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一行三昧

/div>


念佛三昧總攝一切三昧,之所以稱為「一行」,就是依《文殊般若經》所說:「繫心一佛。專稱名字。」依此一行,得見無量諸佛。這「佛」不光指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佛。這「佛」是指佛性。佛佛道同,同一體性。見一佛即是見一切諸佛,所以「念佛三昧」又可稱為「一行三昧」。

    精舍的課程內容,有教大家七支坐法,靜坐後就念佛,講解《八大人覺經》,告訴大家:發菩提心,求出離三界、六道輪迴的重要性,讓大家知道貪欲是苦,應當捨離,應當願求西方極樂世界。利用這堂課,瞭解什麼是念佛法門。從打坐開始學起,又能夠專心致志去瞭解經典,再將這功德迴向無上佛道、迴向給自己的家親眷屬、冤親債主,希望他們能夠得解脫。來精舍上課,是有功德的。從這一行當中,能夠契入「唯心淨土」。既然說是「一行」,就不是多行或是二行,此「一」,一者不是與「多」相對待,它是「一心之行」,是跟真如佛性相契合的行為。所以,大家瞭解佛號殊勝的功德,透過念佛、透過打坐的方式,在此得到了正受,契合真如佛性,就稱為「一行三昩」。同時也迴向給眾生,這是自利利他,而且在學習《八大人覺經》時,心是安定的,定下來學習經典,會收到倍增的效果。比大家平時亂心在看經、亂心在聽經,還要來得殊勝,聽了經,知道世間是無常的,國土是危脆的,這四大是苦空的,心是「生滅變異」、是「虛偽無主」的,看清真相,才不會念念執著自己的想法是「我」、看法是「我」。對這世間的執著心才能夠放得下,才能夠提得起道心。
     大家一起來共修,成就無上佛道,利用時間來瞭解淨土法門,念佛確實可以見性,可以成就一行三昧,修學淨土法門不單只是要功夫成片或自了漢、或只圖在臨終時帶業往生而已。如果你心裡面只想:「我只要下品」,或「我只要下下品」。那你就不會願意精進用功了。心裡只求下品,是不能得到的,因為「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如果「取法乎下」,就「僅得乎空」,就什麼都得不到了。
     所以總勸大家要發心求「明心見性」。當然,明心見性不是用「求」能得到的,明心見性是要自己悟的,但還是要有這願力。達摩祖師講:「藉教悟宗」,透過經教的學習,來悟得佛法的宗旨,透過念佛來消除自己的業障,停息無始來煩亂、無明的心,乃至塵沙惑、見思惑。就像《楞嚴經》所講:「如澄濁水貯於淨器。」意思是:把混濁的水,放到器皿當中,放置久了,濁水自然沉澱,再「去泥存水」,再將沙土去掉,只剩下真正的清水,就是「過濾乾淨的水」。眾生的心,若沒有透過念佛,只有看經教,還是很煩亂。做到「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透過念佛,心靜下來,在這時候,心是專的、是定的,如澄濁水一樣,然後再來「去泥存水」,靜深不動,久而久之,用功得力就能明心見性,得到佛法無上的利益。這不像一般人,活著做不了主,或帶業往生。而是真正了生死,能自在往生。

    現在很多念佛的人,到臨終都是生病,不然就是顛倒。沒有辦法跟病魔抵抗,心就散亂妄動了,無始劫來的煩惱業習統統會現前,強者先牽,牽引臨終者往三惡道、往六道輪迴去流轉。希望大家真正的用功精進,這裡是修行的道場,是成就無上佛道的道場。古大德講:「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及第」就是中狀元。心真的空了、清淨了,就是佛法中的狀元。想要有成就,也就是金榜題名,想要成佛,得狀元的位子,就必須在這選佛場當中用功,挑出夠資格作佛的。在道場,就要真正的用功、真正的修行。其他事,都要從心裡面放下,不只是事相上放下,事相上放下,是放給眾生看的,自己心裡要徹徹底底地乾淨,沒有煩惱、沒有罣礙。就如同《無量義經》講到:「智恬情泊慮凝靜。意滅識亡心亦寂。」還講:「永無夢妄思想念。」所有的夢妄思想念,全部都斷乾淨了,沒有這些妄想、思慮煩惱,沒有雜念,最後就能成就無上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