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四十一)


二、方便有餘土—念佛功深,離雜亂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橫生極樂方便有餘土。這是本經宗趣的第四個「明趣」,明白修學淨土的歸趣是歸向何所?上一次講的凡聖同居土,比起十方法界所有的同居土當中,以它最為殊勝,我們這一次要介紹方便有餘土,那什麼樣的境界可以到達方便有餘土?就是念佛功夫深入,深到什麼程度呢?離雜亂心,簡單講你不再胡思亂想,心再也不散亂,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嘴上念佛心裡有佛,這叫心口相應,二六時中唯此一念,字字分明,心呢?不忘憶佛,佛也沒有離開心,就這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叫做事一心不亂。若功夫再深入,你不用刻意斷除見思煩惱,見思煩惱自然銷落,這種功夫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見思煩惱斷了就是相當於阿羅漢,方便有餘土住的是羅漢、聲聞、緣覺乃至權教菩薩,還沒有見性的都住在方便有餘土。這是簡單的介紹,重點在於念佛功夫能夠深入,能夠達到事上的一心,你的心再也不散亂、再也不顛倒,不會起見思煩惱,沒有身見,不執這個身為我,身見斷掉了,還有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是五利使(見惑);思惑呢?就是貪、瞋、癡、慢、疑這是五頓使。念佛念到這種程度,見思煩惱斷了,就能夠往生方便有餘土。當然極樂世界的殊勝不在於方便有餘,確實是在凡聖同居,那有很多人修學淨土,或是學了佛有疑問:一個造惡的人,臨終念佛怎麼可能往生?他這一生做的壞事不就沒有果報嗎?所以很多人不相信,從古至今我們看過很多犯人,在判死刑以前都懺悔、念佛,知道自己做錯了,可是犯了法還是得伏法,還是得執行槍決,但是他臨終的時候念著佛號,心不顛倒意不散亂,甚至有的見到佛來接他,這些公案在《淨土聖賢錄》裡面都有。又四十八願裡面說到的,「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宿惡就是宿世造惡業,無量劫來天天造惡業,無間斷的造,即使身體不造、意念也造。「聞我名字」,聽聞到佛的名號,「即自悔過」,能夠悔過,能夠懺悔,「為道作善」,什麼叫為道作善?像這些做壞事的人臨終哪有能力去為道作善?其實他一念懺悔心,佛號提起來就是為道,心不再打妄想了、不再造惡了,就是作善,就是持戒,「便持經戒。願生我剎。」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他徹底的悔過,徹底的懺悔。阿彌陀佛在第二十一願裡面保證,「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就是說這個惡人臨命終時,絕對不下三惡道,而且馬上往生淨土,有多快呢?一念頃,屈伸臂頃到蓮池,這是佛在經典上給我們作的保證,「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那麼阿彌陀佛現在已經成佛,可以確定這一願是兌現的。所以眾生再惡再壞,都有往生之分,只要我們肯一心專念佛號,能夠做到心口相應,念茲在茲,不要以為我往生淨土大概是下下品吧,下下品還輪不到你。廣欽老和尚講,一個人只要這一生沒有殺生,又肯念佛,他說往生淨土沒有問題。所以要有信心,你覺察到自己的妄想、妄念,再多都不用害怕,只要一心一意求生淨土,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我臨終必然往生,而且往生沒有痛苦。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入禪定,你臨終沒有痛苦,那你造的惡業要不要受報呢?佛以四十八願慈悲的願力,接引你到極樂世界修學,等你有能力了再來還債。就好像一個大人,他來還債,讓小孩子打兩下、罵兩句,不痛不癢,到了極樂世界真正作佛了,真正解脫了,再來娑婆還債,就像二祖慧可大師講的,「將頭迎白刃,猶如斬春風」。所以你不到極樂世界去,要還債還不了,沒有能力還,也沒有本事去還;可是到了極樂世界,那就不一樣,不但自己的生死了了,再來娑婆的時候,看到冤親債主想還就還,不想還,慢一點還也可以,也很自在,真正是大解脫。所以修學淨土的人不要懷疑,不要聽人家胡說八道,那就要看我們有沒有這樣的信願力。三、實報莊嚴土-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癡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剛才說的事一心不亂,是屬於定門,還沒有開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能斷無明,像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還沒有般若智慧,即使他有定,煩惱不會再起現行,也不會再退轉成凡夫,但是他要打破無明,還沒有辦法。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無念,如疏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這是再往上一層的功夫,對於心性能夠契合,能夠明瞭,他這個是證入。我們講的開悟有兩種,一般是講解悟,他這裡所說的叫證悟,是真正的證入,煩惱斷掉了,這個悟是悟得徹底,他是親證。一般我們看經典,聽祖師大德開示,解得的道理,對心性明白了,或是忽然懂了,這個算是解悟。從文字上解得,這個沒有道力,還要把煩惱斷掉,用所解去修行、去實踐,等煩惱除掉了就見性,這是真正的功夫,這叫證悟。所以為什麼學淨土的人,常說禪宗沒有辦法了生死,那就是解悟,煩惱沒有除掉,所以一投胎,出胎、入胎,就有隔陰之迷,這就是學禪不容易成就的地方。那麼學淨土你能解悟很好,若能解又能夠實行,即使煩惱沒斷,那麼臨終也能乘佛威力帶業往生。真的像六祖永明延壽大師所說的:「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做佛祖」。這是對於道理,對於心性能夠明白又能夠念佛的人。那對於心性不明白,有一些老人家不識字,也不懂得經教,那他念佛能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也可以達到明心見性、了脫生死。就像民國初年具行法師,他是虛雲老和尚的弟子,不認識字,老和尚教他念一句佛號,一句觀世音菩薩名號,就這樣念著念著,臨終自身出三昧真火,將自己火化,全身看起來是灰,可是原來的樣子都還在,去碰他才碎掉,他有這樣的一個功夫。確實名山寶剎的住持都比不上他,他也是不認識字,生活相當困苦,可是真正有道心,真正老實,真正的用功,你問他經教他不一定懂,可是他肯念。他也不是單念一句佛號,還念觀世音菩薩。所以現代很多人執著,非得念一句佛號才能往生淨土,那你就大錯特錯,念其他諸佛的名號求生淨土也可以。像黃念祖老居士他底下的學生,有的是念準提咒求生淨土,有的是念蓮師心咒求生淨土,他也說可以,沒有問題。只要一念淨心迴向求生,極樂世界的門是打開的,確實像中峰國師三時繫念講的:「樂邦那肯禁人行」。可是現代的人,誤以為只有持阿彌陀佛的名號才可以,持其他的不行,沒有這回事。阿彌陀佛心量廣大,每一個人得到一心不亂的緣不一樣,不相同,根器不一樣,所以才有所謂的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或是多字陀羅尼,或是一字陀羅尼,這就是眾生的根器不一樣。那麼我們道場,是提倡專念阿彌陀佛,可是不能認為,修其他的法門不能成就,這心量就太小了,跟佛不相應,佛不會接引你,因為接引你到極樂世界,會給自己添麻煩,你要是存著這種觀念,到了西方那不是跟諸上善人吵架。所以心量要大,要能夠體會。那這裡講的契合本性,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這是真正的證入,不是我們講座上這樣講一講、解釋一下,他不是,他是真正身心世界融成一片,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回復本來的面目,山河大地國土,都跟他完全相融,沒有能知的跟所知的,不再分能所,唯是一心。所以不住有念,不落無念。不住有念就不隨生死;不落無念就不墮二乘,能起大悲之用,幫助眾生,他是真正有成就。如同《彌陀疏鈔》裡面說的:「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我們要是說念佛是有念,那能念的心本來空寂,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沒有心外的佛。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如果說念佛是空的是無的,那麼能念的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字字分明,清清楚楚,沒有一絲毫混亂,從來不墮在妄想當中,所以不屬有不屬無,他是契合、契入了這樣的境界,真正把煩惱給除掉了,這叫做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他得到了,他就不亂了。這個心每一個人都有,不光人道的眾生有,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的眾生都有,乃至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的眾生都有。所以唐朝的裴休丞相講,凡有知者必同體,只要有所知的,一切眾生都有心,有心就有知,有知就同體。裴休丞相是佛門的大善知識,親近過唐朝很多的高僧大德,是真正懂得佛法的人,他有一篇《圓覺經》的序,那一篇講的相當好,如果同修有興趣,可以去參考。「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念佛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是無念而念。什麼叫無念而念?明明我們念佛就是在念,怎麼會無念?這也是學淨土的人,常常被人家問難,你們念佛都墮在有念當中,怎麼會無念?明明就看你有念,那就用《疏鈔》來說明: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你如果說是有念,我能念的心本來空寂,找不到,不屬任何一物。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沒有心外的佛,唯是真心更無他物,怎麼會有念呢?若言其無,那無念,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再講清楚一點,這個「無念」是無妄念、無邪念,不是沒有正念。「而念」是正念現前。正念現前而沒有妄念,所以叫念而無念,就像我們常講的,無住生心。這無住就是無念,生心就是而念,生心卻無住,無住卻生心,做什麼事情都是這樣,不著任何一事一法,無住。但是在做的時候,妙用無盡,這是生心,該怎麼表現,還是怎麼表現。心仍舊是空的,不會亂,不會顛倒,這是無住生心,無念而念,所以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什麼叫應無所住呢?「應」就是待人處世接物,接應的意思,「無所住」,對一切人事物的時候,心無所住。無所住則該有的禮節、該有的禮貌,都沒有偏廢,長幼尊卑,男女老少,威儀不失。但是心是空的,沒有得、沒有失,這就是妙用,這就是正念。那麼這樣的境界,言思路絕,言語說不了,思想想不到,為什麼?你一落思想,就起心動念,就有念,就有所住了。有所住,你的心就昏了,就不是靈靈不昧,你的心就有了,有什麼呢?有個妄心了,那就不空。本來空,但是你一念著,它就不空了。祖師大德講,非有而有,本來沒有這念妄心,但是一念執著,一念攀緣,那就從非有(非有就是真心沒有煩惱,妄現出有煩惱)而有了。所以這裡講的言思路絕,不可名狀,說不出來,也不可以任何一物來說明,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本來清淨。可是現前眾生就是著相,帶著妄想顛倒,不知道一切境界是自己心所現,所以需要藉由佛法、經教、佛號,來除掉妄想,除掉邪知邪見。甚至藉由戒律,來除掉身的不淨,身的非律儀。那一旦除掉了,清淨本然唯是一心,更有何法而得雜亂。就像永嘉大師講的:「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在修行上仍舊是精進不懈,修證不無。但是真性理體上,染污不得,從來沒有受染污,就好像天空的太陽被烏雲遮蓋住了,我們以智慧風把烏雲吹掉,那正在被遮蓋的時候,這太陽還是這樣光明,烏雲除掉以後,它的光明也沒有絲毫減少,也沒有絲毫增加,還是如此,所以本來清淨,這樣的境界叫做理一心。這時就有慧,慧是般若智慧,它能照見五蘊皆空,能夠知道色跟空是一如的,心跟境是一如的,煩惱跟菩提是一如的,地獄跟天堂是一如的。《圓覺經》講的:「地獄天宮同為淨土」。戒定慧與貪瞋癡同是般若,達到這樣的境界,他這是證入,真正有功夫,屬於慧門,有了智慧必然有定,這個定就不是世間禪定,也不是以心除心,以法除法所得的定,這個定叫性定,知法空寂,叫做定。知道一切法本自寂滅,本自無生,這個叫定,本來空寂,從來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叫得定。那麼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是我們眾生本具的,那這個實報莊嚴土,用三德密藏來說的話,它叫解脫德,除掉煩惱就證入了。常寂光土每個人都有,都住常寂光,講的是心性之常本來寂滅,本自光明,這是常寂光土。破一分無明,就分證一分常寂光土,這是達到理一心不亂時的境界,那就算是法身大士,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我們來看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這是法身所居住,也就是法身,心性沒有形象,顯在國土上立個名叫常寂光,顯在身相上叫法身,或叫報身,或叫應化身都可以。顯在了別境界上,叫前七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包含無盡的諸法,叫做第八意識,只是立個名而已。但是眾生不明了,所以才有真、妄的差別,才有迷、悟的差別,這是凡夫。所以法身佛所居的報土,叫做常寂光土。實際上,法、報、應這三身,同是一身,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智慧神通道力統統相同,十方三世佛就是講的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指的就是我們,未來當成佛。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這本《彌陀要解》是相當殊勝的一部註解,蕅益大師九天就寫出來了,真的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要是我們一輩子也寫不出來。用《要解》來解釋實相之體,本來清淨,也不能說寂,也不能說照。寂是什麼?寂滅、空寂的意思;照是什麼?作用。就像鏡子沒有固定的形象,這是寂。可是鏡光,它有照這個境界的作用,這是照。就像攝影機的記憶體裡面沒有固定的形象,這是寂,但是在攝影的時候,這就是它的照用,它能夠記錄。那寂照是一體,這樣比較好理解。那麼講到究竟?非寂非照。非寂非照它有作用,就像剛講的它能夠照、攝,能夠攝影、能夠記憶,記憶卻不著,這是寂,寂滅的作用。所以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雖然在用,本體空寂,本體雖然空寂但是這個妙用歷然,這講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即使現前,你這個妄心也是寂而常照,為什麼?你的妄想本來空寂,就是寂,但是你在打妄想,一下想這個一下想那個,這是照用,只是你不曉得,隨著這個照用去流轉,所以《耳根圓通章》講叫出流。那現在聽聞佛法,用自心所現的佛法,反熏自性叫入流,熏成一片叫亡所,入流亡所。所以不是講別人的心,就是現前大家的心也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法身,法身是它的現相。照而常寂、現相,它有依止處,有常寂光,法身佛所居、所住。這一段確實比較深,比較難懂,所以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就是勉強立個名,實際上都是講我們的心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作用。心性照而常寂立個名,叫常寂光淨土。心性寂而常照,給它立個名,叫清淨法身。所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一落思量這寂照就分開了,雖然分開只是自分上誤以為分開,實際上還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像你現前的妄心,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說妄心不可得,說煩惱即菩提,說生死即涅槃。所以還要不要造惡?那就不造惡了;還要不要造善?那也不造善了。「善惡俱不造。清淨至無餘。」六祖惠能大師講的:「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你的本性清淨光明就顯露出來了,這個境界不是我們用意識心去想能夠達到的,去想那是什麼樣的境界?一想心中就有相,就有住著,那就不是了。那離開意識心能不能成就呢?也不能成就,因為一講說不要用意識,好了,那把意識斷掉,意識一旦斷掉,你就跟木頭一樣,沒有成就。所以這意識不是斷掉,是把它轉過來,把它的作用正常化。我們現在意識心的作用,雖然是心性給它的作用,可是用偏掉了,知見錯誤、觀念錯誤、想法錯誤、看法錯誤。所以為什麼講,修行就是把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思想、見解轉變過來就叫修行,學佛就是要了解這個實相,這實相就是我們的心性。心性能夠造法界,能夠造森羅萬象,這宇宙、人生都是心性所包含。修行就是要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是這個道理。什麼叫常寂光?「常-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解脫德,塵勞永寂故。光-般若德,智光遍照故。涅槃三德,如來密藏。」常就是講法身真常、法身常住;寂呢?沒有任何的煩惱,塵就是煩惱,塵勞永寂;光呢?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智光遍照,你的智慧透露出來遍照法界。大家想到這個遍照法界,好像有光、太陽光照著你,不是的,是你有智慧走到哪裡都自在,走到哪裡碰到什麼境界都不著相,這叫遍照法界。地獄天宮是一如的,外道跟佛法都能夠融通,所以說老實話,現在講的學儒、或是學道、或是學基督教、或是學天主教都是同一心體,沒有分別,這叫行布不礙圓融。什麼叫行布不礙圓融?儒跟道講的是人天,基督教講的也是人天,佛門小乘講的是阿羅漢出三界,這是有位次的差別,但是同一心體,這就是圓融。那圓融當中同一心,可是次第宛然,人道的是人道,天道的是天道,非常的清楚。所以為什麼我們要選擇佛道,就是這個道理,佛道講到最根本,講到心性,心性包含六道十法界。所以雖然儒家、道家,他們也有說止觀,也有說修行的境界,但是還是佛法講得究竟、講得圓滿,所以直接學佛就可以了。大乘佛法的基礎在於先明心,對於心性能夠明白,對於自己的本性能夠明了,這個最重要,要是對於自己的本性不能清楚不能明白,那學佛學得再久都是外道,都沒有辦法打破無明。今天講的這四個土從凡聖同居一直到常寂光,就是一心而已,就是一土,極樂世界沒有這四土的問題,四土的眾生同在極樂世界這是圓融,但是每個人境界又不同,凡聖同居是凡聖同居,常寂光是常寂光,這是行布,行布跟圓融不相妨礙都是極樂世界,在凡聖同居可以見到等覺、可以見到阿羅漢,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這一生補處的這麼多,所以國土跟國土是沒有障礙的,凡夫跟菩薩可以在同一間教室上課學習,這個境界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像在這裡我們要見到天人,那也是需要相當的因緣,何況見到菩薩,見到這些大阿羅漢,所以到極樂世界這是相當的殊勝,那邊的清淨莊嚴真的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底下做個總結,等覺大士,歷盡四十一品無明,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這是等覺菩薩,歷盡四十一品無明,無明破盡,連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也破了。什麼叫做生相無明,就是初生法界之相,最初的那個念頭本來清淨,但一念迷惑,這一念(生相無明)他也把它除掉了,所以法身圓滿顯露出來,圓證三德,這三德他都具足,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法身德人人本具,解脫德唯佛圓證,般若德也是只有佛才究竟,所以這叫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徹本心源,我們常講的,恢復自己本來的面目,恢復本有的樣子。現在說的不再化妝了,所以八關齋戒有一條,就是叫我們不要化妝,不要化妝不是你該化的時候不化,而是叫你要能面對自己,面對煩惱習氣,不要掩飾自己的瑕疵,掩飾自己的過失,有過失要能發露、懺悔,立刻懺悔,這樣才能進步。當然在事相上是不塗這些香油,不戴這些香花鬘,但是在道理上我們要知道它的表法,這個很重要。你把煩惱習氣除盡了,就證入常寂光淨土,跟佛完全一樣,這是大略的介紹四土。那這四土在十方法界裡每一個地方都有,都是這四土,娑婆世界也是這四土,那極樂世界是特別不同,四土是在一起的。所以往生淨土的人,明明是凡夫可是也不能說他是凡夫,他具有菩薩的能力,你說他是菩薩他又是個凡夫,如果說他是菩薩,那這個說謊騙人,如果說他是凡夫,那又毀謗他,真的是不可名狀,沒有辦法去說,沒有辦法去形容。所以這四土都是因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因」上相同「果」上就同,無論是凡夫或是地獄道的眾生都是念佛,即使是等覺或是羅漢也是念佛,凡夫念佛往生的,跟羅漢念佛往生的,到那裡都一樣,「因」相同「果」上就同,只能用這樣來說了,這個極樂世界的境界是十方法界所沒有的。印光大師說不能用通途經教來判,我們剛講的這個就是通途經教,通途經教,凡聖同居就是凡聖同居,方便有餘就是方便有餘,實報莊嚴土就是實報莊嚴土,但是極樂世界它不在此限,沒有辦法用通途的經教去理解,所以要把心量打開,心量要大,不要有知見,有知見那就不能契入,不能體會。所以才會有人懷疑,造惡業的眾生臨終念幾句佛號就能往生,他不相信,那只能說是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或是對於世間善惡的觀念太重,善惡心重的人,瞋恨心就重,我們看念佛的一百種果報,瞋恨心重的人念佛會墮地獄。瞋心念佛感地獄果報,不光是念佛瞋心,拜懺也瞋心,讀經也瞋心,做一切事情他都瞋心,是在於心不在於事相上。你如果一心念佛,沒有這些分別那就往生極樂世界,同入實報莊嚴土,同證常寂光淨土,一心一意就可以做到,而且每一個人都可以,所以這個法門叫平等法門,《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平等、真正平等、攝受眾生平等,道理就是這樣。