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為什麼要拜懺




有同修問:「為什麼要拜懺」?《起信論》講:「以禮懺滅罪被初機,修習止觀被中機,念佛往生被上機」,無論有沒有學佛,都要常常反省自己的過失。因為有意無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傷害到眾生。無形當中都會跟眾生結了惡緣。所以我們才要常懺悔,要防微杜漸,不要等犯了很嚴重的過失才來懺,「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無量壽經》講:「從小微起,成大困劇」。所以我們小過就要懺悔,積小過會變大過,你的善根就會退失掉。學佛人要常懷懺悔心,連普賢菩薩這麼高位的菩薩,他的十大願王中第四願就是懺悔業障。無論是事懺或是理懺,事相上的禮拜叫事懺或是發露懺悔;理上就是對於道理明白,從心裡轉變過來,後不再造,這都要去落實,理事才會圓融,才無礙。不要想:我理懺就好,知道過失能改就好,不必拜懺,不用發露懺悔,這就叫「執理廢事」。
有些人很會懺,可是貌恭心不恭,常常懺了以後還犯,犯了再懺,懺了再犯,只有事懺沒有理懺,因為對於道理他不明白,對於自己的過失不能覺察,或是後知後覺。但總要從後知後覺慢慢轉變成先知先覺,在還沒犯過以前就能覺察到,懺悔才有它的意義。
無論你是初學或是老修都要懺罪,大家再老修也沒有普賢菩薩老修,普賢菩薩是《華嚴經》華嚴海會的上首菩薩,上首就是模範生,菩薩中的模範生,都還懺悔業障。所以懺罪不光是新學要懺、初機要懺、老修也要懺,因為一不小心都會有意無意造作惡業。如果造作惡業,不發露就會有一條過失叫做覆藏,你的業藏在心裡面。你會找很多理由、藉口來掩飾它。因為它藏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隨時摧殘你的善根、摧殘你的菩提心苗。如果已經是老修行,卻心都定不下來,這就是一點小功夫都沒有,就是因為不能面對自己的過失,甚至自己犯過失,人家跟我們講,自己還很傲慢不肯接受,或是用世間那一套來應對敷衍,這都是學佛的致命傷。
別人能指出我們的問題、過失所在,要歡喜接受不要怕丟臉,因為這些人是我們的善知識,是在提點我們幫助我們道業增進,心裡要存感恩,不能生瞋恨。拜懺的時候唱釋迦牟尼佛聖號,心裡要知道「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其實這貪瞋癡沒有來處。因為迷失了本性,所以才妄有貪瞋癡,妄有就不是真有。然後又堅固執著這個貪瞋癡念頭不斷的下去,「從身語意之所生」,從你的身口意發出來所造作的惡業,「今對佛前求懺悔」,在釋迦牟尼佛面前請佛為我們作證明,自己要懺悔要改過,尤其是惡口、妄語、兩舌這些口業最容易犯,這要注意。要常懷改過的心。
拜懺的時候要身投覺地,地代表心地,心地要覺,禮拜的動作就是代表這個意思。這是淨土宗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大禪師教我們禮懺的時候身投覺地。身、語、意三業都要覺不要迷。不要掉在境界當中,事情來不要在意,不要想以後如何,過去又如何,這都不要想。達摩祖師講:「不慮其前,不謀其後」,凡事不要預先計畫,預設未來要怎樣,是不慮其前,不謀其後是,不要去打妄想。
很多人怕有災難來,我對他說:你對《無量壽經》的信心到哪去了?整天在打妄想明天會怎麼樣,這是沒有必要的。我們要好好安住當下,這一念心安住在佛號上不要去想別的,不要去隨世間言語、見解去動轉。這對清淨心有很大的妨礙,一定要有定力,要信得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真的是「假使大火滿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如來這麼深廣的智慧海,唯佛與佛乃能知。所以不要心隨境轉,不要去計畫世間,常常去計畫,你世間的業就重了,要發願出離就很難了,這世間是虛妄的、不實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要常這樣去觀察。若做不到大乘觀,可以做到析空觀,分析它,它是不實的,和合的,既然說為和合就代表「有」的觀念是「不有」的、是「不實在」的。一般人會認為諸法是因緣和合而有。不是的! 「有」雖是和合而來,卻是不實的。你認為這世間是「有」的,佛就告訴你:「真的有嗎」?你看它是什麼跟什麼聚合的?怎麼會真有呢?在這裡要覺悟、要能明白。根器好一點的,能做到體空觀-就是能夠直接觀察到體空,世間確實如同夢境一樣,不實而幻化,確實是如露亦如電,如朝露,如閃電,念念不住,這個要去體會,要能覺察,那我們懺悔,才算身投覺地,身、語、意三業都入於本覺之中。
常常這樣懺、這樣作觀,會有成就,出離心才會發得起來,這懺悔的誠意才能達到究竟。這是簡單講禮懺的意思。
再教一些佛教的用語:對法師及居士都可以說「歡迎您來莊嚴道場」,但是居士自己不能說「我來莊嚴道場」,這個用語是不恰當的;或是「我來做影響眾」,這個說法也不對,如果來參加講座可以說「我來隨喜功德」這個講法對。不能說自己很莊嚴要來「莊嚴道場」,這樣就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