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禮佛的觀想



在念佛堂念佛,希望大家能夠把心安住下來,不要東看西看,平常散亂習慣了,所以業習深重,喜歡看人家有沒有打瞌睡,有沒有坐姿不正,這不是念佛時候該看的,念佛的時候是要看自己,有沒有打妄想,有沒有散亂,這才是「攝心」。攝心是很重要的,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是三無漏學,如果心沒有辦法攝住散亂,那念佛不會有成就,這道理每個學佛人都很清楚,但是當自己在散亂時卻還是不能覺察,跟他講「你在散亂」,他會說:「沒有!」
可以等一下他又會說:「法師,我剛念佛的時候看到,某某又怎樣......,誰又怎樣......。」其實這就是散亂、攀緣。這樣念佛不會有功德,頂多就是口善而已,念佛念了幾年都沒有功夫,就是因為這樣。在禮佛的時候也是一樣,元魏「寶意大師」講佛門七種禮佛:第一種叫「我慢禮」,在禮佛時心裡不恭敬,「心不恭敬」就是你很散亂、心不在焉,有些人在拜佛,一下看左邊一下看右邊,在禮佛的時候就一心禮拜,不要東想西想,如果沒做到那就是「我慢禮」。第二個是「求名禮」,「求」是好求,「名」是讚歎,就是好求人家讚歎,到處跟人家炫耀,今天拜佛,拜了幾千拜幾萬拜,或是曾參加過幾個佛七,學佛已經有多久,或在道場捐多少錢,這都是「求名禮」,我一天念佛念幾十萬,希望人家來讚歎、恭敬他,或他是大功德主、大居士,又能夠用功又能夠出錢,心裡存著一絲毫的希求心,在禮佛、念佛、修行、讀經也是一樣,聽經也是一樣,這都是「求名禮」。這兩種禮,祖師告訴我們"非儀",這不是真正的禮佛,不是真正在學佛。第三種「恭敬禮」,就是一心一意沒有雜念,這樣禮佛,簡單講是「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恭敬至誠如對佛面,這樣是「恭敬禮」。做到恭敬禮就會離開前面兩種非儀的禮佛。念佛、讀經做種種的佛事都一樣,其實這都不算是做功德,搞不好還要減損,只有一點福報,搞不好是到三惡道去享,一般人就是不能覺察。第四種是「無相禮」,一般人禮佛都是有佛、有我,「無相禮」就是「心法」,前面的「恭敬禮」是「事」,心裡沒有我相,沒有佛相,沒有能、所,事相上雖然造作,這是「無相禮」。無相不是斷滅,所以有第五個「起用禮」,是自性起妙用,自性遍滿十方,所以身亦隨理體遍至十方,影現至十方作禮,如來亦影現十方,「起用禮」是妙用。再來是第六個「內觀禮」,內觀就是不論事或理,不出一念心外,沒有心外佛給你禮,沒有佛外的心來禮佛,跟念佛一樣,這是內觀。再來第七個「實相禮」,講的是無自無他。清涼國師在這七種禮佛後面再加三種禮,就是「大悲禮」跟「總攝禮」還有「無盡禮」,所以禮佛有這樣深奧的學問,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如果不能從事上會歸理性,那麼禮到最來也會變成「求名禮」跟「我慢禮」,所以要能夠知道沒有「能禮」跟「所禮」,自身即是佛身,即是佛性遍至十方,無有自他相,這是事實真相,這是「實相禮」。再來是代一切眾生禮就是「大悲禮」,乃至禮一佛即是禮一切諸佛,一一微塵無不是佛,一一人、一一事、一一物普遍的敬禮,這是後面講的:「大悲禮」跟「總攝禮」乃至「無盡禮」,這是略說十種禮佛。所以一定要能夠做到攝心,攝心是第一步而已,先要攝心才能達到恭敬禮、恭敬的念,後面還有所謂的無相禮、無相念都一樣的,這都可以搭配著去理解,或是念佛、讀經、聽經都是如此,所以文殊菩薩「禮佛偈」就講:「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這偈有理、有事、有無盡,這是最圓滿的,禮佛要這樣作觀,要這樣子用心,這樣拜佛就能消業障,心量太小不能消業障,心量小不光只是想著自己,還有著相,著有我、有佛、有人,這都是心量太小,著在五蘊當中,所以為什麼要作法界觀,要作普觀,就是把大家的心量拓展開,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