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眼入本如來藏

 


 

【楞嚴經白話直解 卷三】   (精彩節錄)


眼入本如來藏

悟顯法師 講述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

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前面講「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五陰當體即空,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五陰其性本空,當下就是真如妙性,所謂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五陰原是虛妄的,猶邀空華結為空果。觀其性,觀性元真唯妙覺明。五陰的本性唯是妙覺明心。前面講五陰,這裡接著講六入。


佛說:復次阿難,為什麼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就像眼睛一直看著一個東西,看久了以後產生疲勞,所以叫「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勞」就是疲勞。這目跟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都可以比喻作菩提自性在你迷失了以後,產生出山河大地,有能見的與所見的,這些虛妄的現象,所以就叫「菩提瞪發勞相」。


這勞見怎麼來的?妄見怎麼來的?眼根是拿來見,因為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因為有明暗,所以產生有見。


這裡講六入,你眼根為什麼能見?一定有色塵,一般佛門講的根塵識三個,比如說我們的見,然後我們的聽、聞,就是見聞嗅嘗覺知,它不會離開根塵識,你說單有眼根沒有色塵,那沒有辦法見,單有色塵沒有眼根,也沒辦法見,單有色塵、單有眼根,沒有識就沒有辦法了別,也不知道你看的什麼,「識」就是識知了別。所以根塵識三個,它是構成我們能看到、能聽到,聽到了什麼,能夠判斷。看到了什麼?看到了色,什麼色?它是構成的主要的原因。所以這裡就從眼睛所對的色塵來破。雖然是講眼根,但卻是破色塵。色塵一破掉,眼根就沒有用了。你的見從哪來?它說是不離明暗二種妄塵,所以「吸此塵象。名為見性。」它形容得很生動,「吸」就是攀緣。「吸此塵象」就是去攀緣色塵。不管你見到什麼色,一切的現象不離開明暗這兩種。這也是完全符合醫學、科學。所以,有人說佛經是迷信,實際上就是他不了解佛經,到現在二十一世紀這個時代,你都還在說佛經是迷信,我看是你偏執了。上面說「吸此塵象。名為見性。」眼睛所對的,不出明暗二種,一個有光、一個無光,不管是直接光還是間接光,有光,明相就能現,暗相它就不能見,所以「名為見性」,這就產生出見的作用。因為明暗,顯發出有見的能力,那「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離開了色塵,見就沒有用。所以佛說:「如是阿難。當知是見。」當知見明見暗的,從哪來?「非明暗來。非從根出。不於空生。」既不是從明暗而來,不是從眼根而出,也不是從虛空而生。


從這幾個地方來破,從眼根上破,從色塵上破,從虛空上,你去找到底見從哪來?


「何以故」,如果從明來,若是「明」產生你的見,那黑暗來的時候,這「見」就滅掉。在我們生活當中,明暗它是對比的。所以,如果說「見」從明來,那暗相現前的時候,你這「見」就消滅了,為什麼?因為它屬於明。若「見」從暗來,「明即隨滅。」明相現前的時候,這個「見」就消失了,所以「應無見明。」


前面講「見」從明來,「暗即隨滅」,暗相現前的時候,你就看不到暗了,因為它屬於明。


又講「見」從暗來,當明相現前,那這「見」就消滅,所以也沒辦法見明。


再來是說「見」從哪來?是從眼根生的?眼根不屬明暗,因為你要有明暗才能顯現出來,眼根它算是四大所成,所以它「必無明暗」,它不屬明也不屬暗,你也不能說從眼根而來。「如是見精本無自性」,如果說是從虛空而出,那你的見性從虛空出來,「前矚塵象」,它所對的一些色相,這個虛空應該屬於眼根,「歸當見根。」歸當見根就是歸來當見到眼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空自己看,這「見」跟你沒有關係。所以是故當知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文很簡單,你常看,熟了就會了。

下面就要解釋,這裡面舉的譬喻是代表什麼意思。

他說: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這裡就是講「根、識二者同源」,什麼是「根」?就是目,眼睛它屬清淨四大,就是一般佛門講的無明殼,什麼叫「無明殼」?殼就是鳥所產卵的外皮。「無明」能生「生死」,以卵殼為譬喻,所以叫無明殼。這清淨四大屬於「相分」,這裡講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這個「目」是根,就是眼根,這眼根是清淨四大,四大屬相分,為六根之元頭(第一個),我們一般講六根,它都是排在第一個,所以叫為「六根之元」。「勞」指見分,就是我們講的「妄見」,那這個「勞」是什麼呢?是七識之根元。為什麼會產生七轉識,你為什麼能夠了別,為什麼會執我,七識的根元就是這個「勞」。那什麼叫「瞪發勞相」?「瞪以發勞」是說你看著,產生了疲勞的現象。這個「瞪」其實是代表「一念無明」。按照祖師他說的,這「生相無明」就是自證分,後面我會解釋什麼叫「自證分」,這裡所要顯示的是「相、見同一自證分」,「根、識同一識精元明之體」,就是根與識是同一識精元明之體,「但因無明熏習而發見聞覺知以為六用之元耳!」本來是同一個識精,識精元明,但是因為無明熏習力,所以發見聞覺知,產生出六種作用。這個「瞪」比喻作無明,「勞」,比喻作「相、見」,就是相分跟見分。因為有勞,所以產生相、見。有妄見一定有妄相,這就是「菩提瞪發勞相」它代表的意思。總的來說,由於無明熏習真如,所有八識的三分,「三分」就是講:八識的見分、相分還有自證分。護法菩薩再加了一個叫「證自證分」,等一下我講。因為無明熏習力,所以有八識三分,以此推之,若了三分無體,那就直接「法喻相合」,就是把佛說的譬喻跟佛法相互結合起來,叫「法喻相合」。若了三分無體,元一真心,這根、塵、識三個全無自性,不屬因緣、不屬自然,那你說這妄見從哪來?是從眼根來的?還是從色塵來的?不管是色塵還是眼根,還是虛空而來,它都不能產生出你的見。你可以把它這三個帶到譬喻當中,仔細去思量。後面都是一樣的,因為後面的六入,甚至你要再看得遠一點,包括十二處、十八界,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講的方式不一樣,譬喻不同,但是不會離開這裡所說的。所以「目」跟「勞」,一個是生相無明,一個是所謂的見分跟相分。這「目」它屬眼根,屬於相分,是清淨四大。「勞」是見分,能見。


那你看這虛妄的見分從哪來?這裡佛從色塵上反過來破,「因於明暗二種妄塵」,對待顯現出有虛妄的見分,「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虛妄的妄見,畢竟無體。當知是見,不從明來、不從暗來、不是從根出,也不從空生。這裡就直接帶進來,你隨它的經文去作觀照、去思惟,慢慢地你就能夠體會。這根、塵、識三個元無自性,不屬因緣、不屬自然,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講「自體四分」,這個比喻還可以,什麼叫「自體四分」?一般都講「三分」,講「四分」也可以,一個叫「見分」、一個叫「相分」、一個叫「自證分」、一個叫「證自證分」,這是「自體四分」。什麼叫「相分」?就像店裡面的貨物,這是「相」。什麼叫「見分」?就像店裡面的掌櫃。掌櫃每天都要上貨,賣東西出去,比喻作「見分」。主人,我們一般講東家,東家就比喻作「自證分」。「證自證分」就像老板娘,也就是主人的太太。


有的人就會問:四分外可不可以再立個第五分?按祖師這譬喻所說,他說不必再立第五分,為什麼?因為主人跟他的太太,夫婦倆能互相證知,夫知婦事,婦知夫事,就是兩個對家裡面的事情都知道,那掌櫃是他們聘來幫忙看店的,這就是所謂的「自體四分」。所以「見分」緣「相分」,但不可緣「自證分」,就像掌櫃的能夠排貨物,但他不能管到主人家的事情,因為他是受雇的。「自證分」可以緣外之「見分」與內之「證自證分」,就像主人可以管掌櫃,也可以跟他太太商量;能管理掌櫃與自家的事情,也可以跟自家人商量。「證自證分」能緣自證分,就像太太能夠知道丈夫的事情。古代唯識宗的大德,多立三分,把證自證分跟自證分相合在一起,護法菩薩把它特別挑出來,所以立「自體四分」。《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業識、轉識、現識這三識,就好像自證分、見分、相分,很像這裡所說的。那為什麼這裡他把這「生相無明」當作是「自證分」來看。「無明」就是無明業識。業識,我們看到《宗鏡錄》裡面講「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就叫意。


這「意」有五種異名:一個叫「業識」,就是無明力,無明妄想,憨山大師他把它當作所謂的自證分來看,所以說「不覺心動而有無明」。第二個叫「轉識」,就是「依動心。能見境相。」就是心一動就能見境界相,這個叫轉識。第三個叫「現識」,「謂現一切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它現一切境界,就像「相分」一樣。還有第四個叫「智識」,「謂分別染淨諸法差別。」它們能分別染淨諸法差別。第五個叫「相續識」,「謂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所以叫「相續識」,這都是阿賴耶識無明不覺以後產生的五種意。這個「意」產生的能取境界分別相續,這叫「作意」。


說有五種名稱,就是所謂業識、轉識、現識還有智識跟相續識。

第五個相續識是「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成熟現在與未來苦樂等報應,使它沒有違越,所以說萬法唯心,因果是唯心所現的,這個心,你要說阿賴耶識是心,是沒有錯的,所以就叫「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道理是這樣子的。已經經歷過的事情能夠忽然憶念,未曾經歷過的事情,能夠令它妄生分別,這都是「相續識」它的功能。什麼叫相續識?「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包括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果報,使無違越,然後已經經歷過的事情能夠憶念,未曾經歷過的事情妄生分別,這個就是相續識,總的都不離阿賴耶識,因為《大乘起信論》裡面講這個阿賴耶識,你看起來好像是,唯識宗那個感覺,實際上它有它一套,講的也是特別清楚,但是也不離唯識,歸納得非常好,所以由此看來,皆以心為自性。這個就是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講皆以心為自性,離心沒有六塵境界,何以故?他說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所以說不管你是自證分、證自證分,都是自心取自心,不管你是覺悟的心、迷的心,還是自心現自心相,自己來攀緣,沒有所謂的對待能所,歸根結底沒有的,所以說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能見心,心無形相,心不可見心,無相可得,所以當知一切境界相,永明延壽大師講,「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世間的境界,都依無明妄念而得建立,所以這裡講六入為什麼本如來藏?因為它當體即空,依無明妄想建立的,你看憨山大師他講的是符合諸法實相,也符合唯識宗它修行的一個要旨,近代學唯識的,你不看《宗鏡錄》,你學唯識我可以跟你講很難起修,等於白學,很多都在講名相,我看近代的學唯識實在是很糟糕,沒落了,永明大師這裡講的,他說一切世間境界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這就是你了解唯識以後要去起修,那就能見性,而不是每天在背自體有幾分,那個幾分其實一句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所以「唯遮境有。識簡心空。」讓你識知了別自性是空寂的,這個唯有識就告訴你,境界是妄識變現出來的,不是實法,這叫唯識,所以唯識宗就講了很清楚,其實你看過《宗鏡錄》以後,真的就像你去旅遊,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就有這種感覺。這永明延壽大師,是我們中國的高僧大德裡面,特別出類拔萃的,可以這樣講,天竺那個時候有馬鳴跟龍樹,我們中國有智者跟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