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2025年08月07日 農曆潤六月十四
什麼叫受佛法化?你的見解要放下、成見要放下,你這一生不管你之前看了什麼、你的學歷是什麼、你工作職位是什麼,都要不生貢高想、不生下劣想。即使習氣再重你也不生下劣想,來受佛的教化,佛教你持戒,你就持戒;教你學大乘,你就學大乘;教你了脫生死,你就要了脫生死,這才是受佛的教化。
你不要用自己的意思,你用你自己的意思:覺得可以或覺得不可以,你所想的都是隨著你業習而判定,這些統統都是我執我見,這個不能成就。所以「受佛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到了道場學佛,你要確認你所學的佛法,能不能令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你學的佛法,不能令你成菩提、不能成就,那就沒有必要學。
所以學佛是要成就什麼?是要成就佛道。學佛不是只告訴你學個做人!「做人」你們不用學,你們每一個現在都是人,都做得好好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一套大道理,都有自己的我執我見!學佛就是要把這人情世故的做人觀念給它放下。很多人很會做人,迎來送往啊,禮儀不缺。世間這一套他很會,耍太極拳、見風使舵的段數都非常高,推過來又推過去,世間人的眼睛都是在看人家的過失,看人家的錯誤,自己都沒錯,這就是世間人,所以你根本不用再學啦!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佛門裡就有了。我們常講:你不能說大乘是建立在人天乘之上,乍聽之下好像把大乘說得很高,實際上是將大乘置之高閣、置而不理啊,我們學大乘要學以致用,大乘佛法既不是建立在人天,也不是建立在小乘上。
大乘佛法就好像我們之前用過的比喻:你要蓋豪宅,豪宅的地基絕對不會跟一般平房的地基構造一樣,絕對不同。你今天要成佛,這是蓋豪宅,不是蓋世間一般的房子。所以,你要知道怎麼樣來學佛、怎麼樣能夠成就菩提,你要確定你在道場所學的法能成就。那要怎麼確定呢?必須用經典,經典才能夠作為我們的依止,你要是依個人所説,那是不對的,不要依人。你們不要出去說:「我依悟顯法師說」。我所說的法,都是依經典而說。
現代人學佛很方便,總說:「我是依哪一個法師說的」,問他為什麼,他也搞不清楚。所以佛法就錯亂、就敗壞。那你所用的法能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像有些道場,他不教你學菩薩戒,你要去受菩薩戒他反而還告訴你:「不用,你把五戒做好就能成佛了。」這就是壞人家受戒的道心,你不能被他損害,你也不能去壞人家的道心,人家發心受,你要告訴他:「要如法求戒,如法持戒。」因為他發心了嘛,你不能跟他說不用受菩薩戒,菩薩戒是成佛的根本、成佛的因。
你來世想要得人身,你就修這五戒,想升天就修十善,想證阿羅漢,就修四念處,想要成佛,你要持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非常地重要!有了菩薩戒保護你,你不會受到那些外道邪師的汙染,因為你受了戒,有「無作戒體」保護,你發願要學大乘、發願要學一乘了義,所以不會受到汙染。
也絕對不要把菩薩戒講成人天乘,我也常聽到現在的人講菩薩戒、十重戒,他幾乎抓不到核心,所以他就拿五戒十善套到菩薩戒裡面去講,加以穿鑿附會,說相似法。乍看很相似,但是你看菩薩戒的「不殺戒」就分事跟理,我這是講方便的,要論究竟「事即是理,理即是事」。
所以,你如果只重視事相上,那你理上迷昧。你要是只重理,又廢於事。所以要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菩薩戒每一條都是這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