛空,也有它的名貌、也有它的體性。何況真如自性,怎麼會沒有體。這個真心有體,只是你不悟而已。

 

執分別妄想以為真心,這是大錯特錯。

 

 

世尊他又告訴阿難,佛說如果你堅定認為你的分別妄想顛倒心是真心,那我告訴你:此心即應離開六塵還別有全性。就是說真心不隨六塵,他還有作用、還能分別。這個才是真心。今離塵無體,非妄而何?所以這是破六識是虛妄的,也就是說真心離開六塵。他在生滅當中,能夠不隨生滅。那麼這裡是徵問他,同時是破除他,破除阿難的虛妄相想,破除他的錯誤認知。

 

所以佛說:阿難你如果認為這個生滅顛倒的妄想心是真心的話,佛說:那我告訴你什麼叫真心?你這個真心必須離開六塵別有全性。今天你這個六識妄想心離塵無體,也就是離開色聲香味觸法,他就沒有作用。所以那必然是虛妄的。這就是「非妄而何」。所以說「今離塵無體必然是虛妄」,且「如汝今者承聽我法」,你現在聽我說法,這是對音聲而有分別,若我無聲則汝心亦無。這個就是說明,你現在聽法的心是緣塵分別之心,乃第六意識分別妄想。塵亡則心滅,所以不是真的。

 

所以他這裡講,你要認為分別妄想是真心的話,那此心離開六塵應該還有作用,還能夠分別。可是你現在聽我說法,你聽到我說法,你認為你聽到了,那是因為我在說,我若不說!那你的心就斷滅了。「此則因聲而有分別。若無我聲亦無汝心」,這正顯示出緣塵分別之性。我如果不說了,那你就不分別,不分別那你的心就同斷滅,就沒有心。所以就證明說,這是你六識妄想分別之性。所以說「塵亡心亦滅」,「塵」就是六塵的塵。「正破想蘊無體,以顯六識都是虛妄的」。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這一段是憨山大師講:「帶顯七識非真」意思是說不但六識分別妄想非真,縱然滅除一切見聞覺知,六用不行,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就是第七意識執自內我,為意識之根,正是生死根本,所以不可以認為是真的。這是釋迦牟尼佛要破行蘊,滅第七識,用這一段來做他的張本,來準備開啟後面他要說的。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仍舊是法塵。

 

佛說「我非敕汝執為非心」,我不是說你在那裡分別執著的不是你的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但是你仔細去揣摩看看,「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如果離開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若離前塵,無分別性的話,就像前面講的「因聲而有分別」,那「塵非常住」,若變滅時,你認為的這個推窮尋逐的六識,包括你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變滅的時候,「此心則同龜毛兔角」,你的這個分別性就沒有了。所以這個不是你的心。

 

會隨明暗生滅變異的,這個就不是真心。包括因「明暗、動靜、通塞、離合。」而有覺知,這個就是前塵虛妄相想。也就是六塵的妄想心,則汝法身同於斷滅,那麼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如果你認為這個會變異的是你的心的話,他是隨著虛妄的塵相而生滅,離了緣,那你法身就同於斷滅,這個就不對了。

 

那既然會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比如說你以色塵為心,眼睛了別到色塵,你認為有心,但當這個色塵壞了、不存在了,那你的心不就斷滅了?既然斷滅了,那誰來修證無生法忍?

 

這個時候阿難跟大眾聽懂了,默然自失。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佛告訴阿難,世間修學佛法之人,雖然得第九次第定,不能漏盡成就阿羅漢果,都是執著此生死妄想,當作是真實,所以你阿難今天雖然多聞不成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